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看見客家飲食文化的實用精神

文化
資料來源

客委會全球資訊網

內容

一、緣起

台灣是一個由眾多族群所構成的社會,尤其在近十年來,各族群漸漸於統整中覺察、瞭解族群根源與歷史的重要性,並積極地紀錄與保留各族群傳統的文化特色,因此也更豐碩了台灣的文化內涵。「客家」是台灣居民中第二大族群,但由於族群性格較屬內斂保守,所以過去彷如一支無聲的隊伍,隱遁於各地。自民國九十年政府設立客家委員會,統籌客家的文化推展事業後,始凸顯客家人士在國內社會包括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貢獻及影響力,更由於觀光事業漸受重視,許多過去封閉於山區邊陲的客家庄紛紛被發掘,並視其為化外桃源,於是,藉由頻繁的觀光交流,外界已漸漸能瞭解客家族群的生活了。但較令人憂忡的是,可能因此帶來的文化污染,及跟著時代進步而無法避免的轉變。

飲食是探討一個族群文化最重要的媒介,藉著這次「客家美食人才培訓計畫」,實地勘查南北若干客家聚落,再從全台各地的客家餐廳及文獻資料中,瞭解客家飲食文化特性,及潛藏於其中的內涵與意義,盼能為過去及今日客家飲食風貌做一完善地記錄。

二、傳統客家飲食文化的構成

客家人本是中原漢族中一支獨特的民系,客家族群之所以稱「客」,實是因遭受戰火、飢荒、匪亂等惡劣環境的脅迫,不得不離鄉背井四處遷徙,以客鄉為新家。根據羅香林教授的考證,客家祖先諸如這般的大規模遷移活動,在歷史上竟高達五次之多。

人類的飲食文化終究與土地、氣候、物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在多次的遷徙中,客家的飲食文化樣貌正因下列因素的影響而漸漸成形:
〈一〉承傳黃河中下游流域飲食文化(與漢族諸多相似)
〈二〉唐末南遷後,產生及發展出新的飲食原料和習俗
〈三〉受土著飲食文化的影響(主要為畬族)
〈四〉吸收相鄰族群飲食文化的影響(主要為廣東和閩南)(丘桓興,1998)
〈五〉客家祖先居住環境惡劣,泰半分佈於土壤貧瘠之山區,為了因應生活環境,造就出特有的族群性格,這些徹底地反映在飲食文化中,也塑造了客家「吃野、吃粗、吃雜」及「鹹、香、油、濃」的飲食風格。

三、客家飲食內涵

客家的飲食內涵,若從歲時飲食觀之,與漢族習俗實大同小異,此亦驗證了在遙遠的年代裡它與漢民族密不可分的關係,但若從其烹調技法及調味上作探究,則可發現客家族群為因應環境變遷及克服生活上的困境,衍生而成的獨特飲食文化內涵。在相關於客家文化研究中所談到客家的飲食,就菜餚而言,有下列幾個特色:第一、重山珍,輕海味:因為客家族群多居山區,較多山珍、肉品而少海味、魚鮮。第二、重內容,輕形式:客家菜量多、實在,不求盤飾,這正是客家人實際的性格表現,不喜花俏,但求紮實。第三、重原味:講求菜餚的本位,而少多變的調味,菜餚搭配也較單純、不複雜,有人認為這是客家族群強調本味、獨味的思想,但研究者認為這或許是因久居封閉山區,未受到其他近海菜系的影響所致,反而保留了現在最盛行的自然原味烹調風格。第四、喜歡吃內臟、雜物,或許因所處環境和生活條件所造成,但也促成了客家人善烹內雜的本領。

台灣客家歷經兩百多年的演變,失去原鄉的物質系統支持,又隨著台灣社會、產業的遷移蛻變,就飲食文化的發展而言,現在客家美食產業中所呈現的面貌所能保留、還原的恐怕有限,但在紛攘的飲食表現中,我們仍可清晰地看到傳統客家飲食文化之精髓。其中蘊含的實用意義,茲由下列三個方向說明:

(一)醃製文化面:
醃製食品是客家飲食中重要的精髓所在。客家族群的飲食習俗與南方漢人的飲食習慣相似,但在口味上的比較,則客家菜餚一直保留堅持的本色—「鹹」,發展出高超的醃製技術,因此客家醃製食品便成了客家菜餚中重要且具變化的食材。許多學者認為客家醃製食品的發展主要是因應族群在遷徙過程中,為了方便攜帶及保存而研發出來的技術,亦有謂是因應客家族群勞動刻苦,身體耗損大量汗水鹽份,故必須加鹽補充,對此,實可視為這是客家人在「不穩定生態下的一種適應策略,以及儉約的表現」(莊英章  2003)
從眾多文獻資料裡,我們也看到了,客家族群為了存藏豐收的蔬果材料,終而研發出高水準的鹽漬技巧,締造了如「福菜」、「黃豆醬」、「醬蘿蔔」、「酸菜」、「醃肉」等各式各樣客家經典食材。在煙硝四起,戰亂頻仍的年代裡,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存糧的觀念便顯得格外重要了,值得一提的是,客家食材在達到飯少菜儉的基本解飢目的外,更同時兼具了鹽分補給功能,其技術在當時的確讓人望其項背,誠屬難得。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仍可在客家聚落裡,看到年長的婦女於自家門口曝曬蘿蔔、蘿蔔葉及晾掛福菜的景象,無論夏收芋荷,或冬藏蘿蔔,均是利用耕種後的空檔期,趁其種植並收成可用的醃製材料,這些作法,歷歷展現了客家人在土地運用方面的經營智慧。

(二)客家米食文化—粄:
客家飲食中一個重要的特色—粄,與漢民族中的米食文化雷同,但重要的是,客家粄是以糯米產物為主,少有秈稻粳米的製品。糯米含較多直鏈澱粉,黏性強,不易消化,其製品入胃後較具飽足感,能維持久時而不覺飢餓。
此外,客家人除了歲時節日食粄之外,平常日子裡,粄也是婦女為外出勞動的家人所準備的最佳點心,像「米齊粑」、「客家鹹湯圓」、「客家菜包—豬籠粄」、「熝湯米齊」,客家粄的內容物多以香酥紅蔥、三層肉、蘿蔔乾為主,外型顆粒較大,點心中仍不脫「油、香、鹹」的特色,另有「大、粗,即飽足」的實用表現。

(三)客家菜餚文化
客家人刻苦勤儉的鮮明特性,充分表現在菜餚特色中。昔日客家一日三餐,早、午餐以大米飯為主,晚上則多喝粥,搭配菜餚大部分取自於自家菜園所種植之新鮮蔬菜及醃製品,烹調技法多半為煮、炒、煎、燜(汶),口味重油、好鹹,適逢歲時節日或喜慶之日,始宰牲畜為桌上盤飧,以便豐富菜色。儘管身處於貧窘的年代,客家菜餚仍能充分表現其物材融匯及應用變化的智慧。
客家經典菜餚「四炆四炒」:豬肚酸菜湯、客家爌肉、排骨炆菜湯、肥湯炆筍干;客家炒肉、薑絲炒大腸、豬肚炒韭菜,豬肺鳳梨炒木耳(鹹酸甜),一頭豬裡裡外外連血都用上了,難得宰殺雞或豬,白水煮肉,熬成大鍋油湯,再配以筍干入湯,不但去除了筍的酸澀味,也同時吸附掉湯頭的油膩度,反而成為一道老少咸宜的菜餚。白斬雞沾特有桔醬,豬肉加醬油成了爌肉,爌肉後的肉汁拿來封蔬菜,一點一滴均不浪費。這樣的飲食內涵裡,包含著極其濃厚的實用精神,相對於現今全球資源的迅速耗費,客家族群提倡「物盡其用」的生態飲食觀,其內在精神值得吾人深深省思。

 

四、台灣客家飲食的未來發展及意義

台灣客家族群的移入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因屬於後到的族群,故泰半僅能選擇偏僻的山區落腳扎根,因此除了顯著的傳統代表菜餚外,有許多飲食習性和菜餚皆與鄰近族群相互交融,於焉產生了另一種新飲食風貌,正如今日客家菜中的樹豆排骨、南瓜粄、山苦瓜的應用,究其因,概為原住民族原始食材的再運用,包括其他因地制宜而衍生出的新代表菜色,諸如內灣野姜花粄粽、北埔柿餅、杭菊花茶食、茶點、萬巒豬腳、內埔花生豆腐....等,這些林林總總的菜餚,儘管可在短期間內呈現出當地一時之新代表菜色或食材樣貌,至於能否像「四炆四炒」及醃製品般如此地恆久鮮明,則有待時間驗證了。

飲食文化內涵的建構、環境物產的影響是日積月累的,最重要的是,族群飲食的內在需求及精神意義。從低層的實用面延伸至高層的精神面,前者如飽食、營養、生產供需之實用意義,後者則有社會文化、價值取向或宗教觀等抽象意義。物質豐裕、衣食無虞的現代社會,飲食目的已提升至較高層次,健康養生風潮盛行巷衢,而一向注重「油、鹹、香、濃」的客家飲食,勢必得做適當的調整,不過也不必太杞人憂天,擔心放棄重口味的烹調原則就會失去客家風味,其實若善用多種獨特的客家食材,做不同的創意變化,佐以精巧的手法呈現,相信新時代的客家飲食,仍是潛力無窮,不可忽視的。

台灣社會民風的多元開放,全球聞名,日食、韓潮、歐陸風,一波波接踵而至,可惜大家似乎總忘了牽起自己同胞的手,讓眾多族群文化相互瞭解、相互交融,從原住民族至客家族群,甚至是福佬人,其傳統飲食文化正因台灣人民的遺忘與扭曲,而急遽地消失之中,值此非常時期,做一回顧、整理與紀錄,正是勢在必行,責無旁貸的事了。

摘要

客家飲食文化,看見客家飲食文化的實用精神,楊昭景

更新日期

105 年 10 月 11 日

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推薦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