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QNO,Year,title,content,Date,URL 3078 ,2020 ,【六堆園區公告】2020六堆文化故事地圖工作坊 ,
為推展「六堆百年歷史地圖」的建置,讓地方民眾了解過去六堆區域範圍的轉變及發展,希冀與民眾進行交流及協作互動,使六堆園區能與在地共同發展,推動生態博物館的研究展示與推廣教育,並朝向相關資料數位化、串連在地生活及歷史故事的知識網絡。
本工作坊將以六堆在地故事的地圖視覺化呈現為訴求,舉凡和六堆有關的重要人物或周遭的故事、社區重要文化景點或文物、在地重要遷徙故事或家族故事,或在地聚落與水圳…等地方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為元素,並以發展本中心六堆文化故事地圖資源平臺,以落實在地知識流通為目標,嘗試與地方民眾、文史研究社群共同建構臺灣歷史文化記憶之互動機制。
本次工作坊鼓勵中小學教師、在地社區民眾參與,共同書寫六堆在地故事與記憶。
工作坊報名系統:連結
農事學堂-行腳來割禾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7/10 (五) 全日關閉
7/11 (六) 14:30-15:00、16:00-16:30
7/12 (日) 10:30-11:00、14:30-15:00、16:00-16:30
「行過-六堆」
行過一段又一段个路程
時間堆疊出歷史的記憶
回到兒時生活的夥房
回想起
總聽著阿太、公太
說起築埤耕田的艱辛
影像紀錄者透過鏡頭
留下那珍貴而不復存在的畫面
讓片段式的記憶
編織出那
六堆一等好个時代
六堆園區將舉辦「行過-六堆」:六堆客庄身影人文影像特展以及老照片徵集活動。
※六堆園區邀請您參加「行過-六堆:老照片徵集活動」,一起聊聊記憶中的六堆故事。從110年6月21日起至11月30日,上傳屬於您或家人的六堆歲月照片與故事,未來就有機會在六堆園區展示,並獲得六堆專屬小禮。
※「行過-六堆:六堆客庄身影人文影像特展」預計於110年8月底在六堆園區展示,讓我們一同走進六堆生活記憶。
,2021062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4457/ 3626 ,2023 ,本中心官方網站系統服務暫停公告 ,有關本園區官方網站系統將於10/13日(星期五)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00分進行維護作業,
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3101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3197/ 3676 ,2024 ,【喜客迎春-2024六堆新年福春節系列活動】 暨 【尋衫-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開展】 ,百節「年」為首,為了讓民眾在春節期間感受到南臺灣客家年俗特色,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特別規劃了「2024六堆新年福」春節系列活動,將於2月10日大年初一至2月14日初五鬧熱登場,共有九大亮點活動;其中亮點之一的「尋衫-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率先於今(1/29)開展試營運,記者會由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原住民族新科立委盧縣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長張鴻銘、原民會原發中心簡明雄副主任、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屏東縣政府客務處專員溫佳真、高雄市政府原民會主秘陳海雲、交通部觀光署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許主龍、臺酒屏東酒廠廠長田益民、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科長蔡豊富、客委會榮譽顧問劉育玲、排灣族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tjemenun傳統織布」保存者許春美、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前原民會原發中心副主任浦忠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陳叔倬助理研究員、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林威城主任、高屏地區24個學校校長及與會的原客族群代表穿上傳統服飾亮相,一起為六堆春節及「尋衫」特展揭開序幕,邀請大家農曆春節期間來到六堆園區走春,體驗精采多樣又饒富趣味的客家年。
【喜客迎春-2024六堆新年福春節系列活動】暨 【尋衫-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開展】聯合記者會貴賓合影(左起實踐大學副教授鄭惠美、屏東觀光酒廠長田益民、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許主龍、高市府原民會主秘陳海雲、高市府客委會主委楊瑞霞、原發中心副主任簡明雄、文獻館長張鴻銘、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新科立法委員盧縣一、六堆原鄉讀書會理事長鍾孔炤、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排灣族人間國寶許春美、佳冬鄉長賴文一、客委會榮譽顧問劉育玲、蘇震清立委服務處代表、鍾佳濱立委服務處代表、大仁科大主任滿春梅)
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表示,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是臺灣重要的特色之一,臺灣客家不是客家人的客家,而是臺灣人的客家,是由各族群互動中而相互滋養、成就。為了讓大家理解六堆客家及鄰近的原住民族、平埔族群的特色與交流軌跡,今年農曆過年,六堆園區除了有適合闔家參與的春節藝文活動、跟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的「臺灣意象-變動中的臺灣人特展」之外,新春期間還特別推出客家與原民交織而成的「尋衫-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展」,從「服飾圖紋」來呈現六堆客家與其鄰近的好朋友,包括排灣族、魯凱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等族群,其在服飾與圖紋上的特色及經由互動交流所產生的多元樣貌。
客委會推薦春節期間必遊景點(左起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
這次的展覽中,集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客委會客發中心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等多個館所,及排灣族織布工藝人間國寶許春美、美濃錦興行藍衫店、藍衫設計師王惠玲、魯凱族工藝師彭春林、客籍排灣族媳婦賴麗春、馬卡道族文化復振青年潘智傑、大武壠族繡女潘燕玉…等21位民間工藝師與藏家珍藏物件共同展出,包括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本次首度展出「魯凱族雲豹背心」及服飾圖紋上富有原客交流軌跡的「排灣族鳳凰紋無袖上衣」,以及來自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的排灣族女長衣等皆是經典代表。也透過前置田調過程,以「屏東185縣道」為路徑,發掘多個原、客互動的精采故事,包括蝴蝶圖紋、早期交換(易)所、收養通婚等,歡迎大家共下來觀賞。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年適逢龍年,六堆園區特別以「龍」為主題,推出一系列適合闔家參與的春節活動,從客家藝陣、藝文表演、手作課程、闖關體驗都能尋見「龍」的身影。即日起於園區遊客服務中心完成任務並可獲限量「新年福紅包袋」;春節期間,每日規劃精采藝文演出,有車鼓陣、公揹婆、雜技、龍獅藝陣,以及由金曲獎得主「山狗大後生樂團」、藍衫樂舞團、新生代創作歌手邱淑嬋、李彥鋒、李東軒等團隊帶來生動活潑的表演;每日還推出「新春福袋」限量販售、「愛心戳戳樂送元寶」,天天有大獎,等待民眾來試手氣、添福氣;還有疊盤花、彩繪龍頭、藍衫吊飾體驗等客庄手作DIY;想嚐嚐客家粄的朋友們,更別錯過「蒸蒸日上-蒸發粄」、「六堆客家米食」體驗!也可以動手拓印創意春聯學客語!此外,今年的大年初五是2月14日,適逢西洋情人節,園區特別於下午13時14分舉辦「你秀甜蜜 我送玫瑰」的情人節活動。
尋衫-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開展貴賓合影(美濃錦興行負責人謝國耀、教授鄭惠美、手染工作室負責人王惠鈴、高市府客委會主委楊瑞霞、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排灣族人間國寶許春美、原發中心副主任簡明雄、科博館助理研究員陳叔倬、文獻館長張鴻銘)
客發中心強調,春節期間在六堆園區的田園地景區花海綻放,滿開的波斯菊、百日草、菸花等花海景觀,相當適合全家大小漫步其中感受自然美景,還有六堆特色市集好逛也好買;另外為了慶祝「六堆秋收祭」榮獲交通部觀光署首屆「觀光亮點獎」,客發中心特別加碼推出「新春行尞六堆客庄」拍照打卡抽好禮,歡迎大家春節期間來六堆園區,體驗豐富多元的年節喜氣,共下過好新年。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查詢。
有關本中心官方網站4月9日(星期二)中午12時至下午16時00分進行系統升級維護作業,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商城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4040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4976/ 3733 ,2024 ,「Open Highway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 第二檔次花蓮巡展 ,交通部公路局與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合辦「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於113年7月3日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7棟(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正式開展!由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長潘乾鑑、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郭應義、前花蓮縣縣長吳水雲、前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長鄧明星、客委會委員葉仁基、客委會諮詢委員鍾寶珠、客籍詩人葉日松、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主任林淑萍、花蓮在地各級民意機關代表及各界貴賓共同開展。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本展特別透過跨部會合作,結合公路局文物、文獻,與客發中心及相關部會典藏資源合作辦理「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系列巡展。繼臺北場臺灣公路博物館展覽完滿結束後,今年7月3日巡展至花蓮,展期至8月31日,除了展出金龍號、金馬號浮雕、70多年的公路文物以外,本次有更多花蓮在地客家故事,讓民眾認識「公路與客家」的發展及獨特的客家記憶,邀請民眾到台9線,一起上線!。
花蓮經歷4月3日強震後,在各界合作下,已迅速恢復通車,開幕記者會中特別邀請並感謝這些挺進災區的第一線公路人日夜搶災。而在交通復通的如今,更期盼能恢復在地觀光,重啟花蓮旅遊計畫第一站,就是先到花蓮文創創意產業園區地17棟看展!本次展覽以「公路交通」視角,呈現出台9線「運轉」東部的經濟與觀光,創新之公路服務,並扣緊「客隨運轉」的主軸,講述公路與客家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包括自西部台3線,遷徙到東部台9線的客家族群,在花蓮創造屬於他們的「轉運」故事。公路與客家的歷史記憶,就如同臺灣的「手相」,編織出許多命運翻轉的真實故事。
本次也展出不同時期的公路文物與老照片,勾起許多觀展者的生活記憶。包括台9線公路舊里程碑、打票機、早期行駛至台3線與台9線客家庄的傳統車票、客滿牌等文物;本次展覽更增加數十件未曾公開的公路文物,臺汽客運的舊標誌、公路人製圖用工具、駕照用鋼印、金馬號徵選服務員及駕駛的老公文等,帶你回溯珍貴的公路記憶。另外,展區中也紀錄了今年4月3日花蓮地震後快速搶通道路的過程,讓民眾了解災害應變中,以及第一線公路人員的思路與作為。
同時,展覽也邀請到高齡95歲的花蓮縣前縣長吳水雲,其家族早期為自台3線(苗栗銅鑼)移居台9線(花蓮吉安)的客家人,堅持著「有路斯有人」的理念,長期為花蓮爭取交通建設。還有早期家族自苗栗三灣移居至花蓮鳳林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前處長鄧明星,除了講述花蓮的交通建設以外,也是1977年黛納颱風來襲,不幸罹難的山興國小鄧玉瑛老師的胞兄,其現身說法「箭瑛大橋」興建的始末。而目前是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園區志工曾蘭英女士,曾擔任金馬號小姐到內勤站務員退休,她的訪談讓我們看到了公路客運的變遷史。另外,還有從桃園楊梅遷居到花蓮瑞穗的彭姓家族,以種植蜜香紅茶聞名;從新竹關西移居到臺東池上的黃姓家族以封仔餅成為特色小吃,其祖父輩曾於花蓮吉安與日本人學習糕點,客家與公路人重現出屬於他們的老時光。
本次系列巡展,介紹了許多位於台9線上的客家景點,如鳳林的校長夢工廠、光復的花蓮糖廠、富里竹田義民亭、玉里協天宮、瑞穗的菸樓、以及吉安的吉野開村紀念碑等等,民眾可以搭配交通部觀光署「振興花蓮震後獎勵旅遊」,還有花蓮縣政府推出的「2024永續遊花蓮獎勵方案」到花蓮一遊!更多花蓮美好的風景、文化與在地故事等待大家來探索!趕快把握機會,踏上台9線,一起來上線!
原文網址:https://tung.hakka.gov.tw/0006827.html
《最美的綻放》音樂劇
2020暑假強檔-國際水準重量級的戶外親子藝文展演!
臺灣太陽馬戲團美譽-舞鈴劇場,首度與客家音樂人跨界合作!
活動日期:7/18(六)-7/19(日)
活動時間:18:30-19:30
活動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活動地址:臺灣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
《最美的綻放》客家音樂劇由客家委員會主辦, 舞鈴劇場擔綱演出, 敘述客家細妹進入桐花森林的一場奇幻之旅,由留法視覺專家統籌影像設計、作曲家楊琇雲編曲、金曲獎四屆得主劉劭希擔任音樂指導,客家優質女聲黃珮舒參與演出、獻唱;導演並邀請擁有世界花式溜冰五屆冠軍紀錄選手、立方體特技演員、空中綢吊演員、大球舞者,與十餘位世界級鈴舞菁英團隊共同演出。
舞鈴劇場 Diabolo Dance Theatre
舞鈴劇場,從一個非常單純的夢想開始「分享快樂」。1986年,一群年輕表演藝術家,以扯鈴為圓心,劇場創意為半徑,開始探索一個全新的表演型式,並帶領觀眾進入舞鈴劇場超越想像的舞台世界。
從臺北國家兩廳院、紐約林肯中心、加拿大蜂鳥劇院、日本愛知博覽會、上海世界博覽會臺灣館開幕演出,到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舞蝶館定目劇演出,已超過三十個國家、一千場的演出,舞鈴依然朝著最初的夢想前進,和世界各地不同語言文化的觀眾,一起分享相同的快樂與感動。
製作・演出:舞鈴劇場
音樂指導:劉劭希-金曲獎四屆得主
作曲家:楊琇雲
填詞・演唱・演出:黃珮舒-第26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歌手入圍
主要演員:世界花式溜冰選手、立方體特技演員、空中綢吊演員、大球舞者,與十餘位世界級鈴舞菁英團隊
暑假絕對不能錯過的國際水準的重量級親子藝文戶外展演,
歡迎民眾預先網路登記索票,闔家與劇團共度這場精彩的夏日奇幻之旅。
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本活動採實聯制入場。
現場座位有限,歡迎事前於網路登錄,減少現場等候。
敬請觀眾於演出當日至服務台出示報名資訊,配合工作人員確認後入場。
網路登錄連結
7/18(六) 網路登錄名額已滿,現場尚有保留名額。
https://forms.gle/e8BmyumbZmQC1WKr7
7/19(日) 網路登錄名額已滿,現場尚有保留名額。
https://forms.gle/ce23LYrbrergDHC69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配合場地租借-中鋼家庭日。
於108年4月13日(週六)至108年4月14日(週日),
噴泉廣場噴泉時間異動。
\捐熱血🤲大贈送/
💪凡捐血即送保暖圍巾、筆記本、記憶寶藏棋
💪凡捐血500cc者,加碼送汽車造型水氧機
(贈品以實際禮品為主,送完為止)
💪當日捐血可憑〔良心回電卡〕至本館內商店消費,可享9折優惠
💪來吧!捲起您的袖子!共下來一起捐血做公益
日期:112年2月26日(日) 10:00~16:00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新竹捐血中心
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辦、萬巒鄉公所協力辦理的「跈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於今(28)日在萬巒鄉五溝水大我伙房舉辦開展儀式,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萬巒鄉長林國順及許多參與策展的在地人士一起現身展場,開展儀式以「說四句」創意形式秀出在地特色客家諺語,並運用地方特色民俗「殲炮城」(jiamˊ pau sangˇ)意象,展現先鋒堆客庄生活記憶與活力,並由萬巒鄉立幼兒園帶來「客家醬菜个學問」精彩逗趣的演出,為展覽揭開熱鬧序幕。
▲「跈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開展儀式
(左起邱坤玉榮譽顧問、鍾孔炤前副主委、何金樑主任、劉正雄代表、林國順鄉長、陳永森校長)
「跈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客委會前副主委鍾孔炤、萬巒鄉長林國順、國立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客委會榮譽顧問邱坤玉、劉育玲、立法院立法委員徐富癸、莊瑞雄、鍾佳濱、蘇清泉服務處代表與萬巒鄉各村村長、鄉民代表、各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各級學校校長、劉氏宗祠管理人劉俊敏、萬成祖堂管理委員會管理人鍾國晙、鍾屋合興伙房管理人鍾魁上、成德京兆堂管理人宋兆賢、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站長劉晉坤、復脈園負責人曾培書及六堆各鄉區代表共同出席開展。
▲「跈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開展參與貴賓大合影
屏東縣萬巒鄉為六堆地區的「先鋒堆」,鄉內還有多個村莊保留許多極具特色的傳統伙房與建築藝術;其中「五溝水」聚落,更是全臺第一個被文資法保存登錄的客家聚落建築群。這次策展除了結合當地客家的傳統人文景觀,更鼓勵居民在策展過程一起參與,重現居民生活共同記憶。展場則以衛星展區概念,將展區分設於五溝水聚落大我伙房、萬成祖堂及萬巒豬腳街。其中「展示前導區」在萬巒豬腳街上,以裝置打卡點的概念,結合在地的老照片及豬腳街上的秘密等知識方塊和民眾互動,以進一步引導遊客前往五溝水展區,深入探尋更多先鋒堆客庄的人文地景與產業美食特色。
▲「跈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開展合影
(左起劉育玲榮譽顧問、邱坤玉榮譽顧問、鍾孔炤前副主委、何金樑主任、劉正雄代表、林國順鄉長、陳永森校長)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期待民眾常到六堆客庄行尞並可以在不同的展區內尋找更多「你知道」的萬巒,和「你不知道」的萬巒;並感謝萬巒鄉公所、各村村長、在地文史工作者及鄉親們的支持與協力參與。在地這些有形和無形的文化資產,經由客發中心以工作坊的方式與在地居民對話,再從訪談及田調成果中轉化演繹來進行展示設計,是大家一起集思廣益的成果,也是中心與六堆客庄以共同實作的方式讓六堆各鄉區均是生活博物館場域。
▲「跈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開展,由客語薪傳師劉敏華(右)講解客語諺語,幼童跟著學習聽說客家俗諺
此次在五溝水聚落展場萬成祖堂內以「庄頭博物館」的概念,讓民眾認識萬巒先鋒堆的歷史發展脈絡,帶大家伙房建築藝術、堂號之美,以及水與聚落的關係,客家人與其他族群的互動;在大我伙房展場的「阿太講古區」、「作客先鋒堆區」,則是以活潑沈浸式的展示設計,讓民眾了解先鋒堆客家庄的傳統風俗、客家美食與水的記憶。展場內還有供民眾學習「疊盤花」的教具,及學習說客家俗諺語的多媒體互動設備,保存並展現在地珍貴生活記憶。另外,特別規劃在禾埕廣場上設置「炮籠」,則是要讓更多外地民眾也一起來體驗在地特色縣定文資民俗-殲炮城。
▲「跈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開展,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劉晉坤站長講解水與聚落關係
(左起何金樑主任、劉育玲榮譽顧問、劉鎮輝助理教授、劉晉坤站長)
客發中心表示,先鋒堆聚落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14年2月28日,展示期間,也特別結合萬巒鄉公所即將在11月2日起舉辦的「2024萬巒夥房藝術節」、「夥房市集」、「庄頭走讀」小旅行等活動,期讓民眾透過不同形式,一同來認識萬巒先鋒堆客庄的美好人文、產業與飲食文化。歡迎大家闔家踴躍前往參加,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查詢。
▲「跈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展區合影
(左起雲林縣崙背鄉公所廖坤猛秘書、劉敏華客語薪傳師、劉鎮輝助理教授、劉育玲榮譽顧問、何金樑主任、有機書店林玉光副店長、茄冬文史協會楊景謀理事長、六堆忠義聯盟鍾振斌、劉晉坤站長)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攜手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於今(2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期透過合作備忘的簽署,雙方展開深度與實質的互動與交流,促進客家與宗教文化等跨領域之合作,增進文化共融與理解,共同為臺灣的客家文化及宗教信仰之協作展開新的篇章。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目前展出的「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中,展出了北港朝天宮所典藏來自客庄不同時期的進香旗,去年開展時曾展出之「清道光26年(1846年)款」,為目前國內已知年代最早的進香旗,朝天宮選擇臺灣客家文化館做為首次對外公開展示的展館,奠定雙方合作的契機。這些進香旗與文物展現了客家族群與北港朝天宮之間,自清領時期以來長期的文化累積與文化情感。
北港朝天宮典藏了大量來自客庄的進香旗與各式文物,建築中各式碑碣與欄柱上有許多客家族群的名錄,而在客庄也可見媽祖廟或天后宮,甚至至北港朝天宮分靈供俸的媽祖,更有許多客家族群至北港朝天宮進香的紀錄,足見客家族群與北港朝天宮之間,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脈絡。為了促進臺灣客家與宗教文化間更多元的文化交流與共融,今天客發中心特別與北港朝天宮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啟動客庄北港進香活動調查研究,期望透過盤整北港朝天宮所收藏的進香旗與相關文物,並藉由深度的田野調查,將這些珍貴文物的歷史內涵,梳理出客家族群與北港朝天宮之間的歷史聯繫,並呈現出客家進香歷史之跨地域、跨族群的文化面貌。未來本中心與朝天宮也將以本次調查研究的基礎,將推出相關的特展,讓更多的宗教信仰的物質文化,展現在民眾面前,共享文化知識。今天也感謝客家委員會徐進榮委員、李合銅榮譽顧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羅烈師副教授、國立聯合大學林本炫教授、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黃智群參議等貴賓到場共襄盛舉,也期盼後續有更多合作的機會,共同推動客家文化與宗教文化的合作交流。
北港朝天宮蔡咏鍀董事長表示,朝天宮長期以來致力於保存媽祖信仰文化,目前朝天宮典藏有800多支進香旗,其中有六成以上是來自桃竹苗,朝天宮收藏有1萬5千多件物件,但最早的還是來自於客庄,很感謝桃竹苗的客家族群留給了朝天宮許多珍貴的文物,也期待後續的合作可以將早期先人留下的文物呈現給大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羅烈師副教授也表示,進香旗是非常具體呈現歷史的文物,而是誰拿著道光年間的進香旗,翻過山林與聚落、跋山涉水來到朝天宮進香,再將香旗帶回自己的村廟,讓媽祖整年陪伴著自己的村落。這些文物背後的歷史與故事,都是值得我們大家繼續調查與探究的重要故事。
客發中心持續推展客家文化主題調查及文化傳承,此次攜手北港朝天宮,象徵著臺灣客家文化及宗教信仰在現代社會中的共融發展,更具有跨域的合作意義。兩大文化機構將共同推動研究、典藏等多元面向的協作,促進客家文化與宗教信仰在當代社會中的傳承與發展,為日後更多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奠定基礎。
另為響應12月28日全國客家日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皆辦理相關活動,以大氣團偶劇團的親子劇《好客打虎》揭開序幕,生動演繹客家意象與「還我母語」文化故事、「講客桌遊競賽」透過本中心開發之桌遊《戲說客語》巧妙地結合了環境教育議題、客家文化及客家語言學習帶入遊戲設計,過程中知識卡融入客家文化,並透過每桌客語薪傳師帶領開口用客語答題,讓參賽者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中自然掌握語言知識、「百人寫春」及「春聯揮毫送」三位書法大師現場揮毫創作春聯,民眾完成任務把暖心手寫春聯帶回家,為家中增添春節的喜氣;同時,活動也號召了百位大、小朋友參加寫客語春聯體驗,現場洋溢著濃濃的年味與傳統文化的魅力、「客話創意口號發想送好禮」活動以及「講客話慶賀短片,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家鄉親及非客籍的好朋友們共下來做客來講客,體驗客家文化的熱情與能量一系列精彩活動,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參與。歡迎大家與親朋好友來臺灣客家文化館觀展、看劇及體驗各項趣味活動。詳細資訊,可上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http://thcdc.hakka.gov.tw/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搜尋。
交通部公路局與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合辦「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於114年1月7日在臺東藝文中心(臺東市南京路25號)正式開展!由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組長林顯智、臺東縣政府秘書長盧協昌、民政處處長林宏義及文化處處長李吉崇、客家委員會委員葉仁基、彭歲玲、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徐敘國及來自各界貴賓共同開展,邀請全國各地民眾到臺東來轉運、品美食。
「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繼臺北場及花蓮場展覽完滿結束後,今年1月7日巡展至臺東,展覽內容聚焦公路幕後及東部客家的故事,從公路建設創新及客家族群文化經濟找到各自發展「事業線」、「感情線」、「生命線」、「智慧線」的生命歷程中,完整呈現臺9線過去到未來,同時公開超過30件的金馬號、金馬小姐、公路工程和監理文物,以及從臺3線(西部、南部)移居到臺9線(東部)的客家族群之常民生活、產業發展、永續觀光及在地創生等公路與客家交織而生的轉運故事。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首先代表古秀妃主委感謝交通部公路總局對客家文化的協助與推廣,公路展從112年第一場在臺北公路總局開展後,從花蓮到臺東三場次的移展,展現了公路局對客家文化的重視,並且保留許多當時的文物,透過與客發中心的合作梳理出一條又一條的客家家族遷徙的路徑與故事,同時也看到了客家族群在臺東落地生根,展現了客家的韌性與活力。最後,在臺東展結束後,歡迎朋友四月桐花祭時到苗栗銅鑼臺灣客家文化館,用客家的角度呈現臺灣公路的發展。
本場次介紹了劉翼東、劉玫伶父女(自臺中東勢移居臺東關山)與邱坤寶(自苗栗通霄移居臺東池上)等公路客家人,講述公路人如何透過專業與執行力,運轉台9線走向安全穩固的未來。自苗栗搬遷到池上臺9線旁的邱家,代代傳承客家文化與海陸腔客語,邱坤寶投身公路局,親身參與臺9線養護及拓寬工程,也見證其從牛車路邁向景觀大道的過程。身為客家人的劉翼東因公路局的工作從臺中東勢搬遷到臺東關山,參與臺9線截彎取直,大幅減少民眾通車時間,其女兒跟隨著父親的腳步成為公路人,將工作結合攝影,用照片展現她眼中的臺東公路與生活。
在東部還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動人故事,可以在展覽中發掘其中秘辛,現場更由客籍詩人徐慶東以客語朗誦民國89年所創作的大武舊公路站詩詞,讓參觀民眾感受客家文學的底蘊。展覽中更有客家族群遷徙的路徑,溫家自新竹遷徙至臺東,代代傳承製茶技術,溫慶裕與溫慶偉兩兄弟返鄉接手家業,打造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展現年輕一代的創新思維,結合傳統茶飲與現代行銷手段,透過茶園導覽、現場採茶等方式,讓民眾品嘗臺東紅烏龍獨有的茶香。此外,展場還有慶豐餅舖、東粄香客家傳統米食坊等產業創生故事,這些擁有一技之長的客家家族,各自在臺東找到改變命運的機會,發展出獨特的客家文化與產業。
本次展覽主視覺獲得臺灣設計領域最高獎項的2024金點設計獎「Communication Design」金點標章。以公路上的「路面、橋樑、隧道」為視覺主體的三種主視覺,與象徵客家本色的柿餅橘、藍布衫、草仔粿綠巧妙融合,展現公路與客家相容相生的緊密鏈結,從主視覺就打開對本展兩種主題的新視角。路面蜿蜒起伏的「忐忑」、橋梁連接兩地的「跨越」、隧道貫通後的「轉變」,呼應本展主題「客隨運轉」,在當時臺灣東部這片新天地,面臨挑戰,以創新與專業轉運未來。
本次展覽自114年1月7日(二)持續至3月6日(四),為期兩個月,歡迎各界朋友來到臺東藝文中心一樓展覽室看展,在這裡你可以回到金馬號客運風靡全臺的年代,喚起珍貴的回憶,展覽中介紹了許多位於臺9線上的客家景點,如光復的花蓮糖廠、關山天后宮、關山大圳、浸水營古道等,以及池上伯朗大道、鹿野高臺等公路景點,為助攻民眾禧年得好運,到現場只要集滿金馬號、金龍號及駕照鋼印,完成集章活動,即可兌換限量限地的「轉運紅包」,內附轉運籤詩,為你祈求一年好運到!本次展覽將帶給你不同的體驗與感受!
封館施工公告
本園區 #多媒體館第一特展室,自109年12月21日起,
因應換展作業,封館更新內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新展敬請期待
,202012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47096/ 3114 ,2020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自12月30日至110年1月3日 ,噴泉廣場噴泉暫停開放公告。 ,鍾肇政先生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際會議廳
時間: 110年1月9日及1月10日
報名網站連結: https://forms.gle/XJZj4ZbmBuxUUN378
因圖書資料中心進行空間調整,訂於110年1月9日起停止提供討論室使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聯絡電話:(037)985-558分機306 黃小姐
聯絡信箱:thcc918184@mail.hakka.gov.tw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敬上
YA! YA! YA! ( ๑˃̶ ॣꇴ ॣ˂̶)♪⁺
哈古最最最~開心的日子來了!!🥳🤩😘
哈古準備了一些小禮物,想要與小朋友們一同度過兒童節 ♫.(◕∠◕).♫
今年的兒童節共有「四天」的連續假期唷!! 😎🥳
哈古好想知道大家的連假都安排去哪裡了呢?😻
快來留言分享大家的旅遊行程就能抽好禮唷~!!快來把我帶回家吧~❤️❤️❤️
➡️活動時間:2021/3/30 至 2021/4/06 截止
➡️活動獎項:哈古娃娃 x10、哈古筆袋 X20、傘架文具組 x20、小抱枕 x10
➡️抽獎規則:
1️⃣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
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得到你呦~)
3️⃣tag3名好友並留言安排的旅遊行程或照片
範例:@大獅兄@哈古@熊本熊 一起出門踏青,度過兒童節假期吧!
@王曉明@奚伊鷗@發貴 趁這個假期,一起去客發園區走走~~
🎯資格不符者將取消得獎資格,請大家看清楚規則囉~
更多活動都在https://thcdc.hakka.gov.tw/
#兒童節 #臺灣客家文化館 #哈古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大獅兄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有關本園區官方網站系統將於10/12日(星期四)中午12時至下午15時30分進行更新作業,
於更新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3100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2801/ 3669 ,2024 ,本中心官方網站系統服務暫停公告️ ,有關本中心官方網站系統將於1/8日(星期一)上午8時至晚上20時00分,配合中華電信雲端資料中心進行主機、防火牆、升級及主機搬移作業。
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好客商城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防疫期間哪都不能去,是不是快悶壞了呢?
各位老師和家長們是不是苦無客家教材陪小朋友動一動呢?
別擔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年錄製了「六堆桃花源之歌」客家音樂舞蹈教學帶,要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在家也可以輕鬆學客語,還可以唱唱跳跳運動一下喔!
有需要的老師及家長可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專頁」私訊小編 (貼文連結:https://reurl.cc/mL9WRj)
希望很快「大獅兄家族人偶劇團」可以恢復演出跟大家見面
,2021060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4268/ 3139 ,2021 ,配合 COVID-19 三級防疫延長至6/28公告 ,衛生福利部宣布全國防疫等級「三級警戒」,關閉休閒娛樂場所、觀展觀賽場所、教育學系場域,並延長至6/28日暫停開放,本中心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配合防疫,即日起至6/28日暫停開放,並暫停免費接駁專車服務,特此公告!
恁仔細 承蒙您 多謝!
內容:本工作坊以博物館典藏文物實務--「數位化作業」、「權利盤點」、「材質及狀況判別」三個主題為主,每場主題由客發中心典藏管理同仁發表現有執行成果,再邀請該主題實務執行績效卓越的博物館所或業界進行發表,並由與談人分享,誠摯邀請各位共襄盛舉,一同討論交流。
★活動時間:2023年10月27日(星期五)09:40-15:00
★活動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簡報室(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參加對象:
1. 博物館、檔案館、文物館與圖書館等實際執行典藏業務之同仁。
2. 對典藏管理領域有興趣者。
★報名資訊:https://reurl.cc/K3lORg
★活動議程
時間 | 內容 |
09:00-09:40 | 報到 |
09:40-09:50 | 開幕式 |
時間 | 內容 | 主持人 |
09:50-09:55 | 開場、上午議程簡介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09:55-10:10 | 講題:「文物攝影數位化作業」的執行與挑戰 講者:洪瑩馨/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文資典藏組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10:10-10:25 | 講題: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作業」設備建置與執行經驗 講者:杜偉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近用組研究助理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10:25-10:40 | 講題:文物檔案照和高階數位化的異同 講者:汪仕麒/玧修企業有限公司執行長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10:40-10:55 | 與談人 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學系副教授 凃寬裕/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攝影師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10:55-11:00 | 休息 | |
11:00-11:15 | 講題:客發中心辦理「權利盤點」的執行與挑戰 講者:蔡柏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助理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11:15-11:30 | 講題:博物館委外辦理「權利盤點」成效與經驗分享 講者:潘儀芳/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11:30-11:45 | 講題:博物館自行辦理「權利盤點」成效與經驗分享 講者:王勁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11:45-12:00 | 與談人 林誠夏/鈞理知識產權事務所/開放文化基金會法制顧問 林懿萱/台灣創用CC計畫前法律項目主持人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顏上晴教授 |
12:00-13:30 | 午餐 | |
13:30-13:35 | 開場、下午議程簡介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陳靜寬 副研究員 |
13:35-13:50 | 講題:客發中心辦理「藏品材質及狀況判別」成效 講者:李宜錞、劉翠屏/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文資典藏組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陳靜寬 副研究員 |
13:50-14:05 | 講題:如何執行館藏文物材質及狀況判別及後續處置 講者:洪揚宸/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助理專員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陳靜寬 副研究員 |
14:05-14:20 | 講題:文物材質及狀況及後續處置特殊案例分享 講者:林絹娟/開物國科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陳靜寬 副研究員 |
14:20-14:35 | 與談人 丘世馨/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修復師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陳靜寬 副研究員 |
14:35-15:00 | 綜合座談 主持人、講者、與談人 |
客家文化兒童繪本動畫(客語版)限時免費觀看至8月31日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104年起為推動客家文化向下扎根,陸續出版相關客庄節慶、民俗活動、客庄生活或歷史故事之客家文化兒童繪本(動畫),如:《特別的禮物》、《阿婆的壓箱寶》、《火旁龍迎新春》、《熱鬧个收冬戲》、《六堆運動會的祕密》、《六堆奇航蓋生趣》、《伯公您好神》及今年3月出版的《恁久好無?安娜!》等繪本。
配合相關防疫措施,本中心南、北兩園區暫停開放期間,秉持防疫不停學的精神,特於暑假期間開放客家文化兒童繪本影音動畫〈客語版〉及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合作製作之「走讀好客:認識《六堆運動會的秘密》口述影像說故事有聲書」免費瀏覽觀賞,陪伴大小朋友快樂學習,歡迎親子及師生共賞(共學)客家文化。
註:本中心出版兒童繪本(影音動畫)平時於南北園區、官網好客商城、國家書店等通路銷售,防疫期間特別限定期間免費與大家分享共學。
![]() |
![]() |
![]() |
六堆運動會的秘密 | 六堆運動會的秘密-口述影像有聲故事書 | 阿婆的壓箱寶 |
![]() |
![]() |
![]() |
六堆旗行蓋生趣 | 伯公您好神 | 恁久好無?安娜! |
臺灣第一部客家原創3D立體動畫
《神影之龍》1/19即將上映
『《神影之龍》,一部以客家文化為基礎的成長探索電影,充滿親情與友情述說的精彩熱血劇情!』2022年1/19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熱情上映!!
─│↓↓↓其他相關資訊↓↓↓│─
【臺灣客家文化館】
● 每週二休館(遇國定假日照常開館)
→上午播放 09:30|10:30|11:30
→下午播放 14:00|15:00|16:00
●交通資訊|臺灣客家文化館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電話:(037)985-558
●票價:
全 票:每張50元
團體票:每張40元
優待票:每張30元
早鳥票:每張20元
免收入場券:未滿1歲嬰幼兒
●交通資訊|臺灣客家文化館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電話:(037)985-558
●相關觀影資訊(欲了解詳情,請至官網)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官方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1240/
臺灣客家文化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
今年過年我想來點….⁉
臺灣客家文化館春節真有料
必玩第一項_________
貪食飽飽 #懷舊遊戲送彩瓷椪糖
木頭人挑戰X挑格子X彈珠台,遊戲中蒐集客庄年味累積食飽指數,還加碼抽新年禮包
必玩第二項_________
食來運轉抽福袋,點餐年菜刮刮樂有機會中客家好物、iPhone13
必玩第三項_________
與神同行伯公快閃巡庄送發財金,兒童館內擲三烏小遊戲再得發財金
必玩第四項_________
鬧熱展演 #年節限定手偶劇【哈古吃播秀】看劇還有機會獲得哈古手偶
必玩第五項_________
年味自己做桔醬 #卡位中
公館金棗年節最對味
必玩第六項_________
靚靚看花刺繡DIY #卡位中
掌上刺繡療癒小物小孩也能玩
必玩第七項_________
尋找神龍送哈古餅乾,遊戲也貪食
共下食飽過新年(嗝)
活動詳情點擊: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 臺灣客家文化館粉絲專頁
原定於111年1月22日(六)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的
「桃竹苗地區客家文史景點的發掘與歷史空間再現」工作坊,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需求,本活動改以線上工作坊辦理喔!!!
調整時間及活動方式如下∶
時間∶111年1月22日(六)下午13:30-17:00(參加者可於當日下午1:00起開放進入會議室)
請點選會議連結:
https://ncue.webex.com/ncue-tc/j.php?MTID=mfbe9750913007ba02938de51229f570d
會議號:2515 283 9724
會議密碼∶0122
歡迎大家一起上線參與
◆活動議程:
時間 |
活動名稱 |
13:30-14:00 |
主持人、貴賓致詞 |
14:00-15:00 |
專題演講(一):吳學明教授 |
15:10-16:10 |
專題演講(二):張弘毅教授 |
16:20-17:00 |
計畫執行與成果分享:土地申告書中的客家故事點 |
,202201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5651/ 3190 ,2022 ,第四特展室 - 「花與花─客家看花與盤花特展」 ,
有別於傳統博物館的靜態文物展示,21世紀的德國將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與重新命名為「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其精神著重於複調、交流與多元。洪堡論壇的作為並非特例,世界上許多博物館也共同朝這個新方向努力。博物館論壇在「臺灣客家文化館」(Taiwan Hakka Museum)的定位與角色是雙重的,一方面,論壇扮演協助與推進「臺灣客家文化館」的力量,館內的展覽、宣傳與詮釋可以經由論壇這個平台來向外推廣;另一方面,論壇也扮演在前引導的角色,它可以發出具前沿與倡議的聲音,促發更多的對話與交流。諸多議題如文化多樣性、全球化與地方傳統、認同政治、性別平權、歷史與轉型正義、永續生態等價值與實踐都可以藉由論壇來討論,甚至提出立足於本土但能與世界對話的觀點。換言之,論壇的定位將站穩在客家、本土,同時跨足於多元、對話與世界的領域。以這種雙元性來實踐複調、交流與多元的精神,客家才會同時是客家人的客家以及全臺灣與全世界的客家。
2022年是「臺灣客家文化館」開館10週年,期許博物館扮演開啟對話的媒介角色,從客家、族群議題擴展到當代社會的重要議題,並邀請所有人共同參與其中、展開對話。因此我們將論壇定名爲「公民禾(voˇ)埕(tangˇ) 」。「禾埕」概念取自於客家人過去在一天當中,工作休憩之際,人們會聚集在伙房的禾埕天南地北地聊天分享談事情。借用這樣的意象,期待博物館論壇作為人們輕鬆自在交流討論各種新觀念與想法的平台。
「禾(voˇ)埕(tangˇ)論壇」2022第1季論壇系列,將邀集各界學有專精的研究者,從知識社會學分析當代客家研究;介紹「臺灣客家文化館」當期特展--帶領大家認識臺灣客家與日本間的羈絆,當代外譯客家經典典籍,將邀請人們重返田野,探究客庄五十年來的變遷。再將目光朝向即將由台灣主辦的世界客家博覽會,分析客家在當代的境況與展望。歡迎踴躍報名!
「禾埕論壇」2022第1季論壇系列活動訊息如下,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主題:當代客家研究的知識社會學分析
主講:張維安教授
與談:何金樑主任、張容嘉副研究員
主題:川流不息—臺灣客家與日本的羈絆
主講:河合洋尚副教授、張維安教授
與談:何金樑主任、洪登欽編審、賴般若助理編審
主題:重返打鐵與中社:五十年的社會變遷
主講:蔡佩如助理教授、邱秀英副研究員
主題:客家在當代的境況與展望──介紹「客家與世界客家博覽會」
主講:蕭新煌教授 (總統府資政)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聯 絡 人:研究發展組張容嘉、馮建彰、徐國峰
聯絡電話:037-985558 ex. 213、212、205
電子信箱:thcc80@mail.hakka.gov.tw(徐國峰)
六堆秋收祭 食福慶收成
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2022六堆秋收祭」跨3週假期6天的系列主題活動,在今日(11/19)晚上進入最經典的「食福宴」活動,席開80桌,由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12鄉區各單位代表,以及800位來自各地的民眾共同進行開桌上菜秀,首先上桌的第一道菜「五福慶團圓」,象徵了六堆地區多元族群的共榮共好,用客家人「食福」的傳統儀式來感謝各界。
(圖:客委會鍾孔炤副主委(左二)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左三)及美濃阿海師父(左四)子為秋收祭食福宴開桌上菜秀)
今年「食福宴」是由六堆地區著名的總鋪師阿海師(劉春樹主廚)掌廚,運用在地當季食材,結合客家傳統好手藝,為大家料理多道具客家與六堆多元族群特色的料理,如『樹豆豬腳』,六堆客庄的樹豆豬腳湯一定會配上大量的蒜苗、香菜及白胡椒,是大家一定要來品嚐的好味緒!另外,還有著名的『客家大三封』-高麗菜封、冬瓜封及封肉,是早期在六堆客家庄的宴席桌上出現、令人食指大動的一道美食。
(圖:客委會鍾孔炤副主委與原住民表演團體及客家山狗大總監顏志文,六堆忠義祠主委及地方人士合影)
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表示,客家人重視「完福」祭儀,「六堆秋收祭」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連結六堆十二鄉區,展現六堆客庄「春祈、秋報」中慶收成、對天地感恩的崇敬,今年於11月5日至11月20日連續3周規劃了一系列活動,除了有邀請在地八音團體、禮生遵循古禮祭天謝神,也特別在園區搭設「伯公祈福廠」,邀請六堆十二鄉區伯公及六堆忠義祠忠勇公王移駕作客安座,同時結合客家人「食福」傳統,推出深受民眾歡迎、睽違2年的「食福宴」,還規劃了客庄主題遊程, 歡迎大家秋遊六堆,體驗六堆客庄秋收的喜悅與好人情!
(圖:六堆秋收祭食福宴,民眾踴躍參加,一起體驗客家特色文化)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很高興有那麼多好朋友一起參加,有來自客家的樂舞團及原住民的歌舞表演,共同為邁入第七年的「六堆秋收祭」增添光彩,秋收祭自2019起每年也獲選為交通部觀光局「臺灣觀光雙年曆」活動。今年自11月5日開幕以來,吸引來自各地民眾的熱烈參與,緊接於11月20日閉幕式,將推出在臺灣較少見、身受大家喜愛的魔幻戲劇形式「黑光劇」演出,劇情融入六堆客庄盤花民俗文化,至112年4月底止,每月有2場次售票演出,希望讓更多大、小朋友可以透過活潑的親子劇形式認識客家,更多活動資訊,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與粉專查詢。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提倡性別平權與多元文化,特舉辦以客庄菜市場為場域,來探究臺灣社會女性食物記憶、族群邊界、新住民飲食文化等多元樣貌之座談,期待用以不同的場域及角度,來剖析客家地區女性所承載的飲食經驗以及其中族群邊界。
----------------------------------------------------------
講座主題:「客家」與我的菜市場身體經驗
日期時間:2020年8月2日(週日)10:00-12:00
主 講 者:李明璁(公視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主持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
與談人:洪馨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彭巧如(繫。本屋創辦人)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簡報室(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
費用:免費入場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PAv5Hx4XBbRBArgD7
#李明璁老師
#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在菜市場逛好逛滿
#看見客家新世界
#台灣社會女性食物記憶
#新住民飲食文化
#族群邊界
因為疫情嚴峻,本中心為守護大家的健康,六堆園區部分活動會延後舉辦,延後時間會另行公告,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活動異動如下
正常舉辦:
1/30-31、2/6-7〔限量版紅包袋贈送〉
1/30-31、2/6-7〔大師質感春聯〉
2/12-2/16〔巨大彈珠台抽聘禮〉
2/12-2/16〔愛心義賣〉
延期舉辦:
2/12-2/16〔菸田音樂會〉
2/12-2/16〔喜慶踩街〉
2/12-2/16〔故事劇場〉
取消辦理:
2/12-2/16〔藝文大賞〉
2/12-2/16〔春節市集〉
2/12-2/16〔情境街頭演出〉
108年度新生國小-新弦情生活動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5/25 全日暫停
5/19 10:30-11:00、14:30-15:00、16:00-16:30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就傳統的文化界限來說,六堆是一個相對來說具有鮮明地域歷史及族群文化的臺灣傳統客庄區域,不論是就伯公、嘗會或軍事的角度來說,六堆似乎都具有某種可以辨認的共同邊界。至於說生態博物館的思考方式,若我們願意把它的思考方式簡化成博物館與地方創生的概念性聯結,在地青年如何運用博物館學的類似概念來進行地方創生的協作,就是該地區發展生態博物館的一種可能作法。職是,本次論壇主要是邀請六堆地區具有社會創新思維的在地青年來進行論述與對話,歡迎關注六堆青年社會參與的朋友們一起來討論。
時間 |
講者 |
講題 |
|
13:00-13:10 |
來賓致詞 |
|
|
13:10-13:20 |
主持人引言 |
|
|
13:20-13:40 |
黃信洋 |
生態博物館作為一種社會創新 |
|
13:40-14:00 |
溫仲良 |
客庄生活就是博物館 |
|
14:00-14:20 |
朱毓萍 |
天設埊景,人造風景—作客家鄉的青年文化行動 |
|
14:20-15:00 |
茶敘時間 |
|
|
15:00-15:20 |
羅元鴻 |
迴旋在美濃的小地藝術日 |
|
15:20-15:40 |
廖大錦逢一郎 |
用想像力翻動六堆的土 |
|
15:40-16:00 |
林高本 |
庄肚水頭大樹下─客庄的記憶與空間 |
|
16:00-17:00 |
綜合座談 |
|
日期:8月26日(三)
時間:13:00-17:00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張維安主任(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主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講者簡介:
溫仲良(「美濃農村田野學會」執行理事)
朱毓萍(美濃「有間書店」創辦人)
林高本(「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執行秘書)
羅元鴻(「小地藝術日」策展人)
廖大錦逢一郎(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研究所 研究生)
黃信洋(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重要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7月份兩場活動暫停舉辦。
原已訂票者請耐心等候工作人員聯繫退票事宜
如有最新消息將另外公告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口罩戴好,減少不必要的移動,
在家唱跳我們的主題曲,動一動喔!
舞蹈教學帶持續索取中 → https://reurl.cc/lRo8dd
,2021061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4380/ 3154 ,2021 ,與哈古浪漫共度七夕佳節~留言分享抽好禮!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本館舍即日起
調整開放時間為:每周六、日
※ 其餘時間暫不開放
※ 入館民眾請全程配戴口罩
※ 使用館內互動式及觸控式之展示設施前,及使用完畢後,以酒精消毒手部。
#歡迎來尞喔
,2021081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7654/ 3529 ,2022 ,圖資中心入口網111.4.22暫停服務 ,【圖資中心館藏系統111.4.22暫停服務】因應圖資中心入口網改版作業,111年4月22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將暫停對外服務,包括館藏書目查詢、讀者認證、電子資源查詢等服務,以利主機相關資料設定作業,屆時造成不便請見諒。
,202204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75027/ 3702 ,2024 ,客家於國際間發光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 獲美國Muse設計金獎! ,客委會客發中心以「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摘下美國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謬思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s)「室內設計-展覽類金獎(Interior Design - Exhibits, Pavilions & Exhibitions )」,讓臺灣客家文化、歷史與生活於國際間散發光芒。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榮獲謬思設計金獎的「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為客委會客發中心首度集結國內包含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等各公私立博物館與民間藏家所典藏之160件文物,以「臺灣人的客家」為策展理念,傳達客家的力與美。展覽以客家與族群互動的視角切入與詮釋,帶出客家聚落、生活型態,以大背景故事將各個支線串連起來,規劃六大主題搭配對應文物,再做出整體情境空間的設計規劃,呈現臺灣客家主體性。
本展除了展出經典的文物外,更透過情境式展場設計,打造出客家傳統伙房、八角門與內台戲院等建築,讓民眾穿越與回味傳統。每個展場的末尾也透過實體門片造型塑造出穿越的概念,讓觀眾穿越這道「門」之後,一一體驗了這400年來臺灣客家人在經濟、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文化,最終以文學、攝影與藝術創作收尾,形成了臺灣客家多重面貌的養分。
展覽亦利用光雕投影和AR實境等創新數位手法,打造出更加活潑生動的互動,採用AR實境的「尋寶精靈」,讓親子一同在文物中體驗尋寶、觀展的趣味;以光雕投影打造出來的戲院區,則是結合傳統文化中的內台戲院情境,讓民眾感受到客家娛樂產業變遷,以及客家戲曲的呈現方式,並引領民眾逐步認識文物內涵。
客委會客發中心強調,客家文物聯展以常設展的規模規劃展覽脈絡與內容,自113年開展至今頗受好評,本次獲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Muse獎項肯定,也是一大鼓舞;現在適值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公園油桐花盛開,客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也從4月至5月規劃了一系列豐富的展、演活動,歡迎大家來賞桐、看展,參加豐富的藝文活動。詳細活動資訊請至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或臺灣客家文化館粉絲頁查詢。
本館國際會議廳因進行設備更新施工,自114年2月17日起至5月31日止,暫停開放使用及對外租借服務。造成不便,請見諒!
,2025010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40388/ 3800 ,2025 ,【2025六堆新年福】歡喜迎新春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1月17日舉辦「2025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新年福春節活動」記者會,活動開場邀請曾獲得國際藝術獎的優質客家團隊「傳龍武學」,帶來鬧熱逗趣的客家獅陣表演,預告六堆園區大年初一至初五豐富的新春活動,規劃十大亮點活動,包括精彩藝文展演、限量如意福袋、客庄文創手作、講客親子闖關、伯公大富翁集章與愛心義賣,還有現做現蒸的客家發粄美食、免費小龍印好福,及百花鬥豔的傳統菸樓美景和兩個國際金獎的特展,邀請民眾春節攜家帶眷共下來六堆,感受歡欣鼓舞、儕儕(人人,客語發音為saˇsaˇ)有福的客家年。
現場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長李明宗、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簡明雄、客委會委員劉仕彩、李寬治、黃啓仁及榮譽顧問邱坤玉、國軍退輔會彰化農場副場長林俊雄、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屏東酒廠代理場長張國棟、臺東生活美學館長徐敍國、新埤鄉長曾龍陽、屏東縣議員李世淦、立法委員蘇清泉、鍾佳濱服務處代表及其他六堆各鄉區公所代表,與客庄多所學校校長等共同參與。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交通方便、腹地廣大,小龍年規劃了一系列的春節主題活動,民眾能夠零距離體驗到客庄年節富饒豐美、好客鬧熱的美好意象,非常適合攜家帶眷遶尞尋訪園區各項新春活動。另外,參加園區春節活動後,記得前往其他客庄行春遊賞,四處都有好風光。
大年初一到初五六堆園區每天都開園,有適合闔家觀賞的戶外精彩表演,包括金曲客家樂團吉那罐子、「白紙系」歌手彤溫岑二重唱、十度獲選屏東傑出團隊的屏東客家樂舞團、佳平溪公揹婆藝陣、龍獅舞陣等,還有結合傳統戲曲和雜耍的火悟空特技劇坊及搏逗兄弟,與可愛的火金姑兒童樂舞團,和小朋友最愛的尋龍(qimˇliungˇ)親子劇和YOYO家族帶動跳,年初一到初五,共計18場演出,精彩可期!
而春節最搶手的客庄手作體驗,除了祈福盤花外,號召大小朋友動動手指,就能帶回獨一無二的植物敲染袋,和年節應景的舞獅偶頭、童趣波浪鼓及金魚小提燈!春節期間,園區更推出多種限量體驗,包括物超所值的「福上加福-如意福袋」,手氣好就能獲得純金元寶、「做愛心戳紅包」,愛心公益得大禮,還有初一到初四現做現蒸的「客家蒸發粄」、初一到初五每天免費「迎小龍印好福」蓋印活動。此外,今年特別規劃「六堆伯公大富翁-集章抽純金招財金牌」活動,民眾於春節期間來園區完成指定任務參與集章,就可獲得抽獎券,獎項將於2月2日大年初五下午公開抽出伯公加持開運金牌,誠摯邀請大家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過好年!
客發中心補充,春節期間六堆園區也有百花鬥豔的美景,田園地景區盛開的波斯菊、百日草等花海景觀,結合傳統菸樓地景和放大版的六堆農產蔬果,適合全家大小漫遊其中,還有春節特色市集,歡迎大家全家總動員,共下來接福行好運,為新的一年搏個好頭彩。
2025六堆春節活動,大年初一至初五,天天都精彩!歡迎全國鄉親朋友春節連假共下到屏東的六堆園區走春,體驗最富客家年味的春節。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下稱六堆園區)邀請您參加「行過.六堆客庄老照片徵集」,一起聊聊記憶中的六堆在地故事,並訴說您記憶中的小故事。
六堆園區希冀藉由本次活動豐富六堆在地故事,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1月30日,您可將「老照片」上傳「行過.六堆客庄老照片徵集」徵集表單https://j.mp/3gViaR9,上傳屬於您或家人的六堆歲月照片與故事,就有機會在六堆園區展示,並獲得六堆專屬小禮。
六堆十二鄉區:
(四)收件方式:
本中心結合銅鑼鄉公所免費社區接駁巴士服務,試行增加臺灣客家文化館站點,自112年1月30日起,每周一、三、五(遇國定假日停駛),可由銅鑼火車站步行約3分鐘至巴士總站-銅鑼鄉公所前(永樂路15號)搭乘【九樟線】免費接駁巴士
◎去程:巴士總站/上午09:00 (第一班)、上午11:15(第二班)發車→臺灣客家文化館
◎返程:臺灣客家文化館站/上午09:16 (第一班)、上午11:31(第二班)→返回銅鑼市區
※【九樟線】免費巴士行駛時間是配合銅鑼鄉公所社區巴士以服務鄉民為準,自112/1/30特別增設臺灣客家文化館站點,服務時刻及路線如下,歡迎多加利用。
銅鑼鄉公所免費社區接駁巴士(九樟線)行駛時刻表 :
火車站至總站步行地圖: Google MAP地圖
[九樟線]行駛路線 : Google MAP地圖
因應杜蘇芮颱風來襲,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7/27)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3072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8262/ 3632 ,2023 ,六堆伯公遍路 ,
由於疫情影響,公民禾 (voˇ) 埕 (tangˇ)論壇改由線上辦理,實體部份暫時取消,謝謝。
由博物館扮演倡議與引導的角色,促發社會更多的對話、多樣性與交流,是當代博物館共同努力的方向。2022年是「臺灣客家文化館」開館10週年,我們推出「公民禾 (voˇ) 埕 (tangˇ) 」論壇系列,期許博物館扮演開啟對話的媒介,從客家、族群議題擴展到當代社會的重要議題,邀請所有人共同參與其中、展開對話。
「#禾埕」概念取自於客家人過去在一天當中,工作休憩之際,人們聚集在伙房的禾埕天南地北地聊天分享談事情。借用這樣的意象,期待博物館論壇作為人們輕鬆自在交流討論各種新觀念與想法的平台。
公民禾 (voˇ) 埕 (tangˇ)過往論壇紀實,歡迎觀看: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54490/65588/lpsimplelist
⌂ 公民禾 (voˇ) 埕 (tangˇ)5月場
你知道「堆」代表什麼意義嗎?
「六堆」 的形成在台灣歷史上又有著什麼樣的重要意涵?
111年5月11日公民禾埕論壇,歡迎一起來認識六堆客家故事!
@第五場:六堆講堂系列(一)
v 主題:六堆歷史縱深
v 主講人:林正慧教授 |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v 與談人:曾喜城教授 |六堆內埔客家文史研究專家
v 與談人:馮建彰副研究員,張容嘉副研究員
林正慧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專長為台灣客家史、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客家研究。著有《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等書。
曾喜城老師
現為屏東六堆內埔客家文史研究學家。曾任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現任美和技術學院文化事業發展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著有《六堆客家傳統建築之研究》、《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專書等。
-
遽遽來填寫線上演講報名表單 https://tinyurl.com/2s46aj7n
▸ 日期:2022年5月11日(星期三)
▸ 時間:14:00-15:30
▸ 線上論壇室視訊會議連結:https://thcdc.webex.com/join/thcdc
-
#遽遽來報名
#共下打嘴鼓
#歡迎來遶尞
由國立聯合大學策劃,與客委會客發中心共同合作之「客庄印記:陳雲錦攝影藝術展」,於113 年 3 月 1 日至 4 月 30日在國立聯合大學八甲校區藝術中心展出。開展記者會於今(1)日在國立聯合大學藝術中心舉辦,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國立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苗栗縣長鍾東錦、國立聯合大學副校長侯帝光、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張陳基、文觀系教授林本炫、藝術中心主任張正霖、客委會委員徐進榮、徐彩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林文和、苗栗縣文觀局長林彥甫、台灣中油探採事業部環保室主任黃國釗、國立苗栗高中校長巫正成、國立苗栗農工圖書館主任黃釧洪、九湖國小校長陳秀卿、銅鑼國小校長謝美桃、苗栗縣硬頸攝影協會理事長劉仁祥、苗栗縣攝影學會理事長羅雄發等嘉賓共同參與,攝影家陳雲錦亦將其拍攝之1050張精選影像捐贈予客委會客發中心,作為推廣客家文化之運用。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這些珍貴的早期客庄影像紀錄,承載了客家族群歷史與生活記憶,呈現客家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之處,同時承蒙攝影家陳雲錦慷慨捐贈授權其拍攝之精選影像予客委會客發中心典藏,這些珍貴的影像,對於後續推展客家的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包括村史撰寫,都將持續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讓更多社會大眾對客家文化有更深的關注,並凝聚在地文化認同。也感謝國立聯合大學藝術中心策劃本次的展覽,讓更多年輕一代學子們在經典攝影中見證臺灣客家的多重風貌。
同日客委會客發中心並於臺灣客家文化館辦理「桃竹苗客庄村史第三期人才招募說明會(苗栗場)」,希望透過本次人才招募說明會,邀集更多對客庄有濃厚興趣之民眾及年輕學子,持續以在地人的觀點來蒐集及詮釋地方史料,並將在地多元且豐富的客庄故事傳續下去。
客發中心也強調,「客庄村史撰寫輔導計畫」已邁入第三期,陸續產出30冊村史成果,其中5冊村史成果更首度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111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佳作。中心今(113)年接續推展「客庄村史撰寫輔導第三期計畫」,除延續本計畫人才培訓及輔導精神,更創新規劃「分享工作坊」,讓學員與村史專家學者激盪更多寫作火花,同時希望吸引有興趣之民眾觀摩學習,期透過長時間陪伴輔導機制,建立穩定的共學機制,培育更多客庄村史撰寫之種子,共同為客庄聚落建構出歷史感與共同記憶。
國立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表示,此次聯大藝術中心以「客庄印記」為策展主題,展出苗栗地區硬頸攝影群前輩級攝影藝術家陳雲錦老師從1956年迄今的經典攝影作品50多件,涵蓋兒童、農耕、飲食、居住、行(活)動,以及客庄等六大主題,呈現早期兒童嬉戲、農耕生活、飲食文化、安居之所、行路場景,乃至當代客庄社會風貌變遷,通過攝影家的鏡頭紀錄,重新發現苗栗這塊富有歷史和文化特色的土地,並感受到其對故鄉和客庄深刻的情感與人文關懷。
攝影家陳雲錦補充說明,作為展覽重要主視覺的《叔公太陳爺》攝影作品,這張側面剪影照捕捉到了苗栗公館地區三叔公太陳爺爺看似沉思、冥想的一瞬間。他回憶拍攝當下,陳爺爺端著茶杯啜飲杯中清茶,在子孫滿堂的環繞下,像在回顧自己辛勞卻又幸福的一生,透過逆光拍攝技巧,鮮明地勾勒出人物的輪廓,以黑白照片突顯其客家堅毅的硬頸精神。在「童」的主題中,不僅捕捉到孩童純真快樂的遊戲時刻,也紀錄了早期牧童在山野中率性從容的自在風采。在「農」的主題,則透過細膩、貼近土地的視角,將客家人在農田、茶園辛勤耕耘的姿態及苗栗山城寧靜祥和的自然景觀保留下來。在「食」的主題,《舂粢粑》、《看阿婆磡粄ㄟ》則是記錄了人們處理、製作客家傳統米食的過程;《做喜事》作品中,則展現早期農村社會一家有喜慶,周遭鄰舍來相助的情景,傳達出人情的溫暖。
而在這次展覽中,也特別展出了早期用銀鹽沖洗的攝影作品,這些手工銀鹽相片,由於每日沖洗條件的不同,使得每張照片的色澤、對比、顆粒、明亮度都呈現微妙的差異,帶有顆粒感的銀鹽照片呈現出柔順又和諧的色澤,飽含濃厚的氛圍感,藉由同時展示銀鹽相片和數位噴墨輸出作品,讓觀眾能夠一同欣賞兩者之間的獨特差異。此外,因展示場地的地緣關係,特別展出和聯大八甲校區有關聯的作品,如《苗栗八甲茶園》採茶景象,此件影像拍攝於2022年,與1956年的《資深茶孃》兩相對照,讓觀者比較之間的異同。而《泥磚屋-賴厝》和《泥磚屋-邱厝》作品,斑剝的牆面留下歲月的印記刻痕,這些傳統老房子就坐落於校區附近,期待藉由攝影作品的展出,能引發學生們對生活周遭之人文地景變化的關注與探尋。
展覽期間自即日起,至113年4月30日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參觀,詳細資訊,可至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搜尋。有關「桃竹苗客庄村史第三期人才招募說明會」,除了今日苗栗場招募說明會外,更規劃3月8日新竹場招募說明會(地點:新竹或者書店)及3月15日桃園場招募說明會(地點:橫山書法藝術館-書藝講堂),更多資訊請至本計畫官方網站-成為作者查詢( https://hgking10000.wixsite.com/hakkavillage )。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自11月5日推出為期3週的 「2022六堆秋收祭-客家慶生趣」系列活動,獲得各界熱烈迴響,繼昨日推出睽違2年令人回味的「食福宴」後,今(11/20)日閉幕式除有閉幕送神焚燒祈福卡的儀式外,也推出大小朋友都喜歡的親子「黑光劇」演出,帶大家用輕鬆、活潑的形式來認識六堆客家。
(圖:六堆秋收祭食福宴-客委會鍾孔炤副主委(左二)、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左三)及美濃名廚阿海師(左四)及其兒子(左一)為秋收食福宴開桌儀式)
「六堆秋收祭」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連結六堆十二鄉區,共同展現六堆客庄特色,今年活動設計精彩多樣,自11月5日至11月20日連續3周假日,吸引來自各地民眾的熱烈參與。為讓大家可以真正體驗到客庄在農閒時的生活樣貌,今年特別規劃「勇闖桃花源」親子活動,帶大家體驗「田邊採菜」、「疊磚窯」、「疊盤花」、「竹筏運糧」、「水球攻炮城」等趣味的體驗活動,也加入創新元素推出「客家鹹豬肉披薩」,讓客家美食以不一樣的形式呈現。
(圖: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中紅衣服)及竹田、內埔、佳冬等多國小校長共同為黑光劇開幕)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秋收祭閉幕式推出在臺灣較少見到且深受大家喜愛的魔幻劇場-「黑光劇」演出,劇情融入六堆客庄盤花,希望大家透過黑光劇認識客家的常民文化,並且從中看到在地的故事,透過這些故事與客家相連結。更期盼這次觀看黑光劇的小朋友在長大後,能夠將常民故事及客庄的集體記憶繼續傳承下去,成為生態博物館的參與者及實踐者。
客發中心強調,本次推出的全新劇場【魔笛小童&盤花仙子】黑光劇,讓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增加新的亮點,現在大家來到園區除了看展覽、觀賞大獅兄家族人偶劇、環教露營外,還增加了魔幻新奇的「黑光劇」可選擇。「黑光劇」是在全黑的環境下,利用燈光與亮麗色彩的人物、道具變化,營造奇幻猶如魔術般特殊效果的演出,這是客發中心籌劃將近2年的成果,從場地改造、音樂服裝設計製作及演員克服全黑環境完美演出,每一項都是浩大的工程,接著每月都有2場次售票演出,歡迎喜愛戲劇的朋友們蒞臨觀賞。同時緊接著在12月3日也將推出「Hakka Power2022六堆客庄星光路跑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參加。活動詳情,請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及粉絲專頁查詢。
(圖:黑光劇開幕首演)
本中心配合客委會E-MAIL系統停機,於2/23(五)晚上7:00起 至 2/24(六)晚上23:59止,將暫停相關服務之電子郵件通知發送,待系統恢復會另補寄通知信。
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4022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1903/ 3253 ,2023 ,左堆聚落展獲得2023美國「謬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肯定 ,由客委會客發中心規劃結合生態博物館概念策展,現正在佳冬蕭屋展出的【行尞南岸十三庄-左堆聚落展】,首次參加美國「謬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即獲得2023景觀設計文化遺產類銀獎的肯定。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交付六堆園區要以積極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理念經營,並以探究、典藏、展示與行讀等不同面向推展,客發中心在2022年開始籌備「左堆聚落展」時,即以「聚落在地展示」的方式策展,一開始就打破既往在一般博物館內展覽的刻板想像形式,用另一種方式結合生態博物館理念策劃本展,同時在策展期間也邀請在地居民集體參與,把聚落裡的特色與生活記憶分享給觀展民眾,讓民眾了解並認同「庄頭就是展現六堆客家的重要一環」作為策展設計,本展連結百年伙房、歷史古蹟與文物等現地展示三百多年來六堆客庄生活的變遷與特色,讓民眾透過實地參觀和體驗,了解和欣賞文物、古蹟,也激發了在地居民的文化認同與觀展者內心的共鳴。客發中心全體同仁感謝六堆在地好友共下合作、共同打拚,用聚落展來實踐生態博物館的「在地參與」核心理念。
客委會客發中心強調,美國「謬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是由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IAA)主辦的重點設計賽事,以發掘全球設計謬思為宗旨,旨在鼓勵設計界不斷的突破、創新與永續性思考,在全球設計領域極具影響力。客發中心本次參展作品是以走進聚落的方式策劃,展現南臺灣六堆客家聚落的變遷與區域多樣性,兩檔展策展期間也非常感謝新埤、佳冬在地老嫩大小、各級學校與社區一同協作,目前「行尞南岸十三庄-左堆聚落展」第二檔展覽正在屏東縣佳冬鄉蕭屋伙房展出,展期至2023年4月23日,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參觀。
本中心官方網站於10月22日(星期二)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進行系統升級維護作業,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商城及繳費服務)。
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因應康芮颱風來襲,屏東縣及苗栗縣政府已公告明日(10/31)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北部(臺灣客家文化館)二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作家李喬(本名李能棋)為台灣重要客籍作家,為文化部第38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取自李喬書房臉書)
文化部公布第38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由作家李喬(本名李能棋)、歌仔戲演員唐美雲獲獎。文化部長鄭麗君親自致電道賀,肯定2位得獎人在文學創作及傳統藝術領域具有傑出表現及卓越貢獻。
1934年出生於苗栗的李喬,是台灣重要客籍作家,也是1930年代出生的重要小說家之一,他的小說作品以寫實風格為主,書寫人與生命的脆弱,同時關懷台灣這塊土地的環境、發展、文化與人,那份情感與痛切也如實反映在創作上。
李喬著作豐富,內容變化多樣,從小說、散文到文化論述,長年推動客家文化復振,重要著作有「寒夜三部曲」、「苦水坑」、「藍彩霞的春天」等。其中「寒夜三部曲」被認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以日治時期的台灣為寫作主體,表現出母愛的偉大、彰顯人民的尊嚴與苦難,以及對土地的眷戀。
1965年出生於台南的唐美雲,出身歌仔戲世家,她專長歌仔戲文武生角,除傳統歌仔戲小生表演技巧外,也曾鑽研京劇身段表演,且在歌仔戲唱腔上有特殊表現,以都馬調、雜念調為主。
唐美雲的演出歷練從外台到電視歌仔戲,1989年以「鐵膽柔情雁南飛」首次登上國家戲劇院舞台,1998年創辦唐美雲歌仔戲團。每年的年度大戲都大膽跨界,嘗試不同的表演形式與題材內容,充分展現多元文化融合的美感,也擴大現代台灣歌仔戲表演形式。
唐美雲獲獎無數,除了曾獲頒全國十大傑出女青年,在藝術成就上也曾獲金鐘獎連續劇最佳女主角、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與國家文藝獎(戲劇類)等獎項肯定。
歌劇名伶唐美雲獲頒第38屆行政院文化獎。圖為第27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唐美雲(右)致詞。(資料照,文化部提供)
行政院文化獎為政府主辦等級最高的國家文化獎項,藉以表揚傑出藝文人士的終身成就。其評審作業程序嚴謹:先以書面提名後進行書面初審,經至少3名評議委員書面初審同意,再提請評議會進行決審會議,經2/3以上委員出席及出席委員4分之3以上同意通過後,報請行政院長核定,並將由行政院長親自頒授文化獎章、證書及獎金新台幣100萬。今年的頒獎典禮暫定於5月9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西一館舉行。
資料來源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885918
本中心官方網站將於2月4日(星期二)上午9時至下午14時,進行系統安全性更新維護作業,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商城及繳費服務)。
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5020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41109/ 3333 ,2019 ,【中心轉知】第8屆桐花文學獎即日起徵件至6月28日止 活動總獎金86萬元,歡迎踴躍參賽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台灣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承辦的「第8屆桐花文學獎」即日起徵件至6月28日止(以臺灣郵戳為憑)。為推廣客語寫作風氣,本屆徵求以客語漢字創作之客家三行詩、微小說、新詩、散文四類,歡迎海內外文學寫作好手踴躍投稿。
客委會自2010年起舉辦桐花文學獎,鼓勵客語文學創作,多年來廣受世界各地文學創作者關注與迴響,徵件數量高達五千多件,是國內客語文學指標性的獎項。今年徵件特別新增「客家三行詩」與「微小說」類別,期望藉由徵集更多蘊含客家文化或意象之文學作品,推廣客語漢字創作,讓社會大眾藉由文學領略客家文化的獨特內涵。
「第8屆桐花文學獎」徵選分客家三行詩類、微小說類、新詩類、散文類四類。客家三行詩類格式為首句5字,第二、三句為7字;微小說類以50字為限;新詩類以25行為限;散文類以3,000字為限。徵選活動總獎金達新臺幣86萬元,獎額豐富,歡迎喜愛客家文化或熱愛文學創作者報名參加。
「第8屆桐花文學獎」即日起收件至6月28日截止(以臺灣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徵選簡章與報名表可於活動官網(https://www.hakkaliterature.tw/)下載,亦可寄回郵至10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2號2樓之5「桐花文學獎徵選小組」索取,洽詢專線02-2351-0116。
為辦理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108年上半年度自衛消防編組訓練」,於108年5月30日下午4:00~4:30進行展館(第一~五特展室)避難引導演練,當日為正常開館,當日於演練前會以廣播方式通知遊客知悉,演練時會有警報聲響請遊客勿驚慌,造成遊客不便請多包涵。
,201905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543/ 3344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活動】邀請您一同參與6/19(三)「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祖塔及女性禮生座談會」 ,隨著性別平等觀念的改變,有許多客家宗族(zungˊcug)開始跳脫傳統,對宗族祭典或民俗做出了改變,逐漸重視家族女性的地位及權益,開放讓女性也能成為派下員享有祭祀權、擔任禮生、奉祀姑婆牌、入祖塔安葬、甚至將女性寫入族譜內,對於女性權益的提升,著實向前躍進一大步,並成為盡好个(qin hoˋge)社會示範。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107年開始針對姑婆牌(guˊpoˇpaiˇ)、姑婆入塔(guˊpoˇngib tabˋ)、女性禮生(ngˋ xin liˊ senˊ)/細妹仔先生(se moi eˋxinˊsangˊ)等議題,逐步盤整及訪問客家地區相關宗族個案,深入瞭解各宗族的推動歷程及所遇到的困難,期望透過訪談及個案分享,讓更多宗族也能瞭解這樣感人的推動歷程及社會脈動。
重視性別平權、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儀典,是我們大家要共下努力(kiung ha nuˋlid)的方向,為更進一步了解目前客家宗族的相關作法與案例,同時也希望藉此建立起宗族之間網絡,透過相互交流學習,使得女性入宗祠、入塔等議題逐漸發酵擴散。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希望將初步訪查北部地區宗族的成果與大家分享,在今(108)年6月19日(三)下午14時假苗栗「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祖塔及女性禮生座談會」,邀請祭儀專家、設立姑婆牌宗族代表、學者專家,共同分享設立姑婆牌、入祖塔、女性禮生的推動過程及經驗。
歡迎有興趣的家族、社會大眾或研究學者做得(zo dedˋ)共下(kiung ha)參與交流。
相關議程
臺灣客家文化館於6月12日舉辦一年一度的「客家㧡擔成長禮」活動,結合客家勤勉、感恩精神,讓年輕學子藉由客家成長禮,感受客家文化及精神,讓客庄文化向下扎根,進而達到傳承的目的。本次成長禮廣邀21所國小,橫跨10個鄉鎮市區,更有苗栗縣頭份新興國小、泰安鄉泰興國小及臺中市東勢區東新國小首次加入,讓㧡擔成長禮增添多元文化交流。
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客家㧡擔成長禮邁入第9年,先以奉茶感謝參與學校的師長們長年支持,更希望這份感恩的精神可以傳承給莘莘學子,以任重道遠的精神延續客家文化。在客語薪傳師徐煥昇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們以傳統奉茶禮儀齊聲用客語道謝師恩,師長於奉茶儀式後為畢業生繫上代表智慧祝福的客家花布領巾,期許後生人邁向人生旅程能謹記用智慧克服各項挑戰。為參與這項活動,各校畢業生提前準備好的客家畢業歌「大步向前行」(tai pu hiong qienˇ hangˇ),由原創作人曾仲瑋現身帶領學生大合唱「…大步向前行,㧡起重擔亻厓乜毋驚,準備好勢吂?夢想个路項,煞猛打拚…」。
成長禮除獲得21所學校學童熱情參與外,現場更有苗栗縣政府副縣長鄧桂菊、客家委員會委員古榮政、葉雲仁、徐進榮、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專門委員黃泓家、大湖鄉長黃惠琴、南庄鄉長羅春蓮、卓蘭鎮長詹錦章、三灣鄉長李運光、苗栗縣仁愛國小校長伍炳勳、育英國小龍騰分校校長呂祥羲、新隆國小校長徐敏芳、外埔國小校長李祖輝、明德國小校長彭國楨、福基國小校長徐世芬、林森國小校長曾瑞星、興隆實驗小學校長李芳茹、蕉埔國小校長王美娟、新開國小校長鄭惠鳳、新北市大觀國小校長吳國銘、臺中市東新國小校長沈秋宏及永貞國小、銅鑼國小各派代表、達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張欣榮、京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處長周金河與各級民意代表共同參加。
畢業生㧡起裝滿匯集各界祝福的竹擔走向戶外,一步步走上戶外階梯,今年度主辦單位加入創意的活動設計,仿效韓劇《魷魚遊戲》的123木頭人而新創的「客家123」團康活動,在主持人發號司令「123 客家人」,以傳接挑擔互動的遊戲方式,促進各校師生互動與客家體驗,讓21所國小畢業生與師長留下美好的回憶。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每年客家成長禮都匯集各方祝福,今年不僅有新的學校加入,更有原民區的小學參加,也加入了新元素跟各位畢業生互動,勉勵畢業生文化推廣除了傳承既存內涵更有不斷創新的使命,在成長的路上記得這場客家美好的記憶。古語說「人情好,食水甜」(nginˇ qinˇ hoˋ,siid suiˋ tiamˇ)在成長的路上永遠會有好朋友相挺,今天在場的同學可以相互支持共同成長。同時也希望曾參加過客家成長禮的畢業生,經常回到臺灣客家文化館走走,未來我們將持續辦理,讓客家文化持續傳承。
為讓客語向下紮根,本中心南北園區暑假期間針對親子梯次和國小生辦理客家夏令營,相關報名資訊請洽本中心官方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onlineservice/1362/1394/12321/12323/eventRegistrationList
六堆地區重要慶典活動「2024六堆秋收祭」於今(11/2)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盛大開幕,來自各地的民眾,以「千人疊盤花拜伯公」祈福的方式,為接下來為期5週的系列活動揭開序幕,也希望藉由來自六堆12鄉區伯公及竹田忠義祠忠勇公王的福氣,來庇佑大家平安順遂、好運連年。
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立法院立法委員蘇清泉、徐富癸夫人張靜玲及莊瑞雄、鍾佳濱服務處代表、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李明宗、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秘書鍾炳光、竹田鄉公所秘書鍾定豪、麟洛鄉公所課長洪玲芝等各鄉區代表及高樹國中校長盧劍峰、佳冬國中校長張鑑堂、大路關國中小學校長林傳傑、大成藝術實驗小學校長鍾秀鳳、榮華國小校長李忠屏、西勢國小校長謝俊明、佳冬國小校長蘇曉憶、竹田國小校長林秀玲、美和科技大學副校長林昀生、雲林縣崙背鄉公所秘書廖坤猛、屏東酒廠代理廠長張國棟、香蕉研究所所長邱祝櫻共同帶領民眾體驗盤花與祭祀伯公。
「盤花」是一種呈現客庄生活文化的形式,在六堆客庄的廟堂或伯公的供桌上,一定能看見以香花堆疊而成一盤盤色彩鮮明,樣式不同的「盤花」,這些花都是自家栽種在屋前屋後常見的花卉,看似簡單平常,但崇敬的心意及技術卻不簡單;今年六堆秋收祭開幕,就特別以「盤花拜伯公」方式進行,代表客家對神明的虔誠信仰,與團結一致的精神,也希望藉由活動,來傳承推廣客家文化與客家人就地取材的智慧。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每年秋收祭的活動都非常豐富多元,9年來從千人釀檸檬醋到今年的千人疊盤花,每年用不同的文化體驗活動,讓民眾認識在地文化特色與產業。感謝美和科技大學邀請了外籍學生參與「疊盤花」體驗,認識這項客家傳統重要的祭祀技藝,透過多元族群親身體驗,讓充滿濃厚客家文化底蘊的活動深入人心,同時推廣客家文化。秋收祭開幕式首日,以客庄路跑打頭陣讓參與民眾用雙腳體驗客庄,走讀在地文化地景;同日更推出客家特色小吃、闖關野餐趣及露營等活動,傍晚更是舉行謝天儀式,讓民眾從早到晚沉浸式體驗客庄氛圍。2024六堆秋收祭跨5個週休假日的豐富活動,邀請大家11月2日至12月1日來六堆,體驗客家文化與產業美食特色。
今年園區內搭設的伯公祈福廠,也特別以背依大武山,緊鄰中軸湖,面向傘架聚落的座向來設計,反映六堆客庄與大武山脈間「水圳、伯公、聚落的生態、生活文化景觀」及相互的關係。開幕當天在大武山下中軸傘架水圳廣場舉行敬天謝神祭典,由在地禮生、八音團共同參與莊嚴且虔誠之祭典儀式。客發中心於每年秋收祭前,都會前往六堆12個鄉區及竹田忠義祠邀請伯公與忠勇公王,來到六堆園區作客及供民眾祈褔敬拜,今年更是由各鄉區的伯公,齊聚六堆園區,再次賜福大家,也特別規劃「跌diedˋ筊gau拿發財金」活動,讓民眾體驗參與。
2024六堆秋收祭活動期間,今年開幕活動再次有萬人參與,在六堆地區也有很多活動,包括客發中心在萬巒五溝水聚落所推出的「先鋒堆聚落展」、園區庄頭劇場、接下來萬巒鄉公所舉辦的「萬巒夥房藝術節」、原發中心策劃的「漫南方temalidu生活節」等,更在各鄉區都有一系列的活動,更多詳細活動內容,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與粉絲專頁及各相關機關網站查詢。
稻草超人很忠心,整天趕鳥不領薪,
不畏日曬和雨淋,就是麻雀不受驚。
這是劉興欽老師所創作的客家童謠「稻草人」;稻草人/禾桿人是臺灣早期常見的農村景象,時至今日禾桿人在田埂的身影已漸漸模糊不復記憶。
為了讓大家重拾美好童年回憶,5/12(日)六堆園區農事學堂「稻草人活動」,將帶大家製作專屬自己家庭的「稻草人/禾桿人」,活動還有環境教育深度導覽、品嚐美味米食點心/古早味爆米花,這麼懷舊又好康的活動,大家趕快來報名喲!相關詳情可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頁。
報名網頁:
https://www.beclass.com/rid=22414d25cb80965131b6
活動詳情請參下列活動資訊及EDM
--活動資訊--
參加者請先將報名款項匯至以下帳戶⬇
行別:中國信託(822) 五甲分行
戶名:泉沐創意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帳號:2305-4011-0929
洽詢專線:07-269-3016農事學堂活動小組 吳先生、08-7230100#503 李先生
※主辦單位確認收到匯款無誤後,才會將您列入活動名單。
※溫馨小提醒:請親子一同報名;如親友一起報名,請一律填寫相同「代表聯絡人」,以免發生將您的親友安排至其他的組別的情形。
※活動注意事項:
六堆 右堆 到底有什麼不同?
想知道 右堆 → 包含了哪些區域
想感受 右堆 → 壯闊的自然景觀
還是想要了解 右堆 → 產業的發展,有什麼好吃好玩的?
9/25 (三) 開始 ~
來一趟【遶尞右堆 跈亻厓行】特展
滿滿的『右堆』知識讓你帶回家
走,跈 tenˇ 亻厓 ngaiˇ 行 hangˇ (華語:跟我走)
※ 展覽時間:2019/9/25~2020/12/20 ※
※ 展覽地點:六堆園區多媒體館第一特展室 ※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了推廣客家社會祭儀中性別平等的作法,於6月19日下午在「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祖塔及女性禮生座談會」邀請祭儀專家、設有姑婆牌或女性入塔之宗族、學者專家共同分享與交流,現場近百名有興趣的客家宗族、社會大眾或研究學者參與交流,反應相當熱烈。
重視性別平權、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儀典,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客發中心於107年開始針對姑婆牌、姑婆入塔、女性禮生等議題,逐步盤整及訪問客家地區相關宗族個案,深入瞭解各宗族的推動歷程及所遇到的困難,期望透過訪談及個案分享,讓更多宗族也能瞭解這樣感人的推動歷程及社會脈動。
為更進一步建立宗族網絡,使得女性入宗祠、入祖塔等議題逐漸發酵擴散,客發中心特別在 6月19日舉辦「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祖塔及女性禮生座談會」並製作宣傳DM,希望將初步訪查成果與大家分享。座談會分為三部分,一是邀請到新竹縣客家音像紀錄學會黃本耀理事長講解客家祭祀禮俗;二是播放客發中心訪查北部地區之紀錄影片,由洪馨蘭所長引言講解「女性入宗祠」議題,在客家宗族所產生的現象,並透過新屋羅允玉宗族、徐麟書宗族、范姜宗族、湖口張六和宗族等訪談片段,陳述各個宗族的推動歷程;最後,則邀請新竹湖口張六和宗族、張昆和宗族、桃園新屋范姜宗族、桃園新屋羅允玉宗族、屏東佳冬戴氏宗族等代表人,及姜貞吟副教授、曾純純教授、何碧珍副理事長、黃本耀理事長進行個案分享與座談。
客發中心表示,此次座談會廣受客家地區的回響,有來自桃園臺灣余曾廣公祭祀公業、苗栗卓蘭繼述堂詹屋、新竹縣新埔關西魏姓宗親會、新竹新豐臺灣張氏惠直公派下親族會、新竹關西祭祀公業法人新竹縣陳達有、苗栗中港溪徐氏宗親會等各大宗族成員,以及對此議題有興趣之社會大眾與會,近百人參與交流,反應相當熱烈。
吳昌成副主任表示,隨著性別平等觀念的改變,有許多客家宗族開始跳脫傳統,對宗族祭典或民俗做出了改變,逐漸重視家族女性的地位及權益,開放讓女性也能成為派下員享有祭祀權、擔任禮生、奉祀姑婆牌、入祖塔安葬、甚至將女性寫入族譜內,對於女性權益的提升,著實向前躍進一大步。客發中心以座談分享宗族事務中性別平等之觀念,讓更多宗族可藉此學習模仿,於自家宗族內推行有關姑婆牌或未婚或離婚女性入祖塔、宗祠等作為,成為良好的社會示範。
臺灣客家文化館周遭擁有許多美麗的賞桐景點,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113年度桐花祭期間規劃一系列文化推廣活動,結合多元主題,讓民眾透過豐富的活動內容,學習客家文化與觀賞桐花的樂趣,今(16)日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工研院所長王漢英、中油公司主任黃國釗、內政部雪霸管理處副處長許嘉祥、交通部參山管理處副處長湯維堯、農業部苗栗農改場科長盧美君、九湖國小校長陳秀卿等貴賓為桐花祭共同推出期間限定「桐話飯兜(fan deuˊ eˋ)」,寓教於樂,一整天沉浸於優美客庄味緒之中。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每年桐花祭期間,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公園為美麗的賞桐秘境,吸引民眾慕名而來,欣賞客庄美景,行尞客庄,現在館舍週遭的桐花已陸續綻放,正是賞桐好時節,客發中心在桐花祭期間規劃系列活動,在桐花樹下,看桐花欣賞客家歌曲,吃在地美食。另外,希望民眾在賞花之餘,順便參與客家文化體驗及文化展覽,共下留下美好的客庄回憶與體驗,共下為永續傳承客家文化出力;尤其可以預先訂購季節限定的『桐話飯兜』遶山花食飯兜。」
桐花盛開期間臺灣客家文化館規劃精彩的桐花祭系列文化體驗活動,規劃「哈客尋寶」實境解謎體驗遊戲,透過走探館內展示、融入客語體驗及趣味遊戲方式認識客家文化,還有好客行尞B1草皮區表演不插電音樂會、桐花樹下野餐活動,歡迎民眾一同參與桐花饗宴;此外,推出「細灶下-客家米食體驗活動」邀請專業米食老師,將傳統客家米食,融入創意新元素,學習客家米食文化的多元性。
另為響應世界地球日等環保議題,辦理闖關活動,透過客家文化及友善環境等主題,讓民眾學習客家文化環境教育知識及永續傳承的重要性,完成系列關卡即可獲得環保小物。客發中心同時也在4月27日結合桐花舉辦「客庄遶山花 共下走相逐」桐花路跑活動,透過路跑多元接觸賞桐景點,活動當日現場亦規劃設置市集活動,歡迎民眾一同參與活動;今天記者會也與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合作,先行為報名路跑活動的民眾種下20棵臺灣原生樹種—豆梨,邀請各位到館參訪的朋友可以自行攜帶水,幫豆梨樹澆水灌溉,別具意義。
臺灣客家文化館更推出期間限定「桐話飯兜」,以饕客最愛的客家好味緒─梅干扣肉、客家小炒、桔醬雞丁為主菜,佐以當令食蔬及客家三行詩妝點,飯兜售價每份100元,而集結三種主菜好味緒的客家三寶飯兜只要150元,美味又實惠,於4月16日開放提早預購,另外饕客們也可現場加購限量在地美味客家仙草凍、仙草茶與銅鑼雙峰草堂銅鑼燒,數量有限,歡迎提早預購,邀請大家共下「桐桐食靚」。
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將在桐花祭期間舉辦豐富的客家文化推廣活動,更不定期推出有趣的環境教育課程與文化推廣活動,詳細資訊,可上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http://thcdc.hakka.gov.tw/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搜尋。
2024桐話飯兜在大家熱烈支持之下,已全數售罄,截止販售。原訂5/1、5/4、5/5現場販售也取消了喔!
※主辦單位保有活動調整、異動及取消之權利,更新資訊統一於粉絲專頁公告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
,2024050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7590/ 3709 ,2024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徵稿活動 ,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第15期會刊(紀錄聲音的歷史),自113年4月1日起辦理徵稿活動,歡迎有興趣的研究生、學者或大眾踴躍投稿,詳情請見(檔案下載)徵稿啟事。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推廣保存客家文化不遺餘力,自2017年起即透過民眾捐贈或購置、寄存等方式來蒐藏具有客家意義之實體文物,並期許藉由入藏文物之研究,論述出客家的歷史人物背景、文化產業故事之發展脈絡為核心任務。
中心今年第四檔「看見客家蒐藏-藥學詩人·詹冰捐贈物件展」於8月16日(星期五),在臺灣客家文化館開展。以一位跨越語言,並享有「藥學詩人」美譽的詹冰為主軸,講述其一生的故事及一輩子堅持「真、善、美、愛」的創作理想,而創作詩詞也正是他一生幸福快樂的泉源。現場展出詹冰詩作手稿、剪報資料、畫作、出版書籍、得獎獎牌(盃)及老相片等,其中有1942-1944年於日本修學時的同學合照、旅遊風景照、1939年日記簿及回臺後開設「存仁藥局」設計藥方手稿、包裝設計手繪稿、十字笑詩等創作。
而為感謝詹冰老師及家屬的無私奉獻,也辦理捐贈感謝儀式,頒贈感謝狀予家屬,儀式上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表示,文學是客家重要的一部分,浪漫臺三線從北到南的文學大師,像是桃園的鍾肇政、新竹的吳濁流、龍瑛宗,以及苗栗的李喬與詹冰等文學大師,過去留下的重要文物、住過的地方都變成重要的文化資產。這次透過家屬捐贈藥學詩人詹冰的文物及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館提供館藏予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展示,及後續將在卓蘭鎮「詹冰故事文學館」展示,讓下一代各族群透過文學了解客家與臺灣本土作家及文化,將來不僅是一個詹冰的故事館,也是發展饒平客家的重要基地。
感謝儀式活動現場也邀請到詹冰的兒子詹前衛先生、媳婦、外孫立法院蔡其昌副院長、笠詩社友人李敏勇先生、客家終身貢獻獎李喬先生等活躍於文學界的先進,及真理大學陳奇銘校長等60餘人,一同來緬懷這位詩人。
圖書資料中心為提倡大眾閱讀風氣,鼓勵民眾或從事客家相關研究人員認識圖書資料中心,進入館內善用各項資源,特別辦理圖書借閱排行榜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借閱圖書。
一、參加對象
凡持有圖書資料中心閱覽證讀者皆可參加
二、活動內容與獎勵方式
統計108年1月1日至108年11月25日止,圖書資料中心館藏資料個人借閱量前十名讀者,致贈精美禮品乙份給予獎勵(統計結果以圖書資料中心自動化系統為主)。
三、領獎事宜
獎勵名單於108年11月27日公布於圖書資料中心網站最新消息,另以電話或E-mail通知得獎者,將於圖書館週(108年12月1日至108年12月7日)活動期間擇日致贈禮品。
四、活動洽詢電話:(037)985558分機325、308
因應白鹿颱風來襲,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8/24)停止上班、上課,
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園區休園一日,
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4第59屆六堆運動會10日在前堆的麟洛國中舉行閉幕,這次活動來自全國北東客以及六堆的民眾共同參與這場六堆客庄的重大文化盛事,由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高市客委會主任秘書鍾炳光、屏東客務處長李明宗、麟洛鄉長鍾慶平、內埔鄉長鍾慶鎮、萬巒鄉長林國順、新埤鄉長潘和源、杉林區長蕭見益、六龜區長陳昱如及地方方民意代表共同參與圓滿閉幕。59屆六堆運動會由萬巒鄉獲得總冠軍,再次將金盃留在萬巒鄉,亞軍、季軍分別為主辦單位麟洛鄉及美濃區獲得;精神總錦標則是由美濃區、杉林區、內埔鄉、竹田鄉、麟洛鄉、萬巒鄉獲得,參與競賽的選手及在場民眾閉幕時高喊明年六堆運動會後堆內埔再相見。
這次六堆運動會由麟洛鄉公所舉辦,由六堆各鄉區的鄉民及臺北、新竹、苗栗、花蓮、臺東等客家社團齊聚麟洛共同參與,七千多名選手參加這次的運動盛事,在閉幕式當天將舉辦權交給下一屆主辦單位後堆屏東縣內埔鄉,讓整個客庄與非客家地區透過運動賽事有更多的互動與認識,促進族群間的團結與共榮。
客家委員會副主委周江杰表示,六堆運動會透過客庄各鄉區的良性競爭和團結合作,共同為六堆創造榮耀的歷史,同時也讓客庄間的感情更加的緊密,這就是六堆運動會想要傳達的精神。另外,感謝六堆的鄉區長及在地鄉親鼎力相挺,將六堆運動精神一棒接一棒的傳承下去。
下屆主辦單位內埔鄉長鍾慶鎮在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見證下,從麟洛鄉長鍾慶平手上接下第60屆六堆運動會主辦權,並揮舞著六環旗,象徵著六堆運動會將在客庄12鄉區的文化特色及運動精神下永續傳承下去,為客家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歷史紀錄,鍾慶鎮鄉長最後表示六堆運動會不只是六堆人的參與,更需要大家的支持,六堆才是我們的根,是展現了客庄凝聚力地方,歡迎大家明(114)年共聚後堆內埔 共同參與第60屆六堆運動會!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館長吉田憲司於113年10月30日蒞臨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並前往萬巒五溝水參訪「跈(tenˇ)水路.打先鋒」先鋒堆聚落展,走訪體驗客家文化的獨特風貌。此次參訪不僅是跨國文化的交流,也展現了六堆客家文化的國際吸引力,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率隊邀請吉田憲司館長、日高真吾教授、和高智美代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呂怡屏研究助理、張育君專案助理等貴賓們來到了客家伙房,參觀先鋒堆聚落展,行尞當地客家的傳統聚落景觀,感受在地歷史與人文風景,感受本中心與當地居民共同策展的過程,重現居民生活共同記憶。
吉田憲司館長一行人也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參觀,由「尋(qimˇ)衫(samˊ):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做為序幕,吉田憲司館長對於集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等九個館所,與及排灣族織布工藝人間國寶許春美、美濃錦興行藍衫店等21位民間工藝師與藏家珍藏物件共同展出的展覽內容,感到驚嘆,並且肯定客發中心館際合作能量,並恭喜「尋衫」特展獲得2024歐洲設計獎金獎。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這次吉田憲司館長的到來,感受到六堆客家的熱情,以及客家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向吉田館長及與會貴賓說明客發中心努力屢獲佳績,「尋衫」特展獲得2024歐洲設計獎金獎、「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獲得2024美國TITAN創新獎金獎,以及「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獲得謬思設計大獎2024室內設計─展覽類金獎。此行也安排「新丁粄」的手作體驗,特地請館長搶先品嚐今(113)年秋收祭的「食福宴」,並邀請吉田館長,再度蒞臨參加六堆秋收祭,感受客家文化對於天地萬物的祝福與感恩。
吉田憲司館長表示,來到六堆的聚落,看到客家人保存這些貴重的文化遺產的樣子很感動。客家人強烈的自我認同的特質也保留下來,雖然這些都有在展覽中展出,但親身體會後才讓我意識到真的來到了很重要的地方。身為博物館的一員,我想對客發中心的展覽給予很高的評價。然後來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這裡的工作人員給我的感覺很親切,用最真誠的心對待每個來參訪的遊客。
最後,何金樑主任率中心同仁與吉田館長共同「疊盤花敬伯公」,以象徵對六堆開基伯公的尊敬和感恩,讓吉田館長一行人體驗六堆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吉田館長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合作與交流的機會,共同保存人類的文化遺產來努力。此次吉田憲司館長的參訪,展現客家與日本文化持續交流的情感。客委會客發中心將持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的歷史及精神。
2019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靚靚客家劇場 年度新作連看兩齣~
2019年09月01日-2020年04月18日
下午 2:30-3:30 每月演出2場
購票資訊:兩廳院購票 (每票享有免費體驗活動、園區商店、食堂消費優惠等超值優惠。)
相關網站:http://www.jiang-jiang.tw/
慶祝 靚靚客家劇場 開演
首演買1送1自由配
9月1日-綠水伯公、9月21日-花樹下
(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比賽時間:2019年11月9日(六)9:00〜12:40
比賽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參加對象:歡迎愛好繪畫人士踴躍報名參加
報名方式:統一採【預先報名】
報名資訊:
比賽詳情:請點選「2019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公共藝術創意寫生比賽辦法」
洽詢專線:08-7230100分機307、分機306,文資典藏組鍾小姐、邱小姐。
樹德科大迎新活動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0/5 14:30-15:00 及 16:00-16:30
10/6 10:30-11:00、14:30-15:00 及 16:00-16:30
客委會自民國94年起進行「客庄文化資源普查」,累積20餘萬筆客庄家戶之社會調查資料,涵蓋區域包括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高雄、屏東、花蓮等客家人口較多或密度較高的縣市。
為使各界瞭解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所獲得之客家文化資源與客家社會基礎資訊,並進一步運用前述資料進行研究、出版、分析、決策等各類型使用,辦理本次說明會。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執行單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文博學院亞太文化資產研究中心
時間:108年11月22日(星期五)下午1:30~4:30
地點: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簡報室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2樓)
說明會網站:https://hakkaculture.wixsite.com/culturalresources
歡迎踴躍報名參與!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屬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響應國際博物館日於今(5/8)日舉辦「六堆盡好客 邀陣打鬥敘(liugˋduiˊqin hau hagˋieuˊciin daˋdeu xi)暨發覺客庄·邀陣來尞(fadˋgogˋhagˋzongˊieuˊciin loiˇliau)」六堆野餐日暨客庄行讀體驗宣傳記者會,活動預計於5月18日星期六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行,記者會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簡明雄、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副分署長朱木生、屏東觀光酒場場長田益民、台糖公司屏東區吳耀煌、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怡宏、墾丁國家公園管理科長蔡豊富、前堆長治鄉公所代理鄉長曾龍陽、中堆竹田鄉公所課長曾國峰及立法院鍾佳濱、莊瑞雄、蘇清泉、徐富癸等立法委員代表與美濃錦興藍衫行負責人謝國耀、財團法人香蕉研究所所長邱祝櫻、屏東縣觀光創生聯盟副理事長林大財、長治鄉客庄文化體驗據點理事長曾昭球、內埔鄉陽濟院老街發展協會執行長陳金月、竹田客庄文化體驗據點監事李恭錄、大路關文化驛站店長涂鑫宇等在地社團代表共同出席,宣告518博物館日活動當天在園區有客家特色野餐、大獅兄偶劇、共下來起雞油蛄个屋仔(一起來蓋獨角仙的房子)、米食體驗、露營等,甚至到客庄行讀體驗在地風情;國際博物館日從園區串連到客庄,體驗六堆客庄的歷史文化與特色,讓遊客從文化地景中看客庄的歷史故事與記憶,從故事中認識六堆生態博物館的常民知識。
記者會首先由客發中心頒發感謝狀給美濃在地的書法家宋雯賢、歷任六堆運動會執行長曾耀群、佳冬蕭屋蕭義雄、佳冬楊氏宗祠楊景謀、新埤建功鍾屋夥房鍾展雄及台糖公司屏東區處。延續去(112)年國際博物館日六堆園區以「六堆生態博物館庄頭共作共伴同盟」概念,感謝長期以來對六堆客庄無私奉獻的在地居民及企業,共同編織在地的故事及永續推廣客家的文化,這些人與六堆園區是工作夥伴的關係,同時也是為六堆挹注新的力量。
記者會現場由內埔陽濟院老街發展協會邀請客家剪紙老師教導在場貴賓進行剪紙體驗,早期客庄將代表官祿的鹿角、象徵福氣的蝙蝠及意欲長壽的壽桃等圖騰意象透過剪紙祈求帶來好運,也同時期望在518博物館日當天民眾在行讀客庄時體驗客庄常民的生活智慧。另外,現場以客家經典佳餚打造絕無僅有的客家野餐包,包含客家鹹豬肉米堡、花生粉粢粑(qiˇbaˊ)小糰子、桔醬佐雞塊、梅干扣肉餐盒、擂茶貝果、仙草茶等,讓民眾透過野餐日活動接觸客家飲食文化。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扣合主題今(113)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以「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探究」為發想,邀請了在地機關團體,以生態、文化、美食、環境教育、客語生活等主題,透過博物館整合教育和研究功能,塑造遊客對六堆客庄的認識。另外,身為六堆生態博物館的我們,讓學習及探索的場域更擴大至六堆12鄉區所有客庄,打破博物館場域的侷限,帶領遊客行讀客庄,由在地人說在地的故事,共同認識在地的人文、地、產、景,展現六堆生態博物館與在地「共作、共伴」的理念。
今年博物館日以行讀客庄來傳遞博物館的知識教育功能,延續去(112)年六堆生態博物館「探究」、「展示」、「珍寶」及「行讀」四大面向,本次以行讀六堆的概念走讀在地,特別與在地20個社團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合作開發了12+3行讀體驗路線,從六堆客庄12鄉區連結到原住民地區,以發覺地方文化之美、牽動記憶的味蕾與展現生活的日常美感等概念帶領遊客走讀在地文化地景與產業,認識客家與原住民族群文化特色。
六堆園區特別推出超值限量1,000份「邀陣來尞單人野餐組」與「共下來寮派對野餐組」包含客家鹹豬肉米堡、桔醬香脆雞塊、擂茶貝果、梅干控肉餐盒及屏東在地水果盒等客家特色美食;活動當天邀請20攤人氣市集餐車與Hakka手路(su‵lu)粢粑吐司創意手作、草地走相逐(zeuˋxiongˊgiug)體驗活動及10米高的夢幻熱氣球坐落於園區草原;另外,活動現場還有多組幼兒園學童客謠太鼓表演、六堆客家樂舞班、文青創作歌手、客語繪本故事劇場、屏東在地公益團體表演等一連串精彩演出。除此之外,園區大獅兄偶劇演出,以活潑生動的人偶搭配客語發音,讓親子沉浸式學習客語;活動還推出了米食手作體驗、種樹活動及露營等多類型活動。同時邀請高屏縣市相關單位於園區設攤,由海洋保育署推出瞭解臺灣海域常見的海洋生物拼出臺灣常見的海龜、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出的環境教育推廣等各式各樣的體驗與活動,在博物館日當天到六堆園區認識多元文化與生態知識。
「六堆盡好客 邀陣打鬥敘暨發覺客庄·邀陣來尞」六堆野餐日暨客庄行讀體驗,非常最適合親子共同參加,來六堆園區野餐、看大獅兄偶劇學客語、共下來起雞油蛄个屋仔、米食體驗、露營及行讀客庄等,5月18日星期六歡迎大朋友小朋友共下來園區走走,體驗六堆客庄帶給你的溫度。更多詳細的活動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查詢。
六堆客庄年度重要慶典活動「2024六堆秋收祭」即將登場囉!客委會客發中心將於11月2日(週六)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開幕式,熱鬧展開為期5周的一系列活動;今(10/23)日特舉辦宣傳記者會,記者會以「共下來疊盤花」啟動儀式,為今年度秋收祭一系列精彩活動作預告,現場並展示多項具客家特色之手作、美食,活動精彩可期。
▲「2024六堆秋收祭」宣傳記者會長官貴賓合影
六堆秋收祭宣傳記者會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立法院立法委員徐富癸夫人張靜玲與立法委員莊瑞雄、鍾佳濱、蘇清泉服務處代表、客家委員會前副主任委員鍾孔炤、客委會榮譽顧問劉育玲、屏東縣高樹鄉鄉長梁正翰、佳冬鄉鄉長賴文一、高雄市六龜區區長陳昱如、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科長邱善寧及六堆各鄉區公所代表、茄冬文史協會理事長楊景謀與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彰化農場場長胡發韜、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簡明雄、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屏東酒廠代理廠長張國棟、美和科技大學副校長鍾紹熙及六堆15所學校校長等代表共同參與宣傳。
▲「2024六堆秋收祭」宣傳記者會長官貴賓共同啟動「共下來疊盤花」啟動儀式,為今年度秋收祭一系列精彩活動作預告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首先代表客委會古秀妃主委歡迎大家共下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參與秋收祭各項活動,六堆秋收祭自2016年起辦理,迄今已邁入第9年,並自2019年起持續獲選交通部觀光署「臺灣觀光雙年曆」活動,更於2023年榮獲觀光亮點「十大文化活動體驗獎」的肯定,非常感謝大家對客庄活動的支持與喜愛。六堆秋收祭是以「六堆生態博物館」的理念,與高屏縣市政府、六堆12鄉區攜手,以探究六堆、展示六堆、行讀六堆及珍寶六堆等四大面向來規劃一系列活動,今年特別以「客庄四海大平安」為主題,規劃為期5周的系列主題活動,期將六堆客家庄慶收成、對天地感恩與崇敬,及將客家「完福」祭儀與「食福」分享的生活價值轉化重現,讓民眾透過活動參與體驗與走讀,來認識六堆這塊土地,感受客庄美好人情,感受在地秋收喜悅。
▲「2024六堆秋收祭」體驗客庄馬拉松(左起原民中心簡明雄副主任、屏東酒廠張國棟代理廠長、退輔會胡發韜場長、客委會劉育玲榮譽顧問、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高樹鄉梁正翰鄉長)
▲「2024六堆秋收祭」體驗野餐
今年的活動內容包括結合六堆客家特有傳統民俗「千人疊盤花拜伯公開幕式、請伯公暨謝天還福祭儀、跌筊拿發財金」;邀請各鄉區社團共同發揮創意及展現各區特色的「庄頭主題日」;結合客家傳統料理技藝,運用六堆地區當季物產所匯聚的「千人食福宴」;讓民眾可體驗六堆從日到夜生活與美景的「六堆秋收客庄路跑、闖關野餐趣、田園採菜、客家米食體驗、月光下看電影、六堆露營趣、共下來識客家八音」等系列活動;還有六堆客家特色小吃、遊園小火車、六堆故事屋及秋收市集等跨5個周休假日的豐富活動,邀請大家11月2日至12月1日來六堆,體驗客家文化與產業美食特色。
▲「2024六堆秋收祭」體驗客家美食
六堆秋收祭活動期間,除了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之外,在六堆地區還有很多活動,包括客發中心在萬巒五溝水聚落所推出的「先鋒堆聚落展」、萬巒鄉公所舉辦的「萬巒夥房藝術節」、原發中心策劃的「漫南方temalidu生活節」、高雄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規劃的「客家大地餐桌」、六龜區公所結合六龜老街規劃的「賞梅活動」、長治鄉公所舉辦的「長治忠義文化祭系列活動」、竹田鄉公所規劃的「竹田日活動」、佳冬鄉公所辦理的「客語傳世代-共下來講客遊行」;在明年1月起持續有美濃區公所及杉林區公所所推出的「花海」活動、內埔鄉公所辦理的「過年來內埔尞藝文年街」等更多詳細活動內容,請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方網站與臉書粉絲專頁及各相關機關網站查詢。
▲「2024六堆秋收祭」體驗請伯公暨謝天還福祭儀、跌筊拿發財金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秉持展示內容與學術研究應相互結合之信念,推動約八年一換的常設展更新,籌備兩年整,歷經展前研究、規劃設計及施工階段,終於108年11月1日早上在新竹老字號的客家八音團-田屋北管八音團喜慶洋洋的鑼鼓聲中隆重登場;接續由客家歌手羅思容與青楓舞劇坊相互搭配演出,透過傳統八音到客家流行音樂與現代舞的帶領下,揭開本展序幕。
本展係依據展前研究「承蒙」一書作為策展主軸,「承蒙」意指客家族群與臺灣社會之間相互致敬、感謝之意。主視覺以Hakka之H為意象,摹寫兩人「攜手」協力之體態,用以表達相互包容、共創精采的寶島特色文化精神;同時也有「拱手」致謝的意涵,由此彰顯展示主題「承蒙客家」之意。展覽內容從「歷史客家」、「全球客家」、「常民客家」、「文化客家」及「公民客家」等五個面向來重新詮釋客家文化;期透過本展印證客家是臺灣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並表達臺灣滋養了客家文化,客家豐富了臺灣文化之普世價值。
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說:「這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雖然只是一小步,但對客家文化的詮釋與研究來說都是一大步,本次常設展的展覽內容不再像過去強調客家源流,而是從多元的觀點來關切客家,從歷史來看客家的形成,瞭解全球客家族群的共同特質,體會獨特的常民客家與精緻的文化客家,以及家爭取歷史詮釋權的各種歷程,相信入寶山絕不空返,對臺灣客家定會有新的認知。」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天非常難得邀請到各位貴賓遠道而來一同共襄盛舉,感到十分榮幸;本展充份運用了各種客家的聲音,有來自在地客家的聲音,有海外客家人與當地語言融合的聲音,有早期何阿文存留下來的音檔,另外還有山歌、八音、客家大戲、客家電視台、講客電台、捷運廣播等等各種客音的呈現,顯示了客家的多元文化,同時,也充分展現本中心歷年來的典藏與客家相關研究成果,以及綜合了公私立單位和個人等來自各界珍貴的史料文獻,豐富了本常設展,我們會再逐步的增加新的資料,每年不斷的精進本展與館藏。再次感謝各位貴賓蒞臨與參與,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開幕典禮圓滿成功,將這個珍貴的典藏與回憶,分享給全體的來賓。」
本中心誠摯邀請大家來本館賞析此有別於過往及其他的客家文化展覽,也歡迎大家上臺灣客家文化館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搜尋相關訊息。
第59屆六堆運動會將於3月9、10日在屏東縣麟洛鄉熱鬧舉辦,馬拉松、滑步車等部分賽事將在2月24、25日麟洛國小搶先開跑,20日由屏東縣長周春米、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本次運動會主辦單位麟洛鄉長鍾慶平、高雄市客委會主秘鍾炳光、屏東縣客務處長李明宗、屏東縣議員張振亮、屏東縣議員李世斌、屏東縣議員李世淦、新埤鄉長潘和源、高樹鄉長梁正翰等高屏六堆各鄉區代表及前堆運動選手馮慶弘、何孟勲、麟洛鄉各村長及代表共同揭開活動序幕,歡迎全國民眾共下到南部客庄認識全臺客家,體驗運動賽事。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六堆運動會邁向了第59年,代表客委會楊長鎮主委感謝屏東縣政府、高雄市政府及各鄉區長的支持,讓象徵六堆忠義精神的指標運動賽事,每屆就像接力賽一樣,一棒接一棒,讓六堆文化永續傳承,並透由各鄉區輪流辦理運動會,彼此交流情感,不但能奪得佳績,更能讓聚落間互相分享、成長學習,期望透過客庄年輕一輩的參加及六堆各鄉區居民的共襄盛舉,讓賽事更為精彩。
「六堆運動會」延續59屆的悠久歷史,有「大武山下的小奧運」之稱,是臺灣本土舉辦延續最久的運動會,每年運動會由六堆(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鋒堆)各鄉區輪流辦理,今(2024)年輪由前堆麟洛鄉舉辦,記者會以麟洛鄉奇麟舞團開場,展現客家奧運在六堆之精神,鼓勵六堆運動元有更優異的發展,並藉由運動賽事將客家子弟團結一氣,不但能鍛鍊體魄也將傳承百年的客家精神發揚光大。
屏東縣麟洛鄉長鍾慶平指出,第59屆六堆運動會輪由麟洛鄉舉辦,排球、羽球、競速溜冰、幼兒滑步車、馬拉松等5項賽事將本周末搶先登場,其中馬拉松開放全國民眾參與,多達2,000人以上參加;活動期間還有歷史古蹟巡禮、六堆產業市集等系列活動,希望藉此將前堆麟洛的特色與熱情傳達給大家,歡迎大小朋友共下來尞。
2024第 59 屆六堆運動會,本周末(2月24、25日)在麟洛國小進行部分賽事競賽(羽球競賽在麟洛國中舉辦)、3月6日將在竹田忠義祠進行聖火引燃儀式及六堆各鄉區遶境祈福、3月9日盛大開幕,誠摯邀請全國鄉親,前來六堆體驗南部客家人的熱情,詳細資訊可上活動官網查詢。
「客庄遶山花 共下走相逐」桐花路跑活動,4月27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苗栗縣政府參議黃智群、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交通部參山管理處處長曹忠猷、中油公司主任黃國釗、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張杏枝等貴賓共下鳴槍,正式開跑,本次路跑活動分為「桐行組(10K)」與「桐樂組(6K)」兩種組別,期望民眾以跑步或漫步的方式沿途欣賞臺灣客家文化館週遭賞桐美景。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於桐花祭期間推出系列文化體驗活動,桐花路跑活動目的為透過路跑多元接觸賞桐景點,這次的路跑活動,也將環境友善議題納入規劃,先行為報名路跑活動的民眾種下20棵臺灣原生樹種—豆梨,更提供參賽跑者環保水杯夾,鼓勵跑者自行攜帶杯具或重複使用補給站水杯,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目前桐花花況已接近尾聲,歡迎民眾把握時機,遽遽來欣賞桐花,更希望民眾在賞花之餘,順便參與客家文化體驗及文化展覽,共下留下美好的客庄回憶與體驗,共下為永續傳承客家文化出力。」
本次桐花路跑活動路線以「遶山花」賞桐花為主題,規劃行經桐科一路及五路的跨谷大橋,欣賞銅鑼科學園區峽谷及遠眺天空步道的美麗桐花景色,更推出本次活動限定主題紀念撲克牌、毛巾作與在地美味粄食為完賽禮物;另為增加整體桐花氛圍,於展館內設置桐花打卡設施,讓民眾在室內空間也可感受美麗的桐花意象,並標示臺灣客家文化館週遭賞桐地圖,另於4月27、28日在戶外B1好客行尞前舉辦不插電音樂會及桐花樹下野餐饗宴,讓民眾自行攜帶野餐墊讓來此地賞桐,聽著音樂、欣賞桐花美景,一同在桐花樹下野餐高歌。
當日活動當日現場亦規劃設置市集活動,邀請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中分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國立聯合大學、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等苗栗人文生態休閒聯盟單位,一同共襄盛舉,共同合作推廣客家產業、觀光旅遊、教育文化等事務。
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公園為美麗的賞桐秘境,現在館舍週遭的桐花已即將進入尾聲,歡迎民眾把握時間前往臺灣客家文化館,欣賞客庄美景,行尞客庄,更可於桐花祭期間預購期間限定「桐話飯兜」,共下遶山花、食飯兜,預購網址https://reurl.cc/XG6v00;臺灣客家文化館將不定期推出有趣的環境教育課程、文化推廣活動與精彩的展覽,詳細資訊,可上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http://thcdc.hakka.gov.tw/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搜尋。
2019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公共藝術創意寫生比賽得獎者名單公布如下:
一、 國小低年級暨幼兒園組
第一名 陳○諾
第二名 吳○棠、蔡○頊
第三名 陳○芯、徐○家、吉○邦
優 選 黃○瑄、洪○恩、張○清
佳 作 黃○晴、黃○瑜、謝○迦、曾○晴、王○晴
二、 國小中年級普通班暨美術班組
第一名 王○
第二名 林○悅、吳○緰
第三名 龔○文、林○妤、吳○蓉
優 選 黃○寧、葉○榕、林○亞
佳 作 吳○暄、鍾○琳、鍾○岳、黃○穎、洪○耘
三、 國小高年級普通班暨美術班組
第一名 林○妤
第二名 許○立、林○安
第三名 林○恬、宋○心、楊○宜
優 選 朱○璇、潘○芸、蘇○喬
佳 作 許○本、朱○容、馮○楨、賴○涵、凃○行
四、 國中普通班暨美術班組
第一名 郭○寬
第二名 李○盈、張○涵
第三名 陳○言、莊○鈞、邱○伃
優 選 吳○霖、劉○辰、蘇○羚
佳 作 林○喬、張○睿、顏○宏、黃○俞、謝○威
五、 高中職暨大專社會組
第一名 邱○廷
第二名 林○霖、林○智
第三名 吳○嘉、楊○亭、鍾○斌
優 選 張簡○容、謝○羽、賴○宗
佳 作 蘇○勳、張○齊、張○婷、陳○藶、賴○昌
◆2019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公共藝術創意寫生比賽感謝此次三位評審委員:
屏東版畫家 陳國展老師
臺灣雕塑家 蕭啟郎老師
屏東大學 視覺藝術系系主任 林大維教授。
※請前三名得獎者務必於108年11月16日(六)下午 14:30 前至本園區噴泉舞台左側
服務台報到,其餘得獎者於下午 14:50 前至上述地點報到並參加頒獎典禮,領取獎狀、
獎金或獎品,未到者恕不另外寄送。
※得獎作品將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之美一館、美二館同步展出,展期為108年11月16日(六)至108年12月30日(一)止,歡迎大家共同來欣賞不一樣的公共藝術之美。
重視性別平權、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儀典,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客委會自93年起透過獎補助研究及客庄文資調查,進行相關社會祭儀中的性別議題研究調查,有不少宗族逐漸重視家族女性的地位及權益,開放讓女性也能成為派下員享有祭祀權、擔任禮生、奉祀姑婆牌、讓女兒入祖牌、入祖塔、入家塚安葬、甚至將女性寫入族譜內,對於女性權益的提升,著實向前躍進一大步。
客發中心也自107年開始深入瞭解並記錄各宗族的推動歷程及所遇到的困難,逐步盤整及訪問客家地區相關宗族個案,把研究訪查紀錄成果,進行出版及放置於中心官網性平專區、南北園區FB粉絲頁及透過電視廣播等媒宣分享。該成果也榮獲行政院「108年度性別平等深耕獎」殊榮,在此獻給努力破除傳統社會祭儀性別歧視的每一個宗族、每一位鄉親、客家女兒!
客發中心希望持續透過博物館「論壇平台」分享,讓臺灣客家宗族祭儀中的性別平等觀念與實際作為,能成為良好的社會示範,讓此性平議題逐漸發酵擴散,共創友善平權的社會,甚至創造未來於學術研討時與國際對話機會。
行政院複評宣傳影片(3分鐘):https://youtu.be/VWAyEg4X8JU
性平系列成果: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lp?ctNode=1900&mp=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秋冬綠色旅遊贈萬點」活動,
活動時間延長至109年01月31日止!
活動方式:凡民眾至環教設施場所與環保標章旅館,即可獲得環保集點APP贈1萬點點數。
本中心為環境教育場域,獲點方式:
預約本中心導覽或環教課程方可贈點,贈點為1人1次為限,歡迎預約喔!
一、新春祈福食分享
二、春節環境劇場-六堆隨想曲
三、春節主舞台藝文演出:
時間:109年1月25日至1月29日(年初一至初五)
地點:噴泉廣場
四、春節故事小劇場
演出時間:109年1月25日至1月29日期間每日上午11點及下午2點30分各演出一場次
演出內容:
(1)春節故事小劇場:
A.1月25日至28日每張入場票券50元,可免費攜帶一位12
B.1月29日靚靚客家劇場-花樹下,票價100元。
(2) 活動當日現場售票。
額外好禮:
(1)早鳥觀眾送好禮:提供至少200份做為贈送小禮。
(2)1月29日購票場次還可以再參加模彩活動。
五、菸田不插電音樂會
六、金鼠喜年來-好運帶回家
七、春節愛心義賣活動
(1)凡購買商品現場加贈園區自種向日葵一朵,限量發送,送完為止。
(2)還可參加-六堆春節桌遊活動-跌三烏,有機會獲得精美小禮。
八、新春拍照打卡專區
九、新春好兆頭紅包袋
1月8日至1月19日期間每周三至周日,10點至16點,在六堆園區遊客服務中心,每日免費贈送200份限量大獅兄好包袋。
十、大師春聯免費送
1月11日下午及1月12及1月18與19日間,上午10點及下午1點,每日贈送30份限量春聯。
十一、尋找伯公活動抽飯店住宿券
1月15日至23日期間於六堆園區指定伯公圖像合影上傳指定貼 文,就有機會抽中墾丁豪華飯店住宿券、溫泉泡湯券與超商禮物卡等好禮。
十二、人人都是好攝手-抽春節限定福袋
1月25日至1月29日期間,索取春節造型明信片,與園區大獅兄裝置藝術合照上傳指定FB貼文,就有機會抽中六堆春節福袋。
有關本中心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網站將於今日(16) 14:30 進行網站維護作業,暫時停止提供服務,如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0011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676/ 3429 ,2020 ,【中心公告】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正式上線公告 ,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網站上線了!!為了讓更多網友接觸與了解官網典藏文物內容,特別將數典內的豐富資料,做成尋寶趣翻翻樂小遊戲,活動開始時間即日起至109年1月31日止,讓網友透過遊戲輕鬆快樂的認識客家典藏資源。獎品豐富,如ASUS ZenPad 7吋四核平板、德國helios Sport系列不鏽鋼保溫瓶、7-11佰元禮卷等,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網址:http://hch.hakka.gov.tw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25-1/29 全日皆暫停開放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30 全日皆暫停開放
戶外賞桐花開正美
油桐花盛開囉!遊客踏出戶外透氣好時機,感受地球森呼吸
422地球日館內實施客家文化環境教育課程體驗,防疫期間做好準備還是可以欣賞白色桐花雨,現在正值油桐花盛開!靚靚看得見!
並且有被 Taipei Times 報導唷!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20/04/20/2003734949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致力於客家文化保存及推廣工作,向國內及國際社會展現臺灣文化的多元面貌,並以「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為營運目標,匯集全球客家文化訊息與文化資產,並以實體、數位化的方式進行典藏;透過各種方式持續推廣客家文化保存成果,以促進各界對客家文化的參與及認同。
迄今已完成「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典藏資料庫,內含「客家文資普查檢索系統」,成功整合全國客家文化資源,將具獨特性與珍貴性之文化資產,並納入本會10幾年來進行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所獲得23萬餘筆珍貴的文化資源和家戶社會調查資料。透過單一入口網站,提供民眾或相關研究人員進行查閱與研究,期帶動全民保存及維護客家文化資產之風潮。(網址: https://hch.hakka.gov.tw/theme.asp)
召募對象
年滿15歲以上之中華民國國民,身心健全具高度服務熱忱,樂於與人群互動,18歲以下青年需有法定監護人簽署同意書。
對客家歷史文化有興趣,有志參與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各項服務工作,奉獻熱忱並能信守服務職志,且能配合參加培訓課程及輪值安排,服務期間至少持續一年。
服務內容
協助館內之遊客服務、導覽解說、教育活動、圖書資料服務等相關領域工作。
協助參觀民眾處理各種狀況,如解答民眾諮詢、引導參觀方向等。
支援館內各項活動之人力需求。
樂於接觸人群,願與其他志工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報名方式
郵寄報名:請至官網(https://thcdc.hakka.gov.tw)→關於客發中心→下載專區下載報名表,相關資料請寄至「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公共服務組收」(信封上註明「志工召募」字樣),地址:366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洽詢電話:037-985558分機721廖小姐、715黃小姐
親自報名:親臨臺灣客家文化館3號服務台,現場填寫報名表。
線上報名:請至(https://reurl.cc/z8Nb97)填寫線上報名表。
2020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靚靚客家劇場 年度新作連看兩齣~
『花樹下』
2020年度3~4月份演出場次共兩場
◆ 3/21 (六) 下午14:30
◆ 4/3 (五) 上午11:00 兒童節連假 (原4/18演出場次更改)
!! 隔天4/4 (六) 還能觀賞優質樂舞劇「綠水伯公」喔 !!
『花樹下』
將帶大家感受愜意舒適的鄉下時光,
並透過擬人化的角色安排,讓大家融入劇情,
從淺顯易懂的故事中提醒大家,
要對周遭的人、事、物多關心一點、多付出一點,
因為幫助別人其實也在幫自己的道理 !
除了花樹下 ~ 還有 客家樂舞劇【綠水伯公】
詳情請洽: 08-7230100 或 撥打購票專線: 0917-257-642
購票資訊:兩廳院購票 (每票享有免費體驗活動、園區商店、食堂消費優惠等超值優惠。)
相關網站:http://www.jiang-jiang.tw/
好康活動報您知 ⬇
【可可怪獸驚嚇抽獎趣】看劇還能抽好獎
每場次只要 100元 就能獲得
劇場入場券1張
驚嚇好獎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
一定要來與大獅兄家族同樂
優質客家劇場&好獎等您喔
舉凡在六堆園區觀看大獅兄劇場「獵人同黃鶯」,持票根至屏菸1936文化基地觀看常設展享門票129元優惠(原價199元),或是到郵政博物館高雄館享門票免費(原價20元)
或是持屏菸1936文化基地或是郵政博物館高雄館的門票票根到六堆園區觀看大獅兄劇場「獵人同黃鶯」,享門票折抵50元之優惠(原價150元)
優惠活動只到明(114)年為止喔
,2024052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8710/ 3717 ,2024 ,六堆日蓋鬧熱彩繪客家藝暨客庄行讀 感念六堆義勇先民 永續傳承六堆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紀念「六堆日」將從6月1日至6月6日舉辦「六堆日」系列活動,以「六堆日蓋鬧熱彩繪客家藝(liugˋduiˊngidˋgoi nau ngied caiˋ fi hagˋgaˊngi)」活動及「六堆日六堆客庄行讀活動」從中認識六堆客庄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面貌,將前堆的火燒庄紀念碑、中堆忠義祠、後堆天后宮、昌黎祠、左堆楊氏宗祠及右堆菸樓等文化地景用彩繪著色及客庄行讀的方式,讓老嫩大細透認識在地的文化故事,同時達到文化教育推廣與扎根的效益。
活動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屏東縣政府處長李明宗、農業部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主任謝勝信、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陳俊山、經濟部水利署組長楊介良、屏東觀光酒廠副場長張國棟、美和科技大學校長王建台、屏東大學院長賀瑞麟、主任黃露鋒、中山大學教授夏沛亞、正修科技大學學務長林淑云、臺灣法國文化協會副主任穆瑪莉、竹田鄉公所課長羅雲英、榮華國小校長李忠屏、內埔黎明村長黃永全、屏東觀光創生聯盟理事長郭宥婕、理事張欽堂、巴永泰、茄冬文史協會理事長楊景謀、六堆學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徐靜如等產官學界人士及立法院立法委員徐富癸夫人張靜玲、莊瑞雄、鍾佳賓及蘇清泉服務處代表共同揭開活動序幕,更代表六堆這塊土地有各界的相挺與支持,讓六堆客家更長遠永續的發展與傳承下去。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日是在地對於客家歷史與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日子,而「藍衫」可說是客家族群極具代表性之文化產出,也是工藝與藝術的結合,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客家藍衫,今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特別於活動當天同步推出「藍衫主題日」,在六堆日讓更多人透過彩繪文化地景、行讀客庄聚落及體驗藍衫等方式,認識到客家的文化與特色。
此外,為了讓民眾更深入客家常民文化,還邀請美濃錦興行藍衫店於現場實境製作藍衫,與設置藍衫製作工具展示與老照片陳設,讓民眾得以了解藍衫文化面貌;更於現場準備藍衫服裝,開放民眾藍衫服飾穿著體驗,讓大家有更生趣(senˊqi)的客家文化體驗。
另外,客發中心還推出前60位穿著藍衫民眾(自備或園區免費租借)都可以享用六堆米粄,讓我們也用味蕾感受六堆米食文化的深度。一年一度的六堆日紀念活動,從六堆地景著色活動、藍衫、米食、行讀體驗揭開序幕,民眾透過活動親身體驗感受客家生活、地景與文化,藉著世代間的合作學習,將客家、六堆的精神,世代傳承下去,給參與的家庭、親子有個豐富美好的假日。
本中心官方網站系統將於12/10日(星期二)中午12時至下午15時進行更新作業,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商城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4120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39881/ 3459 ,2020 ,【臺灣客家文化館公告】好客劇場將在六月恢復營運 ,好客劇場將在六月恢復營運
本館於假日恢復放映
平日皆不開放
依防疫規劃,採用「實名制登記」需填寫以下資訊方能購票。
真實姓名
聯絡電話
攜伴人數
入場時間
檢核14日內健康及國外活動史
敬請觀眾入館需「戴口罩、勤洗手、與人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
* 本館將隨疫情及政策滾動式修正防疫措施,並於官網與臉書公告週知
防疫期間入館實名登記制個人資料蒐集告知說明
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劇場(以下簡稱本館)於109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期間,實施入館實名登記制,依個人資料保護法(以下簡稱個資法)第八條規定,告知下列事項:
一、蒐集個人資料之目的:
本館於防疫期間為執行入館實名登記制所需,蒐集您的個人資料。
二、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與方式:
本館於蒐集目的之存續期間或因執行業務所需保存期間內,得提供您個人資料予衛生單位進行防疫措施,您的個人資料將於入館實名登記制結束後2個月內全數刪除。
三、個人資料之提供:
您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相關個人資料,但若拒絕提供個人資料,將無法進入本館。
四、個人資料之保密:
1.本館將善盡個人資料保護之責,防止您的資料遭外洩,本館實名登記制所蒐集之資料將採集中保存方式,並僅供衛生單位進行疫情相關調查所用。
2.如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所致者,致您的個人資料被竊取、洩漏、竄改、遭其他侵害者,本館將於查明後以電話、電子郵件或網站公告等方法,擇適當方式通知您。
入館注意事項:
*保持社交距離:座位採梅花座
*確實人流管制:每場次100人以下
*落實個人衛生防護:配戴口罩
※6月劇場放映日期:6/6、6/7、6/13、6/14、6/21、6/25、6/26、6/27、6/28
※平日皆不開放
※售票地點:B1售票亭
承蒙您
為了讓小朋友多認識客家文化,客委會客發中心近年來陸續出版了,以客庄節慶及傳統工藝為主題的繪本,今年也推出《伯公您好神》文化繪本,首度改編自六堆客家園區頗受歡迎的《大獅兄家族人偶劇》,讓讀者跟著大獅兄家族一同認識,客家人重要的信仰神明「伯公」(bagˋ gungˊ)」。
因應凱米颱風來襲,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7/26)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自97年起由法務部與教育部共同舉辦之「全國法規資料庫競賽活動」,目的為宣導全國國中、高中職學生善用「全國法規資料庫」,建立知法守法的觀念,以及期許教師發揮創意教學;本屆(第13屆)2式競賽活動內容如下:
(一)法規知識王網路闖關競賽:
1、活動對象:全國國中、高中職(含五年制專科學校一、二、三年級)學生(分國中學生組及高中職學生組)。
2、活動方式:採網路初賽及決賽兩階段競賽。
3、網路初賽:自110年8月20日起至110年10月25日止。
(二)全國法規資料庫創意教學競賽:
1、活動對象:全國國中、高中職(含五年制專科學校)教師(分國中組及高中職組)。
2、活動方式:本屆不設教案主題,參賽作品在符合「法治教育議題」及「全國法規資料庫應用」之前提下,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相關教育領域進行教案設計。
3、報名期間:自110年8月20日起至110年10月5日止。
(三)相關活動文宣及網站連結圖示,請逕至「第13屆全國法規資料庫競賽活動網站」(網址https://compete.law.moj.gov.tw/)之「下載專區」下載。
六堆300豐沛大款
《嶄新六堆,一起撰寫新的300年》
疫情趨緩降級,日常逐漸回歸
如同大雨後的六堆,能更看見平常鮮少關注的美
包含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每個堅守崗位的人等等
我們一同共度了困難的幾個月
感謝身旁的你我一起等到了美好的日常到來。
六堆客庄有著自己的祭祀文化
我們祈求忠勇公 保佑大家的平安
我們祈求忠勇公 安定我們的未來
我們祈求忠勇公 開啟下個300年
「當然我們更希望您的參與」和我們一同寫下新的歷史
2021/09/17&24 | 交響六堆心 |
2021年09月至2022年02月 | 人在六堆策展 |
2021/10/23-11/07 | 2021六堆秋收祭 |
2021/11/19-11/21 | 六堆紀念大會 |
2021/12/02 | 2021國際自由車環臺賽-靚靚六堆站 |
2022年4月至5月 | 尋找六堆dna - 庄頭沉浸式劇場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稱本中心)為發揮作為客家、族群及當代議題之溝通與對話平台,將所轄北館「臺灣客家文化館(Taiwan Hakka Museum)」及南園「六堆客家文化園區(Liugdui Eco-Museum)」視為「客家論壇」(Hakka Forum Museum)角色,期善用線上論壇、工作坊等形式,介接多元對話,持續與社會大眾分享客家與族群相關議題之探討。
2021「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工作坊」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稱陽明交大人社研究中心)2021年深耕計畫成果之一。為讓更多有興趣者參與工作坊的討論,陽明交大人社研究中心也邀請本中心共同合作,以線上客家論壇的方式,廣泛邀請有興的朋友加入討論。
本次工作坊是線上客家論壇(Hakka Forum Museum)的首次活動,未來將以各種形式與大家見面,如工作坊、學術會議、專題演講、作品(各種形式的創作,如論文、新書、繪本、新歌、文創)發表的方式呈現。後續線上客家論壇(Hakka Forum Museum)內涵與相關系列活動安排,將陸續公告,敬請期待!
~~~~~~~~~~~~~~~~~
2021「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工作坊」活動及報告訊息如下,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本次工作坊採分散式線上討論模式進行,共六個場次日期,分別為2021年10月17日(日)、10月23日(六)、10月30日(六)、10月31日(六)。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聯 絡 人:張維安
電子信箱(本次工作坊):wachang@g2.nctu.edu.tw
聯絡電話:(03) 571-2121 ex. 52499
合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聯 絡 人:研究發展組張容嘉、馮建彰、徐國峰
電子信箱:thcc80@mail.hakka.gov.tw(徐國峰)
聯絡電話:037-985558 ex. 213、212、205
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作坊 |
|||
8:50開幕 |
張維安主持 |
||
開幕致詞 |
國立陽明交通⼤學 ⼈⽂與社會科學研究中⼼主任 周倩教授 |
||
場次|時間 |
發 表 ⼈ |
題 目 |
與談⼈ |
第⼀場 |
10月17日上午 主持⼈ 飯島典⼦ |
||
09:00-09:55 |
俞龍通 |
客家產業經濟研究的理論與途徑的探究 |
賴守誠 |
10:00-10:55 |
吳中杰 |
清代廣東平遠、鎮平向六堆及浙江移民語言與文化之比較 |
何純惠 |
11:00-11:55 |
王保鍵 |
從國際人權法論臺灣客家人與原住民政治參與 |
曾建元 |
第⼆場 |
10月17日下午 主持⼈ 蔡芬芳 |
||
13:00-13:55 |
黃信洋 |
孔復禮與王賡武的華人論述探討及其對於客家族群理論的啟示 |
蔡芬芳 |
14:00-14:55 |
徐雨村 |
馬來西亞沙巴州丹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社群界線與跨國連結 |
劉瑞超 |
15:00-15:55 |
楊國鑫 |
論客家學的方法論與理論 |
張維安 |
第三場 |
10月23日上午 主持⼈ 簡美玲 |
||
09:00-09:55 |
邢光大 |
客家的生產與再生產:資源論視野下的現代客家研究及公共 客家研究展開的可能 |
張維安 |
10:00-10:55 |
河合洋尚 |
客家文化研究的空間論轉向 |
簡美玲 |
11:00-11:55 |
張陳基 |
資訊計量學在客家研究中的應用 |
廖建翔 |
第四場 |
10月23日下午 主持⼈ 陳秀琪 |
||
13:00-14:30 |
專題演講 張光宇 客家話的源頭—漢代中原通語(與談陳秀琪) |
||
15:00-15:55 |
胡正光 |
族群研究的若干二階觀察 |
魯貴顯 |
16:00-16:55 |
張孟珠 曾純純 |
客家建築研究的理論與途徑探析 |
黃衍明 |
第五場 |
10月30日上午 主持⼈:許維德 |
||
10:00-10:55 |
張翰璧 蔡芬芳 |
來回部落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之間的「族群」基礎:歷史社 會學的考察 |
許維德 |
11:00-11:55 |
DING Seong Lin 陳湘琳 |
語言符号景觀與客家研究 |
蔡芬芳 |
第六場 |
10月31日下午 主持⼈:張翰璧 |
||
13:00-13:55 |
羅烈師 |
斷裂的國族與真實的傳統:臺灣客家與族群理論的再思考 |
柯朝欽 |
14:00-14:55 |
黃玉晴 |
文學的力量:以成大客家文學獎為例 |
彭瑞金 |
15:00-15:55 |
Danny Wong Tze Ken 黃子堅 |
Hakka as a Chinese Dialect Group in Malaysia |
劉瑞超 |
,2021102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0431/ 3503 ,2021 ,偵探互動故事劇【係誰偷了聘禮?】開放線上報名囉! ,
中秋限定 X 錯過可惜 X 團圓必看
迎親隊伍回到屋前,聘禮消失了!是新郎反悔了?
還是有賊仔入侵?鬧熱迎親搞烏龍,大獅兄披上偵探風衣,展開調查,邀請您來看劇,共下來找出真相!
◆ 演出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
◆ 演出日期|9/18(六)~9/21(二)
上午場|11:00-11:30
下午場|15:00-15:30
早鳥預購優惠票銅板價 #看劇還送獅兄零錢包 線上預購至9/15日止,額滿提前終止。
◆ 報名請點 https://pse.is/3l4slr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0/30(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10/31(日)
10:30-11:00
16:00-16:30
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於每年10月27日所發起的「世界影音遺產日」(World Day for Audiovisual Heritage) 紀念活動,於今年 (2021) 再度推出主題展覽「2021臺灣珍貴錄音線上展—客製靚聲」,展覽訊息也公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影音遺產日網站,向全球展現多筆臺灣音樂史上珍貴的客家音樂史料,包括來自日治時期曲盤的傳統戲曲與流行小曲,民歌採集運動時期的田野采風,以及當代作曲家的嶄新創作,期盼透過影音數位典藏,與全球分享臺灣客家音樂之美。
在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及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等單位的共襄盛舉之下,臺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策展團隊特別精選一系列深具意義的客家音樂聲軌、影像與文物,透過中、英文雙語的說明,引領世人認識臺灣客家音樂的多元發展,與其所折射出的臺灣社會史與跨國科技史。包括日治時期客籍樂人演出的鼓吹樂、北管戲與廣東流行歌曲盤,古倫美亞唱片名伶純純(清香)所演出的改良採茶、國寶級傳承者賴碧霞從未問世的客家山歌清唱、民歌採集運動於美濃、苗栗等地的客家歌
線上展覽網址:
中文版:https://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ddaf7a18c418f810801eec4ce309365f
英文版:https://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322c2f99656e97077526db0757bb01ff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影音遺產日」網址:https://www.ccaaa.org/WDAVH2021
今天是6月4日,審視六堆歷史從史實紀載中,首次保鄉衛土戰役是在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的農曆五月初十(西曆6月4日)豎旗堵禦,組成聯防組織;為感恩共同為六堆這塊土地付出的人、事、物,及緬懷為這片土地付出辛勞的先祖們,客家委員會為感念六堆先民的犧牲付現,自2021年起,訂定每年6月4日為「六堆日」,並由六堆12鄉區共襄盛舉於各地舉辦升旗儀式及相關系列活動,共同緬懷六堆先民。
客家委員會、高屏縣市政府及六堆12鄉區公所,於六堆日期間在客庄各鄉區、屏鵝公路、臺1線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周邊等,懸掛起六堆旗宣傳六堆日紀念活動,將六堆旗設計理念,以水為識別的形象,呈現柔軟又充滿力量,能夠適應各種型態,正如同客家人融於各族群間,突顯了六堆常民潛在的隱形文化,更需要被大眾所關注。六堆旗飄揚於客庄12鄉區間,再次凝聚六堆人向心力與豐厚情感,將六堆無形文化資產透過六堆日的活動呈現,彰顯在地居民對於六堆文化精神的理解與尊重,讓六堆精神在地實踐、永遠流傳。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6月4日是客家「六堆日」,客委會與高屏縣市政府及六堆12鄉區公所共同在機關單位所在地升起六堆紀念會旗,並辦理紀念活動,藉由六堆日各鄉區辦理各項特色活動,包含客庄特色DIY體驗活動、親子彩繪六堆、登山健行活動、客家石戰活動、在地社區團體表演及客庄行讀活動等,透過六堆日讓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好朋友認識六堆客庄文化及特色產業,期望六堆在地資源相互支援,共同打造六堆品牌。
六堆日除了在各鄉區公所同步升旗外,也邀請大總理後代及高雄市政府主任秘書鍾炳光、屏東縣政府處長李明宗、中堆竹田鄉長吳振中、先鋒堆萬巒鄉長林國順、前堆麟洛鄉長鍾慶平、右堆杉林區長蕭見益、左堆新埤鄉代理鄉長吳志江、高樹鄉等鄉區代表及立法院立法立委徐富癸、鍾佳濱、莊瑞雄、蘇清泉等服務處代表至忠義祠祭祀,共同感念六堆先民的付出。
此外,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響應「六堆日」也在6月1日到6月6日,辦理「六堆日-六堆客庄行讀活動」,主題以六堆客庄文化景觀、歷史文化、歷史建物、客庄村史、客家水圳生態、客家文化產業、客家美食等不同行讀路線,帶領民眾從中認識六堆客庄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面貌,並結合在地社區社團及資源,用六堆客庄豐富的文化資產資源、客庄農事或體驗活動等,以在地社區的「在地人說在地故事」,讓民眾行讀在地故事,認識地方歷史與文化知識。
Dr. Anthony Seeger長年致力於巴西原住民(Brazilian Indians)的人權與傳統領域議題,同時也在典藏與智慧財產權、無形文化資產、以及民學理論與方法等專業領域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是現任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文化遺產與民俗中心資深研究員與榮譽館長;全球知名世界音樂唱片公司Smithsonian Folkways Recordings榮譽主任,也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研究所特聘榮譽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所今年4月邀請Dr. Anthony Seeger來臺訪查一個月,並在臺師大進行五場專題演講,今(4/27)日由臺師大許馨文助理教授及聲樂家黃世欣教授陪同Dr. Anthony Seeger參訪臺灣客家文化館,分享其在文化資產、民族音樂與博物館典藏等相關經驗。在交流過程中,也讓Dr. Anthony Seeger瞭解到客委會及客發中心對客家文化資產的重視、政策執行與保存運用等方式,像是客庄文資調查、村史、敬外祖、性別議題、民俗祭儀、口述歷史等,也分享本中心的文物、影音典藏及圖資中心館藏成果。今日與Dr. Anthony Seeger對話,中心受益良多,也期待未來能與Dr. Anthony Seeger進一步交流合作。
本中心多媒體館第一特展室自108年4月30日起,
因應換展作業,封館更新內設,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公告】
為配合園區活動-
2019樂揚客庄藝文展演活動,
自108年5月4日(週六)起至108年8月25日(週日)止,
噴泉廣場噴泉時段異動。
106-110年
客家浪漫台三線計畫
復振客家文化,發展客家地方創生經濟
從桃園,沿新竹、苗栗到台中,全長150公里
有自然、有人文、有歷史、有產業,充滿故事的文化廊道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因為108年11月4日至109年7月6日進行常設展更新,雖常設展更新期間仍有部分開館,但票務結構也調整(變成全部30元),故自108年11月4日至12月31日原本合作票務間無法再提供票務合作。
臺灣客家文化館票務優惠:請詳閱連結
,2019102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604/ 3399 ,2019 ,【六堆園區活動】 六堆客家2019年秋收祭系列活動「秋qiuˊ糧liongˇ好hoˋ收suˊ成siinˇ」宣傳影片 ,※ 活動官網:http://www.rscc.com.tw/index.html
※ 活動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I.LOVE.LIUDUI.HAKKA/
,2019102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605/ 3400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公告】半月池景觀餐暫停營業 ,
因半月池景觀餐廳內部營運調整,暫定於108年10月28日~11月3日暫停營業,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19102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606/ 3401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公告】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相關展示內容調整公告 ,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於105年開展、106年擴增後,受到各方熱烈的迴響,為了提供更多元豐富的內容與展示手法,已將相關內容規劃於11月1日開展的「承蒙客家」常設展區,本展即日起關閉,讓我們一同期待未來的展覽空間唷。
承蒙你,恁仔細~
Pingtung Picnic Day
2019《六堆創生園遊會暨屏東野餐日》活動,即將在5月18日熱鬧登場囉~您有多久沒有放下手邊的工作,帶著心愛的家人與寵物到戶外,伴著湖光山色野餐?躺臥在青青草地上讓涼涼的夏日微風吹撫你疲憊的心靈,佐著野餐美日,聽著孩子們喧鬧嬉戲的聲音,以及現場樂團的表演,這才是你想過的生活,快點選下方的報名網址報名吧,野餐包數量有限,想購買CP值超高的野餐包一定要快~~~
博物館日x湖畔野餐x創生市集x音樂饗宴x料理廚神
日期: 12019年5月18日(六)
時間: 早上10點 ~下午5點
地點: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洽詢專線: 08-7780735 08-7783321
野餐券代售地點: 美和科技大學 創新育成中心(屏東縣內埔鄉屏光路23號)
創生野餐包限定價299元1份(內含產銷履歷濃豆漿、產銷履歷金黃玉米、產銷履歷雞豬三色飯、小米、紅藜、白米、產銷履歷當季水果切盤、產銷履歷紅藜紅豆粥、冰烤地瓜)
野餐包領取時間5月18日10:00 11:30
四人報名 加贈造型風箏
指導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教育部、客家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主辦單位:美和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屏東縣農往直前發展協會、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屏東縣在地產業創生機構聯盟
合辦單位:I.A.育成交流聯盟、行政院南區新創基地
協辦單位:美和科技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屏東縣青年創業協會、屏東縣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協進會、全勝整合設計行銷有限公司
四月春嵐桐花紛飛,客家委員會為了吸引國內外遊客到訪浪漫台三線新竹賞桐花,特別在今(27)日一早於關西鎮牛欄河親水公園舉辦「農夫市集」、「不插電音樂」,傍晚在竹北林家祠公園前辦「四月踏雪音樂會」,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出席活動時,特別籲請國內外的遊客務必撥冗造訪新竹,親臨體驗一場屬於春天的浪漫桐花饗宴。
「農夫市集」特別選在垂柳成蔭、小溪潺潺的新竹縣關西鎮牛欄河親水公園舉辦,年輕的農友們齊聚一堂銷售在地的蔬果,現場集結了多達24個攤位,結合健康、環保、美食等元素進而創造在地多元特色。除了市集攤位外,下午還有不插電音樂會,由三位客家新生代音樂人邱莉舒、龍宣亘及蕭迦勒擔綱,在自然的不插電吉他伴奏下,用清新自創曲目,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浪漫的午後音樂盛宴!
接近暮色時,「四月踏雪音樂會」也正式開場,音樂會邀請到知名國際鋼琴演奏家「陳瑞斌」、金曲獎多次肯定的音樂人「黃連煜+貳樓樂隊」、展現客家新音樂的「顏志文+山狗大後生樂團」、大自然與土地的吟遊詩人「陳永淘」以及新一代客家女聲「羅茵茵」接力演出,這場由客家音樂人帶領新生代創作者,呈現客家與古典的跨界表演,共同以音樂詮釋出對「臺灣土地、人文與愛」的禮讚。
「四月踏雪音樂會」活動現場還有「踏雪桐樂」活動,凡於「客家桐花祭-客委會」Facebook「四月踏雪音樂會,一起來桐樂!」貼文tag標記3位朋友並留言「四月踏雪音樂會」,且當天於Instagram上傳現場照片或Facebook打卡,即有機會獲得今年限量的「桐花馬克杯」。
客委會表示,誠摯歡迎國內外遊客在四五月桐花白雪紛飛的假日,能撥空前往新竹賞桐花,一起體驗客家文化的美好,也歡迎民眾一同參加「全民報桐花」活動,在IG上Hashtag全民報桐花及拍照縣市名稱(例如:#全民報桐花 #新竹),不但可參加抽獎,還有機會在「客家桐花祭」官方 FB 及 IG 專頁曝光。相關活動詳情請至客家桐花祭 https://tung.hakka.gov.tw查詢。
本中心【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將於12月正式上線囉! 此網站將整合呈現本中心之「文化資產典藏」、「文化資源普查」及GIS主題地圖等豐富資料,歡迎社會大眾上線查詢!
為使民眾更深入瞭解此網站之內容及操作方式,特舉辦網站上線說明會,將介紹網站架構、便捷檢索功能,及線上申請數位典藏資源之操作方式,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免費報名參加!
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網址:http://hch.hakka.gov.tw
【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上線說明會資訊如下:
時間:108年12月6日(星期五)上午10:00-12:00
地點:六堆園區交誼廳(行政中心二樓)
聯絡人:本中心文資典藏組 許小姐 (037)985558分機306
聖傑數位科技 黃小姐 0980-311-631
說明會報名網址:https://reurl.cc/Obe7Zy
用心的聲音
客家最美的聲音
南方客家歌謠音樂季70團1300餘人來自台南、高雄、屏東用心傳唱客家歌謠,
攜手後生唱出客家的感動。
精彩回顧,非看不可,
期待明年再度匯集千人唱客家。
優等獎由藍衫樂舞團、屏東客家樂舞團、美濃婦女合唱團等三團獲得
特優獎由月光山合唱團
評審團流行音樂創作人顏志文、山歌歌后王鳳珠、金曲歌后陳雙、客家山歌大師賴仁政、客家語文專家劉明宗等
頒獎典禮現場
一、申請於客家文化園區辦理展覽者,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一般展覽:國內外之公私立藝術團體、藝術創作者、機關及學校,且最近二年內未曾於客家文化園區辦理展覽。
(二)畢業展覽:藝術、設計、影像創作、建築景觀設計及資訊設計等相關科系之大專院校以上應屆畢業生、個人或團體。
二、申請展出之作品,應為水墨、膠彩、油畫、水彩、版畫、書法、篆刻、雕塑、陶藝、工藝設計、攝影、漫畫或綜合媒材等類別之藝術創作。
三、本局受理一般展覽申請之收件期間為每年三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審查結果於每年八月三十一日前公告於本局及客家文化園區網站,其展出期間為次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檔期。
詳細情形請洽: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網站
,2020030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691/ 3639 ,202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一特展室「臺灣意象Ⅱ-變動中的臺灣人」特展 ,因凱米颱風來襲,為顧及遊客安全、六堆園區於7月26日星期五早上6時至8時(睦鄰時段)不對外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4072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32953/ 3786 ,2024 ,【臺灣客家文化館-歲修停電公告】將於113年11月19日(星期二)預計施工時間上午8點30分至下午16點停電。 ,
苗栗臺灣客家文化館園區因台電電力施工,屆時將所有電力切斷進行電路維護作業,將於113年11月19日(星期二)預計施工時間上午8點30分至下午16點停電,所有相關網站及園區電話,將暫停服務。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4111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39406/ 3360 ,2019 ,【六堆園區活動】客庄好尞好食輕旅行-美濃 ,今年度(108)的輕旅行,我們來到右堆美濃,參觀與大高雄及美濃有深厚淵源的百年古蹟--「竹子門發電廠」還去了獅型頂山俯瞰整個寬廣的美濃平原,品嚐社區客家媽媽風味餐,並且體驗獅山社區的擂茶DIY,大家覺得好不好玩呢?參與者全都意猶未盡,表示還想立刻再來一場新旅程!
別急、別急!7月份即將舉辦全新的《客庄好尞好食輕旅行》,請各位密切注意我們的官方臉書,恁仔細、有閒來尞!
讓太陽照到的地方有光,也有電!
推動太陽光電 落實能源轉型
現階段成果:完成「太陽光電2年推動」,至107年底裝置容量達1.7W
中長期擴大應用:推動地面型專案,產業園區擴大設置,全民參與綠能屋頂計畫。
規劃目標:114年裝置容量達20GW
本中心典藏管理系統將進行檔案備份作業,系統自7月2日-7月4日暫停服務。
如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恁仔細
臺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千百年來原、閩、客等族群在此安居。在歷史的軌跡中,歷經了荷、西、明鄭、清朝、英、日、美等不同文化的影響,近期又增添了新住民族群。因此,臺灣人是誰?又來自何方?臺灣人的自我認同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客家委員會,即日起至113年8月31日在位於屏東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推出「臺灣意象─變動中的臺灣人」數位展。透過數位互動科技,將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與歷史軌跡,轉化為生動有趣的互動裝置及影像,歡迎大小朋友前來解開「誰是臺灣人」的謎底。
「臺灣意象─變動中的臺灣人」開幕記者會於今(27)日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行,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以及立法委員鍾佳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張鴻銘、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主任林威城、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主任楊貴蘭、客委會洪馨蘭委員、屏東縣縣政府邱善寧科長及六堆各鄉區代表、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屏東酒廠廠長田益民、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彰化農場場長胡發韜、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風管處技正李秉諺、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锝及高屏地區20所學校校長等嘉賓蒞臨共襄盛舉。
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臺灣意象─變動中的臺灣」數位展第一檔展由故宮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等館所聯合策劃,承蒙各友館鼎力支持,為展覽增添多元敘事的豐富面貌。此次故宮再度攜手客家委員會,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推出第二檔展,特別融入南臺灣在地客家元素,以及高屏地區市集文化與縮時影像,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恰恰呼應客委會客發中心今年六堆秋收祭主題「六堆靚靚 秋收蓋鬧(goi nau)」。歡迎民眾秋日漫遊六堆,感受秋收好時光。
故宮表示,「臺灣意象─變動中的臺灣人」數位展,以「族群」與「雜揉」兩條軸線,展示人群在臺灣歷史交會後,所留下的紀錄、文物與遺跡。除了呈現各時期人群互相影響、衝突、交融,形塑而成的「臺灣人經驗」,也透過臺灣人經驗的雜揉性(hybridity),探尋臺灣社會不同人群之間的關係,展現臺灣島上人們的故事。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承蒙故宮博物院與客家再度攜手合作,這次展覽以「臺灣意象」為主體,展覽脈絡強調「雜揉性」的概念,企圖在「族群」與「文化」兩大核心議題裡探尋,期待為民眾呈現臺灣文化不斷變動的豐富樣態,值得細細觀賞。展示內容中也由故宮、臺灣各大博物館與研究機構的典藏文物中爬梳、探尋與詮釋六堆客家,以及其與他族群的互動。如從故宮典藏的「乾隆臺灣輿圖」,特別選出32個點位結合數位與互動觀察形式,帶大家探索六堆客庄的舊地名及古今風貌;從屏東內埔老埤3間不同族群的廟比鄰而立,可看到原、閩、客3族群共存共榮的歷史;在文化雜揉的部分,在民俗與技藝的紀錄影片中,理解六堆客家地區民俗與技藝呈現在常民生活中的記憶傳承與當代實踐。另外,在「體驗摩登」展區,則帶大家從多首耳熟能詳的樂曲如:半山謠、十八姑娘、雨夜花等,走入時光隧道,看到臺灣在不同時期、不同族群語言之音樂的時代意義與雜揉性。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強調,在這次的展覽中,透過與故宮團隊合作,以數位新媒體與互動手法,將這些具知識性、互動性與觀賞性的展覽引進南部,像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客發中心典藏之佳冬蕭屋雲肩以360環物影像,在前台後台的互動區內除了展現六堆客家、原住民族、台菜與新住民特色菜餚外,這次也有一座小的舞台車實境擬真拍照區供民眾拍照打卡,最後在展區出口,以縮時影片來讓民眾了解在六堆的各族群好友為了生活打拚所展現的生命力。希望以生動、活潑的展示方式,讓大、小朋友可以在趣味性情境探索中,認識在臺灣生活中的不同族群特色。展覽期間自即日起至113年8月31日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參觀,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查詢。
,202310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5395/ 3348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活動】「看見客家收藏」-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黃娟捐贈展暨感謝儀式 ,
臺灣大河小說女性作家第一人-黃娟,將其畢生創作心血,全數捐贈予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包含創作手稿、書籍、獎牌、信件...等,共計約400餘件,並於6月1日在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捐贈展暨感謝儀式。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黃娟老師的文學創作能量無論在文壇或藝文界,都是非常值得後生晚輩學習的一個典範,而其願意捐出相關創作與文獻,豐富本中心文化資產的同時,也期望藉此拋磚引玉,爾後有更多的藝文界創作者與公部門的合作,共同保存、詮釋,和管理這樣重要的資產。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黃娟的《楊梅三部曲》作品,從2001年第一本《歷史的腳印》、2003年《寒蟬》到2005年第三本《落土蕃薯》,前後10年記錄了黃娟一生經歷的日治時期、戒嚴時期和思國懷鄉的旅美生活等三個階段。1995年12月,62歲的黃娟返臺,在鍾肇政先生陪同下回到楊梅實地踏查,拜訪當地眾多耆老前輩進行田野調查,使得完成作品的地理環境與社會時事的考據,在在都看出黃娟創作的用心,也為臺灣歷史留下具參考價值的文學性史料。
此外黃娟女士的文學創作獲獎無數,除了「客家終身貢獻獎」外,還包括了臺美文教基金會頒發的「人文科學成就獎」、「臺灣文學家牛津獎」、「吳三連獎文學獎」…等,其源源不絕的創作力與靈感,一方面源自於細膩的觀察力,一方面也來自中西文化衝擊下的反思,因此藉由黃娟老師客家籍「台美人」觀點,解構又再現臺灣客家的群體意識,讓民眾感受客家多元風貌及記憶認同感,並豐厚臺灣客家族群文化傳承的價值。
臺灣客家文化館以蒐集、展現客家主體文明,連結客家學術發展為核心任務,自106年更名並以博物館為定位以來,即全面啟動客家實體文物典藏工作,至107年年底止蒐藏總件數已達1萬3千餘件。何金樑主任表示中心蒐整作家相關文獻作品,同時將資料活化利用,讓資料不再是庫房裡沒有溫度的編號,希望觀賞者透過閱讀文學,回顧臺灣這片土地及住民留下的生活樣貌。
「看見客家蒐藏」黃娟捐贈展覽檔期即日起至108年8月19日止,誠摯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品味黃娟作家的雋永文學與生命軌跡。
有關本園區官方網站系統將於12/12日(星期二)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00分進行維護作業,
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高CP值美食體驗【主廚打粄】8/17-18在臺灣客家文化館
自己動手製作客家菜包
品客家仙草茶特享好禮-文創胸章乙份、好客劇場電影票乙張
#五人團體報名加送1公斤六堆友善耕種米乙份
報名即日起啟動
年齡不拘,每梯次暫限額50名(視報名狀況調整)
時間:8/17(六)、8/18(日)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好客行尞館B1樓餐廳
上下午共分四梯次可擇一報名
每梯次開放50名,額滿為止
南方客家歌謠音樂季客家社團展歌喉
完賽就獲兩萬元獎金
特優獎金60,000元(取1隊)
優等獎金40,000元(取3隊)
甲等獎金20,000元
限臺南高雄屏東客家社團報名
>>>即日起開放至9月25日止報名挑戰<<<
每隊須至少8人以上參戰
演唱一首客家歌謠(限本賽公告歌單曲目)
所有詳細資訊官方網站
http://www.hakka-sing.com.tw/
競賽資訊
10/26(六)~10/27(日)觀摩賽
10/27(日)頒獎典禮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
南方客家歌謠音樂季
拿出最好的實力應戰
活動洽詢專線0989626722劉先生
還記得6月在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的「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祖塔及女性禮生座談會」嗎?
承蒙感謝各位朋友們的熱情響應,我們即將於12月2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PART II──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家塚及女性禮生-六堆在地觀點座談會」
不同於北部客家將未婚女兒放入祖塔(ngib zuˋtabˋ),南部客家是以「入家塚(ngib gaˊcungˋ)」讓未婚女兒和祖先同歸,而且很多家族是從日本時代甚至清朝時代就已經這樣施行了!
因此本次希望從「六堆在地觀點」出發,由與六堆客家地區自日本時代發展出未婚早夭之女性入祖牌、入家塚個案研究,與本中心自107年於北部客家地區所訪查之成果,分享臺灣客家南北地區多元的姑婆牌、未婚早夭之姑婆入祖塔/家塚的文化表現,藉此與大家一起共同推廣臺灣客家社會宗族祭儀中的性別平等觀念。
6月沒參加到的朋友,歡迎12月到六堆坐尞(coˊliau)喔~
歡迎有興趣的家族、社會大眾或研究學者做得(zo dedˋ)共下(kiung ha)參與交流
報名這邊走:https://reurl.cc/Qp5by0
會議主旨:
希望從六堆在地觀點出發,由與六堆客家地區自日本時代發展出未婚早夭之女性入祖牌、家族墓個案研究,與本中心自107年於北部客家地區所訪查之成果,分享臺灣客家南北地區多元的姑婆牌、未婚早夭之姑婆入祖塔或入家族墓的文化表現。
希望藉由分享過去日本時期六堆地區已有之個案,以及當代北部客家宗族之姑婆入祖塔、設置姑婆牌位現象,與大家一起共同推廣臺灣客家社會宗族祭儀中的性別平等觀念。
會議時間:108年12月2日(一)
會議地點: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第一會議室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座談議程:
14:00~14:10 主席致詞
14:10~14:30 南臺灣六堆客家民俗祭儀中的女性角色
14:30~14:50 姑婆上牌入塔及推動女性禮生宗族紀錄影片欣賞
14:50~15:00 中場休息
15:00~16:20 個案分享與座談
相關資訊請關注本中心網站
聯絡人戴先生
08-7230100#204
108年大氣團輔導成長計畫
時間:10/27(日)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室內斜坡廣場
演出時間:上午場10:30
劇名:【誰才真的讚】
顛覆以往龜、兔賽跑的故事,
將耳熟能詳的伊索預言、客家文化及布袋戲結合創作,
龜兔大賽誰能獲勝?比賽過程到底發生什麼事?
演出時間:下午場14:00
劇名:【借我扇子涼一涼】
改編西遊記「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唐三藏如何通過火焰山繼續西天取經,
悟空能否向鐵扇公主借到扇子涼一涼呢?
相關問題請洽 (02)85118628陳小姐
或至大氣團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uppet185/
指導贊助單位:客家委員會
協辦單位: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演出單位:大氣團
劇團介紹: 大氣團(原名:幸運草偶劇團)成立於2006年,兼具傳統與創新實力。成員受教於國寶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及陳錫煌、李傳燦藝師的教導,致力於傳統木偶技藝與創新為宗旨,希望為兒童藝術教育盡力,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2017年12月16日,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及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共同簽署「學術研究合作交流協定」,三方合作於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17)、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18)辦理兩次國際學術合作研討會。
本年度(2019)由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接力於2019年10月5日至6日,舉辦第三屆國際學術合作研討會,以「百年往返:臺灣與日本客家研究之對話」為主題,邀集國內外學者,深化彼此交流、拓寬研究廣度並豐富客家研究面貌。詳細會議議程與發表名單,請見活動官網。歡迎各位一同參與。
【百年往返:臺灣與日本客家研究之對話 國際研討會】
時間:108年10月5日-10月6日
地點: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際會議廳
活動網站:https://2019toandfro.weebly.com
報名表:https://forms.gle/4H6Bwr1KEevyhToVA
*現場備有同步口譯機,請準備身份證件借用。
*敬請自備環保餐具。
因應數位時代來臨,本中心典藏組積極推動客家文物數位整合,於110年啟動蒐藏全國客家文物聯合數位計畫,結合臺灣歷史博物館等國立博物館及民間蒐藏家,歷經兩年多的時間將客家文獻文物翻轉成虛擬展示空間,建置客家經典文物『數位資料庫』及『線上虛擬展示』。
本資料庫初建時期,共錄選了全國174件客家文物進行數位典藏,其中有58件更具代表性的客家文物,拍攝有3D環景影像喔。歡迎大家前往客家文物數位資料庫,欣賞客家文物之美。
,2023113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7103/ 3376 ,2019 ,【六堆園區活動】2019秋糧好收成活動即將登場~客家食福宴將開放訂購囉 ,感謝大家熱情響應
【2019秋糧好收成】秋收祭系列活動的【 客家食福宴 】早鳥30桌,
在8/28 (三) 10點開賣後10分鐘就被大家熱情的一掃而空,
沒有訂到席的朋友們沒關係
8/29(四)上午10點,
正式開放60桌的席次給想要參加的朋友們。
3500元的桌菜可以享用到整桌外面吃不到的古早味客家料理,
還有精彩舞台演出,絕對物超所值,最划算啦!
一年一度只有在11月16日(六),
最特別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五感體驗秋收祭活動,
錯過可要再等一年喔!
【 客家食福宴 】
活動時間:2019年11月16日17:30-20:00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前廣場
訂桌費用:每桌3,500元整(一桌以十人為原則)。
報名流程:請點選報名網址,內有詳細說明。
報名網址:https://is.gd/opO3e5
洽詢專線:07-3520138
9/1(日)上午10:00起,限額600組,
歡迎大家踴躍參加,一起來感受秋天客家歡樂的氣氛!
報名費100元 ~ 可以獲得總價值超過500元的客家周邊商品,
有吃有玩還可以和大家一同彩繪,這麼有趣的活動,機會難得,先報先贏啊!
****************************************************************************************
【 客家好笠HIGH 】彩繪斗笠活動
活動時間:2019年11月2日(六)10:00-11:30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報名流程:請點選報名網址,內有詳細說明。
洽詢專線:07-3520138
休館公告
本園區 菸樓於 9/11 (三) 休館一日 ,進行屋簷修繕作業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一年一度的「六堆秋收祭」即將登場囉!客委會客發中心「2023六堆秋收祭」,即將於11月4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熱鬧登場,展開為期4周的系列活動;特於今(19)日舉辦宣傳記者會,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原住民文化發展中心簡明雄副主任、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林俊雄副場長、屏東觀光酒廠田益民廠長及高雄市政府張瑞芳組長、屏東縣政府邱善寧科長及六堆12鄉區公所新埤鄉潘和源鄉長、美濃區林清亮主秘、甲仙區劉文甲主秘、竹田鄉賴正仁所長、佳冬鄉張孟偉機要秘書、萬巒鄉陳慧香課長、長治鄉黃文俊秘書及美和科技大學林昀生教務長、屏東大學黃露鋒主任、新埤國中張浩鳴校長、竹田國中湯博榮校長、竹田國小林秀玲校長、榮華國小李忠屏校長、新埤國小李文益校長、東寧國小徐渝瀅主任、六堆忠義祠邱松文總幹事、茄冬文史協會楊景謀理事長、六堆文教基金會曾淑玲董事長等六堆各界代表,共同進行「六堆好味緒」上菜儀式,為今年度秋收祭一系列精彩活動作預告,邀請國內外民眾11月4日至11月26日到六堆逗鬧熱。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客發中心秉持六堆生態博物館的精神,與高屏六堆12鄉區攜手,以「六堆靚靚 秋收蓋鬧」為主題,規劃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希望帶大家共同來六堆,體驗六堆客家文化與產業特色。今年度秋收祭活動,包括結合了六堆客家傳統民俗的請伯公、疊盤花與還福祭儀規劃了「伯公福廠送平安花苞」;邀請各鄉區社團共同發揮創意、展現各區特色的「六堆逗鬧熱踩街遊園開幕式」;結合客家傳統料理技藝,運用12鄉區當季物產所匯聚的千人食福宴;讓民眾可體驗六堆從日到夜生活與美景的「客庄輕旅行」、「六堆野餐愛現玩創意」、「六堆客庄星光路跑」、「星光露營趣」等系列活動;還有適合親子體驗的「秋收田園蔬果採摘趣」、「六堆細人仔滑步車歡樂營」、「客家美食小棧」、「鳥類生態觀察與故事屋」、「老屋磅米𥺆」及「秋收市集」等跨4個週休假日之豐富活動,歡迎大家共下來認識、體驗六堆。
客委會客發中心強調,六堆秋收祭自2016年起辦理,迄今已邁入第8年,深受民眾喜愛,自2019年起更榮獲交通部觀光局肯定,連年獲選全國性觀光年曆活動,更於今年「交通部觀光局-觀光亮點獎文化體驗類」比賽中,於第一階段初選評選結果獲得第2名佳績,努力爭取南部六堆客家曝光露出之機會,吸引國內外觀光客至南部六堆旅遊。
除了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有豐富的活動外,在六堆12鄉區及高屏地區從今年11月開始,到明年農曆過年期間,都陸續有推出許多精彩的活動,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辦理的「南島國際三聯展活動」、屏東縣客家事務處辦理的「巧克力與米食節」、內埔鄉的「韓愈文化祭」、六龜的觀光藝文季、萬巒的伙房藝術村及萬巒節、屏東酒廠100週年慶嘉年華活動、佳冬新丁祭、美濃秋冬樂活嘉年華暨花海彩繪大地…等等活動,共同在這靚靚六堆的土地上共下展開,歡迎大家來六堆地區行尞,來感受客庄特別的風土民情。在「2023六堆秋收祭」活動期間,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及六堆12鄉區還有很多活動,更多詳細活動內容與報名資訊,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及活動粉絲專頁查詢。
,2023101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4234/ 3759 ,2024 ,「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部東亞關係史」於日本民博隆重開展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東京都立大學合作「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創設50周年『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部東亞關係史』特展」,113年9月5日於日本大阪民博開展,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民博館長吉田憲司、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英傑、日本新宮市市長田岡實千年、東京都立大學副教授河合洋尚、全日本崇正會聯合總會會長周子秋、日本客家關西崇正會榮譽會長城年徳及會長鄒孟儒、關東崇正會會長温勝治、大阪中華學校理事長連茂雄、校長蔣燁、教頭兼學務主任蔡世蓉、日本客籍演員余貴美子女士等攜手一起為「客家與日本」特展揭開序幕。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代表客委會古秀妃主委感謝大家,很珍惜此次跨國合作策展及辦理研討會的機會與經驗,除了客發中心所提供的展示物件與文物外,更結合了許多單位與客家文物及相關數位圖像的捐贈者,一同將珍貴的臺灣客家文物借展赴日。更令人感動的是佳冬蕭家旅居日本的蕭庸雄醫師特別從福岡來到現場觀禮,並十分感謝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及日本的客家社團,共同來推廣臺灣客家,一同見證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創設50周年的重要時刻。「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部東亞關係史」特展是累積多年來厚實的研究基礎與能量,以多元展示手法展現臺灣客家與日本的互動歷程。此次展出的物件包含近百年的客家文物,如1914年首發,1933年再版發行由何阿文於日本灌錄的《鼓吹樂/懷胎、小開門》蟲膠唱片,與1898年最早的北埔姜氏家族合照等珍貴的數位圖像,以及日本學者田野調查蒐錄的四海大平安的客家語等珍貴影像與物件,希望透過本次展覽,展現臺灣客家多元的文化能量,讓國際更瞭解臺灣客家。
9月5日同日下午在民博舉辦「臺灣客家與日本」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廣島市立大學副教授飯島典子與東京都立大學副教授河合洋尚、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張維安分別擔任本次研討會的綜合主持人及論文發表主持人,奈良教育大學劉麟玉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羅烈師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李文良教授擔任與談人,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菊池秀明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洪馨蘭教授以及東京都立大學渡邊欣雄教授在最後綜合座談與總結讓這場研討會探討的內容更加多元與深厚。此次研討會主要探討本中心從藏品轉化到展示的敘事過程,以呈現本中心藏品研究及未來發展,以及客家八音與採茶戲、客家茶產業文化等議題,進而展現客家文化的豐厚底蘊,並藉以探索客家與日本關係與互動。「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部東亞關係史」特展展期自113年9月5日到12月3日止,更多活動資訊請至本中心官網(https://thcdc.hakka.gov.tw/)及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查詢。
2024六堆秋收祭系列經典活動「食福宴」,於30日晚間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登場,席開130桌,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李明宗處長、高屏縣市12鄉區代表,以及1,300位來自各地的民眾一起食福慶秋收!今年六堆園區特別邀請六堆在地廚師用心安排手路菜,以「食當季 吃當地」低碳理念,料理出豐富多樣的12道菜餚,充分展現客庄好客熱情的精神,希望讓大家藉由食福宴認識六堆客庄好味緒。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首先代表客委會古秀妃主委感謝大家對六堆園區秋收祭活動的支持,「六堆秋收祭」今年邁入第9年,很榮幸在去(2023)年榮獲交通部觀光署觀光亮點「10大文化活動體驗獎」的肯定,今年活動更精彩,30日晚間登場的是深受民眾喜愛的「秋收食福宴」,130桌的桌次,在9月底開放預購就馬上被搶購一空!非常感謝大家對六堆秋收祭一系列活動的參與及支持,今年秋收祭自11月2日開幕以來,至11月30日,參與人數超過8萬人次,較往年更多民眾參與秋收祭。今年的食福宴有來自全臺各地、各領域的人士,包括中研院與多所大專院校學者專家、雲林的詔安客家、六堆各族群、獲全國皮影戲大賽優等獎的新住民姊妹及來自國際的好朋友一起參與六堆秋收,讓生活更精彩。
當天在園區還有客語版珍貴老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播映,吸引許多戲迷前往觀賞;也結合田園
地景與客家美食推出野餐活動;中央研究院客家文化研究的學者們也到六堆客庄進行2天一夜的田野調查,並到中心剛推出的萬巒先鋒堆聚落展觀展,探訪中心與六堆客庄的連結與共作形式歷程。
今年食福宴大廚是美濃劉春樹總鋪師,利用六堆地區豐富物產,包括六堆園區所生產的有機米、高樹的芋頭、內埔的黑豬肉、美濃的紫生菜及結合由美和科技大學USR計畫輔導佳冬在地業者養殖的石斑魚等新鮮食材入菜,運用客家傳統技藝料理出美味佳餚,讓來自各地的民眾可以品嚐到六堆客庄豐饒的物產風味。
除了美味的佳餚,現場也安排了包括獲得第30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的吉那罐子、屏東客家樂舞團及排灣貝拉樂團等多元族群的表演,許多參與民眾都紛紛表示,能夠在六堆園區美麗靜謚的夜空下,邊品嚐精心料理的客家美食,邊欣賞精彩演出,更加深了他們對於六堆客家庄「食福」的美好印象,希望每年都能持續辦理這樣經典的客家藝文饗宴,讓大家重溫客庄慶收成的溫暖人情與生活記憶。
因應全國疫情第三級警戒措施
六堆300紀念大會活動調整如下:
6/18-20 主題活動延期至11月辦理
6/19 紀念儀式改以升六堆300紀念會旗方式紀念
本活動將持續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防疫政策,隨時機動調整。若有不周延之處,請大家指教並體諒。
,2021061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4384/ 3143 ,2021 ,6/19讓我們用另一種方式共下來紀念六堆300 ,#六堆300加上頭像特效框,你也可以很六堆!
疫情期間不能團聚,就加上特效框來紀念六堆300吧!
三百年前的農曆五月初十,是六堆先民豎旗堵禦,保衛家園的日子,今年的6/19(五月初十)適逢300周年,雖因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原訂主題活動將延到11月舉辦,但為了感念300年前先民團結忠義的精神,6/19讓我們用另一種方式共同紀念六堆300吧!
→前往網址 www.facebook.com/profilepicframes
●搜尋「六堆300」
●點擊特效框換上,下方「設定為大頭貼照」按下
#六堆300
#特效框
說到客家的藝術家
別說你沒聽過鼎鼎大名的曾文忠老師
曾老師的創作足跡踏遍60多國
最愛的還是自己的故鄉《美濃》
不管是喜歡畫畫、喜歡客家還是喜歡曾老師的朋友們
快來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一起來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吧
現場還有趣的有獎徵答活動喔!!
活動時間:2019/12/22(日)上午10點-12點00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會議廳)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9zQ5bn
#曾文忠老師來囉
#愛鄉好男人
#遶尞右堆跈亻厓行
歡迎各位鄉親加入客家委員會為Line好友
即時掌握客家客家大小事、活動資訊與您分享,讓您不漏接最新的客家資訊!
歡迎您分享客家委員會Line給更多人,承蒙您的相惜,恁仔細、承蒙您、勞瀝、多謝、勞力!
趕快點擊邀請好朋友
line://nv/recommendOA/@hakka_gov
活動名稱:《攀 一座山》簽書座談會 活動宣傳
活動時間:2020年1月4日(六) 下午14:30-16:50
活動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台北市鎮江街3-1號地下一樓/善導寺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內容:
本中心執行「客籍文學家鍾肇政口述訪談出版計畫」,透過拜訪其親友之口述歷史訪談與影音記錄,挖掘文學家鍾肇政的故事及其文學創作歷程、一探臺灣文學脈絡;並付梓《攀 一座山─以生命書寫歷史長河的鍾肇政》
《攀 一座山》由鍾肇政之子鍾延威先生執筆撰寫,他從兒子的角度為父親寫下他一生經歷的傳記,也替鍾肇政先生完成他這一輩子想寫卻終究未寫的自傳,內容是現有諸多作品中最完整、最感人的一本。本次簽書發表會,特地邀請到文學評論家陳芳明教授,來和作者對談,只此一場,不可錯過!
報名資訊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EhX8AWasS82NwWJx5
報名時間:2019年12月18日 00:00 至 2020年1月1日 23:59止。
(名額有限,請盡速報名。本場共計45人,餘者候補。)
本活動將於2020年1月2日前回覆報名成功者,其餘報名者則視活動場地進行遞補。
.
Hakka Power 2020六堆客庄超級馬拉松因防疫而取消停辦(詳如2月5日公告),將採「全額退費制」。
2月15日至2月23日止,請參賽跑者個人報名及團體報名聯絡人至原報名網頁填寫退費資料,限匯入本人指定帳戶(團體報名、協會、法人、公司除外),將於2月29日前陸續退還所有報名費及郵寄費用。
因有跑者反應希望加購賽事紀念品,我們將選手紀念衣、紀念背包及獎牌(三件一組)以優惠價新臺幣900元(含運費)優先提供參賽跑者加購,每位跑者"限購1組",衣服尺寸以原登記為主。
若有其他跑者、民眾對賽事紀念品組有興趣,待認購且清點作業完畢,後續再作相關公告。
再次感謝大家對Hakka Power 2020六堆客庄超級馬拉松的支持。若有相關問題,請於報名網頁留言,我們會儘快回覆。
原報名網頁
https://reurl.cc/mdEe0Y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感謝您
,2020021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687/ 3440 ,2020 ,【臺灣客家文化館公告】暫時停止定時定點導覽服務及兒童館說故事活動相關公告 ,
客家文物聯展 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精彩登場
展現文物、音樂、文學中的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委會客發中心首度集結國內博物館與文化館所,及洪敦光、黃錦堂、陳達明、劉世光、葉國平…等民間重要藏家,共160件珍貴文物策劃「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並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文學館合作,分別策劃「野仙的珊瑚居-HAKKA人與HAKKA樂展」暨「相遇・花樹下-客家文學行動展」,3個展覽同步於7月31日在臺灣客家文化館開展。由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張鴻銘、傳藝中心副主任鄒求強、臺灣文學館副館長蕭淑貞、苗栗縣政府秘書長陳斌山、國立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锝、策展人羅烈師等37個公私借展單位代表,共同開展,透過文物、音樂、文學等多元形式,為大家揭開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2021年開始,客委會客發中心推動一項計畫「客家文物聯合目錄」建置,全國這麼多的博物館所,收藏很多文物,當中有一定比例是與客家有關聯性的文物,但過去大眾對這些客家文物不了解,也沒有出現在一個以「客家」為主題的展覽。這次以「拼・靚」作展覽的主題,匯聚的臺灣公私立博物館與民間藏家的藏品,加以詮釋,帶出臺灣客家多重面貌。而傳統藝術中心也以在苗栗頭份的音樂家徐松榮為主題、臺灣文學館以客籍作家的作品為主題來策展,從中讓我們看到臺灣客家多面向的表現,以及在歷史上不同階段,在臺灣的主體上,怎樣建立客家人生存的空間,從中求新、求進步、求改變。相信看過這個展覽以後,大家都知道臺灣客家文化不是客家人自己的文化,而是全臺灣的客家。從整體的社會來看,「客家」是大家文化的公共財,希望這是很好的開始。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強調,本次展出文物是「公私合力,共下打幫」,特別從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宮中檔案,解密臺灣「義民」與「褒忠」的由來。而借展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百年油紙傘」,則見證這項客庄傳統產業的百年蛻變風華。近幾年可看到眾多虔誠的媽祖信徒徒步百里進香潮風湧,中心這次也特別展出由北港朝天宮典藏、不同時期的北港進香旗,其中「清道光26年款」(1846年),已有177年歷史,為目前國內經文資登錄、已知既存最古老的進香旗,是首度對外展出,從這支香旗可見證北部客庄人士,自清代開始就不畏路遙至北港進香的歷史;而在臺灣義民信仰中,所展出的花蓮富里義民亭與玉里協天宮義民爺香旗已超過一甲子,從中反映了客家人往東部遷徙,將義民信仰帶到東部的歷程。在「拚」、「靚」單元展場情境,以六堆地區文資古物大總理賴熊飛大刀,及縣定古蹟佳冬蕭屋之建築藝術為原型參考設計,搭配客發中心典藏繡工精美的麒麟被、嫁衣、肚兜等服飾,展現傳統客家聯庄自保的力量與生活美學。另外,還特別設計以「互動光雕」呈現客家娛樂產業不同時期的變遷,及搭配「文物抓寶」遊戲,讓大家藉由虛實整合形式親近文物、認識客家。
傳藝中心副主任鄒求強介紹「野仙的珊瑚居」特展,表示傳藝中心以臺灣音樂館藏音樂與文物策展,從展覽中可看到有「野仙」之稱的苗栗客籍音樂家徐松榮老師對臺灣音樂界與客家歌曲的創作與傳承,也展出其為苗栗縣2000年舉辦「臺灣中等學校運動會」時,為苗栗23所學校重新編曲的校歌,以及其所創作的「頭份鎮歌」手稿。
臺灣文學館副館長蕭淑貞表示,「相遇・花樹下-客家文學行動展」集結了30位客籍作家的文學作品,並結合客發中心典藏的客家文學家曾貴海、詹冰與葉日松的手稿展出,從貼近常民生活的層面著手,以土地、飲食、習俗、文化符碼、文學的跨界與改編為展示分區主題,在常民生活基礎上加入客語書寫、客家文化,期望增加觀眾對客家文學與生活語言的認識。
本次除了在臺灣客家文化館開展的這3個展覽外,尚有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展出的「耕讀傳家-客家人好讀書特展」,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有「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都有客家的身影,各具特色,歡迎踴躍前往參觀。相關資訊請至臺灣客家文化館粉絲頁(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查詢。
,2023073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8454/ 3643 ,2023 ,鐵粉照過來!與哈古一起探索客發園區~快來留言參加抽獎就有機會將禮物帶回家喔!!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美國在台協會(AIT)孫曉雅處長等一行貴賓今日蒞臨臺灣客家文化館觀展,客家委員會楊長鎮主委、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及策展人羅烈師教授共同歡迎與陪同參觀常設展及「拼.靚」客家文物聯展。在近二小時的參展過程,孫處長對承蒙(siinˇ mungˇ)常設展以「歷史、全球、常民、文化及公民」五大面向的方式呈現客家歷史文化豐富多元印象深刻,並留下贈言與大家分享。
孫處長透過「拼.靚」客家文物聯展的六大主題,包括「徙saiˋ、靚jiangˊ、敬gin、拚biang、變bien、尋qimˇ」,了解客家文字大意及其展示概念外,更對公私部門合力投入深感贊佩。AIT同仁參觀後,感受客發中心的展示多元豐富,也被「百年客英字典」、客家音樂、客家文學手稿等珍藏文物吸引,特別表達會再前來參觀其他展覽。
何金樑主任表示,在一個月前接到訊息,即向主委楊長鎮說明,今天楊主委特別到場在參訪行程中和孫處長暢聊客庄風情,以臺灣客家文化館客家藍染絲巾、抱枕及在地特產杭菊茶送給孫處長,作為客庄美好回憶的紀念,並歡迎處長及同仁有空就到客庄多行尞。
臺灣客家文化館近期迎接了第888萬人次的參觀,今天很開心又有國際貴賓能夠蒞臨,並給予肯定,這是客發中心進步的動力。下個月另有在台外交代表貴賓預約文化課程體驗,讓臺灣客家文化館的志工及同仁非常開心不只可以服務國內各族群好友,更期盼繼續精進,讓更多國際友人也多來體驗客家文化及客庄熱情。
因應凱米颱風來襲,屏東縣及苗栗縣政府已公告明日(7/25)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北部(臺灣客家文化館)二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0/2(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10/3(日)
10:30-11:00
16:00-16:30
※本週演出時間:
10/9 (六)、10/10 (日)
15:00準時開演(14:30-15:00開放入場)
※購票方式:
▪網路購票(購票網址請見下方鏈結)
▪現場售票(演藝廳門口購買)
※電話預約 : 07-3520138
※劇場入場票100元/人 (含入場劵1張、手作材料包1份、體驗轉盤遊戲)
※3歲(含)以下免費入場 (需家長陪同入場;不含材料包),並請檢附證明文件,如健保卡等。
※搶先購票的朋友由此去
也請民眾配合園區做好相關防疫措施喔
主辦單位有權修改、變更、調整與暫停本活動,將在官方臉書公佈。
,2021100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9671/ 3164 ,2021 ,【2021六堆秋收祭-共下來做客】活動即將登場囉! ,【2021六堆秋收祭-共下來做客】
(liug` dui‘ qiu‘ su‘ ji - kiung ha loiˇ zo hag`)
活動即將登場囉 !!!
◆◆◆ 10月23日 (六) ~ 11月7日 (日)
歡迎大家蒞臨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 活動官網 http://www.rscc.com.tw/06.html
,2021100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9674/ 3193 ,2022 ,[閉園公告] 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10 公佈疫調足跡,自2/10~2/12閉館3日,執行全面消毒作業,造成不便請見諒! ,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公佈新增本土COVID-19確診個案,案號19440 於2/3 日下午2:30~4:00 足跡停留臺灣客家文化館,本中心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文化部訂定展覽場館防疫管理措施規定,確診場域應至少關閉3日進行環境清潔消毒之規定,自2/10~2/12日閉館執行環境清潔消毒作業,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2022021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5915/ 3194 ,2022 ,111年2月26日(六)至2月28日FUN客有藝思(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2/26(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2/27(日)
10:30-11:00
16:00-16:30
2/28(一)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伯公生 bagˋ gungˊ sangˊ 3/4-3/5必遊六堆園區五招玩法hen文青
3/4(五)伯公生祭祀-九香花園
10:30跟隨客家八音聲中虔誠祭祀,沾盤花水淨身祈福,自備盤花超有心,送你祈福絭
3/5(六)疊盤花體驗-九香花園
11:00-16:00新手福利現場報名體驗疊盤花,付費100元取得花材跟著講師巧手疊出靚靚盤花,敬獻伯公超有心送祈福絭
#六款隨機送 #欠蒐集
3/5(六)食福分享日-九香花園
14:30-16:30草地曬太陽聽姊姊說繪本故事「伯公您好神」,伯公出場與大家同樂玩遊戲送小禮物
#野餐前期報名已額滿 #還是可以聽故事玩遊戲喔!
3/5(六)六堆文學講座-二樓第一會議室
10:30自由入場 聽講座沐浴在文青海
主題:淡飲生活的詩
講者: 引言 林秀蓉教授
與談人:利玉芳老師、吳文睿導演
3/5(六)農事學堂-蒔在客家 共下禾做
時間ㅣ09:30-11:10
地點ㅣ田園地景區、菸樓前廣場
費用ㅣ每1人收費新台幣150元整(3歲以下不收費)
快手點擊網址報名去 https://reurl.cc/NpnAy5
#伯公生 #文藝青年來一波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預防疾病 5 大須知:
本中心配合武漢肺炎防疫,設置體溫熱影顯示設備,幫大家健康把關,若發現體溫異常遊客,會提醒遊客自主管理及多加注意身體狀況。
1894年清帝國和日本帝國爆發「甲午戰爭」,清帝國戰敗割讓臺灣。1895年乙未年5月,日本派兵接收臺灣,臺灣民眾從北至南群起抵抗最為激烈的一場戰役,是為「乙未戰役」。其中這場戰役以客家族群為作戰主力,因此這段歷史不僅於臺灣也對於客家族群尤為重要。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深化乙未戰爭研究,近年進行一系列乙未戰爭區域性調查研究,深入了解乙未戰爭路線與聚落遺跡、現況、客家人身影等,並將研究成果出版系列叢書。
本次出版《1895苗栗保臺戰役》以乙未戰役之苗栗地區尖筆山及營頭崠這兩場重要戰役具體呈現,描述當時參與苗栗戰役的主力義勇軍,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保衛鄉土不得不為的行動。以呈現一手文獻,運用中日雙方史料加以探討記載,加以訪談當時義軍後代耆老,調查出過去不為人知,曾經直接參與或間接支援的義軍姓名和相關人物,這次成果再次建構出乙未尖筆山戰役及營頭崠戰役更加完整之歷史地圖,引領讀者連接百年時空認識這段臺灣史上重要之戰役。在這段歷史中,展現了客家先民的忠義精神,期許後人從中學習為後代子孫繼續守護家園與國家。期間調查出版耗時三年,作者林本炫、黃鼎松和廖綺貞與編輯團隊國立聯合大學所完成的這本專書《1895苗栗保臺戰役》,於本(1)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正式新書發表。
客家委員會楊長鎮主委表示,在過去臺灣史上有關乙未戰役這段歷史一開始不被重視,但近年臺灣客家意識抬頭,及乙未戰役議題逐漸重視,認為這段歷史對於過去戰場上為國土所做出重大犧牲是應該重新看待。因此,進行相關詳細調查,在戰役後的臺灣所留下不多的文史資料中蒐集整理,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去訪談、詢問很多我們不知道的過去,看到客家人保衛國土,如徐驤訣別詩句「此地不守,臺灣亡矣,吾不願生還中原也」,在義行上非僅是為自己財產保衛的觀念,呈現出書中的這些資料與調查令人十分感動。
苗栗縣政府鄧桂菊副縣長表示,一直以來從事文化工作不遺餘力,很感謝有這麼好的歷史書,其中有多位優秀學者的投入,給予許多指導,為苗栗地區留下一段歷史,真的很難得。更邀請到吳氏宗祠管理委員會吳德鈺主委,身為乙未戰役統領客家三傑之一吳湯興後人,為大家分享祖先過去變賣家產都要奮力拚死一戰,應當「天下有難‧匹夫有責」,為發揚民族精神而有所為之。
本次活動聚集各界人士踴躍參加,有苗栗縣政府彭德俊秘書及團隊、東京都立大學河合洋尚副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徐慧民副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羅烈師副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李宗信所長等學術界人士、乙未人物後代家族徐氏宗親會徐沐蘭理事長、後龍國民中學賴志良校長、坪林國小藍曉萍校長、田美國小黃勝全校長、外埔國小李祖輝校長、福基國小徐世芬校長、城中國小徐永鑫校長、頭屋國小謝福鈞校長等在地學校校長、湯錦台先生、黃子堯之文史工作者等近百人共同與會。
會中由作者林本炫老師、黃鼎松老師和廖綺貞老師帶來書本精彩內容分享,更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李文良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張維安研究員,以乙未戰役更為寬廣之視角與大眾共同對話。當日下午「1895苗栗保臺戰役相關史蹟行讀」活動,由本書作者親自帶領解說,行程包括探查尖筆山古戰場及義軍領袖楊載雲之「楊統領廟」,提供民眾有不同以往的「文字」與「空間」之多元閱讀體驗。
臺灣客家文化館秋來賞菊健行跨域攜手銅鑼茶廠辦食茶
全臺10位客庄村史作者齊聚分享「客庄記憶.𫣆兜个回憶」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賞菊健行」活動於11月11日上午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熱鬧舉行,每年的11月是苗栗銅鑼客庄產業「杭菊」盛開的季節,此次串連在地連結,與「銅鑼茶廠」合作共同推廣飲茶繞尞客庄觀光。下午館內舉辦「全國客庄村史第二期徵集暨撰寫輔導計畫─客庄記憶.𫣆兜个回憶」成果發表會,雙11讓大家共下來賞菊、行讀、講客庄个故事,鬧熱行尞臺灣客家文化館。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109年賞菊健行活動有透過藏茶,將新採東方美人茶封存進銅鑼窯特製的茶倉,藏茶是一種敬天惜福的文化傳統。茶葉經過歲月的催化、發酵,會隨著溫度、濕度甚至是存放容器的不同,展現不同的風味,今年賞菊健行我們開甕藏茶,並與在地銅鑼茶廠合作,邀請茶藝師沖泡給大家品嘗,來分享對這片土地的感恩,大家相惜的情感。另外我們「客庄村史聚落寫作計畫」目前已邁入第六年,透過村史資料蒐整與撰寫地方故事的過程,凝聚客庄聚落居民情感,同時藉由作者與社區的交流、互動,寫出共同的歷史,今天臺灣客家文化館茶香飄逸,大家共談客庄故事動靜皆宜,真是秋高氣爽,客庄賞尞最佳寫照。」
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結合銅鑼杭菊季活動,與民眾一同賞菊健行、食茶行尞客庄,「客庄記憶.𫣆兜个回憶」成果發表會,本次有10位客庄村史作者分享各自在新竹、苗栗、六堆地區等為期近兩年的訪調、紀錄和故事內容,讓大家以更多元的角度來認識客家、了解客家,挖掘更多屬於你我的客家故事。在11月及12月會繼續舉辦「行腳客庄─行讀乙未故事」輕旅行活動,與大家共下行讀走訪銅鑼天后宮、吳氏宗祠、雲梯書院等,歡迎大家來行尞臺灣客家文化館,感受當期特展「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特展」及「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多元的客家魅力,以及體驗蘊含客家人文的環境教育課程喔,相關資訊請至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專頁(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或官網查詢。
,2023111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6368/ 3651 ,2023 ,【臺灣客家文化館】歲休停電公告,將於112年11月21日(星期二)預計施工時間上午8點30分至下午16點停電。 ,
苗栗臺灣客家文化館園區因台電電力施工,屆時將所有電力切斷進行電路維護作業,將於112年11月21日(星期二)預計施工時間上午8點30分至下午16點停電,所有相關網站及園區電話,將暫停服務。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3112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6656/ 3742 ,2024 ,【六堆園區公告】因凱米颱風來襲後園區災後修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7月27日早上6時至8時(睦鄰時段)不對外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因凱米颱風來襲後園區災後修整,為顧及遊客安全、六堆園區於7月27日星期六早上6時至8時(睦鄰時段)不對外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4072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32982/ 3205 ,2022 ,「六堆史料叢刊」新書發表會 (線上會議) ,南臺灣高屏地區的客家人形成六堆地域社會組織,迄今已三百年。這個客庄區域經歷三百年的歷史,也展現了多元且豐富的六堆故事。本中心從六堆的基礎資料著手,在110年出版了六堆史料叢刊-《六堆忠義文獻》及《臺南東粵義民誌》兩本抄本,目前可能為臺灣文獻史料中所見最早由「在地客家人」所撰集的史料。
想知道這兩本六堆在地的史料抄本的內容及其重要性嗎?歡迎共下來聽課。
活動時間:2022年5月6日(週五)14:00-16:15 (參加者可於當日下午13:30起開放進入會議室)
會議連結:https://thcdc.webex.com/join/thcdc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rQOoMZ (需要研習證明者請於5月4日完成報名)
13:30-14:00 報到
14:00-14:15 開幕式
14:15-14:45 專題講座
講 題:編輯史料的意義
主講人: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14:45-15:15 新書發表(一)
講 題 :協商的藝術:《臺南東粵義民誌》所見的六堆客家社會
主講人:陳麗華/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15:30-16:15 新書發表(二)
講 題:影像處理與標校、《六堆忠義文獻》的學術與社會意義
主講人:戴心儀/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航港局建置「航港發展資料庫對外公開資訊平台」,蒐集豐富且大量之海運業專業網站資訊、各國組織訊息及海運共要國家之海運與港務等相關資訊,辦理此競賽,鼓勵利用公開資訊平臺資料及報表,激發產官學各界對航海資料運用之創意,透過互動與交流,已創造對未來航港創新應用之發想。
航港局資料庫對外公開訊平臺網址連結:https://data.motcmpb.gov.tw/
競賽報名網址:https://data.motcmpb.gov.tw/MPB_BigData/index.html
六堆會議廳、第一會議室
6月1日起開放租借
演藝廳
因空調維修作業
7月16日起再行開放租借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敬啟
111年4月12日(二) 上午10時15分
講師:影像紀錄工作者 彭啟原導演
講題:如何用手機拍攝紀錄片
活動報名:點選報名
111年4月14日(四) 下午1時30分
講師:文史工作者 游泳福
講題:尋找湯姆生 1871 臺灣文化遺址大發現
講座地點: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綜合大學2樓人文講堂
活動報名:點選報名
展示期間:111年3月26日至4月21日止
展示地點:屏東科技大學圖書館1樓
2022六堆運動會於3月13日圓滿落幕,客委會客發中心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將「六堆運動會-中堆竹田人文影像巡迴展」移展至屏科大圖書館展出,展示主題分為 「歷屆六堆運動會」、「頓物个歲月」 二大主題。
透過典藏與徵集的老照片策展,呈現六堆運動會的由來與在地人文故事,另現場展示中堆當地運動好手影像,自行車張庭嫣、自行車李冠蓁、桌球國手吳定一,武術世家洪麗卿、吳佳欣、吳玥泠及竹田首支棒球隊張城和…等。今年特別也展出「頓物个歲月」,透過中堆竹田在地人文老照片的展出,細細品嚐「慢城-竹田」在地特色。高齡91歲竹田影像紀錄者劉森松,特地介紹執業第1張(1949年)在忠義祠所拍攝的公祭大典照片。
除了展示六堆運動會各項賽事精彩影像及竹田在地民俗慶典的老照片外,特展中放映去年第56屆聖火傳遞六堆12鄉區影片,象徵六堆運動會一棒傳一棒的忠義團結精神,現場並展示「聖火炬」與具有超過50年的 「軟式網球拍」,希望熱愛運動的朋友,千萬別錯過一睹風采个機會。
,2022032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70983/ 3232 ,2022 ,111年11月26日(六)至11月27日(日) 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1/26 (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11/27 (日)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11年12月2日(五)至12月4日(日)
全日暫停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3/30 (三)
全日暫停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3/31 (四)
全日暫停
由客委會客發中心辦理的六堆秋收祭系列經典活動-「食福宴」,於今(18)晚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登場,席開百桌以上,由客委會劉育玲顧問、鍾屏蘭委員、徐彩雲委員、范姜淑雲委員、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高屏縣市政府鍾炳光主秘、李明宗處長與六堆12鄉區代表、策盟單位,共計120桌來自各地的民眾一起食福慶秋收。首先上桌的主菜是運用客家傳統料理手藝與匯聚六堆各鄉區當季物產的美味料理「六堆盆菜鍋」,無論口感、色、香、味、型均完美呈現,還有「饗宴慶團圓拼盤」、「鹹豬肉米糕拼客家肉餅」、「老菜脯雞肉鍋」、「鼓汁油淋鮮鱸魚」、「金銀油蔥粉絲煲白蝦」、「創意甜湯」、「季節水果」等多道特色料理,期望大家共下「食福」,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六堆秋收祭」是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連結六堆十二鄉區,共同展現六堆客庄從祈福到還福慶豐收,及對天地的感恩與崇敬,而今整個大環境雖已改變,但在客家庄不變的是「祈福、還福」的傳統,依舊在年頭、年尾的日子裡,舉辦謝天感恩的儀式,以及還福祭儀後的「食福」的習俗。「食福」,有期望能分一點「伯公」的福氣,據說吃得越多、「福」就愈多,這樣才能把滿滿的「福」帶回家,意味著滿福臨門。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天來到第3周深受民眾喜愛的活動「秋收食福宴」,高達百桌的桌次,一推出不到1周的時間就已搶購一空!非常感謝來自各地1,200位民眾的熱烈參與,有遠從台北、新北、竹北、桃園、苗栗…等地的朋友一同來六堆園區食福。「六堆秋收祭」今年邁入第8年,活動精彩多樣,11月4日開幕活動從日到夜不間斷,單日就創下入園人數1萬5千多人的高人氣,從11月4日到昨日(18日)已超過4萬5千多人次參與系列活動。
今年食福宴邀請到六堆美濃區第三代主廚,擁有23年資歷的劉春樹總鋪師,利用六堆在地豐富當季物產料理出美味菜餚,如『饗宴慶團圓拼盤』,是結合客家與原住民元素來創作的一道料理,大家待會可以細細品嚐,另外,還有『老菜脯雞肉鍋』,老菜脯被客家人視為珍寶,素有客家人蔘的美譽,可以拿來燉湯、煲粥,非常適合常熬夜、身心疲憊的人食用!
除了美味的佳餚,也安排了多元族群的表演,傳龍武學/客家武術表演、原住民-排灣貝拉古謠傳唱、客家新生代-青鳥合唱團表演、新住民-妮藍泰國文化藝術團表演,及今年剛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的-山狗大後生樂團帶來的壓軸演出,希望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客家饗宴,及感受六堆客庄秋收的喜悅與熱情!
「2023六堆秋收祭-六堆靚靚秋收蓋鬧」系列活動到11月26日,期間還有「六堆行讀」遊程,帶大家體驗客家美食DIY遊程、「田邊採菜活動」、「老屋磅米𥺆」、「生態觀察與故事屋」、「六堆細人仔滑步車歡樂營」、「送12鄉區伯公回鑾」等活動,以及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的「臺灣意象展」,活動非常精彩,歡迎大家共下來參與!
除了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有豐富的活動外,六堆12鄉區及高屏地區從今年11月開始,到明年兒童節期間,都陸續有推出許多精彩的活動,如:原發中心辦理的「南島國際三聯展活動」、屏東縣客家事務處辦理的「巧克力與米食節」、六龜的觀光藝文季、萬巒的伙房藝術村與萬巒節、佳冬新丁祭、美濃秋冬樂活嘉年華暨花海彩繪大地,及2024年兒童節連假即將推出全新劇作「獵人與黃爵(黃鸝鳥)」黑光人偶劇,該劇主題曲是由剛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之山狗大樂團的劉道文老師創作與演唱,等等非常多的活動,共同在這靚靚六堆的土地上共下展開,歡迎大家來六堆地區行尞,感受南部客庄特別的風俗民情。
,2023111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6599/ 3736 ,2024 ,2024六堆秋收祭 ~ 即將展開 ,南臺灣的特色客家節慶活動「六堆秋收祭」是將六堆客庄秋收還福祭儀轉化為全民可共同參與的文化慶典活動。幫大家整理2024年必參與重點:
★亮點1:2024年11月2日【千人疊盤花拜伯公開幕式】
是結合六堆客庄特有民俗與生活美學的呈現。
★亮點2:2024年11月30日【千人食福宴】
運用南臺灣客家傳統料理技藝,與六堆地區特色物產所呈現的辦桌料理
★亮點3:2024年11月2日及16日【秋收野餐暨文化體驗趣】
在美麗的田園地景中一邊享受客家輕食美味,還可參加一系列秋收文化體驗活動
活動期間還有:露天電影院、路跑、秋收文化體驗活動、露營趣、故事屋、伯公祈福廠、遊園小火車、客庄小旅行…等豐富多元的活動等您來體驗。
※活動日期:2024年11月2日至12月1日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更多資訊可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網及粉絲團查詢。
> 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 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locale=zh_TW
9月9日(週一)~9月13日(週五)客家食堂整區場域將休館進行場域清潔作業
"休館期間六堆農產行、徐粄家、果品企業皆公休暫停營業",共5天。
*於9月14日(週六)將開館恢復營業!*
>>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苗栗境內首條計程車共乘路線「臺灣客家文化館-台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今(20)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行啟動通車儀式正式營運。由苗栗縣政府副縣長鄧桂菊、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交通部公路總局主任秘書林義勝率領新竹區監理所所長吳季娟及苗栗監理站站長蘇淑賢、銅鑼鄉鄉長謝昌年、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環保室主任黃國釗、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觀光暨銷售中心施憲棋、臺灣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執行長林姿嫻、台灣大車隊新竹分公司副理向靖綸與在地合作巨翔機車行負責人古松沐先生「共下坐車·行尞客家」,一同坐上共乘計程車抵達臺灣客家文化館站,開啟公共運輸促進客家文化觀光產業邁向嶄新的里程碑,希望提供遊客經濟實惠又便利的交通運具選擇,吸引更多遊客到訪認識客家。
(圖:長官貴賓們一同為「共下坐車 行尞客家」計程車共乘服務揭開序幕)
新竹區監理所苗栗監理站站長蘇淑賢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地處位於銅鑼科學園區內,缺乏大眾交通接駁,為提升地區交通便利與觀光發展,由苗栗監理站協調轄區計程車隊、台鐵豐富站與客委會客發中心攜手規劃「臺灣客家文化館-台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計程車共乘路線。
(圖:「共下坐車·行尞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站)
客委會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感謝新竹區監理所所長吳季娟及苗栗監理站站長蘇淑賢大力支持,中心之前已特別洽商巨翔機車行合作租車優惠及銅鑼鄉公所免費接駁社區巴士特別增加本館站點外,現再增加計程車共乘服務,接駁台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遊客直達本館,提供更多元的交通服務。客發中心一直不斷的透過在地結合合作共好,桐花季即將到來,大家可以踴躍預約計程車共乘服務,「共下坐車.行尞客家」,前來臺灣客家文化館及附近景點賞桐花及參與各項活動,感受客庄之美。<
(圖:長官貴賓們「共下坐車·行尞客家」一同坐上共乘計程車抵達臺灣客家文化館站)
民眾可於共乘計程車前車窗辨識共乘標誌,路程約23公里,行駛時間約30分鐘,車資以苗栗縣計程車費率計算分攤原則,單趟車資1人650元至4人搭乘每人160元不等方式計費,越多人搭乘車資越便宜,共享車資,節能減碳又可省荷包,另可享有多重優惠,遊客可於高鐵苗栗站遊客服務中心或共乘計程車上索取宣傳摺頁並由駕駛蓋章後,得享臺灣客家文化館消費享95折、Facebook打卡送好禮及3D好客劇場享優待票價。
「臺灣客家文化館-台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計程車共乘路線,現由台灣大車隊新竹分公司營運服務,計程車共乘專屬站牌及站位分別設置於臺灣客家文化館入口大門道路旁及台鐵豐富站入口大門排班計乘車處。遊客週一至週五可撥打台灣大車隊共乘預約專線「03-6672468」並提前1日預約,週六日及國定假日暫停預約服務,要搭乘的遊客請提早預約,歡迎大家利用搭乘,至臺灣客家文化館看展覽、賞桐花、飲茶、做公益……等等。詳細交通資訊可上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網站交通與停車。
原訂9月4日(一)上午10時舉辦「攝影就係攝影-靚靚六堆攝影展」開展記者會暨分享會,因海葵颱風來襲,考量安全,故改期至9月9日(六)上午10時舉辦開幕記者會,造成大家的不便敬請見諒。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在此感謝大家的支持,也請大家外出時要注意安全,做好防颱措施,祝福各位週末愉快!
「攝影就係攝影-靚靚六堆攝影展」分享會
9月9日星期六上午10點45分報名連結:https://gov.tw/nog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上什麼課可以看3D動畫不用寫心得、隨堂考?
上什麼課可以不交作業、還能拍照換禮品?
答案就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劇場開學季!
228連假4天還在煩惱要去哪尞❓
(尞liau,休閒、聊天、玩耍)
好客劇場邀請大家共下來作客!
⏰活動時間:
112年2月25日至112年2月28日止
活動辦法:
購票領取”好客劇場學生證”
持"好客劇場學生證"在好客劇場拍照📸
於粉絲專頁貼文按讚並在留言處上傳照片
至4號服務台出示 ☝️操作完成面 及✌️ 好客劇場學生證
可蓋註冊章兌換禮品一份 🎊(每支手機限領一份)
劇場場次🎥:9:30、10:30、11:30;14:00、15:00、16:00
團體(20人以上)預約專線 ☎:(037)985558 #609、606 (連假期間#737)
有關官方網站系統將於 3/1 日(星期三)中午12時至13時30分進行更新作業,於更新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3022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6405/ 3247 ,2023 ,本中心官方網站系統服務暫停公告 ,
有關官方網站系統將於3/6日(星期一)中午12時至13時30分進行更新作業,於更新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臺灣客家文化館以蒐集、展現客家主體文明,連結客家學術發展為核心任務,自106年更名以博物館為定位以來,即全面啟動客家實體文物典藏工作,至107年年底止蒐藏總件數已達1萬3千餘件。為向國人展示客家文物蒐集典藏成果並感謝客家各界不吝捐贈,本館定5月19日配合館慶活動,於台灣客家文化館舉行感謝儀式,頒贈感謝狀予107年度26位文物捐贈者,同時希望透過這場盛會廣邀各界共同參與典藏客家的工作,幫助台灣客家永續承傳。
「看見客家蒐藏」是本館以典藏為主題而舉辦的文物展覽,目的在展示本館典藏庫房運作的成果,也透過實體物件的展示,呈現客家文化的深度內涵,本次展出內容包含影像照片、生活器物及史料文獻等物件,除大部分為客家鄉親主動捐贈外,有些亦來自海外客家社團企業所捐,特具時代意義,例如:模里西斯的中華日報社捐贈80年來發行之「日報紙」、民國60年代苗栗大湖養蠶人家自製的「蠶絲洋裝、1930年民間陪嫁之「桌上型縫紉機」、1970年代的「超8毫米底片有聲電影機」等等精彩又讓人感動的典藏珍品,將在五月的典藏展中完整呈現,帶領國人一起看見客家。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為感謝107年度的這些捐贈者贈與本中心典藏,特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盛大舉行公開感謝儀式,除對捐贈者感謝致意外,亦藉此活動展現本館蒐藏客家文物成果,期能拋轉引玉並鼓勵民眾踴躍提供捐贈,希望號召更多文物採集及保存,促使客家資源及文化永續保存與發展,讓民眾可近距離觀賞文物,感受客家多元風貌及記憶認同感,以豐厚臺灣客家族群文化傳承之價值。本次活動於108年5月19日上午10時舉行,「看見客家蒐藏」展覽檔期至108年8月30月止,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一字 一句 一話 黃紙頂高刻墨水痕
一行 一段 一篇 娟秀筆中留下文跡
臺灣大河小說女性作家第一人-黃娟(黃瑞娟),將其畢生創作心血,全數捐贈予客家委員會文化發展中心,包含創作手稿、書籍、獎牌、信件...等,共計約400餘件。
6月1日(星期六)上午11:00,假臺灣客家文化館斜坡廣場舉行捐贈感謝儀式,並於第六特展室展出,展期至8月19日,邀您共下來品味客家女性作家-黃娟女士的雋永文學。
4月底5月初正是花況盛開之際,為使今年賞桐更有意義於 4月28日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新竹捐血中心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行尞前廣場舉辦「熱ngied血hiedˋ救giu人nginˇ」捐血活動,讓民眾賞桐公益共下來,本次捐血活動除新竹捐血中心贈送文青袋外,客發中心加贈文創記憶棋及便籤筆記簿,捐500CC再加碼贈多功能背包1個,讓捐血的好友成為好客一族。
捐血救人「客」不容緩,活動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帶領同仁一起捲起袖子捐血作表率,以及新竹捐血中心企劃課課長周浩偉、苗栗縣後龍鎮外埔國民小學校長李祖輝、本館策略聯盟台灣中油探採事業部環保室主任黃國釗均出席支持推動捐血活動,另京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臺灣福吉米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大福高科技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及銘廬保全股份有限公司也一同響應共盡一份企業社會責任;有許多遊客專程安排更有機緣巧合的朋友共襄盛舉,令人敬佩。
(圖新竹捐血中心課長周浩偉捐贈錦旗給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感謝客發中心響應捐血活動)
何金樑主任表示,今天特別感謝新竹捐血中心的合作,及一同參與捐血做公益的夥伴及民眾,有桐花美景的陪伴下捐血心情輕鬆自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的場域除了是傳播客家文化平台更成為實踐社會公益的位所,近期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近10年來,國人捐血率逐年提高,但24歲以下年輕人首次捐血率、捐血人數卻逐年下降,去年雙雙創下歷史新低,為使捐血救人成為大家的好習慣,希望透過大家一起身體力行,尤其期待是後生人一起提倡「我健康我捐血」共下作公益,也期盼家長可以與孩子攜手共同來捐血,讓「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善舉可以幫助到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並持續保持熱心助人的正向能量,歡迎有更多的機會與大家合作繼續支持正向能量的擴大展現。
(圖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新竹捐血中心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行尞前廣場舉辦一日捐血活動,讓民眾賞桐捐血共下來尞)
客委會客發中心將於9月9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攝影就係攝影-靚靚六堆攝影展」開展記者會暨分享會,由長期投入六堆影像紀錄工作者邱才彥精選李秀雲、劉安明、劉森松、楊成漳等4位六堆攝影家前輩的攝影作品,現場並展示由邱才彥捐贈予客發中心典藏之沖洗照片器材,讓民眾一窺沒有數位相機的時代,攝影家如何「洗」照片。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非常感謝六堆有名的攝影前輩李秀雲、劉安明、劉森松、楊成漳及家屬促成這次的攝影展。小規模的展覽,呈現出六堆人濃厚的情感,感謝各級民意代表、屏東縣政府李明宗處長、屏東大學陳永森校長、大仁科大林爵士副校長、內埔農工張世波校長、龍肚國小張二文校長、西勢國小謝俊銘校長及屏東縣攝影學會郭宏德理事長等人共同參與,是最好的見證。展覽中非常多的相片呈現了六堆早期的街道風景及人文景象,用在地人的視角呈現六堆豐富的景象。透過這次的展覽呈現出讓人感受六堆人一代接一代用心在這邊生活、用心感受六堆的事物。更希望期望藉由今天開展出席的在地校長、攝影工作者及文史工作者,能用自己的角度幫忙宣傳六堆的傳統文化與在地故事。
李秀雲、劉安明、劉森松、楊成漳長期投入對六堆客庄的影像記錄,鏡頭下為六堆保留了許多早期客庄珍貴的生活影像,這次展出作品多數也由攝影家捐贈予客發中心典藏,以作為後續傳承與推廣客家之應用。包括客發中心數位典藏李秀雲1,130件照片、301件文物(日記、記事本、明信片…等),劉安明1,701件照片,這次所展出的50至60年代攝影作品,也從中精選各10張作為展示。另外,策展人邱才彥老師捐贈的61件影帶及87件(相機、攝錄影機及沖洗設備…等),這次挑選了12件物件來豐富本次展陳。除了早期客庄生活的珍貴畫面,這次也將帶大家從展出作品中,看到李秀雲剪影純真的自然法則、劉安明的透視攝影藝術、劉森松的團體照拍攝及楊成漳的街頭攝影,讓大家以攝影題材來進一步認識六堆客庄生活樣貌。
策展人邱才彥說,4位攝影家早期接觸攝影各有不同,除了李秀雲早年任職臺灣糖業,到中午以自學學習攝影外,劉安明、劉森松與楊成漳則是青年時期到相館當學徒,學習到技術後,各自在屏東、竹田與高樹地區開立相館,在攝影創作上,也各擁一片天。李秀雲中年過後花近半年薪水買下第一台MINOLTA單鏡頭相機,透過自學方式學習攝影技巧,擅長「自然取鏡」來捕捉影中人的肢體語言與力的表現,尤以「剪影」成了李秀雲的創作素材,主要以六堆客家地區為創作地點。劉安明廣泛使用透視攝影,明暗對比與前景與背景的互援,讓人物肢體藉由現場營造的氛圍,讓照片產生故事性,而有「說故事能者」之稱。
而劉森松與楊成漳本身有經營相館,在拍攝上,也有不同的風格。劉森松拍攝團體照在最後一刻會吹下哨音,讓鏡頭前的拍攝者專注表情,永遠停留在照片之中,高雄大樹國小300人畢業照為代表作,十排層層疊疊的臉部表情清晰可見,蔚為壯觀。楊成漳從寂靜到喧嘩至悲傷的高樹街頭攝影作品,清楚描繪出漫步在街頭街尾或是抬棺隊伍的景像,都是楊成漳趁地利之便隨時拿起相機拍攝的生活點滴。
客發中心表示,靚靚六堆攝影展自即日起至112年10月31日,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美一館、美二館展出,歡迎大家踴躍前來參觀,活動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專頁查詢。
,2023090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1505/ 3640 ,202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進駐廠商配合2023秋收祭期間限定優惠活動 ,一年一度的秋收祭期間又來了,歡迎大家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來尞。
●優惠期間時間:112年11月4日(六)至11月19日(日)止●
下午播放時段 14:00 、 15:00 、 16:00
票價: 票價詳情請見劇場資訊臺灣六堆地區從形成至今已逾300年,發展過程中形成特殊的客家人文風景,各堆皆孕育有具特色與保存價值的文化資產,在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建築群等有形文化資產上共計約40項,而民俗、傳統表演藝術等無形文化資產亦有9項登錄,登錄數量至今仍持續增加中,顯見六堆地區的文化薈萃。臺灣的文化資產政策除著眼於項目本身的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以外,更重要的是登錄為文化資產之後,應當如何進行保存維護工作,以利文化資產持續留存與傳承。
本場工作坊以「文化資產與地方社會」為主題,安排四場專題演講與一場綜合座談,討論文化資產被登錄後如何與地方社會互動?群眾參與會如何影響文化資產的發展?文化資產政策如何實質影響文資項目本身?期望透過不斷辯證的過程,共同思索六堆文化資產的走向與發展。
因應凱米颱風來襲,屏東縣及苗栗縣政府已公告明日(7/24)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北部(臺灣客家文化館)二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中心官網第三方金流支付-【超商條碼】繳費功能,目前已經排除異常問題,現已恢復此繳費服務。
若有支付相關問題,請洽各活動報名承辦人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因應山陀兒颱風來襲,屏東縣及苗栗縣政府已公告明日(10/3)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北部(臺灣客家文化館)二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有關本中心網路電話、無線網路服務中斷通知,中心機房將於7月16日(星期四)晚上7點至9點,
配合資訊機房設備汰換,進行線路調整及網路設備更新作業,
於期間內臺灣客家文化館網路電話、無線網路皆無法使用(對外網路及公文系統不受影響)。
造成大家的不便,
請見諒。
,2020071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39611/ 3083 ,2020 ,【六堆園區公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語音導覽機租借服務 ,為提供【行尞.靚靚六堆】常設展館多元化的導覽服務,六堆園區備有語音導覽機租借服務,本服務採收費制,租借費用每台為新臺幣50元整,凡租借即可獲得美濃147號精美包裝米300克乙份,竭誠歡迎至遊客服務中心租借使用,大家一起聽六堆、遊六堆,六堆盡生趣。
【個人專用導覽機】
●操作簡單,隨租隨用,即刻上手
●沒有時間壓力,想聽多久就聽多久
●沒有人數限制,一個人也能輕鬆認識六堆
●四聲道:中、客、英、日,讓客家文化無國界
來六堆x月光下x看電影
八月播映電影票選出爐啦
8/8【海洋漫遊】
8/15【三寶神探】
8/22【小瓢蟲的聖誕節】
8/29【酷巴:尋斑大冒險】
恭喜有投到這四部影片的各位
文創大禮包獲獎者抽出將在7/31公告,請繼續關注粉絲專頁 不錯過任何消息
#遺珠之憾是我想當第五名
八月來六堆x月光下x看電影
以下留言開放tag你想約的人
#最重要的是八月記得來看電影
#有商展小夜市吃喝不用煩惱
各界好朋友們身邊若有民國85年以前母(客)語教材,歡迎捐予本中心收藏,感謝各界的協助幫忙!本中心誠摯感謝您!
聯絡電話: :(037)985-558分機310張小姐
聯絡信箱:thcc3014@mail.hakka.gov.tw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敬上
8月15日起
台灣好行508屏北線 停駛
請改搭乘 屏東客運 8230 公車
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敬啟
2019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公共藝術創意寫生比賽參賽者名單公布如下:
11/9(六)寫生比賽當天注意事項:
※其他比賽詳情請參閱《2019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公共藝術創意寫生比賽辦法》。
※得獎名單將於108年11月13日前公布在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網及FB粉絲頁。屆時以電話通知得獎
者,請得獎者於108年11月16日至本園區參加頒獎典禮,領取獎狀、獎金或獎品,未到者恕不 另外寄送。另,得獎作品將於六堆
客家文化園區同步展出。
11/9 全日暫停
11/10 14:30-15:00 及 16:00-16:30
2019屏東馬拉松將在11月17日盛大開跑,本園區作為賽事起終點,園區周遭將進行交通管制,還請各位鄉親留意並遵守。感謝大家个配合,也歡迎大家共下來逗熱鬧。
--交管資訊--
※11/17(日)05:30-06:30
園區前信義路將管制,請提前改道
※11/17(日)05:00-13:10
園區第一停車場封閉,請改停建興路第二停車場
※若有任何疑義請洽屏東縣體育發展中心08-7362589轉237承辦人張喻筑
六點至6:35全面管制信義科大路口及信義和平路口
信義路北上車輛由右轉科大路轉左縣185至民族停車場
信義路南下車輛右轉和平路左轉南下縣185右轉往民族停車場及路邊停車
11月17號屏東馬拉松大會周邊交管計劃
六點至6:35全面管制國三下面185縣道北上車道改由南下車道單側雙向通車,如下圖
※6:35恢復信義路單側雙向通行
※6:35恢復 國三185縣道 所有管制
因應杜蘇芮颱風來襲,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7/28)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有關本中心官方網站8月21日(星期三)早上9時至下午16時進行系統升級及安全性更新維護作業,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商城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4080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33780/ 3793 ,2024 ,【轉知】行政院「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宣導資訊 ,
三十年前彭啟原開始深耕客庄紀錄片,以鏡頭紀錄許多客庄的人文與景觀,如今這些老影像已成為文化資產,明年六堆開庄滿三百年,我們特別邀請他來分享近三十年前的六堆印象,以及田野中發現的小故事。
本活動共兩場次,主題說明如下:
【場次一】印象六堆 影像座談會
紀錄片放映與說明:
1.介紹六堆形成的歷史,探訪東港溪河運與港口遺跡。
2.從萬巒開始,經內埔到老埤探尋漢人與西拉雅平埔族的族群關係。
【場次二】印象瀰濃 影像座談會
紀錄片放映與說明:
1.從反水庫運動、美濃黃蝶祭來介紹美濃人、美濃河以及美濃開發歷史。
2.美濃的水利組織與信仰、傳統的字紙祭過程與意義。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
【場次一】109年9月19日(星期六) 上午10:00-11:30
【場次二】109年9月19日(星期六) 下午14:00-15:30
上課地點:
【場次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行政中心二樓[六堆會議廳](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 號)
【場次二】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多功能研習教室4F](高雄市美濃區中正路一段59號)
主講人:彭啟原導演
參與對象:歡迎對六堆在地歷史文化有興趣之民眾
活動費用:免費
報 名:109年8月17日起開放網路報名
https://forms.gle/kL6exEqQ9twWrZ9S7
注意事項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參與研習請一律戴口罩。
本活動因不可抗力之因素,致無法辦理時,本單位有權更改日期及內容,已報名者毋須再次報名,並另行通知活動時間。
辦理單位
指導機關: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
執行單位:實佳多媒體工坊
中心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及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共同辦理「客述歷史─2020臺灣客家與口述歷史研習」活動,謹訂於今年度9月12日(星期六)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簡報室(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舉行,本次活動不收取費用,歡迎有意參加者詳閱報名簡章,於9月6日(星期日)前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線上報名系統報名(https://www.th.gov.tw/signup/index.php),或填妥報名表以傳真(049-2372495)或電子郵件(ohorgtw@gmail.com)寄送至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報名,錄取名單將於9月8日(二)公布於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網站(http://www.oh.org.tw/)。
報名前,請注意下列事項:
(一)遇颱風或天然災害,是否取消辦理將公告於中心及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網站。
(二)疫情期間,請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定,主辦單位將有權取消未遵守防疫者之參加資格。
(三)本次研習提供中餐、室內保險、公務人員研習時數。不提供交通接送、住宿、來回交通保險,報名者請自行酌量後再行報名。
(四)參加人數超過60人時,由主辦單位以抽籤決定之。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09.09.06止。
為讓各界更了解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招商場域及環境,本中心將舉辦招商說明會,歡迎廠商踴躍參加。
●時間:112年11月5日(日)上午9時30分整
●地點:本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大樓二樓第一會議室
●聯絡人:林小姐/電話:08-7230100#502/信箱:thcc5028@mail.hakka.gov.tw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敬啟
,202310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5399/ 3166 ,2021 ,111年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培訓營報名資料 ,
本中心「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分析系統」即日起進行網站維護作業,故暫時停止服務,若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謝謝
,2021101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0148/ 3169 ,2021 ,旅行業帶團參觀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可拿交通部觀光局補助 ,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皆為此次交通部觀光局旅行業辦理特色團體旅遊補助行程條件景點場所,兩館/區皆免票入館,請申請交通部觀光局補助之旅行業者可至臺灣客家文化館4號服務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遊客服務中心辦理相關章戳憑證用印。
相關要點詳見https://theme.taiwan.net.tw/travel10/
,2021102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0446/ 3196 ,2022 ,六堆300歷史大戲《步月‧火燒》,3/26(六)即將在屏東跟大家見面啦 ,為響應1228「全國客家日」即將到來,六堆原鄉讀書學會、臺灣六堆忠義聯盟與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特別於今(16)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合作舉辦「還我母語運動紀念暨客家文學講座」,紀念即將於今年12月28日屆滿35週年的「還我母語運動」,也希望透過客家文學來帶大家認識客家文化、語言、生活等不同面向,共享客家文化價值。
今(16)日「還我母語運動紀念暨客家文學講座」參與的來賓有客家委員會前副主委暨六堆原鄉讀書學會理事長鍾孔炤、屏東縣前縣長吳應文、客委會委員鍾屏蘭、國立臺灣大學前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邱榮舉教授、資深客語廣播人張鎮堃、右堆愛鄉基金會董事長宋廷棟、六堆忠義聯盟祕書長鍾振斌及客委會客發中心副主任吳德棋等共同與會。客委會前副主委鍾孔炤表示,客委會於2022年公告調整12月28日「還我母語運動日」為全國客家日,紀念1988年第一次由臺灣客家人走上街頭,爭取講母語客家話的社會運動,特別有意義。本次紀念活動也特別帶領與會學員們從包括自然書寫、客家主體性及當代客家文學的多元創作敘寫等客家文學作品不同時期的發展,來探究並理解客家文學創作之於語言及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中心每年11月舉辦的「六堆秋收祭活動」,於昨日剛榮獲2023年交通部觀光署首屆「觀光亮點獎-十大活動體驗類」大獎,該活動結合「六堆生態博物館」概念,以探究六堆、展示六堆、行讀六堆及珍寶六堆四大面向來實踐,串連六堆各鄉區特色資源,規劃多樣文化體驗性活動,帶領民眾走入六堆客家庄、認識六堆。我們也希望持續攜手六堆地區關心客家發展的社團、在地夥伴們,透過這四大面向來讓客家的語言、文化發展與傳揚,能有更蓬勃、多樣創意的生命力展現。
工藝產業館過廊,封館佈展中
本場域,自110年2月4日至2月8日止,暫時封館 進行佈展作業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1020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49138/ 3119 ,2021 ,【中心活動】文創商品好禮抽獎活動-留言分享過年新鮮事就能抽好禮~ ,Facebook粉絲專頁活動網址:
臺灣客家文化館: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posts/3700194870099710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posts/3918360998216604
🎐恭喜發財年年有餘~哈古最喜歡的農曆過年又要來了啦!!🎉🎊
各位有發現,哈古的家大掃除煥然一新啦!! 😘https://thcdc.hakka.gov.tw/
也多了許多服務,歡迎大家來參觀喔~~ʕ•ᴥ•ʔ https://thcdc.hakka.gov.tw/onlineservice/
過年期間,除了可以從早睡到晚ლ(❛◡❛✿)ლ,還可以領紅包!!🧧
大家有沒有跟哈古一樣期待可以領到很多紅包呢(≧∇≦)/
你們知道客家人都怎麼過年的嗎?
客家傳統習俗有除舊布新、敬祖、除夕之夜「點歲火」及領壓歲錢唷!
甚至在初一吃長壽麵,因為麵條長象徵長壽故有長命百歲之意(・ิω・ิ)
哈古很好奇各位朋友家裡都怎麼過年的呢?😎
快來跟哈古一起分享過年新鮮事,與哈古共同過個好年迎接新的開始~就能來抽好禮歐~( ๑˃̶ ॣꇴ ॣ˂̶)♪⁺
👉活動時間:2021/2/8 至 2021/2/17 截止
👉活動獎項:燭台 10個、手提袋 2個、束口背袋 8個
👉抽獎規則:
1️⃣ 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
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得到你呦~)
3️⃣tag3名好友並留言 過年新鮮事或照片
範例:@大獅兄@哈古@熊本熊 過年新鮮事就是圍爐了啦,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覺最棒了!
@王曉明@奚伊鷗@發貴 過年我們還是最喜歡吃老頭家做的年糕啦!!
🎯資格不符者將取消得獎資格,請大家看清楚規則囉~🎯
更多活動都在 https://thcdc.hakka.gov.tw/
#農曆年 #新年快樂 #臺灣客家文化館 #哈古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大獅兄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本展以「原客服飾圖紋」為主題,呈現原客族群文化交流的印記,也是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一個以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族為主題的展覽,亦是今年度客委會「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的系列活動之一。
展覽以臺灣客家族群與原住民族服飾上的圖紋為主軸,分「原客織間」、「圖紋密語」、「新意不絕」三區,闡釋2族群在長久的相處中,留下互相欣賞與學習的痕跡。
本次展出主題包含原住民族與客家服飾介紹、服飾圖紋所隱含的文化內涵和工藝美學、當代設計的轉化等,展品則有珍貴的原住民族與客家傳統服飾、客家刺繡工法再現、及經典老照片,在這些傳世文物的織繡經緯之間,我們得以窺探原客族群文化的多元樣貌與服飾之美。
本特展特色(一)首次公開展出原客繡法的百年南庄田美村肚兜;(二)國家重要「泰雅染織」保存者-尤瑪·達陸(Yuma Taru)老師與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合作之原住民族服飾重製品;(三)國家重要「刺繡」保存者-劉千韶老師以客家重要繡法特製文物創作;(四)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灣刺繡技法調查等延伸閱讀資料,期透過展品、研究和老照片等讓觀眾了解文化之美。
展覽將從110年8月4日開展至111年2月28日止,為使展示傳遞更多元,客發中心已推出線上系列講座,邀請原客文化相關領域:鄭惠美副教授、李莎莉館長、尤瑪·達陸和日智衡校長等專家學者分享其所見所學;另即日起至9月4日每日前20名完成任務的觀展民眾,就有機會獲得特展限量原客書籤1份。
,2021082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7923/ 3157 ,2021 ,團結抗疫,六堆同你 ,300年前,1721年農曆五月初十,六堆先民組織聯防豎旗堵禦保鄉衛土。
300年後,2021年農曆五月初十,國曆六月十九日,我輩虔誠共下紀念。
歷史的因緣際會,六堆建堆適逢300年,
這對高屏地區六堆人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值得紀念,亦值得慶祝。
在這六堆300年紀念時刻之時,臺灣雖因疫情肆虐,
然而人民勇敢面對,不畏艱辛,讓我們更加團結再一起,不分族群:
誠摯團結、意志堅定、勇敢無畏,全力守護我們的家園!「團結抗疫,六堆同你」。
,2021090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8629/ 3197 ,2022 ,111年3月5日(六)至3月6日(日) FUN客有藝思(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3/5(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3/6(日)
10:30-11:00
16:00-16:30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大獅兄家族人偶劇團」將於4月3日推出全新人偶劇【共下來打怪】囉!
※ 細菌怪走開!病毒人快閃!胖老鼠不要來!
大獅兄和小獅妹在靚靚六堆遇到可怕的怪物,這次和蝴蝶姑娘、牛醫生、鯽魚仔一同團結打怪,
過程中會發生甚麼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邀請大家一起和大獅兄家族《共下來打怪》!
▲每張票只要100元,還送新劇主題著色紙,完成著色寄回六堆園區就可以獲得小禮物喔~
【售票網址】:請點我
,2022030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6974/ 3200 ,2022 ,圖資中心館藏系統111.3.31暫停服務 ,因應圖資中心系統升級作業,111年3月31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將停止館藏系統相關服務,包括館藏書目查詢、讀者認證、電子資源查詢等服務,以利主機相關資料設定作業,屆時造成不便請見諒。
,202203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70338/ 3804 ,2025 ,本中心系統服務【2月5日(星期三)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平台調整公告 ,本中心【2月5日(星期三)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進行vmware虛擬服務平台調整作業。
調整期間對外系統服務將不定時中斷,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5020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41177/ 3299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公告】2019年春來迎客-客庄好年冬 ,2/5 初一
客庄好生趣
2/6 初二
客庄好遶尞
2/7 初三
客庄好鬧熱
2/8 初四
客庄好鬧熱
2/9 初五
客庄好好搞
伯公祈福
伯公新年快樂-參加獲得平安符。
活動時段:10:30、11:00、11:30、12:00、14:00、14:30、15:00、15:30
伯公祈福廟-擲筊拿平安符,每日180份。
吉祥好食
時間地點:室外階梯廣場,每日11:30、13:30至送完為止。
活動辦法:現場排隊每人每日免費領取一份,單日每時段發送50份。
實境解謎
時間地點:每日10:0-16:30(15:00停止發放解謎包)。
活動辦法:於大會服務台領取實境解謎包,完成指定條件者即可至大會服務台領取獎勵。
客家年禮大街
營業時間:10:30-16:30
愛心義賣
活動地點:大會服務台旁愛心義賣攤位。
活動辦法:累積交費滿300元,即可參加。
拍照打卡好所在
超Q必遊,就是要你「豬飾大吉」
共下拚福氣
參與條件:於指定地點拍照打卡上傳,並向工作人員出示畫面即可參加,每人每日乙次。
【六堆園區公告】
本園區親水河道,
為配合河道清潔,
於108年2月1日(週五)暫停開放。
【六堆園區公告】
為配合園區活動-2019 喜客迎春新年福,
自108年2月4日至108年2月9日,
噴泉廣場噴泉全日暫停。
台灣燈會在屏東
108年2月19日至3月3日
官方網站:https://2019taiwanlantern.taiwan.net.tw/
即日起至5/27,於活動貼文下方留言,SHOW出你最近一次逛博物館的照片,告訴博物館小編們:
「這是我去過的_____館,下次準備來去_____館,想去看_____」(字數不限,千字以上的尤其歡迎)
就能參加各大博物館精心準備給大家的抽獎活動喔 !!
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3984093338649/
另外!! 在活動處留言後,還可以於本中心另外兌換獎品唷!
有抽又有拿,好禮拿不完,還在等什麼!!
#博物館小編集合啦 #518博物館日 #博物館歡樂送 #你要去哪裡
驚!總獎品數量超過300組!?
臺大人類學博物館:
書籤明信片組*10
樹火紙博物館
生肖筆記本*12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書籤*10
明信片組*10
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造型磁鐵*10
奇美動物樂團L夾*5
奇美動物兵團L夾*5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Q版歷史場景手繪涼感巾*20
Q版歷史場景手繪明信片組*20
故宮南院:
印國寶─皇帝准奏*10
清明上河圖士人鑰匙圈*15
欽定一甲第一名筆袋*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陶偶環保提袋*10
環保玻璃吸管(附刷具)*10
史前動物杯緣子*10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狩獵文具組*20
蘭陽博物館:
觀音隧道貫通石+地質特展紙膠帶組*10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天染工坊口罩套*10
文創資料夾筆記本組*10
纖博館帆布袋*15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海科館主題館造型積木組*10
海科館復刻明信片組*20
世界宗教博物館:
愛與和平明信片組*10
深河遠流南傳佛教生肖守護神L夾*10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鐵定成功特展 帆布袋*5
鐵定成功特展 珪藻土杯墊*20
歷史文物陳列館:
文物L型資料夾*20
侗族蠟染拼圖球*10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大眼家族海洋造型文件資料夾與筆記本一組*20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
觀物之生資料夾*10
溥心畬複製畫*20
朱銘美術館:
太極相片夾*10
太極多功能吊飾*20
南科考古館:
史前小夥伴AR資料夾*2
蔦松家筆記本*3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勞博限量野餐墊*5
logo環保杯套提袋*10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山路彎彎香皂*20
大獅兄/小獅妹造型蛋糕毛巾組*20(混搭)
領獎須知:
5/27抽獎活動結束後,將於5/28日抽出中獎名單,公告於各館粉專,中獎者將由其提供獎品之博物館館臉書粉專私訊中獎,中獎人應於中獎公告後提供個人基本資料(含真實姓名、郵遞區號的郵寄地址、聯絡電話、聯絡e-mail),若於三日(含抽獎日)內未得到回覆完整資料,將視同放棄資格,另中獎者所提供之地址,寄送範圍僅限中華民國境內。
六堆藝廊(美一館、美二館、遊客服務中心展示牆)
6月1日起開放租借
會議室前廳(交誼廳)
因辦公場域調整作業
6月15日起開放租借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敬啟
恁久好無?
臺灣客家文化館微解封!
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8日指示,防疫措施鬆綁逐步執行,並延長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至7月26日止,本館自7月14日起微解封開館:請於7月12日始於9:00-17:00來電037-985558分機732預約參觀,參觀時段為每天上午(9:00 & 11:00)下午(13:30 & 15:30)各2場次2小時為原則(最後一場至17:00),完成預約之個人或團體再依預約時間準時到館參觀。
入園/館前仍需進行人流分流管制:
館內總人數限縮100人/單一特展室(或商場)限縮40人。
7月13日微解封正好遇到週二,是本館固定機電維修休館的日子,大家不要白跑一趟喔,我們7月14日(週三)再相見~~~
我們在乎您的健康,微解封舒緩您居家防疫後的壓力,也請參觀民眾配合並遵守防疫規定。
恁久好無?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微解封!
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8日指示,防疫措施鬆綁逐步執行,並延長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至7月26日止,本園區自7月14日起微解封開園:請於7月12日始於9:00-17:00來電08-7230100分機930預約參觀,每天上午(9:00 & 11:00)下午(13:00&15:00)各2場次2小時為單位,完成預約之個人或團體再依預約時間參觀。
戶外場域配合8~9時開園前的清消作業,於9點開放入園,睦鄰晨運時間暫不開放,後續仍會視疫情等級再做調整。
入園前仍需進行人流分流管制:園區採以停車場流量為依據,當收費停車場停車數達40%時,請保全同仁開始管控車輛進入(目前採二期停車場全天不開放),各室內空間限縮40人。
7月13日微解封正好遇到周二,是本園區固定機電維修休園的日子,大家不要白跑一趟喔,我們7月14日再相見~~~
我們在乎您的健康,微解封舒緩您居家防疫後的壓力,也請參觀民眾配合並遵守防疫規定。
,2021071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5142/ 3099 ,2020 ,【中心活動】文創商品好禮抽獎活動-留言分享與爸爸想說的話或生活點滴就可以抽好禮唷! ,Facebook粉絲專頁活動網址:
臺灣客家文化館:https://reurl.cc/nzWore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reurl.cc/pdQg3x
阿爸我愛您!父親節快樂 !!
父親節是團聚的好時光,在客家人的習俗中,每逢好事或佳節就會吃粄圓,代表著圓滿和團圓,感念家人的辛勞與付出~
父親是個偉大的存在(≖‿ゝ≖)✧,是家人永遠的支持者୧༼✿ ͡◕ д ◕͡ ༽୨,更是需要的避風港,能為我們撐起一片天
每個生活日常都有與家人相處的光景,回想起來有各種酸甜苦辣,更是回憶滿滿!! (●’ω`●)
哈古、大獅兄想與大家一起分享對爸爸的回憶,例如跟爸爸生活有趣的事物、出遊玩樂的回憶、甚至是平常不好意思說出口的感謝(//°ꈊ°//),跟我們在粉絲團留言分享還可以抽好禮歐~( ๑˃̶ ॣꇴ ॣ˂̶)♪⁺
活動時間:2020/8/3 至 2020/8/13 截止
活動獎項:客發中心文創商品-燭台18個、大獅兄USB 2個
抽獎規則:1.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得到你呦~)3. tag3名好友並留言[對爸爸想說的話、分享與爸爸吃喝玩樂有趣的事物]
範例1:@大獅兄@哈古@熊本熊 爸爸我愛你 父親節快樂
範例2:@王大寶@孫小月@莫愁♡♡♡ 懷念小時候與爸爸吃枝仔冰的時光! 資格不符者將取消得獎資格,請大家看清楚規則囉~
♡貼心小叮嚀♡
————————
防疫新生活運動
勤洗手 、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戶外1公尺,避開人群擁擠時段,如有疑似感染症狀,請不要出門並撥打疾管署1922專線,依指示檢查。
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大家呦!
————————
活動贈品
客發中心文創商品-燭台18個、大獅兄USB 2個,共20項禮物。
抽獎日期:活動結束後約 2 個工作日內抽出所有獎項並公告得獎者
獎項寄出:抽獎結束後約 5 個工作日內完成所有獎項的寄出作業
得獎名單將公布於活動網站,並依所留之聯絡資訊(電子郵件、聯絡電話)通知得獎者。
注意事項:如因聯絡資訊錯誤導致無法連繫,且於 109年8月19日中午12點前仍未收到得獎者主動聯繫主辦單位者,本中心有權取消其得獎資格。
其他注意事項
有關本次抽獎活動所產生之個人資料取得,僅作本次抽獎之用,不作其他用途。
本活動如有任何因電腦、網路或不可歸咎於主辦單位之事由,使參加者紀錄資料有遺失、錯誤、無法辨識之情形,主辦單位將不負責任何法律責任,參加者亦不得有異議。
本活動獎項寄送地址僅限臺、澎、金、馬地區,如因不可抗拒之事由導致贈品內容變更,參加者同意接受主(承)辦單位所安排之替代贈品,不得要求折現或轉換為其他贈品。
依所得稅法規定,按中獎獎品價值計入中獎人當年度綜合所得課稅,即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若獎品價值在新台幣2萬元以上,中獎人須繳納相當於獎品價值10%之稅金,中獎人須完稅後方得領獎,並由給付人代為申報並寄送扣繳憑單;其他未盡事宜,悉依稅法相關規定辦理。
本活動獎品各獎項顏色由主辦單位指定;所有獎項日後之使用、保固與維修,主辦單位恕不負責。
獎項於運送過程中,非因可歸責於主辦單位之事由造成損壞、遲延、錯遞或遺失,主辦單位恕不負責。
凡參加本活動者,即表示同意遵守本活動辦法相關規範,違者即自動喪失參加資格或中獎資格,不另通知。
本活動如有未盡事宜,以主(承)辦單位公告為準;在不影響活動參加者權益之前提下,主(承)辦單位保有修改活動辦法及以等值商品替代活動獎項之權利。
本活動如因故無法進行時,主(承)辦單位得終止、取消、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主(承)辦單位亦有權對本活動之所有事宜作出解釋或裁決。
為提升客家與原住民之文化交流,鼓勵原客兩族「以設計會友」,促進族群交流,本中心協辦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山海的傳技-器物之美」第九屆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活動,將於110年4月19日~6月27日辦理徵件!
另為鼓勵客家族群了解原住民文化,本次比賽特別設立客家專屬獎項,鼓勵族群互相認識,並激盪更多創意的火花產生!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本競賽自110月4日19日起開放網路報名,競賽官網(簡章下載與報名處): https://shungye-poster.com
,2021041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0900/ 3120 ,2021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9期志工召募暨培訓」開始受理報名囉~~ ,110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9期志工召募
召募對象:
服務內容:
服務時間: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0年5月14日
報名方式
詳細資訊請上官網查詢 https://thcdc.hakka.gov.tw
「111年臺灣客家文化館春來迎客-春聯揮毫徵件」活動,開跑囉~
收件日期自111年1月4日起至111年1月20日17:00止,活動詳情及徵件說明請參閱報名簡章。
~跟著人類學家Pf. Burton Pasternak重返屏東新埤打鐵村與臺南六甲中社村~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近年啟動海外學者客家研究譯著計畫,第一本外文翻譯專書即是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合作出版的《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口述史及田野地現況》,於4月21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會議廳」舉辦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現場播放美國人類學家Pf. Burton Pasternak(巴博德教授)近日談話影片,由民族所胡台麗研究員分享其師承巴博德教授的學習過程,並由主編黃宣衛研究員進行導讀,及與多位客家研究學者進行對話,將此重要外文客家研究著作譯介給更多讀者,現場參與非常踴躍。
本譯著是由主編黃宣衛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翻譯美國人類學者Pf. Burton Pasternak(巴博德教授)於1960年代在臺灣南部兩個閩、客村落調查成果《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專書,亦重返書中田野場域—六堆(左堆)新埤鄉打鐵村及臺南市六甲區中社村進行田野現況比對,並由民族所謝力登(Derek Sheridan)助研究員於2020年與原著作者巴博德教授進行口述訪談,回顧來到臺灣進行田調研究的脈絡,此再返田野及珍貴訪談紀錄,均一併呈現給讀者。
新書發表座談會中,Pf. Burton Pasternak透過影片分享「本書是他人生第一次進行民族誌的田野調查,從陌生到認識打鐵村250個家庭,打鐵村民成了他的導師,那段在打鐵村度過的調查研究時光,是他一生中最充實、最有意義的日子…」,除由主編黃宣衛研究員、胡台麗研究員及謝力登助研究員分享與巴博德教授互動交流外,亦邀請到曾進行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比較研究的莊英章教授、與孔邁隆教授長期交流的洪馨蘭教授,以及徐正光、張秀蓉、張維安、林正慧等客家研究專家學者,進行多元對話,拓展閩、客比較研究的廣度與深度。Pf. Burton Pasternak(巴博德教授)與同學Pf. Myron Cohen(孔邁隆教授),於1960年代在臺灣南部客家地區從事人類學研究,堪稱臺灣漢人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的先驅之一,皆為臺灣客家研究留下珍貴紀錄。
何主任表示,客發中心自2012年起持續推動臺灣及海外客家文化主題研究,積極推進國內外學術研究交流與館際協作,強化作為「全球客家博物館及圖資研究中心」之功能。為使相關田野交流或研究時運用到的專書被廣泛閱讀、推廣,近年開始推展海外學者客家研究之譯著及出版計畫,將外文客家研究著作譯介給更多的讀者接觸,本書《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口述史及田野地現況》為客發中心出版的第一本外文翻譯專書,接續進行日本渡邊欣雄等學者之客家研究合作翻譯出版,期望透過更多譯著出版計畫,擴大臺灣與世界客家研究著作之學術交流與運用,逐步達成客發中心被賦予豐富多元研究文獻的任務。
指 導 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 辦 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活動聯絡人:研究發展組徐芳智 08-7230100分機210
新聞聯絡人:文化推廣組邱顯鈞 08-7230100分機506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出版品行銷通路
~實體店~
◎國家書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9號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商學大樓
◎南天書局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3段283巷14弄14號1樓
◎唐山書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地下室
◎T'S書店.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新興路2巷2號
◎四分溪書房(中央研究院)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B1
~網路書店~
國家網路書店 https://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店 https://www.wunanbooks.com.tw/
秀威網路書店 https://store.showwe.tw/
唐山官方網站 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twbookssite.wordpress.com/
Pchome 24小時書店 https://24h.pchome.com.tw/books/store/DJAV5E
三民網路書局 https://www.sanmin.com.tw/#
金石堂網路書局 https://www.kingstone.com.tw/
~電子書銷售通路~
秀威網路書店 https://store.showwe.tw/
博客來電子書 https://www.books.com.tw/web/ebook
HyRead ebook 電子書店 https://ebook.hyread.com.tw/
#譯著研究團隊:
📘原著:巴博德Burton Pasternak
📘主編:黃宣衛
📘翻譯團隊:吳佩瑾、林彥岑、許可欣、劉容貴、賴郁如
📘撰文:邱秀英、黃瑜惠、蔡佩如、賴郁如、謝力登
📘編審:林正慧、張維安、黃雯娟
(按姓氏筆畫)
延伸閱讀
台灣閩南與客家村計畫簡介
https://www.ethno.sinica.edu.tw/page2-8.php
★活動日期:搭配人偶劇演出日期,星期六、日辦理(於6月開始)。
★報名日期:每場次人偶劇演出前一星期。 (人偶劇報名網址: 請點我)
★活動地點:六堆園區露營區。
★活動內容:人偶劇欣賞、環境教育課程DIY、生態夜間導覽、螢火蟲生態觀察、星光電影院等。
★露營收費:1帳新台幣600元。
★優惠收費專案:1帳+5張人偶劇票卷新台幣1,000元(含環教DIY、生態夜觀及星光電影院)。
★露營營地18處、草皮空地22處、衛浴設備:廁所男生7處、女生8處、淋浴設施男女各7間(含無障礙淋浴設施)、遊戲沙坑2處、炊事台18處、舞台1處。
★不提供帳篷及餐點。
★露營者於中午12點後辦理入住登記,於隔日中午12點以前歸還營地,晚間10點後考量安全禁止出入露營區。
購買優惠票卷者,將每人贈送免費環境教育共學DIY一份,數量有限,請把握機會!!!!!!!!!
08-7230100分機507曾先生、508黃小姐
,2021042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2400/ 3128 ,2021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9期志工召募暨培訓」甄選面試時間 ,召募截止日期:110年5月14日(星期五)
第9期志工召募甄選面試時間如下:
第一梯次:
110年5月26日(星期三)上午10點
第二梯次:
110年5月29日(星期六)下午14點
書面審核通過者,於5月14日報名截止後,將會由本中心電洽通知甄選梯次,謹請留意,謝謝。
,2021050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3370/ 3158 ,2021 ,「一鹿有你、守護相隨」,法務部調查局110年全民安全防護有獎徵答活動 ,法務部調查局110年全民安全防護有獎徵答活動,(活動名稱:「一鹿有你、守護相隨」)網路作答時間自110年9月1日0時起至9月30日24時止,採網路點選方式作答,活動網站網址為 https://www.mjibprize.tw,另訂於110年10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時於臉書「全民保FUN趣」粉絲專頁舉行線上抽獎典禮,廣邀機關、民眾參與前往按讚、留言及分享。
,2021090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8633/ 3159 ,2021 ,HakkPower2021六堆客庄星光路跑09/15 晚上8點正式開報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睽違許久的路跑活動,將於10月23日(六)正式回歸!
HakkPower2021六堆客庄星光路跑以本園區為起終點,以「漫步客庄」為發想,設計了客庄活力組(12K)、客庄健康組(5K),以園區周圍道路為路線,優質紀念品更少不了,有運動紀念衫、夜光手環、完賽獎牌、地方農特產…等,更有結合環境教育的露營活動、運動商品等加值服務喔。
報名時間從9月15日 20:00開放,請大家把握機會喲~
報名網頁:https://www.bao-ming.com/eb/index
(請進入網頁後至本活動頁面報名)
歡迎大家暗晡頭來走相逐、共下來散步
--活動資訊--
臺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並蓄的寶島,原住民語、客語、閩南語等構築臺灣多元文化的視野,卻也曾有面臨語種取代的危機。母語的消失,就如同其族群與個體之間的文化臍帶被剪斷;唯有珍視母語的價值並活化運用,才能讓族群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與情感,不斷地傳承下去。為持續讓客家語言能得以保存運用,客發中心於108年辦理「世界記憶—客語讀本暨兒童繪本出版計畫」,110年3月出版《恁久好無?安娜!》繪本,8月出版《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讀本。透過教育推廣,多管齊下,讓下一代「熟識阿姆个話」。
《恁久好無?安娜!》繪本故事從「世界記憶」的角度發想,以「現代」與「過去」交錯,從客家小孩的視角來描繪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於客家聚落因傳教而保留客家語料的故事。繪本隨書附贈客、華、日、英語配音之影音光碟,搭配簡明的文字、色彩豐富細膩的插圖,除提高孩童的學習興趣外還能夠引導語文的學習,非常適合作為客語輔助教材或親子共讀的書籍。《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大眾史學讀本,是從傳達世界上少數族群語言之特殊與人類珍貴的共同價值,以及客語推廣的角度出發,希冀透過客語史料的研究與爬梳整理或進一步的訪查,將深奧的客家語言、史料等相關專業研究成果,轉化為淺顯易懂的文字,讓一般大眾都能夠閱讀,也讓更多的人能在世界史全球視野中,瞭解客語的趣味與獨特性及客語文化保存的重要性;讓青少年有更多的機會熟悉客語文化。
這兩本書是在研究團隊、諮詢顧問及審查委員們的努力耕耘與付出下順利出版,客發中心特別邀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李毓中副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張翰璧特聘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鄭 縈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張維安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黃宣衛研究員、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游珮芸副教授及繪本插畫家曹一竹小姐參與本次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影片拍攝,共同推薦這兩本新書,客發中心將持續與各界攜手合作,使族群文化相互欣賞對話。
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
客發中心出版品行銷通路
實體店
◎國家書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9號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商學大樓
◎南天書局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3段283巷14弄14號1樓
◎唐山書店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地下室
網路書店
國家網路書店https://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店https://www.wunanbooks.com.tw/
秀威網路書店https://store.showwe.tw/
唐山官方網站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
,2021110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0726/ 3171 ,2021 ,「2021屏東縣原住民族收穫節-收穫那麼多」活動 ,11月20日(六) 9時至21時35分在屏東市千禧公園舉辦「2021屏東縣原住民族收穫節-收穫那麼多」活動,有樂舞展演、千人圍舞、音樂之夜、拿麼厲害是及等你來體驗! 請洽 087320415 轉 3814 杜小姐。
《客.觀》館訊為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首度出版的客家期刊,以《客.觀》作為本刊物名稱,有其雙層意涵,一是從臺灣與全球客家出發來看客家及其周邊族群,二則意味著打破一元化的視角,從不同觀點或角度來綜覽思索客家與非客家。館訊將由博物館與客家為主軸開展出每期的專題企劃內容,同時結合海內外之調查、研究、蒐藏、展覽、教育推廣或論壇等面向,透過觀察、報導、評析、考掘或詮釋臺灣乃至世界客家之地方文史記憶、變動的族群關係、宗親家族的故事、文化藝術風格、常民生活與文化、全球化的連結等複雜多樣、交錯變動的人事物。本刊封面「客.觀」二字,即為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所題。
本中心於2021年在組織上有了變革,朝向雙軌制,逐步進用教育研究人員,結合館內外學術專家及資源,拓展自身的客家與族群學術研究量能。《客.觀》屬科普推廣性質,兼具學術研究與博物館實踐分享,是結合客發中心內部同仁及外部專家學者、顧問組成的編輯團隊,透過學術專業的審查機制,希望持續開放更多元的研究對話與交流,深化客家知識體系。
《客.觀》(半年刊)分為「專題企劃」、「博物客家」及「好客新知」等單元,每期將呼應社會變遷及時勢潮流,訂定不同「專題企劃」單元主題,以專文/專訪、田野紀要、書評與讀者分享;而「博物客家」單元則是從觀解客家、記憶客家、展演客家及行尞客庄等面向,以調查、觀察、評析、分享或實踐等角度,解讀或書寫「博物館與客家」;「好客新知」是向讀者介紹最新展覽、出版等訊息。
首期(創刊號)「專題企劃」主題為「重返田野.文化新解」,藉由回顧1960-80年代美籍與日籍人類學者在臺灣客庄所進行的田野調查研究,探討「重返」的意義,重新檢視過去人類學者或歷史、社會學者等田野足跡,回溯重要的客家田野資料;另一方面,重返田野更是提點著我們在面對時間與空間變動的同時,應再瞭解田野地點的當代變化,透過社區調查來連結當地文化的傳統與創新,觀察社會、政治、環境的變遷的歷程。「重返田野」也提醒博物館面對訊息萬變的時代,時時刻刻秉持高的敏感度與反思能力,透過不同學門或領域(歷史學、社會學、地理學、人類學⋯)跨域合作,在全球發展或區域發展脈絡下,共創新的研究觀點或實踐方法,始能避免單一時空斷點或個別研究的盲點,尤其是以文史為本的六堆生態博物館。期許《客.觀》館訊的發行,能開啟海內外族群或客家研究更多元的詮釋與溝通。
指導單位 客家委員會
發行單位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發行地址 366003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電 話 (037)985-558
傳 真 (037)985-991
全球資訊網 thcdc.hakka.gov.tw
發 行 人 何金樑
編輯顧問 張維安、黃宣衛
行政策劃 吳德棋
當期主編 賴郁晴
責任編輯 賴郁晴
執行編輯 朱玲瑤
編輯委員 賴郁晴、馬紀政、馮建彰
張容嘉、邱秀英、朱玲瑤
劉淑如、邱詒絜、邱顯鈞
封面照片 屏東縣新埤鄉打鐵村 / 齊柏林攝影(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
ISSN 2789-4924
GPN 2011000013
定價 新臺幣120元整
展售資訊
◎ 臺灣客家文化館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好客商城
https://thcdc.hakka.gov.tw/hakkashop/
◎ 國家書店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9號
https://www.govbooks.com.tw/
◎ 五南文化廣場
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商學大樓
https://www.wunanbooks.com.tw/
◎ 南天書局
臺北市羅斯福路3段283巷14弄14號1樓
◎ 唐山書店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 地下室
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
◎ T'S書店
台中市龍井區新興路2巷2號
◎ 四分溪書房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B1
◎ 秀威網路書店
https://store.showwe.tw/
◎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twbookssite.wordpress.com/
◎ Pchome 24小時書店
https://24h.pchome.com.tw/books/store/DJAV5E
◎ 三民網路書局
https://www.sanmin.com.tw/#
◎ 金石堂網路書局
https://www.kingstone.com.tw/
◎ HyRead ebook 電子書店
https://ebook.hyread.com.tw/
(圖:第59屆六堆運動會籌備會議合影)
有大武山下小奧運之稱的六堆運動會,明(113)年3月即將在前堆麟洛登場,將舉辦近20項賽事,22日由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與主辦麟洛鄉鍾慶平鄉長、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李明宗處長、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楊瑞霞主委、吳振中鄉長、賴文一鄉長、林國順鄉長、六堆運動會曾耀群執行長等六堆各鄉區代表及陳承興、陳承興、林顯堯、古志海、陳振源等多位在地企業家及仕紳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共同討論,期許越來越多人參與及關注,並發揮六堆運動會的社會影響力和客家在地的文化認同。
客家委員會副主委周江杰表示,六堆運動會能歷時多年舉辦不輟,體現了六堆人彼此扶持團結的精神,在客委會楊長鎮主委的大力支持下,進行品牌化經營管理,邀集體育、行銷宣傳及產業等各界人士參與,致力於「組織升級、賽事升級、參與升級」,更與國際賽事項目接軌,如霹靂舞、攀岩、幼兒滑步車、馬拉松等,將傳統與創新融合,展現運動會的兼容並蓄,同時讓六堆在地的選手在培育過程中就被看見,也陪伴選手們一起成長,凝聚六堆的向心力。另外,今天更有新竹縣寶山鄉魏銘德簡任秘書、峨眉鄉及北埔鄉公所的代表慕名而來,共同觀摩六堆運動會籌備會議,為大隘三鄉運動會暖身準備。最後希望明年六堆運動會能夠越來越好,越來越熱鬧,屆時邀請所有客家鄉親及全臺灣所有好朋友一起到屏東麟洛參加第59屆六堆運動會。
(圖:六堆運動會籌備會討論各項賽事細項,左至右高市客委會楊瑞霞主委、屏東縣府李明宗處長、客委會周江杰副主委、麟洛鄉鍾慶平鄉長、六堆運動會曾耀群執行長)
六堆運動會明年即將邁入第59屆,是高屏地區的盛事活動,更是臺灣本土舉辦延續最久的運動會,每年運動會由六堆(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鋒堆)各鄉區輪流辦理,明年輪由前堆麟洛鄉主辦,客家委員會為達到中央支援、地方主導,由周江杰副主委擔任籌備委員會議召集人,並邀集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楊瑞霞主委及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李明宗處長擔任副召集人,共同透過運動賽事將客家子弟團結一起,不但能鍛鍊體魄也將傳承百年的客家精神發揚光大。
這次的籌備會議大家集思廣益,以六堆前堆麟洛(長治)為軸心來舉辦六堆運動會,期望透過在地企業共同參與,讓活動越來越有活力,藉由民間參與凝聚六堆的共識,攜手永續傳承;同時也很感謝籌備委員等民間友人於會議中率先拋磚引玉贊助鼓勵選手之相關經費,陪伴六堆子弟共同成長與茁壯,此義舉也獲得在場各企業代表的熱情響應。籌備會後由本次大會主席鍾慶平鄉長邀請麟洛鄉及長治鄉各村村長及代表會同會師同心為辦好明年六堆運動會共下打拼。相信每年六堆運動會老嫩大小共下參與,不分族群皆能對六堆的文化及地域產生認同。
2024第59屆六堆運動會 重要活動預定時刻表
序號 | 辦理時間 | 辦理地點 | 活動內容 |
1 | 2/24(六) | 麟洛國小 | 六堆勇士馬拉松 |
2 | 2/24(六) | 麟洛國小 | 客家花燈DIY彩繪創作 |
3 | 2/24(六)-2/25(日) | 麟洛國小 | 幼兒滑步車、網球 |
2/24(六)-2/25(日) | 麟洛國小 | 羽球、排球 | |
2/24(六)-2/25(日) | 麟洛鄉中華路 | 競速溜冰(公路賽) | |
4 | 3/2(六) | 前堆麟洛鄉、長治鄉 | 前堆歷史古蹟巡禮 |
5 | 3/6(三) | 六堆忠義祠 | 聖火引燃儀式 |
6 | 3/6-8 (三、四、五) | 六堆各鄉區 | 聖火傳遞遶境 |
7 | 3/9(六)-3/10(日) | 麟洛國中 | 1. 籃球、客庄遊戰、霹靂舞、攀岩、拔河 2. 傳統博弈(跌三烏、押象棋、蛤蟆蠟拐) 3. 民俗體育競賽(挑擔奉忠勇、揹穀包、摶草結、𠊎會講客話) 4. 六堆特色產業博覽會 |
3/9(六)-3/10(日) | 麟洛國小 | 田徑、大隊接力、桌球、軟網邀請賽 | |
3/9(六)-3/10(日) | 麟洛棒球場 | 慢速壘球 | |
3/9(六)-3/10(日) | 國道3橋下槌球場 | 槌球 | |
8 | 3/9(六)15:30-16:00 | 麟洛國中 | 開幕典禮 |
3/9(六)18:30-21:10 | 麟洛國中 | 選手之夜 | |
9 | 3/10(日)16:00-17:00 | 麟洛國中 | 閉幕典禮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深入發掘《淡新檔案》事件脈絡,重現客家先民的生活點滴,委託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團隊運用資訊技術提取檔案資訊,結合客家研究學者專業觀點,建置客家研究資源「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分析系統」。本系統以《淡新檔案》數位化資料為基礎,含檔案1,160餘案,共計19,200餘件,提供客家研究為主軸的多重脈絡分析,已於2020年正式上線,迄今使用達4萬餘人次。
《淡新檔案》是現今研究臺灣法制史、地方行政史、社會經濟史的珍貴史料,深具學術價值。其內容保留清乾隆41年(1776)至光緒21年(1895)的120年間,有關臺灣淡水廳、新竹縣與台北府城地區豐富的地方行政與訴訟紀錄,所在地理範圍正是臺灣桃竹苗地區客家族群的主要生活空間,從中反映客家先民的日常生活樣貌。
本次活動「淡新檔案客家研究轉化與應用工作坊」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淡新檔案》總編輯吳密察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項潔教授、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陳志豪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歷史所陳麗華副教授等,精彩講演帶領工作坊學員認識淡新檔案與客家研究的關係,及《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分析系統》多重應用系統資源、應用面之多元檢索、資料分類等資訊。
吳密察教授分享有關淡新檔案產生背景、內容與時代意義,講述淡新檔案前世今生於清代社會背景的說明,瞭解當時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的方式與政策,並帶領大家認識檔案的文字表述是符合當時制度下有其特有之意義,給予檔案有更不同且豐富的認識,更與現場互動問答激發出更多的思考。項潔教授與其團隊現場說明有關檔案數位化與客家研究,從系統建置中提取北部客家地區很重要的要素,如客家族群、人名規範、客籍、客家事件分類等,於系統建置之前須先進行一段時間檔案研究之累積,從歷史、人文觀點介入檔案,以規劃適宜進行客家研究所需要的檢索與取用資料,給予使用者能運用系統解讀更多淡新檔案中有關的客家資料。下午有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陳志豪副教授帶來分享「客家元素中人與地」,及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歷史所陳麗華副教授分享「淡新檔案中的客家故事」,提供許多系統及淡新檔案更深入的介紹。
現場與會貴賓有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陳邦畛董事長、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典藏審議委員會張秀蓉委員、邱彥貴委員、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胡斐穎組長、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馮祥勇院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高以璇助理研究員,以及現場有許多臺灣客家研究與應用有興趣者,將近80人共同參與。透過本次活動由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團隊專業說明,及現場應用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分析系統》,深入檔案脈絡與資料探勘呈現功能、淡新檔案中的客家研究資源轉化、客家元素中人與地的提取與深化應用等有更充實的體驗。
近年來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分析系統》持續推廣不遺餘力,曾多次辦理展覽及推廣活動,嘗試以各種觀點提供觀者能有不同視角,如歷史、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法律等各種面向,讓使用者更加認識淡新檔案,以發展於教育研究之運用,重新建構臺灣史及客家間之關聯與脈絡。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團隊持續進行系統建置及優化整合,提供使用者簡便運用,不僅符合檔案特性的瀏覽與檢索方式,更利於檔案潛藏客家資料之判讀與分析,並使客家研究資源多元豐富,相信對於客家研究及數位人文工具之應用將有所助益,非常歡迎有興趣者多加運用使客家研究更有能量。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1(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1/2(日)
10:30-11:00
16:00-16:30
佈展公告
臺灣客家文化館第四特展室
於111年1月6日至1月25日進行佈展,
暫停開放!
「花與花-客家看花與盤花特展」,
將於111年1月26日(三)開展,
敬請期待喔~!!!
當期展覽 Current Exhibitions:
https://reurl.cc/zMzjm7
因應山陀兒颱風來襲,屏東縣及苗栗縣政府已公告明日(10/2)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北部(臺灣客家文化館)二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客家與基督教相遇特展」展期至111年6月13日(一),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合作「想食.響時─臺灣飲食檔案特展,將於7月與大家見面。
,2022060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78345/ 3209 ,2022 ,有關本中心歲修維護作業公告 ,本中心將於111年7月5日進行歲修維護作業,歲修期間本中心南北園區部分網站(如文化資產數位網、圖書資料中心系統、南北園區志工系統…等)及電話系統將暫時停止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2070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78447/ 3210 ,2022 ,「揭開您所不知道的神秘客-雲林詔安客講客事特展」暨 「想食.饗時-臺灣飲食檔案特展」 聯合開展記者會 ,有一種「客」您可能不認識!客委會客發中心於7月15日在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揭開您所不知道的神秘客-雲林詔安客講客事特展」暨「想食‧饗時-臺灣飲食檔案特展」聯合開展記者會;現場出席貴賓有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副局長陳美蓉、苗栗縣政府副縣長鄧桂菊、雲林縣崙背鄉長李泓儀、雲林縣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崙背國小校長李秉承、詔安客語文化工作者李秉璋、客家研究學者羅肇錦、林本炫等貴賓及許多詔安客家鄉親蒞臨參與。
在「雲林詔安客講客事特展」展場中展出了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嘴獅與布袋戲,並設計活潑逗趣的「布袋戲操偶」動畫深入淺出地帶大家認識詔安客語「似閩是客」的特色;以體感互動、百年武器與拳譜等展示帶大家重溫民國61年轟動一時的電視劇「西螺七劍」中的「七嵌武術」;同步也展出不到1公分的筆雕工藝造型「開嘴獅」、近一甲子的金獅頭與詔安客庄百年民俗,內容十分精采!而由國發會檔案管理局與客委會客發中心所合作的「臺灣飲食檔案特展」,則透過國家檔案與情境式營造,讓大家認識在臺灣不同時期的民生經濟下飲食文化的變化,仿彿讓人走入時光隧道!
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表示,臺灣客語腔調「四海大平安」中的「安」,指的就是詔安客語腔,人數是臺灣目前較少,也是最讓人陌生的一個客家族群;而雲林的崙背、二崙與西螺,是臺灣詔安客家人分佈聚居最密集的區域。本次客委會客發中心首度以臺灣客家與客庄聚落村史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辦理「詔安客展」,透過「揭開神秘客」為主軸作展示規劃,展出大家較少聽到、接觸到的客語,同時呈現臺灣不同區域客家因地制宜所發展出的文化多樣性特色,也希望從「雲林詔安客」的微觀角度來探討「客底」,以及其對自身文化語言保存與傳承等議題,期讓更多民眾藉由本展及後續巡展回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來認識臺灣詔安客特色及其文化、語言保存之挑戰與反應。未來也將持續結合在地客家知識研究成果,策劃展現臺灣其他較少數客語腔調如大埔、饒平或較少被看到的客庄等多樣性特色。
由國發會檔案管理局與客委會客發中心所合作的「臺灣飲食檔案特展」,展示內容則以從戰後糧食增產與飲食節約、美援擴大飲食範圍、家常味與國宴、清涼汽水、早市與夜市到多元匯聚美食版圖等多個單元,呈現西元1945年至2000年臺灣寶島美食的發展歷程,並從國家檔案中,爬梳映照年代、具代表性的政策內容,也帶出了客家「四炆四炒」、醃漬文化等飲食文化特色。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隨著暑假的到來,臺灣客家文化館除了有「揭開您所不知道的神秘客-雲林詔安客講客事特展」、「想食‧饗時-臺灣飲食檔案特展」及「苗籽精神-山城籃球故事特展」等精彩活潑的特展之外,還有7月20日起,小朋友最喜愛的兒童館也推出五彩繽粉的梯田場景故事繪本區,館內並安排了一系列的客家夏令營,以及讓人身歷其境的3D劇場,歡迎大家前來參觀。活動詳細資訊,可至臺灣客家文化館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查詢。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108年開始每年都有舉辦暑期夏令營,結合館內展示、3D電影等體驗活動引導孩子深入認識客家,至今已累計近千位參加者。去年適逢疫情,夏令營轉為線上營隊,今年恢復辦理實體活動並首創「夜宿博物館」,報名人數在短短不到三日內迅速額滿,今年新增夜宿的活動規劃相當具有特色,新增星空營火晚會唱客語KTV以及前往插秧親近土地等多元行程。
今年暑期於7月21至24日及7月28日至31日辦理四梯次客家夏令營活動,160名的名額活動剛公告即秒殺額滿,展現本中心暑期活動的超高人氣。今年的客家夏令營以「魔法旅程-夜宿博物館」作為主題,將「推廣客語」、「文化傳承」、「環境教育推廣」三大元素融入營隊活動,讓學童們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展開兩天一夜的奇幻冒險。經由客語薪傳師以沉浸式又活潑生動的體驗教學,讓參加學童接觸客語,且結合展示內容以互動解謎的方式認識客家文化;由藝師教授學童手作竹編燈籠,傳承客家傳統技藝;學童手做擂茶食在地點心,將客家惜食文化融入環境教育。夜晚的營火晚會,由客家歌手與學童們在戶外一同歡唱客語山歌;翌日團隊前往苑裡,學童們下田插秧,化身半日農夫的付出,體會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客家精神。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客家夏令營也讓來自臺灣各地、有著不同生活背景與專長的孩子,有機會認識彼此、互相學習與交流,創造美好的暑假回憶,此次透過沉浸式體驗讓大家學習客語、開口說客語,從遊戲中認識客家,經由互動鼓勵孩子認識自我,最終建立與客家的記憶及文化認同。此次活動許多家長都很肯定,明年度將會持續舉辦夜宿博物館的夏令營,並且朝向親子也能共同參與來擴大辦理,讓更多對客家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有機會親臨感受。」
錯過今年客家夏令營的朋友們也可以關注下一檔活動,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將在中秋連假9/9-9/11舉辦「八月半遶尞」,首創客家「劇本遊戲」,將客家語言及文化融入全球流行的劇本殺遊戲模式,三套劇本不同難易度提供親子也能挑戰,預計八月底啟動報名卡位!請大家持續關注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
客家委員會近年積極推動「族群主流化」施政思維,連續三年發起「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系列活動,期促進原客合作交流,建構整體良性的互動及永續發展的族群關係。在學術研究、傳播行銷、體育健行、藝文交流等層面,表達致敬之精神,期追求原客族群和諧共榮。
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表示,全臺許多客庄多與原住民山(平)地鄉土地接壤,以致過去客家與原住民族兩族群在開墾互動的過程中,不時有誤解、對立及衝突之情事發生,並深刻影響族群思維,而觀念的偏頗更反映在文史篇章的著墨角度,形成「你的族群開發史,就是我的族群被侵略史」。對此,楊主委深感應以更誠實、謙平地的態度面對族群關係,於是自109年起發起「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系列活動,盼落實多元文化主義的理念,讓各界瞭解族群關係的意義,帶動整體社會關心少數族群語言的傳揚及文化認同。
在學術交流方面,客委會於109年委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執行「向原住民族致敬:逆寫北臺灣客家開發史」學術文化運動,建構以「原住民-客家」互為主體之史觀。目前已建置原客開發史研究平臺、辦理「逆寫北臺灣客家開發史」研討會、整備原客交界開拓碑文紀錄及大事紀、充實Story Map互動式圖文地圖及科普文章,並提供北臺灣原客鄉鎮志的原住民族書寫建議及道路、公園及人物銅像命名建議。今年已完成出版《qmul rhzyal Tayal?開山打林?逆寫北台灣客庄形成史》書籍,預計於8月6日辦理新書發表座談會及「逆寫南臺灣客家開發史計畫」諮詢會議,8月底提出《原來如此:北臺灣原客互動史文化地圖》出版規劃。
在傳播方面,為展現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客委會透過設計會徽,展現向原住民族致敬的精神,繼前(109)年結合泰雅族具有崇高意義的「祖靈之眼」(Dowriq Utux Rudan)及去(110)年呈現陳利友妹老師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作品點陣藝術,今年以布農族的織布文化,象徵原客共同編織、守護我們的家,向全國的原住民族致敬。
除此之外,客委會並以「客家山歌裡的原住民聲音」為主題,以自然、生活化場景呈現「同一片土地,同一種聲音」,製作「2022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宣傳短片,傳達原客跨族群間共榮和睦之情誼,與原客長久交流共享的音樂交融文化底蘊之作品。另,講客廣播電臺於今年度製播「有原來相會」、「原鄉Valai」、「月球檔案室」、「生活嘉年華」等4個與原住民族相關的節目,分享客家與原住民族群在生活、文化等不同面向上的差異,鼓勵大家以正向思維包容及認識彼此,期吸引更多族群聽眾喜愛及傳揚原客文化之美。
在體育交流方面,客委會賡續於今年度擴大參與層面,結合原民會、教育部體育署、內政部移民署及桃園市政府等8直轄市、縣政府共同辦理「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由地方政府於11月前舉辦預、複賽,獲得冠亞軍隊伍,晉級參加12月客委會舉辦之全國總決賽。
另外,「樟之細路」帶狀步道早期是原住民族居住地,自漢人入墾後,上演著漢人越界拓墾及原漢衝突;為讓國際愛好登山步道者看見臺灣的「樟之細路國家級綠道」,以及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之國家級綠道網絡長遠發展目標,客委會預計於12月1日至5日協助臺灣千里步道協會,辦理「2022亞洲步道大會」年會及嘉年華活動。
在藝文交流方面,規劃於年底在原客地區演出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將結合原客特色邀請原住民團體共同表演並邀請部落長老共同參與,促進原客互動及交流。
有關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系列活動,請點選網址 (https://reurl.cc/7rNA71)參閱。
客委會客發中心結合生態博物館理念,推出左堆聚落展第二檔「行尞.南岸十三庄—𠊎佇茄苳腳」特展,於111年12月24日(週六)在佳冬鄉蕭屋伙房前舉辦開展儀式,這次開展結合客發中心剛出版的《蘭陵步月》、《刀起刀落識豪傑》2本新書發表。開場表演除了以佳冬國小學生朗讀出生於佳冬、剛榮獲厄瓜多國際詩人獎的曾貴海醫師為家鄉所寫詩篇,以及左堆客家歌手顏志文老師帶來音樂演出之讀詩音樂會形式呈現外,同時還有多位佳冬鄉移墾家族的後代現身展場,共同以開箱方式展現佳冬客庄臨海記憶與生活故事,最後由佳冬文史協會理事長楊景謀帶領民眾實地走讀庄頭博物館,揭開熱鬧序幕。
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表示,庄頭就是展現六堆生態博物館的一環,左堆佳冬鄉在短短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有如此密集的歷史古蹟、詩人步道與特色民俗,「轉角遇到博物館」的想像,在佳冬客庄中尤其能夠感受到。另外,透過本次聚落展,要讓大家知道,不管是歷經清代拓墾,與乙未戰役為保衛家園所留下的聚落與軍事建築,或是1990年代起由民間發起、經過抗爭搶救的楊氏宗祠,與居民自主發起買回之張家商樓運動,其實都是為後代子孫留下的寶貴文化資產。不只是這些有形的建築,在這個庄頭所發展出的生活方式都是重要的文化資產。本次聚落展運用客家研究成果及訪談在地居民,重現臨海客庄記憶和生活紋理,轉化演繹,期望透過策展擾動,讓更多人對六堆唯一臨海客庄,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
這次發表的新書,其中《蘭陵步月─左堆蕭屋家族故事》,講述蕭家從領軍抗日、身任日官,後又與白色恐怖等臺灣重要歷史事件互有連結,透過影像與文字譜寫經緯,娓娓訴說這個深藏於五進大宅中的一篇篇動人故事。另一本《刀起刀落識豪傑-南臺灣六堆賴熊飛大刀研究》則是透過爬梳史料與器物學研究比對,進行實地訪查與口述記錄,建立相關數位資料檔案,瞭解南臺灣六堆第四任大總理賴熊飛曾使用過的武器。二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析左堆在地豐富的故事。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年7月首度在新埤鄉建功村鍾屋伙房推出第一檔「左堆聚落展-伏湧新埤頭」時,就獲得不少的在地居民和外來參觀遊客的喜愛。今天在左堆佳冬鄉推出第二檔聚落展「𠊎佇茄苳腳」策展的目的,如同開展儀式的箱子裡,裝載著滿滿在地人從以前到現在的珍貴記憶,本次也透過策展串接了過去的歷史文化與其當代的時代意義,客發中心後續也會繼續在六堆其他聚落與居民共同合作,找回並展現在地生活記憶與特色。
客委會客發中心強調,這次左堆聚落展開展,除了結合在地有故事性的伙房聚落規劃展覽、新書發表及安排親子繪本故事導謮活動外,更結合GIS資訊科技推出左堆數位走讀地圖,同時規劃主題小旅行、庄頭走讀等活動,讓民眾透過不同形式,深度認識左堆佳冬庄頭之美。現場還有在地人自發辦理的老街伙房市集,內容十分精彩。本次聚落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12年4月23日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參觀,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查詢。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專案承辦:李 萍 08-7230100 分機604
新聞聯絡:邱顯鈞 08-7230100 分機506
圖1 「行尞.南岸十三庄—𠊎佇茄苳腳」特展開展開箱合影
圖2 「行尞.南岸十三庄—𠊎佇茄苳腳」特展開展大合影
圖3 「行尞.南岸十三庄—𠊎佇茄苳腳」特展展場六堆1895戰役路線導覽,左起屏東客務處李明宗處長、客委會鍾孔炤副主委、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
圖4 「行尞.南岸十三庄—𠊎佇茄苳腳」特展開展張家商樓前合影
圖5 「行尞.南岸十三庄—𠊎佇茄苳腳」特展從伯公信仰看客庄聚落遷徙的軌跡
圖6 「行尞.南岸十三庄—𠊎佇茄苳腳」特展詩人步道前合影
,2022122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2623/ 3242 ,2023 ,6米高藍染兔出沒六堆園區菸田花海 驚艷亮相-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春節活動 初一到初七 天天都精彩 ,客委會客發中心於今(16)日舉辦「2023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春節活動」記者會,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靚靚六堆國建計畫召集人廖松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林文和、屏東縣政府處長李明宗、高雄市政府組長陳燕萍、佳冬鄉長賴文一及六堆12鄉區公所與各界代表等共同參與,預告六堆園區在今年正月初一至初七所推出之一系列精彩豐富的新春活動,包括藝文表演、客庄手作、主題展覽、「跌三烏」求伯公發財金、印福貼過好年與愛心義賣等活動,更結合了園區的菸田、花海地景,打造6米高的藍染兔裝置藝術驚艷亮相,邀請民眾闔家共下來六堆行春過新年。
(圖:六米高藍染兔出沒六堆園區菸田花海)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高屏六堆12鄉區是展現六堆生態博物館重要的一環,而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是整合、展現六堆客家的重要平臺。今年六堆園區所推出的春節系列主題活動,除了提供客家新秀歌手、藝陣與表演團隊展現才藝特色,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客家藝文外;在活動設計,也融入了六堆客家傳統工藝-剪紙、藍染;生活美學體驗-盤花、油紙傘,以及客庄過年生活民俗特色等,讓更多民眾到六堆體驗六堆客家文化。同時歡迎大家到六堆園區參加春節活動後,也可以深入到六堆客庄走春遊賞,客委會客發中心目前在六堆唯一臨海客庄-佳冬鄉,規劃有「左堆聚落展」展出, 搭配周邊密集的古蹟歷建,讓人可以深刻感受到「轉角遇到博物館」的魅力!
(圖:六堆園區春節啟動儀式合影)
客委會客發中心強調,田園地景6米高的藍染玉兔代表「兔升吉祥(tu siinˊgidˋxiongˇ)、兔來平安(tu loiˇpinˇonˊ)」的意涵,以客家傳統藍染技藝裝置藝術結合園區內菸田、花海景觀,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民眾將園區內的傘架、菸樓及花田美景,透過打卡拍照捕捉入鏡。另外,在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安排適合闔家觀賞的精彩藝文表演,包括熱鬧應景的龍獅舞陣、女子八家將、公揹婆、布馬陣、武術特技等藝陣,還有深受大家喜愛的金曲美聲客家歌手、活潑逗趣的兒童偶戲與YOYO家族…等節目演出;在客庄手作體驗也規劃了疊盤花、剪紙、植物拓染、檳榔扇與紙傘彩繪;另結合屬於六堆客家獨特的年節趣味遊戲「跌三烏」,可向六堆園區開基伯公求「限量發財金」,讓參與民眾增添喜氣,好運一整年。
(圖:六堆園區春節期間推出各式體驗活動,為民眾體驗跌三烏)
另外,今年特別結合六堆客庄五福紙「福」、「祿」、「壽」意象,製作了精美限量的紅包袋,民眾過年前至園區拍照打卡即可至遊客服務中心兌換,1月22日至26日大年初一至初五期間可憑紅包袋內的憑證參加抽獎,將有機會抽中千元美食抵用券。為了響應公益,也安排愛心義賣童玩戳戳樂,活動結束,會把春節期間義賣所得全數捐給社福機構。
2023六堆春節活動,大年初一至初七,天天都精彩!歡迎全國鄉親朋友春節連假一起到屏東六堆行春,體驗最富客家年味的春節!活動期間還推出「走春抽電動機車」活動,民眾於春節期間來園區與「藍染兔花海地景」合照打卡,或是參與客庄手作體驗、參加愛心公益義賣,或於園區展場觀展拍照打卡,皆可獲得抽獎券,獎項將於1月28日公開抽出,歡迎大家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過新年。更多詳細活動內容,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網及活動粉絲專頁查詢。
,2023011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4449/ 3256 ,2023 ,112年好客劇場兒童節童樂活動 ,好客劇場兒童節活動
一年一度的兒童節來啦!好客劇場童樂會
就算不是細人仔也能同樂!
(細人仔se nginˇ eˋ ,小孩子)
除了現場推出好客劇場限量歡樂套票,
線上留言也能參加抽獎拿好禮,
4/1至4/5好客劇場童樂會,陪你快樂過連假!
🎥 劇場場次:9:30、10:30、11:30、14:00、15:00、16:00
☎ 團體(20人以上)預約專線 :(037)985558 #609、606 (連假期間#737)
,2023032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7840/ 3258 ,2023 ,【共下坐車.行尞客家】計程車共乘服務 ,
計程車共乘服務啟動!搭乘有好禮!
即日起,憑計程車共乘型錄凡蓋滿3個指定戳章
即可至臺灣客家文化館4號服務台,兌換精美馬克杯1個,限量35個,送完為止(花色隨機贈送)
,2023032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7997/ 3259 ,2023 ,臺灣客家文化館園區-圖資中心走道修繕公告 ,
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預定於112年4月10日起至6月30日止,於戶外停車場至圖資中心走道及樓梯將進行維修封閉,屆時請遊客從入口廣場方向進入園區參觀,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召募對象:
1.年滿18歲以上、65歲以下,儀容端正,口齒清晰,表達能力佳,具主動、奉獻、負責及服務熱忱,對客家歷史文化有
興趣並能信守服務職志,且有志參與本中心各項服務工作。
2.已取得志工基礎教育訓練證書者,能配合本中心培訓課程及輪值安排且服務期間至少能持續一年。
▲服務內容:
1.協助園區團體導覽、環境介紹、常設展及特展解說…等。
2.協助參觀民眾處理各種狀況,如解答民眾諮詢、引導參觀方向、電話接聽等。
3.支援園區各項活動之人力需求。
4.樂於接觸人群,願與其他志工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服務時間:
1.本園區營運時間為週一至週日(週二休園) 09:00至17:00;
值勤時間分為上午班09:00至12:00、下午班13:00至17:00。
志工應於值勤時間前10分鐘完成簽到及交接。
2.每季值勤次數至少6次,1年值勤至少72小時以上。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2年5月10日止。
▲報名方式:
1.統一採書面報名,報名簡章及報名表請至本中心網站下載或親至本園區遊客服務中心服務台領取報名表。
2.繳交報名資料前,務必取得志工基礎教育訓練課程證書。請先行至臺北e大免費上課,課程名稱:
【志願服務】志工基礎教育訓練(6小時版)取得證書。
3.網址:http://elearning.taipei/mpage/,選課及取得研習證明操作步驟請自行參閱臺北e大網站-新手上路 。
4.繳交資料:(1)報名表(2)志工基礎教育訓練課程證書或「志願服務紀錄冊」影本(請浮貼於證書黏貼頁)(3)同意書
5.請於收件人處填妥「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文化推廣組收(志工召募)」,郵寄或親送至(912)屏東縣內埔鄉
建興村信義路588號(遊客服務中心服務台)
6. 對報名相關事宜有任何問題請洽:(08)7230100分機930或931
客委會客發中心自111年2月推動六堆無形文化資產的登錄與保存維護,除了盤點具文資身分的文化資產外,也對具有潛力的無形文化資產項目進行可行性評估,協助籌組在地文化保存團體,輔導進行文化資產的提報。活動現場邀請了屏科大曾純純教授、陽明交大羅烈師副教授、臺北藝術大學黃貞燕副教授、臺灣藝術大學邱彥貴助理教授、龍肚國小張二文校長、具無形文化資產推動經驗的洪瑩發研究員及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宋廷棟董事長等人共同與會,與在地民眾共同探討客家文化資產相關議題。
(圖:六堆客家文化資產工作坊與會人員合影)
為了讓民眾對文化資產有更深入的認識,客發中心於3月25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會議廳辦理客家文化資產工作坊,以「文化資產與地方社會」為主題,安排有演講及綜合座談。學者精彩的講座包含「六堆墓葬資源的研究與保存芻議」;「北臺灣客家文化資產與保存維護之個案觀察」;「民間傳統與當代社會:生態博物館與無形文化遺產的透視」;「美濃文化資產保存的現況與願景」等,一連串的分享與對談方式共同思索六堆文化資產的走向及發展。
(圖:六堆客家文化資產工作坊屏科大曾純純教授講解六堆墓葬資源的研究與保存芻議)
客發中心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強調對文化資產的認識、探索及學習,藉此保存及推廣六堆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去(111)年迄今,本中心已辦理過5場文資保存地方說明會、2場六堆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培力工作坊及1場六堆客家文化資產工作坊,並協助「六根庄作福拜新丁新枝」(保存團體:佳冬千山公侯宮)、「六堆掛紙」(保存團體:祭祀公業林瑞源)等2項無形文化資產,目前在準備客家盤花的作業。希望從在地民眾到地方社團,進而到機關,從認識六堆文化資產,進而理解文化資產的價值及意義,增進對地方社會及客家文化的認同。
(圖:六堆客家文化資產工作坊陽明交大羅烈師副教授講解北臺灣客家文化資產與保存維護之個案觀察)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生態博物館裡面最重要的還是「人」,共下分享以前的人,現在的人,甚至未來的人對六堆集體共同的記憶,六堆的生命力量就在一代代傳承中,隨著共同講述的記憶而越來越深厚積累。生態博物館除了客發中心的館務人員從事文化資產保存跟生態博物館的推動,也希望所有六堆人共同參與,不論客庄的人是什麼樣的背景,來自六堆的哪裡,大家共下做,每件事情用心參與,大家都是生態博物館的館務人員,都是文化資產保存的實踐者。何主任特別感謝高屏二縣市文化專業、客家事務主責人員多年的協助與支持,未來大家繼續一起努力,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六堆的文化資產,透過教育推廣、鼓勵六堆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保存及維護,並用行讀客庄、展示客庄讓更多人認識六堆。
,2023032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7856/ 3317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公告】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 「山路彎彎」、「如膠似漆.留聲客音」、「遶山樂」 108年3月22日聯合開展記者會 ,臺三線,是條北臺灣人文、歷史、物產豐碩的公路,是許多客家人構築共同記憶的大道,也曾是活躍於全球貿易市場的世界工廠,它串連了17個鄉鎮市區,全長約150公里,是全臺客庄密度最高的跨縣市客家廊道。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呈現臺三線上客家庄(桃、竹、苗、臺中)沿途豐富的人文風情,並展示昔日拓墾歷史、山林產業之興起與變遷及今日的風華再現,特於108年3月22日至109年2月10日,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一特展室舉辦「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特展」。
走進「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特展」,彷彿見到客家先人拓墾時光之縮影,早期「內山經濟」的開墾源流歷歷在目,最後亦將看到滿載著傳承的青春洄游持續綿延。入口意象以「臺三線文化地圖」呈現昔日拓墾產業、信仰之古道,以及與現今臺三線重疊的發展脈絡;順著「山路彎彎」的步道造景進入「披荊斬棘,以啟山林」區,藉由「逢山必有客」、「拓墾領袖」及「聚庄成鎮」,介紹臺三線上的山林拓墾、客庄聚落發展與信仰文化。而「開山打林,耕田耕埔」區,則採用「鋸」、「焗」、「摘」及「拈」等客語從事勞務的動詞,分類探究林業、編織、樟腦、香茅、山茶、桑蠶及油桐等山林經濟產業。「彎彎斡斡」區,則以臺三線上的綿延老路,呈現「樟之細路(Raknus Selu Trail)」及「古道修復」的推動發展。最後透過「創客再生.青春洄游」,以「遊」、「食」、「轉」,呈現臺三線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文化底蘊、多元的悠遊選擇及「後生返鄉」作創客現況。
此特展大量運用本中心實體及數位典藏品,並設置多款情境造景,包含樸實懷舊的「竹編鋪」、「樟腦香茅鋪」、「茶鋪」及「藥鋪」,踏入展區便可嗅到茶葉、艾草、大風草等等客家常見民族植物的清香;穿越店鋪造景區後,可步行一段桐花小徑,感受桐花紛飛的唯美氛圍,在小徑的那一頭映入眼簾的是展現舊時人情味的「奉茶亭」;亦可透過行動載具掃描展牆上「鋸、焗、摘、拈、接」等動詞之客音QRCODE,聽取由客籍詩人、本中心同仁及志工協助錄音的客話音檔,滿足觀展民眾在視覺、嗅覺與聽覺上的體驗。最後「創客再生.青春洄游」單元的「共下來唱山歌」互動專區,可以選取客家山歌音檔,從聽專人演唱、模擬學習及親聲錄製等步驟,感受老山歌、山歌仔及平板等三種腔調唱法,音檔亦可留存中心成為客家文化資產,持續落實客語之保存與傳承。
此外,今天在臺灣客家文化館斜坡廣場同步開幕的有「如膠似漆.留聲客音—蟲膠與黑膠唱片展」,本展係以本中心典藏之蟲膠黑膠唱片、表演樂器為主題,將介紹日治時期客籍藝師及樂師至日本錄音的發展史,因而此次展覽亦特別向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申請數位音檔借展,包含何阿文、蘇萬松等客籍歌手演唱之鼓吹樂、採茶戲、新式採茶、改良採茶、勸世歌等47首,希冀藉由此展,讓民眾認識有別於現今錄製技術、音樂播放之方式外,瞭解客家音樂於上世紀初在臺灣音樂史上的領頭地位與風潮。另,「遶山樂-苗栗人文生態休閒聯盟特展」,係邀請本中心策略聯盟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苗栗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國立聯合大學共同合作,因聯盟機關轄下範圍皆位於山區,將配合「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特展」主軸,以文創品展、小農市集等方式,創意行銷臺三線的山中美景,期透過不同領域結盟之資源合作,延伸展示能量,鼓勵民眾觀展後前往臺三線,來趟客庄踏訪輕旅行。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主任表示,「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特展」除展出本中心的館、典藏品外,尚經由臺三線上沿途林業相關單位協助,借給珍貴的歷史物件增添本展豐富度,例如蠶絲製品、蠶箔模型、樟腦油桶、炒茶板、樹木丈量輪尺等早期文物外,亦可見到一套包含大板鋸、大剖鋸、鶴嘴、五齒鋸、鋒子及斧的完整伐木用具。此外,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本中心策略聯盟的單位共創「遶山樂—苗栗人文生態休閒聯盟特展」,讓不同單位間的資源能夠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匯集呈現。同時期待大家來發現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之美外,也能秉持浪漫懷舊心情前往觀賞、聆聽「如膠似漆.留聲客音—蟲膠與黑膠唱片展」,一起分享傳統客家樂聲。相關展覽詳情請參閱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網站:http://thcc.hakka.gov.tw/及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展覽時間:108年3月22日(五)起 9:00-17:00(週二休館)
展覽地點: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特展」/第一特展室
「如膠似漆.留聲客音」—蟲膠與黑膠唱片展/第五特展室右前方廣場
「遶山樂—苗栗人文生態休閒聯盟特展」/好客美食市集區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了推動客家文化向下扎根,持續開發以客庄節慶活動或客庄生活工藝為主題的客家文化繪本,今(108)年再度推出《六堆奇航蓋生趣 (goi senˊ qi)》繪本,取材六堆園區「行尞‧靚靚六堆」常設展及六堆庄故事,希望藉由繪本深入淺出的文字敘述,讓兒童於閱讀與遊戲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六堆歷史文化與客庄生活 (hagˋ zongˊ senˊ fad)。隨書附贈客、華、英、日四種語言之動畫光碟,讓更多小朋友及外國遊客能多多認識六堆三百年的歷史文化。
《六堆奇航蓋生趣》繪本故事內容取材自「行尞‧靚靚六堆 (hangˇ liau‧ jiangˊ jiangˊ liugˋ duiˊ)」常設展及六堆庄故事,以源於高樹大路關的園區人氣吉祥物「大獅兄 (tai siiˊ hiungˊ)」為主角,「大獅兄」在夢境裡搭乘「飛行船」穿越時空,重返三百多年前的六堆客庒初墾的年代,為了追尋更美好的生活,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黑水溝…歷經千辛萬苦,一路上披荊斬棘,終於獲得安定的生活。
客發中心特別選定6月17日(星期一)上午10點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常設館舉辦《六堆奇航蓋生趣》繪本新書發表會,邀請親子讀者共同來參加。當天搭配現場說故事及有獎徵答,參加的親子有機會免費獲得新出版的繪本或可愛的文創小禮物。另民眾如欲購買本次出版繪本,可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或至國家書局及五楠書局相關通路購買。
謹訂於 108年6月17日 (一) 早上 10:00
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常設館
舉辦「六堆奇航蓋生趣」繪本新書發表會
活動流程:
10:00-10:10 主持人開場,客家大獅兄、小獅妹人偶帶動唱
10:10-10:17 開場舞蹈表演
10:17-10:20 介紹貴賓
10:20-10:25 長官致詞
10:25-10:30 啟動儀式
10:30-10:35 媒體採訪
10:35-10:50 說故事時間
10:50-11:00 有獎徵答
【一起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跑步吧!】
★活動日期:2019/11/17 (日),前一日(11/6)18點至20點加價購食福宴。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報名日期:108年5月17日(星期五)晚上8點起至6月30日(星期日)止。
★本次路跑共有42公里全程馬拉松、22公里超半程馬拉松、11公里休閒組、5公里迷你馬拉松!
★凡搶先完成報名並完成繳費加贈伴手禮!
★團體報名單位(限一次統一報名者),30人以上將提供選手休息區帳篷1頂供報名團體使用喔!
★還有!還有!2019屏東馬拉松還有族群意象變裝趴比賽!★
A.原民風:以原民族群題材變裝秀主題
B.客家風:以六堆客家題材變裝秀主題
C.陸戰風:以陸戰雄風題材變裝秀主題
獎勵辦法:由沿途授權攝影師票選,各組得票數最高前五名退還個人報名費及致贈優勝獎品一份。
這麼精彩的屏東馬拉松,就等你來報名!
【演出日期】108 年 7 月(三場) – 8月(三場) 暑假期間。
【演出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演出場次】
場次1:108年7月6日(六) :下午2點 ~ 3點
場次2:108年7月6日(六) :下午4點 ~ 5點
場次3:108年7月7日(日) :上午10點30分 ~ 11點30點
場次4:108年8月24日(六) :下午2點 ~ 3點
場次5:108年8月24日(六) :下午4點 ~ 5點
場次6:108年8月25日(日) :上午10點30分 ~ 11點30點
★售票演出★
※每場限量106組超值「親子好尞套票」,每組特惠價150元(總價350元),
每組含:人偶劇票2張、親子DIY體驗材料1份、紀念版大獅兄家族酷卡1套、
轉盤抽寶物1次)。
※每場演出當日上午09:00開放現場售票(售完為止)。
※售票地點:4號服務台、旋轉樓梯入口處(斜坡廣場處)。
※演出地點:好客劇場(憑票根加購20元可看3D劇場)
★早鳥預購方案★
※6月5日(三)起至6月25日(二) 開放預購,每組特惠價150元,
購票及匯款成功,另外加送「限量大獅兄布偶1只 & 精緻麻布手提袋1只」,
每場限量50組。
6月5日 (三) 10:00 開放預購
【報名網址】https://bit.ly/2XmJdcO
★ 相關活動報名【洽詢專線】 037-985558分機606、609 (臺灣客家文化館)
★ 每日下午16:00後由工作人員回覆當日匯款成功民眾
★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 臺灣客家文化館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
111年度國中會考前夕,客委員客發中心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推出「文青雁行-六堆文教與三進士特展」。本特展以「六堆文人」為主題,透過插畫家的趣味插圖、互動多媒體、文物展品等元素,呈現今昔文青相遇的想像,帶領觀眾深入淺出的探索六堆地區文風鼎盛的文化背景,並介紹六堆客家的三位進士─黃驤雲、張維垣、江昶榮熱心公益與推廣文教的積極作為。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此次展覽配合著六堆園區靚靚六堆常設展更新內容,同時感謝客家先賢投入公眾事務,如修建忠義祠、義民廟、修築堤防等,或是春風化雨的興學與資助學子們,這份精神深深影響著六堆及南北客家直到今日,深感欽佩。此次三進士後代的家屬捐贈文物及共同參與客家研究工作,才有今天這樣貫穿古今文青報效家國的故事,也為六堆客家勾勒出更完整的歷史軌跡。
清領時期在臺灣考取舉人及進士非常的不容易,要橫渡臺灣海峽抵達福建及北京參加考試,考取舉人的客籍則有33位,其中六堆地區的舉人就有21位,而全臺客籍進士就有4名,其中六堆地區則占了3位,分別是黃驤雲、張維垣、江昶榮,可見六堆地區文人輩出。客家人重視耕讀傳家,不僅是對科舉文化的重視,更代表其對文字的珍視、知識的崇敬;因此在六堆地區伙房時常看到與「耕」、「讀」相關的門楣和棟對,同時六堆還擁有全臺灣唯一專祀韓愈的昌黎祠、保有敬字風俗文化等。直至今日,六堆地區仍持續重視教育與文化傳承,包含各類型的文教組織、豐富多樣的文化刊物、文化教育的活動慶典等。
客發中心表示,為了響應國際博物館日,5月22日也將舉辦「HAKKA嬉遊‧好客來尞」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並且呼應今年度的主題「博物館的力量」,結合在地社團共同展現博物館的精神與力量,教導民眾體驗藍染、檳榔扇等,相關報名資訊可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查詢;六堆園區樂於接待來六堆遊玩、體驗的遊客,更加希望遊客能夠常來客庄坐尞認識客家文化。除此之外,5月18至22日至常設展館(常設展、老照片展及三進士展)、六堆運動特展參觀打卡按讚留言並分享,可到遊客服務中心兌換小禮,相關資訊可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團查詢。
~全國8縣市聯合~‼️開放免費報名‼️
桃園、新竹、苗栗、南投
臺南、高雄、屏東、花蓮
$總獎金逾83萬8000元$
號召全國好手共下來競技!
※活動官網>>https://reurl.cc/OVoYYr
※更多詳請>>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活動臉書
有關官方網站系統將於5/3日(星期三)中午12時至14時30分進行更新作業,於更新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為讓各界更了解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招商場域及環境,本中心將舉辦招商說明會,歡迎廠商踴躍參加!
會議時間: :109年10月21日(三)下午2時整
會議地點: 本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大樓3樓中會議室
聯絡人:曾小姐/電話:08-7230100#504/信箱:thcc5020@mail.hakka.gov.tw
相關資訊可上本中心官網招標公告查詢: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ct?xItem=16286&ctNode=1684&mp=1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敬啟
,2020101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39637/ 3103 ,2020 ,【六堆園區活動】淺談生態攝影 ,翕相【hibˋ xiong】
照過來! 照過來!
超夯的生態講座又來啦~~
遽遽【giagˋ】(趕快)手刀來報名生態講座囉!!
六堆園區生態環境經努力復育後,
除了常見到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黃鸝」外,
近期也常看到鳳頭蒼鷹、大冠鷲等猛禽出沒,
為拍下園區動人的生態寫真,
留下美好的回憶照片。
今年園區第一場生態講座,
特別邀請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曹家銘老師進行生態攝影教學,
曾獲104年壽山印象攝影比賽優選及佳作、
104年永安濕地攝影比賽自然生態組第一名
本次生態攝影技術講座適合初學者學習,歡迎初學者報名參加,
欲報名學員請自備具拍照功能的手機、數位相機或單眼相機。
歡迎大家共下來參加,活動訊息如下:
※主講人:曹家銘老師
※時間:109年9月19日(六)下午14時至17時
※報到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中心2樓 六堆會議廳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
(考量戶外課程安全,12歲以下孩童需由家長陪同參加)
※報名費用:新臺幣100元(含保險、餐盒與講義資料)
(12歲以下孩童免費,陪同家長一人100元)
※報名網址(採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XVravsTxaTjLL7DN8
於收到報名成功電子郵件後,請於3天內匯款至指定帳號。
※洽詢電話:08-7230100分機206、207 洪研究員
#本次生態講座將提供環境教育時數
#共下來聽講
#翕相【hibˋ xiong】蓋生趣【senˊ qi】
活動目的
為加強全國民眾對文物保存維護的認識,避免文物因髒汙、毀損即丟棄,讓該具歷史價值、意義之文物妥善保存,延續其故事性,將於109年9月27日(日)及10月17日(六)分別辦理2場次文物維護推廣教育活動。
課程內容:
◆第一場次(109年9月27日):紙質類文物劣化認識及基本整飭。
◆第二場次(109年10月17日):織品類文物劣化認識及基本整飭。
課程地點: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第四特展室
課程名額:20人,額滿為止,保留備取名額若干,於活動前三天通知錄取與否
免費報名參加,若為國小學童須家長陪同。
報名網址:
109年9月27日(日)https://reurl.cc/8njpqj
109年10月17日(六)https://reurl.cc/VXL11A
備註:
1.本次活動不提供交通接送、住宿。
2.疫情期間,請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定,主辦單位將有權取消未遵守防疫者之參加資格。
3.如遇颱風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課程取消或延期,將另行通知。本單位享有活動最終解釋權。
,202009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39675/ 3201 ,2022 ,讓交織的性別故事現身-性別平等作品徵件 ,111年9月3、4日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活動照常舉行,如屏東縣政府公告停班停課,將取消辦理。
2021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靚靚六堆客家劇場】
自4月3日起每月演出1場大獅兄家族劇團親子人偶劇
《『六堆桃花源』熱情登場》
300年前,一群客家人輕裝便旅,為了找尋一片新沃土,不畏風浪、辛勞,輾轉來到大武山下的屏東平原〜
看他們不畏艱鉅群立合作、自給自足農耕種稻、創建埤圳的智慧
以及與各族互動磨合到共存共榮,進而形成「六堆」客家獨特的生活文化風貌…
大家快跟著大獅兄家族,來六堆尋覓桃花源~~~
【劇場演出資訊】
◆首演日期:110年4月3日(星期六)
◆首演時間:14:30-15:10(開放入場14:00-14:30)
◆購票方式
(1)網路售票:報名網頁
(2)現場售票:演出當日上午9:00至下午14:00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開放現場購票。
!!自110年5月起每月第二個星期日,演出《六堆桃花源》親子人偶劇,還有許多大獅兄家族系列活動與驚喜喔!請隨時關注六堆園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 歡迎大朋友小朋友,共下來尞喔 ‼‼‼
🌟小提醒:因應防疫措施,入園請記得戴口罩並測量體溫哦😷😷😷
🌟園區入口處需先完成實名制登記才能入園歐~
,2021031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49778/ 3129 ,2021 ,六堆園區-大獅兄6月份人偶相關活動取消公告 ,
重要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6月份兩場活動暫停舉辦。
原已訂票者請耐心等候工作人員聯繫退票事宜
如有最新消息將另外公告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大家口罩戴好,勤洗手消毒
#防疫優先 #口罩戴好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2021051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3489/ 3130 ,2021 ,《六堆三百紀念大會延後辦理》 ,6/19共下升六堆旗彰顯團結共同抗疫
為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提升疫情警戒標準第二級規範,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奉主任委員楊長鎮指示,於今(14)日邀集高屏縣市政府及六堆地區十二鄉區首長共同研商「六堆300年慶典系列活動」因應疫情調整措施,雖原定6月19日辦理的紀念大會將延期辦理,當日六堆十二鄉區仍將同步升起「六堆三百紀念會旗」,寫下三百年來第一次的歷史,除了展現六堆團結忠義的傳統,更要展現與全國人民共同相挺抗疫的精神。
鍾孔炤副主委指出,三百年前,六堆先民在農曆五月初十立旗誓師,三百年後適逢今年6月19日,因此,原預計於6月18日到20日辦理六堆三百紀念大會系列活動,地方反應也非常踴躍。但為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經會議討論,已決定活動延後至11月辦理。
鍾副主委強調,雖然紀念大會延後舉行,但6月19日當週,十二鄉區已經同意共同升起「六堆300紀念會旗」。
19日當天,客家委員會楊長鎮主委將偕同縣市政府與鄉區長,一同至象徵六堆精神的忠義祠上香祭拜忠勇公及六堆先賢,並敬獻代表六堆傳統的盤花,表達對六堆先賢的緬懷與敬意,也祈求台灣平安順利。隨後,一行將至六堆紀念公園舉辦簡易的開工儀式,透過這樣的行程,除了象徵為年底紀念大會暖身,同時也希望在三百年的此刻,與地方共同創造出,六堆永續傳承下去的共同記憶。
,2021051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3505/ 3173 ,2021 ,110年11月6日(六)至11月7日(日) FUN客有藝思(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1/6(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11/7(日)
10:30-11:00
16:00-16:30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配合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發布漏洞/資安漏洞警訊,Windows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存在多個安全漏洞,故於11/11 中午12點至1點30分進行windows update及重新啟動更新作業,於更新時間內本中心系統將暫時提供服務,如有不便,敬請見諒,謝謝。
,2021111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1007/ 3176 ,2021 ,【中心公告】110年11月23日年度歲修公告 ,臺灣客家文化館於110年11月23日星期二(整天0830~1730)台電歲修停電,
同時辦理臺灣客家文化館設備歲修相關事宜,
屆時全面暫停供電,造成不便請見諒。
勞動事件
工地篇
加班篇
餐廳篇
完整版
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
不錯的選擇篇
商業事件審理法
商業事件專區:https://www.judicial.gov.tw/tw/lp-1685-1.html
111年3月24日(四) 屏東救國團青年節系列活動噴泉廣場全日暫停開放
,202203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70345/ 3203 ,2022 ,111年4月2日(六)至4月5日(二) FUN客有藝思(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4/2(六)
10:30-11:00
16:00-16:30
4/3(日)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4/4(一)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4/5(二)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每當秋收的季節,就令人想放肆靈魂吟遊,走過銅鑼鄉村小鎮裡,發現山林裡有間綠建築,以客家「與大地 #自然共存」及「敬天惜物」精神理念,並保存客庄人生活歷史與文化,想知道客庄生活有趣在哪裡嗎?就讓我們跟著小旅行至 #銅鑼小鎮 與 #臺灣客家文化館 探索體驗吧!
▍來去遶尞
https://tongluo.pse.is/4fp7ym
走進銅鑼生活場景,靈魂已吟遊在山城旬味裏,遶,近似銅鑼灣人步伐,尞,一不小心陷進花田與流水的夢裡。
▍▎銅鑼客庄遶尞趣 。 一日慢旅 ▎▍
銅鑼歲時記 ✕ 臺灣客家文化館
▍旬味時光
【0930-1300】 小鎮慢慢遶
生活旬味| 步旅銅鑼日常
田洋風光| 簇擁杭菊花田
銅鑼片羽| 挽起褲管跳下洗衫坑
客食饗宴| 跟著鄉人吃!
【1300-1600】 來尞 博物館
國家級導覽|「承蒙客家」常設展
「苗籽精神」特展
「想食.饗時」特展
動手玩文化| 3D劇場 ✕ 絹印手作
▍遶尞好日
場次一 10月1日
場次二 10月2日
▍旅人限額
鄉人帶路,每梯次僅收20人
▲ 旅人獨享
持活動手冊至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行尞
指導 客家委員會 Hakka Affairs Council
主辦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臺灣客家文化館
▍來去遶尞
https://tongluo.pse.is/4fp7ym
「六堆」為臺灣南部獨有的客家人文風景,六堆的歷史形成從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作為開端,除了歷史悠久外,區域範圍更橫跨高雄與屏東兩大縣市之淺山、平原與臨海地區,各自形成具不同文化樣貌的社群,展現於各項文化表現內容上,如民俗、傳統工藝、傳統表演藝術等。然而六堆在長時間的發展下,客家文化的底蘊也隨之產生,但面對臺灣現行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架構下,六堆地區關於無形文化資產的討論空間,與所擁有的豐富文化內容不成比例。也因此,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委託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舉辦本次工作坊,先從無形文化資產的概念與進路著手,期望帶起更多相關討論與省思風潮,進而能思索未來的行動方針與計畫,也藉此凝聚在地對於文化資產的關 懷及認同。
客家與故宮典藏文獻文物的跨時空對話在「臺灣意象」展!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客委會客發中心、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及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策劃的「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巡展,於111年9月21日在臺灣客家文化館開展。由故宮院長吳密察、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司法院大法官黃虹霞、體育大學校長邱炳坤、臺大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臺灣博物館副館長黃秀、中研院臺史所兼任研究員翁佳音、民族所研究員黃宣衛、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及中油探採部執行長吳偉智等共同出席,開展儀式以臺灣地圖開展後蛻變成美麗的蝴蝶,象徵臺灣具有豐富的文化與生態多樣性,也帶出本展「地圖臺灣」與「物產臺灣」兩大主題,將故宮與臺灣各大博物館及研究機構典藏的文獻文物,藉由數位展的形式,展現不同時期人們探索島嶼臺灣的過程與臺灣的風土特色。
(圖:客委會楊長鎮主委與故宮吳密察院長互贈信物)
(圖:臺灣意象 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開展儀式,由客委會楊長鎮主委及故宮吳密察院長於張開的蝴蝶翅膀上簽名,象徵-攜手故宮尋HAKKA,也呼應臺灣是具有豐富的文化與生態多樣性)
(圖:客委會楊長鎮主委與故宮吳密察院長互贈信物)
故宮院長吳密察表示,本展以「臺灣意象」為主體,集結臺灣各大博物館與研究機構的藏品,展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臺灣風土人情。「臺灣意象」為一個系列性的展覽,本次展覽以「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為主題,透過這些帝國所製作的地圖、所特別舉出的物產,以「帝國的凝視」、「在地的動能」兩條不同軸線的歷史進程,來探索臺灣。第一個軸線是「帝國的凝視」,從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大清帝國到大日本帝國,它們是如何從帝國治理的角度來理解臺灣的地理和風土;第二條軸線是「在地的動能」,居住於臺灣的人們,在歷經不同帝國的統治後,逐漸形成臺灣人自己的共同意識,發展出論述與描述自己的方式。
(圖:翁佳音老師(左)為現場民眾導覽臺灣意象 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展內容,聆聽者(中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苗栗縣鄧桂菊副縣長、客傳會陳邦畛董事長))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意象」展,展現臺灣多元文化樣貌,這次首度與客家攜手合作,從故宮典藏文獻文物中爬梳、探尋與詮釋客家;本次巡展到臺灣客家文化館,在展示中也有許多與客家相關的內容與觀點,包括從故宮典藏的「乾隆臺灣輿圖」,特別選出25個點位,結合數位與互動觀察形式,帶大家探索客庄的古今風貌;也運用AR擴增實境多媒體技術,設計了「幻境之窗」再造歷史場景互動體驗,從《淡新檔案》古地圖,重現位於臺灣客庄最古老的油井-出磺坑油礦文化景觀歷史現場;透過日治時期「兒童年鑑」,帶大家跟著小火車看當時臺灣及客庄中的重要物產,包括茶與樟腦。除了數位動態展件外,本展也透過故宮清代宮中檔奏摺、康熙六十年的下淡水社契字等文獻,呈現南臺灣客庄雙冬早稻於開墾、經貿與族群互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圖:臺灣意象 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展入館畫面(講解者林開世館長)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非常感謝林開世館長及翁佳音老師現場精彩的導覽。「臺灣意象」展呈現數位新媒體與互動手法,展現具知識性、互動性與觀賞性的數位文物展件,讓文物、文獻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讓大小朋友可以深入淺出、趣味性探索的方式來認識臺灣及客家族群在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同時也見證各博物館與客家共同展現的成果。展覽期間自即日起至112年5月31日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參觀。活動相關資訊請至臺灣客家文化館粉絲頁(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查詢。
(圖:民眾參觀展區兒童年鑑以互動小火車認識日治臺灣物產分布(左講解者為中油吳偉智執行長))
(圖:民眾體驗臺灣意象展以淡新檔案出磺坑油礦區古地圖結合AR互動擴增實境技術再現油礦產業文化景觀歷史場景)
為彰顯六堆運動會多元共榮的核心精神,並吸引更多後生、多元族群參與,2023第58屆六堆運動會於112年2月25-26日、112年3月11-12日舉辦霹靂舞、客庄遊戰、攀岩、民宿體育、籃球、羽球等18項競賽。
誠摯現籍居住在六堆各鄉區的民眾或各縣市客家專責單位組隊參賽。
詳情可至活動官網https://reurl.cc/bGV90o
< 桃蛙源記 >
小黑蒙是否能順利帶領大家,躲避牛蛙的危害,找到新的桃蛙源?
歡迎來好客劇場感受全新3D影片的精彩炫目,以及杜比全景聲音效,給您彷彿身歷其境的聽覺效果!
上午播放時段 09:30 、 10:30 、 11:30
下午播放時段 14:00 、 15:00 、 16:00
票價: 票價詳情請見劇場資訊
,2022122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2835/ 3578 ,2022 ,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劇場年節3D強檔上映 –<神影之龍>劇情搶先看 ,< 神影之龍>
一年一度的祥龍點睛典禮即將在伯公廟前舉行,但阿公辛苦多日作的糊龍,卻意外被阿福與喜妹嬉鬧玩耍下弄壞了。
喜妹因為被阿公責備,生氣之下跑到庄外的伯公廟躲了起來。巧遇到頑皮的哈古,假扮成龍貓伯公要騙喜妹口袋裡的柿餅吃,不料卻把喜妹嚇昏了….
一場人與土地守護神及伯公神祇相遇的奇妙故事就此展開!
歡迎來好客劇場感受全新3D影片的精彩炫目,以及杜比全景聲音效,給您彷彿身歷其境的聽覺效果!
上午播放時段 09:30 、 10:30 、 11:30
下午播放時段 14:00 、 15:00 、 16:00
票價: 票價詳情請見劇場資訊
,2022122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2838/ 3574 ,2022 ,六堆野餐採菜趣 體驗農事採收樂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推廣食農教育向下紮根,4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六堆野餐採菜趣」活動,現場600名大小朋友共下在園區內野餐並體驗農村採菜活動,推廣友善耕作及食農教育。
(圖:六堆野餐採菜趣 體驗農事採收樂啟動儀式)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近年來戶外野餐及田園農事體驗盛行,而六堆園區也舉辦多場野餐活動,這次是園區第一次種植玉米及玉米筍,活動報名開放不到一天立即完售,充分感受到民眾對活動的熱愛,活動不單純僅有野餐,也結合摘採玉米筍的活動,讓民眾體驗野餐的樂趣外,也透過田園採摘傳達食農教育概念,感受在地特色之美。
(圖:堆野餐採菜趣 體驗農事採收樂,左起美和科技大學教授育成中心主任王恩普、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58屆六堆運動會執行長曾耀群、美和科技大學進修推廣部主任陳志明)
當日活動除了推出限量野餐包,也特別帶領民眾到六堆園區友善田園摘採當季玉米及玉米筍,園區耕作不灑農藥、落實友善耕作,讓民眾親近土地、親手採摘農作,透過活動傳達食農教育概念,民眾更可以在園區找塊適合的場域進行野餐,體驗從產地到餐桌零距離,使參與民眾玩得開心、吃得安心。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常年作為生態博物館,園區內除介紹客家文化外,也有露營區、好客食堂、食農教育活動、環境教育課、夜間賞螢及魔笛小童盤花仙子黑光劇等一系列結合客庄元素及在地的文化體驗活動。農曆春節期間更有一系列的應景活動及田園花海,是民眾春節走春的好去處,歡迎全家大小共下到六堆園區體驗客家文化,欣賞花海,相關活動詳情可上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網站查詢。
(圖:六堆野餐採菜趣 體驗農事採收樂,民眾參與野餐活動)
活動日期:112年1月7日(六)
書法家出席時段:
1月7日 上午 | 邱耀彬、陳莨增
1月7日 下午 | 邱耀彬、黃太平、羅笙綸兌換方式
第58屆六堆運動會將於3月11、12日在屏東縣立萬巒國中登場,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李明宗、大會會長萬巒鄉長林國順及六堆各鄉區首長、靚靚六堆召集人廖松雄以及許多六堆居民,8日上午齊聚六堆忠義祠,透過聖火引燃、傳遞遶境,傳承六堆在地文化;同時強調六堆運動會是客庄文化盛事,呈現整體客家的文化活力,聖火遶境也為六堆運動會揭開活動序幕,歡迎全國鄉親一起共襄盛舉!
(圖:客委會周江杰副主委以盤花祭祀忠勇公,祈求六堆運動會平安順遂)
聖火引燃儀式遵循古禮,由禮生宣讀祝文並請忠勇公主持見證儀式,再由六堆忠義祠主委黃文智為第58屆六堆運動會引燃忠義祠的聖火母火,緊接著由客委會周江杰副主委將聖火母火傳遞給主辦先鋒堆萬巒鄉及分火給六堆各鄉區代表,聖火將繞境六堆各地,並行經六堆人記憶中重要的三聖地;萬泉寺被六堆人視為是起源,而忠義亭是居民心中的精神堡壘,內埔六堆天后宮更是當年六堆義勇軍開會集結的重要場域,都是六堆人心中高度的文化認同場域,未來更是期盼往後參加的後生子弟能夠將這個跨域的群體文化重要記憶傳承下去。
(圖:六堆運動會點燃聖火,象徵六堆精神傳承永續)
客家委員會副主委周江杰表示,3月11、12日是六堆人重要的日子,第58屆六堆運動會,將在萬巒舉辦,期望後生子弟持續承擔起傳承六堆文化的重責大任,更傳承忠勇公的精神。兩年前我們舉辦過六堆300紀念大會,今年六堆運動會舉辦五十八屆,感謝前人保庄衛土不斷付出奉獻,才有現今富饒安康的六堆。這次六堆運動會除了六個堆的居民參加外,還會有來自後援堆的臺三線、臺九線及來自全國的客家鄉親共同參加「大武山下的小奧運」,共同展現六堆運動會及忠勇的精神。
(圖:第58屆六堆運動會聖火引燃典禮,六堆各鄉區長及居民共襄盛舉)
今年聖火遶境為期3天,自8日從屏東縣竹田忠義祠出發行經萬丹鄉萬泉寺及內埔鄉六堆天后宮等三聖地,走踏六堆12鄉區,各鄉區居民滿腹熱情迎接六堆運動會聖火,最後聖火將在3月11日開幕式當天點燃,歡迎全國民眾到場感受六堆人對文化傳承的用心和熱情。
(圖:聖火繞境由客委會周江杰副主委領跑,帶領各單位首長共同繞境六堆各地,左一屏東客務處李明忠處長、客委會周江杰副主委、本次六堆運動會萬巒鄉長林國順)
(圖:聖火繞經被六堆人視為是起源的萬泉寺)
本中心官方網站於3/8日(星期三)晚上18時30分至20時30分,機房線路調整,對外網站將暫停服務2小時,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3030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7091/ 3586 ,2023 ,2023 國際博物館日 : 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暨野餐日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屬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響應國際博物館日於今(4/19)日舉辦「春暖花開‧來作客(loiˇzogˋ hagˋ)」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暨野餐日宣傳記者會,活動預計於5月6日星期六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結合客庄社團舉辦手作體驗活動;記者會現場邀請屏東縣萬巒鄉林國順鄉長、臺灣菸酒公賣局屏東觀光酒廠田益民廠長、香蕉研究所邱祝櫻所長、美濃師山社區發展協會鍾淑蘭理事長、高雄農場林俊雄副場長、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邱善寧科長、新住民代表胡清嫻國策顧問、排灣族ravar(拉瓦爾)王正宇大頭目、內埔鄉東片村黃日禓村長、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及客庄各鄉區代表等多位嘉賓共同參與手作體驗,當天邀請了客庄在地社團一起入園區教大家手作體驗客家特色,用客家的溫度帶大家認識客家產業與文化。
(圖:春暖花開來作客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與會貴賓大合影)
六堆園區今年博物館日由在地社團帶領大家體驗藍染、醃製高麗菜酸、高麗菜乾體驗、鳳梨豆醬手作、客家窗花、碾米體驗還有原住民排灣族串珠、魯凱族服飾體驗及新住民彩繪越南小斗笠、俄羅斯娃娃著色等一連串共計40攤體驗活動,帶領民眾以手作方式體驗及認識客庄裡的大小特色文化、歷史與產業。活動當天結合野餐日,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到園區體驗食材到餐桌的距離,同時也邀請到國宴點心-明宏拔絲地瓜共同參加,從在地食材到野餐到認識在地美食特色。
記者會現場由高雄市美濃區獅山社區發展協會鍾淑蘭理事長教導在場貴賓醃製高麗菜乾(goˊli coi gonˊ),將採收的高麗菜先行經過日曬、手撕、醃漬軟化、搓揉、塞入玻璃瓶、壓制靜待發酵;高麗菜乾在客庄常見拿來快炒肉絲、煎蛋、燉肉、熬排骨湯等。體驗客庄常民的生活智慧,教導民眾用雙手認識在地溫度。
這次客庄串連體驗活動特別邀請到臺灣菸酒公賣局及香蕉研究所共同參加,臺灣菸酒公賣局所屬的屏東觀光酒廠,為了歡慶設廠100周年慶,特別與六堆園區合作,活動當天邀請民眾共同製作酒粕香皂,想屏東酒廠歷史的民眾一定不能錯過5月6日這場文化與知識的體驗活動。
(圖: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與會貴賓(由右而左,香蕉研究所邱祝瓔所長、內埔東片村黃日禓村長、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萬巒鄉林國順鄉長、屏東酒廠田益民廠長)體驗美濃獅山社區的高麗菜乾DIY)
(圖: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與會貴賓,由右而左,香蕉研究所邱祝瓔所長、屏東縣政府邱善寧科長、內埔東片村黃日禓村長、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屏東酒廠田益民廠長)體驗屏東酒廠酒粕香皂DIY)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客庄存在著不同產業、族群及文化,是個非常有溫度的聚落,庄頭裡的好朋友將客庄特有的文化記憶透過社團的創新發想及演繹呈現給社會大眾,期望每位來六堆園區認識客庄產業與文化的好朋友都能抱持著愉快的心情體驗客庄手作,將屬於六堆常民的收藏品帶回家收藏。
(圖:春暖花開來作客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暨野餐活動與會來賓及立群幼兒園合影)
「春暖花開‧來作客(loiˇzogˋ hagˋ)」客庄串聯體驗活動暨野餐日,非常最適合親子共同參加,共下手作體驗客家特色文化,將六堆客庄在地的美好風土味緒珍寶(典藏)帶回家,同時也預告,活動當天也將邀請在地探究六堆,展示六堆,行讀六堆,珍寶六堆四個面向的在地人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聚集在六堆,形成六堆的生態博物館。5月6日星期六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歡迎大朋友小朋友共下來園區走走,體驗客庄的歷史溫度。更多詳細的活動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查詢。
,2023041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9425/ 3587 ,2023 ,「最強搞頭王」實境解謎活動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臺灣客家文化館,以教育推廣為活動核心致力推廣客家文化,透過親子探索、互動遊戲、深入觀展等規劃,進而達客家文化傳承的使命。今年以「遊客」為主題,串連母語、文化、產業、生活,推出「最強搞頭王」實境解謎、「客家成長禮」、「客家夏令營」夜宿博物館、「客庄小旅行」、「杭菊田派對」等五個系列活動,透過多元的跨域整合讓參加者更深入認識客家。
今年首波活動「最強搞gauˋ頭teuˇ王vongˇ」在桐花祭登場,臺灣客家文化館位於客庄山城,每逢4-5月桐花盛開吸引大批遊客朝聖,活動規劃以適合親子參與的體驗遊戲,結合館內展覽探索、沉浸式劇情引導遊戲體驗,遊戲進行前參加者可領取點心盒,規劃半日遊程在館外半月池、好客公園木棧步道等多處景點賞桐野餐。
(圖:目前好客公園桐花盛開)
(圖:目前好客公園桐花盛開,歡迎民眾共下來繞山花)
活動採前期線上報名,辦理日期為4月29日、30日及5月6日、7日共4場次可讓民眾選擇場次參加,為提供更便利的參加管道,也開放民眾現場報名。
「最強搞頭王」實境解謎活動每場規劃400人參與,以「超能力學院」為遊戲情境,玩家領取超能力學院學生證,透過各種關卡獲取能量球,團體合作將能量球投入高塔中,達成目標可獲得今年本館獨家設計的哈古卡套。遊戲關卡設定充滿巧思,<關卡一>在展館間開啟搜查任務,用圖卡實境解謎;<關卡二>根據提示找尋館內展品對應套圈圈擊中正確答案;<關卡三>九宮格翻閱料理圖卡用客語唸出好食的客家料理;<關卡四>投籃射擊客語單字跟著關主學客語;<關卡五>前往戶外及好客公園對應拚圖將圖卡上色;另有規劃<加分關卡>運用客家文化發展中心GIS系統體驗,找出題目上答案,藉此認識GIS上許多資訊,如:銅鑼的水尾伯公所在地點位於中平村、早年從苗栗卓蘭到臺中后里的必經之路是什麼古道-隘勇古道…等等有趣的發現。
目前臺灣客家文化館外桐花開花率約50%,活動期間可達到100%盛開,民眾可規劃入館一日遊,可參觀館內展覽、參加「最強搞頭王」實境解謎活動,在好客公園桐花樹下欣賞不插電音樂會、品嘗點心盒及賞讀桐花三行詩,館內藝術家創作的3D地景藝術也可朝聖美拍,沉浸式且趣味的賞桐行程,是春季適合全家出遊的首選。
詳細資訊可上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官方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搜尋。
【活動資訊網頁】
活動時間:112年4月29、30日及5月6、7日
活動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活動資訊網址 https://reurl.cc/d7QZZV
(圖:111年度桐花祭實境解謎,大人小孩共下來參與)
(圖:111年度桐花祭實境解謎,大人小孩共下來參與)
,2023042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0164/ 3588 ,2023 ,【菸樓展示館、礱間展示館休館公告】 ,
菸樓展示館、礱間展示館於112年4月26日(三)進行外牆維護作業,暫停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屬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響應國際博物館日於今(6)日舉辦「春暖花開‧來作客(loiˇzogˋ hagˋ)」六堆客庄串連體驗活動暨野餐日,結合在地人簽署聯盟,並作為六堆生態博物館的根基,現場由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賴維鈞副理事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王長華館長、靚靚六堆廖松雄召集人、客委會鍾屏蘭委員、高雄市客家委員會鍾炳光主秘、屏東客家事務處李明宗處長、臺灣菸酒公賣局屏東酒廠田益民廠長、林務局屏東林管處楊瑞芬處長、香蕉研究所秋祝瓔所長及客庄各鄉區代表等代表出席,以在地人說在地故事的理念呈現生態博物館六堆常民知識的傳遞及人人都是博物館的解說員功能,吸引大眾透過體驗認識六堆客庄的人、事、物。
(圖:六堆生態博物館同盟儀式,由4大面向集六堆各鄉區公所代表共同啟動)
活動當日邀請客庄12鄉區在地的社團、新住民、原住民及屏東人文生態休閒聯盟等單位共同在六堆園區設攤,帶領民眾以手做體驗方式認識在地的產業、文化及歷史。美濃獅山社區發展協會推出的醃製高麗菜乾手作,讓民眾透過手作中認識美濃的產業與在地故事;來自屏東萬巒的春四大地友善農場以食農教育概念教導民眾如何碾米及認識友善稻作;更有來自排灣族及魯凱族的傳統串珠與十字繡手作體驗,讓在地的每個人都是生態博物館的解說員,自己說出自身聚落裡的故事,並且運用六堆先民遺留下來的歷史軌跡刻劃出專屬六堆的文創品,非常值得民眾體驗及收藏。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永續‧樂活」,六堆園區在這個月份結合六堆生態博物館概念,將六堆分為4大面向,以探究六堆、展示六堆、行讀六堆及珍寶六堆,邀集東片生態博物館黃日禓、六堆大總理副大總理後代蕭義雄、賴文榮兄弟、六堆運動會發起人之一戴阿麟之子戴元亮、深耕永續發展協會林高本等近300位在地代表性的民眾共同齊聚六堆園區簽署「六堆生態博物館庄頭共作共伴同盟」,見證者像似以蓋手印方式象徵客庄夥伴共作共伴概念,一同跟著六堆成長茁壯。六堆生態博物館四大面向以長期奉獻於客庄的代表性人物,一起「共作(kiung zogˋ)」理念,象徵著六堆園區與在地居民具共識、分享、合作,以及為六堆培育、營造,讓園區成為與客庄共同承擔文化傳承的重要場域。
(圖:六堆生態博物館同盟儀式,參與者共同舉起用印的手象徵與六堆共作共伴)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生態博物館的目的在凝聚社區共同參與的共識,及呈現六堆的集體記憶。客庄內各個社區發展協會、志工、居民等等才是與六堆園區共生的核心場域,共同將客庄的歷史、文物、故事及集體記憶紀錄保存下來,與客庄、居民共融,六堆的居民在哪裡文化就在那裡。六堆園區更是承擔了將居民提供的文物進行數位典藏、與在地故事的永續傳承及客庄社團成果的推廣功能,非常開心今天大家「相遇」、「相伴」與六堆園區成為工作夥伴的關係,共同為六堆傳承與發聲。
(圖:六堆生態博物館園區展示典藏物品「五獅戲球金蔥繡麒麟被」(左至右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王長華館長、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屏東酒廠田益民廠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賴維鈞副理事長))
今年博物館日特別舉辦野餐日,邀請民眾一邊野餐,享受在園區採摘蒲瓜的樂趣,也一同享用客庄在地客家美食(蒲粄),體驗在地手做,感受滿滿的客家氛圍。六堆園區除了是客庄的資源平台外,推廣在地的文化與產業,吸引更多享受多元文化教育與體驗的民眾參與,也為國際博物館日創造更多元的知識教育體驗。
暑假來臨,最適合來趟銅鑼小旅行,
到客家文化館用雙眼感受,
鏡頭下銅鑼特有純樸閒適的美好風光;
雪景般的杭菊花海
綠油油稻浪間的田心伯公,
更有襯著桐花山巒的夕照,
還有更多更多、等著大家一起來發現銅鑼之美
歡迎來尞!
展出日期: 2020/7/10-7/30
展出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第5特展室右前方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提倡性別平權與多元文化。特舉辦以屏東六堆客庄「媳婦全名上牌位與入家塚」個案、喪禮祭儀中女兒「捧斗」議題、專屬女兒及女婿義務的路祭儀式變遷為討論主題。邀請田野受訪者、生命禮儀業者、學者專家,針對客庄祭儀的社會變遷與性別平權議題作分享與交流。
會議資訊如下:
報到時間:13:20-14:00
日期:109/10/28(三)
時間:14:00-16:30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中心2樓六堆會議廳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聯絡人:戴先生08-7230100#204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uPaVmMNLxmqcYZbQ8
本中心於12/14 日12時至13時30分進行中心系統服務更新作業,本次更新系統為:
【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分析系統】、【臺灣客家文化館志工管理系統】、【六堆園區志工管理勤務系統】,上述系統於更新作業期間會暫時停止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唯有堅持─曾貴海文學與社運及醫者之路》
「不斷的開花/不滅的夢/在某個小小的角落/悄悄改換了世界」
--〈冬花夜開〉/曾貴海
在台灣,由民間爭取蓋一座公園,需要多久時間?
1992年,曾貴海醫師在高雄發起催生衛武營公園運動,直到2000年,原為新兵訓練中心的「衛武營」從軍營蛻變成為公園落成啟用,這場爭取公園的公民運動歷時十八年。
衛武營公園運動,進而引領南臺灣綠色運動風潮。
詩人醫生曾貴海,一九四六年出生於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
身為胸腔內科醫師的他,一手拿聽診器醫病,一手握筆作為土地的聽診器,用詩心寫鄉愁,以詩倡議,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從台灣文學、衛武營公園、保護高屏溪、美濃反水庫運動、高雄中央公園改造、保護佳冬楊氏宗祠、搶救屏東宗聖公祠到台灣教科書改造等運動都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每一事件往往歷時長達二、三十年。
本書記錄了曾貴海醫師的文學與社運及醫者之歷程,書名《#唯有堅持》四個字,真實的傳達了曾醫師在公民運動中所展現的毅力及理想,也將歷時三十幾年的公民運動將之文本化。
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賴和醫療服務獎、高雄市文藝獎、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2017年客家終身貢獻獎、臺灣醫療典範獎的曾貴海醫師說:「歷史上的某階段的斷代,有些人事物被改變了,改向一條正確的歷史道路前行,這不是任何個人所能獨立完成,需要集體的信念和堅持,互相信賴,無私的奉獻,運動才能像豐沛的河水,淵源長流。這本書是臺灣解嚴之後,社會改革的理想與大家共同努力實踐的時空記錄,我和我的伙伴們就將這些記錄獻給生命所寄託的臺灣土地吧!」
#曾貴海 #客家 #客籍臺灣作家 #臺灣傳記
作者:蔡幸娥 著
出版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ISBN:978-986-5434-19-9
購買通路: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園區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屏東縣政府宣布提升防疫等級為「準三級警戒」,所轄藝文館場即日起至6/8日暫停開放,本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配合防疫即日起至6/8日暫停開放,特此公告!
恁仔細 承蒙您 多謝!
,2021051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3508/ 3177 ,2021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想食‧饗時─臺灣飲食檔案特展」新莊展次,歡迎踴躍參加 ,「想食‧饗時─臺灣飲食檔案特展」自110年11月24日起至111年5月31日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展覽廳展出,透過豐富的檔案、照片、影音及實體文物,邀您一同品嚐國家檔案中的臺灣滋味,歡迎踴躍前往參觀!
展期:本年11月24日至111年5月31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放假日停展)
地點:檔案局展覽廳(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93號北棟1樓)
本特展核發終身學習時數認證2小時,請於參觀結束後洽服務台辦理
詳情請洽特展線上網頁 https://atc.archives.gov.tw/food
,2021111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1291/ 3180 ,2021 ,2022年六堆運動會-勇士馬拉松帶你領略客庄之美 ,2022年第57屆六堆運動會前哨賽事「六堆勇士馬拉松」,為彰顯六堆運動會多元共榮的核心精神,並吸引更多後生、多元族群參與,將於111年2月13日登場,並開放全國民眾報名,歡迎各路好手踴躍參加,也期望透過賽事讓選手們用雙腳探索客庄、行銷家鄉,更凝聚六堆團結精神。
賽事區分為5公里、11公里、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共4項,賽事路線以飽覽客庄靜謐的田園風光、生趣的河畔和水圳生態景觀,並能品嘗在地特色美食,可滿足時下國人對運動旅遊的憧憬,並展現六堆運動會的新氣象。
歡迎大家來走相逐
--
2022第57屆六堆運動會由屏東縣竹田鄉主辦,為打造更多鄉親參與的盛會,將賽事項目和系列活動升級,如新增與奧運接軌的霹靂舞和攀岩項目,以及客庄遊戰、幼兒滑步車、大隊接力等後生項目,運動會主賽事將在111年3月12、13日於竹田國中盛大舉辦,歡迎全國民眾到場感受六堆客庄熱情。
--勇士馬拉松活動資訊--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客發中心)出品紀錄片《廳下火》,受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及新北市政府社會局邀請,推薦為第五屆「新北市女性影展」之開幕片,開幕活動暨座談會議於111 年9 月26 日於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舉行。本紀錄片是本中心委託鄭慧玲導演歷經一年半統籌拍攝,並在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姜貞吟教授指導下,以客家社會祭儀的性別平權議題為記錄主軸。紀錄片《廳下火》除了入圍2022 年第29 屆「Women Make Waves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外,更獲得主辦單位推薦為「新北市女性影展」開幕片之殊榮!
(圖: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受台灣女性影像學會邀請參與性別平權的議題)
客發中心自2018 年10 月起,即針對台灣客家宗族替未婚早夭女性設立姑婆牌及入祖塔之議題進行田野調查。為讓姑婆入祀宗祠議題持續發酵,在曾純純教授及何碧珍女士、洪馨蘭教授等諸多學者專家指導下,舉辦相關性別平權座談會及出版田野紀實獲得社會大眾回響,更於2019 年榮獲108 年度行政院性別平等深耕獎!!為持續深化客家社會的平權議題,用以多元媒材紀錄客家社會變遷,委請客籍導演鄭慧玲拍攝記錄,嘗試以「女性的視野」出發點,來記錄客家社會文化變遷。《廳下火》由台灣客家宗族設立姑婆牌或入祖塔的紀錄開始談起,以探究女性的視野做為紀錄片腳本之主軸,梳理當代未婚女兒、外省籍客家媳婦、新世代客家女兒等角度,反思當代宗族開放設立姑婆牌與姑婆入塔的現象。紀錄片嘗試跳脫出傳統宗族父系繼嗣觀點,由女兒、媳婦、不同族群媳婦、不同性別認同後代子孫的多元觀點,讓客家祭儀在性別平權的議題上更加多元化。
(圖:新北市鶯歌婦女大學學員與客發中心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合影)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本次紀錄片《廳下火》受到各界青睞,除了入圍第29 屆「Women Make Waves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也被推薦為第五屆「新北市女性影展」之開幕片,符合2022 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的力量」的核心價值。客發中心定位為博物館,透過積極參與台灣相關影展活動、或與政府機關相關單位合作的推廣管道,發揮博物館推動多元文化的社會影響力。期許挖掘長期被台灣社會忽視的聲音,讓邊緣的聲音得以被聽見,藉以發揮做為博物館實踐友善平權的平台角色。
,2022092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86101/ 3281 ,202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聯票優惠活動 ,今年與郵政博物館(高雄館)及屏菸1936文化基地合作聯票,民眾持高雄館票或屏菸1936文化基地根享六堆園區大獅兄偶劇及黑光劇(原價100~150元)85折之優惠;而民眾持園區偶劇票根,享高雄館免費入館之優惠;及屏菸1936文化基地199元門票享129元之優惠價,歡迎手上有郵政博物館(高雄館)或屏菸1936文化基地的聽眾朋友持票根到六堆園區觀看大獅兄偶劇喔,優惠到113年2月28日喔(配合偶劇演出時間共計10場次優惠)。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30)日受邀參加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111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頒獎典禮,並獲頒此次所獲3個優等獎10個佳作。今年是客發中心首次提送相關出版品,在送審之28件參選出版品中幾近半數得獎。對於歷年來積極與海內外客家、學術界、民間等合作出版,有國際研討會的發表成果,有客發中心首次出版的客家期刊,更有地方志書客庄村史等廣闊面向的出版,非常感謝評審給予肯定。
客發中心此次獲優等獎的學術性書刊「百年往返:走訪客家地區的日本學者」是客發中心在2017年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三方簽署學術研究合作交流協定後,三方合作第三屆「2019百年往返:臺灣與日本客家研究之對話國際研討會」的發表成果,由來自臺日年輕學者回顧分享近百年臺日前輩學者的客家研究成果,開展雙邊百年客家研究之對話,重返早期研究之田野現場,看到臺灣客家的不同面,同時更深化臺日客家研究的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同樣的學術性書刊獲得佳作的「客.觀」(創刊號),是客發中心首度出版的客家期刊,期刊名稱「客.觀」,有其雙層意涵,一是從臺灣與全球客家出發來看客家及其周邊族群,二則意味著打破一元化的視角,從不同觀點或角度來綜覽思索客家與非客家,期許「客.觀」的發行,能開啟海內外族群或客家研究更多元的詮釋與溝通。
(圖:(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張鴻銘館長、 (中)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簡美玲副院長、(右)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
另外獲得優等獎的2件出版品是推廣性書刊「一鏡到底:中港溪的流光溢影」及「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前者是中港溪的影像家書,以不間斷的河流動態為意象,呈現客家老相館見證百年光影的記憶;後者則扮演大眾史學讀本角色,從傳達世界上少數族群語言之特殊與人類珍貴共同價值,以及客語推廣的角度出發,透過客語史料的研究與爬梳整理,讓更多的人能在世界史全球視野中,瞭解客語的趣味與獨特性及客語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另外,「《客家・翕相》摩登客家-姜振驤家族影像錄」、「大武山下走相逐:六堆運動會特展圖錄」、「客家 : 歷史.文化.印象」三本書入選佳作,分別展現客發中心在數位典藏計畫、展示研究、特展規劃及外文客家研究著作譯介的成果。
客發中心於民國107年與中央大學合作推動客庄聚落村史調查撰寫計畫,從地方村落進行田野與擾動交流、挖掘當地客庄聚落相關文物,建構居民之歷史感與共同記憶。第一階段村史撰寫計畫共計出版11本村史出版品,本次有5本獲選地方志書佳作,分別是「行出山坑:西湖鴨母坑民開創豆奶傳奇」、「鷂婆山下:水光粼粼講客家」、「獅潭.劇團:小美園崛起的故事」、「大武山下新東勢:日久他鄉係故鄉」、「崙前榮華續薪傳:詔安客个一莊一俗」。
(圖:政府機關學術性書刊(優等)獲獎大合照)
而客發中心今(111)年也已啟動全國客庄村史第二期計畫,希冀持續傳承客庄的記憶與認同價值,展現客庄故鄉的獨特文化。此外,客發中心近年啟動海外學者客家研究譯著計畫,第一本外文翻譯專書「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口述史及田野地現況」是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合作出版,亦入選地方志書佳作。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獲邀上台發表得獎感言時表示,此次為客發中心首次參加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評審,能在眾多機關所提送之出版品中脫穎而出,是極度肯定本中心傳承推廣保存客家文化的努力與成果。獲獎是各單位及參與者力量的結合,未來客發中心會繼續扮演平台角色,透過海內外客家研究交流合作模式,讓多元族群、多元領域的夥伴,一起為客家文化研究保存推廣努力,使客家研究成果更加豐碩。讀者若想進一步認識本中心所有的出版品簡介,可以上客發中心官網: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34/12238/lpsimplelist參閱。
(圖:客發中心「客 ‧ 觀」(創刊號)獲得學術性書刊佳作,是客發中心首度出版的客家期刊)
初春時節是水稻耕作的最好時機,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舉辦食農教育,於3月4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農事學堂「春耕好蒔田」插秧體驗活動,現場300多名家長孩童「戴等(dai denˋ)笠嫲(libˋ maˇ),共同落田(log tienˇ)蒔禾」、用雙腳感受土地的溫度,藉由祭祀田頭伯公、將秧苗挑入水田中、蒔禾,到換取點心,一系列的動作在在實實的呈現早期客庄農耕的景象及特有的交工文化,同使也透過客發中心典藏李秀雲所拍攝民國57年蒔禾的老照片,呈現現今與早期農耕相互輝映的情景,藉此讓民眾認識傳統農耕文化,達到人文共生共存的永續發展理念。
(圖:民眾一同參加蒔禾體驗,並且利用早期的蒔禾器具,一起為六堆園區呈現更美好的田園景色)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表示,六堆園區田園區落實無毒、友善的自然農法,從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園區一直存在一連串客家文化與環境教育相互結合的體驗活動,實現博物館的知識教育功能。下田前帶領民眾參與祭天、祭拜田頭伯公祈求稻作豐收,傳遞客家人敬天惜福之精神,並搭配老照片進行說故事,現場也藉由客家歌手林生祥的蒔禾歌,重現農年的生活與記憶,讓整個園區充滿了濃濃的客家風味與客音。未來希望能夠保持一貫的農事學堂體驗活動,讓喜歡友善耕作的好朋友,能夠常回到六堆園區看自己種下的秧苗,體驗一日農夫。
(圖:六堆園區現場呈現客發中心典藏李秀雲的老照片,讓民眾了解早期蒔禾時的樣態)
當日活動邀請鄰近內埔國小學童唸著《蒔禾歌》為插秧體驗活動熱鬧開場,現場300多名的親子伴隨著學童共同朗頌客家詩詞,以客語沉浸式教學參與活動。活動中亦邀請返鄉的後生農夫林柏丞(萬巒人)分享蒔禾的技巧,意味著老農與小農世代的經驗傳承,感受農民耕作的辛勞,建立與土地的連結,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圖:小朋友挑著秧苗進入田間,分送秧苗給蒔禾的朋友)
所有難得在周末假日相聚的親朋好友在園區田園間共度美好時光,並且在辛苦耕耘後,將體驗活動的心得用水彩紀錄下來,彩繪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斗笠!大小朋友體驗一日農夫的辛勞,在農忙後享用麻糬及米篩目甜湯補充體力,也順勢傳承客庄特有的交工文化。農事學堂下一場次為「割禾」(godˋ voˇ,收割的意思),也歡迎今天參加蒔禾的朋友有空多來園區走走,看看自己種下的秧苗生長情形,再次參加割禾活動。客發中心秉持著相同理念,持續扮演傳承的重要角色,讓民眾從「盤花仙子與魔笛小童」黑光劇、大獅兄遊樂園等多樣性的體驗認識客家體驗外;並落實無毒友善耕作,讓園區生態環境更加豐富,歡迎民眾到園區賞螢、賞鳥、露營體驗不一樣的園區生態。
(圖:民眾參加六堆園區蒔禾體驗畫面)
,2023030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6935/ 3268 ,2023 ,五月雪-桐花正盛開~與哈古一同來去遶山花唷!分享春季美景,就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哦!!~ ,
🌸五月雪紛飛,近期各地都有桐花季的美照~🥰
乳白色花瓣落英繽紛❀~猶如雪花飄飄,實在是太浪漫了!٩(✿∂‿∂✿)۶
哈古最近在寮中散步,走訪在桐花落下的小徑,彷彿踏上先人走過的山林路,
記憶起那客家樸實寧靜的林間美好🌿,並參與當地的相關系列活動~感受在這臺灣溫情脈脈的文化流傳!🏡心情都大好起來~~
期許即將邂逅繁花美景的粉絲朋友們把握每一場盛開的花季!🌺🌸🌼
並跟哈古分享大家拍攝的春季美景,就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哦!! (*≧▽≦)
👉活動時間:2023/5/4 至 2023/5/11 截止
👉活動獎項:花與花-看花文創手作吊飾(隨機不挑款)10組、原客服飾圖文磁鐵書籤 10個、桐花燭台10個。
👉抽獎規則:
1️⃣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
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的到你呦~)
3️⃣Tag三名好友並留言分享你拍攝的其中一張美景
範例:@大獅兄@哈古@熊讚 五月在銅鑼寮中拍攝的桐花美景~
❗️資格不符者將取消得獎資格,請大家看清楚規則囉~ ❗️
更多活動都在https://thcdc.hakka.gov.tw/
#桐花季 #臺灣客家文化館 #哈古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大獅兄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看過來! 看過來!
樓頂邀【ieuˊ】樓底~阿姆【aˊmeˊ】同阿爸【aˊba】~
遽遽【giagˋ】(趕快)來報名生態講座囉!!
對面的蜻蜓【揚尾仔iongˇ miˊ eˋ】
看【kon】過來~看過來~看過來~~
六堆園區生態環境經努力復育後,
生態物種逐漸多元又豐富,鳥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除了常見到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黃鸝」外,
也常看到色彩鮮豔的蝴蝶及蜻蛉不疾不徐飛過眼前,
各式各樣的昆蟲駐足在繽紛的繁花綠葉間,
宛如一張令人賞心悅目的自然風景。
為增進大家體驗園區生態環境之美,
拍下園區動人的生態寫真,
留下美好的回憶照片,
特別邀請長期研究蝶類與蜻蛉類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技系-陳益志研究助理,
進行初階攝影技巧的教學,
欲報名學員請自備具拍照功能的手機、數位相機或單眼相機,
#歡迎大家共下來報名參加。
主講人:陳益志研究助理
講題:園區生態翕相【hibˋ xiong】(攝影)教學
時間:108年5月4日(六)下午2時至5時
報到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中心二樓六堆會議廳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本次活動因有戶外教學課程
考量活動安全,12歲以下孩童需由家長陪同參加)
報名費用:免費
洽詢電話:08-7230100分機206、207 洪研究員
P.s:
本次講座參與學員需將攝影之照片,無償提供六堆園區作為成果展示與相關活動使用。
學員需自備可攝影之手機、數位相機或數位單眼相機等攝影器材。
凡前20位報名者將贈送精美小禮品
「108年度客家㧡擔成長禮」 / 「細人仔愛讀書-百年小學展」開幕式
訂於108年6月10日上午9:30~11:00 辦理!!!
客家㧡擔成長禮以客家文化中奉茶與㧡擔的美德發想,
用體驗的方式讓畢業生了解感謝師恩和傳承的重要性,
並以智慧巾給予畢業生祝福。
「細人仔愛讀書-百年小學展」從1895年開始說起…
百年間,國語傳習所到國民小學有哪些歷史?
學校名稱有多少變?為何而變?
體重是坐著量?百年前與現在的畢業照有什麼不一樣?
還有最早的小學運動會影像!
這次以「頭擺到這下个身影」、「亻厓等熟識个文物」、「亻厓講客家話」3部分,
一探百年小學的文物喔!
歡迎大家來觀禮,給予參加的畢業生祝福,也來了解百年小學的多變風貌喔!
臺灣客家擂茶也外銷到日本去喔!日本大阪松茶商店是「客家擂茶專門店」,已連續4年販賣客家擂茶。為更深入瞭解臺灣客家文化,日本松茶商店松本學先生特邀10多位日本親友於2019年9月9日參訪「臺灣客家文化館」,由中心何金樑主任接待並安排全程《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等特展日文導覽解說,客家文化之美突破語言隔閡,讓外賓深刻認識豐富的浪漫臺三線的山林產業及臺灣客家文化。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了全國首次客家主題馬拉松「Hakka Power 2019六堆客庄馬拉松」,將於10月20日在高雄市美濃、六龜區隆重舉辦,特別於本日(6月14日)在臺博館南門園區舉辦賽事記者會,現場貴賓雲集,還有十多位專程北上的美濃區各里長們,共同為這場臺灣客庄運動盛事揭開序幕。
本賽事是全國首次以「客家族群」、「客家文化」為主題的馬拉松活動,所以在主題、競賽項目名稱、競賽路線、表演活動等都融入濃濃客家元素,如賽事分組為客庄活力組(42.195公里,報名費800元)、客庄遶尞組(25公里,報名費600元)以及客庄爽快組(5公里,報名費300元),本賽事選手完跑禮相當豐富,有紀念衣、運動束口袋、美濃農產品伴手禮,還有現場小農市集60元消費券;賽前一日的選手之夜,更特別邀請美濃出身的知名音樂人林生祥先生及其他優質樂團,帶來一系列精采的音樂饗宴,可以讓跑者先徜徉客家音樂饗宴中,接著準備隔天好好欣賞客庄風情。
客家委員會李永得主委致詞時提到「本賽事選定六堆中的右堆,賽道行經美濃、六龜各重要景點,如獅子頭水圳、美濃水橋、美濃舊橋、東門樓、宣講堂及瀰濃庄敬字亭等歷史建築古蹟,還有美濃湖、美濃山下及新威森林公園等自然美景,賽事伴手禮、補給站和市集活動也以在地農特產為主,讓跑者不僅運動健身,也可以愉快地感受客庄田園風光、走讀人文資產和體驗在地產業,可以說是相當完整且深入的運動旅遊體驗,未來也期望本賽事以更多元方式推展到各客庄去」。
本賽事為了提振六堆客庄運動風氣,記者會上特別邀請就讀長治國中的前堆子弟黃正綺同學擔任嘉賓,他甫在今年全中運撐竿跳高以4米53破6年來的大會紀錄榮獲冠軍,可謂客家之光,也請他擔任賽事客庄爽快組的領跑者,期望刺激更多六堆青年勇於築夢、不畏挑戰。本賽事為了給跑者更優質的服務,在賽事規劃、醫療、補給等方面都比照國內大型賽規格,更設有「創意競賽項目」,鼓勵大家著客家元素的服裝、配件來參賽,就有機會獲得獎金,一起以活潑、多元方式呈現客家文化之美。
「Hakka Power 2019六堆客庄馬拉松」即日起報名至8月20日止(報名網址:http://t.cn/AiKEEMYb,或搜尋六堆客庄馬拉松關鍵字),誠摯邀請大家一起用雙腳走讀客庄、感受六堆的美好。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逐步達到「全球客家研究中心」的目標,於2017年12月16日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民博)、交大客家學院簽署學術研究合作交流協定後,連續三年於臺、日舉辦國際研討會。5、6二日於交通大學客家學院舉辦《2019百年往返:臺灣與日本客家研究之對話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臺日年輕學者回顧分享近百年前輩學者的客家研究成果,並重返早期研究之田野現場,深化臺日研究交流,豐富客家研究多元面貌。研討會逾百位各界專家學者參與對話,拓展客家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繼客發中心與日本民博分別於2017、2018年在臺、日舉辦兩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於2018年合作出版《博物館與客家研究》專書後,交大客家學院接力於今年10月5、6日舉辦第三屆國際研討會,首日邀請到的東京都立大學榮退教授渡邊欣雄進行「臺灣客家調查研究的回憶」專題演講,渡邊教授受到人類學家馬淵東一教授薰陶,與植松明石教授同一時期(1970s~)來臺進行客家地區研究,其研究成果啟發了許多臺日研究學者。二日發表討論議題聚焦「早期的客家研究」、「華人背景學者之客家研究」、「華南與沿海客家研究」及「臺灣客家研究」主題,回顧近十位日本學者與七位臺灣學者之相關客家研究成果,開展雙邊百年客家研究之對話。
除二日國際研討會外,研討會前後亦安排臺日學者前往新竹縣新埔與關西地區踏查,重返早期日本學者的臺灣客家研究的田野點新埔義民廟、劉家雙堂屋、宗祠博物館、關西太和宮、羅屋書院等等,實地踏訪多元特色的客家聚落,讓年輕臺日學者更進一步體認臺灣客家文化,開展未來進一步合作交流機會。
交大陳俊勳副校長致詞表示,希望交大不只是優秀的學術單位,也能對客家文化發展做出貢獻,所以在竹北成立客家學院,能成為地方的博物館、文化中心及亞洲地區客家文化發展重鎮。期望本次研討會能借鏡臺灣與日本客家研究經驗,持續進行交流與合作。
民博河合洋尚副教授表示,與客發中心、交大合作可溯到七年前的《日本客家調查研究》,當時日本學者較沒有系統的研究日本國內客家人,而這個客家研究計畫對日本客家研究的影響不少。這屆研討會的角度與過去的研究不同,通過具體討論14位日本學者的研究,涉及到人類學、民俗學、歷史學、語言學、建築學等,試圖更深的理解日本客家研究,希望這次進行的臺灣客家研究和日本客家研究能有更多的交流。
最後,客委會楊副主委表示,客發中心與民博、交大客家學院的學術合作已邁入第三年,代表著三方合作能量與續航力,將持續以臺灣客家、多元族群與海外客家為內涵,與日本民博及海內外學術單位等合作,拓展海內外客家研究交流合作,共同研究並策劃主題研討會或展示,使客家研究館際交流成果更豐碩。明(2020)年三方合作的國際研討會又回到客發中心主辦,期望各界學者也能持續投入發表,共同交流。
客家山歌書法大賽-賽事總獎金5萬元
#初賽題目有更新喔 #共下來揮毫
完成決賽送精美毛筆收納袋
參賽就有機會抽中客家漆器點心盤
12月15日前投稿參加初賽書審
決賽12/28-12/29臺灣客家文化館 現場揮毫
國小組>國小1~6年級
國中組>國中1~3年級
高中組>高中職及五專前3年級
社會組>一般民眾及大學院校以上
創意組>年齡不限皆可參加(可跨組報名以上四組)
初賽投稿至12/16截止
快手點擊詳閱比賽簡章
https://reurl.cc/L1Qyoa
有意願者~報名表在這
https://reurl.cc/VaWrx5
鳥語花香的文學步道-客家詩路
一條「詩」路串連兩個時代與文化,也勾起你我共同的記憶;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再創新景點,秋收活動之後於12月11日辦理客家詩路啟用記者會,該空間精選15位當代客家詩人之詩作及8首經典創作曲詞,銘文於此供人賞析,殷盼大家走入此幽徑,聞香賞花之餘,也能一窺客語詩、詞之美,從而瞭解客家的族性與文化。
母語,代表著文化發展;母語,代表著生命延續!客家經歷過噤聲年代,最熟悉的聲音,無法自由陳述,我們曾經歷過母語最艱困時刻,一個無法勇敢大聲說的時代。縱然如此,母語的生命仍維繫在我們客家子弟身上,各界文化人利用手中的筆,譜出一首首動人歌曲,寫下一句句感人詩詞,這就是客家人的擇善固執。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成立以來不斷推展客家語言文化,如:藝起來寫客家詩書法、客家歌謠觀摩交流及錄製客家音等活動,都是期許藉由活動辦理,讓客家語言能以許多面向留下紀錄得以發展,如今更進一步希望透過深化生態博物館之文化底蘊,讓客家文化優美的詩詞文字與聲音亦能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傳頌。
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說:「客家話就是客家文化中最重要的脊梁,脊梁穩固了,客家文化才會健全,客家語言是無可捨棄的一環。因此,位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內的客家詩路便是在這樣因素下生成。客家當代文學蓬勃發展,許多優秀文學作家,用文字分享自己生命所見所聞,讓客家文化不缺席於台灣文學中,至今更透過公部門策畫,讓更多民眾看見我們客家文學。本次客家文學作品歷經2年時間辦理作品遴選程序及硬體施作,作品中包含了有優美客語新詩及經典創作曲詞,其中有曾貴海、葉日松、張芳慈等詩人之詩作,以及林生祥、羅思容與陳永淘等歌手之曲詞,得以從詩詞字裡行間看到每一個作品都展現客家人生命歷程與文化背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本來就環境優美,如今在園區同仁的用心經營與創造之下更具特色,相信這條客家詩路,一定是全台灣最棒最具客家味的文學步道,歡迎大家常來此遶尞。」
「客家詩路」於今日(11)正式啟用;客家詩路所處環境,位於六堆園區行政大樓西南側,該場域具備多樣性水陸生態景觀,將客家詩路設置於此呈現客家文學融入地景地貌,並精心安排從形容客家花的詩詞開始,循序可欣賞、探索文學大師們筆下的客家美食、伙房生活,以及客庄的童年、信仰與文精神等內容;這是一處富含人文氣息之觀景步道,俾利遊客充分體驗客家文學之美,且具文化傳承之效。此外,在遊客漫步於人行步道時,可看見不同樣式之文學平台,分別以客家文素為雛型,客家衣飾藍衫、客家窗花、紅磚、屋瓦、甕樣式,讓遊客行走觀賞客家詩詞文學時,更加體會文學融入客家元素之滋味,並種植草花樹木,襯托整體景觀,彷彿走進客家風味之文學花園般。
未來客家詩路不會是一處冷冰冰的建設,而是提供一處民眾體驗客家語言場域,從閱讀詩詞文字感受不同作者的客家文化養成外,尚可透過手機QR Code聆聽客語朗讀聲貼近客家文化生命泉源。
Facebook粉絲專頁活動網址:
臺灣客家文化館:https://reurl.cc/3L974R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reurl.cc/6lx7jk
與哈古大獅兄今晚想來點什麼呢?(≧∇≦)/
天氣日益變化,是不是想來點溫暖的美食來暖活自己一下呢? ლ(❛◡❛✿)ლ
想起客家美食口水就會流下來啊!! (◕ᴥ◕)像是米食類、客家粄條、客家米麻糬、客家小炒..等,哈古今晚就是想來點客家大粄圓,鹹香咬一口就在嘴裡散開來~超好吃!! (๑→ܫ←)
是不是也想跟哈古一同來點客家菜了呢?(・ิω・ิ)趕快來留言分享最喜歡的客家美食是什麼,就能來抽好禮歐~( ๑˃̶ ॣꇴ ॣ˂̶)♪⁺
活動時間:2020/11/11 至 2020/11/20 截止
活動獎項:哈古筆袋20個、葫蘆燈20個
抽獎規則:1.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得到你呦~ 3.tag3名好友並留言[客家美食]及照片
範例1:@大獅兄@哈古@熊本熊 我最喜歡的客家菜是梅干扣肉!!超下飯~是白飯殺手啊!
範例2:@艾咪@王大明@李文 最喜歡的客家菜是油油香香的炒粄條~
活動贈品
客發中心文創商品-哈古筆袋20個、葫蘆燈20個
抽獎日期:活動結束後約 2 個工作日內抽出所有獎項並公告得獎者
獎項寄出:抽獎結束後約 5 個工作日內完成所有獎項的寄出作業
得獎名單將公布於活動網站,並依所留之聯絡資訊(電子郵件、聯絡電話)通知得獎者。
注意事項:如因聯絡資訊錯誤導致無法連繫,且於 109年11月27日中午12點前仍未收到得獎者主動聯繫主辦單位者,本中心有權取消其得獎資格。
其他注意事項
礱間展示館自110年2月2日至2月4日,進行設備修繕作業,暫停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1012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48972/ 3485 ,2021 ,親水河道暫停開放公告 ,本園區親水河道,配合河道清潔,110年2月24日(星期三)暫停開放一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1021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49291/ 3510 ,2022 ,111年1月14日(五)至1月16日(日) (HONDA車友日)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HONDA車友日 (場地租借)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14(五)-1/15(六)
全日暫停
1/2(日)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本展自即日起封館,進行換展作業,
下一檔特展「文青雁行-六堆三進士特展」,
預計於5月18日開展,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承蒙您 恁仔細!
臺灣客家文化館賣場、 餐廳已完全消毒,竭誠歡迎大家來做客!
高、屏六堆客庄聚落有許多精采的故事與美景,值得細細走訪!今年度客委會客發中心特別推出「行尞.南岸十三庄-伏湧新埤頭」左堆聚落展,於111年7月30日在新埤鄉建功村鍾屋伙房開展,由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及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及新埤佳冬在地鄉親熱情參與。這次開展特別策劃以「伙房音樂會」形式呈現,融入老伙房的氛圍景觀,邀請在地創作歌手顏志文老師與新埤國中、新埤國小學生演唱屬於家鄉的歌,以及共同參與策展的新埤鄉大成國小學校師生實地導覽藝術創作,同時還有多位在地耆老、村長現身展場訴說湧泉水與早期伙房生活記憶、快消失的民俗看碗、香蕉屋與西瓜屋等故事。
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表示,左堆是六堆唯一臨海的區域,包括屏東縣的新埤鄉與佳冬鄉2個鄉鎮,因位於北岸河之南,所以舊有「南岸十三庄」之稱。今年度由客委會客發中心所策劃的左堆聚落展,是首次結合生態博物館理念邀請在地居民、學校師生在策展過程共同參與,將規劃2檔次展覽;第一檔「伏湧新埤頭」聚落展,於7月30日起在新埤鄉建功村鍾屋伙房展出庄頭的故事,看水跟客庄的關係,找出客庄居民以往的生活記憶,也讓在地居民了解原來我的庄頭也是豐富的博物館。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本次展覽特別結合客發中心這幾年與中研院合作的六堆3D GIS相關圖層資料,呈現清末(1897)、日治(1904)與2022年不同時期的左堆聚落,藉由影像的變化對比,讓民眾可以觀察到不同時期的地景環境及聚落地名變遷情形,未來也將配合辦理地圖故事工作坊,讓民眾可以一同學習用地圖說故事。
左堆的新埤鄉有著豐富的伏流水脈(湧泉)與親水景觀,這次展覽中也特別邀請到曾參與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藝術家王彥臻與新埤鄉大成國小師生、當地居民共同進行藝術創作「說故事的水」,以「水」發想說故事的可能,從文字的脈絡著手,一人一個水的造詞,並以複合媒材與臺灣傳統高繡進行創作,堆疊出水之意象,同時介紹伏流水原理,藉由創作引發觀者思考水與人類的關係,引起學習動機並認識自己的家鄉。本次展覽展期至111年10月31日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參觀。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查詢。
一、目的:
二、對象資格:
三、報名時間與方式:
四、其他說明事項:
五、本計畫如有未盡事項,得依需求修訂之,並公告於官網。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臺灣客家文化館10歲啦!
【十年傳承】十週年館慶系列活動接力推出,歡迎大家共下來繞尞~
#生日派對 #食茶會 #線上論壇 #新書發表講座 #山城籃球展
(臺灣客家文化館【十年傳承】十週年館慶將於舉辦一系列活動,5/7、5/8生日派對遊戲場、親子互動劇場歡迎大小朋友一起同樂)
#生日派對 5/7-5/8做麼个
遊戲場闖五關準備拿禮物了
哈古主演親子互動劇邀請大家找蛋糕送大禮包
寫生&著色玩不夠還有聽繪本做扭蛋機創意卡片祝賀館慶十週年
資訊傳送門 : https://bit.ly/3JAQiPl
(苗籽精神-山城籃球故事特展將於5/11開展)
#苗籽精神 -山城籃球故事特展
5/11(三)開展搶先一覽
https://thcdc.hakka.gov.tw/1240/
#食茶會 5/11(三)14:00
以茶香佐夏日微風,欣賞雙峰山景致
報名傳送門 https://bit.ly/3vSdJ0M
(5/11周三 14:00公民禾埕線上論壇與您一談六堆歷史縱深)
#公民禾埕線上論壇
5/11(三)14:00六堆歷史縱深
主講人:林正慧教授
與談人:曾喜城教授、馮建彰副研究員、張容嘉副研究員
遽遽來填寫線上報名表單
https://tinyurl.com/2s46aj7n
(5/6週五14:00-16:15線上舉辦<六堆忠義文獻>、<臺南東粵義民誌>六堆史料叢刊新書發表會)
#六堆史料叢刊新書發表會
5/6(五)14:00-16:15線上會議
講題/編輯史料的意義 主講/吳密察
講題/協商的藝術 主講/陳麗華
講題/影像處理與標校、<六堆忠義文獻>的學術與社會意義
主講/戴心儀、李文良
線上報名請點擊
https://reurl.cc/rQOoMZ
(慶祝臺灣客家文化館10周年,即日起至6/30止,好客商城全館八折、免運費)
#好客商城館慶邀你購物享八折
即日至6/30止全館八折、免運費
https://thcdc.hakka.gov.tw/hakkashop/
時間:111年5月22日(星期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噴泉廣場
售票:100元(2+1體驗)購買嬉遊好客卡可加購,當日大型主題限定DIY課程
|屏菸・樂玩木作DIY|加購價$250(限50名)
|客庄・創意盤花DIY|加購價$150 (限50名)
史實紀載,康熙六十 (西元1721)年農曆五月初十,六堆地區先民豎旗堵禦,組成聯防組織,開展六堆歷史上以六堆為名,保鄉衛土的第一戰;去(2021)年適逢「六堆300年」,客委會於當日串連高屏縣市政府與六堆12鄉區公所共同升起六堆旗,致敬六堆先民精神,成功再聚六堆人向心力。
檢視三百年前農曆五月初十,係現今通用之國曆6月4日,為更易彰顯六堆獨有文化意義及珍貴價值,故擇此日(6月4日)作為六堆日。此日,我們共同緬懷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感念為這片土地付出辛勞的先祖們,感恩守護這片大地的伯公及諸神。
六堆開發歷史過程呈現出跨地域性和跨族群連結網絡共同合作的精神,更建立起具高度認同的聯合組織,並形塑出獨特的集體文化記憶。六堆日的推動,正是在此基礎上,持續本著對多元文化的關懷與跨越族群的合作,推動六堆地區公私部門、民間社團,及在地民眾共同參與,在未來每年的六堆日,共伴共榮,讓六堆精神在地實踐,將六堆認同永遠流傳。
六堆12鄉區及屏高縣市府共14個單位將於06/04(六)上午8時同時辦理升旗儀式及活動以紀念六堆日。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亦將同步在06/04(六)上午8時辦理升旗儀式,並舉辦彩繪活動及客庄體驗市集(上午9時至下午5時),讓大家認識客家文化地景與歷史故事,更讓園區成為傳承客庄文化資產的重要教育場所,歡迎大家共下來參加。
,202205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76942/ 3554 ,2022 ,大河小說家黃娟《故鄉心·故鄉情》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黃娟老師於109年6月將畢生創作的手稿、獎牌、衣物、書籍、信件......等珍貴文物,捐贈予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典藏,並親身自美歸來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令在場人士感動又敬佩。在這良好互動及黃娟老師首肯下,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遂著手規劃製作黃娟老師口述訪談,感謝近2年來各界的幫忙,完成《故鄉心·故鄉情》的出版。今(26)日在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黃娟老師桃園楊梅人,為大河小說女性作家第一人,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客家終身貢獻獎、國家文藝獎等獎項,被視為戰後第二代優秀作家代表之一。黃娟老師源源不絕創作力與靈感,源自細膩的觀察力,也來自於中西文化衝擊下的反思,藉由她客家籍、長期旅美的視角,解構又再現臺灣客家群體意識,讓讀者感受到客家多元風貌及記憶認同感,豐厚客家族群文化傳承的價值。
黃娟老師以客籍、旅美臺灣作家的觀點呈現參與的文學活動、民主運動、客家活動及創作動機,將豐沛的創作力以及旅居海外心懷故鄉的文學使命透過文物、影像一一呈現在大眾眼前。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黃娟老師人在海外,卻心繫著臺灣與客家,並將珍貴的文物捐贈予本中心典藏,臺灣客家文化館除了感謝,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接觸我們典藏的文物故事。看到今日現場非常踴躍,大家對客家文學充滿熱誠熱烈參予,內心感動又感謝。
今日新書發表會內容豐富,安排了客家美聲詞曲創作人葉鈺渟、劇場演員溫吉興以及音樂製作人黃培育,共同表演「讀劇」;搭配客家紀錄片導演彭啟原和黃娟老師提供的相片,分享作品的起承轉合,帶給大眾全新五感體驗;重量級作家傅銀樵、張良澤、許素蘭老師導讀《故鄉心·故鄉情》幕前幕後的精彩故事,共同為此書激盪承先啟後的篇章。因疫情及遠距關係,黃娟老師無法出席,其特別委請三妹黃惠信女士代表前來向大家致意,一同參予這場別出心裁的文學饗宴。這是臺灣客家文化館典藏文物多元的呈現方式之一,期盼將來有更多對相關文物展現的合作機會。
本中心全球資訊網將於111年9月6日(二)中午12點至12點30分,配合行政院資安處進行網站頁面切換演練,演練作業期間本中心官方網站,如線上報名系統、720VR等將暫時停止服務,如造成不便,敬請見諒,謝謝。
,2022083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84468/ 3557 ,2022 ,111年好客劇場中秋連假推廣活動八月半月光圓柚圓 ,八月半【badˋ ngied ban】=中秋節
共下來好客劇場團圓!
搭配活動#地下室鐵粉集合中
文創紀念禮品再加碼!!
活動時間:111年9月9日至111年9月11日止
活動辦法:
中秋連假來好客劇場觀劇或租借導覽機,
消費滿百即可獲得轉盤券一張(100元一張、200元兩張…以此類推),
參加轉盤抽獎活動喔!
一券在手,恁多(中文解釋:很多)文創好禮,等您來轉走!
八月半月光圓柚圓,平平安安共下來團圓
週一、週三至週五
14:30-15:00
週六、週日及例假日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為強化「臺灣客家文化館」逐步達到「全球客家博物館及圖資研究中心」的目標,於2017年12月16日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同簽署「學術研究合作交流協定」,三方已經合作於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17)、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18)、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019)辦理多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已出版專書《博物館與客家研究》、《客家族群與全球現象-華僑華人在「南側地域」的離散與現況》及《百年往返:走訪客家地區的日本學者》等,正式拓展海外客家研究交流與館際合作經驗。
在多次交流對話中大家對飲食文化在客家族群形象與文化意象均感興趣,本中心雖在疫情干擾下仍然克服困難與蕭新煌、周錦宏、張維安、黃宣衛等國內外學者及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共同籌備主辦「客家飲食文化:族群、歷史與比較」國際研討會,透過客家飲食的海內外研究成果對話,對未來臺灣及海外客家研究提出可深入研究之議題,以期更脈絡化地認識不同客家社區的社會文化現象。
(圖: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研討會開幕致詞)
本次研討會共規劃中央研究院蕭新煌、美國夏威夷大學吳燕和等教授三場專題演講、四場主題發表(客家飲食的臺灣經驗、客家飲食文化在東北亞與北美的現況與發展、客家飲食在東南亞的多樣性、客家飲食文學),及飲食作家陳靜宜、藍帶主廚邱聿涵、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等專家圓桌會議,探討客家飲食的多變性與本質。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本次族群飲食文化國際研討會從提議到舉行二年多期間感謝許多專家學者的協助與建議,尤其難得國內外24位學者專家均貢獻心力積極參與,期望透過本次研討會能讓臺灣客家飲食研究更深化,本中心也會繼續扮演平台角色讓多元族群、多元領域的好友們共下來打拼,並將持續以臺灣客家、多元族群與海外客家為內涵,與海內外學術單位等合作,拓展海內外客家研究交流合作,使客家研究館際交流成果更豐碩。
(圖:專題演講提問時間左一為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左二為中央研究院蕭新煌研究員)
隨著時間流逝,疫情慢慢退散,每當新的一天就是旅程開始,客庄生活體驗全新出擊, 臺灣客家文化館擁有全臺特色展覽與體驗課程,轟轟的車響聲,就讓我們一起跟著 #哈古客庄生活遊走趣 吧?
凡在巨翔機車行租車的遊客,至臺灣客家文化打卡標記【我在哈古鄉村車遊行】與 租車行的名稱、打卡點須標示出臺灣客家文化館地標,可至館內4號服務台兌換哈古專車你好神精美禮物1份。
活動主題:哈古鄉村車遊行
-就讓我們跟著哈古一起客庄生活趣-
合作廠商: 苗栗租機車 銅鑼火車站前 巨翔機車出租 037983539
租車活動優惠卡好物:
3D好客劇場優惠票30元
租車回程優惠折扣50元
好客購物節全館95折優惠
一、謝絕政黨、公職候選人及其支持者進入本中心場域從事競選相關活動。
二、請勿在本中心場域懸掛、張貼、穿戴或標示特定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之旗幟、徽章或服飾。
三、選舉期間,禁止穿著競選背心進入本中心辦公或活動場所進行造訪活動,如有洽公需要,需脫掉競選背心。
,2022101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88587/ 3553 ,2022 ,【110年度捐贈文物感謝活動暨典藏專題講座】開始報名嘍 ,你知道博物館為何典藏與可以蒐藏什麼?
本中心106年起開始徵集客家相關文物,至今累計1萬5,000多件藏品,包含常民文物、文獻史料、織品、音樂等,捐贈人數亦達百位以上,為感謝大家不吝捐贈,並進一步深入典藏核心,瞭解博物館背後運作,特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分享,歡迎免費報名參加。
★活動時間:111年9月3日(六)13:30 ~ 16:00
★活動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國際會議㕔(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活動報名資訊:請點此
★洽詢專線:037-985558分機307文資典藏組李小姐。
原訂9月3日(六)「110年度捐贈文物感謝活動暨典藏專題講座」因受颱風影響,延期至10月1日(六)舉辦。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因應海葵颱風來襲,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9/4)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暑假已經正式開始,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出遊,出遊時在地「美食」是民眾必搜關鍵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推廣客家文化當然非常重視客家飲食此元素,本中心於7月8日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行尞餐廳舉辦【客家細灶下.大家來打粄】客家菜包、艾草包教學及手作體驗活動,本次以客家人的傳統粄食之一客家菜包(又稱豬籠粄)做為推廣,讓民眾體驗及享用傳統美食客家味。當天共兩梯次滿額名眾前來體驗,現場邀請關西詹師傅親自教學製作及炊粄,帶民眾了解客家菜包的製作秘訣,感受最完整的手作體驗。當天也在活動戶外區還有古早打粢粑、打草繩的活動體驗,讓親子同樂學習,並提供獅潭鄉清涼消暑的客家仙草茶,搭配著菜包(豬籠粄)及麻糬(粢粑)一起享用客家好味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暑假是親子好友共學同遊的佳機,感謝民眾熱情參與手作體驗活動及認識客家飲食文化傳統粄食,未來本館【客家細灶下.大家來打粄】將安排更多客家飲食活動,帶大家一同體驗,推廣客家飲食文化,用「食」體驗客家味,並沉浸於臺灣客家文化館的客家氛圍中。
後續夏令營、文化小旅行、杭菊季健走等活動,均是非常搶手且生趣,詳情敬請密切關注臺灣客家文化館官網及臉書粉絲團,歡迎大家來尞
,2023070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7213/ 3590 ,2023 ,「六堆歡喜來割禾 百年酒廠釀好酒」(liugˋ duiˊfonˊ hiˋ loiˇ godˋ voˇ bagˋngienˇjiuˋcongˋngiongˇhoˋjiuˋ) ,【圖:六堆園區將收割的稻禾交由酒廠製作米酒(左起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屏東觀光酒廠高敏軒課長)】
暑假來臨,又到了六堆園區稻田最美時刻,粒粒飽滿黃金稻浪隨波舞動,園區農田稻作經過將近4個月的孕育,於今日7月1日暑假開始第一天辦理農事學堂「割禾」(godˋ vo)活動,開放報名當日即額滿,現場吸引了超過百位親子共同參與傳統的人工割禾體驗,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及屏東觀光酒廠高敏軒課長共同開場,帶領遊客先行祭祀田頭伯公感謝大地豐收,再下田體驗割禾,並將收割的稻禾交由內埔百年酒廠製作客家料理米酒。屏東觀光酒廠今年適逢百年廠慶,特別與六堆園區合作,將今年園區收成的稻米進行研發製作調配,以在地合作聯名的方式產出甘醇的獨特風味的客家料理米酒,更期望在今年六堆園區秋收祭時與屏東酒廠共同亮相為最有特色的季節佳物。
【圖:民眾參與六堆園區割禾體驗,並且與客發中心典藏的老照片相互輝映】
割禾活動一早於六堆田園區舉行,現場吸引許多親子共同參與,仿效頭擺(teuˇ baiˋ,譯:以前)打早下田耕作之情境,教導大家下田割禾(譯:割稻),活動前教導所有參與活動的朋友飲水思源祭拜田頭伯公,感謝伯公讓今年稻作豐收,現場更展示客發中心典藏的六堆早期割禾老照片(民國26年由劉源利拍攝)與現場民眾割禾時的場景相互對話,傳遞客家人敬天惜福之精神以及友善環境的概念。現場更帶領民眾導覽園區礱間及體驗碾米,進行一系列的客家環境教育體驗。現場還讓民眾透過手工器具及雙手用勞力手動碾米,體會傳統農村時代所有農事皆靠農夫人力完成的辛勞,更達到博物館用體驗傳遞知識的功能。
【圖:民眾體驗割禾,現場更由機器收割,與割禾民眾形成對比】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農事學堂是每年園區固定的活動,我們努力讓民眾體驗不同的特色內容,今年六堆園區與屏東酒廠合作,利用園區友善耕種的稻米結合酒廠專業製酒技術,製作出香醇順口的米酒,共同推廣行銷六堆在地佳物。另外今天也看到家長帶著小朋友從3月的蒔禾活動,到今天再參加割禾,體驗完整的農事學堂,感到非常的欽佩。也期望有更多的親子能參與園區各種活動,共同參與六堆生態博物館共作,感受客庄的氛圍跟體驗學習客家的文化。
【圖:民眾參與割禾體驗合影)】
活動尾聲園區亦準備交工點心爆米香及客家仙草,大小朋友帶著自己輾好的白米,等待機器「砰」一聲,白米變成一粒粒美味的爆米香,重現祖父母輩的童年回憶,許多民眾都稱讚不已;另外,今天也將交工點心爆米香帶給遠從德國來內埔東片社區參訪的貴賓團品嘗,一起享用在地的特色,體驗客家的風味。六堆園區後續將有夏令營、特色露營、秋收祭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動,是大家不可錯過的戶外活動,詳情敬請密切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網及臉書粉絲團,歡迎大家來尞。
【圖:德國參訪團接受六堆園區的爆米香(內埔東片村黃日禓村長(左1)、般若德村Benroth/理事Mr. Udo Adolphs(左2)、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左3)、威瑪市Weimar (Lahn)/前市長Mr. Peter Eidam(左4)、威瑪市Weimar(Lahn)/市長Mr. Markus Herrmann(右2)、般若德村Benroth/理事Mrs. Ulrike Adolphs(右1)】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推出第9本繪本《阿公的幸運石 乙未戰役在佳冬》歷史繪本,在今(19)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故事繪本取材自左堆(新埤鄉、佳冬鄉)茄苳腳步月樓戰役的歷史,將歷史故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敘述,讓六堆整體的發展脈絡更多元呈現。再加上歷年完成的繪本在各大書局通路銷售,希望有更多好朋友可以接觸及運用。
新書發表會中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特別致贈繪本給高屏地區的育幼院,希望帶給院生不同的族群歷史文化洗禮。發表會也邀請到佳冬蕭家的後代蕭義雄主委及六堆大總理賴熊飛的後代賴文榮先生來到現場,共同見證書中的歷史故事。開場表演則由屏東武德館帶來武術演出,象徵六堆居民平時團練健身、戰時保衛家園的團結情操。會後亦有客語薪傳師現場講說繪本故事,並舉辦有獎徵答活動,贈送繪本及周邊文創小物,現場氣氛熱烈。
(圖:阿公的幸運石新書發表會捐贈給社福團體,左起依據為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勵馨基金會楊稚慧主任、慈幼之家黃彥豪、信望愛家園王傳宇董事長、沐恩之家鍾秀芳及基督教山地育幼院(六龜)尤寶萱組長)
「乙未戰役」是臺灣重要的歷史戰役,全臺各族群均參與其中,而其中客家族群投入相當多人力、物力。根據客發中心,運用與臺灣大學歷史系李文良教授合作的「1895年乙未戰爭茄苳腳戰役調查研究計畫」調查成果,為基礎邀請繪本專家共同來完成,這是跨域合作也是將六堆歷史文化更普及推廣的方法之一。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為了讓小朋友認識豐富的客家文化與歷史,客發中心歷年來出版8本文化繪本及1本讀本,分別是以客家傳統工藝為主題的《特別的禮物》油紙傘故事繪本、《阿婆的壓箱寶》竹門簾故事繪本,以客庄節慶為主題的《火旁龍迎新春》立體書、《六堆運動會的秘密》繪本、《熱鬧个收冬戲》繪本,也運用園區展示及人偶劇出版《六堆奇航蓋生趣》常設展兒童繪本、《伯公您好神》大獅兄人偶劇故事繪本,另以世界記憶及客語傳承推廣之角度出發,出版《恁久好無?安娜!》繪本及《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讀本,藉由不同主題面向的繪本、讀本,讓讀者認識客家文化多元面貌。同時,也藉由客庄主題的繪本傳遞客家的文化歷史脈絡,更將在地的故事發展為六堆生活博物館重要內涵。
(圖:阿公的幸運石新書發表會在場所有學校校長及貴賓合影)
民眾如欲購買客發中心出版的繪本,可在客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現場購買,亦可於國家書店、五南書局、博客來、誠品…等各大通路購買,歡迎大小朋友共下閱讀及分享客家文化繪本。
(圖:阿公的幸運石新書發表會客語薪傳師劉淑貞老師帶領幼兒園學童認識客家文化與故事)
時序來到了深秋之際,正是莊稼秋收時節~🍂🍁🌾
即將跨入下一個年度前,哈古想和大家分享近期客發中心的一系列有趣的活動!!🤩🥳
像是【臺灣客家文化館】每年詢問度超高的2022杭菊行尞,換上變裝造型邊賞菊邊健行,沉浸在杭菊花海之中🌼🌼🌼,今年更有「開藏茶」儀式,健行完後還能一起享受下午茶哦~可以在微涼的天氣享受天地之間給我們的自然風景,好不愜意啊~~😍
更是有許多有趣的劇場活動來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除了11月連續三週的秋收季系列活動🌾,還有相關劇場像是協助大師兄家族消滅在村里出現的怪物:「大師兄人偶劇團-共下來打怪」🥸;在黑暗的國度中探究神秘的魔笛小童與盤花仙子:「魔笛小童&盤花仙子」黑光劇場等🧚♀️,都是值得大朋友小朋友期待的活動唷!😘
歡迎大家報名活動,一同前往共襄盛舉!!🙋♀️🙋♂️
有感於漸漸開放的旅遊氣息,哈古也迫不及待出遠門了~~跟我們分享一下近期的旅遊計畫吧!!別忘了在旅途中仍要注意安全且保護自身健康狀態唷~~😎
👉活動時間:2022/11/02 至 2022/11/09 截止
👉活動獎項: 花與花-看花文創手作吊飾、原客服飾圖文磁鐵書籤、大獅兄餐具組、客家寶藏記憶棋等各10組
👉抽獎規則:
1️⃣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
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得到你呦~)
3️⃣tag3名好友並留言分享接下來有什麼旅遊計畫
範例:@大獅兄@哈古@熊讚 預計規劃三天兩夜太平山楓紅之旅
❗️資格不符者將取消得獎資格,請大家看清楚規則囉~ ❗️
更多活動都在https://thcdc.hakka.gov.tw/
#秋收季 #臺灣客家文化館 #哈古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大獅兄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民國106年起全面啟動客家文物實體典藏工作,除民眾主動聯繫捐贈外,近年常藉由田野調查,社區擾動等方式,例如客庄村史寫作、文物普查深入地方,獲得民眾捐贈家中瑰寶,至111年底蒐藏總數已達1萬5,800餘件。為向國人展示客家文物典藏成果並感謝客家各界不吝捐贈,於112年7月14日(五)在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行感謝儀式,由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頒贈感謝狀予111年度13位文物捐贈者。
本中心近年積極進行海外客家文化資產調查,因而接觸到移居海外的客家社團,例如馬六甲惠州會館、雪隆惠州會館等,並獲捐許多珍貴文物入藏,爰本年度特以「百代客喬」為展示主題,舉辦111年度捐贈文物特展,展示來自各地的實體物件,包含馬來西亞客家社團日清簿、苗栗大湖蠶絲業相關產業用具、桃園縣客家花式大鼓隊大鼓、苗栗雙草湖庄土地交易文書、客家詩集手稿、竹衣、繡花拖鞋、新北勢國王宮神轎等,精彩呈現海外及臺灣客家人的生活、娛樂與宗教信仰等面向。今天蒞臨活動的貴賓有客家委員會徐進榮委員、葉義生委員、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林昭賢局長、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張維銓處長、大湖鄉黃惠琴鄉長、頭屋鄉徐鑫榮鄉長及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馮祥勇院長,並與捐贈者相互交流客家文物保存與典藏之重要性,場面非常熱絡。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特別感謝近年有這麼多熱情的單位及個人將最珍愛、最重視的文物,以臺灣客家文化館為場域,讓更多人分享美好的客家故事。臺灣客家文化蘊含豐厚的內涵,透過實體典藏凝聚全球客家族群的群體文化記憶。因為不同環境、地區而產生的獨特生活習慣、文化背景、產業、娛樂等,而在實體典藏的這條路上,也彰顯了客家人對於自己文化根源的重視,反映出各地客家族群對於保護和傳承客家文化的堅持與努力。我們期望能蒐集到更多客家近現代重要文物,讓臺灣客家文化館有更豐富的能量,更歡迎大家一起來運用文物,讓文物更有生命。
(圖: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與111年度捐贈人合影)
,2023071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7713/ 3594 ,2023 ,六堆客家園區「𠊎等還後生NGAIˇ DENˊ VANˇ HEU SANGˊ」夏令營活動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7月15日至16日在六堆客家園區辦理今年度第一場次「𠊎等還後生」夏令營體驗活動,活動內容豐富,現場包含客語營火晚會、生態觀察及客家美食品嘗等系列活動,現場有來自桃園、台南等地近百位民眾,皆直呼物超所值,還會再來參加六堆園區活動。
(圖:客語夏令營營火晚會大合照)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園區突破以往露營體驗模式,現場融入許多新元素,像是以團康活動帶領親子認識六堆、以營火晚會方式學習客語等,此外,帶領參與民眾夜間觀察園區生態,提供參與民眾不一樣的夏日親子時光,本次活動除了備妥露營帳篷並帶領遊客體驗客家文化外,更提供了客家傳統美食,讓民眾從食、住、育、樂方面體驗客家生活,透過營隊方式讓民眾瞭解。
(圖:手作夏日涼品DIY)
本次夏令營露營活動有許多客家美食,例如早餐是客家小炒蛋餅,結合最近的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請附近店家製作特色美食,早年先民拓墾不易,逢年過節必備三牲,酬謝伯公的庇佑,並利用這些素材,搭配青蔥或芹菜,炒成一盤兼具鹹、油、香的家常菜,透過現場人員解說,讓民眾了解早期農村生活,另外,活動過程民眾DIY製作夏日飲品,在酷熱的夏天也能有涼爽的體驗,最後聚集在廣場上分享這兩天參與的心得,彙整這兩日的學習過程,透過分享傳遞客家人友善環境的概念。
(圖:營火晚會客語教學)
此外,本營隊活動沉浸式教學方式,教導參與民眾客語詞句,介由不斷敘述,讓民眾猶如身歷客家庄生活,並鼓勵民眾多說客語,以寓教於樂方式,進而傳承客家文化,讓許多民眾體驗原來露營可以如此簡單有趣,未來六堆園區後續將有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及秋收祭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動,是大家親子家庭不可錯過的戶外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參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
,2023071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7809/ 3616 ,2023 ,六堆細(se )人(nginˇ)仔(eˋ)滑(liu)步(pu ) 車(caˊ)歡樂營 報名網址來囉! ,園區結合六堆運動會競賽項目特地為了小朋友安排滑步車的體驗活動
聘請滑步車專業教練教學,活動中將結合客語相關教學,讓小朋友沉浸式學習客語
學習滑步車除了讓小朋友學習平衡感和身體協調性、增強身體靈活性、培養小朋友學習獨立,並且幫助小朋友遠離3C產品,多走出戶外接觸戶外活動
快來報名參加吧
活動日期:112年11月11日(六)、11月18日(六)、11月25(六)
活動時間:8:00~12:00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戶外廣場
招募年齡層:3歲以上(或身高滿85公分以上)至7歲以下之學童參加
人數:每梯次上限40人
費用:每人每梯次600元(含專業課程教學、護具、車輛借用、午餐)
課程介紹:1. 裝備介紹+著裝;2. 推蹬+煞車;3. 繞圈;4. 練習;5. 友誼賽
報名網址:https://thcdc.hakka.gov.tw/onlineservice/1362/1394/12322/12419/12420/87982/111915/
報名捷徑: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aGbK4S7ge3Jwpsx31Qzz4jYjeaSY6BWmmghVv3IaHfJefPQ/viewform
礱間展示館自110年3月3日(星期三)至3月7日(星期日)進行館外設施修繕作業,暫停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102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49513/ 3487 ,2021 ,「2021客家貢獻獎」徵件延至110年3月31日, 歡迎各界推薦表現優異之女性及青年參選 ,📗📗📗新書報報~📗📗📗
美國人類學者Pf. Burton Pasternak最新譯著帶你重返田野~《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口述史及田野地現況》
在1960年代,一位美國人類學者✨巴博德教授(Pf. Burton Pasternak)✨來到臺灣,與同為美國人類學家的同學✨孔邁隆教授(Pf. Myron Cohen)✨,在臺灣南部客家地區從事人類學研究,堪稱臺灣漢人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的先驅之一。
巴博德教授針對閩客兩村落進行比較研究之《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一書,為臺灣客家研究留下珍貴紀錄。
客發中心近年啟動海外學者客家研究之譯著計畫,第一本翻譯專書即是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黃宣衛研究員✨合作,翻譯巴博德教授於臺灣南部閩客村落的比較研究專書,本書翻譯及研究團隊亦重返田野場域以及與原作者巴博德教授進行訪談。此段再返田野及珍貴的訪談記載,均一併呈現給讀者。
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
📙時間:4月21日(三)上午10:30-12:20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會議廳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6yMl6y
#屏東新埤打鐵村
#臺南六甲中社里
#閩客村落比較研究
本中心出版品行銷通路
實體店
◎國家書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9號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商學大樓
◎南天書局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3段283巷14弄14號1樓
◎唐山書店(110.4.1簽約)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地下室
◎T'S書店(110.4.1簽約)地址:台中市龍井區新興路2巷2號
◎四分溪書房(中央研究院)(110.4.1簽約)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B1
網路書店
國家網路書店https://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店https://www.wunanbooks.com.tw/
秀威網路書店https://store.showwe.tw/
唐山官方網站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110.4.1簽約)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twbookssite.wordpress.com/
Pchome 24小時書店 https://24h.pchome.com.tw/books/store/DJAV5E
三民網路書局https://www.sanmin.com.tw/#
金石堂網路書局https://www.kingstone.com.tw/
電子書銷售通路
秀威網路書店https://store.showwe.tw/
博客來電子書https://www.books.com.tw/web/ebook
HyRead ebook 電子書店 https://ebook.hyread.com.tw/
,2021040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0712/ 3490 ,2021 ,持愛臺灣博物館卡逛博物館享優惠!! ,即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憑「愛臺灣博物館卡」,至 B1 好客劇場享優待票30元入場優惠!
更多相關訊息請點連結 請點我!
「六堆‧家鄉」圖文徵選活動由客家委員會、屏東縣政府、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請踴躍報名。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去年首次辦理的「夜宿博物館」廣受好評與熱烈迴響,報名人數在短短不到三日內迅速額滿,今年除了新增親子場以外更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合作辦理「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客同行淨零綠一夏暑期營隊」,期望透過親子共學讓更多的民眾認識客家文化與環境教育一同連結,並以多元的方式學習淨零綠生活。
今年暑期於7月18至23日、7月25日至30日及8月1日至2日辦理七梯次客家夏令營活動,200名及30組親子組的活動名額剛公告即秒殺額滿,展現暑期活動的超高人氣。今年的客家夏令營以「集客武林-夜宿博物館」作為主題,將「客語教育推廣」、「文化傳承」、「環境教育淨零綠生活推廣」三大元素融入營隊活動,讓學童們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展開兩天一夜的奇幻冒險。經由客語薪傳師以沉浸式又活潑生動的體驗教學,讓參加學童接觸客語、認識客家文化。夜宿博物館時擔任夜市小當家,由參與的學童輪流值班當小當家用客語的方式介紹食材與遊戲內容;翌日團隊前往大湖,學童們認真聆聽客家紙的製作過程及歷史,並親自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結業證書。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年的客家夏令營南從高雄、北至淡水全台武林高手匯集,讓不同生活背景與專長的孩子,有機會認識彼此、互相學習,創造美好的暑假回憶,期許參與者相互交流,在30年後透過照片等再次人生重逢,共話當年客庄的美好味緒。夜宿博物館活動去年舉辦即獲得許多家長的肯定,參加過的家長們今年4月桐花開時就陸續詢問,我們會持續舉辦夜宿博物館的夏令營,讓更多對客家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有機會體會『夜宿客博館的驚喜』。」
<7月19日是第1梯次「集客武林-夜宿博物館」營隊的結業式,恰逢2023客家馬來西亞、新加坡青少年國際事務出訪團員參訪臺灣客家文化館,希望本次參加之國小孩童未來也可以參加國際性的培訓參訪將臺灣客家文化多元樣貌介紹到世界各地。所以錯過今年客家夏令營的朋友們也可以關注下一檔活動,請大家持續關注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
,2023072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7995/ 3511 ,2019 ,108年水陸域生態調查計畫成果報告 ,※展館春節期間相關規定事項若有未盡事宜,依現場人員公告指示為主。
,2022012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5757/ 3515 ,2022 ,與哈古一起鬧元宵!!分享元宵節參加過的活動就有機會抽中好禮~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客委會客家發中心於今日(11/5) 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2022六堆秋收祭-舞動客庄植樹趣」開幕式活動,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高屏地區機關代表及近千位來自各地的民眾一同為「2022六堆秋收祭」活動揭開序幕,帶大家一起跳出健康、種下幸福,六堆秋收祭活動從11月5日至11月20日跨三個週休假日熱鬧登場。
(圖:六堆秋收祭開幕儀式貴賓開封2017年的檸檬酵素)
開幕式開場是由在地唐采舞蹈團15位小朋友帶來活力的表演,揭開豐收歡喜的序幕;活動前特別進行「檸檬酵素開封」,這甕酵素是在2017年秋收祭開幕式時所釀造的,至今剛好滿5年,有著滿滿珍貴回憶及好滋味,要來分享給今天一同參與開幕式的好朋友,接著由六堆園區吉祥物大獅兄小獅妹人偶,帶著大家以及所有貴賓一起跳客語版【健康洗手歌】,現場熱鬧非凡,形成一股客家舞健康的風潮,最後大家一起在園區種下客家盤花植物,為接下來秋收祭系列活動揭開精彩序幕。
(圖:六堆秋收祭植樹,將客家盤花的樹種種下,象徵客家文化扎根)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秋收祭」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連結六堆十二鄉區,透過檸檬酵素、藍染等之前秋收祭活動體驗的項目,將客家文化的連結、記憶的保存及精神的傳承,傳遞給民眾認識。同時,感謝客庄的各級學校的校長、園區志工朋友及喜愛園區的好朋友一同參與,發揮博物館的在地化,歡迎大家共下來六堆園區遊玩,用歡喜跟愉悅的心情到客庄作客,體驗六堆地區客庄秋收的樂趣!
(圖:六堆秋收祭舞動客庄,一起跳客語版【健康洗手歌】)
「2022六堆秋收祭」開幕活動後,自11月5日至11月13日假日推出「勇闖桃花源」親子活動,帶大家體驗「田邊採菜」、「疊磚窯」、「疊盤花」、「竹筏運糧」、「水球攻炮城」的樂趣;11月13日有精彩的客家大戲演出;因應攀岩已納入奧運比賽項目,11月5日、19日推出「攀越大武山-攀岩培訓營」,期盼為明年六堆運動會培養更多種子選手;秋收祭期間也規劃了「漫遊客庄輕旅行」,帶民眾深入六堆客庄,還有「秋涼野餐趣」、「秋收露營趣」活動,今年野餐最吸睛的就是「客家鹹豬肉披薩」,本次特別請多家披薩店研發,讓客家美食以不一樣的形式呈現;露營活動更結合「伯公故事屋」、「六堆GIS探索趣」及「六堆鳥類大解密」,提供民眾多樣參與選擇;11月19日秋收祭壓軸,將推出「食福宴」,展現六堆客家與多元族群的特色菜餚。活動多元精彩,詳情請上園區網站及活動粉絲專頁查詢!
臺灣客家文化館已完成全場域環境清潔消毒作業,工作人員採檢結果全數陰性,將於2月13日(星期日)開館,歡迎共下來尞!
為因應國家社會發展需求,展現政府對開放資料與資料運用創新之重視,由總統府指導,本院、內政部及科技部共同主辦之「2022總統盃黑客松」,透過跨機關、跨領域及公私協力共組黑客團隊之競賽方式,鼓勵資料擁有者、資料科學家及領域專家多方交流,加速公共服務優化並鼓勵公務人員主動創新。
本(第5)屆活動以「安居永續•均衡臺灣」為題,期黑客團隊提出有助「安居樂業」、「永續發展」、「均衡臺灣」之具體作法,訂於本 (111) 年3月16日至3月31日(暫定)開放公民許願、5月2日至6月2日(暫定)開放徵件,並於公民許願後辦理點子松,邀請專家學者及民間意見領袖,將許願池之願望聚焦選出傑出願望,另為鼓勵黑客團隊針對傑出願望提出解法,初審評選指標將「提案是否參採公民許願池傑出願望」納入加分項目。
為促進各級政府機關及民間各界踴躍參與本活動,主辦單位將分北、中、南、東舉辦多場次宣傳說明會,請各機關配合於官網或臉書協助宣傳並踴躍參與,若貴機關曾參與歷屆總統盃黑客松並有落地成果者,亦請加強宣傳成果內容,並將宣傳內容寄至內政部(統計處),以利彙整分享。
本屆除頒發前5名卓越團隊獎外,其他初審入選團隊頒發入選證明,另頒發傑出許願獎。為鼓勵各機關將業務困境許願,以利黑客解題,及鼓勵跨機關或公私協力組隊參賽,獲以上獎項或初審入選之同仁,請從優予以行政獎勵。
請轉知貴機關同仁踴躍至總統盃黑客松官方網站許願及提案,如有疑問可逕洽內政部連絡人:統計處周家揚科長 (02)23565347,電子郵件信箱moi1744@moi.gov.tw,王芝家視察 (02)23565348,電子郵件信箱moi1454@moi.gov.tw。
即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環境教育課程於每周三、六下午1330-1700開課,持原民園區入場門票,折抵課程費用每人享優惠價40元(原價50元)。
持原民園區入場門票至園區露營區(帳篷自備,需湊滿10帳)享露營區折扣優惠,每帳享優惠價550元(每帳600元)。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舉凡持有六堆園區上述證明者,享原住民園區入園門票全票優惠價130元(原價150元),半票優惠價60元(原價80元)。
菸樓展示館自111年3月22日(二)至111年3月29日(二)進行設備維護,暫停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2032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70273/ 3537 ,2022 ,第五特展室─「想食.響時─臺灣飲食檔案特展」苗栗展次即將於7月15日開展! ,「想食‧饗時─臺灣飲食檔案特展」自111年7月15日起至111年11月14日於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五特展室展出,透過豐富的檔案、照片、影音及實體文物,邀您一同品嚐國家檔案中的臺灣滋味,歡迎踴躍參觀!
<三傻鬧地球>
地球人們! 準備好與路易斯及外星人度過瘋狂的一天了嗎?
或是和小麻雀理查一起踏上充滿速度感的非洲旅程?
歡迎來好客劇場感受全新3D影片的精彩炫目,以及杜比全景聲音效,給您彷彿身歷其境的聽覺效果!
地點: 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劇場(地下一樓)
時間及場次: 每週二休館(國定假日,遇週二開館)
上午播放時段 09:30 、 10:30 、 11:30
下午播放時段 14:00 、 15:00 、 16:00
票價: 票價詳情請見劇場資訊
<小鳥總動員>
飛起來! 和小麻雀理查一起踏上充滿速度感的非洲之旅!
歡迎來好客劇場感受全新3D影片的精彩炫目,以及杜比全景聲音效,給您彷彿身歷其境的聽覺效果!
上午播放時段 09:30 、 10:30 、 11:30
下午播放時段 14:00 、 15:00 、 16:00
票價: 票價詳情請見劇場資訊
,2022070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80325/ 3542 ,2022 ,詔安客語布袋戲小學堂 Part 2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107年起進行火焰蟲(螢火蟲)復育,並於每年度辦理約10場次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活動,今(112)年度自7月至10月分別於週末舉辦,邀請親子共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認識火焰蟲,體驗活動自7月29日開辦,民眾報名熱絡,活動內容豐富,現場近百位民眾直呼體驗活動多元有趣,下次還會再來參加六堆園區的活動。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表示,六堆園區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課程每年課程內容都會加入新的知識,並且融入園區復育的情形,除民眾於課程中了解園區復育火焰蟲情形外,亦可認識客庄傳統環境的樣貌,現場也有螢火蟲幼蟲、成蟲供民眾觀察,了解到螢火蟲生長過程,此外透過客語教學,達到深耕客家文化。今年度有來自台南、高雄各地的民眾,也有參與2至3次的民眾,每人皆說參與這種擁有文化生態教育體驗課程,收穫良多,也會向周遭朋友多介紹六堆園區之美。
本次活動課程提到許多傳統客庄的環境,課程加入了許多老照片,讓民眾透過新舊照片對照,更能體會到環境變遷的過程,另透過實際進入園區看閃爍的火焰蟲,讓民眾直呼,環境維護不易,在夜觀活動中解說人員也持續引導民眾先閉上眼睛,讓眼睛適應黑暗,減少民眾對於夜晚的害怕,最後聚集在教室內觀察火焰蟲活體,透過一整系列課程傳遞客家人友善環境的概念。
六堆園區後續將有特色露營體驗體驗及秋收祭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動,是親子家庭不可錯過的戶外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官網或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查詢相關活動資訊。
,202308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0836/ 3544 ,2022 ,六堆客家滿滿稻香「大人細仔共下來割禾」 ,六堆園區農田稻作到了收成的季節,今年度農事學堂「割禾」(godˋ vo)活動在7月17日舉辦,融入許多的新的元素,一上線就吸引許多親子朋友報名參加,甚至有台北到六堆參加割禾的民眾,前三天就在園區露營準備,今日下田收割稻穀,本次活動除了帶領遊客體驗傳統「農耕生活」文化外,更安排了傳統的牛車及營造曬穀場景,讓遊客近距離的體驗稻香,透過不同的方式認識客家文化與特色。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到「農事學堂是每年園區固定的活動,每年讓民眾體驗不同的特色內容,本次透過傳統空間的營造,像是曬穀體驗、牛車等,這些都讓民眾更能深入其境,期望能帶給大家更多回歸農村田園的體驗」。
活動在一大早進行,除了避開屏東豔陽,也仿效頭擺打早下田耕作之情境,教導大家下田割禾,同時引導祭拜田頭伯公,感謝伯公讓今年稻作豐收,傳遞客家人敬天惜福之精神以及友善環境的概念。
另外本次的一大特色在呈現禾埕曬穀的傳統畫面,現場感受稻香撲鼻,由農夫阿公駕駛牛車運送穀包,並準備農具穀耞讓民眾體驗古早曬榖,並且導覽園區礱間,從中領略稻米粒粒皆辛苦的意涵,現場充滿歡樂的笑聲;另展現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之科技農業成果,讓民眾彷彿搭乘時光機,體會客庄農耕生活從人力到電子機械的變遷和進展。
活動尾聲園區亦準備甜米篩目及粢粑當作交工點心,現場可體驗動手搗粢粑(qiˇ baˊ),讓民眾體驗從農田到餐桌的過程,及農民的辛苦,參與割禾的民眾還可以將這次收成的稻米帶回家,許多民眾都稱讚不已,感到相當新鮮且寓教於樂,並說每年都想要帶孩子們參加!六堆園區後續將有特色露營、秋收祭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動,是大家親子家庭不可錯過的戶外活動,詳情請參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112年7月18日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辦理《抗與順的抉擇—乙未中彰保衛戰》新書發表暨座談會。本次出版乃乙未戰役調查研究系列的代表作品之一。
客家委員會范佐銘副主委表示本書是從歷史角度來展現,描述戰役當時的情形,經過調查研究呈現的文史資料,以及客家族群乃至各族群對於保衛家園之精神。彰化縣文化局張雀芬局長表示這本書對於彰化歷史甚具意義,恰逢彰化建縣300年,非常高興客家委員會能來到彰化辦理新書發表會,在歷史上彰化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1895年乙未-八卦山戰役,出現很多義勇軍為自己的家園努力、保衛臺灣作為後人學習的楷模;更邀請到總統府姚嘉文資政,現場與在場嘉賓分享1895年乙未戰役事蹟,當時為臺灣脫離清朝且割讓給日本,這段史實對於臺灣甚具意義,也很高興能有一本關於彰化歷史的書籍,相當難得。
1895年臺灣曾經發生一場轟轟烈烈保鄉衛土的戰役,是一場戰鬥規模最大、戰場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雙方死傷不計其數跨越族群藩籬、團結保鄉衛土的戰役,同時更是展現客家族群不服輸的硬頸精神。
本書《抗與順的抉擇—乙未中彰保衛戰》主要目的在為「乙未-臺灣-客家」的身世地圖上,補上臺灣中部這塊拼圖,書中探討客家山城仕紳階級籌組義軍採取武力抵抗,與縣城內的仕紳採取妥協歸順,兩者矛盾作法之間的抉擇,藉由再造歷史現場,重現頭家厝(溝背)與八卦山中部攻防戰役的歷史場景;再現一手文獻,揭露乙未戰役未曾發現的日軍戰鬥詳報與歷史文獻以及重構古今地景,重新描繪昔日戰鬥地圖,並進行今日地景的比對與參照等三大手法,引領讀者得以跨越時空,更瞭解這一場百年前發生的戰役。
耗時兩年多,著者蔡金鼎與編輯團隊逢甲大學城鄉發展研究中心所完成的專書在112年7月18日在彰化生活美學館正式亮相。著者蔡金鼎老師帶來《Dilemma/抗與順的抉擇》的專題講座分享書中精彩內容,同時,特邀國家教育研究院林崇熙院長以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李文良教授,就乙未戰爭與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尹彙武館長、彰化縣彰化市公所林世賢市長、彰化縣議會黃柏瑜議員、逢甲大學城鄉發展研究中心劉立偉主任、臺灣大眾史協會張弘毅理事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李宗信所長、臺灣文獻館前研究員林文龍等共同與會人士分享對話,並安排行讀踏查活動獲得與會者熱烈回響。
你聽聞過西元1895年發生乙未戰役嗎?
將由在地專業文史工作者帶領你穿越時空,走訪銅鑼天后宮與「銅鑼鄉吳氏宗祠」講解乙未戰爭的歷史故事,更解說西湖鄉雲梯書院,見證客家族群重視教育,珍惜知識的文化。
最後邀請專業農人,帶你回到現在,體驗苗栗火紅的特色農作物,解析菊花栽種及加工流程,喝杯甘美的菊花茶,與美麗的菊花田來場邂逅,享受美妙的一天,一起來和菊花拍張照吧!
.............................................................................
來場屬於自己的文藝旅行吧~名額有限,錯過可惜
.............................................................................
,2023102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5156/ 3385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活動】108年9月27日「乙未戰爭124週年紀念活動」,歡迎報名參加 ,乙未戰爭後經124年的時間,我們將於9月27日(星期五)下午14:00臺灣客家文化館 好客劇場舉辦「乙未戰爭124週年紀念活動」。
1895年乙未戰爭是臺灣客家歷史上重要的戰事,乙未戰爭124週年度,我們特別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李文良教授、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李子寧副研究員以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陳怡宏副研究員進行專題演講,也將播映本中心所製作的1895乙未戰爭紀念影片,讓民眾以不同觀點了解乙未戰爭,我們一起來細細解讀這段鉅變的時代篇章。
108年防災活動開始了哦!!
活動時間:108年09月16日至09月20日
1. 防災知識模擬考-----9/16 (一)
2. 居家安全環境檢查-----9/17 (二)
3. 緊急避難包準備-----9/18 (三)
4. 3日份食物飲水準備-----9/19 (四)
5. 地震避難演練-----9/20 (五)
使用拐杖者:趴下→尋找掩護→穩住
使用行動輔助者:固定輔助用具→尋找掩護→穩住
輪椅使用者:固定輪椅→尋找掩護→穩住
一般民眾:趴下→尋找掩護→穩住
抗震保命3步驟!!
活動辦法:
1. 活動期間:108年09月20日 (五) 09:21 - 10月20日 (日) 23:59
2. 參加方式:
a. 108年09月20日上午09:21開始演練動作,機關單位與企業或團體可透過廣播通知或單位內布達進行演練作業;個人可隨地進行三步驟演練操作。
b. 將上述演練過程拍攝成照片(1-45張),於活動期間內至「消防防災館」網站完成註冊會員,於開網站內的「防災演練」/「地震網路演練」上傳演練過程照片即可參加演練成果抽獎活動,高達200份好禮等著你!
3. 抽獎公布:將於108年10月24日 (四) 於消防署內進行公開抽獎。 詳情請上消防防災館官網:https://www.tfdp.com.tw/
☀️炎炎夏日,外出總有太陽公公熱情的打招呼~🌞🌞🌞
在這仲夏的季節裡,哈古總是會懷念以前小時候享受著夏日的微風,吃著米苔目糖水清冰💦~聽著客家小調,緩解盛夏所帶來的不適感~
🍦🥤大家知道傳統客家消暑食品有哪些嗎? 🍨🍧
🙋♀️馬上想到的是受歡迎的必點冰品-米篩目(或稱米苔目)拌入糖水、加入紅豆、粉粿…等🥄,是不可或缺的炎夏食品!! (≧∇≦)
🙋♂️米篩目是當時普遍的傳統米食,是一種客家粉條,主要成份為米漿蒸成凝塊,再以數十小孔洞鐵器透過凝塊形成長圓條形類似麵形,易於消化食用,老少咸宜;(//●⁰౪⁰●)//
此外,還有綠豆涼粉、仙草,也都是夏季裡受青睞的點心!😘講到哈古都想要去自家巷口吃一碗冰了呢!! (╯✧∇✧)╯
快來告訴哈古你是如何在今年夏季度過的🍉,就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哦!!🤩🤩🤩
別忘了外出時也要注意防曬,且要注意防疫規定唷!
例:@大獅兄@哈古@熊讚 一起在炎熱夏季裡吃碗剉冰吧!
👉活動時間:2022/08/03 至 2022/08/10 截止
👉活動獎項:麻布造型手提袋 黑/米 各 10個、萬年曆 10本、籃球衣造型購物袋 10個
👉抽獎規則:
1️⃣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
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得到你呦~)
3️⃣tag3名好友並留言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
範例:@大獅兄@哈古@熊讚 一起去海邊享受涼爽的海風
📍資格不符者將取消得獎資格,請大家看清楚規則囉~📍
更多活動都在https://thcdc.hakka.gov.tw/
#夏天 #客家涼品 #臺灣客家文化館 #哈古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大獅兄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配合噴泉廣場地磚保養修繕,即日起暫停開放,待完成後另行公告開放日期。
(實際停止時間以現場公告為主)
「針頭線尾客家情 - 客家織品服飾美學特展」
11/27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二特展室登登登登場啦
學會『四尾』好嫁人
傳統客家女性從小被要求學會『四尾』好嫁人,
但您知道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什麼嗎?
只認識藍衫、大襠褲
樸實的客家女子還私藏了什麼令人驚嘆的巧手工藝?
藍染如何製作
閩客及南北客服飾又有何不同呢?
快快來趟位於銅鑼的臺灣客家文化館,絕對讓您眼睛一亮,看到從傳統到當代、樸實與華美,以及融入時尚的客家女紅
展覽時間 : 2019/11/27 – 2021/2/19
為推展「六堆百年歷史地圖」的建置,讓地方民眾了解過去六堆區域範圍的轉變及發展,希冀與民眾進行交流及協作互動,使六堆園區能與在地共同發展,推動生態博物館的研究展示與推廣教育,並朝向相關資料數位化、串連在地生活及歷史故事的知識網絡。本工作坊選擇先以六堆在地民眾自身所關注之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相關地圖為元素,並以發展本中心六堆園區故事地圖資源平臺、落實在地知識流通為目標,嘗試與地方民眾、文史研究社群共同建構臺灣歷史文化記憶之互動機制。
為推廣圖書資料中心館藏資源、讓更多人認識圖書資料中心館舍空間、
服務及活動,並提倡大眾閱讀風氣,倡導正當休閒生活為目標,
特舉辦2019圖書館週,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客語字典的發展與應用」主題講座
時間:108年12月1日(10:00-12:00)
地點: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圖書資料中心
活動介紹:配合主題客家字辭典主題書展,邀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羅肇錦教授演講,針對客家字辭典的發展,以及如何使用客家字辭典查詢資料進行分享。
「借書有禮,借閱達人就是你」活動頒獎
時間:108年12月1日(12:00-12:30)
地點: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圖書資料中心
活動介紹:頒發108年1月1日至108年11月25日活動期間內,於圖書資料中心借閱館藏資料借閱量前十名讀者,每人致贈精美禮物一份。
「客家字辭典主題書展」
時間:108年12月1日至109年2月2日(每日09:00-17:00,休館日除外)
地點: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圖書資料中心
活動介紹:展示圖書資料中心館藏,與客家相關多種語言的字、辭典。
活動詳情及報名連結請智圖資中心網站最新消息查詢,歡迎踴躍報名參與!
https://lib.thcdc.hakka.gov.tw/
108年臺灣閱讀節「書香大市集」活動
圖書資料中心於108年12月7日,上午10時至下午17時,於大安森林公園參與
國家圖書館一年一度的臺灣閱讀節「書香大市集」活動。為讓民眾認識客家,
圖資中心以客家人的「硬頸精神」將本次活動主題名為「煞猛打拼,拚湊客
庄」。規劃靜態與動態兩種活動,歡迎大家前往參與!
時間:108年12月7日(星期日)上午10:00~下午17:00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大草坪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1號)
2020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靚靚客家劇場 年度新作連看兩齣~
『花樹下』
2020年度演出場次共四場
1/29 (三) 大年初五 上午11:00 & 下午14:30 ▶ 2場
3/21 (六) 下午14:30
4/18 (六) 下午14:30
詳情請洽: 08-7230100 或 撥打購票專線: 0917-257-642
購票資訊:兩廳院購票 (每票享有免費體驗活動、園區商店、食堂消費優惠等超值優惠。)
相關網站:http://www.jiang-jiang.tw/
好康活動報您知 ⬇
【可可怪獸驚嚇抽獎趣】看劇還能抽好獎
每場次只要 100元 就能獲得
劇場入場券1張
驚嚇好獎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
一定要來與大獅兄家族同樂
優質客家劇場&好獎等您喔
『花樹下』
將帶大家感受愜意舒適的鄉下時光,
並透過擬人化的角色安排,讓大家融入劇情,
從淺顯易懂的故事中提醒大家,
要對周遭的人、事、物多關心一點、多付出一點,
因為幫助別人其實也在幫自己的道理 !
除了花樹下 ~ 還有 客家樂舞劇【綠水伯公】
超過550位全國書法好手參賽投稿水準高評審傷腦評選出200名入圍者
恭喜各位書法高手
本周將聯繫入圍者有關決賽出席相關事宜 !!密切注意手機簡訊!!
決賽揮毫12/28-12/29臺灣客家文化館
各組比賽及報到時間請注意本貼文圖片公告
報到時務必攜帶身分證件(孩童攜帶健保卡)
參賽文房四寶請自備
#比賽用紙由大會統一提供
賽事諮詢0989-626722林先生
比賽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
◎活動地點:政大書城台南店(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
◎活動內容:
本中心執行「客籍文學家鍾肇政口述訪談出版計畫」,透過拜訪其親友之口述歷史訪談與影音記錄,挖掘文學家鍾肇政的故事及其文學創作歷程、一探臺灣文學脈絡;並付梓《攀 一座山─以生命書寫歷史長河的鍾肇政》
《攀 一座山》由鍾肇政之子鍾延威先生執筆撰寫,他從兒子的角度為父親寫下他一生經歷的傳記,也替鍾肇政先生完成他這一輩子想寫卻終究未寫的自傳,內容是現有諸多作品中最完整、最感人的一本。本次簽書發表會,特地邀請到鍾老一生摯友張良澤教授,來和作者對談,不可錯過!
《攀 一座山》「觀‧想鍾肇政」紀錄影片 精華版
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ct?xItem=15870&ctNode=1156&mp=1
報名資訊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SkKQrixXesv1AFMJ6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2020年1月10日晚上23:59止。
(名額有限,請盡速報名。本場共計40人,餘者候補。)
◎本活動將於2020年1月11日回覆報名成功者,其餘報名者則視活動場地進行遞補。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111年8月20、21兩日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六堆客家文化資產工作坊」,邀請在地學者張二文、林思玲、吳煬和及文資專家洪瑩發、李建緯、林茂賢、邱彥貴、徐雨村及許勝發等教授與在地民眾共同參與討論,以回顧過去、現況分析及未來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為核心,探討六堆文資保存及場所認同議題,達到保存維護和永續資產的目標。
過去10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生態博物館為定位,強化與社區的連結,近幾年民眾對於六堆文化地域的討論,效果越來越顯著。本次工作坊讓在地民眾更加認識六堆在地的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甚至用心參與地方資源的掌握及教育推廣活化,是六堆生態博物館重要實踐的工作。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看到大家對六堆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揚,熱烈參與及付出非常感動。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致力於扮演六堆客庄平臺及實作發動者的角色,也期望能夠在民眾的參與下,對六堆的歷史脈絡有更完整的詮釋與更新的觀念產生,讓六堆所有的好朋友,一起實踐「六堆認同、共同實作」的生態博物館目標。
六堆園區透過客庄聚落展示、文化資產工作坊及客庄走讀等方式,將客家有形無形文化資產保留在客家聚落中,落實文化資產「場所精神」的再現,讓六堆的文化資產價值能夠永續發展。
活動時間:11/15 (五) 08:30-11:30
健行路線:臺灣客家文化館 - 銅鑼杭菊田 來回約4.6公里
活動內容:
08:00-09:00 報到/活動說明
09:00-10:30 百人同遊健行賞菊、食客家點心品茶補給
10:30-11:00 健行回程/贈80元館內購物券及好客劇場3D電影票
報名方式: https://reurl.cc/zyZ3by~點擊報名
參加費用:
每人報名費150元
早鳥報名費100元(限10月底前完成報名繳費)
學校團體報名每人80元
弱勢族群免費參加
活動專線:0989-626722花隊長
◎活動時間:2020年1月4日(六) 下午14:30-16:50
◎活動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台北市鎮江街3-1號地下一樓/善導寺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內容:
本中心執行「客籍文學家鍾肇政口述訪談出版計畫」,透過拜訪其親友之口述歷史訪談與影音記錄,挖掘文學家鍾肇政的故事及其文學創作歷程、一探臺灣文學脈絡;並付梓《攀 一座山─以生命書寫歷史長河的鍾肇政》
《攀 一座山》由鍾肇政之子鍾延威先生執筆撰寫,他從兒子的角度為父親寫下他一生經歷的傳記,也替鍾肇政先生完成他這一輩子想寫卻終究未寫的自傳,內容是現有諸多作品中最完整、最感人的一本。本次簽書發表會,特地邀請到文學評論家陳芳明教授,來和作者對談,不可錯過!
《攀 一座山》「觀‧想鍾肇政」紀錄影片 精華版
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ct?xItem=15870&ctNode=1156&mp=1
報名資訊 (活動報名最後兩天了,報名要快哦~)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Az8WTzmTu9tbAGUh6
◎報名時間:2019年12月18日00:00至 2020年1月1日23:59止。
(名額有限,請盡速報名。本場共計45人,餘者候補。)
◎本活動將於2020年1月2日前回覆報名成功者,其餘報名者則視活動場地進行遞補。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推廣客家語言文化及培養民眾對運動之興趣,在暑假期間(8月22、23、24日)推出以客語教學的「夏客街舞培訓營」,落實客語在生活中使用之機會,來自各地不同年齡層及不同族群學員共同參加,凸顯六堆多元族群共融的體驗教育。另外,積極爭取青年學子的客家意識,並培養客家在地的運動藝術家,問鼎58屆六堆運動會。
為了增加社會大眾接觸客語及使用的機會,客發中心舉辦街舞培訓營活動,特別邀請到臺灣街舞青年奧運國家代表隊客籍的教練古慶瑀及洋介(張傳洋)老師並搭配客語薪傳師以客語教學街舞。客語薪傳師口中念著「Top rock 印地安腳步,兩隻腳企直,雙手交叉放在心肝前,左腳向頭前躪一步,右腳跈等來 ,躪45度,重心放在右腳,兩支手打開來變啊像鷂婆(老鷹)在該飛个樣式…。跟上著老師的動作1.2.3.4,2.2.3.4」學員們一邊反覆唸客語一邊跟著老師做出流暢的街舞動作。
這次街舞培訓營來自不同年齡層與不同族群的學員參與,一群年齡層45-60歲的民眾更是特地向公司請假報名參加,為了學習新的舞蹈技術與年輕人的文化接軌;來自泰武鄉的學員禕琳‧巴克達外(Yilin Pakedavai)說,因為在客庄讀書,所以客語都聽得懂也會講,參加培訓營除了可以練習跳舞外,還可以練習母語外的第三種語言(客語)。另外更獲得明年六堆運動會主辦萬巒鄉的大力支持,積極媒合鄉內國小學童共同參與培訓。萬巒鄉長林國順表示,鄉內學童報名非常踴躍,希望2023年舉辦六堆運動會霹靂舞比賽能夠展現舞技,爭取競賽名次,把冠軍獎盃留在萬巒鄉。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街舞是大家最熟悉的街頭文化,而街頭文化中的霹靂舞將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競賽項目;被視為大武山下小奧運的六堆運動會自2022年起也將霹靂舞納入競賽項目。這次舉辦的街舞培訓營除了讓客庄學子體驗多元文化外,同時也為六堆運動會提前暖身準備,期望能積極的培育在地選手登上大型運動賽事舞台與國際接軌。
六堆園區為了找尋六堆運動會潛在選手,除了在暑假期間舉辦了街舞培訓營外,未來將配合園區11月的秋收祭系列活動舉辦攀岩體驗活動,讓民眾學習攀岩的技能,也將客語從生活中融入體驗中。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查詢,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因應海葵颱風來襲,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9/3)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活動簡介:
「六堆」為臺灣客家重點發展區之一,位於臺灣南武山脈以西,由荖濃溪、東港溪、林邊溪等周邊著沖積平原。數百年前的客家先民在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件中,一系列組成客族民間自衛武力組織,歷經數百年的深耕與演變之後,「六堆」不再以武力自衛為目的,卻保留了豐沛的客族群風景與文化,為臺灣客族群發展重鎮。
本場研討會規劃以六堆的「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為議題,希冀對於六堆的文化資產有更深入的討論外,更關注於流域範圍內的六堆客庄,了解六堆平原上族群間的離合與生存現狀,更提醒當代在地社群對於水資源的利用與周遭動植物的關懷;從在地文化,亦從區域的歷史、保存、社經、族群等面向,逐步挖掘及展現六堆客家文化的豐富與多元的樣貌。
●活動時間:
112年12月22日(五)09:00〜17:20
112年12月23日(六)09:00〜17:20
●活動地點: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大樓2F【六堆會議廳】(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第一天:2023年12月22日(五) |
時 間 | 議 程 |
---|---|
09:00-09:30 | 報 到 時 間 |
09:30-09:40 | 開 幕 式(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長官) |
時 間 | 主 持 人 | 發 表 人 | 論 文 題 目 | 與 談 人 |
---|---|---|---|---|
09:40-10:20 |
徐雨村 |
洪馨蘭 戴正倫 |
臺灣南部六堆客庄掛紙風俗之區域變遷及其文資評估 |
謝宜文 |
10:20-11:00 |
徐雨村 |
邱秀英 洪瑩發 |
植物與民俗:從六堆客家盤花談無形文化資產與實踐 |
楊玉君 |
11:00-11:10 | 休 息 時 間 |
11:10-12:00 |
|
12:00-13:30 | 午 餐 90 分 鐘 |
13:30-14:10 |
陳靜寬 |
吳煬和 |
臺灣六堆敬字風俗列為文化資產的可行性探討 |
林思玲 |
14:10-14:50 |
陳靜寬 |
曾純純 李恭祿 |
屏東內埔鄉「泰安橋會」初探--兼談保存的模式 |
李文環 |
14:50-15:10 | 茶 敘 時 間 20 分 鐘 |
15:10-15:50 |
邱彥貴 |
邱秀英 李萍 戴正倫 |
歷史與記憶之間:隘寮溪「水」的信仰與傳說故事 |
林培雅 |
15:50-16:30 |
邱彥貴 |
張二文 |
荖濃溪中游客家聚落的水神信仰與文化資源 |
林淑鈴 |
綜 合 座 談 | |
16:30-17:20 |
主持人:邱彥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修護學系助理教授) 與會人員: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代表 |
* 一篇文章發表20分鐘、與談10分、回應5分鐘、提問5分鐘,共40分。
* 綜合座談1人發表5分鐘(共25分),現場互動25分。
第二天:2023年12月23日(六) 主題:水資源議題 |
時 間 | 議 程 |
09:00-09:30 | 報 到 時 間 |
時 間 | 主 持 人 | 發 表 人 | 論 文 題 目 | 與 談 人 |
09:30-10:50 |
李文環 |
許淑娟 |
隘寮溪沖積扇湧泉帶 與聚落發展 |
林聖欽 |
09:30-10:50 |
李文環 |
洪維晟 |
隘寮溪流域的水文、 聚落與土地利用變遷 |
黃瓊慧 |
10:50-11:00 | 休 息 時 間 |
11:00-12:20 |
曾純純 |
王和安 |
日治時期隘寮溪流域 糖業發展 |
莊天賜 |
11:00-12:20 |
曾純純 |
黃于津 |
屏東地區隘寮溪流域 鳳梨產業 |
張靜宜 |
12:20-13:30 | 午 餐 70 分 鐘 |
13:30-14:50 |
邱彥貴 |
林正慧 |
日治時期隘寮溪流域 水災蒐整 |
李文良 |
13:30-14:50 |
邱彥貴 |
戴正倫 杜婉柔 洪登欽 |
隘寮溪流域與人群遷徙 |
吳煬和 |
14:50-15:10 | 茶 敘 時 間 20 分 鐘 |
15:10-16:30 |
鄭春發 |
陳柏豪 |
隘寮溪流域的水鳥棲地營造研究 |
梁世雄 |
15:10-16:30 |
鄭春發 |
李育琴 |
水資源與社造: 以建功親水公園發展與變遷 |
邱秀英 |
綜 合 座 談 | |
16:30-17:20 |
與會人員: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代表 |
* 每一場次發表人每人15分鐘(共計30分鐘),與談人每人10分鐘(共計20分鐘),
發表人每人回應5分鐘(共計10分鐘),現場討論20分鐘,每一場次共計80分鐘。
* 綜合座談:5位與談人每人5分鐘,共計25分鐘,互動25分鐘。
★ 全程參與本研討會者將核給終身學習時數,亦可提供研習時數證明。有需要者,請於當日簽到時,告知工作人員並填寫所需資料。
本中心特別與屏東觀光酒廠合作,將六堆園區收成之稻米,聯名推出甘醇獨特風味的客家料理米酒100%純米發酵,無添加食鹽,酒香濃郁,適用於各種日常料理。
-六堆好酒【雙入紙盒】NT150- 六堆好酒【雙入提袋】NT170-
※僅於六堆文創商店販售,歡迎大家選購
,2024011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9319/ 3673 ,2024 ,預告「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場地設備使用規費收費標準」修正草案(表示意見截止日期:2024-03-15) ,本中心預告「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場地設備使用規費收費標準」修正草案 (如:檔案下載)。
時 間 |
活動內容 |
流程說明 |
09:20~09:40 |
報到 |
-靚靚六堆創作曲-幹部群 |
09:40~10:00 |
迎賓序曲 |
謝佩慈鋼琴老師/施俐安黑管/賴艾彤、李予涵小提琴/師生聯演 |
10:00~10:10 |
貴賓介紹及致詞 |
鍾錦仁會長/李旺台理事長 |
10:10~11:10 |
六堆音樂會 |
慈恩客家樂舞團、六堆客語教師協會、陳雙客家創作歌曲分享 |
11:00~12:00 |
客家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南北對談 |
引言: 吳應文先生 與談:張鎮堃先生/黃國光董事長 楊國鑫先生/宋廷棟先生 |
12:00~13:30 |
簡餐-聯誼時間 |
品嚐新住民印尼美食 嘗 |
13:30~14:20 |
六堆音樂會 |
李彥鋒同學創作曲、夜合藝文協會歌謠展演 |
14:20~16:30 |
六堆忠義論壇 |
發表人﹕曾純純所長 發表人﹕陳運星教授 發表人﹕王和安教授 |
16:30~16:40 |
新个客家人 |
全體大合唱 |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了推動客家文化向下扎根、向外推廣,持續開發以客庄節慶活動或客庄生活工藝為主題的客家文化繪本,今(108)年再度推出《六堆奇航蓋生趣》繪本,取材六堆園區「行尞‧靚靚六堆」常設展及六堆庄故事,為了讓小朋友及外國遊客認識更多元的客家文化,隨書附贈客、華、英、日四種語言之動畫光碟。客發中心特別選於6月17日上午10時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常設館舉辦繪本新書發表會,現場來六堆客庄貴賓及200多位大小朋友共襄盛舉,反應熱烈。
17日的《六堆奇航蓋生趣》繪本新書發表會,由六堆園區大獅兄、大獅姐人偶以「大步向前行」及「大地靚靚」二首歌舞暖場,也邀請到屏東縣內埔國小表演客家歌謠舞蹈。啟動儀式則由何金樑主任與六堆客庄整體發展規劃推動小組吳明昌教授、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曾純純教授、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彰化農場高雄場區副場長吳專誠及六堆鄉區代表、國小校長等共同啟動六堆飛行船,帶大家穿越時空,重返三百年前的六堆客庒。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常設展自100年開展後,於107年首次換展,以「行尞‧靚靚六堆」為題,搭配大型手繪六堆立體地圖、齊柏林空拍地景,結合AR互動、VR體驗,讓大武山系及水文河川、堆庄特色景觀、文化信仰、地方名人等知識躍於眼前。希望藉由《六堆奇航蓋生趣》繪本將常設展精彩的內容介紹給小朋友及一般大眾,吸引更多人參觀六堆園區常設展,讓常設展成為遊客認識六堆的窗口,瞭解六堆開基三百年來的文化樣貌,以及在地居民與自身歷史聯繫的地方。
何金樑主任也特別介紹《六堆奇航蓋生趣》繪本,其故事內容取材自「行尞‧靚靚六堆」常設展及六堆庄故事,以源於高樹大路關的園區人氣吉祥物「大獅兄」為主角,「大獅兄」在夢境裡搭乘「飛行船」穿越時空,重返三百多年前的六堆客庒初墾的年代,為了追尋更美好的生活,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黑水溝…歷經千辛萬苦,一路上披荊斬棘,終於獲得安定的生活。藉由深入淺出之文字敘述,讓兒童於閱讀與遊戲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六堆歷史文化與客庄生活。
新書發表會現場還有說故事及有獎徵答,現場答對的民眾機會獲得福袋禮物,有新出版的繪本還有許多可愛又實用的文創小禮物,現場氣氛熱烈,小朋友們都對這本繪本的故事內容感到新奇又有趣。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歡迎親子讀者閱讀及分享故事繪本,讓兒童於閱讀與遊戲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六堆客家文化。另民眾如欲購買本中心出版的繪本,除可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購買外,還可在國家書店及五楠書局等通路購買。
因應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本次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9期志工召募
▲甄選面試時間延期辦理▲
等疫情穩定,時間確認後將另行通知。
,2021051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3565/ 3297 ,2019 ,【六堆園區公告】2019喜客迎春-新年福活動,春節必遊六堆園區 八大主題客家食新年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2019喜客迎春-新年福活動】
春節必遊六堆園區 八大主題客家食新年
全台唯一菸田音樂會與菸花相遇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之春節文化活動即將於2月5日至9日(初一至初五)隆重登場,今年規劃「食新年」為主題,以客家飲食文化及年味元素做發想,透過創新手法規劃「食麼个探索迷宮」、「菸田音樂會」、「新春故事劇場-誰來屋下食團圓」、「福氣分享食發糕」、「3D團圓宴彩繪牆」、「傳藝大賞」、「幸福販賣機」及「愛心義賣」等八大主題,就是希望讓全國民眾與海內外朋友,新年一起來六堆感受客家風情分享新年福。
「探索」-食麼个探索迷宮,展示年節主題、客庄好味道還有老照片回味展,讓遊客在大型謎宮中探索認識客家,自今日起開放自由參觀,春節期間更推出實境解謎遊戲,成功解謎可獲得大獅兄紀念版發財金。「看劇」-新春故事劇場『誰來屋下食團圓』,延續前兩年最受歡迎的故事劇場,今年以大獅兄邀請親友來屋下食團圓宴,以逗趣與極豐富聲光效果呈現出客家年節的美食文化,春節期間每天兩場次,每場票價50元可供2位民眾共同入場觀賞,場場早鳥前200名還可獲贈伯公發財金。「品嚐」-福氣分享,邀請客庄師傅現場用純米蒸製發糕,春節每日兩場次各發送168顆,透過感官體驗遊戲免費獲得,初一還有限定版黃金發糕以百元愛心義賣。「美拍」-3D團圓宴彩繪牆,以大獅兄家族團圓宴為主題,遊客可坐在板凳上,就可以跟畫作中大獅兄家族一起吃團圓飯,預期這是入園民眾春節拍照打卡熱點。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說:「客家飲食文化相當具有特色,尤其在年味料理的表現上,更能展現出客家惜物以及崇天敬地特質,今年以食新年作主軸,有三大主題活動用『探索』、『看劇』、『品嚐』、『美拍』等感官方式體驗客家美食,將帶給大家不同凡響的客家新年。此外,今年仍持續舉行最有愛的義賣活動,前兩年匯集了眾多民眾愛心,並將這些小小成果擴散給社會上更需要的朋友們,持續邀請民眾一同來參與這份愛心活動,讓這份愛得以傳承下去。」
除了春節必看的藝陣、歌舞,熱鬧之演出傳藝大賞外,今年特別企劃全台唯一『菸田音樂會』,六堆園區田園地景區典藏兩座早期大型客庄農業設施機具【菸樓與礱間】,106年離菸政策實施後,台灣就已不再種植菸葉;為重現客庄榮景,體驗客庄特有農產業文化,六堆園區特於菸樓旁種植一塊菸田,春節期間每天午後時光將安排六堆在地音樂人,如榮獲第三、四屆國際身心障礙鋼琴大賽冠軍的李尚軒、客家大聲響原創冠軍劉道文及亞軍陳佑宗等六堆子弟自彈自唱演出,賞菸花聽音樂絕對是全台獨一無二的視聽享受。
為讓入園遊客遊園時也能感受到新春的祝福,特規劃了四項好康活動,第一項好康-「幸福販賣機」的百元福袋抽獎活動,獎項包含有六堆大獅兄限量蛋糕造型毛巾、3C產品及生活小物等多達2,000份獎項。第二項好康-田園地景區拍照打卡上傳FB兌換小禮物。第三項好康-新春豬好運福袋50銅板抽抽樂,新春市集每日限量300份。第四項好康-2月3日有親子說故事及DIY體驗活動,上午彩繪盤花、下午手作新丁粄吊飾。
因應今年較長的春節假期,六堆園區規劃從2月2日起至2月10日的新春市集,除夕休園以外多達8天的超好逛市集,相關活動詳情請上六堆園區官方網站查詢(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或FB搜尋「新年福」、「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六堆園區公告】
本園區親水河道,配合河道清潔,
於108年1月3日週四暫停開放,
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展期:108年4月3日至108年6月3日
地點:第五特展室
策展理念:感念已故客籍陶藝家謝鴻達老師,生前致力於在地客家陶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特與其家屬合作,將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五特展室舉辦「陶雕之聲‧木藝迴響─謝鴻達陶瓷工藝特展」,展期自108年4月3日開展至6月3日;透過本次展覽民眾得以親近賞析謝老師獨樹一幟之創作,期讓更多民眾認識苗栗的陶瓷文化並分享陶藝之美。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配合場地租借-加高電子有限公司企業家庭日。
於108年4月19日(週五)至108年4月21日(週日),
噴泉廣場噴泉時間異動。
客家委員會為重現浪漫台三線客庄早期與世界接軌的通道,並促進客家文化與觀光推廣,於2019台中國際旅展特別以「樟之細路」為主題,邀請民眾共同走入曾經榮耀客家先民的歷史一瞬,活動自4月26日至29日假台中國際展覽館熱鬧登場。
客委會表示在經過1年多的踏查、盤點,「樟之細路」北起桃園龍潭,最後延伸至台中東勢、石岡,全程約407公里,這是早年客家先民相互往來及運送物資的古道,也是串起客家常民生活記憶、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族群及沿線產業鏈的一條產業道路。為讓民眾了解當時的重要產業,客家館特別以樟腦寮中的腦炊、腦油桶等古器物展示與細路(客語:小徑)為造景,從相關的樟木與樟腦產業切入,寓教於樂介紹台灣樟腦王國的歷史篇章,踏上古道小徑還能品味客家美味飯糰、奉茶文化、樟木創意DIY,一邊拍照打卡,一邊以趣味體驗與美食認識樟之細路。
客家館開幕由客委會,偕同交通部觀光局、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部體育署等代表以書寫腦丁牌共同揭開序曲,象徵開啟樟之細路篇章,除邀請現場民眾共同體驗小徑文化特色,還抽出客庄旅遊行程與紀念好禮,讓民眾親自體驗客庄的好客溫潤美好。
此外,隨著台灣小鎮漫遊年熱鬧啟動,客委會亦推薦全台10大客庄小鎮,並結合客家桐花祭、高鐵假期及環島之星等旅遊產品,邀您一同「行尞客庄」。展館每日還安排精采特色體驗活動,包括樟木生活應用體驗、AR圖像辨識明信片、桐花飯篼等,並提供仿古腦丁牌鑰匙圈,只要到展館加入台灣客家等路大街會員或填寫問卷即可現場享有個人專屬電烙刻字服務,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邀請您共下來尞,4月26至29日於「2019台中國際旅展-客家主題館」(攤位編號0528),絕對讓你滿載而歸!
文章出處: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34&PageID=41206
,2019042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531/ 3331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活動】一日輕旅行活動 ,【一日輕旅行】繼去年銅鑼輕旅行報名秒殺,今年上半年再推出兩檔CP值超高的一日輕旅行
產業客庄一日輕旅行~6/2(日)探索苗栗客庄產業故事
早鳥報名送好禮:5/14 前完成報名及匯款就可獲得精美禮物一份
報名辦法:即日起至5/24 (五)止
活動專線:0989-626722 劉晏良
遊程梯次:6/2(日) 09:30~16:30 (僅限80名,額滿為止)
免費接駁車:接駁車地點,高鐵苗栗站搭車時間:08:30,苗栗火車站(英才路出口):09:00
活動費用:$299/人 (含午餐、保險)
參加需知:請詳見報名表單
即日起快點擊報名~額滿就等下半年度囉:https://reurl.cc/4b45X
文化客庄一日輕旅行~6/28(五)文青探索客家藝文故事
早鳥報名送好禮:6/14 前完成報名及匯款就可獲得精美禮物一份
報名辦法:即日起至6/21 (五)止
活動專線:0989-626722 劉晏良
遊程梯次:6/28 (五) 09:30~17:30 (僅限80名,額滿為止)
免費接駁車:高鐵苗栗站搭車時間:08:30,苗栗火車站(英才路出口):09:00
活動費用:$299/人 (含午餐、保險)
參加需知:請詳見報名表單
即日起快點擊報名~額滿就等下半年度囉:https://reurl.cc/qKOzp
一、會議地點:屏東科技大學-人文講堂(綜合大樓二樓)
二、研討會時間:2020 年6月12日(星期五)
三、指導單位:屏東科技大學研究發展處、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四、主辦單位: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五、研討會子題:
客家聚落發展與生態永續
369浪漫客庄與觀光遊憩推展
全球化下產業活化與地方創生
農村的經營管理與永續發展
數位人文應用教學與學術研究
創新教學、資源共享與文化交流
其他與客家文化的相關議題研究與議題
六、2020 年研討會的重要時程(主辦單位得視武漢肺炎疫情更改或取消本研討會會議時程,相關消息另行通知與會人員)
(一) 摘要投稿截止:4月10日(五)
(二) 摘要接受通知:4月20日(一)
(三) 全文投稿截稿:5月24日(日)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投稿和轉貼週知喔!
詳情可至活動網頁查詢:https://reurl.cc/Y1O71n
,2020032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696/ 3449 ,2020 ,【臺灣客家文化館公告】防疫措施公告 ,
客家委員會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苗栗) 臺灣客家文化館 / (屏東)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即日起於防疫期間所舉辦之活動
將實施參加人數與安全距離管控調整
包含環境教育課程移至戶外舉辦,參加人數限100人以下
賞桐健行等各類戶外活動,參加人數限400人以下
活動設置人員安全距離,皆保持間隔1.5公尺以上
超前佈署 安心防疫
不便之處 敬請見諒
客家委員會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關心您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106年開始推動「客庄村史聚落撰寫計畫」,號召在地團隊成立村史工作坊,整合在地人力蒐集資料,透過耆老口述訪談、田野調查,撰寫出自己客庄的村史。繼民國107年出版新竹縣湖口鄉、芎林鄉以及屏東縣佳冬鄉的四本村史後,本年度(109年)接續完成臺東縣鹿野鄉、池上鄉、關山鎮以及臺中市豐原區、東勢區五本村史。
每本村史,都是集結眾人之力,編織每個人的記憶來完成。《大原風情》記錄鹿野鄉的景觀物產與客庄的庶民生活;從《泉湧豐饒》中找尋關山地區的客庄聚落發展源頭;在《東片山下》裡了解池上鄉中的客庄產業、土地、信仰與觀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從《圳水生穗》、《來寮客庄》來探索大埔客家人在山城發展的足跡,一探究竟「最客家」的聚落。
*更多新書訊息可上臺灣客家文化館圖書資料中心網站查詢。
本中心派遣「哈古」及「大獅兄」參加2019年第一屆吉祥物大賽應戰囉!!!
網路票選活動已經開打囉 !!
請大家趕緊幫「哈古」及「大獅兄」投票~~
讓「哈古」及「大獅兄」能藉機發光發熱 !!
投票網址:https://www.ccpa.org.tw/comic/mascot/index.php?tpl=5#vote1
千萬不要投錯囉~~!!!!!
承蒙你,恁仔細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今(6/2)日舉辦「六堆的一天影片影像徵選活動頒獎典禮」,徵選活動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拍攝場景,將園區美景、活動、體驗編織為美麗故事透過影片影像呈現給大眾,認識不一樣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今年是六堆園區第二次舉辦「六堆的一天影片影像徵選活動」,在106年舉辦過第一屆的徵選活動,當時是以六堆的客庄為拍攝主軸,是期望透過徵選活動讓民眾走入客庄,留下現今客庄影像。而今年徵選活動拍攝場景以六堆園區內為主場景。這次的活動看到許多的青少年、學生運用了園區的特色,像是菸花、園區活動(秋收開幕活動千人藍染、六堆饗宴星光路跑活動)、還有園區的美景為題材主軸發展故事內容。本次還舉辦了網路人氣獎,讓每個影片入圍者都能透過網路的力量傳遞自己的作品給親朋好友知道,同時也很感謝這些影片的作者一起透過網路宣傳六堆園區。
徵選活動影片、影像入圍各20件作品,選出優勝的影片、影像作品,活動中遊客透過攝影器材記錄他們在六堆園區的故事及感動。這次的活動有位台德混血兒(Tien-Li Schneider)參賽,以園區為背景,用德語述說外公年輕時候的故事,並且微妙的呈現客家甜點米食的獨特文化差異,還從德國人的觀點中帶出客家女孩的甜美;還有一位廖茂能先生藉由園區的菸花物語(有你在身邊不會寂寞)編織出來的青澀告白故事、「遺留的溫度」、「家鄉味」、「青澀的告白」、「六堆的回憶」。讓六堆園區透過不同故事題材的樣貌,藉由影片傳遞讓更多人看見多元面向的客家文化及感動的故事。
優勝作品有:
影片優勝:Tien-Li Schneider、廖茂能、(陳怡安、謝巧芸)、(林虹均、陳庭萱、鍾心語、陳郁棠)、(林東輝、沈怡妤)、(鍾玉美、林威蓁、陳品璇)。
影像優勝:陳永昌、戴正中、戴兆中、方柏蓁。
網路人氣獎:林虹均、蕭登峰、張振翼。
「臺灣客家400年」常設展自101年5月12日開展,
於108年6月10日正式謝幕,
已有4,586,259參觀人次。
敬請期待「承蒙客家」今年10月隆重開幕
「承蒙客家」意即感謝客家或幸虧有客家,讓臺灣文化更為多姿多彩,本展是以臺灣客家為主體來認識客家。從「歷史、全球、常民、文化、公民」五個面向,瞭解客家尊重自然、敬天惜物、堅毅團結、重視傳統的常民文化性格,客家透過文學、藝術及音樂,與其他族群共同建構了當代主流價值,既激發了文化創意,又推進了臺灣公民社會,是社會的關鍵少數。不再像過去強調客家源流,而是轉而關切客去了哪裡,亦即更聚焦於移民在新居地的在地化定居生活。
因為疫情嚴峻,本中心為守護大家的健康,部分活動會延後舉辦,延後時間會另行公告,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延期舉辦活動有
稻藝有艸-主題藝術裝置
稻藝有艸-草編童玩DIY
做年味食柑甜
智慧王揣到準準
福袋花布完
愛心義賣
尋尋哈古
正常舉辦有
1/30-31、2/6-7〔新春紅包袋限量贈送〕
取消舉辦活動有
伯公巡庄
遊寮賜福
鬧熱表演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臺灣客家文化館防疫措施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南、北兩園區戶外空間經全面檢視,無發現秋行軍蟲的蹤跡!
為了守護美味的農產,發揮你的雷達與眼力,守護家園!
現在發現秋行軍蟲,經判定並確認,最高獎金可達一萬元!客家人衝啊!
農委會防疫局通報專線:0800-039-131
認識秋行軍蟲:
https://www.baphiq.gov.tw/view.php?catid=18997
繼上半年輕旅行報名秒殺,下半年加碼推出最後一波CP值超高報名已啟動
內容有:
報名辦法: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2/17 (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12/18 (日)
10:30-11:00
16:00-16:30
為推動博物館資源共享及促進民眾了解臺灣博物館群的多元面向,國立故宮博物院邀請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等全臺 30 間各具文史、藝術、科學等地方特色的博物館,共同籌組「數位博物館行旅」活動網站,提供百餘本電子書籍展示,建構臺灣博物館群的新形象、呈現豐沛的出版力,透過電子出版品,除了深入瞭解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自然、藝術及文化及歷史脈絡的深思,間接親近博物館,並且重新認識屬於我們的臺灣。
展出時間
2/12(二)─ 2/17(日)10:00 – 20:00
2/15(五)─ 2/16(六)10:00 – 22:00
另外民眾憑[2019台北國際書展票根]參觀本中心南北園區享有優惠:
「臺灣客家文化館」時,可免費兌換好客劇場全票乙張(全票每張50元)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時,可免費兌換客家人偶音樂劇全票乙張(全票每張50元),好客劇場及客家人偶音樂劇播映及演出場次時間,詳請查閱本中心網站。
「數位博物館行旅」活動網站https://dgimuseum.wixsite.com/publication
,2019021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503/ 3132 ,2021 ,圖書資料中心業於110年5月16日起暫停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需求,臺灣客家文化館-圖書資料中心業於110年5月16日起暫停開放,有關書籍借閱服務,仍可至圖書資料中心館藏查詢系統查詢所需圖書(書名、登錄號),以電話或Email提供借閱資訊,本中心將由專人於接獲需求三天內(不含假日),聯繫取書事宜,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服務電話:(037)985-558分機207(劉小姐)、306(黃小姐)
服務信箱:lib@mail.hakka.gov.tw
因新冠狀肺炎疫情升溫,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若苗栗縣政府宣布提升防疫警戒等級,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將配合暫停開放,開放時間另行公告,請大家一起加強防疫敬祝平安健康。
恁仔細 承蒙您 多謝!
,2021051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3515/ 3134 ,2021 ,臺灣客家文化館配合苗栗縣政府防疫提升為「準三級」警戒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苗栗縣政府宣布提升防疫等級為「準三級警戒」,所轄藝文化館場即日起至5/28日暫停開放,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好客公園配合防疫,即日起至5/28日暫停開放,並暫停免費接駁專車服務,特此公告!
恁仔細 承蒙您 多謝!
,2021051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3519/ 3135 ,2021 ,配合 COVID-19 三級防疫公告 ,衛生福利部宣布全國防疫等級「三級警戒」,關閉休閒娛樂場所、觀展觀賽場所、教育學系場域,並延長至6/14日暫停開放,本中心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配合防疫,即日起至6/14日暫停開放,並暫停免費接駁專車服務,特此公告!
恁仔細 承蒙您 多謝!
中華電信將於1月11日10點至12點進行臺灣客家文化館基地台線路調整,屆時中華電信4G及5G信號將會受到影響,如造成不便,敬請見諒,謝謝。
◎活動時間:112年1月15日(日)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噴泉廣場
◎活動方式:
(一)邀請陳和榮及謝國棟兩位書法家現場揮毫,與民眾分享春節的喜悅,為後續的春節活動加溫。
(二)憑園區當日單筆消費滿100元之發票,即可進行春聯兌換,每人限兌1幅,每個時段開放兌換20幅(共計6個時段),兌完為止。
◎兌換時段:
時段1:10:30~11:20
時段2:11:30~12:20
時段3:13:00~13:50
時段4:14:00~14:50
時段5:15:00~15:50
時段6:16:00~16:50
素有大武山下小奧運之稱的六堆運動會,即將於3月11、12日,在屏東縣萬巒鄉熱鬧舉辦,除大眾所熟悉的球類、田徑、拔河等賽事外,更辦理攀岩、幼兒滑步車、路跑及客庄遊戰等共19項競賽,13日由客家委員會副主委鍾孔炤、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靚靚六堆國建計畫召集人廖松雄、六堆運動會執行長曾耀群、屏東縣萬巒鄉長林國順、竹田鄉長吳振中、美濃區長鍾炳光、六龜區長陳昱如、新埤鄉長潘和源等六堆各鄉區代表、萬巒在地短跑選手潘茂榮,鏈球國手許美嬌、五溝國小直排輪選手等貴賓共同揭開活動序幕,邀請民眾共下到屏東萬巒共襄盛舉。
屏東縣萬巒鄉長林國順指出,第58屆六堆運動會由萬巒鄉舉辦,每項活動及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籌備中,並預計自3月8日進行聖火引燃及為期3天於六堆各鄉區進行遶境祈福活動,象徵活動即將開始;而今年共有19項賽事,除一般競賽外,更與國際接軌,舉辦攀岩、霹靂舞、路跑、幼兒滑步車等比賽,其中路跑、幼兒滑步車將開放全民參與,活動期間還有小旅行、六堆產業市集等系列活動,歡迎大小朋友共同到萬巒鄉參與年度盛事,共同宣傳行銷六堆,推廣萬巒先鋒堆。
(圖:第58屆六堆運動會與會來賓合影,左起鏈球國手許美嬌、短跑選手潘茂榮、萬巒鄉長林國順、 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靚靚六堆國建計劃召集人廖松雄、麒欣蘭業公司董事長許志賢、六堆運動會執行長曾耀群)
「六堆運動會」延續58屆的悠久歷史,一向是許多六堆人朝聖的盛事活動,也有「大武山下的小奧運」之稱,更是台灣本土舉辦延續最久的運動會,每年運動會由六堆(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鋒堆)各鄉區輪流辦理,藉由運動賽事將客家子弟團結一起,不但能鍛鍊體魄也將傳承百年的客家精神發揚光大。
2023 第 58 屆六堆運動會即將於3月11日至12日熱鬧登場,誠摯邀請全國鄉親,前來六堆體驗南部客家人的熱情,詳細資訊可上活動官網查詢。
(圖:第58屆六堆運動會合影 )
【六堆園區公告】
為配合園區活動
【夕陽菸葉舊日情-採菸趣活動】,
自108年2月16日(週六)至108年2月17日(週日),
噴泉廣場噴泉開放時段異動。
【公告】
北部園區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一特展室
於108年2月18日至3月21日進行佈展施工,
施工期間造成遊客不便,敬請見諒。
「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特展」
將於108年3月22日(五)開展,歡迎觀展。
,2019021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505/ 3307 ,2019 ,【中心公告】有關董氏基金會的董式快訊提到「家長抗議~客委會「採菸趣」活動誤導孩子接觸菸品……」中心說明如下 ,有關本中心辦理「108 年度夕陽菸葉舊日情活動」,本中心以下說明
本中心六堆園區為環境教育推廣場域,為了推廣客庄傳統文化辦理各項環境教育活動,而菸葉產業是早期客庄重要的經濟產業,本中心辦理活動是為讓更多民眾從環境教育的面向了解菸業的歷史脈絡,也透過活動讓客庄早期的記憶被保存。
本中心在活動中鼓勵親子體驗自然生態園區及了解客庄菸葉產業文化,種植菸葉僅作為文化展示及客庄環境教育推廣使用。為了讓大眾了解早期客庄經濟產業,及早期菸葉產業為客庄帶來強大的經濟振興效益,園區希望透過活動,讓親子體驗早期菸農的辛勞。活動的宗旨是為了讓民眾了解客家文化,也透過讓親子增加菸葉的知識及認識客庄部分傳統經濟脈絡,同時也增加親子間的互動,參與活動的民眾更是深刻的體驗夕陽菸葉舊日情活動的宗旨,了解早期客庄傳統經濟產業。
本園區占地 30 公頃,全面禁菸,入園遊客均配合園區禁菸政策,成效良 好,有關董氏基金會對於本活動的指教,本中心將虛心檢討,爾後將仔細評估教育活動之執行方式及內容之細節,並強化抽菸有害健康觀念的宣導。
,2019021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506/ 3308 ,2019 ,【中心公告】有關三立新聞網路報導,董氏基金會接獲多位家長抗議「108年度夕陽菸葉舊日情」活動澄清 ,有關今(18)三立新聞網路報導,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接獲多位家長抗議,指出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所辦理的「108年度夕陽菸葉舊日情」活動,是假文化之名,卻把「菸品往下紮根」,客家發展中心特此澄清。
有關讓親子共同摘採菸葉的體驗活動,旨在為了讓民眾了解早期客庄菸農勞動的辛勞,而且本活動當中完全沒有宣導任何鼓勵親子接近菸品的內容,有關董氏基金會宣稱政府機關辦理活動,鼓勵親子栽種及親近菸葉,漠視孩童健康的說法絕非事實。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園區為環境教育推廣場域,而菸葉產業則是早期六堆客庄地區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早期更曾為客庄帶來強大的經濟振興效益,從文化上而言,南部客家獨特的交工(換工),都和種植菸草所需要的大量人力息息相關,本活動期望透過更多民眾對客庄菸業發展歷史脈絡的認識,進而重視客庄傳統產業與人文特色的文化記憶。
本園區占地30公頃,全面禁菸,入園遊客均配合園區禁菸政策,成效良好,有關董氏基金會對於本活動的指教,本中心將虛心檢討,爾後將仔細評估教育活動之執行方式及內容之細節,並將強化抽菸有害健康之宣導。
,2019021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507/ 3221 ,2022 ,本中心機房VM虛擬平台為配合稽核作業及部分線路調整公告 ,本中心機房VM虛擬平台為配合稽核作業及部分線路調整,將於晚上7點至9點進行更新作業,中心內外系統將造成不定時中斷,如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溫馨小提醒:捐血請攜帶身分證件,需年滿17歲、65歲以下
,2023041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8959/ 3309 ,2019 ,【中心轉知】108年青年壯遊點DNA計畫 ,
鼓勵青年運用社會創新及社會設計,結合在地資源並與社群網絡共創,開拓 地方深具特色的文化與產業資源,以厚植培力地方青年動能,並深耕及永續 發展青年壯遊點,促進在地產業活化與資源串聯,並提供青年投入地方發展 與返鄉服務之新契機與新典範。
申請對象:
一、18-35 歲,2-6 名有意願共同發展青年壯遊點之青年自組團隊。 二、青年團隊成員符合下列資格之一者:
(一)曾執行本署或其他部會、地方政府有關地方創生相關類型計畫, 且持續深耕經營相同地點或主題。
(二)由現行青年壯遊點或本署推薦者。
相關連結及檔案下載:
,201902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508/ 3353 ,2019 ,【六堆園區活動】Hakka Power 2019六堆客庄馬拉松開跑了!! ,為凝聚客庄向心力、增加各地客家鄉親交流互動機會,本中心於10月20日在高雄市美濃、六龜區舉辦「Hakka Power 2019六堆客庄馬拉松」。
本賽事是全國首次以「客家族群」、「客家文化」為主題的馬拉松活動,在主題、競賽項目名稱、競賽路線、表演活動等都融入濃濃客家元素,如賽事分組為客庄活力組(42.195公里)、客庄遶尞組(25公里)以及客庄爽快組(5公里元);本賽事選手完跑禮相當豐富,有紀念衣、運動束口袋、美濃農產品伴手禮,還有現場小農市集60元消費券;賽前一日的選手之夜,更特別邀請美濃出身的知名音樂人林生祥先生及其他優質樂團,帶來一系列精采的音樂饗宴,可以讓跑者先徜徉客家音樂饗宴中,接著準備隔天好好欣賞客庄風情。
為了給跑者更優質的服務,在賽事規劃、App追蹤系統、醫療、補給等方面都比照國內大型賽規格,更設有「創意競賽項目」,鼓勵大家著客家元素的服裝、配件來參賽,就有機會獲得獎金,歡迎大家一起以活潑、多元方式呈現客家文化之美。
「Hakka Power 2019六堆客庄馬拉松」即日起報名至8月20日止(報名網址:http://t.cn/AiKEEMYb,或搜尋六堆客庄馬拉松關鍵字),誠摯邀請大家一起用雙腳走讀客庄、感受六堆的美好。
【Hakka Power 2019六堆客庄馬拉松】
報名網頁:
http://t.cn/AiKEEMYb
--活動資訊--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配合河道清潔,
親水河道於108年2月25日(週一)暫停開放。
【六堆園區公告】
為配合園區活動,
2019農事學堂插秧活動。
自108年3月8日(週五)至108年3月10日(週日),
噴泉廣場噴泉時段異動。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為配合河道施工,
親水河道於108年3月11日(週一)暫停開放。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配合場地租借,
【中鋼家庭日】。
於108年3月15日(週五)至108年3月17日(週日),
噴泉廣場噴泉時間異動。
《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特展開幕
本中心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合作之『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特展將於108年3月27日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博物館開展。歡迎舊雨新知共襄盛舉,共下來看展喔!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合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策展人:黃宣衛先生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展期:2019.3.27(三)~2020.5.31(日)
地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特展室 (交通指南)
謹訂於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上午10時於本所一樓大廳舉行開幕式
誠摯邀請各界蒞臨指教。
開幕式流程
09:30 報到/來賓接待
10:00 開幕式
10:05 來賓致詞
10:35 客家聖樂團演出
10:50 策展人導覽及茶敘
(因場地限制,欲參加開幕式者請撥冗線上報名,以利座位與餐點安排,謝謝!)
開幕式報名網頁:https://reurl.cc/A0LXZ
特展網頁 : https://reurl.cc/13dW8
聯絡人:莊博揚,02─26523382,yang890@gate.sinica.edu.tw
緯創資通新竹廠區訂於4月22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戶外辦理「2023藝童去郊遊」活動,當日人潮眾多,尖峰時段9-14時,若造成不便請見諒。
配合臺灣客家文化館行政辦公區3樓平台及圖資中心天窗改善工程,為顧及遊客安全,暫時封閉戶外停車場至行政辦公區3樓之樓梯,以及行政辦公區3樓戶外部分平台(含草坪區域),即日起至112年6月30日臺灣客家文化館行政辦公區3樓平台(貢獻館前方廣場)亦暫停對外租借,造成不便請見諒。
📣好客劇場推出桐花祭打卡送禮活動啦!
桐花祭來臺灣客家文化館賞桐花
⏩和白白靚靚个桐花翕相(hibˋ xiong ,照相📷)上傳
⏩再到好客劇場看3D電影就可以獲得限量文宣品!
一場豐富的視覺饗宴等著你還不快點揪團預約起來!
活動時間:112年4月22日至112年5月28日止
活動辦法:
☝️在好客劇場購票
✌️臺灣客家文化館本貼文處按讚
👌留言上傳照片
📌至1樓4號服務台核對,獲得文宣品一份(需持好客劇場票根,且一台手機限換一份)
⏰劇場場次:9:30、10:30、11:30、14:00、15:00、16:00
📞團體(20人以上)預約專線 :(037)985558 #609、606 (假日#737)
,2023042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9539/ 3326 ,2019 ,【臺灣客家文化館活動】2019 客家桐花祭-聽見桐花音樂會 ,本館108年4月20日 營運時間延長至19:30!
桐花雨紛飛 相約浪漫客庄
2019客家桐花祭-聽見桐花音樂會
就在苗栗臺灣客家文化館
馬修連恩、官靈芝、黃子軒與山平快、米莎、林曉培浪漫演唱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 綻放邀約
活動日期:108.4.20 (六) 下午17:30-19:30
活動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階梯廣場
演出嘉賓:馬修連恩、官靈芝、黃子軒與山平快、米莎、林曉培浪漫演唱、亞洲達人秀-楊世豪震撼絕美表演
主持人:徐哲緯
活動網頁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tung.hakka/videos/338122860380717/
2023第58屆六堆運動會昨(12)日傍晚在先鋒堆的萬巒國中圓滿閉幕。參與閉幕式的貴賓有客家委員會范佐銘副主任委員、屏東客家事務處李明宗處長、靚靚六堆廖松雄召集人、萬巒鄉林國順鄉長、麟洛鄉鍾慶平鄉長、長治鄉古佳川鄉長及各鄉區代表等。
(圖:萬巒鄉長林國順(左)與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中)共同將六堆運動會會旗交接給下一屆舉辦單位麟洛鄉長鍾慶平(右))
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表示,六堆運動會透過客庄各鄉區的良性競爭和團結合作,共同為六堆創造榮耀的歷史,也讓臺灣各地鄉親齊聚萬巒,透過運動會看到六堆的精神與歷史文化,同時也讓客庄間的感情更加的緊密,這就是六堆運動會想要傳達的精神。另外,感謝六堆的鄉區長鼎力相助,將六堆運動精神一棒接一棒的傳承下去,也期盼明年再聚首前堆麟洛鄉。
(圖:六堆運動會路跑活動,集結各鄉區鄉親共同為競賽,展現六堆凝聚力)
下屆主辦單位麟洛鄉長鍾慶平從萬巒鄉長林國順手上接下第59屆六堆運動會主辦權,同時象徵著六堆運動會用客庄各鄉區的文化特色及運動精神永續傳承下去,為客家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歷史紀錄,鍾慶平鄉長最後表示歡迎大家明年到麟洛鄉再比拚。
(圖: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左)將第58屆總錦盃頒給萬巒鄉公所鄉長林國順(右))
58屆六堆運動會由先鋒堆萬巒鄉獲得總冠軍,參與競賽的選手及在場民眾閉幕時高喊明年六堆運動會前堆麟洛再相見。麟洛的社區媽媽與學童全力演出,展現客庄風采以及無限的熱情與凝聚力,讓人非常期待明年第59屆在麟洛舉行的六堆運動會。
(圖:第58屆六堆運動會由萬巒鄉奪得總錦標,鄉民開心合影)
閉幕式現場各堆選手更是全程參與到活動最後,展現了六堆居民對於運動會的期盼與向心力。這次六堆運動會由萬巒鄉公所舉辦,由六堆各鄉區的鄉民及台北、新竹、台東、花蓮客家社團齊聚先鋒堆萬巒鄉共同參與,五千多名選手參加這次的運動盛事;本次競賽除了一般賽事外,主辦單位透過各鄉區路跑活動展現各鄉區的凝聚力,共同為賽事努力呈現最好的一面。
,2023031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7248/ 3278 ,202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10期志工面試通過名單 ,
想要一覽客庄美麗的風景、聽在地的動人故事(百年古蹟竹子門電廠、鍾理和紀念館),以及體驗客庄特有的DIY手作嗎?
快快看過來,這次新的遊程地點,分別要帶大家到高雄的杉林(6/23)和美濃(6/30)去欣賞客家之美喔~
去年(2018)大家在客庄玩得非常盡興,也體驗了各種不同客家風味的DIY,去年沒跟到《輕旅行》系列活動的朋友們,今年一定不能再錯過囉!
現在馬上動動您的手指,立刻點選報名吧‼
報名網址如下:
6/23(日)杉林https://reurl.cc/o34zQ
6/30(日)美濃https://reurl.cc/YonML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學生公共服務學習計畫」開始受理報名囉~
目的:
一、鼓勵有意願從事服務學習之學生參與客家公共事務,開拓公民學習新視野。
二、培養學生志願服務之熱忱,帶給學生正向的成長經驗及社會關懷服務。
三、提供學生認識客家文化之場域,增進新世代學子對客家文化的認同與瞭解,以傳承客家文化。
四、建立本中心與學校團體的夥伴關係,透過資源整合,共同創造服務學習合作網路,共同成長並達到互惠的功能。
對象資格:
一、基本條件:國內外公私立國中以上在學學生。喜愛客家文化、個性開朗大方、儀容端正、具服務熱忱、責任心,且能守時者為佳。
二、特別條件:
(一) 兼顧課業與服務勤務,並經家長同意。
(二) 表達能力良好、負責盡職並愛護校譽。
(三) 喜歡接觸、服務人群,樂與他人協調合作。
報名時間及方式:
本計畫預計實施期程自108年6月12日至11月30日止,本中心並視業務需要公告截止期限。
一、報名時間:即日起受理報名。
二、報名方式:一律採網路報名,有興趣之同學或團體請至網站填寫報名資料。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GKxaLyBaV3Agcn7W6
六堆人每年必定朝聖的運動盛事,更是臺灣南部客庄特有的文化記憶「大武山下的小奧運」-第58屆六堆運動會,將在3月11、12日於先鋒堆萬巒鄉舉辦。
(圖:「萬巒做先鋒」-2023六堆運動會暨先鋒堆客庄人文影像巡展)
客委會客發中心在運動會期間,也特別以「萬巒做先鋒」為策展主題,在萬巒國中辦理「六堆運動會暨先鋒堆客庄人文影像巡展」,除了展示六堆運動會歷屆精彩賽事與文物物件之外,這次也特別結合攝影家劉安明、李秀雲、齊柏林及文史工作者邱才彥、蔡森泰、彭啟原等所拍攝、提供的珍貴影像,展出今年六堆運動會所在之先鋒堆萬巒鄉的客庄人文特色與不同時期風貌,期帶大家來參加運動會的同時,也對萬巒鄉有更深入之認識。
(圖: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左二)與跳遠項目紀錄保持人楊秋平(左四)合影)
(圖:屏東縣萬巒鄉長林國順(右三)與高齡97歲耆老林譜喜(左三)、文史工作者蔡森泰(左一)及客發中心陳美燕組長於六堆運動會巡展合影。)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從現場展出的影像與物件,也牽動起不同世代對六堆運動會的回憶,六堆地區是培育國內許多體壇好手的搖籃,同時也造就了優秀的運動員與教練。本次展場展出了1968年萬巒首度舉辦六堆運動會(第4屆)的秩序冊,以及出身萬巒的田徑好手潘茂榮、羽球國手謝裕興、萬巒媳婦三鐵運動員許美嬌、1980年在萬巒舉辦的「第16屆六堆運動會」破跳遠紀錄的選手楊秋平、1997年在萬巒舉辦的「第34屆六堆運動會」短跑雙料金牌鍾彩榮等好手的影音事蹟與獲獎紀錄物件,也帶出六堆運動會在萬巒的精采故事與榮耀。
(圖: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說明六堆運動會展出的影像與物件,也牽動起不同世代對六堆運動會的回憶)
(圖:六堆運動會展出的影像與物件,牽動起不同世代對六堆運動會的回憶)
客發中心強調,本次巡展,除了展出六堆運動會源起與特色之外,也透過在地文史工作者提供的珍貴老照片,如1926年內埔公學校懇親庭球賽影像,可看出在1948年首屆六堆運動會辦理之前六堆的運動風氣就已逐漸風起。而其中一張1936年萬巒公學校參加應援團(啦啦隊)比賽獲獎的老照片及「萬巒音頭」樂曲,更勾起在地2位97歲的居民林譜喜、李慶展的幼時記憶(其時約9歲)在展示現場吟唱,還有戀戀庄的開拓、全國第一個獲文資登錄的客庄聚落建築群「萬巒五溝水聚落」,以及透過「不入劉也不入流」俗諺與1932年間的鍾家書樓人物照等多幅影像,來看萬巒重視文教的表現。
(圖:1926年內埔公學校懇親庭球賽,蔡森泰提供)
(圖:1932年萬巒五溝水鍾家書樓,蔡森泰提供)
今年與主辦運動會的萬巒鄉共同協力辦理「六堆運動會暨先鋒堆客庄人文影像巡展」,展示相關物件與歷史影像,並在展場佈置賽事跑道情境,讓參觀展同時彷彿置身在田徑場上,一同為六堆選手加油打氣,期望透過巡展引起六堆人的共鳴,歡迎大家來參加六堆運動會,也可以到萬巒國中參觀展覽。有關本展更多詳細資訊,可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專查詢。
,2023031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7185/ 3250 ,2023 ,行到大武山下小奧運 賴清德副總統見證六堆鄉親凝聚發揚忠義精神 ,第58屆六堆運動會今(11)日在屏東萬巒國中盛大開幕,由賴清德副總統、李永得政務委員、邱議瑩立法委員、莊瑞雄立法委員、鍾佳濱立法委員、廖婉汝立法委員、蘇震清立法委員及客委會楊長鎮主委與六堆12鄉區長等人蒞臨為選手加油勉勵。本屆六堆運動會除舉辦19項賽事外,更辦理小旅行、產業博覽會等活動,展現六堆文化多樣性,讓各界看見萬巒鄉親的熱情力。
(圖: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介紹六堆運動會特展)
今年是六堆302年,亦是六堆運動會辦理的第58年,主辦單位先鋒堆萬巒鄉熱心規劃,除號召六堆各堆鄉親外,也邀集了「支援堆」來自北、中、東部的客家鄉親一同參與,透過此場合凝聚了客家人向心力,更是情感聯繫與文化扎根最好的時機。以大武山下的小奧運角度而言,各項賽事與周邊服務設計更是參照國際賽事的模式,提供參賽選手更優質的服務與場地。
(圖:賴清德副總統與六堆運動選手及教練合影)
今日開幕進場由萬巒的後生舉著10米長之六堆會旗進場,展現出年輕傳承意涵,此外,開場演出特別由萬巒鄉當地社區、國小及幼兒園共270人,搭配客家青年陳佑宗創作之「客家人出頭天」,用歌舞為六堆運動會帶來嶄新的藝術光芒。首先由賴清德副總統帶領李永得政務委員、客委會楊長鎮主委、屏東縣黃國榮副縣長及忠義祠主委以盤花祭祀六堆人心中的精神堡壘忠勇公。
(圖:副總統賴清德獻客家盤花予六堆忠勇公(陪同人員由右至左,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政務委員李永得、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六堆忠義祠主委黃文智)
另外,為了感謝六堆在地運動員的付出與為六堆爭光,賴清德副總統頒發吳育傑、鍾少勇、許美嬌等優秀運動員及優秀教練鍾彩榮。並由第58屆六堆運動會會長林國順鄉長致贈象徵六堆客家團結合作精神的「六堆旗」予賴清德副總統,期盼共同發揚六堆忠義精神。
(圖:副總統與優秀教練及選手合影)
(圖:六堆運動會大會會長林國順致贈六堆旗予副總統,象徵六堆文化推廣至外)
賴清德副總統表示,現場看到六堆各鄉區的代表共同參加六堆運動會,高度的展現了六堆認同的凝聚力,深受現場氛圍感動,同時也代表蔡英文總統祝福第58屆六堆運動會圓滿成功。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六堆先民保衛家園自發性的組織,逐步發展為常態性團練組織,而團結一致的精神,為日後六堆運動會的發展播下種子。由地方發起的六堆運動會,經過客委會與地方政府共同的努力及各界人士出錢與出力,發揮互助與團結精神,呈現六堆文化的認同,讓專屬於六堆人的體育文化得以延續至今。另外,透過運動會讓出身六堆的新一代子弟學習到各式運動技能後,成為日後運動會的參賽主力。每次的六堆運動會都意味著世代傳承,同時也透過各項活動與賽事凝聚客家的向心力。
(趣味競賽「扛豬腳」,共同體驗傳統客庄文化)
「六堆運動會」延續58屆的悠久歷史,一向是許多六堆人必朝聖的盛事活動,有「大武山下的小奧運」之稱,更是台灣本土舉辦延續最久的運動會,每年的運動會都由各個家鄉鎮,包括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鋒堆來輪流辦理,藉由運動賽事將客家子弟團結一氣,不但能鍛鍊體魄也將傳承百年的客家精神發揚光大。
(圖:麟洛國中選手揮灑汗水進行拔河)
本屆六堆運動會除大眾所熟悉的運動賽事外,更與國際接軌,新增主流賽事,如:霹靂舞、攀岩、幼兒滑步車、路跑等,將傳統與創新融合,展現運動會的兼容並蓄,把六堆客家的團結意識及硬頸精神延續給下一代,為六堆打造更輝煌的紀錄。
,2023031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7213/ 3252 ,2023 ,【共下坐車 行尞客家】計程車共乘服務 ,為讓遊客前來臺灣客家文化館遊玩更加便利,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交通部公路總局新竹區監理所共同推廣「計程車共乘」服務,即日起可前往預約55688台灣大車隊,台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臺灣客家文化館往返行程。
●台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臺灣客家文化館乘車地點:台鐵豐富站入口預約搭乘至臺灣客家文化館,憑共乘DM蓋章,可享館內多重優惠
◎Facebook打卡送好禮
◎好客劇場享優待票折扣館內消費享95折
◎館內消費享95折
預約專線 03-667-2468
◎預約專線服務:週一至週五 09:00~17:00
◎週六日及國定假日請於平日撥打專線預約
◎請提前1日預約行程
共乘資訊:
為擴大本館旅遊服務,6月22至25日端午節連假期間,本館外圍場域空間、好客行尞1樓攤商及戶外停車場開放至晚上6點,歡迎民眾駐留共迎夏日好時節。
有關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站,系統將於即日起至112年6月19日止進行網站維修作業,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前台開放服務,如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活動期間:108年9月16日至12月31日
活動方式:凡民眾至環教設施場所與環保標章旅館, 即可獲得環保集點APP贈1萬點點數。
本中心為環境教育場域,獲點方式:
預約本中心導覽/環教課程方可贈點,贈點為1人1次為限,歡迎預約喔!
活動連結:https://pse.is/LFNSB
步驟1:下載環保集點APP加入會員
步驟2:於「電子優惠卷」領取「秋冬綠色旅遊贈萬點」兌換券
步驟3:經現場服務人員掃券確認
步驟4:於次月獲得1萬綠點 ※每名會員限領1次
108年【南方客家歌謠音樂季】交流觀摩賽賽事規則異動公告
比賽歌曲開放團體選歌,不侷限公告歌單,唯歌曲限主辦單位可取得授權為主。已報名參賽團體欲更改歌單請於報名截止收件前以傳真或mail完成修訂。
因應賽事規範異動,延長報名期至108年9月27日截止收件。
限臺南高雄屏東客家社團報名
所有詳細資訊官方網站
http://www.hakka-sing.com.tw/
特優獎金60,000元(取1隊)
優等獎金40,000元(取3隊)
甲等獎金20,000元(其餘完賽隊伍)
競賽資訊
10/26(六)~10/27(日)觀摩賽
10/27(日)頒獎典禮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輕旅行每推出就引起報名熱潮
內容有:
報名辦法:
潮州稽徵所-客家創意料理競賽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9/27、9/28 皆全日暫停
9/29 10:30-11:00、14:30-15:00、16:00-16:30
因應防疫升級2021六堆30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應變說明如下:
COVID-19 防治及紓困振興財源
特別預算原有600億,追加1,500億,追加第2次2,099.47億,追加第3次2,594.99億。
本國銀行提供紓困振興貸款逾4.25兆。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109年2月25日公布,同年4月21日修正、110年5月31日在修正,將特別預算經費上限提高為總額8,400億。
「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109年3月18日公布,同年5月13日、11月11日公布第1次、第2次追加預算;110年7月2日公布第3次追加預算。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1071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5166/ 3496 ,2021 ,110年7月份「生態調查筆記」 ,依據中央氣象局雨量預測,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8/7)停止上班、上課,
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休園一日,
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1080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6262/ 3500 ,2021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9期志工召募暨培訓」甄選面試時間 ,第一梯次:110年8月27日(星期五)下午14點
第二梯次:110年8月28日(星期六)上午9點
書面審核通過者,將會由本中心電洽通知甄選梯次,謹請留意,謝謝。
,2021081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7589/ 3520 ,2022 ,111年3月11日(五)至3月13日(日) 屏東家扶五十五週年 暨贊助人聯誼會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3/11(五)
全日暫停
3/12(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3/13(日)
10:30-11:00
16:00-16:30
臺灣客家文化館半月池旁木棧道因已有多處損壞,爰於111年3月19日至3月25日進行維修,維修期間將暫時封閉不對外開放通行,造成不並敬請見諒。
,2022031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69961/ 3522 ,2022 ,「2022總統盃黑客松」111年3月16日至3月31日 開放公民許願 ,本中心於05/08(一)及05/09日(星期二)晚上19點至12點,機房線路調整,官方對外網站(如: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圖資中心)將暫停服務5小時,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客庄村史第二期計畫自啟動開始,依寫作進度的規劃,作者目前的文稿大致完成了一半。為使作者在文稿內容及用字遣詞上更加精確,因此本中心即將辦理「村史寫作交流座談會」共分南北二場,民眾可以依地區擇一參加。每場都會邀請專家學者,如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張維安院長、台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張弘毅教授;以及計畫的輔導老師,如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黃衍明主任、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 #潘宗億教授 參加與談,教導學員領略撰寫村史的秘訣,並給予撰寫者實質上的幫助。
本次活動如同一場讀書會,作者透過彼此分享交流,帶領大家探訪其田野調查的客庄文化景點,一同走讀在地歷史及特色。若您有志成為下一期村史作者的朋友,歡迎參與觀摩。
如果您之前沒有參與過村史相關活動,請不要沮喪!活動報名與詳情如下↓對活動有興趣,快手刀報名!
,2023050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1405/ 3272 ,2023 ,即日起第一、二、四特展室暫停開放,相關定時定點導覽服務暫停。 ,
為提升觀展品質,配合年度換展作業,即日起第一、二、四特展室暫停開放,相關定時定點導覽服務暫停,造成不便敬請見諒。全新特展將於7月、8月陸續推出,敬請期待。
客委會根據歷史訂定每年的6月4日為「六堆日」。六堆的歷史從史實紀載,第一次保鄉衛土的戰役是在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的農曆五月初十(西曆六月初四)豎旗堵禦,組成聯防組織;而為感恩共同為六堆這塊土地付出的人、事、物,及緬懷為這片土地付出辛勞的先祖們,訂於每年6月4日為「六堆日」,由客委會楊長鎮主委、高雄市客委會楊瑞霞主委、屏東縣客務處李明宗處長、內埔鄉鍾慶鎮鄉長、竹田鄉吳振中鄉長、萬巒鄉林國順鄉長、新埤鄉潘和源鄉長、佳冬鄉賴文一鄉長、麟洛鄉鍾慶平鄉長、高樹鄉梁正翰鄉長、六龜區長陳昱如、杉林區長蕭見益等及六堆大總理後代共同見證六堆宣言,藉以展現地方文化價值,攜手共創在地富庶豐饒且文化底蘊深厚的六堆。
(圖 六堆日竹田忠義祠升旗)
客委會與高屏縣市政府及六堆12鄉區公所延續2021年起共同升起六堆300紀念會旗,今年再次於六堆各地同步升起六堆旗,展現六堆客庄12鄉區的向心力。今年六堆日為使六堆12鄉區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六堆未來,特由12鄉區長進行「六堆共同合作宣言」簽署,由現場貴賓及六堆大總理後代觀禮,共同推動四項重大任務:「凝聚六堆共同體意識」、「推動六堆客語發展」、「深化六堆文化根基」及「打造六堆品牌」,並於儀式後至竹田六堆忠義祠祭祀,感念及緬懷為這片土地付出的先祖們。
(圖 六堆日於內埔鄉公所前由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屏東縣客務處李明宗及高屏12鄉區長共同宣言)
客委會楊長鎮主委表示,6月4日是六堆人重要的日子,300年來六堆的組織產生不同的變化,後來發展成為六堆客庄間的互助與團結,現今對六堆有著新的認識與詮釋。維持臺灣客家在南部這塊土地上𠊎等共同認同的語言及文化,是透過六堆的組織才得以永續的保存下來,對於客家歷史的定位,同樣只存在六堆地區。六堆組織的健全,是南部客家的在地力量,對中央推動客家政策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基層力量,在今天宣言之後,各鄉區將共同推動客家的語言,共同推動「六堆」這個地方品牌的行銷,輪流主辦六堆運動會,互相學習,是非常珍貴且重要的無形的文化資產。
(圖三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與高屏縣市12鄉區及六堆大總理後代共同在六堆日於忠義祠祭祀六堆先民)
(圖 六堆日於忠義祠祭祀六堆先民(左起高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忠義祠主委黃文智、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屏東縣客務處李明宗、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及12鄉區公所長共同祭祀六堆先民))
此外,高屏縣市政府、六堆12鄉區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響應「六堆日」,於六堆地區辦理各項特色活動,包含客庄特色DIY體驗活動、親子彩繪六堆、健走活動、在地社區團體表演及客庄行讀活動等,透過六堆日讓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好朋友民眾認識客庄文化及特色產業,期望六堆在地資源相互支援,共同打造六堆品牌。
(圖 客發中心於六堆園區邀請學童共同舉行升旗儀式)
有關官方網站系統將於6/13日(星期二)中午12時至15時進行更新作業,於更新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客家成長禮 大家㧡起來!(tai gaˊ kaiˊhiˋloiˇ)
又到鳳凰花開驪歌聲揚的季節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在6月12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第八年的「客家㧡擔成長禮」活動,因應前兩年疫情影響於線上舉辦,今年再度回歸實體活動吸引許多學校參與,包含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等4縣市多達20所學校,延續「客家㧡擔成長禮」的特色「奉茶」、「智慧巾加勉」、「㧡擔傳承」三大主題體現客家文化精神。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及貴賓將扁擔傳遞給畢業生,代表傳承的意義)
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客家㧡擔成長禮,希冀莘莘學子以任重道遠的精神傳承客家文化,以歡喜心情「屆屆相傳」,參與同學透過奉茶的行動學習以客語表達對師長的感恩,學生們在客語薪傳師邱一帆的帶領下齊聲謝師,師長於奉茶儀式後為畢業生繫上代表智慧祝福的客家花布領巾,期許後生人邁向人生旅程能謹記用智慧克服各項挑戰。
(師長於奉茶儀式後為畢業生繫上代表智慧祝福的領巾,期許畢業生邁向人生旅程能謹記用智慧化解困難)
(全體畢業生奉茶時用客語表達對師長的感恩)
活動現場有客委會委員、民意代表、本中心人文生態休閒聯盟夥伴-苗栗縣政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國立聯合大學、公館鄉公所、三義鄉公所、西湖鄉公所、頭份市公所、造橋鄉公所,以及銅鑼科學園區達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及貴賓送上滿滿的祝福。並由在地銅鑼國小校長謝美桃校長代表參與的學校師長致詞祝福在場的666位學生六六大順;不期而遇的還有來自新北市南山中學960位國中應屆畢業生來館參訪,1千多位國中小畢業生在博物館共聚一堂,感受充滿客家風的畢業氛圍,一起邁向更好的未來。
(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跨4縣市共20校666名畢業生共同參與客家成長禮)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每年客家成長禮都注入正能量,號召各界挹注祝福,更要展現教育及客家文化百年永續的精神,藉此勉勵畢業生扛起文化傳承的使命,在成長的路上會記得有客家的陪伴,也希望曾參加過客家成長禮的畢業生,經常回到臺灣客家文化館走走,在人生道路上因有客家相伴而更勇往直前,未來我們將持續辦理,讓客家文化持續傳承、客庄美好回憶豐富人生。」
(全體畢業生表達對師長的感恩)
在所有貴賓們將豐富且充滿溫暖力量的扁擔傳遞給畢業生代表,滿滿的竹籃重量來自許多祝福,沉甸甸的水象徵飲水思源、客家米食餐盒象徵勿忘辛勤耕耘、手寫畫板象徵手繪自己的未來藍圖,畢業生挑起重擔走向戶外,一步一步走上戶外階梯,猶如邁向人生、步步高昇。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並特別邀請年輕時陪同臺灣客家文化館成長的音樂人曾仲瑋創作畢業主題曲「大步向前行」,這是今年為客家成長禮創作的主題曲,歌詞充滿對畢業生的祝福,全體畢業生用客語合唱:「大步向前行,㧡起重擔𠊎乜毋驚,準備好勢吂,夢想个路項,煞猛打拼,一路項有你共下行」,投影幕播映著畢業生在校照片,師生在音樂聲中共同感受充滿溫馨的氛圍。
(客家歌手曾仲瑋帶領貴賓及畢業生合唱畢業主題曲「大步向前行」,這是今年為客家成長禮創作的主題曲)
【2020六堆後生種子隊】今天開始報名!
今年8月最精采的活動,熱情招募年齡18至35歲的客家後生,
在六天五夜的行程中,和各地的客家後生夥伴一起深度走訪六堆客庄!
只有60個名額!歡迎火速報名!
活動日期:8月24日至29日 (6天5夜)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8/5(星期三)24時止
詳細資訊及報名網址:http://liuduiyouth.tw520.info
#2020六堆後生種子隊
#後生遽遽(giagˋ giagˋ)共下來
#客家好客
#後生好樣
【遶尞右堆跈亻厓行~講座及DIY活動資訊】
位於第一特展室的遶尞右堆跈亻厓行—右堆聚落特展
開展至今也快要滿一年囉
大家都去看過了嗎?
8/15、8/16將舉辦特展相關講座與DIY活動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喔
右堆講堂—喝一杯好茶
.講者:湧泉茶業—詹帛勳茶藝師
.活動時間:109/8/16(日) 14:00-15:30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行政大樓2樓交誼廳
.名額:40人(額滿為止)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KkGpWn
※現場將提供詹家的好茶及小點心給大家享用喔
右堆手作學堂—葫蘆雕彩繪
.活動時間:
109/8/15(六)下午1:00~3:00
109/8/16(日)上午10:00~12:00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多媒體館一樓
.名額:每次限20位小朋友
.費用:每組50元(1位大人+1位小孩為50元,2位小孩則為100元)。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5lmGnn
※兩個活動報名表都將於109年7月20上午10點準時開放報名
#遶尞右堆跈亻厓行
#右堆聚落特展
#放暑假當然要來參加活動
#DIY很難搶爸爸媽媽請設好鬧鐘囉
本中心配合中華電信於108年1月7日線路升級作業,本中心電話預計於12:00-12:30斷線,如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恁仔細。
,2019010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27493/ 3277 ,2023 ,六堆園區就近遶尞地圖投票 ,逛完六堆園區~
周邊你最喜愛的私房美食、文化體驗、最好買的伴手禮是甚麼呢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邀請您一同來推薦及投票周邊優質的商家
參與投票之朋友有機會把20個可愛哈古造型筆袋帶回家
獲推薦之商家未來將有機會曝光在六堆園區文宣共同推廣~
快來呼朋引伴、毛遂自薦
讓我們一起共建六堆園區專屬吃和玩樂遊憩攻略
108年1月18、19日「客庄題春聯,好運一整年」消費滿額贈春聯!
春聯兌換時間:上午9:30~12:30
春聯兌換地點:第五特展室右前方區域
(一)邀請邱耀彬、黃太平、連照雄及羅笙倫等書法家現場揮毫,與民眾分享春節的喜悅,為春節「客庄好年冬」活動加溫。
(二)憑館內活動日消費滿200元之發票或等額捐贈支持社福團體,並於館內外拍照打卡,即可兌換,每次限兌乙幅。
【時間】2019年2月2日 (六)-2019年2月10日 (日)
【地點】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福氣分享】
食麼个(siid maˋge)【探索謎宮】
【故事劇場-誰來屋下食團圓】
【傳藝大賞】
【幸福販賣機】
找年味-【搶救家庭記憶大作戰】
【說故事活動&DIY體驗】
新春【豬好運福袋抽抽樂】活動
【賞花活動-花絮繽紛訪六堆】
【義賣活動-愛心向日葵】
新春市集【靚靚六堆 行寮逗鬧熱】
【踔出一片無螺害个田】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農事學堂踔田(除草)活動,將在明天(4/13)上午熱鬧尖尖登場,如果您不想錯過客家傳統農耕法、環境教育深度導覽、古早特殊農具解說,一定要來參加喔!
園區地景區,上個月9日剛完成稻作插秧,經過連日好天氣,野草、福壽螺同秧苗逐漸成長茁壯;園區秉持無毒、友善的自然農法,運用六堆地區傳統農法「踔田」方式來除去野草和福壽螺的威脅,踔田(cog tinˇ)為客語用腳除草之意思,是農作者手持竹竿支撐身體,用腳將野草用力踩進土裡的傳統除草方式;會有此特殊農事法,是因為頭擺六堆客家婦女用一隻手撐竹竿,另一隻手撐傘及照顧嬰兒,同時站姿可環顧四周是否有外敵侵略。
活動將提供油紙傘借用拍照,讓民眾重現客家先民原汁原味的踔田場景,本活動不僅可讓民眾體會到客家先民刻苦耐勞的精神,也蘊含避免過度施肥、不灑農藥的友善土地智慧。
六堆園區農事學堂下一場次為稻草人製作,可以實際製作個性化的稻草人,是最受親子歡迎、報名最踴躍的主題,有興趣的民眾可密切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
--活動資訊—
大家期待已久的野餐日回~來~啦
屏東野餐日,本中心與美和科技大學從2016開始合作已經邁入第五年
今年更跨界與六推生態博物館日結合,與六堆12鄉區各社區協會、客庄產業團體及屏東人文生態休閒聯盟進行文化體驗串聯,共同推出尞客庄樂玩卡
每卡含4項體驗名額,讓大家一日暢遊六堆12鄉區客庄產業及文化特色
大家最期待的野餐包,今年(第5代)精選在地多家優質私廚料理,不僅讓齒頰留香更幸福滿~滿~
手作*野餐*市集*博物館
涼爽秋天就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坐尞吧
--活動套票資訊--
■尞客庄樂玩卡(新臺幣100元)
早鳥贈送獨家彩繪方巾(限量200組)
40個體驗攤位任你玩可體驗 3項客庄手作+1個Fun玩趣味闖關
超過40個超夯手作體驗,有可可脂護唇膏DIY、藍染方巾、植物染杯墊束口袋、鳳梨醬甜酒釀、甩肉圓、印家果油DIY、客家花扇彩繪…等
4項體驗加碼抽驚喜好禮通通有獎,總價值超過300元
■超人氣組合野餐包(399元,限量200組)
夢幻野餐餐盒2人份+樂玩卡1張+加贈早鳥野餐袋
包括多項屏東知名品牌獨家餐點,有阿漢私廚、黎記眷村美食好味道、小恩家手作、樸作良食、尤朵拉手作點心、福包園(詳情可參預購網頁)
樂玩卡和野餐包組合($100/$399)現在就預購
https://forms.gle/1oTaLUZMrTJHFNss5
名額有限,大家手腳要快 不留遺憾
--活動資訊--
若有相關問題,可電洽:08-7230100#503、506
大家期待已久的野餐日回~來~啦
今年更跨界與六推生態博物館日結合,與六堆12鄉區各社區協會、客庄產業團體及屏東人文生態休閒聯盟進行文化體驗串聯,共同推出尞客庄樂玩卡
每卡含4項體驗名額,讓大家一日暢遊六堆12鄉區客庄產業及文化特色
更多活動資訊將陸續揭露
--活動資訊--
日期:2020.11.07 (六)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市集時間:10:00am-17:00pm
體驗活動時間:10:30am-16:00pm
圖書資料中心於11月1日起開始對外開放,
開館時間:09:00-17:00(週二休館)
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臺灣客家文化館於109年11月24日星期二(整天0830~1730)台電歲修停電,
同時辦理臺灣客家文化館設備歲修相關事宜,
屆時全面暫停供電,造成不便請見諒。
為讓各界更了解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招商場域及環境,本中心將舉辦招商說明會,歡迎廠商踴躍參加。
會議時間:109年6月19日(五)下午2時整
會議地點: 本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大樓二樓第一會議室
聯絡人:曾小姐/電話:08-7230100#504/信箱:thcc5020@mail.hakka.gov.tw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敬啟
環境教育課程共有6單元課程。各課程依主題與課程難易度規劃分齡化教學,亦可視當日學員年齡層進行彈性修正或調整,提供適齡的教育方式讓學員了解課程內容。課程進行開始前與學員說明上課規則,若以親子為對象,則以淺談基本概念為導向,並以體驗、觀察為主,提昇親子共學效益。常設課程重要資訊如下:
■ 常設課程固定於每周三及周六14:00-16:00進行課程
■ 1人以上開課,課程人數基本上限為20人
■ 報名方式:
■ 現場繳費
以上規範僅限於特定時段的常設課程。如為學校、公司或機關需採團體預約單位,請電洽園區安排(08-7230100#508 黃小姐)。園區將依團體不同需求提供專業的課程安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感謝您
,2020061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39597/ 3076 ,2020 ,【六堆園區公告】六堆小星球-將於109年7月16日重新開館 ,原訂於7月1日重新開館,因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工期延長,無法如期開館,故本館
延長至7月15日止閉館,於7月16日(星期四)重新開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園區戶外空間及部分室內展館
正常開放 歡迎來尞
圖書資料中心進行空間整修於109年7月3日起暫停開放,整修工期約4個月,預計至109年10月底,俟完工驗收後即重新開放,敬請期待!有關書籍借閱服務,可至圖書資料中心館藏查詢系統查詢所需圖書(書名、登錄號),以電話或Email提供借閱資訊,本中心將由專人為您聯繫取書事宜,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服務電話:(037)985-558分機310張小姐 (或分機325、306)
服務信箱:lib@mail.hakka.gov.tw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圖書資料中心敬啟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為配合河道清潔及增設排水設備。
於108年3月18日(週一)至108年3月23日(週六),
親水河道暫停開放。
「六堆運動會」素有「大武山下的小奧運」之稱,係源自六堆先民保鄉衛梓而發展出的活動;為傳承六堆客家文化,自民國37年起由高屏六堆地區之12鄉(區)公所輪流舉辦,是南臺灣客庄最具傳統競賽特色之活動。
適逢六堆300年,「第56屆六堆運動會」由右堆/美濃區擴大舉辦,並由地方熱心人士與體壇專家自主籌設六堆運動會技術委員會,由下而上整合區域資源。
六堆運動會系列活動,於109年11/28的百人彩繪紙傘DIY(結合徐生明盃國際少棒錦標賽)率先登場,110/03/27-3/28六堆自行車巡禮、4/3六堆超級馬拉松異程接力賽,4/7聖火引燃,4/7-4/9聖火傳遞六堆12鄉(區)活動。
4/10、4/11主賽事在美濃區美濃國民中學、南隆國民中學、龍肚國民中學、美濃國民小學、輔天五穀宮舉辦各項田徑賽、球類、拔河、滑輪溜冰及趣味競賽,並於獅子頭水圳辦理漂漂河趣味競賽,是饒富美濃在地特色的活動,活動主場同時設有六堆特色紙傘牆裝置藝術及在地農特產市集展售活動。
邀請親愛的鄉親和朋友,大家共下來美濃為選手加油、體驗客家文化。
若有相關問題,可電洽:07-6814311#20、82 美濃區公所-翁小姐、陳先生
,2021032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0305/ 3136 ,2021 ,110年7月1日臺灣客家文化館接駁車停駛公告 ,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遊客接駁專車因配合苗栗縣政府「台灣好行銅鑼三義線」政策,接駁服務於110年7月1日起全面停駛,感謝您的支持與搭乘,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105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54029/ 3137 ,2021 ,FUN客有藝思【靚靚六堆客家劇場&大獅兄家族歡樂派對】*熱鬧登場 ,活動報名網址:請點我
2021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靚靚六堆客家劇場】
自4月3日起每月演出1場大獅兄家族劇團親子人偶劇『六堆桃花源』
故事大綱
300年前,客家先民不畏風浪與辛勞,來到大武山下的屏東平原〜
他們群力合作、開墾種稻,與各族共存共榮,
進而形成「六堆」客家獨特的生活風貌…
大家共下同大獅兄家族,來〈六堆〉探尋桃花源~~~
自110年5月起至12月份,《六堆桃花源》親子人偶劇,還有許多大獅兄家族系列活動與驚喜喔!
請隨時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專頁」。
*因應防疫措施,園區入口處需先完成實名制登記才能入園,並請記得戴口罩並測量體溫,感謝配合。
*本中心保有活動變動權益,若有變動以現場公告為主!
「好客行尞Hakka TAIWAN展售平台招商標租案」上網公告囉!
歡迎有意願設攤的夥伴們踴躍投標!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三梯次輕旅行開跑啦~
這次我們要去參觀鄉土藝術館,看古色古香的建築,並且去新埤了解在地的香草植物
想知道客家人如何用廢棄的檳榔葉鞘做成扇子嗎?這次讓我們帶你們去做《《《檳榔扇DIY》》》
那就趕快去報名,報名網址就在下方
活動時間:108年7月14日(星期日) 09:00-17:00
上車地點:左營高鐵彩虹市集廣場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CFqbA8Rlk5AgQZhp7ghj8UzLfuMxzOuSMh-uCOy_E7FReRw/viewform
備註:每人收費399元(未滿3歲孩童不占座位者收費250元,僅含保險費用)
《《成果資訊》》7/15日活動辦完後才上網公告
客庄好尞好食輕旅行我們來到了前堆跟左堆,除了到鄉土藝術館感受非常具有特色的客家建築外,還到新埤鄉了解客家婦女坐月子會利用大風草(艾耐香),驅風邪避寒。
在早期的六堆客庄,都是以農業為主,除了稻米外,高經濟價值的檳榔就是農民的首選了,而勤儉的客家人會將掉落的檳榔葉加以利用,像是將檳榔葉曬乾,壓平,製作成扇子,每到夏天在早期沒有冷氣的年代,檳榔扇就是客庄很好的散熱小物。這次的輕旅行是不是很物超所值呢!
下次我們客庄好尞好食輕旅行要帶大家去哪呢?一樣是屬於左堆的佳冬鄉喔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班甄試招生
報名日期:108年10月9日 (三) 上午9時起~108年10月23日 (三) 下午5時止
報名方式:1. 書面審查:50% 2. 面試:50%
招生名額:一般生4名、在職生4名
面試時間:108/11/20 (三)
畢業方式:1. 動態影視作品 2. 學位論文(擇一)
一律網路報名,請上聯合大學招生資訊:https://enroll.nuu.edu.tw/p/412-1065-701.php?Lang=zh-tw
國慶日連假市集
10/9-10/14 皆全日暫停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四梯次輕旅行開跑啦~
這次我們要去有海味的客家庄/左堆-佳冬鄉,欣賞古色古香的客家宗祠建築-楊氏宗祠、註禮堂,還有客庄最美麗的轉角商店-張家商樓,晴空下漫步在詩人步道,感受林生祥、曾貴海、利玉芳、陳寧貴、鍾理和、鍾鐵民、吳錦發等人的詩詞。還在等什麼?
那就趕快去報名,報名網址就在下方
活動時間:108年8月17日(星期六)
上車地點:左營高鐵彩虹市集一樓7-11前廣場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CFqbA8Rlk5AgQZhp7ghj8UzLfuMxzOuSMh-uCOy_E7FReRw/viewform
備註:每人收費450元(未滿3歲孩童不占座位者收費250元,僅含保險費用)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作為一個客庄連結的網絡平台,應打破地域的限制,串聯各個地方館舍或是在地資源,並且需運用各方資源互相合作與客庄連結,讓六堆12鄉區整個客庄都是博物館的概念。為了推動生態博物館的概念,串聯六堆客庄各個機關、社團,歡迎各位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加!
生態博物館座談會
時間:108年8月23日(星期五)下午2點整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中心二樓六堆會議廳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relzO或EDM裡面的QR Code碼
將邀請以生態博物館為經營理念進行整體發展之規劃理念的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陳碧琳館長,分享博物館的經營理念及推動模式;及邀請靜宜大學閱讀書寫暨素養課程研發中心劉鎮輝助理教授分享臺灣生態博物館發展機制之研究-以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為例、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洪馨蘭所長與談對於生態博物館網絡串聯的模式達到客庄串聯模式與方法。
行尞.靚靚六堆常設展,
正進行新建好客廊道工程,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室內展館正常開放歡迎參觀※
「臺灣客家文化館」近年來持續拓展海外客家研究交流與館際合作,以成為全球客家博物館及圖資研究中心為目標,於2017年12月16日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同簽署「學術研究合作交流協定」,三方已經合作於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17)、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18)、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019)辦理三次國際學術研討會。
為持續深化臺灣及海外客家研究主題及內涵,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2022年主辦「客家飲食文化:族群、歷史與比較」國際研討會,希望以客家飲食文化為主題,透過客家飲食的海內外研究成果對話,對未來臺灣及海外客家研究提出可深入研究之議題,以期更脈絡化地認識不同客家社區的社會文化現象。
此次研討會將邀集國內外研究者,安排三場專題演講、四場議題發表,及一場圓桌會議,誠摯邀請各界踴躍參與。
專題演講者及發表主題:
討論議題:
報名資訊
研討會時間:2022年9月17、18日(星期六、日)
研討會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國際會議廳
研討會網站:https://knowicon.org/hfc2022/
報名網站: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sLo19EivMkFVqvObsoTXph8pTSYm66mMgll8FuM-skuKyqQ/viewform
報名截止日期:2022年8月20日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2/4(六)
10:30-11:00
14:30-15:00
16:00-16:30
12/5(日)
10:30-11:00
16:00-16:30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配合場地租借,
台灣樂活自行車協會。
於108年3月23日(週六)至108年3月24日(週日),
噴泉廣場噴泉時間異動。
《客・觀》是一本兼具科普與學術專業的公開園地。近年來,臺灣乃至於全球客家研究的發展方興未艾,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博物館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客・觀》館訊之創立期待打破一元化的視角,從不同觀點或角度綜覽思索客家與其周邊族群的關係與故事,增進博物館專業與客家研究兩者之間的對話,提供客家(族群)博物館相關實務分享與學術討論的園地。希望在博物館、客家、族群相關研究及新的觀點方面扮演專業的平台,也希望作為博物館實務各種經驗分享的發表空間。
本刊歡迎各領域與客家、族群及博物館相關的研究議題與成果,徵稿類別為「學術研究」及「博觀論壇」兩單元。本刊接受中文、英文與客語來稿。
學術研究包括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研究/田野紀要(Research Note)與評論(Review)三類。「研究論文」(15,000字左右)為具原創性研究成果之正式論文,歡迎關客家、族群與博物館等相關領域之文史(含地方史學、大眾史學等)、文化資產(源)、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管理與行銷、在地參與、地方活化等研究論文。「研究/田野紀要」(10,000字左右)指重要研究議題報告或概念討論,及田野調查心得、資料整理等論文;「評論」(3,000字左右)包含客家相關專書、展示、電影、音樂、表演等評論文章。
「博觀論壇」涵蓋多元觀解、族群記憶、人文展演、行尞客庄等面向,歡迎有關客家、族群與博物館等相關文史(含地方史學、大眾史學等)、文化資產(源)、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管理與行銷、在地參與、地方活化等方面之評析、紀實或分享之文章(3,000-5,000字)。
凡與本刊宗旨相符之研究論文、研究紀要/田野紀要、評論與博觀論壇之文章,全年開放徵稿。
「2022年六堆秋收祭」伯公祈福廠噴泉廣場暫停開放公告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1月4日(五)至11月20日(日)
全日暫停
如膠似漆·留聲客音-蟲膠與黑膠唱片展專題講座
現在的人都在youtube或kkbox下載音樂來聽
但你知道以前的人都是如何欣賞音樂的嗎?
讓我們邀請唱片收藏家-徐登芳醫師
透過留聲機上的唱針刻在蟲膠唱片發出的音樂聲來聽見臺灣聲音的歷史與客家音樂
講座報名網址:https://goo.gl/ZrGQv3
線上報名還贈送本館典藏蟲膠唱片數位音檔喔~~~
時間:108年3月23日(六)下午1點半-3點半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簡報室
講師:徐登芳 先生
自小受家裡薰陶喜歡音樂,因懷念兒時記憶中的老歌,喜愛老文物,二十多年前開始搜集黑膠唱片。在二手唱片店尋寶過程中,偶然發現留聲機,第一次聆聽到由留聲機播放的78轉唱片後,驚為天人,開始在網站上搜集相關資料及購買78轉唱片與留聲機。
講座流程:
時間 |
流程 |
---|---|
13:20-13:30 |
報到 |
13:30-14:30 |
主題一:聽見臺灣聲音的歷史 |
14:30-15:30 |
主題二:客家相關音樂 |
主題內容:
主題一:聽見臺灣聲音的歷史
伶人歌唱可留聲,轉動機頭萬籟生
1877年愛迪生發明滾筒留聲機(phonograph)
1898年6月17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琴戲奇觀”,這是臺灣人最早接觸到留聲機的紀錄
1910年11月,臺灣第一家唱片公司「株式會社日本蓄音機商會臺北出張所」(簡稱日蓄)成立,除了在日本自製留聲機,後來也灌錄日語、華語、臺灣唱片行銷全臺。
1914年日蓄老闆岡本樫太郎,帶臺灣客籍藝人林石生等十五名樂手,從臺北前往東京總公司錄音,這批日蓄唱片編號4字頭系列,標題有“Formosa Song”的雙面曲盤,是臺灣音樂最早的錄音唱片。
1926年臺灣曲盤留聲機大眾化時代來臨
1931年3月臺灣第一首台語流行歌<烏貓行進曲>發行
1932年5月發行第一首大賣流行的〈桃花泣血記〉
主題二:客家相關音樂
〈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滿面春風〉、〈雨夜花〉
第一張客語流行歌唱片〈仰頭看天/送情人〉1934年4月發行。
1939年8月發行〈蕃社の娘〉,即國語版〈姑娘十八一朵花〉、臺語版〈十八姑娘〉之原曲。
望春風 改編成 大地は招く
雨夜花 改編成 榮譽的軍夫
月夜愁 改編成 軍夫之妻
河邊春夢 改編成 新しき 花
サヨンの鐘 改編成 月光小夜曲
報名送禮物
阿啾箭~阿啾唧~
上屋阿婆做生日,毋知愛分亻厓去,
亦毋分亻厓去,害亻厓打扮兩三日
大家想要認識上面客家童謠裡的
大卷尾【阿啾箭aˊjiuˊjien】的鳴叫聲嗎?
遽遽(趕快)手刀報名生態講座囉!!
六堆園區生態環境經努力復育後,
生態物種逐漸多元又豐富,鳥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除了經常聽見一級保育類「黃鸝」清脆悅耳的鳴唱外,
也能在樹梢聽見不同種類鳥兒悅耳動聽的鳴叫聲,
此起彼落的聲音宛如一首美妙悠揚的戶外交響樂,
令人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呢!!
今年園區第二場生態講座,
特別邀請長期研究鳥類聲音與蟬鳴聲的
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謝寶森教授,
除了為大家介紹
如何從聲音來認識鳥類與分辨聲音的類型,
也讓各位藉由鳥叫聲辨識其代表的意義唷!!
機會難得~歡迎大家共下來報名參加。
主講人:謝寶森教授
講題:六堆園區鳥語大蒐秘如何聽懂鳥類的聲音
時間:108年11月2日(六)下午2時至5時
報到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中心二樓六堆會議廳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alkMZG
(於10/08上午十時準時開放報名)
洽詢電話:08-7230100分機206、207 洪研究員
P.s:學員需自備可錄音之電子設備器材
(例如:手機、錄音筆…等)。
凡前40位報名者將贈送小禮品乙份唷
本次生態講座將提供環境教育時數
共下來聽講
蓋生趣【senˊ qi】
客委會客發中心「2022六堆秋收祭活動」,即將於11月5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熱鬧登場,特於今(10/26)日舉辦宣傳記者會,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靚靚六堆國建計劃召集人廖松雄、客委會邱坤玉榮譽顧問、彭巧如委員、大仁技大學黃國光副校長、美和科技大學林昀生教務長、陳志明主任、曾焜宗主任、麟洛國中賴詠清校長、豐田國小趙信光校長、竹田國小林秀玲校長、喬智國小張文忠校長、佳冬國小蘇曉憶校長、甲仙橋頭福德宮管理委員會陳誌誠總幹事、茄冬文史協會楊景謀理事長、香蕉研究所邱祝櫻所長、屏東縣政府代表及立委辦公室等代表共同啟動,現場六堆作物滿載極具秋收氛圍,歡迎大家共下來六堆慶秋收,體驗客庄秋收的喜悅。
(圖:六堆秋收,伯公祈福場貴賓(右起美和科大林昀生教務長、大仁科大黃國光副校長、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靚靚六堆召集人廖松雄)獻上祝福)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六堆秋收祭」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連結六堆十二鄉區,共同展現客庄「春祈、秋報」歡喜慶秋收、對天地感恩的崇敬,將高屏溪畔屬於客家人集體的記憶,透過秋收祭展現給大眾認識。秋收祭今年已邁入第7個年頭,並自108年起每年獲選為交通部觀光局「臺灣觀光雙年曆」重要活動之一,今年秋收祭更以「客hagˋ家gaˊ慶kin生senˊ趣qi」為主題,於11月5日至11月20日連續3周規劃了一系列活動。客發中心仍依往年重視「完福」祭儀,於11月4日開幕前邀請在地八音團體、禮生共同循古禮祭天謝神;這次也特別在園區搭設「伯公祈福廠」,邀請六堆十二鄉區伯公及忠義祠忠勇公王移駕作客安座,並製作限量祈福卡供民眾祈福,同時結合客家人「食福」的傳統,推出深受民眾歡迎、睽違2年的「食福宴」,歡迎大家共下來作客,體驗六堆客庄秋收的樂趣!同時也歡迎大家來園區露營,體驗客庄秋天的夜晚氛圍,隔天再到客庄輕旅行,帶大家秋遊六堆,認識在地的文化地景與歷史脈絡,完成一場完美的秋收饗宴。
(圖:六堆秋收,貴賓體驗客庄特色市集及在地農產)
「2022六堆秋收祭-客家慶生趣」即將於11月5日展開,今年秋收祭活動為期3周,有「伯公祈福廠」、「食福宴」、「秋涼野餐趣」、「勇闖桃花源闖關趣」、「秋收露營趣」、「攀越大武山-攀岩培訓營」、「伯公故事屋」、「六堆GIS探索趣」、「客庄輕旅行」及「六堆鳥類大解密」等豐富多元的活動,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體驗。其中,今年的食福宴,邀請到六堆地區客家總舖師阿海師,為大家料理多道具客家與六堆多元族群特色的料理,如『樹豆豬腳』,六堆客庄的樹豆豬腳湯一定會配上大量的蒜苗、香菜及白胡椒,是大家一定要來品嚐的好味道!另外,還有著名的『客家大三封』-高麗菜封、冬瓜封及封肉,是早期在六堆客庄的宴席桌上出現、令人食指大動的一道美食。
(圖:六堆秋收,體驗六堆園區戶外野餐活動)
接下來還有一系列精采的活動,歡迎大家自111年11月5日至11月20日期間共下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體驗南臺灣客庄秋收文化。更多詳細活動內容與報名,可至園區網站及活動粉絲專頁查詢。
(圖:六堆秋收,體驗客家鹹豬肉披薩)
靚(jlangˊ)靚(jlangˊ)六(liugˋ)堆(duiˊ)
臨(limˇ)暗(am)走(zeuˋ)相(xiongˊ)逐(giugˋ)
「Hakka Power 2022六堆客庄星光路跑」,今(3)日在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主任謝勝信、國立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58屆六堆運動會執行長曾耀群、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所長邱祝櫻及六堆傑出運動員黃正琦、徐菊英、林志成及葉建銘教練等貴賓鳴槍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正式起跑,賽道繞經六堆園區及內埔村庄,老嫩大小用雙腳探索客庄、與六堆結緣。
(圖:六堆客庄星光路跑500名選手起跑)
Hakka Power 2022六堆客庄星光路跑以「客庄活力組(11K)」和「客庄健康組(6K)」兩種組別讓民眾以不同的步伐漫步客庄體驗在地特色,感受六堆的田園風光。這次還特地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共同辦理,連同農業園區內的廠商及香蕉研究所共同特地贊助跑者完賽禮,讓參賽者除了飽覽客庄風光外,還有在地的名產可以帶回家。
(圖:六堆客庄星光路跑領跑者合影,左起58屆六堆運動會執行長曾耀群、撐竿跳好手林志成、農業科技園區主任謝勝信、六堆小飛人黃正琦、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教練葉健銘)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本次活動感受到沿途在地六堆庄好友熱情為參賽者打氣鼓勵,跑者均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回憶。很開心有來自新北市跟中北部的民眾、短跑國手易緯鎮及住在臺灣的日本、美國與澳洲的好手均報名參加,期盼藉由星光路跑讓民眾接觸客家走入客庄,認識在地文化與特色。客庄星光路跑特別邀請六堆客庄的代表共同擔任領跑者,帶領大家走讀客庄風情;這次領跑者中有目前就讀屏東大學的黃正琦,身為前堆子弟今年剛以5公尺35打破全國撐竿跳紀錄,客發中心從他在國中開始就希望更多人一起陪伴他成長,今(111)年3月第57屆六堆運動會記者會贈與撐竿跳竿子給他,希望讓有更多人認識六堆優秀的人才並給予關心支持,讓六堆運動好手發光發熱。
(圖:六堆客庄星光路跑美籍好手迪潔西(左起)及短跑國手易緯鎮、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合影)
「Hakka Power 2022六堆客庄星光路跑」帶給跑者在客庄路跑的感動,客委會客發中心期望未來能持續帶領民眾用多元的方式走入客庄,也用多元的視角看見客庄風采。在今天伴隨著霹靂舞表演中宣告第58屆六堆運動會各項競賽開始報名,歡迎大家踴躍參加。活動詳情請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及粉絲專頁查詢。
(圖:六堆客庄星光路跑女子組前10名頒獎)
有關官方網站系統將於12/21 日12時至13時30分進行更新作業,於更新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28)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全國客家日,特別邀請民眾前來共襄盛舉,客家委員會自111年起將12月28「還我母語運動日」訂定為全國客家日,「還我母語運動」不僅是客家族群甦醒的起點,也是臺灣母語運動接軌國際的重要里程碑,期望透過全國客家日等推廣活動的持續辦理,促進各族群認識與共享客家文化價值。記者會特別安排後生以客語詩詞朗誦「母語」,這是由在地的客家文學作家黃碧清老師創作,首次在全國客家日帶領客語生活學校幼童朗誦:「母語,阿姆話,像一粒仁,落土,定定仔必芽綻筍,開枝散葉…」。後生接過黃碧清老師手上的詩詞本,接續朗誦完整首詩詞,也象徵著將客語傳承,另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同時舉辦詩歌快閃活動與臺灣客家文化館南北相互呼應,南北園區自我期許是客家文化永續傳承的重要平台。
(圖:111年12月28日「111年全國客家日暨112年春來迎客記者會」大合照)
(圖:鄭慧玲導演(左)將《廳下火》紀錄片入圍111年第29_屆「臺灣國際女性影展」臺灣競賽獎入圍證書贈與客發中心)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1228是「全國客家日」本中心特別舉辦戶外茶席,邀請在地的大襟衫客家文化藝術協會、以及來自桃園的碧霞鄉土客家民謠劇團,透過客家傳統山歌傳唱,讓民眾在悠揚的客語中共同響應全國客家日。並舉行《廳下火》紀錄片首映,《廳下火》紀錄片入圍111年第29 屆「臺灣國際女性影展」臺灣競賽獎,也被推薦為第五屆「新北市女性影展」開幕片,導演鄭慧玲現身參與首映會,與貴賓共同見證客家族群所展現的新文化力量。本中心期望透過不斷推陳出新的系列活動,吸引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不單單只是語言的傳承,更要將客家族群的多元進展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詮釋出客家文化的價值。
(圖:《廳下火》紀錄片首映會大合影)
(圖:何金樑主任(右)與《廳下火》紀錄片鄭慧玲導演(中)及受訪者范姜群敬先生(左)於首映會後與觀影者座談)
農曆春節將至,何主任特別感謝志工、合作單位及同仁援往例於年假辛勞付出,明年春節系列活動,以「春來迎客-講好話拜年」為主軸,結合客家文學及客語推廣來鼓勵後生轉屋下過節,並用阿姆話向長輩拜年。嶄新的春來迎客春節系列活動,係以「講客語」為主軸「傳承」為核心設計多項有趣的活動體驗,於年初一至年初五臺灣客家文化館將化身為「哈客新年庄」,庄裡有愛熱鬧的福大爺、好手藝的金阿婆、博學好客的南師傅、愛拍美照的靚靚姨、親切好神的伯公,邀請民眾遊歷充滿年節氣息的常民場景,以沉浸式遊戲方式導入客家文學、師傅話、客語祝福等,鼓勵後生轉屋下過年摎長輩講客話拜新年。這些場景對應著不同的主題活動,包含「創意福包手作」、「當慶揣令子-解謎遊戲」、「好客郵局-美拍賀年飛帖」、「手偶新年賀卡DIY」、「撮把戲-沉浸式劇場」、「親子互動手偶劇」、「好運吉郵抽福袋」、「走春寫生&著色」、「好話賜福拿發財金」…等,預計元月初陸續開放活動報名卡位,活動設計適合全家三代同樂,是國內走春CP值超高的行尞旅遊亮點,歡迎民眾偕同親友踴躍提前透過線上報名卡位。
詳細資訊可上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官方網站http://thcdc.hakka.gov.tw/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搜尋。
(圖:客與薪傳師黃碧清老師(左)、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中)、苗栗縣福基國小徐世芬校長(右)與小朋友們共同合影象徵客家語言共下傳承)
有關本中心於112年1月9日中午12點30分至下午14點30分進行系統更新作業,將暫時停止服務。
本次更新將推出會員機制,於網站更新後,請進行註冊後可持續使用本中心線上報名系統及好客商城,另,如過往已有於本中心系統進行報名(含已繳費),請使用相同 e-mail 重新註冊,可重新找回報名資訊,造成不便敬請見諒,謝謝。
,2023010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93765/ 3581 ,202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田園餐廳112年度春節期間攤商招募 ,為活化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閒置空間「田園餐廳」,本中心預計邀集5至6家攤商於本(112)年春節連假期間(1月22日至28日)於田園餐廳及菸樓前廣場設攤,歡迎有興趣的攤商於112年1月10日前填寫報名表,本中心將於收齊報名表後辦理審查。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民國106年起全面啟動客家文物實體典藏工作,至民國111年9月蒐藏總數已達1萬5,800餘件。110年度獲捐贈文物有海外客家、音樂創作手稿、常民客家等文物,其中更有彭子瑜醫師代表竹東下隴西堂彭氏家族特別出資將家族珍藏文物委託修復師完成修復後再予捐贈,令人感佩。為感謝各界不吝捐贈,客發中心於111年10月1日(星期六)循歷年模式,在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行捐贈感謝儀式,由何金樑主任頒贈感謝狀予110年度9位文物捐贈者。
(圖:110年度捐贈文物感謝活動暨典藏專題講座何金樑主任與年度捐贈人、貴賓合照)
(圖:客發中心何主樑主任致贈禮物予歷任捐贈人代表-屏東縣竹田鄉公所傅民雄鄉長)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以研究及發揚客家文化為宗旨,蒐藏文物當然是重要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呈現文物與人的情感,藉由文物的研究,探索過去的歷史文化,展現臺灣客家文化的多元面向。近年客發中心執行客家相關歷史人物、事件、產業調查研究、客庄聚落村史寫作、民間文獻文物蒐整等計畫,徵集更多未被發現之客家文物,透過實體或數位典藏,完整保存先人來臺開墾、發展留下之珍貴資產,凝聚客家族群的群體文化記憶,並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
(圖: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與110年度捐贈人合照)
(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張維安研究員演講「客家博物館可以蒐藏什麼)
本年又適逢客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成立10周年,亦藉由此機會,廣邀歷年捐贈人,計有苗栗縣政府、屏東縣竹田鄉公所、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蕭家祖屋管理委員會及姜文滉先生、賴文榮先生、蕭壽宗先生等百餘人共襄盛舉,且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張維安研究員,針對文物典藏進行「客家博物館可以蒐藏什麼-以臺灣客家文化館為例」議題探討,讓大家就文物捐贈及博物館如何做文化蒐藏及保存,延續客家文化資產的價值等做意見交流,讓人人都可以是博物館文物的參與者。
(圖:蕭壽宗先生捐贈母親李松貞新娘嫁衣、鳳冠及肚兜等)
(圖:廖天光先生捐贈碌碡)
【臺灣文化日in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劇場滿百優惠活動】
好客劇場滿百送好禮!
來臺灣客家文化館看3D好客劇場
共下體驗客家文化
活動時間:
111年10月8日至111年 10月17日止(周二休館)
活動辦法:
好客劇場購票滿百元,即可獲得限量好禮一份
(滿100元一份、200元兩份以此類推)
劇場放映時段:
09:30、10:30、11:30、14:00、15:00、16:00
10月17日「臺灣文化日」
臺灣文化日相關藝文活動:https://1017cul.moc.gov.tw/home/zh-tw/art-
本中心好客商城將進行系統更新維護作業,將於111年10月4日中午12時至下午2時暫時停止服務,如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2100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86694/ 3227 ,2022 ,111年10月19日(三)至10月21日(五) 噴泉廣場及親水河道設備保養作業暫停開放公告 ,FUN客有藝思
(遊園列車+人偶互動秀)
噴泉開放時段如下
10月19日(三)至10月21日(五)
全日暫停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配合場地租借,
【中鋼家庭日】。
於108年3月29日(週五)至108年3月31日(週日),
噴泉廣場噴泉時間異動。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今(27)日上午前往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席「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特展開展記者會,李主委細數自己曾閱讀過的客家相關研究,表示其實客家的拼音HAKKA、族群概念的形成乃至於客言的傳承,基督教會都曾扮演具有影響力的推手,希望能透過今天這個特展,讓更多民眾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客家。
李主委在致詞時首先向在座的中央研究院黃進興副院長、民族學研究所胡台麗所長以及完成這次策展的黃宣衛研究員,擔任特展顧問的交大張維安教授、央大張翰璧教授表達由衷的謝意;同時也感謝孵育創立客委會並長年關心客家的徐正光教授與蕭新煌教授蒞臨會場。
在這麼多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的時刻,李主委回憶起當年2004年離開公共電視甫任客家委員會副主委的時候,戰戰兢兢地從很多研究書籍入手,想了解最簡單的問題「什麼是客家?」、「甚麼是客家人?」,後來才發現早期在客家地區傳教的牧師,為了傳教用拼音文字記錄了客語的發音,例如HAKKA一詞。同時也描述了他們所認為客家族群概念,進而引起後續羅香林等人對客家源流的討論。晚近臺灣也有許多年輕的牧師常以客語傳教,基於自己擔任客委會主委的角色,在此表達肯定之餘,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從這樣的角度看見客家。
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中研院合辦的「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特展,在民族所博物館首展展期到109年5月,之後會再加入一些臺灣客家教會的研究成果,擴大移展到苗栗的「臺灣客家文化館」,持續展覽1年。
本次展出了許多經典的客語聖經、巴色差會舊照片,和宣教文宣品等文物。其中,比較特別的是1905 年出版的《英客大字典》,瑞士來的巴色差會不只是在當地興辦學校、醫療機構,為了方便溝通,也勤學客家話,更編了《英客大字典》,這是傳教士將客家語言文字化及學習客語的最好證據,也是最早的客家研究文獻。這版本的《英客大字典》已絕版,美國康乃爾大學圖書館還把它列為珍本,客委會之前透過彭欽清教授的引薦,在2011年購得一本原版紙本書,交給客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珍藏運用,這次這次也在展示之列。
全球有6000萬以上的客家人,但各地的客家習俗不同,所講的客家話也不一定能溝通,在臺灣就有五種以上不同的客語腔調,當然宗教信仰更不盡相同。大家比較知道的是客家人拜義民爺、三山國王,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Hakka・客家」和基督教也有密切關係,也不太瞭解跟傳教士巴色差會與太平天國歷史也有關係。30年前的還我母語運動,讓客家的『隱性』逐步被彰顯『看見』,大家也更加尊重多元文化。而今雖說全球客家基督徒比例仍不高,但同樣孕育出多樣的客家文化。
《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這個特展,讓大家看見「客家與基督教相遇」交織出的多元客家。這個特展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客家,也展現基督教對客家文化發展的努力。
【六堆園區公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配合園區活動,
108年「童樂會盡生趣」活動。
於108年4月3日(週三)至108年4月7日(週日),
噴泉廣場噴泉時間異動。
2019《與客家有約Ⅱ—客庄風情與文學研討會》活動,即將在4月20日登場囉,想在美好的假日時光多點文學氣息嗎?想透過文學作品瞭解客庄的風情嗎?那您一定不能錯過本次的研討會,相信會讓大家有不一定文學感受,快點選下方的報名網址報名吧,名額有限,想參加的一定要快阿~~~~~~~
活動時間:108年4月20日(六) 08:30-12:00
集合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中心二樓第一會議室(請提前30分鐘報到)
報名人數:限額30人,額滿為止
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2414ca5cad9bebe9aa9
洽詢專線:08-7230100轉507曾先生
從今年(113)6月本中心啟動「#村史第三期徵集暨撰寫輔導計畫」撰寫以來,團隊發現,寫村史的路上,無論是從村史理念、範圍主軸,到問題意識、記憶點,還是客家書寫與關懷、架構、文字流暢度,甚至照片格式... 每位作者都可能踩到地雷!
但別擔心!為了解救大家於村史撰寫的「迷霧森林」,今年底計畫團隊特別舉辦了第一場 #寫作分享會! 邀請專家現場解惑,助你打通「村史」任督二脈!每區還安排了2位村史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給予專業建議,讓村史更加精彩豐富!邀請有興趣的人士踴躍報名參加,共下關注客庄的歷史與未來!
為促進推動雙方於臺灣歷史、臺灣客家、文化文物及博物館學學術研究與博物館實踐,今(15)日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臺史博張隆志館長則表示,希望藉著合作協議的簽訂,在未來在各個面向能夠有更實質、深入、長期、持續的合作。明(114)年度預計以生命禮俗及乙未戰役等議題與客發中心進行深度合作,期透過合作交流強化公共資源共享與互惠外,亦能強化臺灣歷史中客家歷史文化的角色。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期待藉由合作備忘錄與臺史博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於辦理各種客家議題教育推廣活動及展示時,讓參訪民眾認識客家之外,也有更多臺灣歷史視角的詮釋。客發中心把握著各種機會,與各個博物館合作,同時也跟在地各社團緊密連結,在臺灣的歷史脈絡下,將客家族群、還有客家文化,甚至是族群之間的對話、相遇等已經有多年的努力基礎,期望將來與臺史博的合作能引入更多支持的力量,將客家族群議題作為基底,將客家族群博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教育推廣等面向朝多元發展,更加發揮。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位於屏東地區,長期致力於六堆地區客家歷史文化研究與推廣,而位於臺南地區之臺灣歷史博物館則致力於以成為大家的博物館為目標,兩館舍因地緣相近展開更密切之博物館合作及交流。而此次簽署儀式亦有多位貴賓出席觀禮見證,包括交通部觀光署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許主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所長吳玲青、國立屏東科技大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鄭春發、大仁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教授邱春美、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彰化農場專員李耀忠、總經理吳尚興、前堆長治國中校長送銘池、崇華國小教導主任郭淑純、後堆內埔鄉崇文國中校長黃慧瑄、新生國小校長林秀娟、中堆竹田鄉西勢國小校長謝俊明、先鋒堆萬巒鄉五溝國小校長黃俊傑及深耕永續發展協會總幹事林高本,與會貴賓也相當期待雙方館舍共同推展學術研究、展示、典藏、文化教育推廣等多元面向業務,發揮博物館專業性、公共性、多元性與共創性功能。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自106年通過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以來,第二次參與環境教育場域評鑑,本中心獲得委員肯定,本年度(113年)評鑑榮獲「優異單位」(第一名)殊榮。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轄下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在去年112年度評鑑中已獲頒優異場域,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與臺灣客家文化館並分別在第七屆及第八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獲得特優及優等獎項,客發中心南北兩大園區接續創下佳績,期待未來持續擴展更多互動性與教育性的活動,讓參與者認識文化之美、環境保護永續傳承的重要性。
臺灣客家文化館善用博物館平台,以豐厚的客家文化底蘊作為文化資產保存的基礎來推動環境教育,幸獲委員肯定。本館自民國101年5月12日正式啟用以來,長期辦理具教育意涵及客家文化推廣的課程活動、夏令營、小旅行。近期更嘗試推出呼應淨零綠生活之自行車行讀,深度探索體驗在地文化,踏查銅鑼李家百年古宅的歷史建築、百年龍貓伯公、傳承三代的客藝之家-銅鑼窯、懷念電影「冬冬假期」之重光診所等,走訪客庄產業、歷史文化,開啟銅鑼綠色之旅。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接連獲獎,見證了中心同仁與志工夥伴的齊心努力,為在地文化傳承與環境保護盡心盡力。此外,也感謝苗栗人文生態休閒聯盟的策盟夥伴彼此協力相互支持,藉由在地聯盟合作,強化本中心在環境教育推廣上的深度與廣度。臺灣客家文化館今年除了在評鑑中獲得佳績,更積極與環境部攜手,合作推出「臺灣客家文化館淨零與客共下行營隊」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尞客庄淨零綠生活營隊」環境教育體驗活動。透過這樣的活動,客家博物館不僅致力於傳承客家文化,也希望肩負起引導大眾關注淨零排放和永續發展的使命,透過多元文化體驗,為環境教育帶來嶄新的體驗。文化體驗連結環境教育是我們應盡之力,未來本中心將投入更多的努力深化客家文化與環境永續實作之間的關聯性,期盼吸引更多人共下行尞客家,珍愛這片土地的多元文化價值。
時序來到年末,苗栗銅鑼杭菊即將盛開,113年11月10日本中心將辦理文化體驗活動【行行尞尞 食茶趣】,遽遽共下來報名參加;明年農曆春節,更歡迎大家一同來臺灣客家文化館過年,有深受老嫩大細喜愛的新春過年活動,以及富有多元客家魅力的當期特展「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特展」及「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並體驗蘊含客家人文的文化體驗課程,相關資訊請至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專頁(https://zh-tw.facebook.com/hakkapark/)或官網查詢。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行行尞尞食茶趣」杭菊健行活動於113年11月10日上午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熱鬧舉行,每年金秋的11月是苗栗銅鑼客庄產業「杭菊」盛開的季節,此次串連在地連結,與「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及「秋美人農場」等客庄朋友合作共同推廣飲茶遶尞客庄觀光,活動將從臺灣客家文化館出發,沿途至秋美人農場,徜徉在杭菊花田的芬芳世界中行行尞尞食茶趣享受獨特的茶香饗宴。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109年賞菊健行活動有透過藏茶,將新採東方美人茶封存進銅鑼窯特製的茶倉,藏茶是一種敬天惜福的文化傳統。茶葉經過歲月的催化、發酵,會隨著溫度、濕度甚至是存放容器的不同,展現不同的風味,112年賞菊健行我們開甕藏茶,今年我們特別邀請「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銅鑼茶廠劉香君店長將「藏茶」沖泡給大家品嘗,來分享對這片土地的感恩,大家相惜的情感。今年也特別規劃了創意品茶區、草地音樂會及好客市集,參加的民眾可體驗創意沖泡,自己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茶飲,期望參與民眾,共同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與活力,並瞭解客家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每年金秋時節均到南北客庄行尞」
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結合銅鑼杭菊季活動,與民眾一同賞菊健行、食茶行尞客庄,不僅旨在提升臺灣客家文化館的能見度,還藉由創意體驗活動,深入推廣客家文化及其精神,希望能夠讓各界更了解客家文化的核心價值,並藉由文化體驗和活動的融合,展現客家文化的軟實力,進一步促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召募對象:
▲招募時間:即日起至114年2月7日止
▲服務內容:
▲報名方式: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11月23、24兩日舉辦「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系統」成果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首次發表客家文史數位計畫建置成果,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GIS專題中心,分享土地申告書檢索資料庫建置計畫執行成果,透過提供便捷、精準的資料數據檢索,解析民眾與土地間的歷史記憶。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從110年起,建置土地申告書全文資料庫,利用臺灣現存約1,173冊的土地申告書,透過數位化作業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與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等相關單位共同合作,已全數完成桃竹苗地區531處客庄土地申告書資料登錄,系統建制以及附加價值的產出等,也獲致超出預料的豐碩研成果,豐富臺灣客家學術相關研究。
研討會由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陳明飛校長、文學院黃聖慧院長、歷史所李宗信所長、歷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温振華、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兼GIS中心執行長詹大千研究員、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鍾淑敏所長、臺灣史研究所兼任詹素娟副研究員、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蕭碧珍組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李文良、日本明治大學建築系青井哲人、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榮譽教授吳學明、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海山學中心主任洪健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康培德、彰化縣政府文化局范秀情科長、臺灣數位人文學會廖泫銘秘書長、臺灣大眾史學協會張弘毅理事長、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廖志軒專員共同參與。
何金樑主任表示,客委會客發中心以客家為導入基礎,與學術研究機構合作,積極推動客家文史相關研究,且針對全國客庄持續推動文化資源普查、村史徵集及數位典藏計畫,同時透過海外交流展示,讓國際更瞭解臺灣客家。客發中心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共同合作的「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部東亞關係史」特展,自9月5日至12月3日在日本展出的物件包含珍貴的客家文物、以及與日本學者田野調查蒐錄的四海大平安的客家語,即是各單位共同參與客家研究的見證,成功展現臺灣客家厚實的文化能量。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同時也以「只有持續的行動,才能讓夢想實踐」勉勵土地申告書資料庫執行團隊,歷時4年所建置完成的18萬9,492頁之土地申告書內容資料,讓使用者可同時比對土地申告書的電子全文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原系統影像,成就未來每一位進行相關研究的學者,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的歷史及精神,未來也會持續規劃國際工作坊與研討會,邀請相關學者來對話,期使各界了解與認識臺灣客庄土地的歷史變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 週年所慶暨第七屆「白沙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系統」成果與應用研討會活動,11月23、24日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辦,發表主題包括「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系統成果與應用」、「大眾史學視角下的醫療與人物書寫」、「山區經營、調查與族群遷徙」、「中部農商發展與家族網絡」等共有13篇論文,並特別邀請臺大歷史學系特聘教授李文良、明治大学建築系教授青井哲人等台日客家文史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講,歡迎對客家史料有興趣的學者、研究生與文史工作者到場聆聽。更多活動資訊請至本中心官網 https://thcdc.hakka.gov.tw/ 及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查詢。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甫榮獲交通部觀光署十大活動體驗獎的「六堆秋收祭」已在11月隆重登場,這段期間辦理了千人盤花敬伯公、六堆秋收客庄路跑、六堆客家米食體驗、全家歡樂野餐趴等一系列活動,皆獲得民眾給予高度肯定,而在11月23日所舉辦的「2024六堆HAKKA超級馬拉松」更是秋收祭期間的活動亮點。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年首度辦理的「2024六堆HAKKA超級馬拉松」,是一場長達60公里的勇士路線,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合作辦理這場超級馬拉松運動饗宴,在客發中心組長江盛來、六堆運動會執行長曾耀群、嘉義諸羅山慢跑協會會長周大雅、台灣超馬協會會長許武勝、潮州慢跑協會前會長楊金山及屏東市大華慢跑協會會長陳啟仲等貴賓共同鳴槍起跑下,300名勇士跑者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內繞行一圈後,前往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舊筏灣及禮納里等原民部落,並沿著185沿山公路返回萬巒、內埔等客庄聚落,歷經10個小時的賽事是一場挑戰自我且充滿原客文化景觀之超馬路線。並於超級馬拉松賽後舉行「HAKKA POWER歡聚在六堆晚宴」,讓所有完成挑戰的勇士們品嘗最美味的客家料理。
2024六堆秋收祭非常精采,參與選手對這場賽事讚不絕口,除了體驗馬拉松的樂趣外,沿途行經原客地區,沐浴在多元文化的洗禮中,更相約明(114)年2月15日第60屆六堆運動會的馬拉松賽事再次體驗客庄風景;六堆客庄馬拉松有著多元的文化活動,絕對值得大家共下來參與,詳情屆時請鎖定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方網展與FB粉絲專業。
客家委員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於暑假期間辦理8場客語夏令營活動受到非常多人的喜愛,報名網站一開放立即額滿,吸引了兩百位民眾報名參加,甚至好幾組家庭都是遠從臺南等地跨縣市來體驗學習客家米食文化。今(5)日舉辦令人食指大動,色香味俱全的食客好味緒(siid hagˋhoˋmi xi)夏令營活動,特別邀請內埔鄉的客家米食達人劉榮招老師現場教導民眾製作客家粢粑(qiˇ baˊ)與新丁粄(xinˊ denˊ banˋ),運用客家語言、客庄文化、美食,以最活潑、最趣味的方式讓大家學習並品嚐客家好味緒。
在客庄為了慶祝家中新添後生,會以紅粄當祭品,拿到伯公廟感謝伯公賜福,並祈求祖先和神明庇佑新生兒平安長大。另,在六堆客庄的「粢粑」,將糯米磨漿成形後蒸熟,再以杵臼槌打以增加黏度,食用時捏成小塊,沾花生粉及糖粉享用,樸實的味緒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食客好味緒夏令營活動除了製作客家粄食外,還以生動活潑的「客語桌遊」、「美食外送員」方式參插其中,讓民眾從玩樂中學習客語外,營造沉浸式的客語環境及讓民眾透過多元遊戲體驗地方式認識客家米食文化,更與園區礱間米食展示相互輝映,達到相輔相成的效益。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食客好味緒夏令營活動,看到「大人細子」(客家音tai nginˇ se ziiˋ )全家人共下製作粢粑等客家粄食,在客庄美食達人好聽的客話中,看到所有參與的好朋友從揉捏、壓模成形到炊熟中,滿室生香、滿室笑聲,真是美好的畫面
暑假是全家大小同樂出遊的好時機,非常開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可以提供機會讓大家留下客庄美好的互動。除此次的夏令營外,還有客家特色露營、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等活動;接著秋天還有園區的品牌活動秋收祭系列活動,有滑步車培訓營、採菜體驗、客庄踩街遊行、食福宴、秋收市集等,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喔!詳情敬請密切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網及臉書粉絲團。
,2023080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08748/ 3605 ,2023 ,浪漫七夕哈古與君作伴~快來留言參加抽獎就有機會將哈古抱回家喔!! ,💕今年七夕佳節即將來到了呢ヾ(^ิ∀^ิ)~大家知道客家文化裡的七夕,除了耳熟能詳的織女牛郎故事之外,在七月七的這天也有些特別的習俗,像是客家人認為當天的七夕水可以消災除病、強身健體保佑💪家人一年健康平安,又或者在客家文化裡稱織女為七娘姑或七星娘娘✮,被認為是小孩子們的保護神,在早期農業社會人們會祈求七星娘娘保佑孩子平安長大!這些都是傳統節日裡伴隨著我們生活的文化,隨著時代演變,這天變成是我們與思念的友人相聚的日子~ 😍 😍 😍
為了一起慶祝七夕佳節,這次抽獎有我們的好朋友-哈古來陪伴大家唷! ୧༼✿ ͡◕ д ◕͡ ༽୨快來留言今年七夕有什麼規劃或者給想念的朋友一句話,就有機會將哈古帶回家!!~ (ノё∀ё)ノ☆゚
👉活動時間:2023/8/9 至 2023/8/16 截止
👉活動獎項:哈古手偶娃娃10隻、籃球衣造型購物袋6個。
👉抽獎規則:
1️⃣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
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的到你呦~)
3️⃣Tag三名好友並留言分享計畫在七夕安排什麼活動或想對思念的人說一句話。
範例1:@大獅兄@哈古@熊讚 一起去餐廳吃大餐吧!
範例2:@王小美 @金成五 @金大明 好想你們!找時間聚會見面吧!
❗️資格不符者將取消得獎資格,請大家看清楚規則囉❗️
更多活動都在https://thcdc.hakka.gov.tw/
#七夕 #臺灣客家文化館 #哈古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大獅兄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27)日受邀參加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112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頒獎典禮,此次為客發中心第二次參加評審,延續去年佳績,3件得獎出版品中包含2件優等獎及1件佳作。
客發中心近年積極推動「客庄聚落村史撰寫計畫」,透過調查研究,挖掘蒐整客庄故事,此次獲優等獎的「蘭陵步月:左堆蕭屋家族故事」即是本計畫的成果之一,此書紀錄左堆佳冬蕭屋家族貫穿清、日、民國百年的歲月,以影像與文字訴說這個傳奇的左堆第一家族,也藉由該家族的故事梳理六堆地方史、探討並展現六堆多元文化底蘊的風貌。同樣獲得優等獎的「山傍水濱-六堆舊聚落的發展」則是先以六堆區域調查研究成果,並依循《臺南東粵義民誌》中所羅列的各堆聚落而完成的六堆舊聚落調查和紀錄,透過古今地圖的比對,從聚落的形成、地名沿革、聚落發展與變遷,以及地方特色等面向,展現六堆不同時期的變遷。此兩本描述六堆地方發展的專書出刊,應可讓研究六堆的文史工作者有更多文獻及資料參考。
另外獲得佳作的「川流不息:臺灣客家與日本國際展展示專輯」,是客發中心在2017年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三方簽署學術研究合作交流協定後,歷經三年輪流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多次實質討論孕育而成,並於2020年8月於臺灣客家文化館進行「川流不息:臺灣客家與日本國際展」首展。其後,將展覽內容編輯後出版,從棒球運動、臺灣內部客家二次移民、日本時代臺灣客家人從事之產業等各方面皆詳細記錄,當然也可以提供想認識臺灣客家與日本關聯性者參考。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獲邀上台發表得獎感言時表示,此為客發中心第二次參加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評審,此次獲獎出版品均是大家集體貢獻心力的成果,能在眾多機關所提送之出版品中獲得肯定,是所有工作團隊最大的動力,本中心傳承推廣保存客家文化一定會更加努力。未來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會持續透過多面向交流合作模式,讓海內外多元族群、多元領域的夥伴,一起為客家文化研究保存推廣努力,使客家研究成果更加豐碩。讀者若想進一步認識客發中心所有的出版品簡介,可以上客發中心官網: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34/12238/lpsimplelist參閱。
,202309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2417/ 3613 ,2023 ,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河合洋尚副教授一行人蒞臨臺灣客家文化館訪問研究 ,為強化「臺灣客家文化館」逐步達到「全球客家博物館及圖資研究中心」的目標,持續拓展海外客家研究交流與館際合作,於2017年12月16日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同簽署「學術研究合作交流協定」,三方輪流於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17)、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18)、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019),共辦理三場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出版三本研討成果專書。延續之前合作成果,客發中心於2019年8月共同策劃辦理「川流不息–臺灣客家與日本國際展」於臺灣客家文化館開展,並於2022年5月出版展示專輯。不論是辦理研討會及出版品,均獲得各界的肯定,也建立起臺灣與日本就客家議題及田野的合作研究與學術交流。
今(2023)年非常開心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河合洋尚副教授及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奈良雅史副教授偕同客家研究相關學者及博士生於9月1日再次蒞臨臺灣客家文化館進行訪問研究。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作為「全球客家研究中心」的目標,非常榮幸此次河合洋尚副教授等學者到館訪問研究,並參觀臺灣客家文化館最新的「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特展」,及參訪典藏庫房,共下研議將臺灣客家研究成果移至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展示,期持續透過國際客家交流合作,讓臺灣客家與全球接軌,在未來「世界客家」的發展上扮演一定的角色。
河合洋尚副教授一行人後續於9月2日至4日前往新竹新埔義民廟全程記錄義民祭典儀式研究,並於9月8日會同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深山直子副教授前往參訪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霧臺魯凱族部落及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以深化臺灣與日本的學術交流,以及促進客家及原住民之間族群關係研究。
客委會表示,期許客發中心未來在館際交流、國際合作等各方面能有更多元的互動與對話機會,讓客家文化的拓展與扎根更向前邁進。
「六堆」為臺灣客家族群發展重鎮,擁有豐沛的族群風景與文化,本次研討會將結合六堆的「文化資產」與「水資源」兩大面向探討相關議題,理解六堆平原上族群間的離合與生存軌跡,同時提醒當代社會關於水的運用與保存議題;另再透過文化資產的討論,從歷史、保存、社經、族群等面向,發現六堆客家文化資產的豐富與多元,以厚實臺灣客家的相關研究。
※ 徵稿對象:
–對「六堆文化資產議題」有興趣之學者、專家、研究生、地方文史工作者、
自由研究者、民俗類從業人員等。
–受到研討會籌備委員推薦之研究者。
※ 投稿議題:
–六堆文化資產與保存維護
–六堆文化資產與歷史發展
–六堆文化資產與族群研究
–六堆文化資產與社會經濟
–六堆文化資產調查報告與研究
–疫情下的六堆文化資產
※ 會議日期:
2023年12月22日(五)、12月23日(六)。
※ 摘要截止:2023年10月22日(日)
※ 投稿信箱:tsiiokli@gmail.com
※ 辦理單位:
–主辦: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承辦: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
★ 關於投稿議題、徵選期程、投稿規範等詳細內容,請參考徵稿須知、個人報名表。
⏰活動日期:112年9月29日(五)至112年 10月10日 (二)
⏰售票時間:9:00-16:10
🏠售票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平日「1樓4號服務台」/假日「B1售票處」
🎯費用:團圓套票$100/組(內含: 好客劇場全票(50元) 2張、哈古文創帆布手提袋一只。)
--------------------------------------------------------------
因應小犬颱風來襲,屏東縣及苗栗縣政府已公告明日(10/5)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北部(臺灣客家文化館)二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推出第10本繪本《阿婆的時光寶盒》祭儀文化繪本,在今(12)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故事繪本取材自新丁新枝祭、姑婆牌、土地龍神等祭儀文化主題,並融入性別平權的觀念,呈現出臺灣客家宗族因應著時代的變遷,在傳統的文化祭儀與習俗中,對於推動性別平權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祭儀文化的演變歷程。現場由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及客委會前副主委鍾孔炤、屏東縣政府客務處李明宗處長及六堆12鄉區國小校長及幼兒園園長等代表共同出席參與。出版的繪本在各大書局通路均有銷售,希望有更多好朋友可以接觸及運用。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自2018年起透過訪談、田野調查紀錄等方式,陸續發掘出臺灣客家宗族推動性別平權的個案與感人故事,並推出客家社會祭儀系列書籍、紀錄片等成果,讓社會大眾瞭解個案的推動歷程,同時也呈現出臺灣南北客家族群因地域、環境、開發過程等不同脈絡形成的文化多元樣貌。運用近年的調研成果在2022年推出了「廳下火」紀錄片,多次受邀參加影展,獲得各界好評,今年更推出《阿婆的時光寶盒》文化繪本,期待親子讀者透過閱讀繪本的過程,也認識客家祭儀文化的歷史脈絡與因應時代進步逐步產生的改變,對於不同性別能有越來越平等的對待。
為了讓小朋友認識豐富的客家文化與歷史,客發中心歷年來出版了9本文化繪本,分別出版過以油紙傘、竹門簾等客家傳統工藝為主題的《特別的禮物》、《阿婆的壓箱寶》繪本,以𪹚龍、六堆運動會、收冬戲等客庄節慶為主題的《𪹚龍迎新春》立體書、《六堆運動會的秘密》、《熱鬧个收冬戲》繪本,也運用園區展示及人偶劇出版《六堆奇航蓋生趣》常設展兒童繪本、《伯公您好神》大獅兄人偶劇故事繪本,以重要歷史文化乙未戰役為主題的《阿公的幸運石》繪本,另以世界記憶及客語傳承推廣之角度出發,出版《恁久好無?安娜!》繪本,持續開發不同文化主題面向的繪本,讓讀者認識客家族群的多元面貌。同時,也藉由客庄主題的繪本傳遞客家的文化歷史脈絡,更將在地的故事發展為六堆生活博物館重要內涵。
現場將繪本捐贈給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慈幼之家(高樹鄉)、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基督教沐恩之家(內埔鄉)及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基督教山地育幼院(六龜區)等7個高屏地區慈善單位。民眾如欲購買客發中心出版的繪本,可在客發中心好客商城網路訂購,或於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現場購買,亦可於國家書店、五南書局、博客來、誠品…等各大通路選購,歡迎大小朋友共下閱讀及分享客家文化繪本。
,2023101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3181/ 3627 ,2023 ,「客家夥房之數位保存及展示推廣論壇」 運用3D科技典藏客家夥房建築藝術之美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13)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客家夥房之數位保存及展示推廣」論壇,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文化資產、建築、資訊科技、傳統民居領域等專家學者與談,分享以3D科技進行文化資產數位保存等相關經驗,並邀請全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地方政府及六堆12鄉區等相關單位戮力合作,共下典藏客家文化與夥房建築藝術之美。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表示,楊長鎮主委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客庄文資」的普查工作,且針對全國客庄持續推動村史徵集計畫,廣蒐客家夥房文資史料,除了深研夥房建築樣貌之外,也提供更全面且多元觀點,如夥房相關的家族史、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多樣面向,讓客庄夥房文化特色能讓更多人認識,並發展於教育研究運用,相信未來再結合各單位相互合作,3D數位化工作的推動將為傳承客家在地文化的信念更添加薪火。
本場論壇策劃顧問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徐慧民指出,數位保存已經是古蹟保存的世界趨勢,六堆客家地區伙房資料,已經相當程度地完成普查與建築基本資料的建構,97-98年籌備處時期,曾執行過六堆地區的傳統建築影像數位典藏計畫,然而數位典藏相關技術與設備推陳出新,透過3D掃描技術之應用及結合GIS地理空間資訊系統,可以發展類似線上虛擬博物館方式提供參觀與展示服務,掃描相關資料,也可以結合展示平台方式協助推廣與應用。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日全國客家夥房論壇的主題聚焦夥房3D掃描,便是要倡議夥房數位化保存工作的重要性。客庄夥房恁靚,舉凡宅第前的半月池、廳後的化胎與五行石、門樓或窗戶上的冊頁匾裝飾等,均是客家夥房獨有的建築樣貌,此外,夥房對客家人而言,也是傳承家族祭祀文化,實現家族倫理的生活空間,是重要的客家文化資產,也是客庄生態博物館的縮影,然而隨著近年極端氣候與地震災害影響頻仍,更加彰顯3D保存技術的重要性,2019年燒毁的巴黎聖母院也因此才能透過現代修建工法趕在明年巴黎奧運前完成修復。
今日論壇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蔡育林副研究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徐慧民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劉舜仁教授、臺灣營建研究院資訊科技組黃正翰組長及傳統民居張宇彤研究員等專家學者與談,精彩呈現參與者認識3D數位保存等主題,為夥房建築藝術保存導讀科技數位化的新篇章;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也邀請六堆客庄鄉區屏東縣政府客務處蔡碧光科長、萬巒鄉公所陳慧香課長、竹田鄉文觀所賴正仁所長、高雄市六龜區公所陳妍妃及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林高本總幹事、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蔡幸娥副執行長等地方代表共同與會對談討論熱烈,也希望以推動數位保存為一個起始點,未來可以針對夥房展示及推廣等相關課題持續進行,一同為客家夥房建築保存共同努力,運用新穎的科技典藏客家夥房建築藝術之美。
,20231013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3617/ 3638 ,2023 ,六堆靚靚 • 秋收蓋鬧 (goi nau)「2023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開始囉! ,六堆靚靚 • 秋收蓋鬧 (goi nau) 「2023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
11月份,六堆地區不容錯過,精彩豐富又多元的慶祝活動,將要熱鬧登場,
歡迎大家 ---自112/11/4起至11/26期間---
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感受「六堆靚靚‧秋收蓋鬧 (goi nau)」的美好
#大家共下來尞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相關活動請洽六堆園區】:08-7230100
,2023103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5638/ 3644 ,2023 ,112年 靚靚菊花 帶好料轉屋下 ,
11月雪到~共下來 #臺灣客家文化館
快來 #苗栗銅鑼 追雪!
讓你一卡在手,等路毋使愁🎁(mˇ siiˋ,不用)
🌼一年一度杭菊季,白金花海交相映🌻
靚靚(jiangˊjiangˊ,美麗)个菊花,
加上期間限定的各種客庄好物通通折起來💳
🚌把握花期遽遽(giagˋ giagˋ ,趕快)來賞花、帶著滿滿好料轉屋下~
⏰活動時間:112年11月11日至112年11月26日止
📜活動辦法:活動期間至好客劇場、全館各特色商店還有台灣農林銅鑼茶廠消費憑卡集章享優惠,同一集章卡集滿3個章還可以參加抽獎喔🎊
🏠活動地點:
🔸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劇場、4號服務台、全館各特色商店
🔹台灣農林銅鑼茶廠
,20231110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6329/ 3631 ,2023 ,臺中市和平區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成果發表會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以蒐集、連結客家文化及推廣、發展為核心任務;文化是生活形式的累積,為豐盈客家文化之基礎資料,客發中心有系統地對各鄉區進行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過程強調在地民眾之參與,同時喚醒客庄在地居民的集體記憶,激起對在地文化的關心及熱情,建構出臺灣客庄文化資源之基礎知識。
臺中市和平區是原客複合行政區,兼具「原住民鄉」 與「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雙重身分,為泰雅、客家、Holo、早期各省住民等多元族群匯聚的地區,轄境內的客家族群約佔該區總人口數的34%,主要分佈於中坑、天輪、南勢等3里,次為達觀、自由、博愛等3里。
客發中心今(18)日在臺中市和平區中坑國民小學辦理「臺中市和平區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成果發表會」,本成果發表會活動以「看見臺中和平客家」為核心,非常感謝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江俊龍主任委員、和平區代表會楊淑青副主席、地方稅務局東勢分局曾金連主任、和平區公所圖書館藍美珍館長、東勢地政事務所,以及立法委員、市議會等機關代表熱情參與,更開心中坑國民小學張暒玟校長、白冷國民小學張玲娟校長、石角國民小學李明昌校長、明正國民小學劉懿娟校長、新盛國民小學陳美娟校長、土牛國民小學詹鍾松校長、東新國民小學沈秋宏校長、中和國民小學張惠玲校長、石城國小劉文魁校長、瑞穗國民小學詹文成校長、石岡國民中學廖玉枝校長、和平國民中學葉天喜校長及東新國民中學連秀玉校長共下來參加成果發表,曾擔任東勢區「腦長」─87歲吳能達焗腦師傅與小女兒吳素萍共同分享家族四代傳承焗腦的故事,及焗腦展示區導覽解說,現場同學與民眾反應熱烈,第一屆中坑國小校友張錦生先生也回到母校與小小學弟妹一起參與導覽,有趣的互動展現客家文化跨世代的傳承與延續。成果發表會現場展示普查成果涵蓋臺中市和平區日本時代及二戰後客家人的遷移、八仙山林業歷史文化資源、歷史的跨河吊橋、隨客家移民遷入和平的醃漬飲食、和平客家的宗教信仰等文化資源普查專題主題,以展現客家文化多元面貌為目標,讓下一代認識臺中市和平客家的歷史與故事,將客家文化傳承與延續。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客家文化資源普查不僅是文化資料的調查和記錄,亦可以提升在地居民對家鄉的認識,增進對家鄉的情感和認同,漸漸讓客家文化在地方札根,進一步形成一股新的客家文化運動。
臺中市和平區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於民國110年3月開始執行,期間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順利完成,感謝所有協助推動和平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的好朋友,更感謝中坑國小張暒玟校長、中坑里李明毅里長與中坑坪社區發展協會徐月珍理事長及所有熱情地教育界師長等,對本次發表會的協助與支援,使得今日的成果發表會得以順利呈現。
,2023101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4184/ 3641 ,2023 ,六堆秋收祭開幕 從日到夜不間斷 萬人同樂 鬧熱慶秋收 ,六堆地區年度盛事「2023六堆秋收祭」於今(11/4)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熱鬧開幕,一系列活動從日到夜不間斷,吸引超過萬人參與。開幕式由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客委會鍾屏蘭委員、高雄市客委會楊瑞霞主委、原住民委員會簡明雄副主任、屏東觀光酒廠田益民廠長、六堆忠義祠邱松文總幹事、六龜區陳昱如區長、美濃區謝鶴琳區長、佳冬鄉賴文一鄉長等各鄉區代表、廖婉汝立委及高屏地區立委辦公室代表,及來自法國、愛爾蘭、澳洲等國內外的家庭共同參與,以「踩街祈福」的方式為接下來為期4周的系列活動揭開序幕。創意繽紛的踩街祈福,有來自多個族群與國外民眾參與,非常熱鬧,活動也展現了客家人友善、熱情的一面。
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表示,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上任以來,積極與高屏六堆12鄉區攜手落實「六堆生態博物館」理念,推展六堆客家文化與產業之發展。「六堆秋收祭」自2016年起辦理,迄今邁入第8年,經過客發中心多年來的推動,以及高屏縣市政府、六堆12鄉區與民間的努力,現已成為南臺灣年度重要的文化觀光節慶活動,深受民眾喜愛,自2019年起連年榮獲交通部觀光局「全國性觀光年曆活動」,更於今年「交通部觀光局-觀光亮點獎文化體驗類」比賽中,於第一階段初選評選結果獲得第2名佳績,努力爭取南部六堆客家曝光露出之機會,吸引國內外觀光客至南部六堆旅遊,希望透過傳統客家還福祭儀,到全民參與的文化體驗節慶活動,讓大家感受客家人歲時生活的智慧,也串連客庄人文地景產、美食與藝術,呈現六堆客庄之美,同時增進了在地的文化休閒觀光發展。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說明,今年秋收祭以「六堆靚靚 秋收蓋鬧」為主題,從11月4日到11月26日,活動期間推出「客家美食小棧」,現場有客家甩肉丸與客家粉粿限量購;「特色野餐活動」有限量好吃的客家鹹豬肉披薩、甜芋粄,並可邊欣賞在地社團與街頭藝人表演,更可體驗〈疊盤花〉、〈田邊採菜〉、〈做甜酒釀〉等手作樂趣;11月18日席開120桌「千人食福宴」活動,邀請大家來品嚐匯聚六堆各鄉區當季物產與客家料理技藝所做出的好料理;「六堆行讀」推出4條不一樣的遊程,有〈騎腳踏車尞客庄〉、〈佳冬客庄文化巡禮〉、〈東片寶石村產業特色巡禮〉、〈萬巒體驗傳統客家美食遊程〉;有推出3-7歲小朋友可以參加的「細人仔滑步車」活動,滑步車是明年六堆運動比賽項目之一,特別安排讓小小選手試身手;還有「田邊採菜活動」、「老屋磅米𥺆」、「露營」、「生態觀察與故事屋」,以及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的「臺灣意象展」,活動非常精彩,歡迎大家共下來參與!
客委會客發中心強調,今年度的開幕活動從日到夜不間斷,從一早的踩街祈福活動、中午的六堆愛現玩創意野餐活動到傍晚的星光路跑遊客庄,還有夜間露營趣活動,希望帶大家感受到六堆從白天到晚上不一樣的美。開幕活動開場30多隊的隊伍,在鼓陣與開路獅及六堆園區吉祥物大獅兄家族人偶的帶領下,從演藝廳前廣場浩浩蕩蕩出發,每一支隊伍都各出奇招,紛紛以最吸精的裝扮遊行歡喜慶秋收,這次除了有來自六堆12鄉區的隊伍參與外,更有來自雲南、擺夷、阿佧、哈尼、傣族、傜族、布朗族等滇緬社區的團隊,還有來自雲林的詔安客家隊伍齊聚參與,現場宛如嘉年華會般熱鬧。而開幕傍晚的千人「星光路跑」活動,則以漫步客庄的方式帶領大家漫遊客庄,今日已經超過1萬5千人入園共同體驗客家文化,希望帶大家用健康休閒的另類形式來認識六堆。
每年在秋收祭活動開始前,中心都會依照古禮辦理「還福祭儀」,並設置伯公福廠邀請六堆12鄉區伯公與忠義祠忠勇公來園區作客,供民眾參拜祈福,今年的伯公福廠特別邀請一尊「伯婆」來作客,這是來自內埔鄉義亭村後園的伯公伯婆,大家可以到福廠內祭拜,活動期間也特別準備每日200份的限量平安花苞供有需要的民眾來免費求取。今年秋收祭還有許多精彩豐富的活動,歡迎大家11月共下來體驗。更多詳細活動內容與報名資訊,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8268/及活動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查詢。
,2023110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5848/ 3642 ,2023 ,Hakka Power 2023六堆客庄星光路跑 ,「Hakka Power 2023六堆客庄星光路跑」,11月4、5日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起跑鳴槍聲一響,在內埔國中排球隊隊員領跑下,老嫩大小同時邁出步伐開始了探索六堆並感受客庄民情的賽事旅程。客家委員會客家發展中心特別感謝農業部農業科技管理中心主任謝勝信台酒屏東酒廠廠長田益民、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所長邱祝櫻、國立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屏東縣政府體育發展中心主任黃柏翰、麟洛鄉鍾慶平及高屏地區立委、議員辦公室代表、六堆客庄貴賓與傑出運動員李孟竹及黃玉霖共襄盛舉參與本次活動。
本次路跑活動延續以往賽事分為「客庄活力組(10K)」和「客庄健康組(6K)」兩種組別,由台酒屏東觀光酒廠及香蕉研究所共同贊助跑者完賽禮並繞經屏東觀光酒廠,期許民眾以跑步或漫步的方式飽覽客庄與在地景點風光之外,亦將沿途的美好人文景色收藏於心並將在地的特色名產帶回品嘗。今年度特別結合六堆園區露營區,辦理特色露營活動,活動內容也突破以往,加入了許多新的元素,像是營火晚會、享用特色客家美食等,讓參賽選手能遠離城囂、悠活於大武山下體驗客庄生活。
為讓活動更豐富、參與的民眾更多元,本次由內埔農工神山之子儀隊、屏榮高中街舞團擔任表演嘉賓在活動會場上帶來活力十足的表演,並邀約海軍海上偵搜大隊一同參賽,同時邀請屏東大學傑出運動員代表「2023亞運競速溜冰世錦賽冠軍李孟竹及黃玉霖」擔任鳴槍貴賓以及六堆後生人(heu sangˊnginˇ年輕人 )代表「國中排球聯賽男子組冠軍-內埔國中排球隊」隊員共同擔任領跑者帶領大家走讀客庄風情,沿線賽道則有由內埔及麟洛兩鄉鎮的客庄鄉親所組成的補給站志工團及啦啦隊加油團為參賽選手鼓舞打氣。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非常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亦期望透過本次活動能提升六堆運動風氣與凝聚六堆認同和情感。這場星光路跑也是為明(113)年六堆運動會暖身宣傳;相信更多喜歡以運動賽事文化體驗的朋友可以多參與明年六堆運動會各項活動,也歡迎大家用輕旅行的方式安排到六堆行讀體驗客庄人文風情,不同季節的六堆客庄都歡迎來自國內外的好朋友行讀繞尞!
當日民眾除了用雙腳漫步在客庄外,來自葡萄牙的選手及許多參賽家庭參加完星光路跑後跟著朋友一起夜宿六堆園區,感受到客家人的熱情,直到隔日繼續參加園區的各項秋收系列活動,從日到夜體驗不一樣的客庄時光。今年秋收祭還有許多精彩豐富的活動,歡迎大家11月共下來體驗。更多詳細活動內容與報名資訊,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8268/及活動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locale=zh_TW查詢。
,2023110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5858/ 3646 ,2023 ,六堆細人仔滑(溜)步車 小學員學客語練車萌翻天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推廣客家語言文化及培養民眾對運動之興趣,在六堆秋收祭期間(11月11、18、25日)推出以客語教學的「六堆細人仔滑(溜)步車歡樂營」,落實客語在生活中使用之機會,來自各地3-7歲小學員共同參加,突顯六堆在地多元的體驗教育,培養在地對六堆運動會的凝聚,並且培訓59屆六堆運動會幼兒滑步車的種子選手。
為了增加社會大眾接觸客語及使用的機會,客發中心舉辦細人仔滑(溜)步車歡樂營活動,特別邀請到專業的滑步車教練並搭配客語薪傳師以客語教學滑步車。客語薪傳師口中念著「現在我們來練習基礎動作,練習第一個動作,上(songˊ)車(caˊ)下(haˊ)車(caˊ);第二個動作,過彎收腳(suˊgiogˋ),大家跟著唸,動作也要有,1.2.3.4,2.2.3.4…,再來一次,滑步(liu pu,南四縣腔)…,重複練習」小小學員們一邊反覆唸客語,一邊跟著老師練習滑步車動作,萌翻在場所有人。
活動除了練習滑步車技能與學習客語外,最後由家長為小小學員繫上象徵完訓的飄帶,再讓小小學員們嘗試滑步車競賽,賽事哨聲一響,小小學員全力往前衝衝衝,雙腳沒停過,騎著滑步車直線衝刺,看看他們技巧,輕輕鬆鬆衝向終點,完成這次的滑步車練習。六堆園區除了在秋收祭期間舉辦了滑步車歡樂營外,未來將配合明(113)年第59屆六堆運動會在麟洛鄉舉辦幼兒滑步車競賽,將客語從體驗中融入生活中。
客發中心表示,幼兒滑步車是近年最熱門的新興文化,被視為大武山下小奧運的六堆運動會自2021年起也將滑步車納入競賽項目。這次舉辦「六堆細人仔滑(溜)步車歡樂營」除了讓客庄幼童體驗多元文化外,同時也為六堆運動會提前暖身準備,相信有更多喜歡滑步車的小小朋友,將會參與六堆運動會賽事,同時也為六堆找尋更多種子選手。這次還有來自澳洲的小小學員參與活動,相信更多喜歡以運動賽事文化體驗的朋友可以多參與明年六堆運動會各項活動。
2023六堆秋收祭從早到夜不間斷,從一早的細人仔滑(溜)步車歡樂營活動、秋收市集、到下午的伯公您好神親子人偶劇,夜間的色特露營體驗活動、客庄行讀(輕旅行)、農事學堂蔬果採摘、六堆故事屋、老屋磅米𥺆、台灣意象特展等,希望帶大家感受六堆從白天到晚上不一樣的美,從動感的活動到靜態的展覽,讓民眾停留在客庄多一點時間,享受六堆的人文風情。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查詢,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明年六堆運動會。
,2023111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6375/ 3647 ,2023 ,【臺灣客家文化館】圖書資料中心將於112年12月6日,每周三至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 ,本中心圖書資料中心(下稱圖資中心)將於112年12月6日開始,於每周三至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並將於規劃第二次修繕作業後滾動式調整開放時間,屆時將事先公告於圖資中心官網,造成不便,尚請見諒。
圖資中心自101年開館至今,內部軟硬體於近年開始逐步汰換、修繕,此次開放期間,基於安全考量,部分區域及設施設備不開放使用,民眾入館請依相關規定使用。圖書資料只限館內閱覽不外借,12歲以下兒童應有大人陪同入館,以維護自身安全及本圖資中心資源。
若有其他問題可來電037-985558分機207張小姐或分機209黃小姐洽詢;開館期間亦可撥打分機325逕洽圖資中心服務櫃檯人員。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今(18)日公布今(112)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結果,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榮獲優異單位,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代表領獎歡喜的感謝同仁努力並受到認可,期望能夠讓更多來六堆的好友了解客家文化與環境永續實作之間的關聯性。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自103年起開始辦理環境教育體驗活動,至今已有10套認證課程,此外,園區也辦理許多特色文化活動,像是秋收祭、特色露營及火焰蟲復育觀察等,都是透過客家文化來宣導環境共好的重要性,是國內少數透過文化傳承推廣環境教育的單位,每年皆有許多機關團體特別到六堆園區體驗環境教育課程。
何金樑主任表示,感謝各界的支持與協助,讓六堆園區有今天的成果,園區於109年榮獲第七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今年獲得評鑑優異單位,這是我們對自我的要求,也希望我們團隊結合更多力量及新知不斷向前進步!特別感謝一路陪伴我們環境教育一同成長的志工及夥伴單位!未來園區將秉持以六堆生態博物館永續發展的概念,持續推動客家環境文化教育。
今年度評鑑,我們將環境教育效果擴大,不僅辦理課程,於各活動中皆融入環境教育意涵,透過文化體驗傳遞環境教育意涵,讓環境教育不設限於課程上,我們也不斷找尋各界可以合作的夥伴,讓客家文化、環境教育推廣效果相互加乘。
六堆園區每年都有辦理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秋收祭、博物館日、客語夏令營、野餐日等一系列精彩的文化體驗活動,所有的好友、親子家庭不可錯過的好所在,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可以即時獲得更多及最新資訊。
,2023111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6571/ 3652 ,2023 ,客發中心新里程 北館888萬南園999萬人次入園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分別自民國101年及100年開園迄今於本周假日分別突破總入園人數888萬及999萬之遊客參觀人數,承蒙來自臺灣還有世界各地的遊客蒞臨參觀及熱情參與南園北館的各項客家文化活動,體驗認識客家族群的語言文化,為我們留下珍貴美好的回憶也讓客家文化更加豐富互動。
位於苗栗銅鑼的臺灣客家文化館昨(25)日於銅鑼杭菊盛開時節歡喜迎來888萬人次遊客入館,並特於杭菊季期間結合杭菊特產辦理【行腳客庄 行讀乙未故事】小旅行活動,除了帶民眾走讀客家文化景點踏查乙未歷史路線,亦帶領大家一同欣賞杭菊之美。而位於南臺灣屏東後堆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於今(26)日突破999萬遊客入園,讓2023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獲得滿滿美好的豐收,在秋收祭期間一共湧入了近7萬多人次到六堆園區遊玩,從「六堆行讀遊程」體驗客家文化景點、「來六堆摘菜趣」認識在地食農教育、到「行尞六堆老屋磅米𥺆(bong miˋ cangˇ)」活動,請米𥺆師傅示範米𥺆製作,由薪傳師客語講解互動,參與民眾除了吃得到爆米香,還可看表演、學客語,讓客語融入生活中,重溫早期客庄秋收蓋鬧的歡慶氛圍,透過各種形態體驗及認識客家文化,更深化六堆生態博物館的理念。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南園北館的核心價值是讓深厚的客家文化,在美好的場域,透過各種方式呈現對話,讓一般民眾在參與園區的各項活動中體驗客家的常民文化與認識客家的語言;而客庄的居民則是在參與園區的活動過程中更凝聚在地及文化,由園區與居民共同創造在地的新故事、新人物。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入館總人次已超過888萬人次,六堆園區入園人次更是超過999萬人次,即將突破1,000萬人次,我們很高興台灣有那麼多的民眾喜歡客家和關心客家,南北園館在開園12年的歷程上,展現不同的文化歷史脈絡給社會大眾認識,每次來參加兩園區活動的民眾都跨縣市而來;近年來甚至有越來越多國外好友、學者來訪,兩園區藉由有趣的活動吸引遊客認識客家文化,親近客家語言。期待未來有越來越多不同族群及國際的大小朋友可以到南北園區體驗傳統的客家文化及創新的客庄體驗。
,2023112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6850/ 3656 ,2023 ,2023「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資料庫建置成果工作坊」 客委會邀您認識臺灣客庄土地的歷史變遷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9)日舉辦「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資料庫建置成果工作坊」暨「越界:猫裡溪尋溯行讀」,由計畫執行團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李宗信所長分享現階段計畫的執行成果、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廖泫銘研究副技師介紹「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系統(雛形)」;吸引許多對客家史料有興趣的學者、研究生與文史工作者共襄盛舉,一同了解臺灣土地樣貌的變遷。
「土地申告書」是日治初期(1898-1905)間,由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針對臺灣西部平原所展開土地所有權調查的成果之一,主要登載了當時業主申告土地所有權時的各種地籍資訊,包括土地地號、地目、四至(古早時代界定土地範圍的用語)、地權由來、土地等則、大租權利者、小租權利者及各種證據書類的資訊,更是體現臺灣數百年來土地變遷的珍貴史料,也是連結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的精確素材,期許本計畫得以讓研究者開拓出更寬廣、深入的研究視角。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指出,客發中心與國內各大專院校、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在地社團等相關單位持續且長年的合作下,積極推動了客家文史相關研究,並且針對全國客庄持續推動文化資源普查、村史徵集及數位典藏計畫有更深的探討。臺灣的每塊土地從地目到地號,到每一筆交易的土地,都有它專屬的故事,同時也讓民眾對桃竹苗客庄每塊土地的歷史,有更深層的認識。期望將來一邊執行調查研究一邊與大眾分享,讓更多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指導,匯集更多的力量,讓客庄的故事更加完整更加豐富。「土地申告書全文資料庫及時空檢索平臺」系統預計在114年建置完成,透過數位化檢索平臺呈現,可望成為重要的客家學術研究基石。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李宗信所長表示,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資料庫建置計畫透過數位化資源相互整合,與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GIS專題中心等相關單位共同合作,現已建置完成今桃竹苗地區超過七成的資料建置工作,檢索平臺提供電子全文及原系統影像,使用者得以經由場域性的解讀與可視化的加值,挖掘及釐清客庄每一筆土地數百年來的故事與變遷歷程,進而重建客家鄉親與土地連結的新關係。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從110年起,委託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執行「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資料庫建置計畫」,將以四年分8個期程,利用臺灣現存約1,173冊的土地申告書,透過數位化作業與結合GIS地理資訊系統方式建置檢索資料庫網站,未來將建置桃竹苗地區至少530處客庄18萬9,492頁之內容資料、蒐整200條客家文史景點、規劃10條客庄歷史故事路線、舉辦3場工作坊、2場客庄史蹟景點行讀,並定於明(113)年11月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舉辦「土地申告書國際學術研討會」,將邀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學者參與,期使各界了解與認識臺灣客庄土地的歷史變遷。
今日活動,除了由執行團隊分享現階段執行成果與介紹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系統外,同時帶領大家跨越番界,前往大湖進行一場「越界:猫裡溪尋溯行讀」,沿著猫裡溪向內山前行,前往關聖帝君廟、苗栗辨務署大湖支署、舊撫墾局、苗栗守備隊大湖分遣隊、官舍隘勇駐紮處、桂竹林庄萬善祠廟及硫磺局等處,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彰師大李宗信教授、中研院廖泫銘研究副技師、中教大許世融教授、師大張素玢教授、中央大學鄭政誠教授、新竹縣道卡斯族文化協會廖志軒理事長、桃園市海螺文化協會葉曾孟理事長等人也全程參與,共下探尋歷史上不同的族群在當地的身影及互動歷程。
,2023120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7782/ 3657 ,2023 ,【大河小說家黃娟文學工作坊】 ,109年6月,黃娟老師將畢生創作手稿及所獲之獎牌、個人衣物、書籍、信件......等珍貴物件,全數捐贈予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典藏,並親自從美國回來與大家相聚,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後又在黃娟老師的首肯下,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著手規劃撰寫黃娟老師的口述訪談,並於111年完成《故鄉心·故鄉情》一書的出版,111年8月26日在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新書發表會,獲得熱烈回響,為持續推廣民眾認識欣賞客家文學,今(10)日特在楊梅故事園區舉辦黃娟文學工作坊活動。
黃娟老師為桃園楊梅人,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客家終身貢獻獎、國家文藝獎等多項獎項,60年代即享譽文壇,係大河小說女性作家第一人,被視為戰後第二代優秀作家代表之一。黃娟老師的作品展現出對生活細膩的觀察力,而中西文化衝擊下的人生經驗,激發了80年代復出後創作養分,以身為客家女性及長期旅美的視角,解構並再現臺灣客家群體意識,讓讀者感受到客家多元風貌及記憶認同感,豐厚客家族群文化傳承的價值。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楊梅是黃娟老師的故鄉,為了撰寫《楊梅三部曲》,專程返國在楊梅進行田野調查,所以今天在這裡舉辦工作坊,真的意義非凡,黃娟老師的妹妹黃惠信女士、黃壽美女士與妹婿嚴盛添先生、張芳杰校長的女兒張琪玲女士、客家委員會葉義生委員、張福普委員、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林作嘉專委、楊梅區公所羅淑姐課長、桃園市新楊平社區大學唐春榮校長、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鍾延威理事長、我們在地的楊明國中王瑞蓮校長、富岡國中楊沛縈校長、瑞源國小張育旗校長,來到現場支持我們,又看到現場大家這麼踴躍,對客家文學充滿熱誠的參與,內心是既感動又感謝。黃娟老師雖然住居海外,卻時時心繫臺灣客家,再次感謝老師將個人具有珍貴紀念的文物,慷慨捐贈予本中心典藏,讓本中心在研究調查並蒐整客家文物的道路上注入了一股強心針,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與能量蒐整到臺灣、海外客家更多的故事與物件,讓更多與客家有關的故事文物被珍藏也能適時再現。
今日文學工作坊內容豐富,特別安排了桃園市藝術教育終身成就獎得主施秋敏老師所帶領的新楊平社區大學古彈箏班,演奏多首客家曲目;搭配本中心所製作的黃娟老師訪談影片精華版,帶領大家認識臺灣客家女性的文學楷模;另亦邀請重量級作家傅銀樵、許素蘭老師,分享對黃娟最具影響力的三位文學大老(鍾肇政、林海音、吳濁流)與黃娟老師的文學情緣故事與作品。黃娟老師因年事已高且旅居海外遠距關係,本次無法出席,但她特委請妹妹出席,與大家一同參予這場別出心裁的文學饗宴,此時回到幼時的故鄉楊梅,對黃娟老師的家人來說,更具特殊意義。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於101年營運開館至今入園參觀人數已超過888萬人次,今(112)年接待超過2,300個團體到館,提供預約導覽服務人次達35,000千人以上,參與文化推廣體驗更突破6,000人次。臺灣客家文化館於112年歲末迎來國內外貴賓,包括美國在台協會(AIT)、日本東京都立大學、馬來西亞客家文化協會、美洲達拉斯僑團、美洲臺灣客家聯合總會、美國北加州傳統僑社回國訪問團、考試院、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央研究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等到館參觀及交流。
今天(11)日澳洲辦事處副代表John Madew一行貴賓蒞臨本館,體驗了具有客家文化特色及大小朋友都非常喜愛的藍染手作課程,在體驗的過程當中副代表John Madew及其同仁用心聆聽,對於藍染充滿好奇心,互動過程十分有趣。副代表John Madew透過「承蒙」常設展,了解客家文化的多元性及各種面向的發展,如客家音樂、客家文學等,在常設展中可以看到客家的傳統內涵、現代熱情以及未來展望。
何金樑主任表示,非常開心看到這麼多朋友願意以臺灣客家文化館作為與客家的連結,我們要感謝各界好朋友對於客發中心的期許及鼓勵,所有來參訪的團體及好友均是我們的動力,期待更多好朋友前來臺灣客家文化館行尞。
臺灣客家文化館文化體驗課程相當豐富,其中9套課程更是通過環境部認證,深入瞭解客家文化並讓學員與自然環境展開對話,結合客家人「與大地自然共存」及「敬天惜物」的精神理念,鏈結臺灣客家的情感,傳承客家文化,受到參與民眾的好評,今年並獲觀光亮點獎票選第三名之好成績。
明年新的一年,歡迎大家一同來臺灣客家文化館過年,有深受老嫩大細喜愛的新春過年活動,以及富有多元客家魅力的當期特展「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特展」及「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並體驗蘊含客家人文的文化體驗課程,相關資訊請至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專頁或官網查詢。
,2023121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7843/ 3660 ,2023 ,【客委會勇奪交通部2023觀光亮點大獎 邀請民眾一同到客庄遊玩】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桐遊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秋收祭」兩個場域入選為交通部觀光署首次舉辦觀光亮點獎文化類活動暨體驗組,並由「六堆秋收祭」獲得大獎殊榮,展現豐碩成果,邀請民眾5月到苗栗臺灣客家文化館賞桐花,11月到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體驗秋收氛圍。
「六堆秋收祭」以傳統六堆客家傳統民俗節慶還福祭儀,到全民參與的踩街遊行、採菜體驗、食福宴、客家情境廚房、六堆故事屋及老屋磅米𥺆等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感受客家人歲時生活的智慧,同時連結了六堆12鄉區在地客庄的人文地景產、美食與藝術,呈現六堆客庄之美,同時增進了在地的文化休閒觀光價值。「桐遊臺灣客家文化館」桐花公園四五月時遊客絡繹不絕,每年桐花花王讓大家近距離欣賞桐花,亦能眺望員屯山、雙峰山有如落雪般覆蓋淺淺的白,是眾所期待春暖花開之際的四月桐花五月雪,以知性推廣藍染體驗、福菜等帶給民眾更不同反響的體驗與驚喜。客發中心以環境永續與土地共好概念,透過體驗活動將客家文化傳遞給民眾認識學習,積極的傳承客家文化與記憶。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非常開心獲得交通部觀光署評審專家的肯定,也感謝各界在活動期間大力的支持,讓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及臺灣客家文化館有今天的成果。特別感謝一路陪伴我們共同成長的志工及夥伴單位;同時也有許多在地鄉親跟民眾在觀光亮點獎投票期間展現出十足的熱情,積極參與活動,在初選期間讓兩園區順利的入選遊客最想去的文化體驗地點前3名,展現居民與園區相互共榮關係。另外,也期望遊客除了客家文化園區(館)體驗外,還可以到園區周邊的客庄行尞,細品客庄行讀體驗在地的伯公文化、產業地景與客庄人文風情。再次感謝交通部觀光署舉辦的活動,讓多元且豐富的客家文化體驗被國際看到。
客發中心的文化體驗活動是行銷客庄的常民文化,體驗在地客家人的生活知識與態度。客庄體驗活動觸動每個遊客感性的情緒,對遊客而言客庄的故事與氛圍,以及當下體驗的感動,才具有更高的參與價值,讓遊客真正的認識客家文化與特色。每一個客庄故事,及體驗項目提供參加活動的遊客吸取新知識,南北兩大館(區)身為重要的客家博物館很榮幸提供給民眾的最佳的體驗教育。觀光亮點活動期間(112年12月16日到113年3月8日)民眾只要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及客庄與觀光亮點獎手拿牌拍照,即可參加交通部觀光署的活動抽獎,獎品總價值超過10萬元,歡迎大小朋友到南北園區體驗及認識客家文化。
,2023121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8064/ 3663 ,2023 ,六堆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研討會 ,為了讓更多民眾能認識及深入了解六堆客庄的文化資產及水資源議題,客委會客發中心於12月22日至23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會議廳,辦理「六堆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研討會」。研討會規劃以六堆的「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為討論核心,希冀對於六堆的文化資產有更深入的討論外,更能關注於流域範圍內的六堆客庄,了解從過去到現在客家與其他族群間的離合與生存現狀,以及當代在地社群對於水資源的利用與周遭動植物的關懷;從在地文化,亦從區域的歷史、保存、社經、族群等面向,逐步挖掘及展現六堆客庄文化的豐富與多元的樣貌。
本次議程分兩天進行,第一天議程以「六堆文化資產」議題,探討掛紙、盤花、敬字、神明會、信仰等議題,並邀請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以六堆水文化與文化資產進行專題演講;第二天「水資源」議題則以隘寮溪流域昌基堤防修築完成後,隘寮溪流域內埔、麟洛、長治等客庄的聚落發展與土地利用、產業發展與變遷、水災與人群遷徙、及水資源與社區營造等。
此外,邀請高屏縣市的文資、客家事務機關、六堆十二鄉區公所,也邀請屏東大學林思玲教授、屏東科技大學曾純純教授、高雄師範大學洪馨蘭教授、林淑鈴教授、李文環教授、美和科技大學吳煬和教授、美濃區龍山國小張二文校長、高樹廣福順天宮陳柏翰主委、麟洛鄭成功廟黃展鵬主委、內埔六堆天后宮蔡秋香主委、文史工作者謝宜文老師及中正大學楊玉君教授、雲林科技大學徐雨村教授、臺灣藝術大學邱彥貴教授、中山醫學大學林培雅教授、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陳靜寬副研究員、政治大學洪瑩發助理研究員以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楊瑞芬分署長等關心六堆地方社會發展與博物館的學者與地方社團共同探討六堆水資源文化。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如何與地方「共作」並記錄在地知識實為重要關鍵。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作為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的平臺,肩負客家文化保存的任務,鏈結地方/聚落及與在地社團/地方人士共同挖掘在地知識及倡議文資保存,並與地方攜手共下打拼往前邁進;同時,也運用博物館的研究、收藏、保存、闡釋與展示等工作方法,期讓博物館更具親近性與包容性,以促進文化的多樣性和永續性為最終目標。特別感謝這些年來六堆客庄鄉親的相惜,讓我們不斷地與在地共同深耕、共同學習,共同打造屬於𠊎等个六堆生態博物館。
,202312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8389/ 3667 ,2023 ,112年全國客家日推廣活動 ,客家委員會自111年起將12月28「還我母語運動日」訂定為全國客家日,「還我母語運動」不僅是客家族群甦醒的起點,也是臺灣母語運動接軌國際的重要里程碑,期望透過全國客家日等推廣活動的持續辦理,促進各族群認識與共享客家文化價值。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當天也舉辦全國客家日系列活動,包含客家米食體驗挼粄圓手作體驗活動、宣傳客家紀錄片《花若盛開》、推廣兒童教育客語說故事、講客話打卡送好禮等豐富精采的活動,以及在六堆客家文化園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帶領園區同仁邀請遊客大聲喊出「全國客家日,大家來講客」慶賀影片,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家鄉親及非客籍的好朋友們共下講客話及體驗客家文化的熱情與能量。
今晡日一早就有老老嫩嫩前來臺灣客家文化館參加細灶下打粄圓、學客話,也有來自新北市客語生活學校秀山國小及鷺江國小預約報名校外教學,學習客家母語參與大樹下講古聽客家繪本个故事,摎看客庄文化描述苗栗獅潭故事个客家紀錄片《花若盛開》,鬧連連个氣氛,來尞个人盡歡喜。而六堆園區除了在今天邀請遊客講客語、學客語外,於16日率先響應1228「全國客家日」結合在地社團在園區共同舉辦「還我母語運動紀念暨客家文學講座」,希望透過客家文學來帶大家認識客家文化、語言、生活等不同面向的文化價值外,更加深根客家語言及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大家共下來「時時講客、儕儕講客」,客發中心作為推廣母語的平台,平日透過實體展示互動、劇場體驗、多元的推廣體驗活動及線上「來做客來講客」導覽短片,來推廣客家文化,讓民眾無形中沉浸式學習客語,以達推廣客家語言之目的,並透過全國客家日辦理系列活動,讓大家對於客家文化的關注與深化客家語言使用的重要性。
客發中心南北園區於農曆春節期間將辦理一系列推廣活動,再次歡迎大家來客家庄行尞,詳細資訊可上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官方網站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搜尋。
,2023122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18606/ 3668 ,2023 ,「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交通部公路局合辦之「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於112年12月29日開展,由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交通部主任祕書黃荷婷、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長潘乾鑑、客委會委員葉義生、彭歲玲及來自各界貴賓共同開展,展期至113年3月29日,在公路局臺灣公路博物館(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街65號1樓)展出。
客委會主秘廖育珮表示,非常開心與交通部公路局合作「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這次的展覽中呈現客家族群開山打林及再移民的故事與遷徙軌跡,除了運用公路局豐富館藏及客委會客發中心數位典藏資源外,還結合當地客庄居民提供的歷史資料及珍貴的老照片,讓民眾看到客庄先民遷徙的故事,同時也看到公路人開路及金馬號從業人員的辛苦,都在這次的展覽中一一展現。
行政院客庄369治理平臺為落實客庄發展,本次特別透過跨部會協調,結合公路局文物、文獻,與客委會客發中心及相關部會典藏資源辦理「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臺北場展期至明(113)年3月,花蓮場於明(113)年7月、臺東場於114年1月開展,讓民眾認識「公路與客家」互為影響發展及傳承的故事。
公路承載許多族群文化與歷史記憶,就如同臺灣的「手相」,編織出眾多命運翻轉的真實故事。本次展覽特別以「公路交通」視角,呈現台9線「運轉」東部經濟、觀光,打造創新公路服務,並爬梳自西部台3線,遷徙到東部台9線的客家故事脈絡。
本次也特別展出不同時期的公路文物與老照片,勾起許多觀展者的生活記憶。包括台9線公路舊里程碑、打票機、早期行駛至台3線與台9線客家庄的傳統車票、客滿牌…等文物,及以大家熟悉的「金馬號」營造展場入口情境第一印象,並透過客籍金馬號小姐,也是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園區志工曾蘭英女士的口述訪談影片,認識客家公路人參與公路客運不同時期轉型的歷程;也呈現從台3線移居到台9線的客家族群在工作、產業、生活等面向故事,包含從新竹關西移居到臺東池上的黃姓家族所經營的餅舖,以封仔餅成為特色小吃;原籍是苗栗客家的劉姓家族,搬遷至臺東池上、成功,持續推廣客家傳統米食文化;從桃園楊梅遷居到花蓮瑞穗的彭姓家族,以種植蜜香紅茶聞名;現任公路局臺東關山工務段副段長邱坤寶也現身分享因為工作從苗栗遷徙到臺東三代客家人的故事,充分展現「公路與客家」故事的豐富性與創意。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參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2024「客家米食體驗 六堆好味緒」活動報名開始囉~
從1月起至11月止,每個月都有一場DIY活動。
有新丁粄、粉粄、九層粄、粄條、搓粄圓、搓愛玉等各種客家米食,等你來參與!
報名資訊請至:https://reurl.cc/ore743
為迎接農曆春節年假到來,客委會客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特別融合客庄特有的龍神信仰文化,規劃推出一系列精采的春節活動;並推出「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暨「山野兩路行–東勢卓蘭客庄聚落村史展」雙特展,要邀請大家共下來看迎龍、觀展過好年。今(26)日記者會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苗栗縣政府秘書長陳斌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長張鴻銘、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温振華教授、客委會委員陳春暖、葉義生、徐彩雲、黃肇成、徐進榮、古榮政、大湖鄉長黃惠琴、南庄鄉長羅春蓮、東勢區公所主秘林豪爵、崙背鄉公所秘書廖坤猛、臺中市客委會委員謝美珍及各界貴賓與會。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春節期間,臺灣客家文化館以「客庄迎神龍.過好年」為主題,規劃了充滿龍年風采的意象,在館舍入口空橋設置引人注目的神龍裝置藝術,為春節造出濃厚的客庄過節氛圍。春節自大年初一至初五,安排精采的藝文表演活動、3D 劇場、「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及兒童館「火旁龍」空間,每日的「創新火旁龍」表演、「傳福好食」體驗、「走春著色體驗」、實境解謎活動等,都是深受民眾喜愛的節慶活動,充分展現客家文化的多元性。同時在今天起展出「山野兩路行–東勢卓蘭客庄聚落村史展」、「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特別感謝潘敦仔後代潘淑清、張達京後代張真強、張雍鐸、張亦寧等人透過古文書講述自己家族的故事,展覽完整呈現了民間的合作與交流成果,歡迎全國的好朋友共下到臺灣客家文化館從文獻中看見客家族群的開拓史及客庄經濟產業地貌。
「山野兩路行–東勢卓蘭客庄聚落村史展」結合客發中心客庄村史調查成果,以位於大甲溪與大安溪流域的臺中東勢與苗栗卓蘭為軸心,帶出臺灣客語腔調「四海大平安」中的「大」(大埔客家)及「平」(饒平客家)為主題策展,在展覽中除了透過活潑的詩歌和童謠,帶大家從「語言中認識彼此」之外,也首度展出包括張達京、潘敦仔、東勢及卓蘭地區等多個移墾家族後代所保存的古文書;以及客庄聚落歷經關刀山地震、921 地震的重生與韌性。展場中還有趣味客語教學動畫及接大梨體感互動遊戲,期帶領民眾藉本展認識大埔客家與饒平客家聚落之語言、族群互動及區域性特色。
「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 展場設計從好萊塢卓別林喜劇帶出影響臺灣客庄傳統經濟極為重要的樟腦產業,其從上游到下游,走向全世界的發展歷程,可看出臺灣樟腦在世界貿易的重要性及族群互動,包括隘防生活情境場景、隘防監督所及「樟之細路」情境營造設置,重現歷史情境軌跡。此外,展覽中特別展示了自 1937 年以來保存至今的腦丁牌原件,以及收取山工銀契字、栳約地圖和官印等圖像。此外,民眾可近距離觀看大溪製腦監督所的製品受入票、腦丁工資及搬運費申約書等原件。
春節期間在臺灣客家文化館除了嶄新的客庄歷史故事特展呈現給民眾外,為了增添年節歡樂氣氛,活動中還設有「伯公祈福客語薪傳」、「伯公發財金活動」等,並推出每日限量福袋,參與者透過趣味遊戲可獲得內含福袋、客家生活小物等的驚喜禮品,更有機會抽中iPhone 手機、SWITCH 等大獎,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年前首波宣傳至 Google 評論留言或憑客發中心消費滿額的發票即可免費獲得精美紅包袋。在活動期間,參與拍照打卡更可獲得特色文創禮品,歡迎大家在春節期間與親朋好友來臺灣客家文化館觀展、看劇及體驗各項趣味活動,共下「迎龍過好年」。詳細資訊,可上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 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
為培養更多村史寫作人才,特辦「人才招募說明會」詳細介紹本期計畫的寫作內容、投稿方式,以期共同書寫出屬於桃竹苗區的獨特故事,讓客庄的歷史在文字中熠熠生輝。有興趣者可至線上表單報名或關注客發中心臉書、客庄村史官網&社團。
●辦理日期:
苗栗場:113年3月1日(五) / 新竹場:113年3月8日(五) / 桃園場:113年3月15日(五)
●參加時間:14:00-16:40
●辦理地點:
苗栗場:113年3月1日-臺灣客家文化館
新竹場:113年3月8日-或者書店
桃園場:113年3月15日-橫山書法藝術館- 書藝講堂
🔗有興趣者至以下表單報名,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通知。
https://forms.gle/KY9Wf3X8nJNAv3sb9
🔗客庄村史官網:https://hgking10000.wixsite.com/hakkavillage
🔗桃竹苗區客庄村史聚落撰寫計畫-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73205086328080
,2024020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0827/ 3691 ,2024 ,「中南東區客庄村史第三期徵集暨撰寫輔導計畫」-客庄村史人才招募說明會 開始報名囉!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辦理之「客庄村史聚落撰寫計畫」邁入第六年,本計畫以全國村史聚落撰寫第一、二期徵集輔導計畫為基礎,進行第三期的公開徵集與人才招募,並將撰寫地區擴大至中南東區等客庄,以期村史撰寫得以在客庄生根,培養村史撰寫人為文化紀錄與傳承的種子,豐富客庄故事。
本活動將邀請專家老師、客庄村史作者蒞臨指導與分享,介紹本計畫村史寫作的內容重點與投稿方式等相關事項,歡迎有意者共下來參與!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rKX2tD4ALf3ZCG987
★【活動資訊】
【屏東場】
活動日期:113年4月19日(五) 13:40~16:30
活動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地址:屏東縣內埔鄉信義路588號)
【臺北場】
活動日期:113年4月26日(五) 13:40~16:30
活動地點: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號)
【花蓮場】
活動日期:113年4月27日(六) 13:40~16:30
活動地點:吉安好客藝術村(地址:花蓮縣吉安鄉慶豐村中山路三段477號)
【臺中場】
活動日期:113年5月3日(五) 13:40~16:30
活動地點:臺中客家樂活園區(地址:臺中市東勢區圓樓街1號)
★ 報名聯絡窗口:劉小姐 04-7232105 # 5982
,20240311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2612/ 3675 ,2024 ,「2024春來迎客-迎龍過好年」春節系列活動開跑,邀請大家迎春行尞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長期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與專家學者及在地文史工作者合作,對各項客家文化資料進行調查、盤點與典藏,至今積累了豐碩的成果。
透過本次工作坊,採用「社區GIS」的方法:累積(收)、儲存(存)、教育與推廣(取、用)四個步驟,讓大眾認識「社區GIS」、故事地圖及客發中心GIS資源及如何應用,進一步學習使用數位田野調查方法,記錄六堆人文景觀與歷史故事。
第59屆六堆運動會將於3月9日在麟洛國中揭開序幕,前哨戰馬拉松於2月24日登場,吸引了超過2,000多名全台各地的跑者報名,現場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麟洛鄉長鍾慶平、萬巒鄉長林國順、高雄市六龜區長陳昱如、杉林區長蕭見益及立法委員鍾佳濱、屏東縣議員李世斌、各級民意代表及六堆各鄉區公所代表等共同鳴槍起跑。同天也舉辦了「登真小戰士」幼兒滑步車,超過300名的小選手,以萌樣打扮和高超技術,獲得全場親友的熱烈加油,為2024六堆運動會揭開熱鬧暖身,五公里團體分組賽事前三名分別由前堆長治鄉、先鋒堆萬巒鄉、前堆麟洛鄉奪得,更象徵永不放棄與全力以赴的六堆運動精神傳承。
2024年六堆運動會馬拉松賽事,規劃了全馬、超半馬、10公里及5公里組,讓六堆運動會更多元、豐富化,從前堆麟洛出發,沿途經過中堆竹田、後堆內埔等3個客家鄉區,不少來自日本與其他外籍跑者對於賽道路線沿途的風景、六堆園區的啦啦隊及客家特色補給站,讚譽有加;整場讓跑者能在跑步的過程中,也能享受客庄文化地景與美食,透過賽事設計推廣客家文化並促進永續發展,讓民眾能深入了解六堆在地風采。
此外,六堆運動會為落實全民運動風氣,提倡體育向下紮根,特別規劃了「登真小戰士」幼兒滑步車競賽,吸引超過300名小選手參與,現場看共同到2到6歲不同年齡層的小騎士全副武裝,奮力向前,在運動競賽中比賽拼勁,不僅能讓孩子有空間放電,也促進親子間的感情交流。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透過勇士馬拉松與登真小戰士,展現六堆運動精神之傳承,並且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將六堆當成自己的家鄉,感受這片土地豐富的歷史故事與地方風采,希望將六堆客庄的人文風情與熱情傳達給每一位參賽者,讓每位來到現場的貴賓充滿感動與回憶。
第59屆六堆運動會訂於3月6日在六堆忠義祠點燃聖火,隨即在六堆忠義亭忠勇公的陪同下,進行六堆12鄉區聖火遶境祈福活動;3月9日運動會在麟洛國中盛大開幕,現場有六堆產業市集推廣在地產品,從文化到產業,靜態到動態,完整展現多元繽紛的客家盛會,歡迎民眾踴躍參與,詳細活動資訊請上活動官網查詢
●活動一: 共下來野餐
超值組合每份499元(價值超過800元)!
🌸春暖花開,超適合全家大小親朋好友一起來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走走,適逢農曆二月初二 伯公生bagˋ gungˊ sangˊ ,六堆園區邀請大家一起 共下來野餐,這次的野餐品項很豐富喔!有野餐保溫袋、10吋夏威夷披薩、客家粉粿、彈珠汽水、野餐三角椅,還有小丑氣球、泡泡秀、音樂演出,真的是好吃好玩又放輕鬆呀!邀請大家3月10日(日)一起來園區共下野餐,歡慶伯公生日吧!
🌸活動詳細辦法和報名https://www.beclass.com/rid=284d75f65d800aa188fc
●活動二: 盤花競賽
🌸農曆二月二,就是伯公(bagˋ gungˊ,客家人稱呼土地公為伯公)个生日囉!
客家習俗中會以 客家盤花 祭拜伯公,表達誠心與敬意,希望伯公能保佑大家都能事事圓滿,大吉大利!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特別在3月9日(週六)規劃了 客家疊盤花(tiab panˇfaˊ)競賽,分為 傳統盤花組 & 創意盤花個人組 & 親子家庭創意盤花組,各組第一名可獲得 獎金2,000元 ⭐邀請大家踴躍報名,一起來體驗客庄伯公文化,歡慶伯公生日快樂!🎂
🌸活動詳細辦法和報名https://www.beclass.com/rid=284d75f65d81bb04ccab
,20240227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2035/ 3688 ,2024 ,2024Hakka_Flowers_客庄遶山花_共下走相逐 ,即將在臺灣客家文化館隆重登場~
準備好迎接一場與桐花共舞的探險了嗎?快來報名囉!
●報名網址: https://www.focusline.com.tw/40427ET
●活動日期:113年04月27日(星期六)
●活動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113年04月11日
我們 #路跑 分成兩個公里數~
■桐樂組6公里:
適合平時沒有太多運動習慣个你,輕鬆參與,共下遶山花
■桐行組10公里:
適合尋找更大挑戰个你,穿越桐花盡頭,感受十足的運動挑戰~
◎文化體驗課程:
路跑結束後還會有文化體驗課程,透過手作,讓你深入了解客庄的獨特魅力
1.田庄下个伙房屋
2.來就係客
3.咚龍咚龍鏘
這麼豐富的活動還不遽遽來了解!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資訊公布在粉絲專頁,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在浪漫桐花祭,共下走相逐我們不見不散~
有關本中心官方網站系統將於3月25日(星期一)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00分進行系統維護作業,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商城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4032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3722/ 3684 ,2024 ,六堆園區春祈蒔田(cunˊ kiˇ sii tienˇ) 共下體驗交工文化 ,初春時節是水稻耕作的最好時機,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園區為提倡食農教育,於 2月28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農事學堂「春祈蒔田 共下來尞」插秧體驗活動,現場除了欣賞客發中心典藏的老照片,祭祀田頭伯公、戴等笠嫲(dai denˋlibˋ maˇ)共下田蒔禾,體驗交工點心,還有祈福禾稈繩體驗製作,建立與客庄這片土地的連結,傳達環境永續的觀念,讓客家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表示,六堆園區在去(112)年底獲得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特優之示範場域,除了展現園區對六堆客家文化傳承的重視外,也展現園區如何運用農作將環境教育與客家文化共同連結傳遞博物館教育的功能。六堆園區在春節栽種波斯菊及百日花海兩種綠肥植物,讓民眾在過年期間欣賞美麗的花海外;到了今年春耕時節,將花海作物伴隨著土壤化成春泥為綠肥,作為今年栽種台南11號稻作的養分,落實了友善耕作、自然農法及客家文化傳承等面向,展現客家文化傳遞的精神與知識教育。
「春祈蒔田 共下來尞」插秧體驗活動藉由祭祀田頭伯公、蒔田,享用交工點心,一系列體驗早期客庄農耕的氛圍及特有的交工文化,讓民眾認識傳統農耕文化,達到人文共生、共存的永續發展理念。現場更是邀請到屏東觀光酒廠張國棟副場長分享如何運用園區栽種的稻米透過百年酒廠製作「六堆好酒」的故事,展現客家文化與環境教育結合的樣態,實踐生態博物館的知識教育推廣功能。
另外,活動中特別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機具陳列館合作,展示多件傳統農機具,搭配客發中心典藏的老照片說時光迴廊的故事,以及呈現人工與機器插秧的情景,呈現今昔農耕相互輝映的情景。從脫鞋、下田蒔禾讓雙腳沾滿泥土,用感受土地的溫度,再到園區的水圳洗淨身上的泥土,一直到享用交工點心牛汶水(ngiuˇ vun suiˋ),在農忙後享用以補充體力,扎根及傳承客庄特有的交工文化。
活動現場讓民眾手作體驗祈福禾稈繩(voˇgonˋsogˋ)製作,運用尚未結穗的水稻為材料扭轉合成,再搭配象徵豐收的果實、綠意花葉材帶來祈福吉祥之寓意,大小朋友將體驗活動的心得用作品紀錄下來,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祈福禾稈繩,祈求稻作連年豐收。活動尾聲讓民眾在辛勞蒔禾後享用客家交工點心牛汶水(ngiuˇ vun suiˋ),及利用園區的料理米酒製作麻油雞給民眾品嘗,除了推廣園區的文創品外,也讓民眾認識米除了吃以外也可以作成其他的食品。
農事學堂讓喜歡友善耕作的好朋友體驗一日農夫,並能夠常回到六堆園區看自己種下的秧苗逐漸成長茁壯。下一場次活動是「割禾」(godˋ voˇ,收割的意思),對客家文化、食農教育、環境體驗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再錯過喔!詳情敬請密切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網及臉書粉絲團。
第59屆六堆運動會6日於六堆忠義祠舉行聖火引燃儀式,客家委員會副主委周江杰、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長李明宗、大會會長麟洛鄉長鍾慶平、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主任秘書鍾炳光、後堆內埔鄉長鍾慶鎮、中堆竹田鄉長吳振中、左堆佳冬鄉長賴文一、新埤鄉長潘和源、先鋒堆萬巒鄉長林國順、右堆六龜區長陳昱如、杉林區長蕭見益、六堆各鄉區代表與在地民意代表等多位六堆居民及忠義祠主委黃文智與榮譽主委邱展新共同祭拜、點燃聖火,而運動會將於3月9、10日在屏東縣立麟洛國中登場,屆時將有田徑、球類競賽與客庄市集等,歡迎鄉親踴躍到場共襄盛舉,感受多元的客家文化。
聖火引燃儀式遵循古禮,由禮生宣讀祝文並請忠勇公主持見證儀式,再由六堆忠義祠主委黃文智為第59屆六堆運動會引燃忠義祠的聖火母火,緊接著由客委會主委將聖火主火傳遞給主辦前堆麟洛鄉及分火給六堆各鄉區代表,將連續3日傳遞聖火和遶境六堆各個鄉區,祈求六堆運動會和六堆地區平安順利。
客家委員會副主委周江杰表示,臺灣的運動在國際上表現的非常亮眼,每年3月期間是六堆地區舉辦六堆運動會的日子,而今年第59屆六堆運動會將在前堆的麟洛鄉舉辦,期望後生子弟持續承擔起傳承六堆文化的重責大任,更傳承忠勇公的精神。運動會舉辦五十多屆以來,近幾年推動的越來越成功,每次比賽前都會到忠義祠向忠勇公報告並祈求順利成功,這就是六堆的傳統和凝聚;今天開始聖火將從忠義祠出發,到六堆地區各個鄉區繞境,最後一天會回來今年主辦單位麟洛鄉庄頭,透過聖火遶境,讓所有的六堆鄉親,了解我們過去傳統的歷史和客家文化,冀望透過聖火凝聚大武山腳下的各族群間情誼,也讓六堆團結、忠義的精神能夠代代傳承下去,最重要的是藉由運動會讓客庄的居民共同來參與,藉以凝聚居民間的情感及創造六堆榮耀。
今年聖火遶境為期3天,自6日從竹田忠義祠出發行經萬丹萬泉寺、內埔天后宮等三聖地,走踏六堆12鄉區,各鄉區居民熱情迎接六堆運動會聖火,最後聖火將在3月9日開幕式當天點燃,歡迎全國民眾到場感受六堆人對文化傳承的用心和靚靚的客庄。
有關本園區官方網站系統將於3/12日(星期二)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00分進行更新作業,於作業期間將暫時停止服務(含線上各報名系統、商城及繳費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4031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2655/ 3687 ,2024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參訪六堆生態博物館 分享六堆聖火的在地實踐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於3月6日下午蒞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由理事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長洪世佑帶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長李秀鳳、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主任林威城、國立臺灣文學館副館長蕭淑貞、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前處長岩素芬、前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秘書徐天福、區域博物館委員會主任委員黃世輝教授暨學會秘書處一行人參訪。當天適逢第59屆六堆運動會聖火繞經六堆園區,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迎接聖火並陪同博物館學會分享透過六堆迎聖火活動與在地共同實踐生態博物館的理念。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日學會來訪園區,正好親自體驗園區的人文展示與生態景觀,以及認識六堆生態博物館態樣。客發中心竭誠歡迎臺灣各館所、先進以及國內外朋友來參觀園區。尤以六堆運動會正如火如荼於三月上旬舉行,正可向社會大眾共同分享屬於博物館的地方實踐以及在地故事。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長期致力於地方社團的連結與參與,以及共同陪伴與協力之下,讓地方上的居民能逐步建構對六堆客家文化的認同。透過聖火繞境的活動,正體現了與地方共同的鏈結,也讓身為博物館的六堆園區,藉由參與地方盛事,緊密與客庄連結,落實生態博物館精神,並且打破博物館藩籬走入社區,參與社區事務,共同與六堆社區營造共好與共榮之未來。
第59屆六堆運動會今(9)日在屏東麟洛國中盛大開幕,由行政院長陳建仁、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屏東縣長周春米、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立法委員邱議瑩、徐富癸、莊瑞雄、鍾佳濱及六堆12鄉區長等人蒞臨為選手加油勉勵。本屆六堆運動會除舉辦19項賽事外,更辦理小旅行、產業博覽會、金曲歌手選手之夜等活動,展現六堆文化多樣性,讓各界看見麟洛鄉親的熱情活力。
陳建仁院長表示,蔡英文總統的故鄉就在屏東,蔡總統上任以後,非常重視客家的發展,將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治理平臺擴大到六堆和臺九線,用心耕耘客家特色產業跟觀光經濟,讓客家的發展越來越好。六堆建堆已經超過了三百年的歷史,六堆運動會的精神就是延續客家先民團結,保衛家鄉的共同記憶,運動會將持續的與時俱進,不但有軟式網球和桌球的專業選手加入,同時加入了奧運項目,包括了霹靂舞跟攀岩及幼兒滑步車的賽事,規模越來越大,都要感謝六堆十二鄉區大家共同的努力,大家一棒接一棒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把六堆客家建設得更好。
楊長鎮主委表示,今年第59屆六堆運動會共有7,000多人次參與,是歷年來舉辦最盛大的一次活動,從今天的活動中,見到屏東麟洛鄉的地主隊很盡心盡力,隊伍陣仗龐大有氣勢,更令人感動的是看到東臺灣的鳳林、池上、關山,以及北部客家苗栗的南庄、大湖、三義;新竹縣的大隘三鄉,寶山、北埔、峨眉的鄉親們都來參與,還有臺北市六堆客家會共襄盛舉,在此要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臺灣在清朝時期,面對局勢動盪,人民百姓不得不團結組織起來,保衛鄉土,這種保鄉衛土的連庄組織,現在只剩下六堆保存下來,所以六堆組織是文明的國家文化資產,特別說過去6、70年來,僅舉辦了59屆,因為各項因素停辦了幾年,所以特別表揚感謝前任李主委永得,那時候他看到這種情況覺得六堆可能會因此潰散,所以從他任內,全力支持,身為一種新的傳統,看到中央地方合作以後,客家年年更盛大、更熱烈,各鄉鎮連結更加緊密,這不只是一場比賽,彼此交流感情的時間,六堆運動會不只是一場運動會,更是透過運動會紀念六堆的先民,忠勇公保鄉衛土的精神,透過運動會來表達敬意。
「六堆運動會」延續59屆悠久歷史,是每年六堆盛事,不但有「大武山下的小奧運」之稱,更是臺灣本土舉辦延續最久的運動會。每年運動會都由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鋒堆12鄉區輪流辦理,藉由運動賽事將客家子弟團結一氣,不但能鍛鍊體魄也將傳承百年的客家精神發揚光大。本屆主辦前堆麟洛鄉親用辦嘉年華的模式,全鄉全心全力投入,在過程中也各界民間企業、旅外的六堆子弟大力相挺,關心故鄉發展,給予屏東麟洛許多支持及幫助,六堆運動會全體一心攜手發揚客家文化,更讓大家看見臺灣多元族群交流的美好,一起為客家加油。
「伯公信仰」是客家社會相當重要的習俗,而伯公在客庄裡更是貼近常民生活,猶如家中慈祥長輩照顧著後輩。今年3月11日適逢農曆二月初二,為伯bagˋ公gungˊ生sangˊ(俗稱土地公)聖誕之日,客委會客發中心從3月9日至3月11日即陸續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規劃辦理了「二月二伯公生-六堆蓋鬧熱」系列活動,帶領民眾來歡慶伯公生。包括3月9日(六)舉辦「疊tiab 盤pan花ˇfaˊ競賽」、3月10(日)進行「共下來野餐」與「湖畔音樂會」,以及9日、10日皆有「六堆尋qimˇ 龍liungˇ勇士-講客親子闖關」活動。而在3月11日伯公生當天,則以傳統三獻古禮儀式搭配客家八音辦理祭祀伯公,運用客庄日常習俗與客語生活經驗,融入伯公信仰概念呈現出文化性祭儀活動,相當適合闔家大小共同參與。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盤花」是六堆客家庄特有的民俗文化,是居民以生活周遭栽種的花卉,經層層疊排放在盤中,敬獻給神明或祖先的虔誠表現,從中也可見客家人取材自然、愛物惜物的生活美學。這次為迎接農曆二月二伯公生,中心特別在周末假期特別規劃了「疊盤花競賽」,分為「傳統盤花組」、「創意盤花個人組」及「親子家庭創意盤花組」等三大類組,共吸引近600多人參與,其中以親子家庭參與特別踴躍,還有不少是三代成員共同參加,在文化傳承上,更具有其意義。而透過參賽者發揮創意所堆疊出獨一無二的盤花,用來敬獻伯公,更顯其巧思。
而在3月10日所進行的「共下來野餐」,則是邀請大家在輕鬆愜意的湖畔音樂會歡樂氛圍中,在園區開基伯公周邊綠帶野餐,同時當天也安排盤花體驗,讓大家在享用野餐之際,還能體驗親手疊盤花敬獻伯公的樂趣,來自前堆(長治鄉)93歲的阿婆共同體驗盤花;此外,也規劃了「講客親子闖關」活動,每個關卡都能讓闖關的小朋友接觸到客語,希望藉由趣味闖關的同時,營造小朋友們聽與說的客語環境,讓客語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而在3月11日農曆二月初二伯公生當天,中心特別邀請大夥房藝術團演奏傳統客家八音古樂,安排禮生老師遵循古禮以「三獻禮」進行祭祀,持續推廣客庄伯公文化禮俗。其中來自長治鄉香潭幼兒園師生首度共同參與疊盤花敬獻伯公活動,在祭祀前由專業老師指導小朋友疊盤花,讓小朋友從疊盤花體驗中認識客家常民文化,最後再將盤花作品敬獻伯公祈福。客委會客發中心強調,希望透過活動體驗設計與民眾參與,讓客家文化代代傳承與注入新意。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長期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致力與六堆地區多達百處、發展歷史久遠各傳統在地客庄及社區連結,以及對南臺灣客家文化地域網絡的強化,並長期與專家學者及在地文史工作者合作,對各項客家文化資料進行調查、盤點與典藏,至今累積了豐碩的成果,並初步完成「客家六堆3DGIS平臺」展示六堆地區相關的文化資源GIS圖資。
因應後續相關資料的導入、相關分類及進行後續運用等內容。為有效管理新系統及資料庫,特辦理本工作坊,以增進相關工作者應用及管理六堆文化資源GIS資料與製圖。
內容:為培養更多村史寫作人才,本次人才培訓課程共分兩梯次,透過客家文史調查、文化資產與村史寫作專家學者實務經驗傳授,從課堂講授搭配實作練習,讓大家進一步學習村史寫作技巧與方法,紀錄桃竹苗區獨特的人文地景與歷史故事,並為客庄的歷史故事添上精彩的一筆。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共下來報名〜有興趣者可至線上表單報名或關注客發中心臉書、客庄村史官網&社團。
【第一梯次-竹苗場】 | 【第二梯次-桃園區】 |
日期:113年3月29—31日(五、六、日),共3日。 | 日期:113年4月12—14日(五、六、日),共3日。 |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B1冬之藏教室 |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HK104、HK210教室 |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 300號客家學院,近中大湖 |
※更多資訊請至本計畫(客庄村史)官方網站: https://hgking10000.wixsite.com/hakkavillage
※桃竹苗區客庄村史聚落撰寫計畫-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73205086328080
六堆每年朝聖的運動盛事,也係南部客庄特有的文化記憶~「大武山下个細奧運」,今年邁入第59屆六堆運動會(liugˋ duiˊ iun tung fi),移師到六堆園區好尞傘下展示,細細認識六堆運動會前世今生。
本次也特別介紹六堆首位奧運國手吳玉枝,十項全能四連霸林森麟,短跑國手曾財華,鐵餅名將徐菊英,亞運軟網三金李佳鴻,2022年撐竿跳全國紀錄保持人黃正琦…等人。
日治時期開創女性運動先河林麗貞女士,從小受到父親喜愛運動影響,在中學時積極參與乒乓球(桌球)運動,求學期間連續榮獲女單 女雙優異成績,進而開啟女性運動之風,由此可看出在1948年首屆六堆運動會辦理之前六堆運動風氣的逐漸風起。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了深入了解「六堆認同」的議題,從保鄉衛土而凝聚的「六堆認同」轉而挖掘在地文化底蘊以共同形塑出文化認同,於3月29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辦理「六堆文化資產論壇」。邀請高屏文資委員吳煬和委員、徐雨村委員、高雄師範大學洪馨蘭教授、臺灣大學李文良教授、高雄科技大學王御風教授、臺北藝術大學王嵩山教授、高屏客家事務及文資單位、六堆12鄉區的代表,規劃以「六堆認同」為討論核心,希冀透過了解歷史上六堆認同的形成背景,到今日透過六堆文化的盤整、體驗及實踐等面向,共同挖掘、關注及展現六堆文化的豐富與多元的樣貌。
從臺灣的歷史發展來看,六堆在地先民在拓墾時期面臨生存的威脅及數次的民變,因而深刻體認團結、合作及凝聚的重要性而成為六堆認同的開端。時序更迭到1948年六堆運動會,更發展成以運動會來連結在地情感及凝聚六堆的認同與共識。「六堆」這個名詞流傳迄今,意味著「六堆認同」凝聚了在地客家人的共同思維和認可,展現了重要的意義。
本場論壇安排4場主題分享及綜合座談,分別由洪馨蘭教授分享從文資的角度來看「六堆(文化)認同」作為臺灣客家無形文資的可行性思考,李文良教授分享從歷史發展看六堆認同的形成,王御風教授則是從文化展演的可能性來看六堆的認同做分享,以及王嵩山教授分享「making 六堆:engaging imagined community」。四位學者分別對六堆認同的倡議、目標等梳理脈絡,提出對六堆文化共同的實踐和願景。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園區為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持續運用「共伴共作」的方式,與地方共同記錄在地的文化知識。作為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的平臺,更要主動與在地共同肩負保存客家文化的任務,鏈結地方/聚落並攜手共下打拼;同時,更運用博物館的研究、收藏、保存、闡釋與展示等工作方法,結合在地機關及地方社群共同以六堆文化認同為實踐的目標。特別感謝這些年來與高屏公私部門的合作及共同展現實作的力量。像六堆文化資產論壇當天由臺南藝術大學副校長黃翠梅帶領學校通識教育中心、教育資源中心等單位主管來源區交流參訪合作,期望學生除了在學校學習外,可以走出校園多與臺灣的博物館串連交流;黃翠梅副校長身兼文化部及縣市政府的文化資產委員期望未來共同對台灣所有文化資產貢獻力量。客發中心也繼續與各單位合作,辦理更多的實地記錄及工作坊,讓六堆生態博物館的推動展現更多的面貌。
為了迎接2024年兒童節連假,客委會客發中心特別於(4月4日)兒童節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推出全新黑光人偶劇「獵人同黃鶯liab nginˇtungˇvongˇenˊ」(獵人與黃鸝鳥)客家親子劇場,本次結合了「黑光」和「人偶」的客家黑光故事劇,要與許多大朋友、小朋友們共度歡樂的兒童節假期。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春假期間,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除了在4月4日起推出適合親子觀賞的客家親子人偶劇外,也有安排「尋龍親子客語闖關」活動,闖關完成後還可以獲得一枚勇士彩繪徽章,適合大小朋友共同參加;另外,4天連假在園區安排美食市集、客家米食體驗活動,及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的「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展現六堆地區原客服飾圖紋交流與特色的「尋衫」特展,歡迎大家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與周邊客家庄遊玩。
本次推出的新黑光親子人偶劇-「獵人同黃鶯」,是以六堆園區內珍稀保育類嬌客「黃鸝鳥」為主角,黃鸝鳥俗稱黃鶯、高麗黃鳥、青鳥、金鶯、黑枕黃鸝,客家話稱為「黃鶯(vongˇenˊ)、蒼庚鳥(congˊgangˊdiauˊ)」,早期在臺灣平地常見,隨著棲地環境變遷、人為獵捕,數量快速減少目前列為二級保育物種;近年在六堆園區友善環境營運下約有10隻,非常難得!本次藉由活潑、逗趣的故事演出及結合人偶精湛的演出與絢麗的舞台效果,讓民眾看劇的同時輕鬆學客語,同時鼓勵大家都是守護美好的生態環境的參與者。
2024年兒童節連假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推出多樣豐富的客家藝文展演活動,歡迎大家前來觀賞、體驗!其中全新親子劇作「獵人同黃鶯」,逗趣、幽默又有意義,非常最適合全家大小共同欣賞,自今年(113)4月4日起至明(114)年4月,共有8場演出。更多詳細的活動資訊請至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locale=zh_TW查詢。
🌳春暖花開的季節,為了服務賞桐民眾,本館特別在桐花祭期間的假日,推出客家特色便當「桐話飯兜」🍱,讓賞桐的民眾「拾桐花、 食飯篼、詩春天」!
集結饕客最愛客家名菜-梅干扣肉、客家小炒、桔醬雞丁,單一主菜飯兜通通100元!
三寶飯兜只要150元,讓你一次吃到三種主菜!
(數量有限,歡迎提早預訂)
●販售時間|4/20(六)、4/21(日)、4/27(六)、4/28(日)、5/1(三)、5/4(日)、5/5(日) 上午11:30~下午13:00
●販售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好客行尞前方廣場)
●飯兜口味&售價|梅干扣肉(100元)/客家小炒(100元)/桔醬雞丁(100元)/客家三寶(150元,一次吃到三道主菜 ,限定4/27、5/1販售)
●同場加購:關西仙草茶40元(購買飯兜加購可折價5元)
●預訂網址| https://user225831.pse.is/5rwedg
※預訂民眾請於訂單預訂日期11:30~12:30前往飯兜販售處(好客行尞前方廣場)付款領取,逾期失效。
●打卡上傳換好禮
便當銷售當日13:30前打卡上傳桐話飯兜照片,憑銷售憑證即可製飯兜銷售處兌換「桐畫涼扇」一份。
(每日限量50份,兌換時間為便當銷售當日13:30前)
,20240418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6433/ 3705 ,2024 ,「中南東區客庄村史第三期徵集暨撰寫輔導計畫」人才招募說明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今日在台北市客家主題公園舉辦「中南東村史第三期人才招募說明會」,旨在廣邀對客庄村史撰寫感興趣的民眾,探索並記錄自身所在地的獨特歷史。說明會邀請到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彰化師範大學李宗信教授、高雄師範大學洪馨蘭教授、臺北市立大學張弘毅副教授、東海大學王政文副教授、客家文史研究者林柔辰與前期客庄村史作者劉曉蒨博士等人,到場分享及傳承寶貴的撰寫經驗。
自2017年起,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推動村史寫作計畫,初期與國立交通大學及屏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合作,成功培育多個在地撰寫團隊。此計畫迄今已出版20冊村史,其中五冊更榮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11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佳作。今年,計畫邁入第三期,將持續以大眾史學及在地史觀進行村史的撰寫,並藉由客庄村史平台整合數位資源,提供更多元的數位加值服務,如歷史地理資訊系統(HGIS)應用,豐富村史的內容與視角。
何金樑主任表示,特別感謝聯合大學持續協助輔導桃竹苗區客庄村史撰寫工作,本期更感謝彰化師範大學邀集各大學合作辦理中南東區客庄村史培訓工作,目前各場說明會參與人數都比往年增加,反應非常熱烈也非常成功。本期計畫不僅擴大辦理,更創新設計「培訓工作坊」,此舉旨在鼓勵學員與村史專家和學者共同探討,激發寫作靈感,也為有志於客庄村史撰寫的新手提供觀摩學習的機會,進一步建立穩定的共學機制。期望透過參與的學員將東南東區村落裡的故事或是地方家族故事,或者聚落裡的生命故事,透過梳理及蒐整重新詮釋屬於在地的村史脈絡,逐步建構聚落居民對原生客庄的認同感與歷史感。
全國客庄村史撰寫計畫已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及桃竹苗等地成功舉辦四場招募說明會,吸引超過百名學員報名參加。至於培訓工作坊也將在7月初開始,預計2025年完成第三期客庄村史的撰寫。繼台北場之後,客發中心也將於4月27日在花蓮(線上)和5月3日在台中客家樂活園區舉辦後續的招募說明會。
透過招募說明會,客發中心希望能吸引更多對客家文化有熱情的鄉親加入,一同挖掘並呈現客家村史的豐富多樣性。中南東區培訓工作坊也將在7月初開始,更多資訊請至本計畫臉書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6659906334)。
為迎接518世界博物館日,臺灣客家文化館自5月10日起推出一系列活動,歡迎入館認識客家文化,並帶出「博物館社會教育」及「客家文化推廣」的議題,鼓勵民眾走進博物館,輕鬆漫遊客庄時光。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是臺灣以客家族群為題的族群博物館,長年結合學校戶外教學、親子手作課程、環境教育導覽和桐花自然生態等,成為苗栗客庄熱門景點之一,開館12年來參訪人數已超過900萬人次。每年5月份是感恩的季節,5月12日正逢母親節,也是臺灣客家文化館12周年慶,館慶期間與本館進駐攤商合作推銷客庄特色伴手禮,本館進駐攤商於5月11日、12、18、19日推出全館9折的優惠折扣(優惠商品除外),館方更於5月10日至5月12日加碼推好客商城全月全館8折以及完成指定活動贈送抵用券活動,遊客租借語音導覽機、好客劇場、環教體驗、文創攤車等每滿200元即可獲得50元抵用券1張。如使用客語祝福臺灣客家文化館生日快樂並於google評論留言,或是報名5月25日客家米食-黃梔粄DIY體驗活動,亦可獲得50元抵用券1張,抵用券使用期限至113年5月31日止。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主任金樑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以傳承客家及推廣客語教育為使命,非常歡迎大家到博物館看展及參與客家文化的體驗活動,並且呼應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致力於教育與探索,強調文化機構提供全面性的教育體驗,特別舉辦『小小客語導覽員』的一日體驗活動,讓親子遊客更喜歡走入博物館,希望每一年大家都能來臺灣客家文化館參觀學習」。本館「小小客語導覽員」體驗活動即刻起開放上網報名,報名資格為6歲至12歲的學齡孩童,本次名額有限僅提供5位學童體驗,希望透過博物館的客語學習、導覽解說,來推廣客家文化,讓客語向下紮根。凡報名者即可獲得好客劇場套票組及特色文宣品,歡迎大小朋友共下來參加。
518博物館日當天,今年桐花祭期間詢問度很高的飯兜又回來了,當天限量販售滿足饕客們的味蕾。客發中心為歡慶12週年規劃一系列活動,遊客可以將觀展的照片留言至本館臉書粉絲專頁指定貼文,客發中心將在5月底前抽出幸運兒送出好禮。誠摯邀請大家於五月安排一趟客庄踏察輕旅行,參觀展覽、挑選客庄伴手禮及欣賞3D劇場,並不定期推出有趣的環境教育課程與文化推廣活動,詳細資訊,可上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https://thcdc.hakka.gov.tw/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 搜尋。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響應國際博物館日,以「發覺客庄·邀陣來尞行讀體驗」,帶領民眾於六堆園區內體驗「客家剪紙藝術」、「客家平安香包手作」、「月桃文化及編織體驗」、「油紙傘彩繪體驗」、「彩繪檳榔扇DIY」等多樣手作活動,並實際前往慢遊六堆客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持續以「珍寶、探究、行讀、展示」為主軸,帶領民眾發現不一樣的六堆,尋覓客庄新故事,吸引眾多民眾響應參加。
今日開幕儀式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屏東客家事務處李明宗處長、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劉國鳳、屏東縣長治鄉曾龍陽代理鄉長、屏東觀光酒廠田益民廠長、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藍庠森組長及六堆許多在地產官學界好友一同「共做共伴」,為國際博物館日一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年是連續舉辦第八年的「六堆野餐日」,已成為六堆園區三大品牌活動之一,廣受民眾喜愛,六堆園區今年以「六堆盡好客邀陣打鬥敘(liugˋduiˊqin hau hagˋieuˊciin daˋdeu xi)」為主題,搭配限定推出1,000份客家經典佳餚打造的客家野餐組合包,讓民眾從中品嘗到六堆客家豐富好客好食的飲食文化,並搭配特殊造型帳篷野餐區及熱氣球,讓今日所有參與博物館日的民眾深刻共同感受六堆生態博物館的好客體驗!感謝民眾熱情的鼓勵,讓我們所有同仁更有動力向前。
博物館日當天舉辦行讀客庄活動,以發覺客庄‧邀陣來尞的概念,邀請大家邀伴一同走入客庄,學習認識客家常民文化與產業。行讀活動以原客分為12+3路線,以「好客!共下來遊伙房」走訪佳冬六根村,看見在地學校、居民與公部門共同策展的精神與在地古厝探訪;「客家餐桌探索」由燈籠花社區營造協會、陽濟院老街協會及內埔農會帶領民眾,看第六屆曾偉中大總理的故居、六堆天后宮,品嘗六堆黑豬肉、花生豆腐;「美濃的今昔對話」由獅山社區及中圳社區帶領遊客透過客發中心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的老照片看見錦興藍衫行、美濃中正湖現今與過往。活動中更有來自苗栗跟臺中等各地的民眾特地共下來參加行讀體驗在地客家文化。
今日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設置「六堆生態博物館共作共伴」夢幻熱氣球ngied hi kiuˇ坐落於客庄草原,讓民眾於六堆客庄就能搶看,吸引眾多民眾至現場拍照打卡、共襄盛舉;除此之外更有「博物館日集章活動」、「大獅兄人偶劇演出」、「特色露營活動」、「六堆好味緒客家米食DIY」、「共下來起雞油蛄个屋仔植樹活動」廣泛的宣傳客家文化與特色,讓民眾在寓教於樂與動手做中認識客家文化。
今年度更邀請屏東科技大學來自聖文森國、泰國、印尼、印度等國際生參與文化交流,國際生透過手作體驗連結客庄的記憶與文化,現場有園區專業客英語導覽員為國際生導覽解說,透過本次活動讓國際生從體驗中了解客家文化,深入認識六堆客庄之美,也將客家文化推向國際。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啟動客家文物實體典藏工作,至112年12月已蒐藏達1萬6,000餘件。為向國人展示客家文物典藏成果並感謝客家各界不吝捐贈,於113年5月31日(五)假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行「客家个藏寶-112年度捐贈文物特展」開展暨捐贈感謝活動,由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致贈感謝狀予112年度的18位文物捐贈者,除讓這些珍貴的文物豐富本中心典藏外,亦作為後續展示、推廣及活化再利用。
112年度捐贈文物特展透過實體物件的展示,包含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進行馬來西亞客家會館調查研究徵集文獻史料、客家雜誌社張義品經理捐贈客家風雲雜誌、屏東縣萬巒鄉公所捐贈六堆運動會秩序冊、黃卓權老師捐贈全國大專客家社大溪采風活動企畫案等文獻史料;陳達明先生捐贈大襟衫、棉襖等織品服飾;東北角樂齡文物館許月梅女士捐贈青花山水大瓷盤、灶圈、吳玉珍女士捐贈茶壽、陳錦泉先生捐贈酒甕等生活用品,其中還有客家詩人李源發為懷念其舅舅(茶壽製作人)而創作的詩-暖壺竇;及屏東新北勢國王宮捐贈靈籤、名號儀仗牌、鬲式三足爐、謝籃等宗教禮俗器物,精彩呈現臺灣與海外於近代推動客家運動的不遺餘力,以及客家人生活的智慧與精神寄託,帶領國人認識早期與當代的客家文化。
其中,文物特展也增加了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歷年相關藏品,如曾彩金老師捐贈29本六堆運動會秩序冊、鄭氏家族捐贈家族神牌位等,以及文物入庫流程紀錄影片,讓民眾認識文物經由徵集、評估、審議、入藏後,是如何藉由文物保存人員之手慢慢經過整飭、保存維護等作業,然後進入典藏庫房,並藉由展示等方式呈現於國人眼中。此外,本次展覽也特別訪問客家雜誌社張義品經理、新北勢國王宮黃文霖主委、收藏家陳達明先生及黃卓權老師,分享文物收藏故事及捐贈予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保存之理念,也期望國人能以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作為保存文物之第一首選,讓客家文物的歷史故事、脈絡在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的調查研究後,豐富客家文化。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也表示,今日非常高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張鴻銘館長、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曹忠猷處長、典審委員陳邦畛委員、林光美委員、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彭德俊簡任秘書、南投縣國姓鄉公所邱美玲鄉長、苗栗市公所余文忠市長、三義鄉公所呂明忠鄉長、獅潭鄉公所劉淑能鄉長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周倩副校長、台中市東勢國中、新社國小等13所山城國中小及苗栗縣銅鑼、公館等在地學校,跟我們聚在一起,並聽見不同文物的故事,也希望藉由大家的力量,探索更多客家文物瑰寶,共同為保存客家文化努力,讓這些故事在這片土地上互相共好、流傳下去,並有機會到國際上交流。適逢今日文化部、苗栗縣政府、國家藝術基金會蒞臨臺灣客家文化館參訪,他們也很敬佩文物捐贈者,將自己家的瑰寶捐贈予客發中心,作為保存及後續展示利用,希冀未來也能與文化部、苗栗縣政府、國家藝術基金會等單位,進行客家文化之推廣與業務合作。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苗栗縣西湖鄉公所今(25)日假苗栗縣西湖鄉遊客服務中心合作辦理「村史回村」走讀活動,並於同日在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客家細灶下」客家米食推廣活動,希望透過活動「村史走讀」、「客家米食推廣」,讓在地居民甚至更多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大小朋友更加了解家鄉的客庄故事、客庄美食,共同建構屬於我們的客庄記憶。
「村史回村」走讀活動今日邀請撰寫西湖鄉四湖庄的村史《雲梯風華兩世紀:書院到醫生搖籃》作者-陳政宜先生,前來分享所撰寫的村史故事與客庄人文地景,更邀請民眾搭乘遊園車行讀村史故事中之美好場景,透過居民間互相討論與發掘,讓大家更加了解客庄聚落的歷史脈絡,對自己的客庄聚落有更深的認識。
「客家細灶下」今日的主題粄食為「黃梔粉粿」,特別邀請屏東北上的客家米食達人,同時也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志工劉榮招老師前來教學,生動有趣的講解及手作互動,讓親子共下製作粄食,從揉捏、壓模成形到炊熟,而完整的手作體驗,除了能第一手了解客家米食製作過程,更能體會到食物來之不易的珍貴。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本中心「客庄村史撰寫計畫」邁入第六年,陸續產出30冊村史成果,本中心為持續深入在地客庄推廣客庄村史成果,並同時擾動活絡客庄聚落,今(113)年首次規劃與苗栗縣西湖鄉公所共同合作辦理「村史回村」行讀活動,共同宣傳推廣苗栗縣西湖鄉之2本村史成果(苗栗縣西湖鄉四湖村-《雲梯風華兩世紀:書院到醫生搖籃》及苗栗縣西湖鄉鴨母坑(金獅、龍洞村)-《行出山坑:西湖鴨母坑民開創豆奶傳奇》),期待本活動以生活化的方式讓參與民眾行讀歷史並認識自己的客庄聚落,進而傳承在地客家傳統文化。而「客家細灶下」客家米食推廣活動今年首度推出,希望透過手作的溫度傳遞客家米食帶來的幸福能量與客家文化力,還有6場活動,歡迎大小細子共下來臺灣客家文化館參加體驗。
「村史回村」行讀活動6月9日將在西湖鄉舉辦第二場,分享者為金獅及龍洞村村史《行出山坑:西湖鴨母坑民開創豆奶傳奇》作者何來美先生,及6月14日臺中市東勢區「村史回村」推廣活動(地點:臺中市東勢區東華國中);「客家細灶下」客家米食推廣活動,陸續還有更多場次,歡迎大家有閒來尞,更多活動及報名資訊請至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官網https://thcdc.hakka.gov.tw/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locale=zh_TW 查詢。
‼️村史投稿作品眾多 競爭激烈‼️
近50份精彩的計畫書投稿~ 承蒙所有熱情投稿的村史學員。
「桃竹苗區客庄村史第三期徵集暨撰寫輔導計畫」最終撰寫名單出爐!
今年桃竹苗客庄村史團隊錄取了20份村史計畫書,期望豐富桃園、新竹、苗栗三個縣市的客庄鄉土風貌,並建構聚落居民的歷史情感。
恭喜!!!!!
吳○淼、邱○茹、邱○琳、范○慧、唐○梅&藍○水、張○安、張○雅、陳○蟾、彭○玲、游○美&沈○汀、黃○松、黃○菁、葉○芝、
廖○仁、廖○貞、劉○、劉○枝、鍾○威&呂○螢、鍾○楠、羅○鉦,共20組(23位村史作者)
特別感謝所有村史學員投稿
透過村史資料蒐整及
撰寫地方故事的過程
分大家感受客庄聚落的歷史激流
——再次恭喜所有入選村史作者——
承蒙大家共下打造屬於客庄的獨特歷史故事!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執行單位:國立聯合大學
壹、目的:
一、提供學生認識客家文化,有助於新世代學子對客家文化的瞭解與認同,進而培養多元族群觀點。
二、鼓勵對博物館服務有興趣或有意願從事服務學習之學生參與公共事務,培養服務學習能力,帶給學生正向的成長經驗及關懷社會的服務目的。
三、建立本中心與學校團體的夥伴關係透過資源整合,共同創造服務學習合作網絡,藉由與青年學子的互動,傳承客家文化、豐富文化涵養,共同成長並達到互惠的功能。
貳、對象資格:
一、基本條件:國內外公私立國中以上在學學生。對客家文化抱持興趣、個性開朗大方、儀容端正、具服務熱忱、責任心,且能守時者為佳。
二、特別條件:
(一) 兼顧課業與服務勤務並經家長同意者。
(二) 表達能力良好、負責盡職並愛護校譽的學生。
(三) 喜歡接觸、服務人群,樂與他人協調合作的學生。
(四) 認同客家文化的學生。
參、 服務地點與時間:
一、 服務地點: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 6號)
二、 服務期間:自本中心通知至113年11月30日止,平日(週三至週一)、假日(週六至週日)、國定例假日及每年寒、暑假期間皆可。
三、 服務時段:上午 09:00-13:00、下午13:00-17:00,服務時間分2個時段,每次服務至少4小時,服務時間以不影響課業或作息為原則。
肆、內容說明
一、一般性服務
(一) 招募對象:國中(含)以上在學生
(二) 服務內容:
1.園區展場服務展場秩序維持、參觀路線引導、展示區巡檢、多媒體互動設備操作示範、遊客諮詢服務等。
2.圖書資料中心服務:服務臺諮詢、書籍整理分類上架及其他行政支援服務 。
3.教育推廣服務:協助教育活動推廣,並受理民眾報名事宜,以及維護上課教室環境整潔。
4.整體環境維護:協助維持園區室內及戶外環境整潔。
5.協助辦理博物館活動:協助活動、講座規劃、支援。
二、 專案性服務
(一)招募對象:大專 (含)以上在學學生或學生團體
(二)服務內容:
1.客語說故事:利用圖書資料中心繪本,於展館內不定期舉辦客語說故事活動,以推動客家文化並培養學生活動企劃及執行能力。
2.規劃表演活動:於假日舉辦客家相關表演活動,如:客家三腳採採茶戲、客家歌謠等活動,或規劃邀請學生社團、表演相關科系學生表演,藉機提供學生表演機會與空間,以推廣相關客家藝文展演。
3.推廣客家文化:透過活動規劃串聯客庄,提升客庄產業經濟。
伍、 報名時間及注意事項:
一、報名時間:即日起受理報名至113年10月31日止。
二、報名方式:
1.一般性服務:一律採網路報名,有興趣之學生請至網站填寫報名資料,報名成功後由承辦同仁通知繳交相關文件。報名網址:https://reurl.cc/XG34n0
2.專案性服務:請相關單位敘明辦理方式行文至本中心,經本中心核准後辦理。
三、注意事項:報名完成後請提供①學生證或在學證明影本1份②家長同意書 (18歲以下學生需檢附),未能於規定期限內提供或是資格不符者視同放棄。
四、本計畫業務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文化推廣組承辦。臺灣客家文化館洽詢電話037-985558分機502朱先生。
五、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得依需求修訂之,並以本中心官方網站最新公告為準。
,20240605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9673/ 3731 ,2024 ,六堆好天時‧割禾打鬥敘「大人細仔共下來認識火焰蟲(foˋiam cungˇ)跟體驗割禾(godˋ voˇ)」 ,暑假即將來臨,六堆園區在6月22日及23日兩天舉辦了火焰蟲親子共學及農事學堂割禾體驗。盛夏六堆園區裡動植物開始慢慢的迎接夏天的到來,首先是6月22日舉行第一場的火焰蟲(螢火蟲)親子共學課程,超過百名親子共同在園區了解火焰蟲的成長過程外,也窺探了早期客庄環境樣貌。而園區農田稻作經過將近4個月的孕育,結成了一粒粒金黃飽滿的稻穗,一大片金黃色的稻浪隨風舞動,百位民眾參與傳統的人工割禾體驗,先行祭祀田頭伯公感謝大地豐收,再下田體驗割禾。更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及屏東酒廠田益民廠長共同開場,延續去年互益合作模式,將部分收成的稻米交由內埔百年酒廠進行研發製作調配,聯名產出獨特風味的客家料理米酒,期待讓更多人都能品嚐到六堆友善耕種的客家好味緒。
割禾活動一早於六堆田園區舉行,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屏東酒場場長田益民、副場長張國棟、前堆長治鄉長曾龍陽、中堆竹田鄉秘書鍾定豪、左堆佳冬鄉機要秘書張孟偉等貴賓及百位親子共同參與,仿效頭擺(teuˇ baiˋ,譯:以前)打早下田耕作之情境,教導大家下田割禾(譯:割稻),活動前教導所有參與活動的朋友飲水思源祭拜田頭伯公,感謝伯公讓今年稻作豐收,傳遞客家人敬天惜福之精神以及友善環境的概念。現場規劃傳統脫穀(摔稻)及展示早期風鼓車,讓民眾體驗一系列割稻–打穀–篩穀的流程,體會傳統農村時代所有農事皆靠農夫人力完成的辛勞,從中領略「粒粒皆辛苦」的意涵,落實食農教育;活動亦規劃「復古踩踏打穀機」手作體驗,將實際脫穀機製作成模型,用腳踏轉動齒輪,帶動脫穀滾桶,把稻子割下,同時展示客發中心典藏的六堆早期割禾及脫穀機老照片與現場民眾割禾時的場景相互對話,小朋友可以將做好的「復古踩踏打穀機」跟老照片合影,寓教於樂,達到博物館用體驗傳遞知識的功能。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家諺語常說「敬禾得穀,敬老得福」對稻禾存有敬意,用心照顧,會有好的收穫。以及「人情好,食水甜」朋友當感情好時,會互相相挺,即便是無味的水也會覺得特別的甘甜。今天也看到家長帶著小朋友從2月底的蒔禾活動,到今天再參加割禾,體驗完整的農事學堂,感到非常的欽佩。客發中心邀請了參加蒔禾的民眾,今天一起收割,再將收割的稻米跟屏東酒廠合作生產米酒,在今年秋收時,會再用這些米酒入菜,這樣一環扣一環相互合作,會產生一連串的反應,就像社會上更多人跟你在情感上相互交流合作,最後一定可以得到更加豐碩的成果。
農事學堂是每年園區固定的活動,客發中心讓參與民眾體驗不同的文化特色外,六堆園區也具有非常豐富的生態環境,包含了火焰蟲及雞油蛄(獨角仙)等,每年生態課程內容都會加入新小知識。期望有更多的大人細仔持續參與園區各種活動,共同參與六堆環境的共同守護,感受客庄的氛圍跟體驗學習客家的文化。
割禾活動尾聲園區亦準備交工點心米雞蛋糕及蜜香可可茶,除了讓民眾在農忙後得以補充體力,更體現昔日農村客家人彼此扶持、共存共融的交工文化。六堆園區後續將有夏令營、特色露營、秋收祭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動,對客家文化、環境體驗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再錯過喔!詳情敬請密切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網及臉書粉絲團,歡迎大家來尞。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黃宣衛教授於今(7)日黃教授榮退演講會中共同發表《華人靈魂料理—流傳全球的客家食譜》及《華人靈魂料理—客家飲食的寰宇分佈》2本新著,從客家料理中展現客家文化勤儉惜物、兼容並蓄的族群特色,體驗社會不同群體中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成果。
本中心與黃宣衛教授共同執行《華人靈魂料理—流傳全球的客家食譜》之翻譯計畫,係翻譯自琳達‧劉‧安努薩薩納恩(Linda Lau Anusasananan)於2012年出版的The Hakka Cookbook, Chinese Soul Food from around the World,作者記錄了臺灣、美國、祕魯、馬來西亞、新加坡、牙買加、印度與加拿大等地客家人的故事以及他們的食譜,讓我們看到客家飲食文化的發展,並完成《華人靈魂料理—客家飲食的寰宇分佈》一書,從北美、中南美洲、大洋洲、非洲、亞洲,而後聚焦臺灣的客家飲食,書中加入遷徙、族群認同觀點,體現客家文化的豐富多元的內涵。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感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張珣所長、徐正光老師、張秀蓉主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吳冠宏院長,以及臺東縣池上鄉林建宏鄉長等共襄盛舉參與黃宣衛老師的榮退演講會及新書發表,本中心致力於客家文化的深耕與發展,透過海外客家著作的翻譯系列出版,提供關注客家研究的多元觀點與視角。自110年起客家新視野系列共翻譯了8本海外客家著作,如巴博德(Burton Pasternak)《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訪談及田野地現況》,以及《華人靈魂料理—流傳全球的客家食譜》等。本中心預定於今(113)年9月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合作「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個東亞關係史」特展,策展人東京都立大學河合洋尚教授特別將客家美食,以模型的方式展出,可見飲食在客家文化中的重要角色。本中心將持續藉由學術、展示及活動等平台,向大家介紹與分享客家文化,並誠摯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客家文化及博物館相關合作。
客家新視野系列緊接著將規劃出版《全球客家—重塑中的客家認同》及《客家之魂—記憶、遷徙與飲食》,期許未來呈現更多元的詮釋與對話,將客家文化推廣延伸,發揮加乘的效果並與國際鏈結,大家共下打拼、共同學習成長。更多相關資訊請至官網https://thcdc.hakka.gov.tw/查詢。
【廠商進駐期限及營業時間】
【經營項目】
【進駐位置】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客家食堂場域編號3、5、6櫃位(客家食堂櫃位配置圖如下),每一櫃位面積約26.86平方公尺。
招標作業期程
【招標文件】投標相關資料文件請至本中心網站/招標公告下載。(https://gov.tw/Kis)
【截標時間】113年7月3日(三) 下午17時
【開標時間】113年7月4日(四) 上午10時
,20240612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29959/ 3725 ,2024 ,客發中心深化國際與在地連結-攜手日本學者田野考察、辦理「村史回村」推廣工作坊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合作於民博展出「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個東亞關係史」特展,攜手日方策展人東京都立大學河合洋尚副教授於6月10至12日至臺灣臺中東勢及雲林詔安田野考察。今(14)日首次與臺中市東勢區公所假臺中市立東華國中合作辦理「村史回村」推廣工作坊,本中心希冀藉由這次推廣活動,擾動在地居民深入理解自身所在的客庄聚落,強化常民對於客庄歷史記憶的建構與認識。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此次與東京都立大學河合洋尚副教授考察臺中東勢下城里陳屋、興隆里下校栗埔西河堂林屋伙房調查,以及前往雲林考察崙背國小、詔安客家文化館、崇遠堂及二崙來惠社區等,東勢及詔安的客家鄉親都非常熱情,鬧熱的好客精神與溫度,與客家庄傳遞的文化力,讓河合教授直說一天的田野考察真的沒辦法徹底瞭解東勢及詔安客家,並相約明年要參加「澹仔火迎暗景」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活動。很巧的是今日「村史回村」推廣工作坊,我們又來到了東勢,今(113)年首次規劃與臺中市東勢區公所共同合作辦理「村史回村」推廣工作坊,共同宣傳推廣臺中市東勢區之村史成果《來寮客庄-東勢區‧大茅埔》,希望集結更豐厚的能量,深化我們與國際、與在地的夥伴關係。
在這次田野考察過程中,東勢陳屋、林屋的耆老熱情分享伙房的歷史及人文故事。而雲林詔安客家鄉親非常好客,將詔安客家的姓氏、宗親及語言傳承做十分詳細的介紹與分享,河合老師也一同參與大埔腔與詔安腔的收錄與保存,這些珍貴的語言收錄也會在今年9月特展中展出,在日本聽見客家「四海大平安」的聲音。
本中心「客庄村史撰寫計畫」邁入第八年,陸續產出30冊村史成果,並持續深入在地客庄推廣客庄村史成果,同時擾動活絡客庄聚落。而為實踐村史「回村」之行動與價值,本活動特別邀請《來寮客庄-東勢區‧大茅埔》的作者蔡佩如、陳俐文,與莘莘學子分享撰寫臺中市大茅埔村史的歷程,再次重現客庄的人文地景與記憶,形塑出屬於大茅埔的客庄故事。
今日活動更邀請多位村史專家學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李宗信所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許世融教授,以及大茅埔調查團張圭熒老師,透過村史專家學者與談講述客庄村史的發展脈絡,讓年輕學子了解客庄村史的意涵及家鄉的客家故事,彷彿再次走入書籍內所描繪的歷史場景,共同建構屬於我們的客庄記憶,讓愛鄉愛土的理念向下扎根。歡迎大家今年9月到日本大阪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共下來看「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個東亞關係史」特展,一同給予客家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上更多的能量與鼓勵。更多活動資訊請至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臉書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ark/?locale=zh_TW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長期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致力與六堆地區多達百處、發展歷史久遠各傳統在地客庄及社區連結,以及對南臺灣客家文化地域網絡的強化,長期與專家學者及在地文史工作者合作,對各項客家文化資料進行調查、盤點與典藏,至今累積了豐碩的成果,完成「客家六堆3DGIS平臺」展示六堆地區相關的文化資源GIS圖資。
為因應後續相關資料的導入、相關分類及進行後續運用等內容,並有效管理新系統及資料庫,特辦理本工作坊,以增進相關工作者應用及管理六堆文化資源GIS資料與製圖。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日出版《1895六堆茄苳腳保臺戰役》,這是客發中心關於1895乙未戰爭最新的研究成果,新書發表會由作者戴心儀老師現身說法,分享寫作、採訪、田調期間的甘苦,並邀請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教授主持座談,與談貴賓有長期關心客家和乙未歷史的研究者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李文良,以及曾翻譯重要文獻《攻台戰紀:日清戰史.台灣篇》的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許佩賢,六堆大總理後裔及文史工作者等相關嘉賓也出席與會。
發表會當日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佳冬鄉長賴文一、屏東大學主任黃露鋒、屏東科技大學所長曾純純、歷史研究者鄭天凱、左堆新埤大成國小校長鍾秀鳳、新埤國小校長李文益、佳冬昌隆校長國小陳俊毓、隘寮國小校長郭宗烈、新生國小校長林秀娟等學校校長及美濃愛鄉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宋廷棟、屏東縣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長曾喜城、六堆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曾昭球等在地文史工作者與六堆大總理後代蕭義雄、江趙勇、賴文榮等人共同參加,深度認識左堆的歷史文化。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成立以來即致力深化客家文史的論述與研究,2020年起展開「1895年乙未戰爭—茄苳腳戰役調查研究計畫」,探究乙未戰爭在屏東境內的推進路線,以及戰事對客家族群的影響。歷史研究者戴心儀老師以「茄苳腳戰役」為主題進行調查,1895年乙未戰爭末期,部分日軍從臺灣南部登陸,「茄苳腳戰役」(也稱步月樓戰役)是六堆先民一系列護鄉保臺行動的先聲。
客發中心近年來委託研究調查,並將成果編印成書,如《抗與順的抉擇一乙未中彰保衛戰》及《1895苗栗保臺戰役》,以及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發行《籠城之戰》(屛東火燒庄戰役),不但保存客庄記憶,豐富客庄文史,也在整體臺灣歷史脈絡下,為客家族群面對時代挑戰的回應留下詳盡的紀錄。今客發中心出版專書《1895六堆茄苳腳保臺戰役》,則完整呈現本計畫獲得的豐碩成果。
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長年與國內各大專院校、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在地社團等相關單位合作,積極推動客家文史相關研究,且針對全國客庄持續推動文化資源普查、村史徵集及數位典藏計畫,1895年的乙未戰役是六堆客家最後一次出堆的紀錄,也具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期待本書的發行加深民眾對在地文化歷史的認識與客家精神的認同,更加增益往後六堆地區客家研究議題,使得國人有更多管道從不同的面向來探討並接觸客家,讓乙未客家、六堆客庄的相關故事可以繼續深化討論,推動在地民眾成為六堆文史的探究,講述者也是生態博物館的參與實踐者。
好客商城https://hakkashop.thcdc.hakka.gov.tw/
國家書店https://www.govbooks.com.tw/
五南書店https://www.wunanbooks.com.tw/
「庄頭共作共伴」一直是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重要的理念,而孕育於六堆在地的「文化資產」,確實展現出客庄的獨特性及重要意義。然而,如何持續保存維護六堆的文化資產,且持續關注及記錄六堆文化資產潛力點,以進行後續提報作業,則為重要的工作事項。本次所辦理之六堆文化資產培力工作坊,主要課題著重「無形文化資產」,課程規劃將從無形文化資產的概念開始,到如何能成為文化資產,以及成為文化資產之後等階段,再討論到文化資產教育的推廣等議題,期能透過辦理培力工作坊,讓大家對周遭文化資產能更重視,進而能保存在地歷史、環境、以及延續性與認同感。
雖然本次培力工作坊以六堆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為主要對象,但也鼓勵對六堆地區文化資產相關議題有興趣之民眾共同來參與,共同來關心及參與在地客家文化的保存維護和永續推動等工作。
本中心官網第三方金流支付-【超商條碼】繳費功能,目前因綠界科技系統服務功能異常,暫時停止服務。
若有支付相關問題,請洽各活動報名承辦人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40806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33615/ 3727 ,2024 ,「發掘六堆的文化寶藏-GIS培力工作坊」-屏東場 開始報名囉!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長期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與專家學者及在地文史工作者合作,對各項客家文化資料進行調查、盤點與典藏,至今積累了豐碩的成果。
透過本次工作坊,採用「社區GIS」的方法:累積(收)、儲存(存)、教育與推廣(取、用)四個步驟,讓大眾認識「社區GIS」、故事地圖及客發中心GIS資源及如何應用,進一步學習使用數位田野調查方法,記錄六堆人文景觀與歷史故事。
臺灣首部以35毫米膠片所拍攝的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問世於1950年代,內容以歌仔戲形式演繹,為客語配音配唱,是部十分珍貴的黑白電影。
除了觀賞電影之外,現場也邀請到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曾吉賢副教授進行映後座談,分享這部電影在2013年於苗栗意外尋獲及後續修復的歷程。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
Hakka Land 六堆小星球-兒童館
為提供更好的場域環境,本館將進行局部修繕作業,
於113年6月20日(四)至7月4日(四)進行施工【暫停開放】,
本館預計於7月5日(五)完工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園區戶外空間及其他室內展館『正常開放』
歡迎來靚靚六堆遶尞!!
一、為賦權青年因應社會、產業及人口結構的變遷,運用社會創新力量,掌握社區營造、在地知識與文化,鼓勵連結國外資源共同協力,提出解決社區及社群公共議題之行動計畫,特推動旨揭計畫。
二、本計畫採競賽兼實作方式辦理,最高獎勵額度為新臺幣120萬元,摘要如下:
(一)參賽資格:年滿18歲至45歲之本國人士及外籍人士(具有居留證、外僑居留證),以青年個人、青年組成團隊(2-5人)提出行動計畫。
(二)執行期程:原則自計畫核定日起為期一年,惟依實際發展需求,亦得提二年期計畫。
三、獎勵類別:
(一)村落文化行動計畫類。
(二)創新文化事業計畫類。
四、申請方式:申請單位應於提案期間,至文化部獎補助系統填寫相關申請表件報名;網站系統開放時間為:即日起至113年9月27日23時59分止。
五、為協助青年掌握本計畫理念精神、注意事項與優化執行構想,文化部將辦理2場線上提案說明會,以及10場線上共學堂。
(一)線上說明會辦理日期:
1、第一場:113年8月29日(四)上午10時至12時。
2、第二場:113年9月3日(二)上午10時至12時。
(二)線上共學堂:訂於113年9月6、9、10、11、12日,每日分上、下午場,共計10場次;請於每場活動前3天,下午17:00前完成線上報名,並應上傳計畫初稿或1頁計畫架構。
(三)本計畫說明會與共學堂活動等相關報名訊息,近期請詳見文化部青村計畫官網及文化部官方臉書。
為了讓六堆文化資產的保存團體及對文化資產有興趣之民眾能認識及深入了解文化資產的核心概念、制度面及推廣教育等面向,客委會客發中心於7月27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會議廳,辦理「六堆文化資產培力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參加對象以六堆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個人為主,具文化資產潛力及其社團/個人,以及對文化資產有興趣之民眾,從「文化資產培力」的角度,希冀讓參與者對於六堆的文化觀察及文化資產的推動,能有更多的認識、關懷及共同實踐。
本次培力工作坊安排有4場分享及綜合座談。第一場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林旭彥組長從文資主管機關的角度講述「無形文化資產核心概念與價值」,第二場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莊天賜研究員說明「如何成為文化資產?提報、訪視、審議」,第三場則由國立政治大學洪瑩發研究員以「成為文化資產之後?保存維護計畫的擬定與推動」分享其經驗與看法。第四場則由國立清華大學榮芳杰副教授講說「成為文化知識家:文資的推廣教育」就其推動文化資產教育。最後由臺灣藝術大學邱彥貴助理教授主持綜合座談,邀集本中心何金樑主任、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李文環館長及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陳胤霖主任,從公部門的角度對六堆文化資產在地方的協助及推動上,共同思索未來可執行的方向。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近年積極與六堆在地推動六堆的文化資產登錄與保存維護,從盤點六堆境內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的現況,從111年辦理6場文資保存說明會及2場文資工作坊,112年辦理了「六堆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研討會,今(113)年更是多元豐富,辦理文資論壇、文資參訪,以及對文資保存團體、潛力團體及有興趣的民眾所辦理的今天的培力工作坊,也藉由文資輔導團的協助,輔導在地進行文化資產的提報,像佳冬六根庄作福拜新丁新枝、六堆盤花、六堆掛紙及六堆重要家族歷史文物申登,希望透過與地方合作,共同去實踐對於在地文化資產的重視及保存。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作為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的平臺,會繼續集合產、官、學、研、社各界合作的力量,共同討論與對話,運用各項博物館的工作方法,透過不斷的挖掘及深耕,讓六堆在地厚實的文化底蘊,逐步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在炎炎夏日裡🌞,哈古每天都與熱情的太陽公公打交道~☀☀☀
大家知道以前客家人都怎麼度過夏季的嗎?(●'Д'●) 傳統的客家人常年以農業為主🌿,依循著節氣生活🍄🐚🎍,也延伸不少關於夏季的諺語--像是「小暑小禾黃,大暑滿田光」🌾、「蒔田蒔到七月半,較贏深山燒木炭;蒔田蒔到處暑過,較贏唐山辦年貨」🌱,將農業與生活習慣融入於口語之間,漸漸演化為提醒後代努力向上認真做事的話語💪~是不是很有趣呢?ʘ̥ꀾʘ̥
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有很多客家文化結合各式傳統活動ლ(❛◡❛✿)ლ,歡迎各位大小朋友共下來尞喔!!👑消暑又解熱~絕對是夏季規劃行程首選!!(//●⁰౪⁰●)//
今年暑假大家都怎麼安排戶外活動呢?✈快來留言分享就有機會將好禮帶回家喔!!~~🎁🎁🎁
👉活動時間:2024/8/7 至 2024/8/16 截止
👉活動獎項: 哈古亞麻小提袋 共6名、梨枝筆 共6名、哈古證件套 共6名
👉抽獎規則:
1️⃣按讚該粉絲專頁和此篇貼文
2️⃣分享這篇文章(要設公開小編才找的到你呦~)
3️⃣Tag三名好友並留言分享想要感謝的人們~
範例1:@大獅兄@哈古@熊讚 參加臺客館舉辦的客家夏令營~
範例2:@王小美 @金成五 @金大明 六堆園區的夏令營特色露營體驗活動~~
🎯預計公告抽獎結果日期:113/8/22
🎯資格不符者將取消得獎資格,請大家看清楚規則囉~
更多活動都在https://thcdc.hakka.gov.tw/
#七月 #夏季活動 #臺灣客家文化館 #哈古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大獅兄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今年將在11月「六堆秋收祭」期間辦理2場賽事活動,有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運動,也有專業好手挑戰自己的極限賽事!
首先登場的是老少皆宜的「2024六堆秋收客庄路跑」老loˋ嫩nun大tai細se共kiung下ha走zeuˋ相xiongˊ逐giugˋ將在11月2日舉行! 本場賽事將行經內埔、麟洛與長治等三個客庄地區,分別規劃有:
讓我們一起動起來,跑進客庄,跑出健康,全家老少一起跑客庄。
緊接著是「2024六堆HAKKA超級馬拉松」走zeuˋ相xiongˊ逐giugˋ 𠊎 ngaiˇ盡qin會voi於11月23日舉辦,我們將從客庄跑入原民部落,沿途景觀從熱帶農業轉變為蔥鬱山林,美麗的景色不容錯過,本賽事特色將跑入客庄庄頭及原民部落,讓我們用強壯的身體,以及堅強意志力完成這趟旅程。本場六堆HAKKA超級馬拉松更在賽後安排「歡聚在六堆晚宴」以六堆客庄佳餚宴請超馬勇士,趕快揪伴一起享受這六堆客庄秋收好時節。
另外,兩場賽事都有推出優惠露營組合,讓你在六堆園區內享受露營樂趣,歡迎共下露營跑步一起來~~~
以上相關活動報名資訊:一律採網路報名-「一起報名!活動報名系統」https://www.joinnow.com.tw/
更多路跑與周邊活動內容可至報名網站了解。
親愛个客家鄉親~大家遽遽來看政府最新「打詐新四法」,立法院今(113)年7月三讀通過,包含「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刑事訴訟法」(科技偵查法制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及「洗錢防制法」四法,8月2日係打詐新四法上路个頭日,乜係打詐个新里程碑,未來藉由法規做得協助政府、民間大家共下來打擊詐騙,保障國人財產安全。
【打詐新四法-ATM詐騙】<<點擊文字會另開啟影片視窗。
【打詐新四法-投資詐騙】<<點擊文字會另開啟影片視窗。
【打詐新四法-網路詐騙】<<點擊文字會另開啟影片視窗。
素有「大武山下的小奧運」之稱的六堆運動會,明(2025)年將邁入第60屆,客委會客發中心於8月28日召開「第60屆六堆運動會巡展」第1次諮詢會議,參與委員包含歷任六堆運動會執行長邱坤玉、曾耀群、涂瑞洪及熟稔六堆運動會文史與體育相關專家內埔國中代表、前校長賴昭喜、美和科技大學校長王建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巫昌陽、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授金湘斌、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劉先翔及國立體育大學副校長黃東治等專家學者與會,共同討論六環殿堂精彩賽事與事務,廣泛蒐集各方專業建議。
客發中心何金樑表示,六堆運動會是屬於六堆地區非常重要的活動,從1948年第1屆開始由各堆輪流舉辦,它是一種凝聚在地認同的重要精神象徵,明(2025)年六堆運動會將邁入第60屆,超過一甲子的運動賽事,在臺灣地方運動史上,更是難能可貴的盛事。
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近年對於六堆運動會相關史料、物件盡力蒐集、研究、典藏、展示及推廣,自2018年第53屆開始,已蒐集短跑健將曾財華捐贈六堆運動會第10(1974先鋒堆)、13(1977左堆)屆田徑兩面金牌,六堆運動會秩序冊共30冊,2把聖火炬,及累積六堆運動會創辦人之一戴阿麟遺孀張秀琴女士、第一位「旅歐排球球員」宋芳枝教練及曾培育史上最強國中生之稱的「女子跳高選手林沛萱」鍾彩榮教練等51位六堆運動會相關人物訪談影像。
六堆地區可說是培育多位體壇好手的搖籃,舉凡田徑、軟網、棒球及排球等運動深深影響臺灣體壇。曾代表國家參加亞、奧運賽事選手,如參加1972年慕尼黑奧運跳高好手吳玉枝、十項全能林森麟、短跑健將曾財華,參加1984年洛杉機奧運舉重邱毓川,亞運軟網金牌李佳鴻、2014仁川亞運雙打銅牌何孟勳、賴立煌,參加2008北京奧運羽球謝裕興、2022年破全國撐竿跳紀錄保持人黃正琦、U16桌球小將徐絃家、中信象隊劉貴元、2024亞洲青年自由車錦標賽女青團隊銅牌李冠蓁…等好手皆出身六堆。
自2018年配合六堆運動會辦理「六堆運動會巡展」以來,客委會客發中心共訪談近51位運動員、教練與幕後推手,其中曾榮獲2006年杜哈亞運及2010年廣州亞運三金軟網選手李佳鴻回憶參與六堆運動會心情提到,參加六堆運動會時是一種驕傲,尤其到處聽到的是客家話,這種親切感是在外面比賽感受不到。另外,曾為跳遠項目紀錄保持人楊秋平回憶第一次與家人參加第二次在美濃舉辦的六堆運動會(1971年第8屆),那時高樹與美濃之間沒有客運往返,高美大橋也尚未興建,父親興起便租了一台拼裝車載著一行10多個小孩從高樹浩浩蕩蕩到美濃觀賽,當時的盛況,至今還歷歷在目。
客委會客發中心表示,明年六堆運動會將在後堆內埔舉辦,同時也是第60屆,邀集各界專家學者共同討論一甲子的運動發展,在各堆之中還有哪些人物尚未被訪談紀錄,有哪些重要事件、物件還沒被挖掘出來及各堆的重要運動發展是如何形成,期待在更多專家學者參與討論使六堆運動發展歷史更多人關注,並請大家共下來提供相關文物、文件、照片、聲音等,使六堆故事愈來愈精彩。
因應山陀兒颱風來襲,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10/4)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客庄HAKKA小店時代 招募夥伴==
【招募資訊】
客家食堂 X 客庄HAKKA 小店
【招募類別】
【費用】
【報名方式】請檢附下列資料
【收件期限】
【公告結果】
本短期招商規劃將招募4~6家廠商進駐,本中心於收件截止後進行遴選,並原則於9月17日(週二)前於本中心官網公告。
本中心於9月9日晚上19時至9月10日14時配合銅鑼科學園區電力整修工程,相關網站:【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分析系統】、【客家經典文物數位典藏】、【圖書資料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志工管理系統】、【六堆園區志工管理勤務系統】,上述系統於電力整修期間會暫時停止服務,若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240909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36206/ 3772 ,2024 ,【轉知】行政院訊息- 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 ,為充裕下一階段國家發展所需人才,政府推出「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期透過「強化國家未來人才競爭力」及「全球攬才」兩大主軸投資人才,並推動6大策略,有助打造臺灣競爭優勢。
為因應AI人工智慧及數位轉型的挑戰、加速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賴總統創新繁榮臺灣的國政願景,讓臺灣持續在全球經濟繁榮扮演關鍵力量,政府擴大對人才的投資,培育國內人才,延攬國際人才。
榮獲交通部觀光署十大活動體驗獎的「六堆秋收祭」即將在11月隆重登場,11月每個周六日都規劃有不同主題之客家文化活動,有充滿力量的路跑、品味客家米食、親手摘採田園鮮蔬、全家同樂露營體驗、以鮮花製作的盤花敬獻伯公、呼朋引伴一起同樂的野餐活動、12鄉區輪番演出的庄頭主題日、人偶踩街大遊行、以及秋收食福宴等10多項文化活動熱情展開。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首先登場的就是11月2日的「2024六堆秋收客庒路跑」規劃了12公里與6公里路跑項目,「2024六堆秋收客庒路跑」路線行經內埔、麟洛等客庄地方,適合全家一同來體驗路跑的樂趣,更可以巡覽客庒景色。今年更在11月23日擴大辦理增加了「2024六堆HAKKA超級馬拉松」,這是一場長達60公里的勇士路線,將從六堆客家文化於園區行經原住民文化園區、舊筏灣部落、禮納里部落,並沿著185沿山公路返回萬巒、內埔等客庄聚落,這是一場挑戰自我且充滿原客文化景觀之超馬路線。並在超級馬拉松活動後舉行「HAKKA POWER歡聚在六堆晚宴」,讓所有完成挑戰的勇士們品嘗最美味的客家料理。11月2日與23日兩場賽事皆有規劃露營行程,提供參賽民眾除了跑入客庄外,也能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內享受園區夜晚之美。
緊接著在「2024六堆秋收客庒路跑」活動結束後登場的是「千人盤花敬伯公」與「還福祭儀」,祭儀文化深入客家文化之中,其中又以伯公信仰更是客家族群最為普及之信仰文化,我們將邀請全國民眾一起來參與體驗,從而認識客家文化,了解臺灣這塊土地的多元故事。
11月的六堆秋收祭是一個結合客家人文與土地的文化活動祭,除了上述所提活動之外,還有與土地為主題的「田園採菜體驗」以六堆園區的農地種植鮮蔬,並開放摘採,一同享用大地的恩惠。此外,也安排了米食體驗課程,透過民眾自己手做體驗,最終並品嘗手作後的美食成果,此外,還有販售各種客家常見特色小吃提供民眾外帶回家持續享用。而每年秋收祭民眾最為期待的莫過於「秋收食福宴」,每年都推出精緻與創新的客家風味餐宴,年年收到民眾好評,今年六堆園區持續規劃最豐盛最美味的客家宴席料理,就等民眾手刀來報名。
今年的六堆秋收祭也針對六堆人文推出多樣系列活動,如「12鄉區庄頭主題日」,六堆12鄉區輪番以歌舞演出自己家鄉故事;而「六堆故事屋」將以六堆園區出版的故事繪本安排說故事老師,用活潑生動的口語及肢體,說六堆的故事給你聽。另外,還有「共下來看老電影」及「共下來識八音」,分別是以現代技術修復老電影,讓我們回到那黑白的回憶時光之中,以及用最簡單的體驗方式,讓民眾認識客家文化中獨具一格的客家八音,以傳統的樂器吹奏出六堆客家的文化。
2024六堆秋收祭非常精采,有著多元的文化活動,絕對值得大家共下來參與,詳情屆時請鎖定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方網展與FB粉絲專頁。
因應山陀兒颱風來襲,屏東縣政府已公告明日(10/1)停止上班、上課,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本中心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休園一日,相關活動暫停舉行,另擇期公告舉辦時間。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活動贈品
其他注意事項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南北兩園區自100、101年開園,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秉持六堆生態博物館的精神,擔任六堆平台讓參訪者體驗六堆客家文化與產業特色;北部臺灣客家文化館則致力推動全球及臺灣客家文化保存、傳承與創新。兩園區透過展演活動、教育體驗課程及學術交流等多元媒介行銷推廣客家文化,現南北兩園區入園遊客總數於今(113)年9月突破2,000萬人次,歡迎大家有閒正來尞並參與豐富精彩的客家文化體驗。
客委會所轄客發中心在南北園館開放累積成果豐碩獲獎無數;108年榮獲「行政院性別平等深耕獎」及111年以【廳下火】入選「第29屆臺灣國際女性影展臺灣競賽獎」,是致力推展客家性平議題進步的成果;110及111年榮獲「第7屆、第8屆國家環教奬特優及優等」,是用文化保存面向來深耕環境教育永續發展。客發中心亦積極推動客庄聚落村史撰寫計畫,透過調查研究挖掘客庄故事,於111及112年榮獲「出版文獻書刊優等獎獲優等獎」,【蘭陵步月:左堆蕭屋家族故事】即是其中代表;112年以【桐遊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秋收祭】兩個場域入選為交通部觀光署首次舉辦觀光亮點獎文化類活動暨體驗組,並由六堆秋收祭獲得「觀光亮點獎」大獎殊榮;112年透過【行尞南岸十三庄-左堆聚落展】連結百年伙房、歷史古蹟與文物等現地展示六堆客庄生活的變遷與特色,榮獲美國謬思設計獎「景觀設計文化遺產類銀獎」, 113年以客家與族群互動切入,帶出客家聚落及生活型態的【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獲得「室內設計-展覽類金獎」的肯定。
在過去幾年全球疫情對文化觀光產業造成衝擊,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南北兩園區疫情期間創新推出多元線上文化推廣服務,於官網建置720度環景線上導覽專區、於FB粉絲專頁推出「來做客來講客」線上導覽短片,透過虛實整合方式展現,將實體展覽的數位轉化,體驗結合客家歷史、人文的數位導覽服務,讓無論身處何地的民眾都能近距離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隨著疫情趨緩,持續推動辦理各項客家展覽、活動及體驗課程,連結周邊館舍及策略聯盟進行合作,積極拓展與海內外博物館交流,展現多元客庄文化並共同推廣客家文化。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及鼓勵,客發中心成立以來,致力推廣客家文化的語言以及客家族群的發展,因此規劃許多國際的研討工作坊、文資保存、藝文展示等皆以客庄在地連結、文化展現為核心重點,未來我們會持續加強博物館跨域合作及國際交流,文化研究多元展示平權進用,讓更多人及尤其是親子、後生人來接觸客家文化活動,瞭解客家族群。並以國際館際合作交流為目標,如最近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攜手合作特展—「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創設50周年企劃展『客家與日本』,便是之前2019臺灣客家文化館「川流不息」特展為基礎再加上臺日學者相關機關學校持續以臺灣客家庄為田野耕耘的加乘成果,才有機會於本年度9月5日至12月3日在海外著名博物館合作展出,希望透過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客家文化歷史,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遊客到訪參觀及交流。
臺灣客家文化館今年推出的【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自推出頗獲好評,目前正進行第二波文物換展,即將於10月重新開展,其中也將從百年前的茶標、漆器文物來介紹與客庄息息相關的茶與漆產業經濟變遷,讓大眾從更多的精彩文物中,認識臺灣客家文化的發展,另預計在11月銅鑼杭菊花盛開時節,串連在地連結推廣觀光舉辦杭菊健行活動,屆時賞花健行之際別忘了順道入館走走探索客家文化;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則預計在11月舉辦六堆秋收祭,將六堆客庄秋收還福祭儀轉化為全民可共同參與的文化慶典活動,於近期開始陸續露出秋收祭系列活動報名資訊;本中心將持續推出各項文化體驗活動,精彩可期,歡迎持續關注官網臉書並留意報名資訊。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27)日受邀參加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113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頒獎典禮,此次客發中心出版品榮獲2件優等獎及1件佳作。
客發中心近年為深化客庄文史研究進行一系列調查,此次獲優等獎的《1895苗栗保臺戰役》及《抗與順的抉擇:乙未中彰保衛戰》皆為此系列調查研究之成果。《1895苗栗保臺戰役》以乙未戰役中的苗栗地區尖筆山及營頭崠這兩場重要戰役作為主軸,運用中日雙方史料及訪談當時義軍後代耆老,將乙未尖筆山戰役及營頭崠戰役之歷史地圖建構更加完整。而《抗與順的抉擇:乙未中彰保衛戰》則利用再造歷史現場、文獻及比對古今地景等手法將乙未戰爭身世中的臺灣中部地圖補上。同時,112年度獲得優等獎的「蘭陵步月:左堆蕭屋家族故事」亦是此系列調查的成果,得見客發中心積極深化及豐富客庄文史資料。
另外,獲得佳作的《19-20世紀中南美洲的華‧客家:兼談二戰後的臺灣客家》,是以客發中心先前完成之海外客家研究計畫成果為基底,透過文獻研究探究移民歷程及路線外,亦實地訪查客家家族探究其心路歷程及認同變遷,勾勒出中南美洲客家移民史並進行出版,厚實海外客家研究。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近3年來獲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7件優等及12件佳作,在積極保存客家文化的同時,亦能在眾多機關所提送之出版品中獲得肯定,是給工作團隊最大的鼓勵。未來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會持續與海內外進行交流合作,讓更多元族群、多元領域的夥伴認識客家、了解客家並共下為客家文化研究保存推廣努力。讀者若想進一步認識客發中心所有的出版品簡介,可以上客發中心官網參閱。
為持續推進客庄村史的研究與書寫,桃竹苗區客庄村史第三期徵集暨撰寫輔導計畫熱情展開!首場經典村史讀書會已於113年8月7日圓滿舉行,導讀邱美都作家的《走讀永靖街》,獲得熱烈迴響。本期活動將延續成功經驗,於 2月13日 舉辦「第二次經典村史讀書會」,誠摯邀請您參加!
本次讀書會特邀 《金門村史9:列嶼之心 東林的那些人、那些事》作者林志斌先生 擔任主講人,帶領大家深入金門東林聚落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他將以生動的敘述與獨到的觀點,分享聚落形成的故事及背後的歷史記憶,為村史研究提供全新視角。
執行團隊針對村史書寫的範圍主軸與問題意識,精心策劃了撰寫心得分享與相關擾動議題探討。不論您是對村史研究有興趣,或想了解書寫技巧,都將獲得滿滿收穫!邀請有興趣的人士踴躍報名參加,共下關注客庄的歷史與未來!
【活動資訊】
時間|114年02月13日(四)下午1點40分-3點40分
地點|線上講座 (下午1:20開放進入會議空間)
與談|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 林志斌作家
━━━━━━━━━━━━━━━━━━
歡迎大家共下來打嘴鼓!
*免費入場,席位有限,額滿截止*
加入村史臉書掌握更多資訊:https://reurl.cc/Ll8zxK
,20250114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40726/ 3803 ,2025 ,【新書介紹】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年報2022(中英版) ,第60屆六堆運動會於今(16)日在屏東縣政府舉辦宣傳記者會,宣告將於114年3月1日至3月2日在屏東縣內埔鄉六堆紀念公園隆重舉行,今年以「飛耀六堆一甲子,內埔榮光續輝煌!」為主題,吸引來自六堆各鄉鎮的運動健兒和熱情民眾參與,希望強化客家文化與體育精神的完美融合。
現場由屏東縣政府縣長周春米、客家委員會處長廖美玲、大會會長內埔鄉長鍾慶鎮、執行長曾耀群、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李明宗、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處主任秘書宋貴龍、屏東縣高樹鄉鄉長梁正翰、竹田鄉代理鄉長黃道東、新埤鄉代理鄉長曾龍陽及各鄉區公所代表、立法委員許智傑、立法委員鍾佳濱服務處代表、蘇清泉服務處代表、徐富癸服務處代表及屏東縣各級議員服務處代表與美和科技大學校長王建臺、內埔農工校長周敦懿、內埔國中校長楊蕙萍、泰安國小校長林廣文、客委會榮譽顧問邱坤玉等人共同為第60屆六堆運動會揭開序幕。
客家委員會表示,大武山下的小奧運是六堆先民保衛家園的故事跟歷史,透過六堆運動會聚集六堆12鄉區的民眾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來,客家委員會古秀妃主委誠摯地邀請大家在3月1、2日到屏東縣內埔鄉參與六堆客家人的盛事,體驗六堆客庄的文化與熱情。
本屆運動會由屏東縣內埔鄉策劃,搶先在2月15日打頭陣的活動是六堆全民馬拉松,為呼應第60屆辦理的六堆運動會,特加碼提高報名組數及競賽獎金,共邀全國民眾共下來南部客庄認識六堆客家文化,賽事內容涵蓋田徑、籃球、客庄遊戰、傳統博弈、傳統項目趣味競賽等多項精彩競技。同時,為呼應第60屆一甲子的特殊意涵,特別於活動兩日規劃六堆客家獅競演活動、巨型象棋趣味競賽、巨型足球趣味競賽等,邀請全國369鄉鎮及社區同樂。
「六堆運動會」傳承至今已有60屆的悠久歷史,有「大武山下的小奧運」之稱,是臺灣本土舉辦延續最久的運動會,每年運動會由六堆(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鋒堆)各鄉區輪流辦理,今(2025)年輪由後堆-內埔鄉舉辦,今年運動會正值60週年,象徵六堆地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透過此次活動,不僅凝聚了六堆各地的情誼,更進一步推廣客家文化,期盼讓「六堆精神」代代相傳。
精彩賽事準備綻放內埔,歡迎大家前來共襄盛舉,第60屆六堆運動會將於2月24日進行引燃聖火及六堆各鄉區繞境祈福,3月1日的開幕典禮將跳脫以往在田徑場的侷限,於六堆紀念公園盛大辦理,選手之夜則以族群同樂為主題,融合客家、閩南、原民元素,並邀請華語樂團史上最年輕的兒童樂團-「J HALL樂團」、榮獲客家新曲獎來自內埔的「Flame Bug 火焰蟲樂團」、原民暢銷樂團「貳行程樂團」、全球巨星「陳孟賢」,兩日活動現場都有豐富的比賽與精彩系列活動,誠摯邀請全國鄉親,共同見證六堆運動會的熱情與榮耀!詳細資訊可上第60屆六堆運動會活動官網(https://phtsport.eduweb.tw/LiuduiSport2025)或屏東縣內埔鄉公所臉書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