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瓦屋聚落 保存文化 親自下田 學子興奮(每日客家新聞)

活動
資料來源

客委會全球資訊網

內容

================= 【聯合報-相關新聞】 ================

竹北上百名學生 插秧初體驗
新瓦屋聚落 保存文化 親自下田 學子興奮

記者余學俊/竹北報導

上百名竹北市六家地區新瓦屋聚落的中小學生,昨天參加農村傳統聚落體驗學蒔田活動,由具有40年實作經驗的老農指導,小朋友親自下田插秧,體驗「祖父」時代的農村生活,個個喊「鮮」。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昨天一早,在竹北市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辦今年一期稻作認養暨農村傳統聚落體驗教學蒔田活動,邀請附近六家國中小及東海國小共180名中小學生參加,從未下田插秧的學子個個興奮。

籌備處主任盧維屏說,六家地區過去一直是優質稻田,素有「新竹米倉」美譽,高鐵新竹站進駐後,徵收300公頃土地,重劃為新市鎮,使傳統以農為主的農村文化受到空前衝擊。

6年前,客家地方人士與文化學者聯手搶救新瓦屋聚落,客委會去年開始進行新瓦屋聚落保存發展及客家文化推廣工作,昨天舉行的蒔田活動,正是此一觀念下的產物。

在老農傳授插秧絕活前,大伙特別循古禮,先祭拜稻田一隅的伯公,由立委葉芳雄率眾虔誠上香、鞠躬,小朋友也有樣學樣。

六家國小學童們捲起褲管,踩進鬆軟的泥地裡,頭一回握著秧苗,努力插入泥中,既要維持整齊劃一,又得兼顧秧苗存活,大嘆不容易,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興味很高。

不少小朋友插完秧後,發現他們的「集體創作」,不是歪歪斜斜的,就是橫七豎八,才知道傳統人工插秧是有大學問的。

【2006-03-15/聯合報/C2版/新竹縣市新聞】


成大竹塹周大啖客家美食

記者黃文記/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新竹校友會主辦的「竹塹周」活動昨天登場,竹友會成員以客家鹹湯圓、肉粽、艾草包等客家美食招待到訪的客人,滿足客人的味覺;另外,還專程從新竹運送近百種琉璃藝術品到台南展示,提供參觀者視覺享受。

竹塹周活動在成大已有多年歷史,成大竹友會成員用心規劃,把新竹客家地區的美食、藝術文化搬到成大校園,除了是成員回憶家鄉味,凝聚族群感情的重要活動,也讓南部學生有機會品嘗客家美食、認識客家文化。

竹塹周的美食不只是鹹湯圓、肉粽而已,還從新竹快遞來的客家菜包、艾草包、肉粽、貢丸湯、魚丸湯、柿餅、芋頭餅、擂茶等美食,讓人垂涎三尺。今年更推出草莓口味的貢丸,鮮味十足,讓人食指大動,想要體會草莓貢丸的滋味,不妨到竹塹周的攤位上一探究竟。

客家美食之外,活動現場也展出數十種新竹才有的琉璃工藝品,細緻的工藝、精美的造型吸引眾人目光,今年還推出「愛情溫度計」,透過熱脹冷縮原理,只要手握著琉璃溫度計,就可以讓裡面的紅色液體沸騰,十分有趣。其他還有蘋果、柿子、蘭花、手機飾品、動物造型的琉璃工藝品,不僅手工精細,造型維妙維肖,令人愛不釋手。

竹塹周活動持續到17日,活動地點在成大學生活動中心草坪,每天都有客家小吃品嘗、地方文化特色及琉璃藝術品展示,明天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新竹著名的琉璃師父李文福將到到校示範、教導琉璃藝術製作,17日中午12時舉辦吃米粉大賽。

【2006-03-15/民生報/CR2版/雲嘉南新聞】


成大竹塹周吹起客家風

記者蔡宗明/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竹塹周活動昨天展開,校園吹起新竹風,各種琉璃藝術、客家菜餚與傳統手工藝齊聚,讓校園洋溢濃濃的客家風情。

竹塹周活動於昨天中午在成大學生活動中心草坪展開,竹友會的學生端出熱呼呼的客家鹹湯圓、肉粽、艾草包等美食,熱情招待客人,從新竹運來展示的100多種琉璃藝術品,更提供視覺享受。

竹塹周美食饗宴還有從新竹快遞來的客家菜包、艾草包、肉粽、貢丸湯、魚丸湯、柿餅、芋頭餅、擂茶等,今年更推出新的草莓口味貢丸,鮮味十足,最受歡迎。

活動總召呂宗原表示,每年3月舉辦竹塹周活動,推展鄉土文化、發揚客家精神。

活動持續到17日,16日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新竹著名的琉璃師父李文福,現場教導琉璃藝術製作技巧,17日中午12時在學生活動中心前廣場舉行吃米粉大賽。

【2006-03-15/聯合報/C2版/台南市新聞】

================= 【中央社-相關新聞】 ================

竹縣新瓦屋春耕蒔田 體驗舊時 客家 農村生活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縣十四日電)行政院 客家 委員會臺灣 客家 文化中心籌備處今天在新竹縣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辦蒔田教學活動。由具有四十年實作經驗的老農夫以傳統人工插秧方式,教導甫搬遷至新瓦屋聚落的行政院客委會臺灣 客家 文化中心籌備處同仁以及鄰近國中小學生下田插秧,體驗舊時 客家 農村生活。

行政院客委會臺灣 客家 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盧維屏表示,今年是新瓦屋第二年的蒔田活動,為讓更多民眾體會傳統農村生活,第一期稻作由六家國中、六家國小及東海國小共同認養,請有實作經驗的老農夫以傳統的人工插秧示範,教學生下田插秧,體驗舊時 客家 農村生活,活動並遵循古禮祭拜伯公。

盧維屏表示,新瓦屋聚落將規劃為社區鄰里開放休憩場所,並提供都會人口體驗 客家 庄生活的空間,歡迎各縣市中小學來參觀新瓦屋 客家 文化保存區、認養農田,體驗舊時 客家 農村生活。

新竹六家過去一直是以種植稻米為主的農村聚落,素有新竹米倉的美譽;近年因高速鐵路在此設站,徵收三百公頃土地,重劃為新市鎮,使得原本六家傳統的農村文化與產業受到空前的人文衝擊。

六年前,地方人士與文化界學者努力搶救新瓦屋林 姓聚落、行政院 客家 委員會自去年開始進行新瓦屋聚落 保存發展及 客家 文化的推廣,保存 客家 族群聚居的真實 生活面貌。950314

================= 【中國時報-相關新聞】 ================

中國時報-2006-03-15-C1-竹苗焦點

插秧 都會學童體驗農忙<毛熾倫>

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副主任范佐銘,昨天在「六家新瓦屋蒔田活動」表示,孔子雖以小人哉批評學稼的樊遲,但是在都會長大的小學生,還真的有人不知道插秧種稻是怎麼一回事。

昨天上午,竹北六家地區的六家國中、國小及東海國小三校一百八十餘位學童,報名參加台灣客家文化中心舉辦的「六家新瓦屋蒔田活動」。這些八年級生,在當地老農的指導下,合力將三分多水田的秧苗插齊整後,顧不得滿身泥濘、扯直了嗓子說,插秧還滿好玩的。

昨天的「蒔田活動」,台灣客家文化中心請來多位當地老農為小朋友們解說並示範正確的插秧手法。接著就由這些孩子下田按照「老師傅」的教導,一把一把的秧苗插進農地。

有位林姓五年級女生說,她家裡還有幾畦菜圃,對下地種田還有幾分了解。不過,親自下田插秧,還是頭一次嘗試,真的很有意思也很好玩。也是唸五年級的范姓男生則說,他只在課本上唸過插秧、種稻的事,能親自下田插秧,除了覺得新鮮外,還印證課本上教的知識,的確是那麼一回事。

范佐銘說,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對保留客家傳統文化,有相當大的潛力。文化中心打算藉由蒔田活動,讓都會區國中、小學童也能從中體驗到插秧、種稻的舊時農家生活。


中國時報-2006-03-15-C3-花蓮新聞

百歲人瑞唱山歌 有板有眼<徐誌謙>

有人說70歲可以站著小便就算成功,那100歲呢?鳳林鎮有位百歲人瑞張海螺,不僅耳聰目明、詼諧風趣,更是幾乎每日與其他老人吟唱客家山歌,樂在其中架勢十足,令人佩服!

民國前四年出生的人瑞張海螺,直到現在年已百歲仍然香菸照抽,耳聰目明、身體硬朗,只是咬不動檳榔而已。

張海螺表示,其實他沒有特別選擇什麼保健飲食,家人吃什麼,他就一起吃什麼,香菸更是從年輕時代抽到現在,只是現在年記大了,檳榔咬不動而已。

不過,他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下午和其他老人家們,一起到鄰居翁自有提供的自家廳堂,拉胡琴唱客家歌謠,最愛唱的就是客家老山歌,字正腔圓、自娛娛人。張海螺也不改幽默詼諧個性,直稱「今年一百歲了,還能夠吃飯」,聽得其他老人家們哈哈大笑,甚至有老人家戲稱今年才六十多歲,還有三十多年不知道怎麼過。

阿婆徐金娘則表示,張海螺真的很喜歡唱客家山歌,幾乎每天都來報到,風雨無阻,每天客家吟唱聚會,就屬張海螺最積極,只要張海螺來參加,大夥兒一定讓他唱上一段,咬字清楚、一點都不含糊,如果不說破,看起來絕不像是位百歲人瑞。

摘要

新瓦屋聚落 保存文化 親自下田 學子興奮(每日客家新聞)

更新日期

95 年 3 月 15 日

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推薦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