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客家委員會 客家雲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杜潘芳格

文化
資料來源

臺灣客家文學館

內容

一、杜潘芳格簡介

杜潘芳格,一九二七年三月九日,出生於新竹縣新埔客家望族,下有三個弟弟,三個妹妹。在剛出生之時,就因父親赴日本東京攻讀法律之故,與父母同往,直到六七歲,才返回台灣定居。日治時期,因祖父潘成鑑任庄長,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響,使她能於「小學校」受貴族式教育,而後中學就讀「新竹女中」,青少年階段都在新竹新埔客家莊範圍內活動,竹女畢業後,進入「台北女子高等學院」,未完成學業,即返回新埔,於國民學校教書,直到二十四歲與杜慶壽醫生結婚,才移居桃園中壢,八零年代曾短暫移居美國,數年後返台,仍住中壢,直至今日。

父親潘錦淮,生為新埔最有名望人家的長子,在留日期間,曾經接觸許多新思想。日治時期,任職鎮上庄長的潘父,渴慕中國思想,也時常閱讀三民主義,以及五四運動相關資料,面對日本人的壓力統治,心生反抗意識,卻因為政治環境的關係,同時需要與日本人周旋的工作背景,無能發洩當中民族矛盾的苦悶,所以詩人自幼便能體察那樣人格被輕蔑及分裂的艱困時代。母親詹(鄭)完妹,原為新竹關西地區的童養媳,被新埔地方上篤信基督的詹氏醫生夫婦收養,天資聰穎,日治時期畢業於台北第三高女,性格強烈且極有正義感,在當時謹慎持家且時常濟助貧弱。同時潘母是位虔誠的基督徒,對於詩人的自我省察的教育,以及信仰堅定虔敬有著極深遠的影響。

由於為著師資良好、學習環境較理想而就讀「小學校」,詩人有過被日本人欺負的不愉快經驗,這些不被日本同儕認同,被欺負被凌辱的殖民痛苦與抑鬱,委屈與靜默,讓杜潘芳格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時光,不斷尋求逃離現實痛苦的出口,而詩,是一個容許幻想的美麗境地,讀詩、寫詩更引領她掙脫紛雜的塵世,以語言架構心中的桃花源。當進入新竹女中就讀,她開始以日文進行詩創作,也寫小說與散文。而這過程中,母語客語到日文基礎教育的薰陶,夾揉種種不安、飽受欺凌的殖民地經驗,是「跨越語言一代」詩人們心酸血淚裡,汨汨流出的創作泉源。

新竹女中畢業之後,她進入台北女子高等學校就讀,為期兩年的學制,修習花道、茶道、縫紉女紅等家政方面課程,也修些文學、歷史等普通科目,被要求學習賢妻良母的樣式:要能夠堅忍謙卑,具有婦德;要能耐操煩,支持先生,教養兒女;女子要認命,別試圖反抗等等男尊女卑的社會要求,也影響著詩人的對生為女性地位的思索。期間台灣光復,她成為中民國國民。後因其母親於花蓮的姑丈張七郎父子三人,在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黨逮捕,不久後遇害,這悲劇強烈撼動著青年杜潘芳格的心靈,她不幸成為「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除了失去摯愛親人外,對政治更是戒慎恐懼,於日後的詩作當中,表露出詩人對政治的尖銳批判以及諷喻口吻。

在尚未完成台北女高的學業之前,杜潘芳格回到新埔旭國民學校教書,不久便認識杜慶壽醫生。經過數年的苦戀交往,雖有父母的反對與阻止,她仍然堅持嫁給當時背負龐大家計壓力的杜醫生。結婚之後,杜潘芳格擔負妻職與母職工作的交煎,七個孩子陸續出生,家庭生計、養育教育的負荷以及醫院繁瑣的事務工作,甚至要靠教授花道課程貼補家用,庸庸碌碌的生活步伐,讓出身優渥環境的她,走來倍感艱辛,對於女性自我的發展史,卻另有一番細微深刻的生命體察。直到兒女長成,她才能有時間閱讀、創作,並參與文學運動。期間也遭逢越南戰爭,驚懼「海上難民」的陰影、中美斷交的世局變動,選擇移民的不安噩夢,導致婚姻的危機與家人的離散,詩人經歷三次變更國籍,遭逢重大車禍後,她倚靠基督宗教行這些過愛過痛過的年歲,信仰是其最大的支持,上帝的話語則成為永遠的指導原則,在許多的詩作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她詩裡超越生死,溢滿愛與希望的抒情世界。

一九六五年,她加入強調本土意識、標誌台灣精神的《笠》詩社,為「跨越語言的一代」的詩人。八零年代後,並積極從事客語詩的創作,豐富以及拓展客語文學的園地。九零年代,曾任《台灣文藝》雜誌社社長,女鯨詩社社長。一九九二年以北京語、英語與日語寫成的詩集《遠千湖》,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近年仍有作品發表在各大報副刊,同時也熱衷基督教客家宣教工作。

二、創作經歷

杜潘女士曾提及她幼時的寫作動機,在文學啟蒙之初,源自小學四年級的課本中的詩作,有首詩描寫蓮蕉花的紅艷,以血來形容,詩中「血」的意象讓她非常震撼,可見其對詩語言敏銳,她自此便戀上「詩」這樣的文學短製的表現方式,並選擇詩的意象,脫離喧囂的現實環境,專注地以創作寄託自己的幻想美地。

大約十五、六歲時,她開始以日文創作,同時也寫散文和小說。身為受日本教育,所謂「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母語是客語,但是完整徹底的日本體制教育,使得她日常生活與寫作,都以嫻熟的日語應對,與表現流暢的感情思想,所以她是以日語、中文及客語交叉思考模式來進行。因著戰前戰後不同統治所造成的語言困境,約莫到光復後的六零年代,她才開始提筆創作中文詩歌,經過詩人吳濁流、李敏勇等人的鼓勵,當中也不斷地在語言的困境裡進行超越,漸漸地才提起勇氣發表。首先發表的是刊登在《台灣文藝》第十期的〈春天〉,以日文創作,由吳濁流先生翻譯(重新發表在《笠》詩刊,79期1966年7月)和《笠》詩刊十四期的〈相思樹〉(1966年8月)。第一本詩集是以其丈夫的名字為題,為祝父親壽辰而出版,中日文詩合集的《慶壽》(於《笠》詩社出版,1977年3月),正式步入台灣詩壇。而標榜「戰後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現代詩選」的《美麗島詩集》(於《笠》詩社出版,1979年6月),即曾選錄以本名「潘芳格」發表的十首代表詩作。1980年代中期起,嘗試使用她的母語(客語)來進行寫作。

創作初期,因著對自己的中文書寫能力不夠有信心,杜潘方格仍使用日語創作,透過男性翻譯,在報章詩刊中刊行。即便他人或親自翻譯的詩行,時有異質、錯譯不穩妥處,不過仍被詩論家李元貞大加讚許:「翻錯了都這樣好,否則一定更棒」,這或為當時譯者未能掌握杜潘詩中女性特質之憾。而後,更受到小說家鄭清文以及其他朋友的鼓舞,不論是日語、華語或之後的客語詩創作,通過自身語言的侷促,戰戰兢兢地書寫,孜孜不倦地堅持,而她接續出版的有:日文詩集《拯層》(1988年1月);而以其父親與母親之名,並以喻之山海,出版《淮山完海》(1986年2月)中文詩集;而《朝晴》則是取自孫子孫女的名字;以文友陳千武以及兩位舊識為名,是兼有日文原著與英譯對照的詩人自選集:《遠千湖》(1990年3月);用女兒鳳蘭,與兩位朋友名字組合為書名,出版詩文合集《青鳳蘭波》(1993年11月)以及之後詩文合集《芙蓉花的季節》(1997年3月)。而由這些詩集的名稱,我們不難窺見詩人的巧心,若不向詩人私下探尋,恐難拆解詩人的私密語碼,杜潘芳格她有意義地為自己的詩集命名,迸濺自己特出的詩想。

我們可以這樣說,杜潘芳格從自詩壇顯影的六零年代走來,相當程度地堅持語言的純度,用她的語言,一方面不屈地揭示人類生存的意義,不懈地追求一種內在自由的摯愛,一方面執著地追求真理、和諧與秩序,試著去探問、去洞察這被稱作乖謬的世界--這是詩人認為重要的生命底蘊--實踐在台灣女詩人的書寫策略上,而這態度便深植於詩以及詩人的寫作動機中,「對於我來說,寫作應該是,心志最深處的可能性的醒覺,不對──是被醒覺的──被那產生出來的語言所迫而寫作,這樣說較為正確。」(〈為何寫作?〉一文選自《青鳳蘭波》)詩人在溢出語言,而被迫寫作的時候,她認為是種突顯「內在自由之追求」的抒情表現--用有意味的語言,因為「詩人對於大自然的法則,以及人生的生活所有迎面來臨的現實問題,站在自己的立場發揮擴大的感受與知識,使用言語作資源、資材,構築創作出來的思念就是詩」(節錄自〈詩的教養〉《芙蓉花的季節》)將面臨過往歷史場域的緊迫感,透過變更國籍的孤兒心態與異鄉人情節,台灣女詩人母妻職的生活實踐,更體會到即便背負十字架也「苦後比蜜甘甜」的人生,這點點滴滴的風景因為意識的流動,語言的孕育而有詩。

一九九二年五月,杜潘芳格榮獲「陳秀喜詩獎」,在跨越語言一代台灣的前輩女詩人,陳秀喜與杜潘芳格的作品,經常被同時提及並討論,不同於陳秀喜的明朗直言批判父權體系,以母性的溫暖包容如覆葉形象,召喚本土意識的表現--杜潘芳格則以淺白質樸的語言,摺疊出台灣女性的多重身影,包含著對國族政治的焦慮、對社會景況的憤懣,實有別於閨怨的詩風,敘寫「善盡母職」與「成為詩人」的兩難,她則還以理性承擔而自由成全的態度,尊從神旨意的屬靈觀點,以虔誠渴慕的信仰作為詩想與現實生活的中心,迤邐行來。而她積極地從事語言原鄉的探尋,喚醒客家人生命的記憶,更持續豐富當今客語寫作的版圖。

摘要

杜潘芳格,一九二七年三月九日,出生於新竹縣新埔客家望族,下有三個弟弟,三個妹妹。在剛出生之時,就因父親赴日本東京攻讀法律之故,與父母同往,直到六七歲,才返回台灣定居。

更新日期

105 年 10 月 19 日

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推薦

gotop