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台灣的心第二十五篇
殖民地文學
隨著解嚴與民主化,存在於吾台長達數十年之久的諸多禁忌,逐次宣告解 除,本土化聲音響徹雲霄,從各個角度進行的「台灣研究」倏忽間成了顯學。而 這樣的情形不獨台灣為然,鄰邦日本亦明顯呈現出相似情形。本欄剛簡扼報導過 的、五月末在日本東大成立的「日本台灣學會」即其顯例。
無獨有偶,好像與前述日本台灣學會的創會相呼應般地,《日本統治期台灣 文學日本人作家作品集》(五卷、別卷一,共六巨冊,總頁數近三千二百頁)於 六月間付梓問世。看看目錄,頭二卷係西川滿的作品,三、四卷則為濱田隼雄作 品集、五卷收錄板口擗l、中山侑、川合三良等三家之作,別卷有「內地作家」 佐藤春夫、丹羽文雄等多位日本文壇著名作家的與台灣有關的小說、紀行、隨筆 等作品。每卷均附有各該作家的年譜、略歷及解說,不用說這是為了便於研究才 有這樣的體例。
是項舊書新印(日人用頗為古典的詞,曰:「復刻」),根據編者,也是研 究台灣文學的著名學者中島利郎、河原功二位教授的說法,乃為了彌補近年以來 頗呈熾熱的台灣文學研究之偏重台灣作家、忽略日本作家的現況。據稱:戰前的 台灣文學界,有過超過一百名以上的日本作家,留下不少作品,構成台灣近代文 學的一翼,可惜這些日本作家幾乎悉數被遺忘,「因而予以復刻,以利於不僅從 台灣文學、亦從日本文學的立場加以研究......」
下面試摘譯幾句日本若干位研究台灣文學的學者的有關此項出版的評語: 「在日本讀者眼前,台灣文學終於開始顯現出其全貌......」(天理大學教授下村 作次郎)、「無疑必將把吾人引導入有關戰前台灣的青春之希望與絕望糾葛在一 塊的文學世界之中......」(東京大學教授藤井省三)、「台灣文學的研究過去多 被局限在少數作家,不易往外擴展,這是因為對台灣文學的共同認識太少之故, 因而是項出版確為當前所急需......」(一橋大學教授松永正義)
該作品集之付梓問世,對此間學界、讀書界,或難謂有太大意義,其所以不 憚於介紹,乃因它可使吾人明瞭現今日本學界台灣研究最新發展之一端,不無可 供參考之處,尤其日本學界將這些日文作品,以「台灣文學」名稱統括之,足可 令吾人深思。
1998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