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客委會全球資訊網
內容

涂敏恆 1943 年 2 月 12 日 出生於苗栗縣大湖鄉,先後畢業於大湖國小、大湖農工初級部、見台高中以及政治作戰學校( 12 期)音樂系。祖父涂長興曾修習小提琴,叔父涂輝璋是小學音樂教師,受到他們的影響,涂敏恆自幼即對音樂有著極大的興趣, 8 、 9 歲時曾自製竹笛,就讀初中時更是積極自習基本樂理。因此 1962 年考入政治作戰學校專攻理論作曲之後沒多久,他對於作曲已胸有成竹,開始嘗試藝術歌曲與軍歌的寫作,並嶄露頭角, 1965 年獲全球祝國父百年誕辰作曲第一名, 1971 年為海軍撰寫《海軍進行曲》與《 LVT 》兩首歌詞。
涂敏恆於政治作戰學校畢業後,曾擔任過民生報影劇記者多年, 1970 年正式踏入流行歌壇的創作之路。 1972 年獲中視金曲獎,同年為陸軍所寫《陸軍十大新觀念》一曲,風行多年。 1974 年以《羅福星烈士頌》八樂章清唱劇,獲教育部黃自紀念獎。 1980 年寫作《送你一把泥土》,傳唱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的華人樂壇,其國語歌壇主流創作人的地位乃日益穩固。然而在此掌聲背後,總覺欠缺了什麼,似乎來自於血脈深處的客家母語正在呼喚著他。在這一段期間,涂敏恆與小時候的玩伴(當時也正在螢光幕前歌發展的)吳盛智,有鑑於客語式微,客家人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流行歌曲可唱,乃相互砥礪並一起毅然決然地投入客家歌曲的創作。《捱係客家人》是他們合作的第一個曲子,涂敏恆作詞,吳盛智作曲,該曲由池秋美主唱,發行之後(歌林唱片出版, 1981 年)受到各界廣大的迴響。這是第一首有別於客家山歌、小調的客語原創歌曲,它的成功,也順勢揭開了台灣近代客家創新歌曲的序幕。
1983 年 12 月,與涂敏恆合作愉快的摯友吳盛智遭遇車禍驟然辭世,這個事件對涂敏恆衝擊很大,也更堅定了他創作客家新曲的心志與意念。 1990 年代末期,他甚至以每三天寫作一首新曲作為自己努力的進度,以期達到三千首的目標。天不從人願, 2000 年 3 月 14 日 ,涂敏恆駕車失事,於家鄉大湖三寮坑路段,當場不治身亡,享年 57 歲。
作有《死河壩》、《客家本色》 、《送你一把泥土》、《月光光》、《紅梅》、《乾杯》、《感謝》、《昔時賢文》、《總講恩無緣》、《客家進行曲》、《大憨牯汽車》、 《南庄細妹》、《我是客家人》……等。儘管創作量這麼大,涂敏恆並沒有特別偏好某一類型的音樂,反而認為自己是個包容性強、不拘形式的自由創作者,只要有所靈感,只要鄉親要求,皆可下筆,並沒有所謂的「涂式風格」。而為了不使自己在創作上受到侷限,他也習慣每寫完一首歌,在錄製完成後,就把腦袋記憶歸零,以為下一首歌曲留下全新的創作空間。也因此,他對於自己的歌沒有一首能完整背誦,甚至連名揚海內外的《客家本色》亦然。
基於著作權的緣由,涂敏恆的客家歌曲其歌詞多半由自己填寫,他自幼深受國學薰陶,及長尤不忘自我充實,曾讀過全套《資治通鑑》、唐詩、宋詞、元曲、現代散文、小說、新詩等,閱讀廣泛,於「民生報」擔任記者時,也習慣博覽眾報以知己知彼,這些經驗豐富了他的文學素養,因此,任何題材,信手拈來,皆可入唱。在曲調旋律方面,由於考慮到唱片消費市場的多元,例如聽眾有老人家、有年輕人、有小孩、有識字的、有不識字的、有人愛聽老歌、有人愛聽西洋歌曲、有人愛聽日本歌、爵士樂、搖滾等,他儘量嘗試各式的曲風,舉凡抒情的、進行曲風的、搖滾、香頌、童謠乃至黏巴達舞曲風格的作品應有盡有,聽眾可以各取所需。至於作曲的原則,他一向秉持的信念則是「歌曲應好聽好學,歌詞簡單有意思」,因此,各類風格的歌曲,「好聽,易學」,是其共同的特色。足見涂敏恆為了推廣客家歌曲,為了讓每一個年齡層的客家子弟皆有歌可唱,可謂用心良苦。此外,他並嘗試採用「四縣」與「海陸」雙聲發音的模式寫作,此舉對於日後不少年輕作曲家勇於以「海陸客家歌曲」的創作為標的,有相當程度的啟發作用。
有感於客語的式微、以及一般人對客家音樂的印象都只停留在傳統山歌小調,身為客家子弟的涂敏恆毅然決然地投入客家新曲的創作,並成功地成為了先驅者,不僅留下數量眾多的作品,也為年輕一輩的客籍作曲家開闢一條新路。他曾自我調侃「創作是一條不歸路,是苦悶的象徵」,何況客家歌壇的市場狹小,對創作者而言更是困難重重。但是他無怨無悔地走上這條不歸路,他個人的苦悶、孤寂與無助,相信是遠遠超過任何其他族群的作曲者。可堪安慰的是,在他之後,有更多年輕人投入客家歌曲創作,不僅展現出更多元性的文化面貌,也來勢洶洶地在台灣樂壇開闢出一片天地。而涂敏恆本人的歌曲,有不少深具客家族風的驕傲,並彰顯了客家民族的優越感,因而成為了客家族群的精神象徵,相信這也是他始料所未及者!

參考資料:
楊國鑫,〈淺談涂敏恆的客家歌曲〉,《中華民國褒揚全集》續編( 9 ),國史館發行, 2004 年 12 月。
涂敏恆口述,劉楨整理,〈優游客家創新歌曲世界十六年〉,《中華民國褒揚全集》續編( 9 ),國史館發行, 2004 年 12 月。
《國使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匯編》,民國 32 、 2 、 12 —民國 89 、 3 、 14 。
客家戲劇音樂資料
客家流行音樂介紹
相關連結:
涂敏恆作品表
涂敏恆創作曲《客家本色》
摘要
涂敏恆1943年2月12日出生於苗栗縣大湖鄉,先後畢業於大湖國小、大湖農工初級部、見台高中以及政治作戰學校(12期)音樂系。祖父涂長興曾修習小提琴,叔父涂輝璋是小學音樂教師,受到他們的影響,涂敏恆自幼即對音樂有著極大的興趣,8、9歲時曾自製竹笛,就讀初中時...
更新日期
106 年 1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