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璧其罪
敬致副刊室 王俐容小姐
到過美濃的人都會有同樣的感覺,這個地方是一個清靜和平的農村,像想像中外婆的家一般的溫馨親切,而且純樸潔淨。於是往往會想要再度光臨,來感受心靈上的和平與安寧。身為美濃的一份子,很感謝我們的先人找到這個三面環山的峽谷平原,冒險開拓建立了我們的家園。在這個安寧的環境裡,孕育了許多的各式人才,博士、碩士和大學生的數量在全台各鄉鎮中是最多的地區之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也使我們得以保存住完整的客家文化,成為最純粹的客家村鎮。我們希望能永遠保有這種美好的生活環境,並傳給 我們的子子孫孫。
惡夢的到來是因為中央水資源機構看中了美濃峽谷平原上端的山谷,從民國六十年代起就計畫在此築起大壩興建水壩。這在日據時代殖民政府就曾考慮過的壩址,後來因為地質條件不適,加上太靠近村落不合人道而放棄。讓美濃逃過一劫。國民政府戒嚴專制時代,完全不考慮居民死活,為求其取水方便,又重新推動美濃水庫計畫,整個規畫在黑箱中作業,從不提負面影響,只是不斷以利益回饋引誘,讓農村正逢經濟凋敝的美濃鎮民動心。幸好解嚴以後,民眾逐漸知道爭取自己的生活空間,開始正視自己的居住環境。我們才赫然發現美濃水庫對我們生命構成何等巨大的威脅。也及時抗爭,暫時保住了我們的家鄉。可是壓力始終不曾減緩,行政院水資源局以下所有的水利機構,並未認真研究其他開發水源、合理分配管理寶貴水資源的方案,違反世界反水庫潮流,處心積慮還是想興建美濃水庫,以滿足高耗資源高污染工業的無限要求。
水庫的破壞性和危險性絕不容輕視。全世界水壩崩堤的統計機率是百分之五,從先進國家到第三世界都無法避免,即使是重視人命如美國,崩堤機率也有百分之三。電視「探索頻道」曾反覆多次播出美國洛杉磯附近「包得溫」水庫潰堤的經過,距今僅僅四十多年前,與美濃大水災發生的時間差不多。看到滾滾洪水沖毀底下村鎮的街道、屋舍、汽車,數千人死傷,真是驚心動魄。包得溫水庫的施工方式與計畫中的美濃水庫一模一樣;包得溫水庫底下只有一條斷層,美濃水庫底下有五條斷層;而美濃水庫的攔水大壩要比包得溫水壩高得多了。美濃雙溪的地質鬆軟,美濃有智慧的鄉親都說水庫不能建,因為大壩底下就是我們的生活的家園,連一條像樣的疏洪道都沒有,我們容不得一點點的失誤,而超大的地震和豪雨是我們無法預測的,加上海峽兩岸關係的不確定因素。如有萬一,就是美濃的滅絕。台灣的工程品質和管理態度,官員的口頭安全保證,美濃民眾實在難以相信,如果真的興建了大水庫,不僅我們這一代人要擔驚受怕,我們的子子孫孫將永遠承受心理上的壓力。
水利工程單位的工程師說:任何地質都可以建水庫,只是要多花錢。難怪台灣有一大堆沒有作用的水庫。水利官員說:因為水資源不足,所以高雄不能發展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也所以台灣將來要像菲律賓。我不知到這是什麼邏輯,照這樣說來,美濃水庫是台灣唯一的救星了,而我們為爭取生存而掙扎努力,妨害了企業家賺錢,害了全台灣,真是罪大惡極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美濃因為不幸擁有一個雙溪峽谷,所以注定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