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鐵民】作者介紹 by 鍾怡彥
生平年表 ■寫作年表 

一、童年時代

鍾鐵民,台灣客屬作家,因父親鍾理和與母親鍾台妹「同姓之婚」而奔逃至中國東北之故,於一九四一年元月十五日誕生於奉天(瀋陽)。當時鍾理和以駕駛為生,但因北地冰凍路滑,連續發生事故,執照被吊銷而失業。幸好鍾理和聯絡到一位在關內做事的表兄弟,靠著這位表兄弟的接濟與安排,是年夏天,鍾理和才得以舉家遷往北平。不久,鍾理和應聘為華北經濟調查所翻譯員,三個月後辭職。一度經營石炭零售店,亦沒成功,而後便專事寫作,生活大半亦靠表兄弟接濟,經濟狀況不佳。抗戰勝利後,鍾鐵民於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九日,隨父母搭難民船經天津、上海抵基隆;四月初,回到美濃笠山家中。不久,因鍾理和應聘到屏東縣立內埔初中擔任代用國文教師,鍾鐵民便隨著父親遷居學校宿舍,幼弟立民亦於七月三日出生。而這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生活,卻因鍾理和肺疾初發而宣告結束。次年十月,因鍾理和入台北松山結核病療養院治病,鍾鐵民只得與母親、幼弟獨居於笠山,家中生計也開始由母親獨立支撐,並變賣田產以治父病,當時年僅七歲的鍾鐵民必須負責料理三餐,連三歲的弟弟立民亦必須幫忙管家:

鐵兒已學會煮飯,每日你下田做活,三餐便由他去煮。我數一數,那時鐵兒才只七歲呢!並且更激動人的是:連三歲的立兒,也懂得如何幫忙管家了。母親下田,哥哥上學,山間如許大一隻房子,只留他看管。午睡起來,眼睛尚未睜開,便先關心到天是否在下雨,外面是有衣服在曬著的,必須收起來。(《鍾理和全集5•鍾理和日記1950年5月10日》,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頁136)

一九四八年九月,鍾鐵民入廣興國民學校就讀,家至學校單程有六公里,走崎嶇山路,費時一個半鐘頭左右。次年夏天,鍾鐵民脊椎時時發痛,肩膀歪斜。九月開學後上學時斷時續,最後不得不休學療養。一九五0年,鍾鐵民經省立屏東醫院斷定患了脊椎結核,而這個消息對正在松山療養院治療的鍾理和與經濟窘迫的鍾家而言,不啻為一項重大的打擊。我們從鍾理和開刀前兩個月的日記中屢屢提及此事即可證明:
一九五0年三月二十八日:「鐵兒病了,照所說的症狀推察起來,十分八九是「????」。陳醫師也如此說。前此我所日夜戰戰兢兢不忘於懷的終而來了。而且來得如此之慘。完了!還有什麼希望呢?」(《全集5•鍾理和日記1950年3月28日》,頁87∼88)

一九五0年三月二十九日:「鐵兒,鐵兒,苦命的孩子!當你由一落地的時候起,你就被註定是如此不幸的了。(《全集5•鍾理和日記1950年3月29日》,頁88)

一九五0年四月一日:「夢見鐵兒,醒來時已在半夜…鐵兒,想起鐵兒,心如刀割。半晌,雞叫了,但不能睡,想著鐵兒和他的病,二粒淚珠,滾流下來;不幸的孩子!側身細聽,遠近雞聲唱和而已。苦命的孩子,對不起!是爸爸害了你了。可是你如何竟跟了這個不中用的爸爸了呢!這是悲劇呀!」(《全集5•鍾理和日記1950年4月1日》,頁91∼92)
一九五0年四月十二日:「李福來回信至。—屏東醫院照了一張相片,斷為「????」;帶到接骨師那裡去,卻說是摔壞,醫了一禮拜,由外表看來(原是一肩高一肩低,背也一邊大一邊小)是好得多了,過了一個月(鐵兒回家去了)還來…這是什麼道理?不懂!」(《全集5•鍾理和日記1950年4月12日》,頁103)

一九五0年五月十日:「忽然又想到了鐵兒。我明天就要開刀了,生死未定,而到最後一刻仍還不知鐵兒狀況如何。想著萬感交集,不覺滴下眼淚。…鐵兒,爸爸對不起你!希望你能強壯的起來,活下去,靠自己的力量!爸爸是這樣的軟弱無能,不能給你一點庇護,雖然爸爸是這樣愛你的!」(《全集5•鍾理和日記1950年5月10日》)

一九五0年春天,鍾鐵民病情加劇,脊椎無法支撐身體,行走時要以兩手撐腰下盤骨,只得住竹頭角外婆家以方便療養。十月,鍾理和退院返家,鍾鐵民亦隨之離開外婆家返回尖山。一九五一年,鍾鐵民脊椎痛疼消除,恢復行走能力,但外形已變成駝背。這段變故以及寄人籬下的日子,可在〈慘變〉一文中,尋找出大致的輪廓:

手撐得好酸,眼睛都張望得發痛了。卻失望得要死,爸爸是不來定啦!馬路直到遠遠看不清楚的地方,全沒有一個熟悉的身影。看著看著,忽然出現一個熟悉的、卻是那個可厭的人,那個該死的番仔醫師,看見他覺得肚子的委屈都化成了憤怒,忍不住將所知道的最難聽的話都咒出來了。該死夭壽的臭番鬼,為什麼他不死呢?我好恨他;我也恨小舅舅,我本來能跑也能跳,我本來好好得上學的呀!都是討厭的小舅舅多事,硬說人家脊椎骨歪斜有病,都是那死番鬼醫師弄得鬼藥,弄得人家連身子都伸不直,那死番鬼已將人家脊椎都給弄斷了。我真恨不得殺死他,砍下他的頭來踢,那個小小黑黑的番頭。真的!想到他那背後推捏的手,心都涼了下來。兩隻腳懸在空中,那樣推捏著真會痛死人。該殺,一萬次該殺的番仔鬼,他那裡會接骨會醫病?爸爸每封信都說不要那人來治我,媽媽和舅舅,他們卻全都要他治。爸爸回家去了,他早忘了我,我恨不得馬上跑回去,可是我跑不動走不動,我的脊骨被弄斷,我站不起來。啊啊!那死番鬼進來了,他又要來整我了。爸爸救我啊!

在外婆家的不愉快經歷,日後成為鍾鐵民創作時的題材來源,可見這段灰暗的日子在鍾鐵民年幼的心中所造成的影響。隨著父親的歸來,身體雖已殘疾的鍾鐵民,至少不用再忍受寄人籬下之苦,而重新回到笠山家中。

二、復學的日子

一九五一年九月,已十一歲的鍾鐵民又回到了學校,插讀廣興國民學校三年級。這段期間鍾鐵民有機會接觸《國語日報》、《小學生》、《學友》等刊物,對文學產生濃厚興趣,除閱讀一些世界文學名著《小婦人》等外,並接觸通俗小說《三盜梅花帳》等等。期間鍾鐵民並曾代表學校參加演說比賽、朗讀比賽等,求學生涯並不因疾病而稍加遜色。一九五五年七月,鍾鐵民自廣興國民學校第二名畢業,因家貧而只好就近考縣立美濃初級中學。初住外婆家半年,後改由家中通學,單程十公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糖廠五分車,並要趕到六公里外的竹頭角去搭乘。因初二起迷惑《董海公與青萍劍》等武俠小說,鍾鐵民的初中成績並不盡理想,一九五八年七月,鍾鐵民僅以第二十三名畢業於美濃中學。而隨著鍾鐵民初中畢業,又帶給鍾理和另一層憂慮:

小兒的升學所以傷腦筋,是因為它不止於是考不考得上的問題,而是更複雜的。不屑說經濟——學費也是原因之一,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畸形。小兒八歲時起因於跌倒(但西醫認為係蛀骨癆),如今已成駝背了。這缺陷就嚴重地阻礙了他的升學。(《全集6•鍾理和致鍾肇政函》,頁38)

鍾理和為了要讓身體殘疾的鍾鐵民有一技之長,而讓他投考了國立藝術學校工藝科,但落榜。投考旗山中學高級部,亦因體格而未錄取。九月底,鍾鐵民考取了屏東縣內埔中學新設的高中部,因而寄居屏東縣萬巒鄉,鍾理和好友李輝文先生家。鍾鐵民在〈父親的關愛〉一文中,對這段寄居在外求學的日子,有極深刻的描繪:

這年父親肺疾已隱隱有復發的跡象,但是為我的學費不得不在鎮上代書館苦苦支撐工作。我因為上學需要,父親寄了一部二八吋大型老舊腳踏車給我代步,我身材矮小,雖有不滿卻也體會父親張羅不易。這部車後來伴我高中畢業,畢業時父親已去世一年多了。

一百、八十元現在看是小錢,那時父親卻苦於籌措。我只記得自己真窮,文具費、學校零星收費都交不出來,膳食費常數月沒有著落,輝文先生從不催問,甚至還給我零錢去理髮。有時回到家裡,父親和我相對無語,我們都想著同樣的事,但都不敢去提。(鍾鐵民〈父親的關愛〉,《聯合報》副刊,1988年1月9日)

一九五九年九月,鍾鐵民以轉學考第一名考取旗山中學高級部,寄住於美濃小阿姨家,一個學期後,以自行車從家中通學。關於轉學一事,除了離家較近的原因外,經濟應是最大的考量,我們從鍾理和日記中的記載,即可得到證明:

他希望下學期起轉學屏東或旗山。意甚決,以前回來尚無此意。問其所以要轉學的理由,則欲說而罷。明顯的,這後面必有隱衷。但我怯於問他,我怕觸到那一點。自鐵民寄住萬巒李輝文處,如今一學年將臨盡頭,而我尚未付一文伙食費,對此,其家人豈無話說?(《鍾理和全集5•1959年5月23日記》,頁259)

事實上,我們從鍾理和此時寫給鍾鐵民的信件內容中,屢屢提及匯錢及向屏東福來叔借錢之事,也可看出鍾家此時經濟之艱困。

一九六0年八月,鍾鐵民脊椎引起麻痺,兩腳乏力,於暑假時病倒。更不幸的是,鍾理和亦於同年的八月四日咳血稿紙,溘然辭逝,鍾家頓失精神支撐。九月,鍾鐵民病情稍癒,改住大姨家,與表兄睡自行車修理店,騎單車通學。此時因鍾理和生前的文友林海音、鍾肇政、廖清秀、文心、陳火泉等人組織了一個出版委員會,為鍾理和出版遺集《雨》與《笠山農場》,於是鍾鐵民開始與父親的這些文友通信,因此真正接觸學校以外的世界。在通信的過程中,鍾鐵民也表達了繼承父業的願望,希望這些文壇前輩加以指導,但所得到的迴響並不大。鍾鐵民認為可能是那些詞不達意的書信,讓這些文壇前輩誤解了自己在文學上的才能。但就大環境言之,或許是當時台灣文壇政治干預力過深,致使大多數台灣作家有志難伸,以作家為職業亦難以餬口,這些文壇前輩不願意看到鍾鐵民再重蹈父親鍾理和之覆轍,因而對鍾鐵民欲走上作家之路一事持較冷淡的態度,而並非真的否定鍾鐵民的文采。

三、走上文學之路

一九六一年七月,鍾鐵民自旗山中學高級部畢業。八月,大專聯考丙組落榜。聯考的挫敗,再加上脊椎受傷引起的雙腳麻痺,鍾鐵民只得躺在床上將近一年。當時就讀成功大學中文系的張良澤在鍾肇政的引薦下,前去拜訪鍾鐵民。

在這臥病的期間,鍾鐵民天天反反覆覆的把父親留下來的書籍、作品一遍遍閱讀,因而得到不少啟示,動筆的動機也越來越強烈。一九六一年,鍾鐵民完成了第一篇短文〈蒔田〉,發表於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國晚報》的「中國文藝」欄。同時在鍾肇政的引導與鼓勵下,同月也完成了第一篇小說〈四眼和我〉,於次年三月一日刊登於林海音女士主編的《聯合報》副刊。雖然鍾鐵民曾謙和的表示這其中應有照顧故人之子的成分,但相較於父親在文學路上所遭受到的挫折,初次出擊即有此成績,對鍾鐵民而言,不啻為一項極大的鼓舞。

一九六二年秋天,麻痺症逐漸痊癒,鍾鐵民又得以站立行走。這段期間,因為張良澤的建議、大陸三0年代左派作家的影響與父親鍾理和為人以「誠」的教誨,鍾鐵民逐漸確立了「農民寫實文學」的創作走向,作品量亦開始增加,共計有〈人字石〉、〈小叔子〉、〈父與子〉、〈酒仙〉、〈山谷〉、〈夜獵〉、〈起誓〉、〈帳內人〉、〈新生〉、〈演講比賽〉、〈阿憨伯〉、〈老劉哥與老李哥〉、〈我要回家去〉等十三篇。次年二月,由於父親生前東家的收容,鍾鐵民開始至美濃黃騰光代書處,學習土地代書事務。由於代書處其實不缺人手,鍾鐵民只能當見習生,天天負責掃地端茶等雜事,這種單調乏味、看不到前景的日子對他而言實是一種絕望的打擊。天無絕人之路,三月,因〈新生〉一文在《聯合報》副刊發表,鍾鐵民結識了台北的讀者錢恩佑女士與其先生姚紹煌,並在其安排下,得以在台北基督教教會雜誌《中國信徒月刊》從事校對、寄發的工作,並寄住光復路一段姚家。鍾鐵民決定遠離美濃,遠赴台北發展對當時經濟非常困頓的鍾家是一項重大的抉擇,因此親戚們都持反對的立場,鍾鐵民只好帶著母親鍾台妹女士的支持,奔向不可知的未來:

母親送我走下庭前山坡,弟弟妹妹跟在母親身後。我提了一個小塑膠提箱,眼淚在眼眶裡幌著就要掉下來了。我狠下心一口氣走完好長的田埂踏上田間的牛車路,回頭看去,母親和弟妹們仍然站在山坡前向我搖手。小坡頂上我們家灰黑的屋瓦掩映在綠樹叢間,四周全是田野,山坡上的家顯得十分孤單,坡前的人也就更顯得更寂寞無依了。…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台北有一個工作可以給我。到台北去!我的希望之門開了。但是孤處在山間的家中,又只剩下母親帶著稚幼的弟妹了。親戚們全都反對我遠行,只有母親毅然鼓勵我去闖一闖,代書的些微待遇對家庭雖不無小補,但是母親知道,我志不在此。(鍾鐵民〈我的母親〉,《台灣時報》,1982年5月8日)

而任誰也想不到,鍾鐵民這一去竟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四、開啟大學之門

初到台北的日子是艱苦的,微薄的薪水再加上愛買書的習性,使得鍾鐵民常弄得三餐不繼,我們從〈點菜的日子〉中,可瞭解鍾鐵民此時經濟拮据與孤立無助的窘況。經過一番努力,鍾鐵民於一九六三年九月,同時考取了國立師範大學夜間部國文系與政治大學夜間部中文系,他選讀了師大,卻因身體殘疾,且有肺結核鈣化,註冊時未被接納。面對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鍾鐵民立刻從師大趕到林海音家請她幫忙。林海音著急地帶著鍾鐵民先到師大註冊組,又去找在師大執教的梁實秋幫忙,但校方還是不願破例讓鍾鐵民入學。於是林海音又帶著鍾鐵民去照X光,證明他的肺部健康。最後由師大出公文給高教司,由當時高教司長王洪鈞批准,鍾鐵民才得以在一九六四年三月註冊成為師大正式學生。在這段煎熬的歲月裡,鍾鐵民搬離了姚家,改住金華街似「狗窩」的閣樓中。此時因沒有工作,又被拒絕註冊,鍾鐵民原本決定選讀一學期後,便返回美濃。回憶起這段前途茫茫的日子時,鍾鐵民對曾伸出援手的林海音充滿了感激:

那時海音先生鼓勵我寫稿,賺點稿費,但那種環境,我實在寫不出東西來。有一次海音先生上到我住的地方來看我,下樓後,她站在門口,塞給我一些錢,那幾乎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對當時我來說就像甘露降臨。(關於林海音幫助鍾鐵民入學一事,請參閱《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年10月9日,頁280)

一九六四年一月,得林銘治先生的推介,鍾鐵民到同鄉前輩李添春教授家,負責白天看家,並照顧中風的李夫人,生活問題獲得暫時解決。三月,鍾鐵民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師大學生,至此,自小波折不斷的鍾鐵民終於看到未來的一線曙光。在師大就讀期間,鍾鐵民不僅初嚐了戀愛的滋味,並且在文學創作上,達到了質、量兼備的顛峰期。是年的作品計有〈追太陽的一日〉、〈籬笆〉、〈雄牛與土蜂〉、〈夜路〉、〈土牆〉、〈敵與友〉、〈父親、我們〉、〈男人回頭〉、〈分家〉、〈夏日〉等十篇短篇小說,還有〈菸田〉、〈故事〉兩中篇小說。其中〈土牆〉還為鍾鐵民獲得《台灣文藝》第一次徵文第一名獎。

當時鍾鐵民因〈籬笆〉投稿於《徵信新聞報》副刊,結識了副刊主編畢珍先生,許多作品便在他的鼓勵下完成。一九六五年寒假,鍾鐵民住在龍潭鍾肇政先生南龍街的宿舍,每日與鍾肇政到龍潭國小一同寫作。一九六五年五月四日,《聯合報》精選小說散文,第一批錄選名單公佈,〈紅色雞冠花〉獲得入選。是年作品有〈慘變〉、〈阿祺的半日〉、〈憨阿清〉、〈種菇人家〉、〈捉山豬記〉、〈枷鎖〉、〈送行的人〉、〈點菜的日子〉、〈偷雞的阿平〉、〈山路〉等十篇短篇小說。而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石罅中的小花》亦由幼獅書店印行。

一九六五年九月,鍾鐵民脊椎又發炎,雙腳開始發麻,經台大、中心診所等外科診斷,均認為手術是復原的唯一希望。經濟上的不許可,致使鍾鐵民必須放棄開刀一途,而感到萬念俱灰。九月十三日,鍾鐵民不得不休學返鄉,好不容易才燃起的生命亮光,又被吹熄了,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鍾鐵民坦承這是他生命最黯淡的時期:

台大醫生跟我說:你不會走路是正常,會走路是奇蹟。中心診所的醫生則認為除了手術,毫無機會。但我怎麼有錢做手術,所以當時只好休學回家,那時是真的絕望了。這是我生命最黯淡的時期,因為已把一切希望都拋棄了。那時我休學回南部,心想我從此不可能再從這裡走出去了,一切都沒了。但如果還有一點支撐的力量,那就是跟父親一樣,一輩子半身癱瘓,在家從事文學工作,我想只有這條路了。我回家後,又看了美濃的醫生,醫生連藥都不開給我,只跟我說:你有很好的腦筋,一定會有你可以走的路。其實醫生已很明顯地告訴我,我不可能再站起來走路了。

鍾鐵民生病的消息馬上引起文壇友人的關注,如《台灣文藝》季刊社的同仁們便在社長吳濁流的協議下,具名發表了一張勸募信,懇請各方的支助。十月七日,《徵信新聞報》「人間」副刊登出方以直先生所寫的〈鍾鐵民病重〉一文,引起了各界的注意。不久,鍾肇政亦在《中華日報》副刊發表了〈伸出同情的手〉(刊登於1965年10月16日,《中華日報》副刊),呼籲各界幫助鍾鐵民。

鍾鐵民生病的消息傳出去之後,立即引起各界熱烈的反應。除了藝文界朋友的幫忙外,救國團亦派人攜慰問金前往美濃笠山探望鍾鐵民,並要介紹他到軍醫院免費治療,鍾鐵民的讀者還有師大的同學也都紛紛伸出援手,國民黨中央黨部也致贈一千元。最重要的是,鍾鐵民因此結識了在高雄開業的徐富興醫生。一九六五年十月二四日,在徐富興醫生的安排下,由高雄醫學院廖潤生醫生開刀,在高雄醫學院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時才知道原來脊椎蝕損的狀況並不如想像中的嚴重,毋須割取大腿骨補上,因此臥床期可以縮短,不必像預定那樣要睡石膏床達三個月之久。三十日,開刀危險期一過,鍾鐵民即遷往徐外科休養,並有熱心的黃富娣小姐為鍾鐵民做看護。出院後,鍾鐵民便返回笠山家中休養。此次手術因徐、廖兩位醫生堅持不拿任何費用,所以鍾鐵民只付了高醫的住院費用。更重要的是,鍾鐵民經由此次手術,徹底清除了脊椎結核病灶,從此以後,即未再發病。我們從鍾鐵民返鄉休養時,寫給林海音的信,可瞭解鍾鐵民此次病發的感受:

…學生書局前些天匯下先父《雨》和《笠山農場》兩書的代售書款一千六百元,說是您託售的。在先父去世六年後,突然又接到這些錢,家母流了一夜眼淚,她說先父騙了她一輩子,許她的好日子一天也不曾過得。我不知道要怎麼安慰她好,連我也是她的一個包袱。何時能給她老人家好日子呢?我茫然。事實上,如果不是您及許多熱心的前輩,我們的日子怕又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呢。(《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頁280。)

茫然的心情隨著鍾鐵民逐漸恢復健康而消散。一路走來,曾受到許許多多認識與不認識朋友幫助的鍾鐵民心懷感激,並在日後延續了樂於助人的精神。短篇小說〈門外豔陽〉就是鍾鐵民此次生病的寫照。

一九六六年九月,鍾鐵民回台北復學,並離開青田街李教授家,寄居羅斯福路二段姚紹煌先生的公館。是年作品有〈鎮道〉、〈朽木〉、〈山道〉、〈墾荒者〉、〈風雨夜行〉、〈過程〉等六篇短篇小說,其中〈山道〉得《幼獅文藝》徵文第二名。次年繼續文學創作,作品有〈門外豔陽〉、〈竹叢下的人家〉、〈斸狗泥〉、〈尋春〉、〈小店〉、〈夜〉、〈送〉等七篇短篇小說。一九六八年九月,鍾鐵民又回到青田街李教授家居住。十一月,到林海音主持的《純文學》雜誌社擔任校對工作。是年作品有〈風雨夜〉、〈返鄉記〉、〈我的夥伴〉、〈夜獵〉、〈谷地〉、〈黃昏〉等六篇短篇小說。一九六九年五月,鍾鐵民在中山文藝基金獎助之下,出版了小說集《菸田》,六月又陸續發表了〈霧幕〉、〈烏蜂〉、〈清明〉三篇小說。一九六九年七月,〈人字石〉、〈小叔子〉、〈父與子〉、〈酒仙〉、〈山谷〉、〈夜獵〉、〈起誓〉、〈帳內人〉、〈新生〉、〈演講比賽〉、〈阿憨伯〉、〈老劉哥與老李哥〉、〈我要回家去〉、〈新生〉、〈我的母親〉、〈點菜的日子〉、〈追太陽的一日〉、〈籬笆〉、〈雄牛與土蜂〉、〈夜路〉、〈土牆〉、〈敵與友〉、〈父親、我們〉、〈男人回頭〉、〈分家〉、〈夏日〉、〈菸田〉、〈故事〉、〈土牆〉、〈籬笆〉、〈紅色雞冠花〉、〈慘變〉、〈阿祺的半日〉、〈憨阿清〉、〈種菇人家〉、〈捉山豬記〉、〈枷鎖〉、〈送行的人〉、〈點菜的日子〉、〈偷雞的阿平〉、〈山路〉鍾鐵民自師大國文系畢業,返鄉至省立旗美高中任職國文老師,崎嶇坎坷的生活至此結束,而邁入較為平坦之途。

五、為人師表

鍾鐵民自任旗美高中國文教師以後,一則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二則他也「違背」了父親鍾理和「要從事寫作就不要結婚」的告誡,勇敢地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在一九七四年春天,與郭明琴女士結婚,而三位女兒也陸續誕生,鍾鐵民所面對的日子不再是病痛、貧苦。但一九八一年,五歲的次女罹患白血病,卻使鍾鐵民又再次面臨人生另一項嚴酷的磨難。醫藥費的支出是一大負擔,住院初期每天需一萬元上下,以後如果穩定沒有其他併發症,則在三、四千元之譜,一個月下來也要十來萬,這對靠老師微薄薪資過日子的鍾鐵民而言的確是一項相當大的負荷。但或許是歷經了父親與自己的病痛,鍾鐵民面對當年女兒所罹患的幾近絕症的白血病,很快地想開了:「人生本來就是離離合合,今天不是她離開我,過幾年我也要離開她。我們盡全力醫治,如果治不好,也不過是她先離開我們…。」(〈苦難焠煉出溫和悲憫:鍾鐵民愛文學、愛鄉、愛社會〉,《新觀念》108期,1997年10月,頁34。)幸運的是,經過六年多的治療,女兒的白血病終於獲得了控制,並已恢復健康。走過三代的苦難,我們在鍾鐵民身上看不到自怨自艾,反而發現了一般人極具欠缺的對生命的熱誠與豁達。我們實在應該好好思考這個問題,若我們能從鍾鐵民身上學習到一些什麼。

鍾鐵民自任職旗美高中國文老師後,創作量明顯減少。這顯然是教學佔據其過多時間,且雜務太多,而致時間被切割的過於零碎,無法全心全意於文學創作上所致。此外,鍾鐵民坦言興趣過於廣泛,亦是他無法專心於文學創作的主因之一。當然我們亦不可忽略鍾鐵民當時受限於生活閱歷的不豐富,而導致找不到創作靈感與題材的背景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鍾鐵民此時期的創作量雖然不豐富,並寫了少數以農村為主題的小說,如〈夜歸人〉(一九七0年)、〈老友〉(一九七一年)、《雨後》(一九七二年)、〈靜海風波〉(一九七三年)等,但此時期創作的最大特色應是〈河鯉〉(一九七七年)、〈祈福〉(一九七八年)、〈秋意〉(一九七八年)、〈余忠雄的春天〉(一九七九年)等以農村教育為主題的四篇小說。在這些小說中,鍾鐵民以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立場,對農村教育問題做了最佳的詮釋。但自〈余忠雄的春天〉後,鍾鐵民便因「無力感」使然,又把創作主題轉回農村問題上。

從一九七九年至今,鍾鐵民在小說創作量上並不多,尤其是投入鍾理和紀念館的興建、經營與從事反美濃水庫運動後,更無法優游於創作的世界。綜計此時的小說創作大概只有〈田園之夏〉(一九七九年)、〈豬「業」〉(一九八0年)、〈李登華及他的畫〉(一九八一年)、〈洪流〉(一九八一年)、〈約克夏的黃昏〉(一九八二年)、〈鄉愁〉(一九八二年)、〈大姨〉(一九八三年)、〈女人與甘蔗〉(一九八四年)、〈丁有傳的最後願望〉(一九八九年)、〈三伯公傳奇〉(一九九二年)、〈阿公的情人〉(一九九三年)、〈阿月〉(一九九四年)、〈蘿蔔嫂〉(一九九五年)。這些小說的背景,大都擺在工業化的衝擊下,農村所面臨的困境。而破敗的農村與農民土地價值觀的轉變,則是鍾鐵民此時關注的焦點。在這幾篇小說中,最特別的應屬〈大姨〉,因為鍾鐵民跳脫了以農村為主題的創作模式,在政治文學盛行的八0年代文壇風潮之引領下,以白色恐怖時期為背景,創作出了主題迥異於以往的「人權文學」。雖然鍾鐵民此時期的小說創作雖不多,但卻寫了相當多以農村為主要內容的散文,誠可謂在小說寫作外,找尋到另一片文學天空。

六、捍衛鄉土

一九九二年政府宣佈了美濃水庫的興建計畫,引發了美濃當地居民的強力反彈,長年關注農村狀況的鍾鐵民開始以實際行動來捍衛他所摯愛的家鄉,社會批判意識也隨著社會運動的積極參與而與日遽增。一九九四年四月,美濃愛鄉協進會成立,鍾鐵民擔任第一屆理事長,以喚起美濃人對傳統文化、生態、環保的重視為目的,並凝結美濃人的社區意識,來達到保鄉衛土的目標。

此外,鍾鐵民亦深深的瞭解要台灣人愛台灣,就要讓台灣人瞭解台灣,因此往下扎根的工作勢在必行。除了辛苦經營台灣第一座完全以民間力量興建的鍾理和紀念館外,鍾鐵民配合高雄縣政府本土化的政策,於一九九二年主編了中小學鄉土教材《我的家鄉》一、二部。一九九三年,為配合教育廳高級中學人文及社會學科研習活動,鍾鐵民策畫了省立旗美高中「鄉土文學營」,創下了首次於公家機關以公費公開對學生介紹台灣文學的先例。同年十月又主編縣府鄉土教材「我的家鄉」第三部。一九九四年起,鍾鐵民將省立旗美高中「鄉土文學營」擴大舉辦成台灣省高級中學「鄉土文學營」,把台灣文學的種子散播的更深、更遠。一九九五年,為配合縣府母語教學,主編國小母語教材《客家話》。

一九九六年八月起,鍾鐵民開始舉辦「笠山文學營」,並配合縣府建造鍾理和雕像及台灣文學步道計畫,作規劃推動事宜。一九九七年一月,鍾鐵民從旗美高中退休,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清閒,反而日益忙碌。此時鍾鐵民除了全力參與反美濃水庫運動外,也在報紙上發表為數頗多的散文,再度親近他最摯愛的文學創作。三月起,開始為《民生報》寫專欄「山居雜記」,每週一篇。八月起,則開始為《台灣日報》寫專欄「非台北觀點」。並應六堆文教基金會邀請,擔任《六堆鄉土誌》藝文篇召集人。一九九八年,鍾鐵民以這幾年反水庫運動的歷程與感想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家園》開始動筆。八月四日,鍾理和雕像暨台灣文學步道舉行落成典禮,鍾鐵民在致詞時,提起父親坎坷的一生,還一度潸然淚下,令在場人士為之動容。而因政府興建美濃水庫的動作轉趨積極,鍾鐵民除了延續以往,率領美濃反水庫鄉親陳情、抗議外,並推動成立「六堆反水庫義勇軍」與「美濃反水庫大聯盟」,為反水庫運動的長期抗爭做準備。西元二千年的總統大選,因持反水庫立場的陳水扁當選,並隨即宣佈任期內不興建美濃水庫,而使反美濃水庫運動暫告一段落。但鍾鐵民並沒有因此停止對社會的關懷與付出,他除了以鍾理和文教基金會名義,推動成立美濃環保聯盟,以關閉美濃小型焚化爐為首要目標外,並持續關心核四的議題。如此無私與大愛的精神表現,無怪乎被同為美濃籍作家的吳錦發稱之為「無神通菩薩」了。二00一年一月,鍾鐵民擔任了高雄縣社區大學主任,親手打造了台灣第一個農村型社區大學,而他的教育理念與改善、提升農村的志願,亦得以在此獲得實踐。六月,鍾鐵民獲聘為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再度為逐漸流失的客家文化奉獻一份心力!

總之,鍾鐵民在近幾年來雖然常常在小說創作的世界中缺席,但是他卻把他寫小說的精神予以擴大與實踐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我們實在不應該再去苛責鍾鐵民創作量的缺乏,畢竟這樣的責難對他是不公平的。這正是鍾鐵民!一位用「筆墨」與「生命」創作的台灣客屬作家。

相關字詞
書(篇)名 〈父親的關愛〉、〈蒔田〉、〈四眼和我〉、〈人字石〉、〈小叔子〉、〈父與子〉、〈酒仙〉、〈山谷〉、〈夜獵〉、〈起誓〉、〈帳內人〉、〈新生〉、〈演講比賽〉、〈阿憨伯〉、〈老劉哥與老李哥〉、〈我要回家去〉、〈新生〉、〈我的母親〉、〈點菜的日子〉、〈追太陽的一日〉、〈籬笆〉、〈雄牛與土蜂〉、〈夜路〉、〈土牆〉、〈敵與友〉、〈父親、我們〉、〈男人回頭〉、〈分家〉、〈夏日〉、〈菸田〉、〈故事〉、〈土牆〉、〈籬笆〉、〈紅色雞冠花〉、〈慘變〉、〈阿祺的半日〉、〈憨阿清〉、〈種菇人家〉、〈捉山豬記〉、〈枷鎖〉、〈送行的人〉、〈偷雞的阿平〉、〈山路〉、〈鎮道〉、〈朽木〉、〈山道〉、〈墾荒者〉、〈風雨夜行〉、〈過程〉、〈門外豔陽〉、〈竹叢下的人家〉、〈斸狗泥〉、〈尋春〉、〈小店〉、〈夜〉、〈送〉、〈霧幕〉、〈烏蜂〉、〈清明〉、〈風雨夜〉、〈返鄉記〉、〈我的夥伴〉、〈夜獵〉、〈谷地〉、〈黃昏〉、〈夜歸人〉、〈老友〉、《雨後》、〈靜海風波〉、〈河鯉〉、〈祈福〉、〈秋意〉、〈余忠雄的春天〉、〈田園之夏〉、〈豬「業」〉、〈李登華及他的畫〉、〈洪流〉、〈約克夏的黃昏〉、〈鄉愁〉、〈大姨〉、〈女人與甘蔗〉、〈丁有傳的最後願望〉、〈三伯公傳奇〉、〈阿公的情人〉、〈阿月〉、〈蘿蔔嫂〉
人名 鍾鐵民
時間 一九四一年、一九四六年、一九四八年、一九五0年、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五年、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六0年、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二年、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一九六六年、一九六八年、一九六九年、一九七四年、一九八一年、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四年、一九九六年、一九九七年、一九九八年、二00一年
其他專有名詞 脊椎結核、農民寫實文學、美濃水庫

生平年表   【top】

中曆 西曆 日本 年齡 地點 生平紀要 完稿時間 發稿時間 其他相關事件
民國30年 1941 昭和16年 1 瀋陽 1月15日,出生於中國東北滿州國奉天(瀋陽),為父母長子。 夏,隨父母遷居北平,住南昌街。戰後遷南池子胡同。      
民國32年 1943 昭和18年 3 瀋陽       6月4日,小曾祖母(〈假黎婆〉主角)逝世。 8月31日,祖父鍾鎮榮病逝。
民國33年 1944 昭和19年 4 瀋陽       9月9日,大妹出生於北平岡本醫院,甫及一週而逝。
民國35年 1946 昭和21年 6 高雄 屏東內埔 3月29日,由父親攜帶離開北平,經天津、上海,抵達台灣基隆。 4月14日抵高雄,暫住叔叔里志家。隨後隨父親到屏東縣內埔中學任教,住學校宿舍。     7月3日,大弟立民出生於內埔。
民國36年 1947 昭和22年 7 高雄美濃 3月,父親鍾理和肺疾病重辭職,離開內埔遷回高雄縣美濃鎮尖山,於祖父所遺農場定居,住舊香蕉燻乾場。 10月,父親入台北松山結核病療養院,與母親、幼弟獨居鄉間。      
民國37年 1948 昭和23年 8 高雄美濃 春,學會客家話,忘記北京話。 9月,入廣興國民學校,到學校單程六公里,走崎嶇山路,費時一個半鐘頭左右。      
民國38年 1949 昭和24年 9 高雄美濃 夏,脊椎時時發痛,肩膀歪斜。9月開學後,上學時斷時續,最後不得不休學療養。省立屏東醫院斷定為脊椎結核。      
民國39年 1950 昭和25年 10 高雄美濃 春天,病情嚴重,脊椎無法支撐身體,行走時要以兩手撐腰下盤骨。 住竹頭角外婆家療養。10月,父親退院返家,亦隨之離開外婆家返尖山。      
民國40年 1951 昭和26年 11 高雄美濃 脊椎痛疼消除,恢復行走能力,但外形已變成駝背。 9月,復學,插讀廣興國民學校三年級,導師為陳彩義先生。     7月19日,大妹鐵英出生於美濃尖山。
民國43年 1954 昭和29年 14 高雄美濃 有機會接觸《國語日報》、《小學生》雜誌、《學友》雜誌等刊物,對文學有濃厚興趣,除一些世界名著《小婦人》等外,並閱讀通俗小說《三盜梅花帳》等等。 代表學校參加演說比賽、朗讀比賽等。     2月24日,大弟立民死於美濃尖山,年僅九歲。病因為急性支氣管炎。
民國44年 1955 昭和30年 15 高雄美濃 7月,廣興國民學校第二名畢業。 9月,考取縣立美濃中學,初住外婆家半年,後改由家中通學,單程十公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糖廠五分車,並要趕到六公里外的竹頭角去搭乘。     5月,幼弟鐵鈞出生。
民國46年 1957 昭和32年 17 高雄美濃       2月14日,父親鍾理和至美濃黃騰光代書處,任土地代書。 9月15日,祖母劉水妹逝世。
民國47年 1958 昭和33年 18 高雄美濃 屏東內埔 7月,美濃中學畢業,成績第23名,因為初二起迷惑武俠小說《董海公與青萍劍》等,功課差。 8月,投考台北國立藝專美工科,落榜。投考旗山中學高級部亦因體格未錄取。 9月底,考取屏東縣內埔中學新設高級部。寄居屏東縣萬巒鄉,父親北平時好友李輝文先生家。     7月,幼妹鐵華出生。 12月,父親鍾理和辭去美濃代書館的差事,關在家裡養病。
民國48年 1959 昭和34年 19 高雄美濃 9月,轉學考試以第一名考取旗山中學高級部。寄住美濃小阿姨家,一個學期後改由家中以自行車通學。      
民國49年 1960 昭和35年 20 高雄美濃 8月,脊椎引起麻痺,兩腳乏力,暑假病倒。 9月,病情稍癒,改住大姨家,與表兄睡自行車修理店,騎單車通學。 與父親文友林海音、鍾肇政、廖清秀、文心等通信。     8月4日,父親鍾理和修訂〈雨〉時,肺疾復發,血染稿紙,終不治病逝。
民國50年 1961 昭和36年 21 高雄美濃 7月,旗山中學高級部畢業。 8月,大專聯考丙組落榜。 7月完成〈蒔田〉。 12月22日完成〈四眼與我〉。 12月21日第一篇短文〈蒔田〉發表。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是年長年臥病,至秋後始漸痊癒,又得以站立行走。 2月2日完成〈人字石〉。 3月1日第一篇小說〈四眼與我〉發表。  
民國52年 1963 昭和38年 23 台北 2月,至美濃黃騰光代書處,學習土地代書事務。 3月,因〈新生〉在《聯副》發表,結識錢恩佑女士,由錢女士丈夫姚紹煌先生安排,到台北工作,任基督教教會雜誌《中國信徒月刊》校對、寄發工作。寄居台北市光復路一段姚家。 9月,考取師大夜間部國文系及政治大學夜間 2月13日完成〈小叔子〉。 2月26日完成〈父與子〉。 4月27日完成〈酒仙〉。 4月30日完成〈山谷〉。 6月27日完成〈帳內人〉。 9月20日完成〈新生〉。 9月29日完成〈演講比賽〉。 10月18日完成〈阿憨伯〉。 9.11月14日完成〈老劉哥與老李哥〉。 5月13日〈山谷〉發表。 6月1日〈小叔子〉發表。 6月2日〈父與子〉發表。 6月10日〈人字石〉發表。 8月4日〈帳內人〉發表。 8月31日〈酒仙〉發表。 9月30日〈新生〉發表。 12月10日〈演講比賽〉發表。 9.11月21日—23日〈阿憨伯〉發表。 10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1月,得林銘治先生推介到同鄉前輩李添春教授家,負責白天看家並照顧中風的李夫人。生活問題暫時解決,住青田街李府。 3月,教育部公文核准,得註冊成為師大正式學生。 因〈籬笆〉投稿《徵信新聞報》副刊,結識當時副刊主編畢珍先生,許多作品便在他鼓勵下完成。 5月13日完成〈夜雨〉。 12月6日完成〈紅色的雞冠花〉。 12月6日完成〈紅色的雞冠花〉。 1月8日完成〈追太陽的一日〉。 1月22日〈我要回家去〉發表。 1月22日〈我要回家去〉發表。 7月10日〈夜雨〉發表。 7月10日〈夜雨〉發表。 1月17日〈追太陽的一日〉發表。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桃園龍潭 台北 高雄 寒假,住桃園龍潭鍾肇政先生南龍街宿舍,每日與鍾先生到龍潭國小一同寫作。 5月4日,《聯合報》精選小說徵文,第一批錄選名單公佈,〈紅色雞冠花〉入選,更名〈石罅中的小花〉。 9月,脊椎發炎,疼痛毛病復發,雙腿開始麻痺。經過台大中心診所等外科診斷,以為除開 1月14日完成〈籬笆〉。 3月6日完成〈雄牛與土蜂〉。 3月16日完成〈夜路〉。 4月16日完成〈菸田〉。 5月28日完成〈土牆〉。 7月6日完成〈故事〉。 7月27日完成〈敵與友〉。 8月4日完成電視劇本〈吉星高照〉。 9.8月13日完成〈父親、我們〉。 2月21日〈籬笆〉發表。 3月24日〈雄牛與土蜂〉發表。 5月〈夜路〉發表。 7月4日〈菸田〉發表。 7月〈土牆〉發表。 10月8日〈敵與友〉發表。 10月〈父親、我們〉發表。 10月15日〈故事〉發表。 9.11月30日〈夏日〉發表。 10.12月5日〈男人  
民國55年 1966 昭和41年 26 台北 4月,〈點菜的日子〉獲第一屆「台灣文學獎」佳作(林海音選)。 9月,復學。離開青田街李教授家,寄居羅斯福路二段姚紹煌先生公館。 〈山道〉得《幼獅文藝》徵文第二名。 1月19日完成〈阿祺的半日〉。 2月16日完成〈憨阿清〉。 3月3日完成〈種菇人家〉。 3月完成〈捉山豬記〉。 4月20日完成〈枷鎖〉。 5月5日完成〈送行的人〉。 6月6日完成〈點菜的日子〉。 8月19日完成〈山路〉。 9.6月7日完成〈鎮道〉。 2月22日〈憨阿清〉發表。 3月1日〈慘變〉發表。 3月25日〈捉山豬記〉發表。 5月4日〈紅色的雞冠花〉發表。 5月5日〈枷鎖〉發表。另於5月24日—25日發表。 5月20日〈送行的人〉發表。 7月1日〈偷雞的阿平〉發表。 7月11日〈種菇人家〉發表。  
民國56年 1967 昭和42年 27 台北   10月11日完成〈朽木〉。 10月18日完成〈山道〉。 10月26日完成〈墾荒者〉。 12月15日完成〈風雨夜行〉。 12月25日完成〈過程〉。 3月3日完成〈門外豔陽〉。 10月21日〈朽木〉發表。 11月1日〈山道〉發表。 11月21日〈墾荒者〉發表。另於11月12日發表。 11月21日〈墾荒者〉發表,另於11月12日發表。 1月1日〈風雨夜行〉發表。  
民國57年 1968 昭和43年 28 台北 9月,離開羅斯福路姚家,仍住青田街李教授家。 11月,到《純文學》雜誌社任校對的工作。 3月8日完成〈竹叢下的人家〉。 3月28日完成〈斸狗泥〉。 4月20日完成〈尋春〉。 5月23日完成〈小店〉。 6月10日完成〈夜〉。 7月25日完成〈送〉。 1月18日完成〈風雨夜〉。 1月10日—11日〈過程〉發表。 3月15日〈門外豔陽〉發表。 4月〈竹叢下的人家〉發表。 6月6日〈斸狗泥〉發表。 7月1日〈夜〉發表。 12月1日〈尋春〉發表。 12月1日〈送〉發表。 2月8日〈風雨夜〉發表。  
民國58年 1969 昭和44年 29 台北 5月,短篇小說集《菸田》由中山文藝基金獎助出版。 7月,師大國文系畢業。 7月20日,任「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管理委員。 3月13日完成〈返鄉記〉。 4月26日完成〈我的夥伴〉。 5月23日完成〈夜獵〉。 9月16日完成〈谷地〉。 12月4日完成〈黃昏〉。 5月9日完成〈霧幕〉。 4月24日〈返鄉記〉發表。 6月5日〈我的夥伴〉發表。 7月〈夜獵〉發表。 2月1日〈谷地〉發表。  
民國59年 1970 昭和45年 30 高雄美濃 擔任第一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5月19日完成〈烏蜂〉。 6月5日完成〈清明〉。 9月完成〈夜歸人〉。 3月1日〈黃昏〉發表。 6月1日〈小店〉發表。 6月1日〈霧幕〉發表。 6月1日〈烏蜂〉發表。 7月〈清明〉發表。 10月〈夜歸人〉發表。  
民國60年 1971 昭和46年 31 高雄美濃 擔任第二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9月完成〈老友〉。 1月〈一點淺見〉(第一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發表。 10月〈老友〉發表。  
民國61年 1972 昭和47年 32 高雄美濃 應台灣省新聞處之邀,寫作長篇《雨後》,10月出版。 擔任第三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3月完成《雨後》。 1月〈評後淺談〉(第二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發表。 1月〈推薦徬徨少年時〉(第三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發表。  
民國62年 1973 昭和48年 33 高雄美濃 擔任第四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9月1日完成〈靜海波濤〉。 10月〈靜海波濤〉(完成於9月1日)發表。  
民國63年 1974 昭和49年 34 高雄美濃 擔任第五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春,與郭明琴結婚。   1月〈淺論江上「有一個死」〉(第四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發表。 1月〈一點淺見〉(第五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發表。  
民國64年 1975 昭和50年 35 高雄美濃       2月15日,長女鍾雨靖出生。
民國65年 1976 昭和51年 36 高雄美濃 擔任第七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1月〈評選雜言〉(第七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發表。 11月2日,次女鍾怡彥出生。
民國66年 1977 昭和52年 37 高雄美濃 擔任第八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7月完成〈河鯉〉。 10月〈河鯉〉發表。  
民國67年 1978 昭和53年 38 高雄美濃 〈河鯉〉獲得「吳濁流文學獎」佳作。 9月完成〈祈福〉。 3月〈我看鍾理和小說中的人物〉發表。 6月〈我看「獵女犯」及「小黑」〉(第八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發表。1月〈李喬印象記〉發表。  
民國68年 1979 昭和54年 39 高雄美濃   10月13日完成〈秋意〉。 3月9日完成〈余忠雄的春天〉。 10月3日〈祈福〉發表。 10月23日〈秋意〉發表。 4月24日—25日〈余忠雄的春天〉發表。  
民國69年 1980 昭和55年 40 高雄美濃 8月4日,鍾理和紀念館破土興建。並於美濃戲院首映李行導演之「原鄉人」。 10月,短篇小說集《余忠雄的春天》由東大出版。 8月30日完成〈田園之夏〉。 8月30日完成〈田園之夏〉。 7月完成〈豬「業」〉。 12月4日—6日〈田園之夏〉發表。 12月4日—6日〈田園之夏〉發表〈《原鄉人》及其他〉發表。 7月28日〈豬「業」〉發表。 11月3日,三女鍾舜文出生。
民國70年 1981 昭和56年 41 高雄美濃   7月24日完成〈李登華及他的畫〉。 6月〈原鄉人及其他〉發表。 8月〈鍾理和先生年譜後記〉發表。 8月1日〈李登華及他的畫〉發表。 次女鍾怡彥罹患白血病。
民國71年 1982 昭和57年 42 高雄美濃 兒童文學《月光下的小鎮》由省教育廳出版。 〈約克夏的黃昏〉獲得「洪醒夫小說獎」。 8月15日完成〈洪流〉。 2月25日完成〈約克夏的黃昏〉。 10月30日—31日〈洪流〉發表。 4月1日〈鄉愁〉發表。 10月,鍾理和紀念館首期工程勉強完工。
民國72年 1983 昭和58年 43 高雄美濃 1月29日,「鍾鐵民作品討論會」於苗栗舉行,出席者有鄭清文、李喬、彭瑞金,列席者有王世勛,記錄為彭瑞金。 3月20日完成〈鄉愁〉。 3月20日完成〈鄉愁〉。 5月5日完成〈我的母親〉。 5月5日完成〈我的母親〉。 4月15日〈約克夏的黃昏〉發表。 5月8日〈我的母親〉發表。 8月7日〈我的父親及「鍾理和紀念館」〉發表。 10月〈洪醒夫與他的小說〉發表。 1月〈李登華和他的畫〉發表。 8月4日,鍾理和紀念館落成啟用典禮。
民國73年 1984 昭和59年 44 高雄美濃 2月12日,〈大姨〉得第十五屆「吳濁流文學獎」正獎。   4月〈大姨〉發表。 8月4日〈期待一個文學殿堂的誕生〉發表。 2月17日〈豬言豬語〉發表。 3月〈得獎感言〉(1984年吳濁流文學獎得獎感言)發表。  
民國74年 1985 昭和60年 45 高雄美濃 擔任第十六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4月發表〈作家的情書〉。 〈女人與甘蔗〉。 5月〈「魯冰花」前的愛情〉發表。 10月〈我的摸索〉發表。 報導文學:〈美濃〉。 3月〈評後感—吳濁流小說獎評審感言〉發表。  
民國75年 1986 昭和61年 46 高雄美濃     4月3日發表〈斑鳩〉。  
民國76年 1987 昭和62年 47 高雄美濃     4月16日發表〈山豬〉。 7月22日〈牛〉、〈土狗與伯勞〉發表。 5月10日〈母兮鞠我〉發表。 5月15日〈追求善美•提昇情操〉(《台灣文藝》發行一百期感言)發表。 3月6日〈那些逝去的日子—悼文心先生〉發表。  
民國77年 1988 昭和63年 48 高雄美濃     12月〈客家精神?〉、〈蝸牛〉、〈大蕃薯〉、〈青蛙〉發表。 2月1日〈白血病奮戰記〉發表。  
民國78年 1989 平成1年 49 高雄美濃 擔任第二十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 7月,「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正式成立,擔任基金會董事,並負責鍾理和紀念館整理管理事宜。   6月13日〈農業的輓歌〉發表。 〈丁有傳的最後願望〉。  
民國79年 1990 平成2年 50 高雄美濃 7月,應美國「台灣文學研究會」邀請,與詩人曾貴海同赴美國參加台灣文學研討會。 應洛杉磯「台灣文化之夜」邀約演講〈客家文學與客家精神〉。 9月,開始擔任《台灣文藝》創新號之編輯顧問。   1月18日〈蛇〉發表。 9月13日〈大閹雞〉發表。 7月〈下馬喝水〉發表。 5、6月〈吳濁流文學獎評後語〉發表。 7月〈剃頭紀事〉發表。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三月,出任高雄縣文化基金會董事。☉擔任第二二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委員。   12月15日〈鍾理和作品中的人性尊嚴〉發表。  
民國81年 1992 平成4年 52 高雄美濃 配合高雄縣本土化工作,主編中小學鄉土教材「我的家鄉」一、二兩部。 8月,參與縣府舉辦「台灣文學會議暨文學家鍾理和逝世三十二週年紀念會」。 偕家人暢遊泰國。 擔任第二三屆「吳濁流文學獎」評審委員。   〈鍾理和筆下的客家女性〉發表。 2月24日〈發展客家新文化〉發表。 3月〈漫長的路〉發表。 4月14日〈掛紙〉發表。 6月25日〈莫待老天賞水喝〉發表。 10月21日〈人與蜂〉、〈八月禾蝦香〉、〈強項〉、〈三伯公傳奇〉發表。  
民國82年 1993 平成5年 53 高雄美濃 6月,短篇小說集《約克夏的黃昏》由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配合教育廳高級中學人文及社會學科研習活動,策畫省立旗美高中「鄉土文學營」,安排課程、聘請台灣知名作家,首次於公家機關以公費公開對學生介紹台灣文學。 10月,主編高雄縣鄉土教材「我的家鄉」第三部   1月22日〈鹹魚蕃薯飯〉、〈山歌〉、〈菸葉與美濃〉、〈早起三朝當一工〉、中小學鄉土教材:《我的家鄉》一、二部發表。 11月28日〈阿公的情人〉發表。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2月,開始擔任《台灣文藝》新生版之顧問。 4月,「美濃愛鄉協進會」成立,任第一屆理事長,從事社區文化整理重建、生態環保工作。 5月,〈約克夏的黃昏〉獲「賴和文學獎」。 舉辦第二屆全省高級中學「鄉土文學營」。   〈伯公樹下好歇涼〉。 〈蕃薯〉。 〈檳榔〉。 〈佬濃溪〉。 中小學鄉土教材:《我的家鄉》第三部。 4月12日〈阿月〉發表。  
民國84年 1995 平成7年 55 高雄美濃 5月,舉辦第一屆美濃黃蝶祭。 配合高雄縣政府母語教學,主編國小母語教材《客家話》。 舉辦第三屆全省高級中學「鄉土文學營。」   4月30日〈一本影響我很深的書〉發表。 5月〈火要人點著〉發表。 9月〈「陶壁」公共藝術—朱邦雄創作〉發表。 9月24日〈蘿蔔嫂〉發表。 10月3日〈惜福〉發表。 〈莫讓荖濃溪再嗚咽—美濃水庫的省思〉。 12月14日〈笠山下的故事〉發表。 12月〈  
民國85年 1996 平成8年 56 高雄美濃 5月,獲第三屆「高縣文學獎」。 6月2日,舉辦第二屆美濃黃蝶祭。 8月,舉辦第一屆「笠山文學營」。 配合縣府建造鍾理和雕像及台灣文學步道計畫,作規劃推動事宜。 舉辦第四屆全省高級中學「鄉土文學營」。   〈蛤蟆與虫另仔滿田坎〉發表。 國小母語教材:《客家話》。 1月〈椰子〉發表。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1月,從旗美高中退休。 3月,開始為民生報寫專欄「山居雜記」,每週一篇。 7月6日,舉辦第三屆美濃黃蝶祭。 8月,開始為台灣日報寫專欄「非台北觀點」。 10月,主編《鍾理和全集》,由高縣文化中心出版。 應六堆文教基金會邀請,編纂《六堆鄉土誌》,   7月26日〈菔菜,好吃〉發表。 11月25日〈木瓜樹下好歇涼〉、〈五色鳥〉發表。 4月〈走在文學步道上〉發表。 2月,長女雨靖出嫁。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3月,「山居雜記」停筆,共寫〈木棉樹〉等60篇。 5月23日,推動成立「六堆反水庫義勇軍」。 5月31日,推動成立「美濃反水庫大聯盟」。 7月,「非台北觀點」停筆,共寫24篇。 8月4日,鍾理和雕像暨台灣文學步道落成典禮。 8月2日至4日,舉辦第二屆「笠   6月13日—14日〈憶楊國君〉發表。 11月〈美情文濃的原鄉〉,地方誌:《六堆鄉土誌》藝文篇發表。 4月〈鍾理和文學的原鄉〉發表。 「山居雜記」包含:3〈早起三朝當一工〉,10〈森林音樂會〉,17〈木棉樹〉,24〈荔枝香〉,31〈有用與無用〉,2〈烏  
民國88年 1999 平成11年 59 高雄美濃 6月6日,舉辦第五屆美濃黃蝶祭。 7月,任高雄縣客家事務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 7月,應邀至中正預校演講《小說人物的塑造與描寫刻畫》。   7月〈懷璧其罪—親近美濃,愛我家園〉發表。 8月1日〈淺談客家文學〉發表。 8月〈編印「鍾理和全集」〉發表。 10月〈我的父親阿成伯—理和先生〉發表。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任美濃扶輪社社長。 二千年總統大選,支持反美濃水庫興建的五號參選者陳水扁。 因陳水扁總統宣佈任期內不興建美濃水庫,使反美濃水庫運動暫告一段落。 8月113日,舉辦第六屆美濃黃蝶祭。 以鍾理和文教基金會名義,加入10月28日成立的美濃環保聯盟,以關   5月28日〈彭瑞金—台灣文學的守護者〉發表。 10月27日〈所求於己者輕〉發表。 11月6日〈漩渦〉發表。 11月16日〈天霸王〉發表。  
民國90年 2001 平成13年 61 高雄美濃 1月,任高雄縣社區大學主任。 任美濃扶輪社社長。 擔任賴和文學獎評審委員。 6月,出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   11月26日〈多元就是豐富〉發表。 12月6日〈生命力〉發表。 12月16日,森林中的婚禮〉發表。 12月26日〈山頂上的歌聲〉發表。 10月20日〈原鄉夜合的芬芳〉發表。 1月4日〈冤業〉發表。 1月15日〈越鳥巢南枝〉發表。 2月11日〈打造農村的行動型  
民國91年 2002 平成14年 62 高雄美濃 1月,任第三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6月,任彰化師大白沙文學獎評審。   8月出版散文集《山城棲地》。 10月出版散文集《山居散記》。 4月長篇小說《家園》連載。 5月出版散文集《鄉居手記》。  

寫作年表   【top】

中曆 西曆 日本 年齡 地點 作品名稱 完稿時間 出版時間 出版資訊 備註
民國50年 1961 昭和36年 21 高雄美濃 〈四眼與我〉       1962年3月1日發表於《聯合報》副刊
民國50年 1961 昭和36年 21 高雄美濃 〈蒔田〉   12月21日 《中國晚報》「中國文藝」欄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老劉哥與老李哥〉       1963年1月10日發表於《民間知識》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演講比賽〉   12月10日 《南方文藝》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父與子〉   6月2日 《新聞報西子灣副刊》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我要回家去〉       1963年1月22日發表於《聯合報》副刊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人字石〉   6月10日 《民間知識》雜誌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酒仙〉   8月31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山谷〉   5月13日〈山谷〉 《聯合報》副刊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小叔子〉   6月1日 《文林》月刊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新生〉   9月30日 《聯合報》副刊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帳內人〉   8月4日 《聯合報》副刊  
民國51年 1962 昭和37年 22 高雄美濃 〈阿憨伯〉   11月21日—23日 《聯合報》副刊  
民國52年 1963 昭和38年 23 高雄美濃 〈起誓〉       1964年3月29日發表於《曙光文藝》
民國52年 1963 昭和38年 23 台北 〈夜雨〉   7月10日 《民間知識》  
民國52年 1963 昭和38年 23 台北 〈紅色的雞冠花〉       1965年5月4日〈發表於《聯副精選小說》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夜路〉   5月 《台灣文藝》1卷2期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男人回頭〉   12月5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追太陽的一日〉   1月17日 《中華日報》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高雄美濃 電視劇本〈吉星高照〉       未刊稿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土牆〉   7月 《台灣文藝》1卷4期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故事〉   10月15日 《徵信報早期小說》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高雄美濃 〈父親、我們〉   10月 《台灣文藝》1卷5期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菸田〉   7月4日 《徵信報早期小說》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雄牛與土蜂〉   3月24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夏日〉   11月30日 《中華日報》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分家〉       1965年1月28日發表於《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高雄美濃 〈敵與友〉   10月8日 《徵信報早期小說》  
民國53年 1964 昭和39年 24 台北 〈籬笆〉   2月21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台北 〈送行的人〉   5月20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桃園龍潭 〈憨阿清〉   2月22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台北 〈枷鎖〉   5月5日 《中央日報》副刊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高雄美濃 〈偷雞的阿平〉   7月1日 《小說創作》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台北 〈阿祺的半日〉   9月1日 《皇冠雜誌》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台北 〈慘變〉   3月1日 《自由青年》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高雄美濃 〈山路〉   8月27日 《中央日報》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台北 〈捉山豬記〉   3月25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台北 〈點菜的日子〉   7月 《台灣文藝》2卷8期  
民國54年 1965 昭和40年 25 台北 〈種菇人家〉   7月11日 《小說創作》  
民國55年 1966 昭和41年 26 台北 〈山道〉   11月1日 《幼獅文藝》  
民國55年 1966 昭和41年 26 高雄美濃 〈鎮道〉   7月1日 《幼獅文藝》  
民國55年 1966 昭和41年 26 台北 〈墾荒者〉   11月21日 《中央日報》  
民國55年 1966 昭和41年 26 台北 〈過程〉       1967年1月10日—11日發表於《台灣日報》
民國55年 1966 昭和41年 26 台北 〈風雨夜行〉       1967年1月1日發表於《師大文苑》
民國55年 1966 昭和41年 26 台北 〈朽木〉   10月21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6年 1967 昭和42年 27 高雄美濃 〈送〉   12月1日 《清溪》雜誌  
民國56年 1967 昭和42年 27 台北 〈尋春〉   12月1日 《小說創作》  
民國56年 1967 昭和42年 27 台北 〈小店〉       1969年6月1日發表於《中華文藝復興月刊》
民國56年 1967 昭和42年 27 台北 〈斸狗泥〉   6月6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6年 1967 昭和42年 27 台北 〈竹叢下的人家〉   4月 《台灣文藝》4卷15期  
民國56年 1967 昭和42年 27 台北 〈門外豔陽〉   3月15日 《自由青年》  
民國56年 1967 昭和42年 27 台北 〈夜〉   7月1日 《純文學》月刊  
民國57年 1968 昭和43年 28 台北 〈黃昏〉       1969年3月1日發表於《中國時報》副刊
民國57年 1968 昭和43年 28 台北 〈返鄉記〉   4月24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7年 1968 昭和43年 28 台北 〈夜獵〉   7月 《台灣文藝》5卷20期  
民國57年 1968 昭和43年 28 高雄美濃 〈谷地〉       1969年2月1日發表於《幼獅文藝》
民國57年 1968 昭和43年 28 台北 〈我的夥伴〉   6月5日 《師大文風》  
民國57年 1968 昭和43年 28 台北 〈風雨夜〉   2月8日 《徵信新聞報》副刊  
民國58年 1969 昭和44年 29 台北 〈清明〉   7月 《台灣文藝》6卷24期  
民國58年 1969 昭和44年 29 台北 〈烏蜂〉   6月1日 《清溪雜誌》  
民國58年 1969 昭和44年 29 台北 〈霧幕〉   6月1日 《純文學》月刊  
民國59年 1970 昭和45年 30 高雄美濃 〈夜歸人〉   10月 《台灣文藝》7卷29期  
民國59年 1970 昭和45年 30 高雄美濃 〈一點淺見〉   1月 《台灣文藝》7卷26期 (第一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
民國60年 1971 昭和46年 31 高雄美濃 〈評後淺談〉   1月 《台灣文藝》8卷30期 (第二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
民國60年 1971 昭和46年 31 高雄美濃 〈老友〉   10月 《台灣文藝》8卷33期  
民國61年 1972 昭和47年 32 高雄美濃 《雨後》   10月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出版  
民國61年 1972 昭和47年 32 高雄美濃 〈推薦徬徨少年時〉   1月 《台灣文藝》8卷34期 (第三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
民國62年 1973 昭和48年 33 高雄美濃 〈淺論江上「有一個死」〉   1月 《台灣文藝》10卷38期 (第四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
民國62年 1973 昭和48年 33 高雄美濃 〈靜海波濤〉   10月 《台灣文藝》11卷41期  
民國63年 1974 昭和49年 34 高雄美濃 〈一點淺見〉   1月 《台灣文藝》11卷42期 (第五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
民國65年 1976 昭和51年 36 高雄美濃 〈評選雜言〉   1月 《台灣文藝》13卷50期 (第七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
民國66年 1977 昭和52年 37 高雄美濃 〈我看鍾理和小說中的人物〉   3月 《台灣文藝》革新第1號54期  
民國66年 1977 昭和52年 37 高雄美濃 〈我看「獵女犯」及「小黑」〉   6月 《台灣文藝》55期 (第八屆吳濁流文學獎評語)
民國66年 1977 昭和52年 37 高雄美濃 〈河鯉〉   10月 《台灣文藝》56期  
民國67年 1978 昭和53年 38 高雄美濃 〈秋意〉   10月23日 《民眾日報》  
民國67年 1978 昭和53年 38 高雄美濃 〈祈福〉   10月3日〈祈福〉 《民眾日報》  
民國67年 1978 昭和53年 38 高雄美濃 〈李喬印象記〉   1月 《台灣文藝》57期  
民國68年 1979 昭和54年 39 高雄美濃 〈《原鄉人》及其他〉     《聯合報》副刊  
民國68年 1979 昭和54年 39 高雄美濃 〈余忠雄的春天〉   4月24日—25日 《民眾日報》  
民國68年 1979 昭和54年 39 高雄美濃 〈田園之夏〉   12月4日—6日 《自立晚報》  
民國69年 1980 昭和55年 40 高雄美濃 〈鍾理和先生年譜後記〉   8月 《台灣文藝》68期  
民國69年 1980 昭和55年 40 高雄美濃 〈原鄉人及其他〉   6月 《台灣文藝》67期  
民國69年 1980 昭和55年 40 高雄美濃 《余忠雄的春天》   10月 東大出版 短篇小說集
民國69年 1980 昭和55年 40 高雄美濃 〈豬「業」〉   7月28日 《聯合報》副刊  
民國70年 1981 昭和56年 41 高雄美濃 〈李登華及他的畫〉   8月1日 《台灣日報》  
民國70年 1981 昭和56年 41 高雄美濃 〈洪流〉   10月30日—31日 《聯合報》副刊  
民國71年 1982 昭和57年 42 高雄美濃 〈約克夏的黃昏〉   4月15日 《文學界》雜誌  
民國71年 1982 昭和57年 42 高雄美濃 《月光下的小鎮》     省教育廳出版 兒童文學
民國71年 1982 昭和57年 42 高雄美濃 〈我的父親及「鍾理和紀念館」〉   8月7日 《台灣時報》  
民國71年 1982 昭和57年 42 高雄美濃 〈我的母親〉   5月8日 《台灣時報》  
民國71年 1982 昭和57年 42 高雄美濃 〈鄉愁〉   4月1日 《海潮》月刊  
民國71年 1982 昭和57年 42 高雄美濃 〈洪醒夫與他的小說〉   10月 《文學界》4期  
民國72年 1983 昭和58年 43 高雄美濃 〈期待一個文學殿堂的誕生〉   8月4日 《中國時報》副刊  
民國72年 1983 昭和58年 43 高雄美濃 〈豬言豬語〉   2月17日 《台灣時報》  
民國72年 1983 昭和58年 43 高雄美濃 〈大姨〉   4月 《文學界》6期  
民國72年 1983 昭和58年 43 高雄美濃 〈李登華和他的畫〉   1月 《台灣文藝》80期  
民國73年 1984 昭和59年 44 高雄美濃 〈得獎感言〉   3月 《台灣文藝》87期 (1984年吳濁流文學獎得獎感言)
民國73年 1984 昭和59年 44 高雄美濃 〈月光山下•美濃〉   9月 《世界地理雜誌》  
民國73年 1984 昭和59年 44 高雄美濃 〈我的摸索〉   10月 《文訊》14期  
民國73年 1984 昭和59年 44 高雄美濃 〈「魯冰花」前的愛情〉   5月 《台灣文藝》88期  
民國73年 1984 昭和59年 44 高雄美濃 〈作家的情書〉   4月    
民國74年 1985 昭和60年 45 高雄美濃 〈評後感—吳濁流小說獎評審感言〉   3月 《台灣文藝》93期  
民國75年 1986 昭和61年 46 高雄美濃 〈追求善美•提昇情操〉   5月15日 《台灣文藝》100期 (《台灣文藝》發行一百期感言)
民國75年 1986 昭和61年 46 高雄美濃 〈斑鳩〉   4月3日 《民眾日報》副刊  
民國75年 1986 昭和61年 46 高雄美濃 〈土狗與伯勞〉       收於2001年8月《山城棲地》串門文化出版
民國75年 1986 昭和61年 46 高雄美濃 〈牛〉   7月22日 《台灣時報》  
民國75年 1986 昭和61年 46 高雄美濃 〈山豬〉   4月16日 《民眾日報》副刊  
民國75年 1986 昭和61年 46 高雄美濃 〈母兮鞠我〉   5月10日 《民生報》副刊  
民國76年 1987 昭和62年 47 高雄美濃 〈青蛙〉       未刊槁
民國76年 1987 昭和62年 47 高雄美濃 〈蝸牛〉       收於2002年5月15日《鄉居手記》未來出版社出版
民國76年 1987 昭和62年 47 高雄美濃 〈客家精神?〉   12月 《三台雜誌》  
民國76年 1987 昭和62年 47 高雄美濃 〈那些逝去的日子—悼文心先生〉   3月6日 《民眾日報》  
民國77年 1988 昭和63年 48 高雄美濃 〈白血病奮戰記〉   2月1日 《台灣時報》  
民國77年 1988 昭和63年 48 高雄美濃 〈農業的輓歌〉   6月13日 《中國時報》  
民國77年 1988 昭和63年 48 高雄美濃 〈大蕃薯〉   1月 《自立晚報副刊》  
民國78年 1989 平成1年 49 高雄美濃 〈下馬喝水〉   7月 《台灣春秋》  
民國78年 1989 平成1年 49 高雄美濃 〈剃頭紀事〉   7月 《文學台灣》  
民國78年 1989 平成1年 49 高雄美濃 〈大閹雞〉   9月13日 《中國時報》  
民國78年 1989 平成1年 49 高雄美濃 〈吳濁流文學獎評後語〉   5、6月 《台灣文藝》117期  
民國78年 1989 平成1年 49 高雄美濃 〈丁有傳的最後願望〉       收於2001年6月《三伯公傳奇》,桂冠出版
民國78年 1989 平成1年 49 高雄美濃 〈蛇〉   1月18日 《自立早報》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漫長的路〉   3月 《文訊》65期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強項〉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莫待老天賞水喝〉   6月25日 《中時晚報》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八月禾蝦香〉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發展客家新文化〉   2月24日 《自立晚報》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鍾理和作品中的人性尊嚴〉   12月15日 《台灣文藝》128期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鍾理和筆下的客家女性〉     《新介客家人》台北台原出版社出版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掛紙〉   4月14日 《中國時報》  
民國80年 1991 平成3年 51 高雄美濃 〈人與蜂〉   10月21日 《中國時報》  
民國81年 1992 平成4年 52 高雄美濃 〈早起三朝當一工〉       收於2001年10月31日《山居散記》百盛文化出版
民國81年 1992 平成4年 52 高雄美濃 〈鹹魚蕃薯飯〉   1月22日 《中國時報》  
民國81年 1992 平成4年 52 高雄美濃 〈三伯公傳奇〉     《文學台灣》 收於1993年6月小說集《約克夏的黃昏》高雄文化中心出版
民國81年 1992 平成4年 52 高雄美濃 〈山歌〉        
民國81年 1992 平成4年 52 高雄美濃 〈菸葉與美濃〉        
民國82年 1993 平成5年 53 高雄美濃 〈伯公樹下好歇涼〉        
民國82年 1993 平成5年 53 高雄美濃 〈佬濃溪〉        
民國82年 1993 平成5年 53 高雄美濃 〈蕃薯〉        
民國82年 1993 平成5年 53 高雄美濃 《約克夏的黃昏》   6月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短篇小說集
民國82年 1993 平成5年 53 高雄美濃 〈阿公的情人〉   11月28日 《民眾日報》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蘿蔔嫂〉   9月24日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阿月〉   4月12日 《台灣文藝》146期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笠山下的故事〉   12月14日 《台灣時報》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惜福〉   10月3日 《自立晚報》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火要人點著〉   5月 《客家雜誌》48期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陶壁」公共藝術—朱邦雄創作〉   9月 《藝術家》232期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莫讓荖濃溪再嗚咽—美濃水庫的省思〉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一本影響我很深的書〉   4月30日 《出版界》39期  
民國83年 1994 平成6年 54 高雄美濃 〈父親〉   12月 《聯合文學》11卷2期  
民國84年 1995 平成7年 55 高雄美濃 〈蛤蟆與虫另仔滿田坎〉     《台灣時報》副刊  
民國84年 1995 平成7年 55 高雄美濃 〈我的祖父與笠山農場〉   11月17日 《中央日報》  
民國85年 1996 平成8年 56 高雄美濃 〈木瓜樹下好歇涼〉   11月25日 《中國時報》  
民國85年 1996 平成8年 56 高雄美濃 〈森林音樂會〉       1997年3月10日發表於《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5年 1996 平成8年 56 高雄美濃 〈菔菜,好吃〉   7月26日 《中國時報》  
民國85年 1996 平成8年 56 高雄美濃 〈椰子〉   1月 《文學台灣》17期  
民國85年 1996 平成8年 56 高雄美濃 〈義工校長〉       1997年7月7日發表於《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5年 1996 平成8年 56 高雄美濃 〈五色鳥〉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憶楊國君〉   6月13日—14日 《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嚇鳥〉   10月6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另刊於2001年7月21日《TAIWAN NEWS》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燕巢群雀佔〉   4月28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鍾理和文學的原鄉〉   4月 《拾穗雜誌》552期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運動〉   10月21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蒔花殖草〉   5月5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野山峰〉   11月10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麵包樹〉   9月29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遙想先父當年〉   8月4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椰賤傷農〉   8月18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鎮誌與社區〉   10月9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走在文學步道上〉   4月 《拾穗雜誌》552期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檳榔〉   4月21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農藥的迷思〉   12月22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有用與無用〉   3月31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求人不如求己〉   6月30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退休歲月〉   10月13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意外〉   11月20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木棉樹〉   3月17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打林不開溝〉   8月25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垃圾戰爭〉   6月9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天作孽〉   8月14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遊唱詩人「山狗大」〉   12月18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荔枝香〉   3月24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飛機草〉   7月17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紅香蕉〉   11月3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苦苓樹〉   5月10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烏杜子粥〉   4月2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紅蟳〉   9月8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毒蜆〉   12月8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清地屑〉   5月19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花園般的小學〉   6月16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看月華〉   9月22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冬寒落雨夏寒晴〉   12月15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美情文濃的原鄉〉   11月 《源雜誌》12期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仿製文化〉   10月23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菜瓜布〉   12月29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金斑鳩〉   5月26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菜季〉   10月27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洗面洗耳角〉   7月14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沒嗄吃貓飯〉   12月1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女兒賊〉   11月17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共硯緣〉   11月24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必也正名乎〉   9月25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鍾理和全集》編後〉   9月11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阿炎哥〉   8月11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淚滴禾下土〉   8月20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羌」鴻一瞥〉   7月24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懶人無懶土〉   12月4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風水〉   4月14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美麗的花的世界〉   11月6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v8錄影機〉   9月15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早起三朝當一工〉   3月3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山豬不吃糠〉   6月2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6年 1997 平成9年 57 高雄美濃 〈黃蝶兮,歸來〉   6月23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木馬的聯想〉   2月12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老吾老〉   3月26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入年掛〉   1月26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文學教育〉   1月29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火燒門前紙〉   2月2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勞動服務〉   4月9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六堆〉   6月4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生存的戰爭〉   5月11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感動〉   2月23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阿麟的理想〉   3月12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文學深情化步道大愛〉   4月 《交流》雜誌38期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有女初成〉   1月19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四十九日烏暗天〉   3月9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退冬〉   3月23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火焰樹〉   2月9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懷璧其罪〉   5月7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暖冬〉   1月5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生命之河〉   1月1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俗務令人煩〉   2月16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理性的抗爭〉   1月15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監誓〉   1月12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鍾理和紀念雕像揭幕感言〉   9月 《客家》雜誌122期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長才猶未盡〉   6月18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這樣的微笑〉   4月23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同心自救〉   2月26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美的境界〉   3月30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美麗的芳鄰〉   3月16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冰雹雨〉   3月2日 《民生報副刊•山居雜記》  
民國87年 1998 平成10年 58 高雄美濃 〈期待你來認識我們的作家〉   7月2日 《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民國88年 1999 平成11年 59 高雄美濃 〈淺談客家文學〉   8月1日 《文化生活》2卷6期  
民國88年 1999 平成11年 59 高雄美濃 〈編印「鍾理和全集」〉   8月 《客家》雜誌133期  
民國88年 1999 平成11年 59 高雄美濃 〈懷璧其罪—親近美濃,愛我家園〉   7月 《客家》雜誌132期  
民國88年 1999 平成11年 59 高雄美濃 〈我的父親阿成伯—理和先生〉   10月 《漢家雜誌》季刊62期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彭瑞金—台灣文學的守護者〉   5月28日 《台灣日報》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原鄉夜合的芬芳〉   10月20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山頂上的歌聲〉   12月26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天霸王〉   11月16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所求於己者輕〉   10月27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森林中的婚禮〉   12月16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生命力〉   12月6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漩渦〉   11月6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89年 2000 平成12年 60 高雄美濃 〈多元就是豐富〉   11月26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90年 2001 平成13年 61 高雄美濃 《三伯公傳奇》   6月 桂冠出版社出版 短篇小說集
民國90年 2001 平成13年 61 高雄美濃 〈冤業〉   1月4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90年 2001 平成13年 61 高雄美濃 〈越鳥巢南枝〉   1月15日 《台灣日報》「理性與感性」專欄  
民國90年 2001 平成13年 61 高雄美濃 《山居散記》   10月 百盛文化出版 散文集
民國90年 2001 平成13年 61 高雄美濃 〈打造農村的行動型社區大學〉   2月11日 《台灣日報》副刊  
民國90年 2001 平成13年 61 高雄美濃 《山城棲地》   8月 串門文化出版 散文集
民國90年 2001 平成13年 61 高雄美濃 〈莫要折福害子孫〉   12月23日 《台灣日報》副刊  
民國91年 2002 平成14年 62 高雄美濃 《鄉居手記》   5月 未來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
民國91年 2002 平成14年 62 高雄美濃 《家園》   4月連載中 《文學台灣》 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