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客庄記憶徵件百萬首獎作品「落木.無邊」 盼喚醒當地228事件、建構歷史記憶

客庄記憶徵件百萬首獎作品「落木.無邊」 盼喚醒當地228事件、建構歷史記憶標題圖片
資料來源

客委會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

內容

張貼日期:2024/04/26

【客語版】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26號出席「亻恩記得:客庄在地記憶个紀念形式徵件」頒獎活動記者會,公布首獎同5組優選作品得主,還過特別頒分年紀盡細、唯一个國小參賽者蔡亞夏「特別獎」。楊主委恭喜所有得獎者,希望透過比賽,重新建立臺灣逐個客庄个歷史共同體,行向亻恩專專个記憶。



楊主委表示,臺灣歷史記憶同政治有當大个關係,無共樣个意識型態就會有無共樣个記憶。毋過現代人大體對建構記憶無共識,往擺先民會起廟紀念烈士,像苗栗頭份楊統領廟;日本時期就引入西方紀念碑同銅像,像後藤新平來感念佢對臺灣个貢獻;戰後黨國係在逐間小學打蔣介石銅像。下後到吔民主時代,大家就毋好分人監等去加添記憶,恁仔嗄尋毋得著自家个記憶,顛倒變做無記憶个人。像大部分苗栗獅潭人,毋知得在白色恐怖時期分人銃殺个5儕人,這件事情無成為「共同記憶」,還係逐暗晡看政論節目逐時行个議題,這就係亻恩生存个方式。



楊主委說明,希望透過比賽來摝汶臺灣个藝術界、設計界同建築界,使致大家開始重視臺灣係一個失憶个島,逐個庄頭、鄉鎮、村社都恁仔。全臺灣各個位所,毋單淨客庄地區定定,應該先尋轉地方記憶,假使連這個層次都無共識,乜已難上加一棧去建立國族共同記憶,這係客委會希望同大家共下打拚个方向。



客委會主辦徵件活動,經過兩回評選,百萬首獎得主係對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與都市設計畢業个碩士趙尉翔、英國視覺傳達設計及時尚策展碩士彭雅倫共同創作个「落木.無邊」作品得著,希望喊醒在地民眾對228事件、白色恐怖時期个歷史記憶,還過開始來對話。彭雅倫乜講到喉嗹頭硬硬,佢講這個作品毋係為著亻恩自家,係希望竹東人做得記得這個位所頭擺个事情。



另外,5個優選作品分別係姜雲个「10分鐘計畫」、張道銘同林育萱个「自由之書」、施宥丞同溫雅嵐還有廖一豪个「(4066.62, 62)」、吳建興个「煙硝个紀念日-四部曲」、馮國安同王鈺瓛个「光跡 Path of Hope」,都彰顯出在地歷史个文化記憶。



徵件活動中,楊主委特別關心唯一个國小參賽者蔡亞夏小朋友,雖然厥作品無入圍,毋過表現出來个「客守長空」分楊主委試著當感動。楊主委認為,就算年紀細,毋過厥作品嗄表現出對客庄歷史特別个了解同關心,值得受著肯定同鼓勵,故所特別頒發特別獎,來鼓勵佢个煞猛同熱情。



徵件活動聚總在5大歷史事件,包含乙未保臺戰爭、太平洋戰爭、228事件、白色恐怖、823炮戰等創新設計个紀念形式,喚起大家對客庄在地記憶个關心同認識,乜得著已多設計師同藝術家煞力牯來參加,希望做得同客庄記憶透過作品持續流傳下去。



-------------------------------------



【華語版】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今(26)日出席「我們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頒獎活動記者會,公布首獎及5組優選作品得主,並特別頒贈年紀最小、唯一國小參賽者蔡亞夏「特別獎」。楊主委恭賀所有得獎者,希望透過競賽,重新建立臺灣每個客庄的歷史共同體,航向屬於「我們的記憶」。



楊主委表示,臺灣歷史記憶和政治有密切關係,不同意識型態就塑造出不同記憶。但現代人普遍對建構記憶無共識,以前先民會蓋廟紀念烈士,如苗栗頭份楊統領廟;日本時期則引進西方紀念碑及銅像,如後藤新平以惦記對臺灣貢獻;戰後黨國則在每所小學建立蔣介石銅像。隨後漸入民主時代,大家開始不喜歡被人強加記憶,但卻找不到自己的記憶,反而變成沒有記憶的人。如大部分苗栗獅潭人,不曉得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槍殺的5人,這件事沒有成為「共同記憶」,依舊每天晚上看政論節目追流行議題,這就是我們生存的方式。



楊主委說明,希望透過比賽擾動臺灣的藝術界、設計界與建築界,讓大家開始重視臺灣是一個失憶的島嶼,每一個庄頭、鄉鎮、村社都是如此。全臺各地,不僅限客庄地區,應先找回地方記憶,假使連這個層次都沒有共識,也難以進階去建立國族的共同記憶,這是客委會希望與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



客委會主辦徵件活動,經兩輪評選,百萬首獎得主是由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趙尉翔、英國視覺傳達設計及時尚策展碩士彭雅倫共同創作的「落木.無邊」作品獲得,期待喚醒在地居民對228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記憶,並開啟對話。彭雅倫更激動表示,這個作品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是希望竹東人可以記住這個地方的過去。



另外,5個優選作品分別為姜雲的「10分鐘計畫」、張道銘及林育萱的「自由之書」、施宥丞和温雅嵐和廖一豪的「(4066.62, 62)」、吳建興的「煙硝的紀念日-四部曲」、馮國安及王鈺瓛的「光跡 Path of Hope」,共同彰顯出在地歷史的文化記憶。



徵件活動中,楊主委特別關注唯一的國小參賽者蔡亞夏小朋友,雖然其作品未入圍,但呈現的「客守長空」令楊主委深受感動。楊主委認為,即使年紀小,但作品卻展現了對客庄歷史的獨特理解和關心,值得受到肯定和鼓勵,因此特別頒發特別獎,以表彰努力和熱情。



徵件活動聚焦於5大歷史事件,包含乙未保臺戰爭、太平洋戰爭、228事件、白色恐怖、823炮戰等創新設計的紀念形式,喚起人們對客庄在地記憶的關注和認識,並獲得了眾多設計師和藝術家積極參與,期待能將客庄記憶透過作品持續流傳下去。





圖1徵件比賽百萬首獎作品「落木.無邊」由趙尉翔(左2)、彭雅倫(右1)共同創作,與楊長鎮主委(右2)及客傳董事長陳邦畛(左1)合影.jpg



圖2大合照.jpg



圖3唯一國小參賽者蔡亞夏小朋友榮獲特別獎.jpg



圖4楊主委致詞.jpg



圖5優選作品:施宥丞、温雅嵐、廖一豪「(4066.62, 62)」.jpg



圖6優選作品:馮國安、王鈺瓛「光跡 Path of Hope」.jpg



圖7優選作品:吳建興「煙硝的紀念日-四部曲」.jpg



圖8優選作品:姜雲「10分鐘計畫」.jpg



圖9優選作品:張道銘、林育萱「自由之書」.jpg

摘要

客委會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

更新日期

113 年 4 月 29 日

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推薦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