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名:桃花開
詞/曲:傳統客家小調
編曲:謝宇威
演唱者:謝宇威、彭月春
製作:謝宇威
吉它:董運昌
Bass:陸家駿
打擊:黃宏一
口風琴:紀淑玲
鋼琴:林衛俊
所屬專輯: 一儕花樹下
歌曲試聽: 試聽
歌詞:
(男)桃花開來 菊花那裡黃 阿哥想妹 身上兩三項
一想(來)要妹 鴛鴦哪裡枕
二想(來)要妹 象牙哪裡床
妹(正) 妹 三想要妹 救命哪裡 方(啊)的喲
(女)桃花開來 菊花那裡黃 老妹(介)身上 哪有兩三項
百貨店項 有介鴛鴦枕 木匠 店項有介象牙床
哥(正)哥 藥店有介 救命哪裡 方啊的喲
(男)桃花開來 菊花那裡黃 老妹(介)身上 有介兩三項
老妹玉手 當得鴛鴦枕 老妹圓身 就係象牙床
妹(正) 妹 二人相好就係救命 方(啊)的喲
(女)心肝阿哥 你(啊)樣按知 記得(介)老妹 有介好東西
父母 生涯 有介三件寶 阿哥係按愛 老妹借分你
哥(正)哥 兩人交情 不好分人 知啊的喲
百貨店項:百貨店裏 圓身:全身 按:這麼 借分你:借給你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桃花開 我比較貪心
我不只希望桃花開 還希望它 一直一直開
<註>我認為這是一首最容易學的客家歌曲,原曲的由來據專家推測似乎是受到大陸民謠"鳳陽花鼓"的影響。
民間歌謠本來就是相互影響,與時代脈動緊密連結的。許多人誤認為嗩吶或北管代表客家音樂唱山歌就一定要拉二胡,
廣義的來說,我認為它們其實是那個時代的一種伴奏樂器和流行音樂罷了。
文化的推衍常在無形之中,一味的拘於型式主義只怕容易自我設限或遭致邊陲化吧!
試想現今的閩南語流行歌曲難道還只用三弦、二胡、嗩吶嗎?時代在變,型式在變,
真正能保有傳統本質並穿越時空持續渲染的,也許只剩本質的聲音和旋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